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9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战事的发展如常遇春他们所料,常遇春他们驾驶着黑蛟帮的船只在前面打头阵,小有斩获之后,立即回撤。

      黑蛟帮的船只虽然不算大,但速度快。康茂才的水军眼看着敌人来骚扰了一把,就准备全身而退了。而陆地上的部队与蓝玉部交上锋后,也似乎略占优势。

      如果水军乘胜追击,就算不能全歼红巾军的水军,也能从侧面打击红巾军的陆上部队,报刚才偷袭之仇。

      康茂才部的一些水军将领纷纷请战。眼看着红巾军的水军越逃越远了,再不追上去,就没什么机会了。

      康茂才一声令下,近两百艘战船立即逆江而上,向常遇春的水军部队尾追了过去。

      常遇春就带着这三十多艘战船不紧不慢地逃跑。这个尺度可要把握好,逃得快了,康茂才不追了;逃得慢了,就容易受到攻击。

      反正就是让康茂才的水军能看到自己的船尾,但弓箭什么的又射不着自己。这才是最佳的效果。

      已有约三、四十艘康茂才的水军船只通过了江心岛的最北端,想从侧面打击蓝玉的部队。但没什么机会,因为蓝玉在岸上早做好了防御措施。

      岸上的蓝玉和康茂才的陆军部队正僵持着,谁也无法战胜谁。

      康茂才狠下心,水军继续向前追击。就算追不着常遇春的水军,前面总能找到合适的地点登陆吧。

      只要成功登陆了,就能从背后去突袭蓝玉的部队。今天总得找回场子,给这些敌军一个教训。

      就这样,康茂才的一百多艘战船先后通过了江心岛的最北端,几乎是完全进入了我军的埋伏圈。

      常遇春他们也感觉差不多了,立即掉转船头。前面的十多艘船每个船头都架好投石机,待与敌船离得近了,立即发射弹药。

      这会儿,也不管是霹雳弹也好,还是燃烧弹也罢,先往敌船上招呼几发再说。

      康茂才部哪料到红巾军有这秘密武器,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最前面的十多条战舰就着火了。而且这火势旺得很,想扑灭都是不可能的了。

      那些着火船只上的水兵也是慌了神儿,有不少人纷纷跳了水,“扑通、扑通”的如下饺子一般。

      当时,正值二月初的天气,冷得很啦!

      好多人跳进江水中,因为太冷了,体力迅速不支,不少人就被淹死了。还有一些勉强游到岸边的,早有人候着,只好当了俘虏。

      最前面的十多条船一乱,中间的船队就更乱了。仓促之中,也不知道是该继续前进,还是该马上掉头后撤,就在犹豫之际,又有不少船中了弹、起了火。

      常遇春则带着这三十多条船,排着严密的阵形,向康茂才的水军发起了冲击。

      直到元军损失了约五、六十条船的时候,剩下的船只才算是得到了统一的号令:掉头往回撤。

      这船只掉头有个过程,好多船只还没来得及掉好头,正横在江中,就成了常遇春他们的靶子。

      一些掉头掉得快的,眼见后面的追兵到了,而且还能发射远程打击不明着火飞行物,为了避免被击中,便准备向两边靠岸。

      可岸上早有人等着他们。船只还离岸边几丈远呢,岸上突然冒出好些红巾军,甩起了一头有“三角爪”的绳子向他们扔过来。

      很快他们的船就被红巾军用“三角爪”给勾住了,本来不想靠岸的,也由不得自己了,活生生得被红巾军拖到了岸边。

      到了这个时候了,算了,还是投降吧!

      因此,这次常遇春他们不但俘虏了不少水军兵士,还俘获了不少战船。

      原先行进在最后面的船只掉头后,就准备顺江而下,快速逃命。

      哪知行进到江心岛最北端时,江心岛上又冒出一股人马。本来这都不打紧,他们在江上,红巾军在岸上,顶多红巾军射点弓箭过来,只要冲过去了,就没事儿了。

      哪知这江心岛上的红巾军不光是射箭,也用投石机向他们砸来了一些不知名儿的东西,还没看见这东西到底是什么,船上就起火了。

      逃在最后面的船只正被红巾军追着【创建和谐家园】杀,逃在最前面的船只也遭到截击着了火,向岸边靠拢的船只成了红巾军的“囊中物”。

      这下,康茂才的水军部队算是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不过康茂才毕竟还是康茂才,他可是元军集庆路的水军统帅。

