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第二个好处就是,既然那些兵士不用来和州,那配对成功后,也不用送这些女子过江去集庆,也省去不少麻烦。
我一听,陈元贵的这个分析还真不错。只是这样一来,锥子山的兄弟以后要想来相亲,就得去集庆了,又远了一些。
陈元贵说道,我们此次相亲,要跟二当家的先沟通好,控制他们那边兵士的规模,这次主要是满足锥子山的需要。
柳怀镜这次回锥子山之前,陈元贵让他专门给五当家带了封信,让他们摸好锥子山的底,到底有多少光棍儿想来相亲。
按照1:1的配比原则,六百多名女子,就来六百名男子相亲,还稍微留点余地。
这六百的名额,先满足锥子山的兄弟,余下的留给常遇春手下的兵士。如果这次锥子山的兄弟还没找到老婆,就只好让他们以后去集庆了。
我一听陈元贵的这个方案,还真是不赖,少不得又把他表扬了一番,罗仁和陈定邦也在一旁说这个方案好。
我略加思索,问陈元贵,他是不是准备下一步把老婆安置在集庆。
陈元贵点了点头,给我分析了一大堆集庆比起和州来的优势。而且集庆刚刚经过战争,买地置产业估计相对于和州来说,都还要便宜一点儿。
陈元贵说着说着,我脑子里又闪出了一个灵感。
这当时的集庆就是后来的南京,就是日后朱元璋的都城啊。只是后来,朱棣经过靖难之役,明朝的都城才迁都北京的。
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
也就是说,眼下集庆这个地方是值得投资的呀!
正如陈元贵所说,集庆刚刚经过战乱,说不定不少土地、房产都没主儿了,那肯定得被朱元璋笑纳了。
就算是朱元璋的一些部下,分了一些土地、房产,说不定他们还想变现呢?
另外,说不定还有一些没来得及逃跑,同时又不看好朱元璋的人,正急着把土地房产出手了,好离开集庆呢!
因为眼下的集庆还不是日后的应天,他们哪里知道日后的天下将是朱元璋的,也不会料到朱元璋今后会把都城定在这里呢?
用现代通俗的话说,现在集庆的房地产正处于价值洼地呀!
这正是我们大胆吃进的时候呀!
嘿嘿,没想到陈元贵歪打正着,作出了一个在日后看来是十分有战略眼光的决定呀!
那还等什么?马上筹集资金,去集庆买房置地,咱们得大干一场呀!
Ö»ÒªÏÖÔÚÔÚ¼¯ÇìÄõ½ÁË×ã¹»µÄµØ£¬ËûÈÕÒ»µ©ÖìԪ谽«´Ë´¦¶¨Îª¶¼³Ç£¬Äǵؼۡ¢·¿¼Û»¹²»µÃ¡°àá¡¢àá¡¢àᡱµØÍùÉÏÕÇѽ£¡
那么多政府机构要设立,总得有办公场地吧!
那么多官员要置宅子,也得要地方吧!
那是寸土寸金啊!
现在去买主城区的房子和地,他日这就相当于现代北京的三环以内呀!想想都兴奋!
咱锥子山这些年靠着倒卖私盐,虽然也挣了不少钱,但因要养活这么多人,估计节余的也并不多。
谭诚他们的伪钞受制于桑树还没成材,找不到足够的原材料,也没能投入批量生产。
得派个人回锥子山,告知刘聚、杜黑子,立即把盈余下来的钱都给我送到和州来。另外让谭诚他们几个,把现有的原材料全部印成伪钞。
不过即便如此,估计也买不了多少宅子多少地。
怎么办?
