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阿古达木早已左手持弓,右手持箭,瞄准常遇春就是一箭。

      常遇春可不敢怠慢,赶紧闪身躲避。

      阿古达木不愧是哲别的传人,箭术的特点是快、准、狠。

      所谓快就是瞄准快、发箭速度快,往往是你刚避过一箭,下一箭又来了;

      所谓准,那就不用多说了,哲别那“神箭”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所谓狠,就是射向敌人的部位那都是取敌要害,要么面门,要么咽喉,要么胸口。

      就这样,阿古达木一连发出了六、七箭。但常遇春的功夫也不是盖的,这六、七箭没伤得他分毫。

      阿古达木见连发了六、七箭,都没有任何斩获,知道今天遇上狠角色了。只能找机会开溜了。

      于是,阿古达木边射箭边向他拴马的地方移动。

      常遇春是何等机灵之人,见阿古达木向马匹方向移动,已经知道阿古达木是想逃跑了。

      于是,常遇春一边闪避,一边向阿古达木紧逼。

      阿古达木等得离马匹还有四、五米远,又是快速地对着常遇春连放三箭。然后看也不看常遇春,就是一个空翻上马,然后又是连发三箭。

      如果阿古达木不是杀他师傅的仇人,常遇春真想与这阿古达木交个朋友,这家伙这身功夫的确了得。

      常遇春避过他这连发的六箭,也是从背上取得弓箭在手,他准备与这阿古达木对射了。

      阿古达木见对方也拿出了弓箭,也不敢怠慢,加快了放箭的节奏,以至于他的马还是拴在柱子上的,他都没有时间去解拴马绳了。

      ÓÚÊÇ£¬Á½¸ö¼ýÊõ¸ßÊÖ¿ªÊ¼¶Ôì®ÁË¡£

      这边一箭射去,那边或是闪避或是格挡,那边一箭射来,这边也是如此。

      两个人僵持了约十来箭,都是没伤着对方分毫。

      阿古达木一看,这样耗下去可不行,等的对方的援兵来了,自己可就跑不掉了。于是,决定来招狠的。

      他先是朝着常遇春射出一箭,迅速把弓挂在马鞍上。看都不看常遇春,料定常遇春的箭要射来了,左手按住马背,右手取出大刀,身体向下一滑。

      左手单手勾着马背,身体已滑到马肚子下去了,这正是传说中的“蹬里藏身”。

      同时常遇春的一箭射在上面,射空了。

      阿古达木在马肚子下,用大刀把拴马绳砍断了,随即双脚一夹马臀,这马就开始向前飞奔了。

      常遇春一看,这可不行,不能放这家伙跑了。于是,快步飞奔向前。因为这里不只拴了一匹马,而是三匹马,还有两匹是那两个蒙古密探的。

      常遇春是要骑马去追。阿古达木可不管这些,待得他的马向前跑了二、三十米的时候,一个翻身从马肚子里翻到了马背上。回头一瞧,见常遇春也骑了匹马追上来了。

      阿古达木可是无心恋战的了,还是跑路要紧。于是,他一回头一扭身,对着常遇春又是一箭。

      常遇春早料到他这一手了。双手抱着马脖子,一侧身,一只脚踩在马蹬上,另一只脚离了马蹬,勾在马背上。相当于是侧面扒在马身上,躲过了这一箭。

      阿古达木见射不着对方,本来他也预计射不到后面那家伙,因为后面那家伙确实大厉害了。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赶紧拍马跑路。

      常遇春可不想就这么放过他,也是翻身上马,用刀片子猛拍马屁,紧追不舍。

      就这样双方又逞僵持状态,阿古达木在前面跑,常遇春在后面追,两人之间相隔了约三、四十米。

      转眼之间,两人都跑出离刘家大门约一里多地了,阿古达木已经快要跑上大路了。

      常遇春一看,这可不行。于是左手提弓在手,右手取箭拉弦,双腿夹紧马肚,平心静气,瞄准阿古达木就是一箭射去。

      没有射中阿古达木!但是,射到了阿古达木坐骑的左边大腿上。

      这下,这马吃痛,左后蹄一软,一双后蹄跪地。这阿古达木见势没慌,赶紧双腿夹紧马肚,双手抱住马脖子,避免了从马背上摔下来。

      也亏得是阿古达木,换作其他人,肯定得从马背上摔下来。

      这马到底是经过严格挑选、训练的蒙古军马。虽然身上中箭,刚才也是差点摔倒在地,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迅速起身,跛着一条腿,继续载着自己的主人向前奔跑。

