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7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沈大哥坚持让霏儿收下,说他当初在鄱阳湖幸亏是遇见了我。不然,他的生意是做不起来的。

      这些珠宝都是用瓷器跟西洋商人换的,虽然很名贵,但他其实没花什么太大的本钱。

      沈大哥说着说着,忽然想起了光顾着跟我说话,忘记了张思淑。他们以前也是见过面的,立即让人也张思淑也搬来一箱子。

      反正沈大哥当晚的表现,用现在的话说,那就叫土豪。

      霏儿和张思淑都不是那种贪图小便宜的人,都说这礼物太贵重了,不能收。

      最后,我当了个和事佬,说沈大哥也是一番心意,你们两个一点儿不收,他也没面子。

      于是,我让霏儿和张思淑每人挑了几样,把其余的珠宝都还给了沈大哥。

      沈大哥见她们坚持不再多受了,也就没有勉强。

      酒席散后,我和沈大哥依然谈兴不减,便在一起天南海北地瞎扯。

      忽然,张怀德闯进来说道:“和州李善长李大人派人来问我在不在?如果在,请到他府上一叙。”

      我一听,心想: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

      李善长说好了还要十来天才回和州的,怎么突然就回来了,而且还深夜派人来找我。

      我立即问张怀德,他是怎么给别人回的话。

      张怀德说是李善长的手下找到马振宇,马振宇不知道我想不想去,便说我今天下午出门了,不清楚我回来没有。他立即来请示张怀德,他则在外面陪着李善长的人。

      我心中暗自赞叹,陈元贵培养的这几个人还是很不错,这深夜突然造访,请我到李府,这是福是祸他们几个拿不准。

      因此,也没说我在,也没说我不在。只是先在外面稳住别人,再到里面来请示我,让我拿主意。

      如果我不想去李府,他们可以给别人回话,说我外出未归,去向不明。

      如果我想去会李善长,则可以立即去,也不耽误什么事儿。

      当时,我是好一番思索。

      凭我与李善长的接触,他虽然算不上是个十足的大好人,但也非奸诈之徒。

      如果他今晚想对我不利,也实在找不出什么动机,我和他无冤无仇,反而关系还很铁。

      杀人的动机无非就那么几种,仇杀、【创建和谐家园】、谋财害命、政敌相残……

      我一一罗列了一遍,没有任何一项能与我和李善长搭上边儿。

      看样子,李善长一定是遇上什么难事儿了,请我去帮他出谋划策。

      既然想通了这些,我决定立即去会李善长。

      沈大哥似乎不放心,想陪我一起去。我谢绝了,让他早点休息,我则带上罗仁、陈定邦去李府。

      陈元贵还是不放心,带上张怀德远远地跟着我们,说是万一有什么事儿,好接应我们。

      就这样,我、罗仁、陈定邦跟着李善长派来的人进了李府。

      李善长见我来了,十分地高兴,一把拉我进了书房。我只好让罗仁、陈定邦在客厅等候。

      我们进了书房刚坐下,有人沏了茶,李善长就开门见山,将太平那边二战集庆的详细经过都给我讲述了一遍。

      我也知道了郭天叙、张天佑已死。李善长请我来,就是想跟我商议,他去毫州怎么去疏通关系,帮朱元璋把这个任命文书给讨来。

      对于毫州那边的情况,我还是不很了解。于是又让李善长给我把毫州那边的情况讲述了一下。

      原来,今年年初,刘福通迎韩林儿到了毫州,建立了新政权,国号“大宋”,年号龙凤。

      因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号称“明王”转世。因此,大家也称韩林儿“小明王”。

      龙凤政权刚建立时,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任平章,刘福通弟弟刘六任知枢密院事,尊韩山童妻杨氏为太后。

      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长犯难

      刘福通也是老谋深算之人,让韩林儿当皇帝,实际兵权却在他自己手中。为了显示出自己谦恭礼让,他只当个平章,地位还在杜遵道、盛文郁两位丞相之下。

      这乱世之中,称王称帝可是大忌,没有足够的实力,还是低调一点儿好。

      但韩林儿哪懂这些道理,别人立他当皇帝,他就高兴地当着。

      更可气的是那杜遵道,本是元顺帝时的国子监生,后为枢密椽吏,因对当时政治【创建和谐家园】不满弃官还乡。

      后来,杜遵道与韩山童、刘福通等人结识。

      因这帮人中就数他文墨素养较深,所以当初起义的时候,他充当军师、谋士的角色。

      龙凤政权建立后,刘福通便把他也推在前面当丞相。

      杜遵道是读书人出身,骨子里是瞧不起刘福通这等粗人的。

      因此,杜遵道当了丞相之后,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专横骄恣,完全不把刘福通放在眼里。

      刘福通虽然读书不多,但政治野心不小,也深谙权谋之术。

      本来他是想把韩林儿、杜遵道几个当傀儡,他自己当个手握实权的幕后之人。

      可杜遵道越来越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于是,刘福通摆了出鸿门宴,说是请杜遵道吃饭喝酒,席间就让暗中埋伏的甲士将杜遵道给杀了。

      杀了杜遵道之后,刘福通立即面见韩林儿。说是与杜遵道吃酒兴起,两人比划武功,杜遵道一个失足丧命。

      反正人都死了,随他刘福通怎么说,由不得别人不信。

      韩林儿见杜遵道死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倒问刘福通该怎么办。

      刘福通便说要厚葬杜遵道,当务之急是要找个稳妥之人接替杜遵道当丞相。

      韩林儿又问刘福通,何人当丞相合适。

      刘福通假装想了半天,也找不出合适之人。最后说实在不行,他先暂且代理几天,待找到合适之人后,再重新任命丞相。

      韩林儿就算再蠢,也能看出刘福通要当丞相的野心了。

      现在别人手握重兵,既然能杀了杜遵道,说不定也能杀了自己。还让刘福通代理个什么丞相?

