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20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按照我的估计,沈大哥应该在近期就会来到集庆了。等沈大哥来了,又是大笔资金到位,说不定到时价格就会上涨了。

      接下来的几天,蓝玉、罗仁、陈元贵、陈定邦按照我的安排,又吃进了六处房子。

      其中有一处就临近码头,虽然房子不多,但周边的地块足够大,房子加上地块一起,总共有两百多亩。

      如果以这处宅子为基础,进行大规模扩建,作为我们将来的集庆联络点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购置这处宅子和周边地皮,总共也只花了一千八百贯至正钞。我还是相当满意的。

      另外购进的五处房子,总共也只花了六百贯。

      到了五月初十,罗仁手中的钱都基本花得差不多了。

      我召集陈元贵、罗仁、陈定邦、蓝玉他们几个来开个会,顺便也大致梳理一下近段时间的收购情况。

      以我们锥子山的实力,目前已经差不多了。下一步就得看沈大哥的了。

      我们手中好歹还得留点余钱,以备下一步不时之需。另外,等柳怀镜那边再拉几趟私盐,【创建和谐家园】过来之后,我还得让杜黑子带人来集庆给我们的联络点盖房子了。

      陈元贵把账本拿来给我看。我先看了房产购进的情况。

      目前,总共购进了三十五处房产。其中有二十处房子算公产,花费至正钞四千七百贯。

      另外,还有十五处房产算我们几个人的私产,花费至正钞一千七百贯,个人已支付八百二十贯,下欠八百八十贯。

      接着,我又看了一下购进田产的情况。

      目前,已购进良田一万八千余亩,共计花费至正钞五万四千贯、现银三万余两;购进中田六千余亩,花费至正钞两万四千贯;购进次田七千五百亩,花费至正钞一万五千贯;购进林地三千二百亩,花费至正钞六千四百贯;购进滩涂地三千七百亩,花费至正钞三千七百贯。

      至此,我们手中所剩的至正钞加上个人下欠的至正钞,也就五、六千贯了。

      对于这次收购的结果,我还是相当满意的。这个基本情况,我让罗仁和陈元贵整理一下,到时候给锥子山的刘聚、杜黑子一人一份。

      至于常遇春那里,我亲自去汇报情况。

      当日傍晚,正是准备吃晚饭的光景了,忽然李善长的人又来了,说是请我到他府中一叙。

      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

      我寻思着肯定又是有什么事儿,不然李善长这个大忙人现在可没时间跟我扯淡。我便带上郑光成立即去了李府。

      跟上次一样,李善长请我吃晚饭,可他人还没回府。

      听李存义说是他下午与朱元璋开会的时候打发家人回来准备,说是要请我晚上过来吃饭。照这么说来,李善长应该很快就会回来。

      果然这一盏茶还没喝完,李善长就风风火火地回来了。见我也不是外人,他也便不客气,直接拉着我的手入座。一边吃,李善长就一边跟我说了起来。

      这首先,他是想问一下我这边收购房产、地产的情况。

      我就大致将这边的情况跟他说了,并告知他沈大哥应该快到集庆了。

      李善长先是向我表达了谢意,他对我们锥子山的此次收购还是十分满意的。不管怎么说,截止目前为止,集庆城虽然出现了一些蒙古人的遗老遗少跑路的现象,但并未成风,没有出现所谓的大量资本外逃现象。

      我这边的事情说完了,轮到李善长说他这边的事儿了。

      关于朱元璋想当吴王的问题,李善长与他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加之后来陆陆续续收到了徐达、汤和等人送来的密信,都是跟李善长一个口气,建议朱元璋暂且先不当这个“吴王”。

      朱元璋见众心腹都力劝他,他自己也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决定听取大家的意见,不向龙凤政权请封这个“吴王”的称号了。

      听李善长说朱元璋愿意放弃“吴王”的封号,我又在心中为他默默点了一个赞。这人脑子的确好使,考虑什么问题都能比别人多几个弯弯绕。

      但是,朱元璋虽然暂且不当“吴王”了,但他还是想找龙凤政权讨个“吴国公”的封号。另外,朱元璋提出给龙凤朝廷的上书中把集庆改为应天。

      针对此事,李善长还是有点拿不准,因此今晚就请我到府中一叙。

      我笑着问李善长,这将“集庆”改为“应天”有什么说法没有。

      李善长表示没听朱元璋说起过,依他自己看来,这“应天”有顺应天命之意,以朱元璋的才能及战略眼光,改这个名字必有深意。

      我也觉得这“应天”就是顺应天命之意,只不过就如此直白地给龙凤政权上书,韩林儿、刘福通他们会不会有什么其他想法呢?