      但这样一来,阿古达木逃跑的速度就明显放慢了,三条腿的马怎么也跑不过四条腿的马。

      很快,两匹马都要跑上大路了。眼看着,常遇春离阿古达木也就六、七米的距离了。

      但我们不得不服的就是,阿古达木今天真是命不该绝。

      因为先前我们说过,阿古达木还安排了五十名蒙古兵守在刘家外出的要道上。这个大路岔向刘家的小岔路口,就有十多个蒙古兵把守。

      战前,阿古达木对他们是反复交待了的,他们这些人的任务就是在这些预定的地点把守,不准放走一个刘家的人,也不准擅离岗位一步。

      因此,刚才刘家大门前的蒙古兵全都战死了,也不见他们来支援。

      但现在,正是发挥他们作用的时候了。

      老远,他们就看见两骑飞奔而来。后来看清前面一骑是千户大人阿古达木,后面那一骑不清楚是谁。

      但刚才常遇春射的这一箭他们都是看清楚了,这人是敌非友。

      于是,他们拉弓的拉弓,手持兵器的已对准常遇春的方向严阵以待。

      转眼之间,阿古达木已来到他们面前,对他们喊道:“快给我截住后面的人,格杀勿论。”

      于是这十多个蒙古兵,放箭的放箭,剩下的摆起了拒马木。

      常遇春可不管这么多,挥舞着大刀拨开来箭,继续向前飞奔。但因为有拒马木挡路,这马跳不过去,于是在这堆蒙古兵面前高抬双前蹄,停了下来。

      这下,常遇春可恼火了。提着大刀,对着这十多个蒙古兵就是一阵砍杀。

      虽然对方人多势众,但常遇春的武功实在太高,和他们都不在一个数量级。

      也是这帮蒙古兵没参加刚才的战斗,没看见常遇春露出本事,不然他们早就四散逃跑了。

      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想当然地认为截杀这么一个【创建和谐家园】不在话下。

      可现实与他们的想象截然相反,一旦他们真的领教到了常遇春的实力,他们再想逃跑,已经是来不及了。

      毫无悬念地,这十多个蒙古兵就做了常遇春的刀下之鬼。

      但这十多个蒙古兵的死,还是相当有意义的,至少对于阿古达木来讲,就是这样的。

      因为这十多个蒙古兵的死,为他逃跑争取了时间。

      要杀掉十多个全副武装的蒙古士兵,首先来说,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是常遇春这等高手,可以算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也不可能在一瞬间就完成。

      常遇春就是常遇春,他不是那个例不虚发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他也不是那个能出刀比闪电还快的傅红雪。

      因此,他不可能象李寻欢那样,别人还没看见他出手,咽喉里就【创建和谐家园】入了一把飞刀。

      他也不可能象傅红雪那样,那些死在他刀下的人都没看清他这把刀是什么样子,更别说他是如何出刀的了。

      常遇春就是常遇春,他就是一个武林高手,他就是明初的一员名将。他杀人得一个一个杀,他出刀得一刀一刀砍。

      就是这十多个蒙古兵,一字排开,伸着脖子让他砍,不还手也不躲避。就算他砍一个人平均只耗时一秒钟,那也得用十几秒钟。

      第二十四章 上锥子山

      这些蒙古兵不是木头,他们也不会伸着脖子让常遇春砍,甚至还想反过来杀死常遇春。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常遇春一个人解决这十多个蒙古兵,还是要费些时间的。

