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错,此人就是偰兰儿。
我想这可不行,本来就答应她老爹要保护她的,总不能让她们以身涉险啊。
我正准备开口阻止,偰兰儿又开口对我道:“胡大哥,你不用担心我们,我相信刘大人是个君子,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
说完朝我坚定地点了点头,意思很明确,这趟浑水她是趟定了。
此时,我的心情真是无比复杂。
说真的,我当时还真有点佩服这个小丫头的,同时也很感激这个小丫头,关键时刻她能用自己的生命作赌注坚定地相信我。
还好,刘伯温终于开口了:
“不用当什么人质了,我相信胡兄绝不会和那谭诚是一伙的。
只是要和那个亡命之徒去谈判,也不是件容易事啊!
我们不能对这么盗匪做出妥协的行为。”
见事情有了转机,我就向刘伯温他们了解情况。
原来今天一早,大约辰时末,刘伯温的儿子刚起床上茅房,就被这谭诚给逮住了。
显而易见,这谭诚早就盯上了刘家,估计夜晚就来埋伏了。
但谭诚挟持着刘伯温的儿子还没走多远,这小孩子的求救声就惊动了刘家的人。
于是刘伯温带着这一大拨人就追了出去,一直追到这座小破庙。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形成这种对峙局面已经有近三个时辰了。
刘伯温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刘琏,生于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今年刚满六岁;次子叫刘璟,生于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今年刚满四岁。
刘伯温生于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在那个年代,三十七、八岁的人才得子,也算是比较晚的了。
刘伯温对这两个儿子自是十分喜爱,这次被谭诚抓住的就是他的长子刘琏。
虽然刘伯温也是救子心切,但让他就这么屈服于谭诚,他肯定是不会干。
这要是传出去,他这个饱读圣贤书之人以后都不知脸面往哪里放。
其实要是一般人,要是自己的孩子在别人手中,肯定会想办法和解。
但刘伯温不一样,这其一,他是读书人,自然明白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舍生取义的事他们这些读书人干得出来。
这其二,他是元朝任命的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他可不想给别人留下一个因私废公的把柄。
这要做通读书人的思想工作,可就得动点脑筋了。
于是,我缓缓开口说道:
“刘大人,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今天令公子在别人手上,我觉得咱们不妨以退为进,今天就先放过那个姓谭的小子。
等把令公子救出来以后,日后多的是机会捉拿那姓谭的小子。
你是堂堂的元帅大人,肚子里肯定也是有能撑船的量。你看行不行?”
这话我是一边劝他一边夸他,好让他松口放了那谭诚。
刘伯温还没答话,他旁边的几个家人就纷纷插话了,都说我说得有道理,还是先救小公子要紧。
刘伯温皱了皱眉,道:“胡兄说得也在理,但我是朝廷命官,也是从小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我不能为了我的儿子,而放弃朝廷的法度,丢了读书人的尊严。”
唉,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我就担心这刘伯温心里这么想,这样要是想用常规手段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就太难了。
看样子,得走点偏门,忽悠忽悠他了。
于是,我问道:
“刘大人,久闻你饱读诗书,天文地理、星相占卜也是十分精通。
在下今天斗胆向你请教一二,不知刘大人觉得咱大元朝的气数还能维持多少年?”
此话一出,刘伯温脸色大变,他睁大双眼,怒视着我说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这话可是大逆不道之话,今天我要忙着缉拿土匪之事,不与你作过多计较。
没什么其他事,你们速速离开。
不要妨碍我的公务。”
我知道这话起作用了,刘伯温不知是不敢回答,还是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回答。
总之,我这句话肯定在他的内心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的。
既然这话起作用了,我决定要把这谈话继续下去,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刘伯温肯定是会有所顾忌的。
于是,我开口说道:“刘大人,咱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刘伯温紧盯着我没有开口,我做了个“请”的动作。
刘伯温犹豫再三,与我一前一后走出了人群,天还在下着小雨,我们直走到离人群约两百米开外的一棵大树下,才停住了脚步。
刘伯温转过头,对我说道:“你有什么要说的?”
我咧了咧嘴角,笑道:“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刘大人你还没回答我呢。”
刘伯温听我又提起这事,十分严肃地说:“咱大元朝疆域辽阔、兵多将广,蒙古铁骑横扫天下、所向披靡。难道你对咱大元朝的江山还有什么疑问吗?”
