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唐耀祖打算等唐世超身体好了,继续把他们的铺子开起来,慢慢偿还黑蛟帮的钱。因此,请求黑蛟帮宽限些时日。

      听了那唐耀祖的这番话,我接着问道:“治你父亲这病,你们家总共花了多少钱?”

      唐耀祖答道:“前前后后,算上家中的积蓄,还有到处借的钱,五百两银子是出头了。”

      我一听,这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这要在一般家庭,根本想就不敢想。

      好在他家有这门手艺,开个铺子应该也攒了些钱。

      唐耀祖刚才说到那治疗烧伤、烫伤的祖传秘方要用到天山雪莲和龙涎香等名贵中药材。

      这天山雪莲大家都是知道的,那的确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

      虽然我是学医的,但对中药了解并不多,这龙涎香我以前可没听说过。

      出于好奇,我便问道:“你刚才所说的那配制祖传秘方的龙涎香,是个什么东西?”

      唐耀祖没来得及答话,这时一个刚才押送这父子的黑蛟帮小喽啰回话道:

      “这龙涎香的来历我知道。

      龙涎香是一种灰白色的蜡状物质,其气味特别清香。

      这种物质产于大海,一般都是渔民在打鱼的过程中拾获。刚捞上来时,其实并没有这种香味,甚至还有点腥臭。

      但打捞上来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干燥,就能慢慢散发出香气了。如果用火点燃,其香味更加芬芳。

      对于这个东西,谁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但据一些渔民说,他们祖上相传,这东西是“龙”的口水。便有了‘龙涎香’这个名字。

      但这个东西对治疗伤口确实有奇效。”

      我一边听,一边点头。

      古人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对一些不了解的事物往往会将其神话。比如这龙涎香,肯定不会是什么龙的口水。

      其实,这龙涎香是一种海洋生物香鲸的肠内分泌物,这种分泌物在海水中凝结后被渔民捞起,最后干燥后就成了人们传说的“龙涎香”。

      只是我当时没办法“百度”,也没办法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只能把这龙涎香当成一种不知来历的名贵中药材。

      我又接着问了一下这对父子的一些具体情况。他们除开借的黑蛟帮这一百两银子,还找亲戚朋友借了一百多两。

      我当时有了个想法,这唐家是祖传的制火药手艺。能不能把他们也拉入到锥子山去,让他们帮着研究火器,日后常遇春在战场上肯定是用得着。

      众所周知,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但火药最初是在道士炼丹的过程中发明的,发明后也主要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等民用物资。

      依稀记得历史书上说是火药在宋朝才应用于军事,有个什么突火枪。但应用程度也有限,没有发挥大作用。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火药传入西方后,被一些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军事。

      我通常所说的古代火药其实是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等原材料混合而成。

      而现代我们通常所说的火药是黄火药,由西方国家在近代发明。与黑火药比起来,黄火药的爆炸威力更大。

      而众所周知的诺贝尔,对现代黄火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搞清楚这唐家父子对火药到底有多少研究,我决定探探他们的底。如果的确可以,我再谈邀他们入伙的事。

      于是,我对吴钥说道:“二当家,你看这样可好?先给这对父子松绑,我还有几个事情想向他们请教,请他们进屋坐下来,大家再详谈可好?”

      吴钥听我说有事向这唐家父子请教,我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便答应了我的请求。

      于是,我让罗仁和陈定邦给这唐家父子松了绑,请他们进屋坐下。

      ÎâÔ¿Ò²ÈÃÈ˸øËûÃÇÆãÁ˲衣

      这下,倒是那唐家父子混身不自在了。从阶下囚到座上宾,这事物的发展变化也太快了。

      我先让唐家父子喝了口茶,稳定了一下情绪。

      才开口问道:“唐大叔,你说你们家是祖传的配制火药的手艺。我想问问,你对这火药应用于军事作战的情况了解得有多少?”

      这个问题一问,似乎是打开了那唐世超的话匣子。他是娓娓道来,他家先祖唐福可算得上是个武器发明家。

      ±±ËγõÄ꣬ËûµÄÕâλÏÈ׿ÓÉÆÕͨʿ±øÖ𲽳ɳ¤ÎªÉñÎÀ¶Ó³¤£¬ËûÏȺóÖÆ×÷³ö»ð¼ý¡¢»ðÇò¡¢»ðÝðÞ¼µÈ»ðÆ÷¡£

      后来,由于北宋与辽连年征战,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在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到了宋神宗时期,朝廷还设置了专门的军器制造机构。

      在那个时期,他们唐家的先祖有数代人都曾在当时的军器制造机构任过职。

      经过唐家数代人的努力,到了北宋末年,还研制出了“霹雳炮”、“震天雷”等火器,其爆炸威力就更大了。

      到南宋年间,唐家的先祖参与了研制管状火器。最初,他们将火药装在竹竿内,作战时点燃竹竿内的火药,以此向敌军喷射。

      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良,最终是研制出了咱们历史书上的突火枪。

      可以说,他们唐家历代先祖对火器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再后来,南宋被蒙古铁骑所征服。他们唐家的人就开始隐居,不再参与火器制作,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创建和谐家园】改良,这样制作出来的烟花爆竹更能让消费者满意。

