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基”这两个字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呢?

      我反复念叨着“刘基、刘基……”

      突然我一拍大腿,暗想:刘基,不就是刘伯温吗?

      于是,我赶紧抬起头,仔细打量着刘基,这人清雅脱俗,目光中透着睿智,应该就是那大名鼎鼎的刘伯温。

      那刘基被我看毛了,疑惑地问我道:“这位兄台,有什么不对?”

      我立即回他道:“敢问刘大人,也不是也叫刘伯温?”

      那刘基更加疑惑地看着我,问道:“不错,我的表字伯温。兄台难道认识我?”

      听他承认了,我立即对他拱拱手道:

      “刘大人,久仰大名啊!

      再下姓胡,单名硕。

      ÎÒÃÇÕæµÄÊǸÏ·֮ÈË£¬ÎÒÃDZ¾ÔÚå©ÖÝ¡¢ºÍÖÝÒ»´ø×öÓªÉú¡£

      最近去了趟泉州,因为近来天气不好,不好走水路返回,因此走陆路,准备从这里到杭州,再经苏州回和州。

      刘大人你学识渊博,是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学习的楷模,当然是我认识你,你不认识我啦!”

      刘伯温听我说出了他学识渊博的话,定然也就知道我们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至少也是识书达理之人。

      于是,对我们客气道:“兄台谬赞啦!我只不过比你们年长几岁,哪谈得上学识渊博啊!”

      听他这么说,我知道他是认可我们了,不会再把我们当成敌人了。

      于是,我便问他道:“刘大人,这庙中究竟是什么情况?这劫持你儿子之人,又究竟是何人?”

      刘伯温道:“这说来话长,我简单点给你们讲讲吧!”

      接着就给我们讲起了这事儿的原委。

      原来,这庙中之人姓谭名诚,还不到二十岁。

      他父亲原是个雕刻匠,靠替别人刻印章、刻印书的模板谋生。因为他们家是祖传的这门手艺,因此他父亲在青田县这一带还算是小有名气。

      也就是前些年,这方国珍在浙江这一带起事,徐寿辉一路攻下了杭州,不少人就不安分了起来。

      这其中就包括谭诚的父亲,竟然伙同几个土匪,干起了偷印至正银钞的勾当。

      自前年杭州被徐寿辉攻克后,刘伯温便回到了青田县老家。

      不久,朝廷下达诏书,任命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就是缉拿浙江这一带的土匪。

      虽然朝廷没给刘伯温派一兵一卒,但他还是按照朝廷的指令办事,带着家人、族人组建了一支武装,专门在家乡这一带缉拿盗匪。

      这谭诚的父亲就在今年上半年被刘伯温抓住砍头了,但他们伪造至正银钞的雕刻模板并没有缴获,据说就在这谭诚手中。

      于是,刘伯温继续缉拿这谭诚。

      没想到这小子真是胆大,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劫持了刘伯温的儿子。

      刘伯温也明确地告诉这小子了,只要他放了自己的儿子,交出伪造银钞的雕刻模板,刘伯温就当他是投案自首,从轻发落。

      没想到这小子还不依不饶了,要刘伯温去他父亲坟头磕头认错,然后再支付一笔赎金,才肯放了刘伯温的儿子。

      刘伯温觉得这小子真是异想天开。

      听了这话,我也大致明白了。我思考了片刻,认为这事还是和解了比较好。

      其一,这刘伯温日后是朱元璋面前的大红人,咱可得跟他搞好关系,如果今天能帮着他救出他的儿子,至少今天也算是和他交了个朋友。

      这其二,那个叫谭诚的,出生雕刻世家,他父亲都给雕刻出伪造银钞的模板,据说此模板还在他手中。

      日后,我们要是得到了这个模板,大量印刷假银钞,一是不用为钱的事儿发愁了,二也是从经济上给元朝统治者一个有力的打击。

      他们这些古人可能不懂得战争不仅要靠双方兵对兵、将对将,血战沙场,更打得的是后勤,是经济实力。

      从经济上拖垮敌人,比攻下敌人的城池要轻松得多,也可以让更多的无辜百姓免受战争的创伤。

      我心里立即打定了和解此事的主意,但问题是怎么才能让双方和解。

      我分析了一下,当下造成双方这种对峙局面的原因,是都过分地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方。双方提出的要求,都是让另一方不可能接受的。

      先拿谭诚来说吧,他要求刘伯温到他父亲的坟头磕头认错,还要支付大笔赎金。

      这刘伯温怎么可能就范呢?

      刘伯温可是朝廷任命的江浙省元帅府都事,虽然朝廷没派出一兵一卒,但好歹也是个官儿。

      他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的儿子,去死在自己刀下的土匪坟头上磕头认错呢?

