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还未入和州城,郭天爵就穿了孝服。常遇春为了显示对郭子兴的尊重,也与手下的人一起戴了青纱。

      常遇春与郭天爵自得了郭子兴病死的消息,是一路加快了行军速度。二月初六夜间,就到了和州。

      当时真把朱元璋吓了一大跳,这龟儿子怎么来得这么快?难道会飞吗?

      我昨晚才派人去报丧,他今晚就到了。

      后来,朱元璋问明了缘由,才解除了心中疑惑。

      本来这个时候,郭子兴病亡,朱元璋正是招兵买马、扩充自己实力的重要时机。

      朱元璋理应对常遇春这种主动来投的人示好,但没想到这次,朱元璋对常遇春的态度十分地冷淡。

      只是安排人先将朱元璋的人马安顿下来,说是郭子兴刚刚病亡,这是当前要处理的头等大事。等把这事儿忙完了之后,再找常遇春商谈具体事宜。

      常遇春也是既来之,则安之。

      ºÃÔÚû¹ý¼¸Ì죬³üÖݵĹùÌìÐðÒ²À´ºÍÖÝÁË¡£¹ùÌìÐðºÍ¹ùÌì¾ôÒ»Æð£¬´ø×Źù×ÓÐ˵ÄÖî¶àÀÏÆÅ»¹Óйù×ÓÐ˵ÄÒÅÌ廨Á˳üÖÝ¡£

      朱元璋也表示,定好下葬日子后,他一定会亲自去滁州参加下葬仪式。

      郭天叙他们走了五、六天之后,都已是二月十七了,朱元璋才把常遇春喊去谈话。

      这期间,常遇春又私下在军中打听,找到了李善长和汤和,言明了他和我是结拜兄弟。

      李、汤二人纷纷表示让常遇春稍安勿躁,他们一定会在朱元璋跟前替他说好话。

      初时,朱元璋的态度非常傲慢,他问常遇春,是不是在锥子山没粮草了,活不下去了,才想到到他这里来混碗饭吃。

      常遇春回答得不卑不亢,说是锥子山的兄弟并不缺粮草,只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完成推翻蒙古人统治的这个大家共同的目标,才来和州投的军。

      ÖìԪ谲»ÒÀ²»ÈÄ£¬ËµÊÇÉÏ´ÎÄãÃǵÃÁ˶¨Ô¶³Çºó£¬ÎÒÃÇ×¼±¸È¡³üÖÝ¡£ÈÃÄãÃÇÔÚ¶¨Ô¶³Ç¼áÊØÊ®ÈÕ£¬ÎªÎÒÃÇÄÃϳüÖÝÕùȡʱ¼ä¡£

      你们当时还说了,军中缺粮缺装备,我们还给了你们不少。

      怎么,这才没过几天,你们就又不缺粮不缺装备啦?

      常遇春说,当时拿下定远城后,因为城中饥民太多,我们不忍心看到有百姓饿死的情况发生,所以把军粮都拿来施舍饥民了。

      而锥子山的粮草还没来得及运来,正好你们的队伍从居巢和濠州那一带过来,顺便向你们讨了点粮草,根本不存在咱锥子山缺粮这一说。

      估计是这期间,李善长、汤和二人确实为常遇春说了不少好话。

      朱元璋没继续深究,而是问常遇春道:“你说你来投军,你自认为你有些什么本事?”

      常遇春表示自己弓马娴熟,也曾读过一些兵书,对行军打仗,自己还是满怀信心的。

      朱元璋又说,他打算下一步过江攻打元军的地盘,你敢跟着去吗?