我知道这并不是他的真心话,于是哈哈笑道:
“刘大人,这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吧!
你看看现在,各地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徐寿辉、刘福通、郭子兴、张士诚……
对了,还有你们浙江的方国珍,都有兴起燎原之势。
当然了,元朝也有一些能耐人。
比如前宰相脱脱,也算是个文武全才。本来在江苏镇压起义军,搞得是有声有色,但昏庸的朝廷突然下旨,罢了他的官。
这脱脱一倒,他原来任用的一些能臣干吏都跟着遭到清算。
多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咱就举两个例子。
朱升老爷子,知道吧?
那也是一代大儒啊,脱脱被罢相后,他不光是被迫辞官,家人都遭到暗算,差点儿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偰玉立大人知道吧,泉州路达鲁花赤,色目人中的优秀人物。
不久前不光被罢官,偰府还被围,也不知道偰玉立大人这次能不能逃过一劫。”
其实,我就知道这两个例子,全部拿来忽悠这刘伯温了。
刘伯温听了我这话,也是一惊,诧异道:“你说偰玉立大人现在也被罢官,身陷囹圄了。还有那朱老先生,他辞官的事我听说了,你说他的家人遭到了暗算?”
我十分坚定地对他说道:“千真万确!”
既然得交个朋友,我就得拿出点诚意来。
于是,接着说道:
“去年年末,我路经安庆。
安庆有个黑蛟帮,现帮主姓傅,叫傅友广,与我也算是个朋友。
当时,朱老爷子辞官准备回休宁县老家讲学。
临行前,他的爱女朱霏突然被劫持到了黑蛟帮。
当时黑蛟帮的老帮主病重,说是要娶了这朱霏冲喜。
但这事儿恰巧让我们给碰上了,我与那当时的黑蛟帮二当家傅友广有些交情,就让他说动了老帮主,放了朱霏。”
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
听我说到这里,刘伯温脸上现出了疑惑的表情,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
我接着说道:
“那黑蛟帮的二当家傅友广告诉我们,劫持朱霏并非他们的本意,而是池州路官场以前朱老爷子的几个对头请他们黑蛟帮下的手。
为了确保朱老爷子一家安全,我们并没有送朱老爷子一家回休宁县,而是在黑蛟帮的帮助下,一路把朱家的人送到了黑蛟帮老帮主的老家歙县石门。
朱老爷子现在就在石门讲学呢。”
听了我这番话,刘伯温的脸色缓和了不少,应该是相信了我的话。
他与我对视了约半分钟,突然对我拱手说道:“原来胡兄还算得上有恩于朱老爷子,失敬失敬。”
我也连忙朝他拱手说道:“刘大人客气!”
我又接着说道:“刘大人,你知道刚才马车上跳下来的三个少年是什么人吗?”
刘伯温摇了摇头,紧盯着我,似乎是在等我的答案。
于是,我接着说道:“实不相瞒,那三个少年是三个女扮男装的小丫头。”
这话一出口,刘伯温“哦”了一声,说道:“原来是这样,我也觉得刚才那个少年说话声音太过尖细,面相举止也是十分阴柔,搞了半天是三个小丫头啊!”
我笑了笑说道:“的确是三个小丫头,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我说出她们的身份,你肯定会更加吃惊。”
刘伯温“哦”了一声,紧盯着我,似乎在等我的答案。
我继续说道:“刚才那个先跳下马车,开口说要给你们当人质的那个小丫头姓偰,名叫偰兰儿,她就是偰玉立大人最小的女儿。”
我话音刚落,刘伯温是“呀!”的一声,用十分怀疑的眼神看着我问道:“你说的是真的?这不可能吧?”
我接着说道:
“千真万确!
偰玉立大人在脱脱被罢官后,就料到可能会遭到清算。
于是,早安排自己的独子偰列图携带着家小坐船回了广西老家。
但他这个小女儿偰兰儿是小妾所生,且生下来亲生母亲就去世了。他的原配夫人又是个妒极强的女人,对这个小女儿不待见。
因此偰兰儿死活不愿跟着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回广西。”
说到这里,刘伯温又插话了:“那偰夫人也不至于这样吧!妒嫉偰兰儿的母亲还属正常,但对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孩子还这样不待见,似乎有点儿过分了吧。”
我见刘伯温如此一问,索性就说得更加详细了,接着说道:
“这偰夫人的确是有点儿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