      接着,那唐世超又讲起了他此次受伤的缘由。

      这火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硫、硝的含量由最初的1比1,发展到宋代为1比2。

      硝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在火药中所占比例越大,这火药的威力也就越大。

      但硝的含量过多,就很容易破坏火药的稳定性,发生安全事故。

      唐家制造的烟花爆竹之所以在安庆这一带首屈一指,就是因为唐世超不断加大火药中硝的含量。

      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

      唐家的火药硫、硝的含量已接近1比3了。唐世超就是在不断增加硝石含量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事故的。

      因为当时正值盛夏,加上那硝石的化学性能又很活泼,一个不小心,火药就被引燃了。

      当时他也来不及做其他反应,只是紧闭了双眼往外跑。最终,他虽然被严重烧伤,但双眼还未失明。

      我又接着问他,他家祖上虽然会制造很多火器,但自从蒙古人得天下后,他家就再没有制造过火器。现在如果让他继续制造,还能造出火器吗?

      唐世超的回答令我很满意。

      他说他家自从元朝以来,没有再制造过大批量火器,但造火器这门手艺,他们家还是传了下来的。

      如果让他造,他肯定是能造出来的。只不过眼下他家目前这个情况,先想办法渡过这个难关,把欠的账还上再说吧。对于造火器,他是没什么想法了。

      我又问起他,如果按照这些年来的情况,他家造烟花爆竹外加卖些杂货,一年能积攒下多少银子。

      唐世超告诉我,刨去各项成本和一家人的吃喝拉撒,一年省吃俭用,大概能攒下三十两银子。

      接着,我和唐世超算了笔账,每年挣三十两银子。

      他家借黑蛟帮一百两银子,到今年年底,连本带利约一百三十多两,还上三十两,还欠一百两。

      这样算下来,得要十来年才能连本带利还清。

      还有欠亲戚朋友的那一百多两,那得十年以后才能谈还的事情。

      而且这十年之中,他们唐家可不能再发生其他意外。

      这样算下来,他们唐家可得做好过一、二十年苦日子的打算。

      另外,那唐耀祖还未成家,如果要成亲,那又得是一大笔花销。

      总不能就等着一、二十年之后,把这些钱都还清了,才给儿子安排婚事吧。

      说到这些,那唐世超黑一块、红一块的脸上就皱了起来,显得更加恐怖了。

      还有更关键的问题是,唐家父子想用十来年的时间慢慢还欠下黑蛟帮的这笔钱,但人家黑蛟帮答不答应呢?

      当初可是说好了三个月之后就还的,那算是短期借贷,人家黑蛟帮只按月息一分半收。

      如果要十年才还清,那可是长期贷款了,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月息一分半肯定是太低了。

      说到这些,这唐家父子脸上更是一脸的无奈。

      我看时机也差不多了,就开始谈起了拉他们入伙的事情。我得先跟他们讲一讲民族大义,先往大的地方忽悠。

      我开口道:

      “唐大叔,您已年过百半。

      这俗话说‘五十而知天命’,您老人家也算得上是饱经沧桑之人了。

      您们唐家对元朝的态度,是宁愿隐居市野,也不愿与蒙古人为伍。

      我想问问,您对这蒙古人统治我中华大地几十年,都有些什么看法?”

      那唐世超听了我这番话似乎有些吃惊,他并没有开口,而是十分惊讶地看着我。

      我想他心中肯定是有顾虑,不敢贸然开口。

      于是,我笑着道:

      “唐大叔,您不用担心,有什么话尽管放心大胆地讲。

      我也是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子民,这蒙古人从百年之前兴起,一路攻城略地,统治我们【创建和谐家园】也是好几十年了。

      作为一名【创建和谐家园】,我是不甘心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这么一直被蒙古人奴役统治下去。

      我认为我们应该反抗,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这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不让他们继续做蒙古人治下的最低等公民。

      您看看,现在各地都有起义爆发,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都觉醒了,不管他们自己怎么样,是不是会在这反元斗争中牺牲自己的生命。

      但他们都相信,只要经过不懈努力,蒙古人一定会被我们赶回漠北去,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定会自己当家作主。”

      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这一套。

      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都会经常出现这种画面。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在鼓动广大的人民群众与封建社会残余作斗争,争取自己当家作主。

      所以我给那唐世超老爷子讲这一番话,真是滔滔不绝,连我自己都被这番话给感染了。

      我一边说,也一边观察着那唐世超的神情。

      虽然他的脸因为被烧伤已是面目全非,但他听到我的这番话,逐渐变得激动的神情,我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就在我这一番话讲完之后,那唐世超终于是开口了,他说道:

      “胡小哥,你说的这些话都很对,也是我憋在心里多年,想讲出来的话。

      这蒙古人实在可恶,我们家自隐居起来做点小生意以来,可没少受那些蒙古人的欺压。

      那些蒙古官员,到咱家铺子来买东西,经常是强买强卖,我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

      我也觉得现在是反抗的时候了,如果他日有机会,我们唐家愿意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只是……只是……”

      那唐世超没有接着说下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1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