      康茂才本是蕲州人,徐寿辉的天完政权在鄂东蕲州路、黄州路兴起,康茂才奉元朝之命,组织义兵与之相抗。

      公元1353年,河南、江浙、江西数路元军对天完红军发起会剿,康茂才配合江浙水师攻占江州,又进剿天完国都蕲水。

      他以战功累进淮西宣慰使、都元帅,成为元朝的一方大吏。后调任集庆路,任水军最高统帅,足见其人还是有两下子的。

      康茂才分析了眼前的局势,唯一的出路就是行进到临近江心岛最北端,船只靠右边的岸边行驶。

      因为此时的右岸正是他的陆军部队与蓝玉的军队僵持作战之地,虽然也会受到红巾军从岸上的打击,但红巾军也得顾忌自己这边的步兵部队,他们通过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康茂才正在把这一突围方针传达给江面上的各船只时,他发现似乎晚了,好多船只都已经不受他控制了。

      估计船上的小头目一看,今天是冲不回去了,就各自开了小差。最后,康茂才只率领了十一条战船通过了封锁线,撤回到采石矶。

      可让康茂才没想到是,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呢。

      就在常遇春向康茂才的水军部队发起反冲锋,逐步控制水面战场情况的同时,他已派人迅速返回太平向朱元璋报捷。

      朱元璋听得康茂才水军遭受重创的消息,精神大振。立即以冯国用为先锋,他自己带着朱文正等一干心腹居中,耿再成殿后,总共约两万人马直奔采石矶而来。

      本来蓝玉与康茂才的陆上部队已僵持半天了,常遇春他们几个打扫完水上战场后,也陆续登岸助阵。现在朱元璋的两万大军也杀了过来。

      康茂才的部队顶不住了,只得放弃了采石矶,退回到江宁镇,整顿残余兵马,继续在江宁结寨固守。同时迅速派人入集庆,向蛮子海牙求援。

      当时,冯国用、耿再成等人建议立即北上继续攻击康茂才的残部,不能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但朱元璋力排众议,否决了这个方案。

      因为策反扬州苗军的事当时属于高级机密,在场的只有常遇春及几个手下,还有廖氏兄弟知道,估计朱文正也应该知道。

      但其他的众人都是不知情的。朱元璋也不便现在就讲明,否则走漏了风声,那就前功尽弃了。

      朱元璋在等待。元军失了采石矶,必然向西路增援,如此一来,中路的冯国胜和东路的徐达就有机会了。特别是冯国胜,为了打集庆,是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按朱元璋的分析,增援西路的兵力肯定得从中路牛首山、方山一带的元军中派出。

      这样一来,中路的防守阵形就会出现漏洞,特别是在敌军换防之际,是我们最有利的偷袭之机。

      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军反水

      朱元璋立即派人给冯国胜送信,让他们密切关注牛首山、方山一带元军的动向。如果发现有元军部队西移,立即前去偷袭,但要注意安全。

      偷袭的目的,只是为了打乱敌人的计划,给敌人制造麻烦,并不是要真正干掉多少元军。一定要在伤亡代价最小的情况下,给元军制造麻烦。

      一旦中路偷袭得手,元军会立即发现中路防御的漏洞,必然从东线调集部队堵漏。因为他们肯定会断定我们的东线部队得顾忌镇江、扬州两个方向的元军,不敢太冒进。

      另外,东线一旦有部队调到中路,扬州的阿鲁辉必定会带着苗兵渡江驰援。一旦苗兵过江,阿鲁辉的死期就到了。

      苗兵一反水,以徐达的能力,定能在东线搞出一番大动静。东线告急,集庆的元军必然又将防御重心东移。

      此时,让冯国胜牵制住牛首山、方山一带的中路元军,西线的机会就来了。

      到了那个时候,再一举突破天宁镇的康茂才部。天宁镇一旦被攻克,元军西线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没有了,集庆就成了囊中之物了。

      可以说,朱元璋的整个作战计划,就是不断地声东击西、虚实结合。

      先突破西线,让中路增援;

      再偷袭中路,让东线去堵漏;

      东线调防的元军得让扬州的兵来补缺,扬州的苗兵渡江后立即反水;

      红巾军在东线取得重大突破后,元军东线告急,集庆内部必然大乱;

      最后的真正攻击点又回到西线,从西线攻入集庆。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环局,不断地偷袭,让元军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疲于奔命,最终瞅准机会,给元军致命一击。

