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5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现在,大厅里就剩下我、罗仁、陈定邦、陈元贵、贾海通、郑光成加上朱异、朱同八个大老爷们儿了。

      好在,我们好久不见,有话题,就这么天南海北地聊着。

      又过了约小半个时辰,朱升老爷子终于讲完学进了大厅。

      这朱老爷子自从隐居石门讲学以后,还是有好多年青的读书人慕名而来。

      朱家的宅子也不算大,他们一家子七口人,还得腾出一间大房子讲学。

      慕名来求学的人也很多,朱老爷子便没有让这些求学之人住进朱家来。

      因为求学之人太多,都住进朱家肯定住不下,而且家里还有女眷也不方便,索性让他们租住附近的民房。

      朱老爷子每天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雷打不动地讲学。其余时间,主要是备课和给这些学子答疑解惑,要说其实也很忙的。

      好在朱异和朱霏都给他帮了不少忙,帮着他准备资料什么的。朱同也渐渐长大懂事了,偶尔也能帮父亲解决一两个小问题。

      朱老爷子见了我,是格外地高兴。

      因为刚才朱老爷子不在,偰兰儿她们的事情他还不知道。我就详细地讲起了上次泉州之行以及单州之行的事情,并且告知朱老爷子,我准备近期再去一趟泉州,看看偰玉立老爷子那边怎么样了。

      朱老爷子听了我这番讲述,显得是十分地激动。

      原来他与偰玉立老爷子虽然素未谋面,但算得上是神交已久,他还是十分佩服偰玉立的才学的。

      另外,他跟偰玉立老爷子的三弟偰哲笃可是认识的,这又拉近了他与偰兰儿父女的关系。

      听完了我的讲述,朱老爷子让小儿子朱同去把偰兰儿叫来,他想看看这位神交已久的朋友之女。

      很快,偰兰儿她们三个都出来了,张思淑和朱霏也跟着出来了。

      朱老爷子打量了偰兰儿好久,才问起她父亲的一些情况,并表示跟他的三叔偰哲笃熟得很。

      偰兰儿听说了这一层关系,也是很高兴。

      朱老爷子让偰兰儿她们就安心地住在石门等消息,由我们先去泉州打探她父亲的情况,让她不要心急。

      正谈话间,曹氏准备的菜就陆续上桌了。

      因为我们来了十个人,曹氏只能安排了两桌。七位女眷加上老李头坐了一桌,其余的人坐了另一桌。

      席间,朱老爷子兴致很高,和我们喝了很多酒。旁边女眷那一桌都散了好久了,我们这一桌还在继续。

      这顿饭从酉时开始,直吃到戌时末才散了席。

      吃完饭后,朱老爷子让老李头和朱异、朱同、朱霏给大家安排住处。拉着我进了他的书房,说是要跟我好好唠唠。

      自去年一别,也是近一年没见过朱老爷子了。

      这老爷子学富五车,一般人跟他水平差距太大,谈不到一起去。好在我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这元末明初的历史事情我都大致知道结果,就象是开了外挂,因此这老爷子特别喜欢跟我瞎侃。

      聊着聊着,终于聊到正题上了。

      朱老爷子的意思是,霏儿今年也满二十一了,不小了。他也知道我跟她是情投意合,不知道我是怎么打算的。

      我就把自己心中的顾虑都讲给朱老爷子听了。

      我的确是很喜欢朱霏,但现在的情况是我自己还一事无成,常遇春那边才刚投起义军,也还没打出一片天地。这要把朱霏安置回锥子山,我又长年在外奔波,就是怕苦了朱霏。

      朱老爷子听了我这番讲述,点了点头。

      思索良久,他说道:

      “古人云‘成家立业’,那就是说先成家,后立业。

      我的意见是,你和霏儿的大事还是先抓紧办了,这事儿耽搁不起。

      至于你说霏儿去不去锥子山的问题,我认为这倒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霏儿坚持要去锥子山,也没什么大不了,锥子山上那么多人都能生活,我女儿也能。

      如果不去锥子山,就让她留在石门,留在我身边。

      正好我这讲学的事,还有好多具体的工作是她跟异儿、同儿帮我做的。这她要真的突然就走了,我还真是不舍得。

      但你可放心啊,你这不算入赘上门,我也不是招上门女婿啊。

      我只是说暂时让霏儿就跟我们住在石门,等将来有妥善的安置地方了,你们再出去另立门户。

      这个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我一听,这朱老爷子的脑子还真是好使,这两个方案一摆出来,我真是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了。

      但这也就是朱老爷子了,只有他才有这个眼光,能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能让女儿婚后仍跟他生活在一起。

      我当即站起来,对朱老爷子深深作了一揖,说道:

      “朱老爷您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再推辞就显得心不诚了。

      我完全赞同你老人家的这两套方案,具体霏儿是去是留,还是让她自己拿主意吧。

      当然,我也跟您老人家一样,赞成她先留在石门。

      只是,我打算过几天去泉州,这事儿还得等我从泉州回来再继续探讨了。”

      朱老爷子笑呵呵地道:

      “你同意我这个方案就好办了。

      过几天,你安安心心地去泉州,我们就在家准备相关事宜。等你从泉州回来了,你就和霏儿立即成亲。

      这样儿也不耽误事儿,你看行不行?”

      这一听,心里是又惊又喜,这也太快了吧?

      我支支吾吾地道:“这是不是太快了一点儿?”

      朱老爷子道:

      “贤侄啊,你也不是一个世俗的人,你的很多观点都是标新立异。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

      我就是喜欢你这一点儿,喜欢你经常能打破常规。

      怎么在自己的婚事上,你反而变得畏首畏尾的?”