我思索了片刻,立即作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马上去一趟苏州,找大哥沈万三,劝说他来集庆投资。
即使他不愿意来,我在那里还有股份,或多或少也得给些钱让我来置点产业。
以我对沈大哥的了解,只要我把事情都说清楚了,他绝对能够嗅到这个巨大的商机。
这事儿必须得我亲自去,别人去了不一定能把事情说清楚,反而耽搁了时间。
当即,我就有了个想法,立即兵分三路。
我带一个人去苏州找沈大哥。
另外,派一个人带着我的信回锥子山找刘聚、杜黑子,迅速从锥子山调集资金过来。
第三路就由陈元贵负责,也带上我的书信去找常二哥,迅速在集庆城内物色宅子和地产,资金一旦到位,立即拿下。
至于相亲大会的事就由陈元贵全权负责,我没时间参与了。包括张怀德、郑有功、马振宇他们三个挑老婆的事,就让他们挑好了找陈元贵,这事也全由陈元贵作主了。
如果他们这边实在忙不过来,也可以先缓一缓,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去集庆抢房、抢地。
我迅速召集所有人员开了个紧急会议,把此事的重要性都给大家说透了。
陈元贵、罗仁、陈定邦,包括贾海通他们几个都不是蠢人。我这一说,他们就明白了。
本来我想带着罗仁和陈定邦去苏州,但去锥子山调集资金的事也是非同小可,陈元贵不可能回去,罗仁和陈定邦二人,必去其一。
最后,经过商量,陈定邦带着贾海通回锥子山;罗仁和郑光成跟我去苏州;陈元贵则带着张怀德他们四个留在和州,去集庆联络常遇春的事,肯定也得他们去。
我当即给刘聚、杜黑子、常二哥各写了一封信,交给了陈定邦。让他明天一早立即回锥子山,迅速调集资金回和州。
到了和州之后立即去集庆,把常二哥那边已联系好的地和房统统拿下。
常二哥的信我交给了陈元贵,并叮嘱他亲自去一趟集庆。虽然我信上已将此事说得很清楚了,但还是让他一定要反复把事情给常二哥交待清楚。
至于我们这一路,得等我在和州办完一件事情之后,再去苏州。当然,明天一早罗仁先去联系船只,作好去苏州的一切准备。
最后,我又鼓动这几个年轻人,如果手中有余钱,就去集庆置房置地置产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
我还要在和州办的这件事就是,去苏州之前,我得去会会李善长,向他了解一下滁州以及集庆方面的情况。
另外要在集庆置办产业,好多事情少不得还要他帮忙出面协调,现在得先跟他打声招呼。
等我见了李善长,把情况基本摸透了,陈元贵就可以去集庆找常二哥了。
当日天色已晚,我也不想去李府看情况了,还是明天一早直接去吧!
第二天一早,陈定邦、贾海通立即回锥子山;我则带着郑光成去李府;罗仁则去码头上联系去苏州的船只。
到了李府一问,李善长和马氏、郭氏两天前刚从滁州回来。现在集庆已经拿下了,李善长忙碌得很,就这两天他得去集庆。
我心想,还来得正是时候。
李府的家丁进去通报了,没多大一会儿,一个人出来迎接我们了。
此人不是李善长,而是李存义,就是他跟着沈大哥去扬州策反苗将寻朝佐的。
李存义见了我一拱手道:“胡兄,你来得正好!朱元帅拿下了集庆,我哥哥也刚从滁州回来,正忙得不可开交呢。都没时间出来迎接你,只好派我来了。”
我心想,李善长可能是真的太忙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拿我当个重要人物看待的,自己没空来,就派了亲弟弟出来,也算给足了我面子。
我立即跟他寒暄了几句,跟着他进了李府。
果然,李善长忙得要命。案几上堆着一堆文书,案几前还站着好几个人,都在听他一一安排工作。
我一看不方便打扰,就和李存义坐得远远的,李存义吩咐人上了茶。我就跟他聊起了他跟沈大哥去扬州以及攻占集庆的一些事情了。
这一年是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李存义跟着沈大哥到了扬州之后,沈大哥带着李存义他们几个立即进了苗军的军营。
苗营的好些大小头目都跟沈大哥熟得很。这也没什么奇怪,这苗营的盐全靠沈大哥供应。加上阿鲁辉又克扣苗军的粮草、军饷,按照黑市的价格,苗军也很难买得起足够的私盐。
好在苗军的头子寻朝佐,还有许成、刘哈剌不花等人都为人十分爽快,沈大哥也想着以后做营生少不得要从他们地盘上过。每次都以低于黑市的价格将私盐卖给了苗军,这样一来,沈大哥就和一些苗军的大小头目混得熟了。