      常遇春拍着胸脯保证,朱元璋指到哪儿,他常遇春就敢打到哪儿,而且每次作战,他都愿意冲在最前面,当朱元璋的先锋官。

      朱元璋笑着问常遇春,你既然对自己的能力这么有信心,那你认为你自己有能力带多少兵马。

      常遇春回答道,古人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说,他不敢自比韩信,但让他带个十万兵马,那还是毫无压力的。

      朱元璋表示,你既然说自己不是因为饿肚子来混饭吃的,还说自己有统领十万兵马的能力。那我就让你当个小先锋,你自己带的人马还是归你自己统领,我也不给你增加人手。

      平常的粮草物资、武器装备,我都按一百人的标准给你供给,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从一个带领一百人的小先锋混成一个能统领十万兵马的大将军。

      常遇春带了一百二十人来投奔,而朱元璋只按一百人供应给养。

      这要换了一般人,肯定是不愿意,毕竟一百二十人吃一百人的饭,肯定得饿肚子。

      但常遇春满口应承了,因为他知道有我们锥子山给他兜底,他们不会饿肚子。

      这事儿就算这么给定下来了。

      其实常遇春不知道,朱元璋对他如此冷淡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常遇春自己怎么也没想到。

      他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是由郭子兴大老板的小少爷郭天爵引荐投军的,恰恰是朱元璋最不满意的地方。

      朱元璋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按照惯例,郭子兴死后,郭子兴的权力就应由其子郭天叙继承。

      而且当时,郭天叙和张天佑手中还是掌握了郭子兴手下的大部分人马,而朱元璋的实力并不比这二人强。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的首要任务,就是逐步壮大自己的嫡系力量,争取能排挤掉郭天叙和张天佑,收编郭子兴原来的人马。

      恰恰在这个时候,郭天爵引荐常遇春来投军。

      朱元璋就在心里犯嘀咕,这常遇春到底是什么来头?该不会是郭家的人在他身边安插的一个眼线吧?

      郭子兴一死,朱元璋与郭天叙、张天佑之间的明争暗斗就算正式拉开了帷幕。

      因此,朱元璋防备着常遇春,对其很冷淡就是十分正常的了。

      就在朱元璋与常遇春这次谈话后的第六天,二月二十三日,甘泽生、陈维林带着黑蛟帮的三百多号兄弟来到了和州。

      按照我事先的交待,他们二人先去找了张怀德,张怀德来军中告知了常遇春具体情况。

      常遇春一听说,我又帮他拉了三百多号人来,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的实力又进一步增强了,忧的是朱元璋似乎不待见自己,这又来了三百多号人加上自己带来的一百二十人,都近五百人了。

      但朱元璋只按一百人的标准供应给养,那又得给锥子山的兄弟增添麻烦了。

      但别人既然来了,也没有赶别人走的道理,更不能辜负了大家的一番美意。常遇春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朱元璋,向他告知了此事的具体详情。

      朱元璋听了常遇春关于此事的详细汇报,心中又犯起了嘀咕,这个常遇春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半个多月前,带着一百二十号人投奔了我。这还没过几天,又招来了三百多人。

      看样子,这人得先笼络住,不管他是不是郭家派来的卧底,反正能替我招兵就行。

      下次打仗,把他派在前面打先锋,让他去给我当炮灰。

      加上李善长、汤和时不时在旁边敲敲边鼓,说锥子山的人不会是郭子兴的卧底。

      朱元璋决定对常遇春好点,于是,他拉着常遇春的手,跟常遇春说:

      这太好了,这些人既然是奔着他常遇春来的,就继续归常遇春指挥,粮草给养的供应,给他按五百人的标准。

      这下轮到常遇春犯嘀咕了,这朱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还对我不冷不热的,还克扣我的粮草物资。

      今天怎么听说又来了三百人,反而态度大好起来,按五百人的标准给我供应物资。

      难道是上次嫌我带的人太少了,不满意?