      李善长也表示,他正是担心这个问题,所以才来找我商量。

      我和李善长一番商议,最后觉得给龙凤政权的上书中只能忽悠他们了。就说朱元璋拿下集庆的当晚做了一个梦,说是龙凤政权得了集庆这块地是顺应天意,因此朱元璋请求将“集庆”改名为“应天”。

      另外,这集庆是蒙古人起的名字,元朝之前这块地方叫金陵、建康等名。咱们既然是打着推翻蒙古人统治的旗号,那么就应该否定一些蒙古人的东西。

      至于朱元璋请封“吴国公”的事情,以刘福通对朱元璋的赏识,应该是不成什么问题。

      至于这次毫州之行,李善长不打算亲自去了,他打算派胡惟庸去。

      我也觉得胡惟庸这个人头脑灵活,去办此事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集庆刚刚拿下,李善长还有好多事情得去处理,他也走不开。

      最后,李善长还跟我说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朱元璋准备去把张夫人、郭天爵以及郭子兴旧将的家属都接到集庆来住。

      战后,经过不动产的登记和清理,发现这无主的房子不少,这当然就归朱元璋了。他索性就把这些宅子赐给了立下战功的人,当然滁州那边的人的住处他也早就安排好了。

      我笑了笑,问李善长他对朱元璋此举有什么看法。

      李善长也是神秘地笑了笑,说这事儿还真不好说。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他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拿下了集庆这么繁华的地方,把那些老臣及张夫人、郭天爵都接到集庆来享清福,这也说得过去。

      但就怕人家不这么想,寻思着他朱元璋是不是想软禁他们,想控制这些兵权在握的将帅。

      例如宋朝用、邵荣、赵继祖等人,本来就不甘心屈居于朱元璋之下,这下还得把家小都接过来,那岂不是成了朱元璋的人质?

      李善长不愧是李善长,一语中的。

      我说此事的关键还在张夫人和郭天爵,如果他们两个能到集庆来,那帮郭子兴的老部下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其他话了。

      李善长一拍脑袋,说就是这么个理儿,看来又得劳烦马夫人、郭夫人一趟了。

      我则告诉他,你李善长也得去,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朱元璋亲自去。这样一来,显得是诚意十足,那些人再想拒绝、想耍滑头,那就是彻底的背理了。

      当晚,我和李善长又聊了许多当前的诸多事宜。

      李善长说这几个月幸亏我在集庆,帮他解决了大问题。李善长还一再要求我在集庆至少再待半年,让局势彻底稳定了,我才可以去其他地方。

      对于他这个请求,我是无法答应的。前几天去和州主持相亲大会期间,张怀德交给我一封信,是我去苏州见沈大哥期间,霏儿托人从石门带来的。

      霏儿在这封信中提及,思淑的预产期在八月。虽然信中没说让我要赶回去的话,但我必须得回石门一趟。

      也就是说,我在集庆顶多还待两个月,然后我就得立即去石门。思淑要生产了,我必须在她身边。

      因此,我笑着对李善长说:“李兄啊!这半年我恐怕是待不到了。顶多七月初,我必须离开集庆,我还有要事。”

      李善长见我态度如此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对我一拱手道:“那就再劳神胡兄两个月了。”

      第二天,五月十一日,我去见了常遇春。将这些天来咱们锥子山的投资情况,给他作了个简要的汇报。

      常二哥对经营这一块不甚感兴趣,他只说一切让我作主,不管我作什么决定,他都支持我。

      唉,什么是兄弟?这就是兄弟!

      说完收购产业这些事,我又请常二哥派些人手给我,把我们购置的那些房子先清理清理。我准备过几天就派人去把和州的那六十几名女子接过来,先住在这边。

      等安庆黑蛟帮那边再送来女子之后,咱们就可以在集庆举办相亲大会了。

      对于这个建议,常二哥是感兴趣的。毕竟这关系到他手下士兵的士气问题,于是当即叫裴德龙安排人手,配合我做好这件事情。

      反正请当兵的干活儿不用花钱,用了两天的时间,裴德龙不仅让手下的兵士将那二十处公产都里里外外好好收拾了一遍,将我们那十五处私产也收拾好了。

      我跟陈元贵、罗仁、陈定邦他们几个打趣道:“这房子也收拾好了,赶紧把老婆接到新房子里来住吧。”

