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2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二月二十四日,我们就到了应天。老规矩,我还是住在郑有功那里。

      虽然在应天,我还有两套宅子,但平常没人住,我也就懒得去了。不然就住几天,我还得打扫卫生,太麻烦了。

      郑有功立即将这几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向我作了个简要的汇报。

      杜黑子的工程队已于六天前到达了联络点,目前都让他们住在我们锥子山购置的几套空置的宅子里。

      因为韭菜山那个训练基地刚完工,还有一些具体事宜没有安排妥当,所以杜黑子先把施工队派过来了,他自己估计下个月初才到应天。

      我问了下郑有功,杜黑子的施工队一共来了六十多人,安排住在三套宅子里,也还比较宽敞。

      我告诉郑有功,我还有两套宅子、刘聚大哥还有一套宅子,钥匙都在陈元贵那里。如果有需要,直接去找陈元贵拿钥匙,我以前就给他打过招呼了。

      郑有功告诉我,这事儿陈元贵也跟他提起过。不过我们锥子山的二十套宅子,也只租出去临街的几套,其余的都空着呢,房子有富余的。

      如果实在不够了,他再去找陈元贵拿钥匙。

      说完了施工队这边的事,郑有功给我说起了发放薪酬的事。

      锥子山的人员,以及军中人员的家属都在锥子山领取薪酬。

      居中策应人员在和州或者应天的联络点领取薪酬。每三个月,和州联络点与应天联络点对账,防止出现有人在和州领了,又跑到应天来领的情况。

      另外,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提前预支三个月的薪酬。当然,领取了薪酬肯定得盖上自己的手印儿。

      郑有功说是让我领取今年一月和二月的薪酬,我和思淑每月十两,霏儿和小季牦每月五两,共计六十两。

      每个人的家属情况都必须及时在领取薪酬的地方登记。因此,对于每个人的情况,每个人每月应发多少,他们还是十分清楚的。

      我想起上次购置房子还欠了咱锥子山几百两,后来我陆陆续续还了一些,应该是还欠有一百多两,具体账目在陈元贵那里。

      我便告知郑有功,让他过两个月了去陈元贵那里查一下,看我还欠多少,先用我的薪酬把欠的账还上。

      我下一步准备回锥子山,这一路上的花销反正有公家报销,也不用花什么钱。我五月份回石门之前,再来这里领薪酬。

      另外,我还告诉郑有功,我准备五月底回石门,因为霏儿的预产期在六月。而且这次回去,我还得娶兰儿,这一下子我又多了两个家属,每个月又得多领十两薪酬了。

      郑有功听说我一下子又是两件喜事,也是不住地向我道贺。

      由于产业这边的事情,罗仁已基本向我汇报过了,而李善长又是个大忙人。第二天我并没有先去金大富他们那里,而是让郑有功给我派了个小跟班,我先去拜会李善长。

      果然李善长就是个大忙人,不在府中,连李存义和胡惟庸这两个他平时的左膀右臂都不在。

      ºÃÔÚÀµÄ¼ÒÈË»ù±¾É϶¼ÈÏʶÎÒ£¬¸øÎÒÆãÁ˲裬Ҳ¸øÎÒ°áÁË×ù¡£

      我想这李善长什么时候能回来也没个准儿,要这么等下去,说不定得等一天。

      于是,我就告知李府的家人,让他转告李善长,说我来过了。他什么时候有空了,就安排人来找我,我不在郑有功的联络点,就在金大富那边。

      李府的人也是客客气气地把我送出了门。我就径直去了金大富那里。

      金大富在,而陈元贵、陈定邦和贾海通都出去了,反倒是罗仁和郑光成在金大富这里。

      金大富告诉我,前段日子,我和沈大哥这边的产业基本上都料理清楚了。包括那些该收的田租,基本上都落实到位了。就等着春播结束之后,他们就可以去收取这先期一半的租金了。

      而我们锥子山这边的收租事宜还正在进行之中,所以一大早陈元贵他们三个就带着人分头去开展工作了。

      不过据金大富讲,咱们锥子山这边也进行得差不多了,估计还有个三、五天,基本上也可以结束了。

      由于产业这边的情况,罗仁都给我介绍过了,金大富也只是大致给我说了一下,反正都跟罗仁给我说得差不多。

      说完了产业的事儿,就说到这借钱的事情上来了。

      金大富告诉我,沈大哥自接到我的书信之后,立即组织筹备资金,一切都很顺利。

      我是去年腊月初四一早走的。腊月初三晚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马氏又给朱元璋生了个儿子,朱元璋给起名叫朱樉。