      常遇春回去后,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最后索性不想了。直接带人去了我们的和州联络点,见到了甘泽生、陈维林二人。

      这甘泽生他以前见过,只是不知道名字,这次算是认识了。

      我在给张怀德的信中,还特别提到了陈维林功夫了得一事,张怀德也将此信给常遇春看了,常遇春对陈维林也是格外敬重。

      常遇春让他们二人带着这些人跟他回了和州军中。

      按照我以前在锥子山对队伍整编的原则,常遇春将黑蛟帮的人马也给整编了。甘泽生、陈维林二人一人管十五个班。

      多余的人则编到锥子山带来的人马中,又编了十六个班。

      其中十五个班由蓝玉指挥,另外还有一个班全部是配备的精兵强将,由裴德龙当班长,作为常遇春的亲卫队。

      常遇春自己则当总指挥,直接管辖蓝玉、甘泽生、陈维林、裴德龙四个人。

      接下来的日子,常遇春的主要工作就是继续练兵。锥子山的兄弟还好说,黑蛟帮的人以前可没经过这种严格的训练,作战不成体系。

      好在蓝玉、甘泽生、陈维林三人都还有些能耐,贯彻常遇春的精神也十分深入。

      再说说唐家父子。

      他们是跟着甘泽生、陈维林的队伍一起来的和州。张怀德按照我信上的安排,把他们暂时妥善安置在和州,等待柳怀镜的到来。

      二月下旬,柳怀镜的运盐队伍来了,张怀德也给他们做了介绍。

      唐世超立即把我写给柳怀镜的信交给了他,柳怀镜看了我的信,对唐家的人也是格外重视,专门让张怀德给唐家六口人安排了两匹马和一辆马车。

      唐家的人是三月上旬到的锥子山,刘聚和杜黑子看了我的信,也是对唐家的人格外重视。

      虽然当时他们并不了解火器的重要性,但刘聚大哥对我的话还是深信不疑的。

      他立即指示杜黑子,让他按照我的意思办,把唐家父子和一个伙计安排到黑石岭,其余的家眷则留在锥子山。

      第一百九十三章 议定婚事

      另外,刘聚还告知唐家父子,需要什么物资只管跟杜黑子要。就这样,唐家父子就在黑石岭开始了他们的火器研制事业。

      再来说说我们这一头。

      三月初五,我们抵达了石门,朱家的人事先并不知道我们的到来。

      我们一行十人到的时候正是下午,朱老爷子正在讲学。我们没有进去打扰,而是拴好马匹、停好马车。

      正准备进屋,朱家的老李头看见了我们。他可是认得我、张思淑、罗仁、陈定邦的,赶紧招呼我们进屋,并去向朱老爷子的夫人曹氏禀报。

      我们刚坐下,先是朱同,接着是曹氏、朱异都出来了,唯独不见我的女神朱霏出来。

      朱同说是要去叫父亲,被我给阻止了。因为我们不想打扰他老人家讲学。

      很快,茶也端上来了,大家开始拉起了家常。

      一路经过近两年月的奔波,今天终于是到地儿了。偰兰儿她们三个丫头也是显得十分兴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这时,张思淑倒是帮了我一个忙,本来我是惦记着朱霏,但没好意思开口。

      张思淑倒是开口问道:“霏儿姐姐呢?怎么没看见她呀!我可想死她了。”

      这话一问出口,朱同立即回答道:“姐姐说是帮父亲整理一些讲学的资料呢。是不是太投入了,家里来了客人,这么大动静都没听见?我去叫她。”

      张思淑立即插话道:“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去找霏儿姐姐。”

      说完就直奔后院而去,这朱家我们上次都来过,张思淑也是轻车熟路。

      很快,就听见两个女子从后院一路叽叽喳喳而来,不用说,这必是张思淑与朱霏了。

      果然,张思淑与朱霏就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我向朱霏望去,一个字“美”,两个字“真美”,三个字“真的美”。

      朱霏礼貌性地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向我看过来。正好我注视着她,她发现我正看着她,立即涨红了脸、低下了头。

      此时,我的心里比蜜甜。

      拉了一阵子家常之后,曹氏说是要给我们准备晚餐,就带着老妈子进了后院厨房,老李头也跟了去。

      朱霏说是要给母亲去帮忙也走了,张思淑拉着兰儿她们三个也跟着朱霏进去了。

      现在,大厅里就剩下我、罗仁、陈定邦、陈元贵、贾海通、郑光成加上朱异、朱同八个大老爷们儿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18: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