      听朱老爷子说到这里,我只好点了点头,这事儿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按说,这事儿还得听听朱霏的意见。但在那个年代,有朱老爷子和我的意见就够了。

      接下来,朱老爷子又跟我谈起了常遇春投奔朱元璋的事。

      朱老爷子说我考虑问题一直很谨慎,怎么就突然让自己的结拜兄弟去投奔朱元璋了,是不是这朱元璋有什么过人之处。

      我不得不佩服朱老爷子的思维之敏捷,我就刚才跟他提了一下常遇春去和州投奔朱元璋的事,他就能联想到这朱元璋是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了。

      看来,能在历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物,那都绝非一般的人物啊!

      当然,这事儿我现在不能说破,但暗示一下还是可以的。

      ÓÚÊÇ£¬ÎÒ¸úÖìÀÏÒ¯×Ó˵ÆðÁËÕâÖìԪ谵±³õ½¨Òé¹ù×ÓÐ˰ÑÕ½ÂÔÖØÐÄ´Óå©ÖÝ×ªÒÆµ½³üÖÝÕâÊ£¬²¢¶Ôµ±Ê±µÄһЩ¾ÖÊÆ×÷ÁËÒ»·¬ÆÊÎö¡£

      总之,就是告诉朱老爷子,这朱元璋不仅能带兵打仗,而且还十分有战略眼光,对天下局势的把握能力相当强。

      第一百九十四章 鲜花儿插在牛粪上

      接下来,我又给他讲了一下朱元璋拿下滁州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和州的事,以及在和州安抚百姓、流民的种种事迹。

      当然,这一切都是专拣好听的说。其目的就是暗示朱老爷子,朱元璋这个人能成大事,如果将来来请他出山,可以相往与之共谋大事。

      当晚,我与朱老爷子谈到深夜,才回去歇息。

      第二日,朱老爷子照常是白天讲学,得空的时间就来找我瞎扯几句。

      按朱老爷子讲,他与他夫人曹氏已经就我与霏儿的婚事问题达成了一致,他准备抽个空,跟霏儿把这件事情讲一下。

      如果霏儿也没什么意见,他就准备让曹氏着手准备我们婚事的相关事宜了。

      白天,朱霏与张思淑、偰兰儿她们几个混在了一起。这偰兰儿性格活泼可爱,与朱霏似乎也很合得来。

      晚饭过后,朱老爷子就拉我进了他的书房,说是霏儿对我们议定的事没有表示反对。在那个年代,不表示反对,那就是同意啊。

      至于成亲后朱霏是不是去锥子山的问题,她说她要考虑考虑。

      也好,反正我当初就说要充分尊重她的意见。

      按朱老爷子的意见,过几天我就安安心心地去泉州,解决偰玉立老爷子的事情,他则和曹氏着手安排我和霏儿婚礼的相关事宜。

      听朱老爷子这么说,我也没什么好反对的。我准备留两个人在这里,帮着他们处理相关事宜。

      但朱老爷子非说我去泉州那边的情况不明,怕有什么危险,尽量还是多去几个人。

      最终我和他议定,就留下一个人在这里。毕竟朱老爷子虽然以前当过官,但也不是贪官,现在讲学,虽然收点学资,也没多少钱。

      我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咱有钱啊,特别是谭诚给我印制的伪钞,我还一大袋子呢。

      思来想去,我决定还是留下陈元贵在这里。这人办事稳重,而且长年在和州独挡一面,完全有这个能力办好石门这边的事情。

      另外一个原因是,罗仁和陈定邦上次跟我去过泉州,情况比较熟悉,他们两个还是跟着我好一点。

      贾海通、郑光成两个也不错,但筹备婚事,这种需要面面俱到的事情,估计有点难为他们两个。

      还是留陈元贵在石门比较合适,虽然我有点舍不得,但石门还是必须得留一个人。

      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钱的问题,我如果把他们五个都带去泉州,给朱家留下一笔钱,朱老爷子打死不会要。

      那就只能我们留个人,这边筹备的事宜有什么开销,他直接支取就行了,也不用把钱给朱家。

      接下来,我又跟朱老爷子谈了一下接下来的行程问题。

      我们准备从歙县走水路,沿新安江顺江而下向东至梅城,然后折向南经兰溪、金华江至婺州,到了婺州以后改走陆路继续南下至泉州。

      这样,大部分时间都是走水路,行程比较轻松,而且基本都是顺水,速度也不至于太慢。

      朱老爷子也觉得我们这个方案很好,让我们这几天加紧准备,尽快出发,力争早去早回。

      辞别了朱老爷子,就去找了罗仁、陈元贵他们。把我和朱老爷子谈话的大致内容跟他们讲了一下,并告诉陈元贵准备让他留在石门帮助朱家处理一些婚礼筹备的事宜,关键是让他在这里准备出钱,朱家也不富裕,这事儿不能让他们太破费。

      陈元贵虽然很想跟我去泉州,但他知道他在石门的任务也不轻,也就没说二话,爽快地答应了。

      我让罗仁待会儿给陈元贵留下足够的钱,当然,真钞、假钞都得留下一些。

      另外,我还安排罗仁、贾海通明天叫上朱同,去联系一下船只,船要尽量大一点儿,因为我们不光要去五个人,还得带五匹马。

      为什么是让他们找朱同,而不是去找朱异呢?朱异还是哥哥呢?

      我也经过反复考虑的。

      我这个未来的大舅哥朱异办事稳重,但可能是受他父亲的管束太多,做事过于古板,不懂得灵活变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书人的迂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