      等到他解决了这十多个蒙古兵后,阿古达木已骑着那匹受伤的马跑远了,至少跑出了两里地。

      常遇春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在前面跑了,想追,那肯定是来不及了。

      算了,跑了就跑了。自己还年轻,师傅的仇,将来还有机会报。

      先去看看【创建和谐家园】兄刘聚、小师妹张思淑,还有唐勇他们怎么样了吧。毕竟师傅走了,他们可不能再有什么闪失。

      于是,常遇春骑上马,掉转马头,向着刘家而去。

      还没走到刘家大门,远远地就看见刘聚、张思淑、唐勇他们正在向自己这边而来。

      原来,刘聚、张思淑、唐勇他们把那副千户哈丹巴特尔赶出了刘家之后,哈丹巴特尔带着二十多个残兵败将逃走了。

      他们三人因惦记着常遇春的安危,也没敢去追击,而是返回前门处,看看常遇春怎么样了。

      到了前门处,一看一个活人都没有,也不知是什么情况,正焦急在向大门外寻找他们的踪迹,常遇春就回来了。

      看见都还好,大家都放心了。

      接下来,清点人员,收拾战场。

      这一仗打的,双方都很惨烈。

      蒙古兵方面,来了五百个兵、两个密探、一个千户、一个副千户。

      清理尸体,蒙古兵被杀了四百六十多人,两个密探被杀了,也就是一个千户、一个副千户,外加三十几个蒙古兵逃脱了。

      而自己这方面,家丁、佃户、长工原来老老少少有六十多号人。

      现在加上受伤的,老老少少只剩下二十几人了,也折了一大半。关键是刘老爷子祖孙和张然都毙命了。

      眼下,虽然定远县城是没什么蒙古兵了,短时间之内,不会有蒙古兵杀过来,但蒙古人一下子在这里折了四百多号人,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刘家是待不下去了。刘聚、常遇春、张思淑、唐勇开了个小会,商定先收拾一下,还是先上锥子山,再做下一步打算。

      于是,刘聚负责带人整理、清点物资,能带上山的尽量带上山,现在这二、三十号人上锥子山,每天吃喝拉撒他们都得管。

      常遇春、唐勇二人负责带人清理尸体。自己这方的人员,将尸体整理好,缺胳膊少腿的,都尽量配齐。比如张然的左臂,他们就把他找了回来。

      然后把己方人员的尸体每人放在一堆柴火上,当然刘老爷子祖孙俩的尸体就不分开了。刘聚带着大家对这些死去的人进行了一个简短的祭奠仪式之后,就分别点火,将他们火化了。

      至于蒙古兵,他们把兵器铠甲都收集起来,这得带上山,以后用得着。然后把尸体都堆在后门设伏的那个地方的一个山坳里,点了一把火一起烧了。

      张思淑则负责带了几个女人救治一些受伤的人员。

      一切处理妥当之后,第三天一大早,刘聚、常遇春、唐勇、张思淑四人带着刘家剩下的二十多号人准备上锥子山。

      上山前,刘聚还是作了个思想动员。毕竟这一上山,就是为匪了,大家是不是都愿意去,他心里也没底。

      刘聚对大家说道:

      “蒙古挞子残暴无情,杀我父亲孩儿,还杀了我刘家的家人、佃户等三十多口,老弱病残他们都不放过。而且这次算是彻底地得罪了他们,刘家我们是待不下去了。

      我准备上锥子山。我并不是想干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勾当,但我得找一条活路。

      因此,今天在出发之前,我想将话跟大家都讲清楚。

      你们中间好多人都是几辈子跟着我们刘家的,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你们如果有好的去处,我这里也给你们准备了盘缠,还有粮食你们要多少,我管够。还请你们迅速远走他方,免得蒙古挞子又来找你们算账。

      如果你们没有什么去处,跟着我上锥子山,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去处。

      我看这蒙古挞子的气数也将尽,迟早有一天,我们【创建和谐家园】还得夺回天下,到时我们再下山为民也未尝不可。

      何去何从,你们自己考虑清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1: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