      更别提支付他大笔赎金了,能对这谭诚网开一面,放他一条生路都不错了。

      再说说这刘伯温。

      虽然他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还是什么朝廷任命的江浙省元帅府都事。

      但说白了,这些都是虚的,朝廷不会给他一兵一卒,目前也不会给他一钱一粮。

      说得更透彻一点,就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给了他一个虚职,让他去跟那些土匪、地方割据势力内耗。

      现在,他的儿子在谭诚手中,对方随时可以拼个鱼死网破,一刀结果了他的儿子。

      凭什么出来向他投降,然后将自己的命运交在他的手中?

      这谭诚是主动潜入刘家,抓他的儿子。他如果不来,刘伯温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抓得住谭诚。

      说明这谭诚也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来的,现在要让别人束手就擒,这怎么可能?

      至于这江浙省元帅府都事,我得先跟大家把元帅府这事儿说清楚。

      元朝的元帅府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始阶段,主要是元朝初期,为了妥善安置一些降将降官,授予了一些元帅的官位。

      其实元军的主要建制是万户、千户、百户这个系统。

      “元帅”这个官位的的确确对于蒙古人来说是个“舶来品”,主要是宋、金、辽、西夏等国有这个官位,因此为了体现对降将的优待,仍让他们担任原来这个职务。

      这第二阶段,是从蒙哥即位之后,只到十三世纪末。

      这个阶段,元朝逐渐完成了国家统一,治理天下成了首要任务,“元帅”这个官位逐渐减少。

      第三个阶段,就是十三世纪末至元朝灭亡。

      这一阶段,各地纷纷发生农民起义,元朝政府为了苟延残喘,在一些前沿阵地设立了一些元帅府。大部分都是一纸空文,只有个官衔,没有一兵一卒、一钱一粮。

      打个比方,就好象蒋介石败走台湾后,在西南之地大量发放委任状,任这个为什么什么司令,那个也为什么什么司令。

      说白了,就一张纸,没人没枪没钱,让这些人到处招募一些土匪势力,妄图与大陆作最后的抗争。

      当然,这些被任命的人,最终大部分都发展成为土匪势力的头子,在建国初期浩浩荡荡的剿匪运动中,这批人被逐步肃清了。

      因此,要想这件事情和解,我觉得双方必须都作出让步。

      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说话

      首先,谭诚这方面,放了刘伯温儿子,这是必须的。

      至于说让刘伯温去他父亲坟头上磕头,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要说这赎金的问题,刘伯温估计也支付不了多少,不过这钱的事好商量,我倒可以帮刘伯温解决。

      然后,是刘伯温这方面,必须给谭诚一条活路。

      既然是要给谭诚活路,那肯定不能现在抓了他。

      当时,我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初步想法。

      我先说动刘伯温,让他对谭诚既往不咎,我负责去跟那谭诚谈判,让他放了刘伯温儿子。

      最好是谈判的过程中,能把谭诚给争取过来,让他跟着我们。

      这样,刘伯温也不好意思再扣押谭诚了。

      这谭诚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个重要人物,将来如果与元朝打经济战,肯定可以派上大用场。

      于是,我对刘伯温说道:

      “刘大人,你看这样好不好?

      你让我进去跟那个谭诚好好谈谈,我让他放了你儿子。

      你呢也网开一面,今天放那谭诚一马。

      如果你想抓他,日后还可以再抓。

      犯不着今天以自己的儿子的性命作赌注。万一那小子头脑一发热,可怜的是孩子啊!”

      刘伯温听了我这话,犹豫不决。

      这时,他一个手下插话道:“刘大人,万一他们跟那个姓谭的小子是一伙的,那就不妙了。你还是要慎重啊!”

      刘伯温听了这话,看了看他那个手下,又看了看我,更加显得犹豫不决了。

      这时,罗仁跳下马车,插话道:

      “刘大人,你要是信不过咱们,我看这样。

      我甘愿作你们的人质,你们用刀架着我的脖子,如果胡大哥对你们耍了什么花样,你一刀结果了我。

      这总成了吧!”

      刘伯温看了看罗仁,没有作声。

      这时,刘伯温那个手下又插话了,说道:

      “这位兄弟,不是我说你啊!

      那里面可是我们刘大人才六岁的儿子,你应该就是这胡兄的一个跟班。

      你说你的命怎么能跟我们刘大人的儿子的命相提并论。”

      这话虽然说得难听,但仔细揣摩,也是有几分道理。

      站在刘伯温他们的立场上,罗仁的命虽然也是一条命,但比不得他刘伯温儿子的命。

      我正在思忖着,怎么把这笔事谈拢。

      突然一个尖细的声音开了口:“我们三个当你们的人质总可以吧!三个人的命总比得过一个人吧!”

      众人都循声望去,只见刚才罗仁驾的马车上跳下三个少年,说话的正是为首之人。

      不错,此人就是偰兰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6 23: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