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大哥,你还是不了解常二哥啊!

      他顶替你当了这锥子山大当家,他就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啦?

      那样只会让他心中更加不安。

      而且他如果要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也未必要当这锥子山的大当家啊。”

      我说到这里,刘聚“哦”了一声,道:“你的意思是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我说道:

      “刘大哥,你还记不记得以前常二哥就锥子山的未来发展跟你发生过分歧?

      当时他觉得应该带着人下山,去投入轰轰烈烈的反元事业。而当时你不同意。

      后来,我们以还没杀了阿古达木,报师傅之仇为由,就把这事儿给搁置下来了。”

      刘聚想了想,说道:“对,是有这么回事儿。你的意思是,现在让他带着人出去闯一闯?”

      我笑着道:“刘大哥,这可是你说的啊!我可没说啊。”

      刘聚笑道:

      “你小子少来,这明明就是你的主意。

      你要不说,我还真没想到这一层,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遇春是个将才,如果让他当个锥子山大当家,一辈子窝在这锥子山,那真是埋没他了。

      我完全同意让他带着人出去闯一闯。”

      没想到这事儿竟然这么顺利,我心里是一阵狂喜。

      见刘聚都表态了,我也接着补充道:

      “锥子山的弟兄是走是留,还得充分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

      愿意跟常二哥出去闯的,就跟着去,如果有家眷,就留在锥子山,我们可以替他们照顾。

      不愿意下山的,就在锥子山待着,给下山的兄弟当好坚强的后盾。

      为下山的兄弟提供钱粮等物资,并照顾他们的家小。

      这样留在山上的兄弟也有任务,下山的兄弟也能走得安心。”

      刘聚拍拍手道:“好呀!胡老弟呀,你这个主意好!你看我今天找你来,没找错吧!”

      突然,他又问我道:

      “胡老弟,那遇春他们下山了,你是留在锥子山呢?

      还是去跟遇春他们一起去建功立业呢?

      我觉得你还是跟着遇春去比较好,你鬼点子多,遇春在外面遇到什么难处了,有你在,我放心。”

      我心中暗想,真不愧是兄弟,生怕他在外面遇到困难了。

      但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一辈子窝在锥子山,肯定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但如果下山跟着常遇春,那势必得跟朱元璋打交道,我可不想将来被那哥们儿算计,还是离他远点儿好。

      于是,我对刘聚说道:

      “我是两边都不属于,但两边的事儿我都掺和。

      你想想,将来常二哥他们在前方打仗,粮草装备肯定没办法自给自足。

      当然,他投靠了别人,别人肯定也得供应一部分,但肯定不会是很充足。

      缺装备、缺粮草,那仗怎么打得赢?

      那又怎么办?

      咱们锥子山得给他们提供呀!做他的坚强后盾呀!

      他们肯定也没时间回来拿,所以我们得派人给他们送过去。

      我想,这事儿就由我想来做。

      另外,如果我跟着常二哥走了,万一锥子山发生个什么事,怎么办?

      所以,我就想当刘大哥你和常二哥的传声筒。

      今天在锥子山晃晃,明天说不定又去看望常二哥了。

      你说,这样可好?”

      刘聚一拍脑袋,笑道:“好啊!这简直太好了!”

      接下来,我和刘聚就一些具体事宜又充分交换了意见。

      最终决定第二天上午,把常遇春、张思淑、杜黑子都叫来,咱们五个人先统一思想。

      然后,再召集锥子山的全体弟兄,把话讲明白,愿意跟着常二哥出去闯的就出去闯。

      愿意待在锥子山的,就安心在锥子山干活。

      当然还有一小部分人是跟着我的,我们得负责两边的联络,给常二哥他们运送给养物资。

      当晚,我又连夜去找了常遇春,我将刚才与刘聚讨论的事都跟他讲了。

      他也显得很兴奋,其实他早就想出去闯了。

      至于下一步先去哪里,他还是首先想到了郭子兴,于是就征求我的意见。

      我结合刚刚得到和州那边传来的消息,给他分析了当前形势,建议他去和州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虽然认为我分析得有道理,但还是有点不放心。提出要先去和州一趟,把那边的具体情况摸清楚以后,再作下一步打算。

      第二天一早,常遇春、张思淑、杜黑子加上我,都陆陆续续地到了刘聚那里。

      刘聚也没绕弯子,直接将昨天和我商讨的方案,讲给大家听了。

      常遇春当然是早就知道了,没什么表情。

      张思淑和杜黑子显然是觉得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有点不知所措。

      最后,刘聚充分给他们两个分析了当前形势,我也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这二人总算点了点头,认为这方案可行。

      在下一步正式分家之前,咱们这五个头目肯定得先规划好。

      刘聚留锥子山,常遇春带人下山,我则居中策应,这都没什么问题了。

      张思淑和杜黑子下一步怎么办?