      金大富他们也是过了几天之后才知道这件事情,又立即派人去给沈大哥送信。

      因为沈大哥和沈贵以前都给金大富交待过,朱家这边有什么大事儿都得立即给他送个信儿。

      沈大哥知道朱元璋又得了一子,当然得给他准备点贵重礼物,正好就在年后运送那四万两现银的时候一起送过来了,而且是沈贵亲自送过来的。

      沈贵到了应天,就带上金大富去找李善长。

      李善长跟沈大哥算是熟识了,因此也就热情地接待了沈贵。

      李善长也是自告奋勇地充当了沈贵引荐人,带着他们去拜访了马氏。当然也送上了沈大哥预备的厚礼。

      马氏、郭氏上次都得了沈大哥不少好东西。这次沈大哥知道马氏又生了个儿子后,又送过来一份厚礼。马氏当然是十分地高兴,一个劲儿地说沈家人太客气。

      沈大哥那边与远洋商人的生意是越做越红火,沈贵也不能在应天待太长时间。见了马氏之后没几天,沈贵就回苏州去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

      因为沈贵走得匆忙,那四万两的借款事宜他都没顾得上,全权委托金大富和陈元贵去办理的。

      中午,当然是在金大富这里蹭饭吃了。

      我也告知金大富,过两天,应天这边的事情处理清楚了,我就准备去镇江,去看看常二哥。看过常二哥之后,我就准备去锥子山了。

      这次去锥子山,我准备带上罗仁。其原因当然是我准备让他在我回石门之后,继续在韭菜山的训练基地担当天狼特战队的识图用图教练。

      当然这个原因,我只能给罗仁讲,不能跟金大富他们讲。因为组建天狼特战队也算得上是一件秘密的事情,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在从石门回应天的途中,我也教会了罗仁一些地图的基本符号,并参照一路上的地形地貌,也给他讲了一些等高线的基本知识。

      罗仁这小子虽然从小没念过书,但是人很聪明,悟性很高,很多事情学起来也很快。

      下午,我正与金大富、罗仁他们几个闲聊,李善长府中的人来了。说是李善长回来了,请我去他府中一叙。

      罗仁自告奋勇要陪我一起去,于是我便只带了他一人,去了李善长府上。见了李善长,大家少不了又寒暄了一番。

      李善长向我表达了借给他七万两银子的谢意。同时,就应天新城的改扩建工程,向我介绍了一个大致情况。

      春节前,李善长基本上就将这扩建新城要占用的土地都谈妥了,这包括其他人手中的一千多亩,以及我们手中的一千多亩。

      年后,改扩建工程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首先是拆除原东面和北面的旧城墙。这些砌城墙的石料或砖料都可以用来砌新城墙,这也可以省下一部分成本。

      另外在应天附近派人大量采集石料,为修筑新城墙做好相关准备。

      同时,新城墙的地基开挖工作,也已经启动。

      预计在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将正式开始修建新城墙的工作。按李善长的估计,这新城墙的修筑工程在七月底、八月初完工。

      这一期工程完工后,立即就开始二期工程,修建新的吴国公府。

      这吴国公府的图纸朱元璋早让人设计好了,目前也就是在多方征求意见,做一些零星的小改动了。

      讲完了这扩建新城的相关事宜,李善长又讲到了应天的房价地价情况。

      因为扩建新城他们收购了不少土地,现在是地价一路上涨。当时我们卖给他时,良田是按七两现银一亩,现在差不多是九两现银一亩了。

      李善长再次向我们表达了谢意。毕竟当时我们出售给他的地皮,还是按七两现银一亩良田的价格计算的。

      如果要是拖到现在,按市价计算,估计他又得多付咱不少银子。

      当然,我也向李善长讲明,咱们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当然得以优惠的价格与他做生意。这些小事,不足挂齿。