这寻朝佐是地道的苗人,出身于苗家的一个大家族,因此才组起了这么大一支队伍。
这许成是个【创建和谐家园】,因为读过书,深得寻朝佐赏识,在这支苗军队伍里,许成就好比是军师。
那刘哈剌不花的父亲是蒙古人,母亲却是苗人,父亲去世得早,他其实是跟着母亲在苗族长大的。虽然有一个蒙古人的名字,但他对苗人的感情其实比对蒙古人的感情深厚多了。
沈大哥入苗营的当晚,寻朝佐亲切地接见了沈大哥一行,许成、刘哈剌不花当然也在场。
酒过三巡之后,沈大哥才向寻朝佐他们三个介绍了李存义的真实身份。
这三人听说李存义是红巾军的人,也是着实吓了一大跳。
沈大哥立即说明了此行的来意,也充分分析了当前的战略局势。集庆已被红巾军半包围,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他们扬州。
而扬州的主要兵力就是他们苗军。如果湖广平章阿鲁辉平常对他们苗军好一点儿,那倒也罢了。他沈万三也不会带着红巾军的人来找他们。
这些年来,他们这支苗军就一直充当着阿鲁辉的炮灰的角色。跟着阿鲁辉东奔西跑,一会儿打方国珍,一会儿打张士诚,一会儿又来驰援集庆,打朱元璋。
纵使是这样,阿鲁辉还克扣他们的军饷粮草,甚至连食盐都不供应。
苗军本来军资就有限,还得自己去买私盐。大到将领、小到普通兵士,早就对这个阿鲁辉是怨气冲天。
沈万三是历数了阿鲁辉的种种罪孽。寻朝佐、许成、刘哈剌不花三个本又是性情中人,被沈万三一阵挑唆,是恨不得立即去杀了阿鲁辉。
沈万三立即告知他们三个,朱元璋早有结交他们之心,如果他们三个肯反水,朱元璋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三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决定跟着朱元璋干。
这次策反行动取得了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沈万三、李存义与寻朝佐他们是经过一番密议,待朱元璋部向集庆发起攻击,阿鲁辉带他们苗军过江驰援集庆之时,就是他们的反水之日。
一旦过江,他们立即杀掉阿鲁辉。所有苗军头上都扎上红头带,与句容的徐达、邓愈部一起进攻集庆的元军。
之所以让他们都扎上红头带,就是防止一旦战争开打,场面发生混乱,谁都不知道对方是谁,自己人打了自己人。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采石矶
策反苗军的这些事情基本谈妥之后,沈万三就带着随从回了苏州。李存义则留在了苗军军营之中,集庆方面的情况,自有他的手下不断送来消息。
李存义之所以留在苗军营中,也算是向苗军表示自己的诚意。如果红巾军欺骗了他们,苗军可以随时杀了他李存义。
李存义也向他们表明了自己是李善长亲弟弟的身份。这样一来,苗军的三大头领对他更是深信不疑。
集庆方面,二月初,谋划已久的攻取采石矶大战就打响了。
甘泽生、陈维林正月十二日就将从黑蛟帮借来的十多艘战舰开到太平来了。
正月底,冯国用、耿再成也各带了三千精锐从和州偷渡到太平,采石矶大战即将打响。
战前,朱元璋召集常遇春、廖永安、冯国用、耿再成等人是反复研究了作战计划,查缺补漏。
因为太平城的军队大部分是渡江后俘虏的敌军整编过来的,朱元璋对这些人的战斗力还是不甚放心。
因此,为了稳妥起见,才从和州那边召来了冯国用、耿再成二人。如此重要的战斗,必须得放几个厉害角色稳定住军心。
各部队都按照预先计划调派到位之后,常遇春、甘泽生、陈维林、廖永忠率领大小战舰三十多艘,水军五百余人突然向康茂才的水军发起偷袭。
与此同时,蓝玉亲率三千轻骑从陆路向采石矶的康茂才军营发动偷袭。
崔道远则率领余下近四千人一边在长江岸边设好防御阵形,一边接应北上偷袭的蓝玉部。
裴德龙则早带好五百步兵登上江心岛,并带了三个投石机和两百多发唐世超父子研制的弹药,埋伏在江心岛的最北端,就等着一旦反攻打响,他们就在此扼守康茂才部的退路。
廖永安则带着近两千人沿江心岛做好防御,随时准备截击康茂才的水师部队。
战事的发展如常遇春他们所料,常遇春他们驾驶着黑蛟帮的船只在前面打头阵,小有斩获之后,立即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