      说得这几个年轻小伙子是“嘿嘿”直笑。

      我们正开着玩笑,忽然有常二哥的兵士来报,说是常二哥请我立即去一趟。

      我立即去了常二哥宅子,原来是沈大哥来了。哈哈,这下可好了。

      不过与沈大哥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人,我在苏州见过,就是沈大哥的亲弟弟,名叫沈贵。

      这次沈大哥觉得集庆购置产业是个大生意,必须得安排一个稳妥之人。因为他自己在集庆待几天还得回苏州,所以这次就把亲弟弟沈贵带上了。他回苏州后,让沈贵在集庆全权负责。

      沈大哥的船在集庆码头靠岸后,也不知道我们住在什么地方,只好打发一个跟班的上岸来问。

      恰好常二哥的兵士负责城北的防守,沈大哥一行是很容易就打听到了常二哥的住处。这不,沈大哥刚到,常二哥就打发人来请我了。

      常二哥立即命人搞了几个好菜来,今晚咱三兄弟外加沈贵得一醉方休了。

      正准备开喝,沈大哥说他的船上还有很多银子和至正钞,是不是先安排人手将东西搬上来再说。

      常二哥倒是痛快,立即安排崔道远派了一个班的人今晚就睡船上,明天再来搬东西。

      沈大哥一看,常二哥的人都睡船上了,还有哪个敢不要命的?我们四人一边谈天说地,一边喝酒吃肉。

      晚上,我和沈大哥、沈贵都住在常二哥那里。

      第二天,常二哥去练兵去了,我才和沈大哥、沈贵谈起正事。

      我先将我们锥子山目前收购的情况给他大致讲了一遍,我也说了给他置了处宅子的情况。

      沈大哥说这宅子他自己出钱。我坚决不同意,我说这宅子也不大,比你周庄的沈宅差远了,但这是我这个做小弟的一点儿心意,你必须得收下。

      沈大哥也是爽快人,见我这么坚持,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当即表示,那船上的东西就搬到那处新宅子,那里就当他在集庆的办事处了。

      他以后每次来集庆,就住那里。过两天这边的事情搞顺了,他回苏州之后,沈贵就在那里坐镇,全权负责此事。

      我见沈大哥对此事是如此重视,也是十分高兴。

      第二百六十章 准备大干一场了

      当即我表示,我这边派陈元贵、罗仁、陈定邦、郑光成、贾海通几个全力配合他们的工作。毕竟我们已经收购了不少地皮和房产,情况也比较熟悉了。

      沈大哥当然是没什么意见,毕竟我也是这桩生意的一个大股东,我当然有权力掺和中间这些事儿。

      ÎÒºÍÉò´ó¸ç¾ö¶¨°Ñ¼¯ÇìÕâ±ßµÄʶùºÃºÃÞÛÒ»ÞÛ£¬´ó¼Ò×øÔÚÒ»ÆðÏÈ¿ª¸ö»á£¬¼¯Ë¼¹ãÒæ¡£

      沈大哥也十分赞同我这个意见。于是,我立即让常二哥手下的兵士去把陈元贵他们几个给我叫过来。我则和沈大哥就他这次来集庆的事又大致作了些沟通。

      张士荣因为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大好,不想掺和集庆这边的事儿。于是,沈大哥让沈贵接手张士荣的那一成股份。

      如此一来,这次的股东结构就是,我和沈大哥各占四成,沈贵和汪耀南各占一成。

      沈大哥的意思是他回苏州之后,这边的经营事务由沈贵全权负责。但我这边也派个人全力配合沈贵的工作,相当于是沈贵的副手。

      一般的经营性事务就由他们两人商议做决定,但涉及到大笔的资产处置必须征求沈大哥和我的意见。

      说得通俗一点儿,我和沈大哥就是两个大股东,重大事项必须由我们二人拿主张。日常事务由沈贵他们负责。

      沈贵就好比董事长,我则派个人协助沈贵的工作,相当于我推荐一个副董事长或者称总经理也可以。

      既然沈大哥有这个要求,我觉得让陈元贵来做这个事最适合不过。咱们锥子山在集庆的经营就由他具体负责,他比较熟悉情况。这边我和沈大哥的生意,就由他当我的代理人了。

      另外,沈大哥也告知我,这次他随船带了至正钞十四万贯,现银两万两。原先说好的十八万两白银的资本,算是到位一半了。

      另外还有一些资金还在周转过程中,还有一大批刚从远洋商人那里用瓷器换回来的珠宝、象牙等物还没来得及出手。这余下的九万两收购资金在三个月之内,将陆续到位。

      我和沈大哥正谈着资金到位情况的事情,陈元贵、罗仁他们五个就过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17: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