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初渡江攻集庆,就是冯国胜最先提出的。
但朱元璋想让郭天叙、张天佑先去当这个炮灰,让他们与元军主力作战,互相消耗。
冯国胜虽然作战勇猛,但谋略不足,对于朱元璋的用意,始终不能理解。
为了不让冯国胜捅搂子,朱元璋便将其安排在芜湖。
现在,元军大胜郭天叙、张天佑部,下一步很可能会乘胜追击,向溧水方向发起进攻。
Òò´Ë£¬äàË®·½ÏòµÃÅɸöÓ½«À´¡£
朱元璋认为冯国胜最适合不过了,这家伙对两战集庆都没给他安排什么重要任务早憋了一肚子气,现在让他守溧水,一旦元军来犯,他肯定会跟元军玩儿命。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识人用人的确有过人之处。
会议召开完毕,徐达、常遇春连夜整顿郭天叙、张天佑的残部,准备各带五千人,第二日一早就出发。
九月二十日一早,徐达带着人回句容。
朱元璋则与常遇春一道,带着郭天叙、张天佑的尸首回太平。
ÌÀºÍÔòÔÚäàË®¼áÊØ£¬µÈ×Å·ë¹úʤÀ´äàË®ºó£¬Ëû¾Í´ø×ÅÈËÂí»ØäàÑô¡£
九月二十日当晚,朱元璋他们就回到了太平。朱元璋立即让常遇春带兵去城北驻防,采石矶的康茂才部不容小觑。
常遇春走后,朱元璋立即召来李善长,二人又是一番密议。
最终,议定由李善长负责搭设灵堂,在太平为郭天叙、张天佑举行个祭奠仪式后,将二人尸首火化。
然后由李善长亲自护送二人骨灰回和州,接下来李善长迅速前往毫州给龙凤政权递奏折。
待龙凤政权的任命文书下达后,李善长再返回和州与朱元璋的夫人马氏、郭氏一道将郭、张二人的骨灰送回滁州。
ÖÁÓÚΪʲôÈÃÂíÊϺ͹ùÊ϶¼»Ø³üÖÝ£¬ÖìÔªè°Ò²ÊÇÓÐÉîÒâµÄ¡£
现在,都元帅郭天叙、右副元帅张天佑都战死了,按说,这原郭子兴部的人马,就该归他这个三把手左副元帅统领了。
但滁州还有个郭天爵,他也是郭子兴的亲儿子。如果龙凤政权任命郭天爵为都元帅,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朱元璋得立即上书,同时还得派个得力的人去毫州,打通一些关系,让龙凤政权给朱元璋一个最高军事统帅的正式任命。
这样一来,朱元璋就站在在法理的制高点,可以顺利地接收原郭子兴部的人马。
但是,如果滁州的郭天爵部不服从龙凤政权这个安排,拉着人闹分裂,那也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此,朱元璋就想到了自己的妻子马氏和郭氏。
马氏是郭子兴的养女,郭氏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郭天爵得管她们两个叫“姐姐”,由她们两人出面去滁州做工作,定能稳定住局势。
只要局势稳住了,将来郭天爵再有什么异心,以朱元璋的能力,收拾郭天爵那是小菜一碟。
但去毫州龙凤政权的朝廷上书、疏通关系之人,朱元璋思来想去,也找不出个稳妥之人。
最后,只得让李善长亲自去一趟。
至于马氏、郭氏两位夫人那里,朱元璋也有书信交待。
虽然郭家是她们二人的娘家,但嫁出去的女,就得向着婆家,这是那个年代的规则。
更何况马氏、郭氏都认为自己的夫君朱元璋比起弟弟郭天爵来说,强了不知多少倍。
妻以夫贵,将来朱元璋有了好前程,她们两个肯定也跟着沾光。
虽然李善长从和州到毫州再返回和州,需耽误些时日,但也正好可以赶上和马氏、郭氏一起去滁州。
因为前段时间,李善长从和州带来消息,马氏预计就在九月临盆,说不定这两天孩子都生下来了,只是消息还没有及时传过来。
等李善长这一来一回,马氏的孩子也早满月了,马氏就可以安心地去滁州帮朱元璋处理相关事宜。
朱元璋与李善长商议已定,二人便仔细研究了一番如何给龙凤政权上书。