      说完了这些事情,李善长又向我透露了一个重大的好消息。徐达、常遇春率军攻下常州了。

      这个重大捷报是今天凌晨传到朱元璋那里的。朱元璋得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天还没亮就派人来找李善长过府商量相关事情。

      怪不得我一大清早来找李善长都没看到人影呢。

      朱元璋叫李善长过去,无非是让他要加快应天新城扩建的速度。朱元璋给李善长是下了死命令,今年年底所有工程必须完工,他自己得搬进新的吴国公府居住。

      按照李善长最初的打算,这个工程没必要这么着急。

      一是资金筹措有困难。二是加快施工进度成本会上升。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赶工期的话,就无暇顾及工程建设地周边的配套建设及相关的收购事宜。

      如果工期不这么急的话,一边建一边收购附近的房屋和土地。等这新城建设完工后,周边的大部分房产及土地已经被他们掌握在手中,这样是会得到一些隐形的利益的。

      比如,这新城建好之前,城内及城郊附近的良田在每亩十两银子之内的价格是基本可以拿下的。

      一旦应天新城建好之后,这些城内及城郊附近的土地价值必然翻番,这就是李善长所谓的隐形利益。

      可如果是赶工期的话,他根本就没办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到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利益落入他人腰包。

      听了李善长这话,我感觉他怎么好象是专门针对我们呢?

      目前,这城内及城郊的土地、房产,除了朱元璋他们自己掌握的,余下的绝大部分都是掌握在我们手中。当然沈大哥这边和锥子山这边都有份儿。

      看样子,这次咱们还得感谢朱元璋。如果不是他催促李善长赶工期的话,李善长一定会跟我们软磨硬泡,要购我们的地,逐步将我们的利益盘剥。

      据李善长说,为了确保工期,他已派出胡惟庸和李存义这两大心腹。

      胡惟庸专门负责旧城墙的拆除及石料的准备。李存义则专门负责迅速挖好新城墙的地基,并组织施工。

      怪不得没见到他们两个呢,原来都被李善长给派出去了呀。

      我忽然想起下一步准备去找常二哥,李善长说徐达和常二哥一起拿下了常州,那是不是得去常州找常二哥呀!

      于是,我赶紧问李善长,常二哥究竟是在常州还是在镇江。

      常遇春是我结拜二哥的事,李善长早已是十分清楚。我向他打听常二哥的去向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李善长告诉我,三天之内,常遇春必回应天。

      原来今日朱元璋召见李善长并非只是说这建设应天新城的事情。其实找李善长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与他商议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拿下常州之后,朱元璋的兵锋直抵张士诚的军事及经济重地苏州。如此一来,朱元璋完全改变了以前在与张士诚对峙中那种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下,反倒是张士诚紧张了。

      这个决定未来一段时期用兵方针的会议只有四个人。

      这也符合咱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开大会都是解决小问题的,开小会才是解决大问题的。越是重要的事情,开会的人就越少。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朱元璋、李善长,还有汤和和朱文正。

      李善长和汤和都是朱元璋的老兄弟。特别是汤和,那可是与朱元璋一起光着【创建和谐家园】长大的好哥们儿。

      还有朱文正,那可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当时,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还不满两岁,朱文正可以说是朱元璋当时最信任、最倚重的子侄辈的人物了。

      从参与这次会议的人员身份上也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政治谋略一点儿也不亚于他自己的军事谋略。

      会议由朱元璋亲自主持。当他宣布徐达、常遇春拿下常州的时候,除了朱文正,其余两人都是心中一惊。毕竟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朱文正之所以没有表现出吃惊的样子,主要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亲卫队长。这个重大军情还是常州那边的报捷信使先将消息告诉他的。

      得了如此重要的消息,他才敢连夜去找叔叔朱元璋,报告这个重大的好消息。

      在这三个人面前,朱元璋也没必要兜圈子,讲完了这个重大军情。朱元璋立即问他们三个,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是继续向东攻张士诚的苏州,还是另做其他打算?

      李善长与汤和都不发话,他们等着朱元璋先亮底牌,看看朱元璋是怎么打算的。

      他们两个心里清楚得很,朱元璋对于这事儿肯定心中早有就主张了,只是想看看别人是什么看法而已。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5 05: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