      按照我的估计,杜黑子肯定留锥子山了,毕竟打仗这一套他不在行。

      张思淑一个姑娘家,如果跟着常遇春去从军,显然有些不太方便,我们觉得她也应该留在锥子山。

      杜黑子果然表态愿意留在锥子山,这也在我们意料之中。

      张思淑则表态,要跟着我一起居中策应。

      这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了,特别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可不想身边随时带着个定时炸弹呢。

      于是,我赶紧劝她道:“张姑娘,你可能还不太了解我要做的事儿,我这事儿呢看起来不错,但危险性也很大。再说了你一个姑娘家,和我们一起上路,也是有些不太方便。”

      谁知张思淑当即就把我给顶回来了,她说道:

      “本来我是要跟着二师兄去打蒙古人的,但考虑到他们一旦从军,有正式编制。

      我一个女流之辈在里面,确实不太方便。

      但我给二师兄他们送点物资、给养什么的,就怎么不行啦?

      姓胡的,你别瞧不起女人啊!

      说实话,就你那两下子,给二师兄他们送东西,我还不放心呢!

      再说了,我从小就跟两个师兄一起长大,他们都拿我当亲妹妹一样,要见不着谁,我心里都难受。

      我必须得两边跑跑,两个师兄我都要经常看看。”

      这一番话也说得在情在理,刘聚和常遇春都觉得张思淑到处跑跑也好。

      这下,我就没话说了。

      接下来,又讨论了常遇春下山后去哪里的问题。

      我还是坚持去让他去和州投奔朱元璋,而且也讲了充分的道理。

      常遇春也认为可以,但他要先去和州摸摸朱元璋的情况。

      刘聚、张思淑、杜黑子他们也觉得常遇春的想法比较稳妥。

      这事儿说完以后,我又将准备去趟歙县石门,然后到泉州的事跟大家也说了一下。

      大家对于这事儿都没意见,认为偰兰儿的事情是得早点解决。

      趁着柳怀镜他们这几天在锥子山,还未出发去和州,赶紧把兄弟们召集起来开会。

      第二天上午,在大较场上,锥子山的弟兄几乎都是到齐了。刘聚因为腿脚不便,就给他搬了个桌子,然后在桌子上放把椅子,让他坐椅子上讲话。

      刘聚把我们昨天决定的方案给大家说了,下面就议论纷纷起来。

      刘聚让大家安静,说是让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准备怎么打算,想好了就到罗仁那里去登记,给大家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必须拿定主意去登记。

      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

      一散会,下面的弟兄那是炸开了锅。这也难怪,接下来的三天,大家都将决定自己下一步的人生规划,情绪很兴奋那很正常。

      散会没多久,我去罗仁那里看了看,就有好些人已经来报名登记了。

      我让罗仁一定要好好登记,这最先登记的这些人,无论是下山,还是留守,无疑都是态度最坚决的。本来给了他们三天时间思考,他们都不思考,直接来报名,那肯定是早就打定了主意的。

      回屋子的路上,我远远地遇见了两个人,边走边激烈地探讨。一会儿朝罗仁住的地方走,一会儿又转身往回走。我觉得奇怪,就准备上去看个究竟。

      走得近了,我才觉得这两个人有点面熟,似乎是有点印象,但真要想,又想不起来是谁。

      那两人见迎面碰上了我,就又转身快步往回走。我立即叫住了他们,他们两个一见我,觉得不好意思。

      我开口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怎么我觉得你们很面熟,但又想不起来是谁?”

      其中一个人答话道:“我叫贾海通,他叫郑光成。就是上半年锥子山的弟兄攻下定远城后,我们入的伙。”

      我喃喃自语道:“贾海通、郑光成,这两个名字我似乎在哪里听过。”

      那个叫郑光成的插话道:

      “我们本来是定远城的兵,今年上半年攻锥子山的时候被四当家你们给擒住了,当时有好些人都投降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8 16: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