最后,朱元璋的奏折中,先是描述了郭天叙、张天佑二人在二次进攻集庆过程中,遭人暗算,先后战死,请给予恩恤。
另外,请封郭子兴幼子郭天爵为中书省右丞,而朱元璋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帅。
这样一来,从级别上来看,郭天爵还得归朱元璋领导,因为平章政事是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郭天爵这个中书省右丞只是朱元璋这个中书省平章政事的副手,而且朱元璋还兼都元帅,郭天爵没有任何军事任命。
所以,朱元璋可以堂而皇之地接收原郭子兴部的所有人马,包括滁州的人马。
虽然郭天爵是右丞,但这是文官,没有领兵的权力。
一旦龙凤政权的任命文书下达,再加上妻子马氏和郭氏去滁州做工作,朱元璋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第二天,太平城内一片素缟,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所有人员都穿着白孝服,朱元璋也亲自主持了祭奠仪式。
仪式上朱元璋痛哭流涕,其情形实在是感人。
在祭奠仪式上,朱元璋还亲口宣布了一条重要纪律。就是郭天叙、张天佑已战亡的消息不能随便外传。
ÌØ±ðÊDz»ÄÜÈÃÕâ¸öÏûÏ¢´«µ½³üÖÝ·½ÏòÈ¥£¬ÒÔÃâÒýÆð³üÖݾüÐIJ»ÎÈ¡£Ò»ÇдýÀîÉÆ³¤È¥ºÁÖÝÌÖµÃÈÎÃüÎÄÊéºó£¬ÔÙ×÷Ö÷ÕÅ¡£
中国有个词叫“喜忧参半”。
郭天叙、张天佑之死对于滁州、和州乃至江东太平等地的红巾军来说,确实是一大隐忧。主将战死,难免会人心惶惶。
但有忧,是不是有喜呢?
第二百二十章 双喜临门
确实有喜。就在朱元璋主持祭奠仪式的过程中,和州那边来了报喜之人。
因为看见祭奠仪式太过庄重严肃,那几个报喜之人并没有立即去见朱元璋,而是在李善长的安排下,先暂且退下。待朱元璋忙完正事儿后,再前去汇报。
这祭奠仪式从早上开始,直搞到中午,朱元璋才带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朱文正等随从的“搀扶”下回了自己的住处。
朱元璋前脚刚进门,李善长便安排那几个报喜之人后脚就跟了上来。
朱元璋刚坐下,那几个人就给朱元璋行了礼,然后口称“大喜”,说是给朱元璋报喜来了。
朱元璋故作不悦道:“都元帅、右副元帅不幸战败身亡,何喜之有?”
那几个人连忙道:“马夫人给元帅大人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恭喜元帅大人!”
昨天朱元璋和李善长密议的时候,还说着马氏估计就要临盆了,没想到今天就有人过来报喜了。
朱元璋的心中十分高兴,但表面上还是一副沉着冷静的样子,说道:
“这个孩子来的是时候,也不是时候啊!
两位元帅身亡,他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有点儿不是时候。
但一切还得向前看,两位元帅不在了,我们还得继承他们的事业。
这孩子出生了,也算给我们红巾军添了点儿喜气。
算是喜忧参半吧!”
如果说对于太平的红巾军来说,是喜忧参半似乎还说得过去。但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次他应该是双喜临门才对。
郭天叙、张天佑战死,压在他头上的两座大山终于不在了,这可以说是他朱元璋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人生的新篇章即将开始书写,这算是一喜。
另外,马氏给他生了个儿子,他朱元璋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这不是双喜临门是什么?