      当然这个连环局的两个关键点就是,常遇春使用秘密武器攻破康茂才水军部队,另一个就是苗军反水。

      总体说来,此战的关键就看我的结【创建和谐家园】沈万三和结拜二哥常遇春了。

      战局的发展,完全按照朱元璋的预料进行。

      常遇春率领水陆大军继续当先锋,逼近天宁镇。

      二月十一日,方山的陈兆先部奉蛮子海牙之命,带领着所属四万余人西移,准备与康茂才合兵一处,扼守天宁镇。

      就在陈兆先的部队经过牛首山一带时,冯国胜率军发起了偷袭。

      牛首山的防御部队因见是自己的部队调防,也没引起足够的警觉,陈兆先部的西移,反而成了给冯国胜的偷袭作掩护。

      此役,牛首山守军折损两千余人,陈兆先部折损三千余人,而冯国胜部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圆满地完成了朱元璋交给他的任务。

      冯国胜此次偷袭之后,蛮子海牙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冯国胜部已逼近牛首山,另有邵荣部按照冯国胜的指示,进逼方山。

      自从陈兆先移师天宁镇后,方山现在只剩下左荅纳识的两千人。虽然方山地理位置险要,但两千人的守军,还是太少了点儿。

      于是,蛮子海牙命令东线的汪诚,率所属的两万人马进驻方山,与左荅纳识一起扼守住这个要道,防止红巾军从中路突破。

      汪诚部离开了东线的防区,东线的防御就又出现了漏洞。蛮子海牙立即向扬州的阿鲁辉求援。

      阿鲁辉于二月十八日收到蛮子海牙求援书,定于二月二十三日渡江驰援。定下了日子,肯定得通知寻朝佐他们,要让他们作好出发准备呀!

      寻朝佐收到了驰援命令,也就相当于李存义收到了命令。

      早在冯国胜偷袭中路的时候,朱元璋就给徐达、邓愈送去密信,告知了他们扬州的苗兵会阵前反水,让他们作好突袭东线的准备。

      一旦苗军过江杀掉了阿鲁辉,徐达、邓愈就立即攻击东线。

      李存义得知了苗军的驰援计划后,立即派出两个人。一个人从扬州至和州然后过江给朱元璋报信;另一个人直接从扬州过江至句容徐达军营报信。

      李存义与徐达约定,他自己会跟随苗军渡江。一旦苗兵反水,会在头上系红头带,他们则可以立即攻击东线的防御部队。

      二月二十三日,苗兵顺利渡江,部队整备完毕后,准备向预定地域进发。

      阿鲁辉得在阵前作个战前动员,当他踏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正准备训话的时候,寻朝佐早准备好了。

      寻朝佐不光在台上杀掉了阿鲁辉,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解决了阿鲁辉的亲兵卫队。

      这样一来,苗兵反水的情况,集庆元军就不得而知了。

      杀了阿鲁辉之后,寻朝佐迅速跳上高台作了个战前动员。

      寻朝佐历数了阿鲁辉的种种罪状以及苛刻对待苗军的一些往事,激起了下面苗兵的激愤之心。

      最终,在寻朝佐、许成、刘哈剌不花三人的鼓动之下,苗军反了。

      李存义也迅速将这个情况通报给了徐达和邓愈,苗军都系上了红头带,表示从此也算是参加红巾军了。

      徐达、邓愈二人早就作好了应急预案,随着二人一声令下,徐达率军一万五千人向西直取蒋山(今钟山),邓愈则率余部密切关注镇江元军动向,防止元军背后突袭。

      徐达、邓愈二人立即派人知会了苗军,让他们从北面向蒋山发起攻击。这样一来,蒋山的元军受到西边和北边两个方向的攻击。

      更可笑的是,北边的苗军攻过来的时候,蒋山的元军还以为是扬州的驰援部队,直到苗军杀了上来,才明白苗军已反水了。

      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二月二十四日,徐达部和寻朝佐率领的三万苗军控制了蒋山,继续向西进逼集庆。

      蒋山失守,元军真是慌了神儿。

      这蒋山可是集庆东边的战略要地,这个地方失守了,也就只剩下集庆东边的城墙可守了。

      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徐达拿下蒋山后,并没有立即从东边向集庆城发起攻击。

      朱元璋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现在就让徐达直接攻城,以徐达的能力,还是很有把握能够拿下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05: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