      直接任命刘福通为丞相。

      这样一来,刘福通就军政大权一把抓,成了龙凤政权的实际控制人。

      听李善长说了这些,我便对他说道,这事儿也没什么难的。只要打通了刘福通这层关系,你们上的这个奏折一定会得到同意,朱元璋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收原郭子兴的旧部了。

      李善长又表示,他跟刘福通也没什么深交,这关系不知道能不能打通。

      我便告知他,到了毫州,不要急着递奏折,也不要急着见小明王。一定要先去拜会刘福通,向他表达朱元璋对他的敬意。

      如果刘福通摆架子,不见他也没关系,先见刘福通的弟弟,或者见刘府的管家都成。只要有这些人从中搭线,见刘福通不是什么难事。

      刘福通要想在龙凤政权里牢牢掌握大权,不光要内摄政事,外抓军权,对于朱元璋这种册封在外的实力人物,他肯定也要收归己用。

      如果这个时候,李善长去代表朱元璋向其表忠心,刘福通一定会给朱元璋一些好处。这中书省平章政事和都元帅一职,都不在话下。

      我这话说到这里,李善长也露出了笑容,说深夜请我来算是没请错人。

      我又叮嘱李善长,这去毫州请封,包括回来后与马氏、郭氏一起去滁州都得多带些钱财、珠宝。

      这世上不贪财的人没有几个,只要银子到位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我说到这里,李善长脸上又露出了难色。

      他说,朱元璋这个人就不贪财,每次打仗缴获的一些好东西都全部充公作为军资,包括他的几位夫人都只有些平常首饰,没什么特别珍贵的东西。

      按你刚才这个分析,我去找刘福通疏通关系,总得带着好东西去。也不能太俗,就给他送金子、银子吧?

      ÕâÏÂÒ»²½È¥³üÖÝ£¬Òª°Ñ³üÖÝÄǰïÈË°ÚÆ½£¬Ê×Ïȵø㶨ÕÅ·òÈË¡£

      这张夫人是郭子兴继室,因郭子兴正室夫人早逝,张夫人相当于正室夫人。

      郭天爵虽不是张夫人亲生,但郭天爵在张夫人面前也不敢造次。

      另外,张天佑是张夫人的亲弟弟,马氏是张夫人亲自带大的。

      因此,张夫人在滁州那边可是个最重要的人物。只要张夫人首肯了朱元璋的领导地位,其他人的工作就好做了。

      这马氏、郭氏去见张夫人,不备点上好的东西,怎么能行?

      见李善长犯难了,我也帮着他想办法。

      李善长说的都是实情,朱元璋就是后来当了皇帝也是个十分节俭之人,并不喜欢奢侈之风。

      因此,李善长说他这个后勤大总管手中除了粮草军械银子之外,没什么其他贵重东西,还是可信的。

      没有一些奇珍异宝,怎么能搞定刘福通、张夫人这些人?

      奇珍异宝!奇珍异宝!

      我心里默默地嘀咕着。

      忽然,我眼前一亮,我大哥沈万三不是带了好多好东西嘛!给霏儿和张思淑一人一箱子,她们都没要。说不定沈大哥还带了不少。

      要不回去做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给朱家献点儿宝。

      这朱元璋将来可是要当皇帝的。这次让沈大哥和李善长结交上了,有百利而无一害呀!

      甚至可以让沈大哥去给马氏、郭氏献宝,这马氏将来是要当皇后的。而且朱元璋对这位皇后一向很敬重,如果扯上了马氏、郭氏这层关系,那沈大哥以后的生意就更容易做了。

      想到这里,我心中豁然开朗。

      刚才李善长还跟我说了朱元璋得子之事。对,就以这个名义,恭贺朱元璋喜得贵子,给马氏送这些好东西。

      再加上有李善长从中穿针引线,又有着常遇春这层关系,沈大哥和朱家就算是攀上了。

      我越想越开心,但这事儿现在不能揭底,我得先回去跟沈大哥商量一下,看看他是什么想法。

      于是,我对李善长说,我晚上回去想办法,让他明天上午等我的信儿。

      李善长见我说有办法,也是十分的兴奋。立即派人送我和罗仁他们回了码头联络点的住处。

      我回来的时候,都是子时了,霏儿、张思淑、沈大哥他们都没睡,他们都担心我的安危。

      众人见我安全回来了,都松了一口大气。

      想到此事事关重大,也得听听大家的看法。

      于是,我对众人道:“大家都进屋吧,我有个重要事情跟大家说,大家帮忙出出主意。”

      众人都跟我进了屋。

      于是,我将刚才李善长讲述的关于二战集庆的事以及李善长准备先去毫州请封,然后与马氏、郭氏一起去滁州的事,一五一十地都讲给大家听了。

      然后,我对沈大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朱元璋将来是能成大事的人,现在他想打通毫州的关系以及疏通滁州的关系,都得花大笔钱财,特别要些奇珍异宝。

      我觉得现在是向马氏、郭氏进献宝贝的时候,这无异于是一个雪中送炭之举。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2 0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