随着李善长、朱文正一干人等给朱元璋道贺,他的嘴角总算是挤出了一丝笑容。
马氏在报喜的信中提到了让朱元璋给这个孩子起个名字。
朱元璋深思了良久,对众人说道,这个孩子是我的长子,将来他就得给弟弟妹妹们当榜样,当标杆,就叫朱标好了。
众人都说这个名字起得好。
既然一切进行得这么顺利,朱元璋令李善长迅速做准备,明天一早带着郭天叙、张天佑的骨灰出发回和州。
待将事情与马氏、郭氏作好交待,和州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善长立即快马加鞭赶往毫州。
红巾军这边,则按照朱元璋的部署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郭兴、郭英镇守芜湖,冯国胜则赶往溧水,汤和回了溧阳,徐达、邓愈与元军在句容与集庆之间战略相持,有了常遇春和廖永安,采石矶的康茂才也不敢轻举妄动。
元军那边,陈兆先得知父亲陈野先、堂叔陈飞虎都战死后,当然是万分悲痛。
纸是包不住火的,当他得知陈野先、陈飞虎是命丧汪诚之手,也是万分恼火,叫嚣着要找汪诚拼命。
最终还是蛮子海牙出面,才将此事弹压住。
首先,元军厚葬了陈野先、陈飞虎,蛮子海牙亲自上书向朝庭请封。
然后,秦淮河西岸东山处的原陈野先、陈飞虎部下都调到方山来,继续让陈兆先统领。
汪诚也一口咬定,是误杀了陈野先、陈飞虎二人,蛮子海牙对其一顿申斥之后,也是不了了之。
最后,蛮子海牙仍将汪诚部调回集庆东边防守句容的徐达部,将陈兆先就安置在方山一带,这样两股人马离得也远,想发生点摩擦也难。
Âù×Óº£ÑÀÒ²ÃüÁîפÔúÔÚ·½É½µÄ×óÇEÄÉʶºÍ³ÂÕ×ÏȲ¿ÏòäàË®·½Ïò½ø¹¥£¬Æóͼ¸î¶Ï¾äÈݺì½í¾üÓë̫ƽ·½ÏòµÄÁªÏµ¡£
可元军哪料到朱元璋早知他们有这一手,让憋了几个月没打仗的冯国胜镇守溧水。
×óÇEÄÉʶºÍ³ÂÕ×ÏȲ»½öÊÇûÄÃÏÂäàË®£¬µ¹±»·ë¹úʤºÝºÝÍ´»÷ÁËÒ»·¬£¬ÀDZ·µØÌÓ»ØÁË·½É½¡£
我们是九月十八日晚上到的和州,因为大哥沈万三的书信中说这个月会来和州,于是我们就在和州等他。
李善长本来打算在太平多待些时日。因郭天叙、张天佑突然战亡,他一下子就有好多事情要处理了。
九月二十二日晚,李善长就带着郭天叙、张天佑的骨灰回到了和州。
郭天叙、张天佑的死讯并没有在和州传扬开来,仅限于李善长从太平带回的人,以及马氏、郭氏知道。
马氏、郭氏自然也是接到了朱元璋的书信。
当晚,马氏、郭氏便让李善长迅速将相关事宜安排妥当之后,立即出发去毫州。
ÖÁÓÚÈ¥³üÖݵÄÊÂÒË£¬ÂíÊϺ͹ùÊϻᾡ¿ìı»®£¬µÈÀîÉÆ³¤´ÓºÁÖÝ»ØÀ´ºó£¬¾ÍÁ¢¼´Æô³ÌÈ¥³üÖÝ¡£
也就是在九月二十二日这天下午,沈万三来到了和州。
当张怀德火急火燎地跑过来告诉我,沈大哥的船在和州码头靠岸后,我是立即跳了起来,一路飞奔到码头。
此时,沈大哥刚上岸。一年多未见面了,我们兄弟重逢都是格外兴奋。
当晚,我们喝了好多酒。当沈大哥知道我已成亲了,也是很高兴,立即让人抱了一个小箱子递给霏儿,说是见面礼。
霏儿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一些珠宝、翡翠之类的好东西。霏儿立即说这太贵重了,她不能收。
但沈大哥坚持让霏儿收下,说他当初在鄱阳湖幸亏是遇见了我。不然,他的生意是做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