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朱元璋与我们的“十日之约”,只有他们部队的少数高级军官和具体办这事的人知道,一般的普通士兵根本就不知道这么回事。

      但锥子山以前跟他们过往密切,倒是很多人都知道。

      这守城兵也拿不准,只好让我们在这里稍等一会儿,他去请示一下长官。

      没办法,我们只好把马牵到城外离西城门不远的空地上,坐下来等待,总不能我们这十多人堵着他的城门。

      我们刚坐下,就有一个低级军官在刚才那个守城兵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面前。

      他打量了我们一番,又问了一些具体情况。

      柳怀镜都一一作答。我见他答得也十分得体,也没插话,毕竟他现在是我们这十三人的“领头人”。

      显然,那个低级军官也不能确定我们所说的是否属实,他赔着笑对我们说道:

      “各位兄弟,真是不好意思,我也只是个负责守城门的小官儿。好多事情也不是我这么个小人物能做得了主的,我得立即进城去请示上级。

      ÔÛÃÇÖ콫¾üÄÃÏÂÕâ³üÖݳÇҲû¼¸Ì죬¹ù½«¾ü¶¼»¹Ã»À´µÃ¼°µ½³üÖÝÀ´£¬Õâ³üÖݳǵÄÇé¿öÒ²ºÜ¸´ÔÓ¡£

      按说你们都是兄弟部队,我理应让你们立刻入城。但现在的确是非常时期,只好先委屈几位在城外在稍等片刻,我立即入城向上级报告。各位,对不住了!”

      我一听他说得也在理。再说了,不按他说的在这里继续等,我们还能咋样?难道还敢生生往里面闯不成?

      我朝柳怀镜点点头,柳怀镜立刻会意,对那低级军官说道:

      “兄弟太过客气了,现在滁州城情况不稳,兄弟的担心十分有道理。

      朱将军能有你们这帮办事谨慎的下属,也难怪他能战无不胜,顺利拿下滁州呢。

      那行,我们就在这里等,正好我们一路狂奔而来,现在到目的地了,正好坐下来歇歇。”

      那低级军官见我们这么说,连忙让那个跟他过来的守城兵给我们倒点水来,他则立刻回城禀报他的上级去了。

      我们坐在城外的空地上休息了约半个时辰,听得城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估计是不是有人来接我们进城了。

      我们都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向城门内望去。

      很快我们就看见有五骑人马出了西城门,减缓了马速,直奔我们而来。

      打头之人一看就是个军官,生得十分魁梧,相貌堂堂,约三十岁的年纪。

      紧跟在他后面的就是刚才那个接洽我们的守城的低级军官。

      看样子,我们猜得不错,那低级军官确实是找了个能管事的军官来迎接我们了。

      我也基本判定这人不是朱元璋,因为史书上记载朱元璋长得较丑,这人相貌堂堂的,肯定不会是他。

      很快那五骑人马都奔到了我们面前,跳下马来。

      打头那军官立即朝我们一抱拳,道:“敢问这几位兄弟就是锥子山的人?”

      柳怀镜立即迎了上去,也是一抱拳道:“正是正是!”

      这时那位守城门的低级军官给我们介绍道:“这位是我们的管军总管汤将军!”

      柳怀镜立即再次抱拳道:“在下柳怀镜,不敢劳驾汤将军,恕罪恕罪!”

      那汤姓军官也是十分客气地道:“兄弟们太客气了,敝人汤和,现在是朱将军帐下的管军总管,朱将军特派我来迎接各位进城。”

      Ë«·½¶¼ÊÇÒ»·¬¿ÍÆøÖ®ºó£¬ÎÒÃǾ͸ú×ÅÌÀºÍ½øÁ˳üÖݳǡ£

      一路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城内井然有序,并没有出现战后的萧条景象,城内的各家商铺仍然照常营业。

      不时有巡逻的兵士从我们身边经过,可以看得出军容严整、士气高昂。也没出现兵士在巡逻过程中驱赶民众、骚扰民众的现象,这还让我真有点佩服朱元璋的治军治民之才。

      一路上我也不住地打量着这汤和,这也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啊。

      据史书上记载,他是朱元璋的发小,也是朱元璋当初入伙郭子兴部的介绍人,更是日后明朝的开国功臣。

      很快我们来到了朱元璋的驻地,应该是这滁州城原来的府衙,只不过门牌已被人摘了,也没挂个“将军府”之类的新牌子。

      汤和带着我们一行人进了大厅,正中间的帅案后面坐着一个人,虽然也是一身戎装,但那气势比起汤和以及旁边的几位军官就差了一大截。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此人正是朱元璋。

      一张长脸,双眼深遂,透露着几分狡黠之气,一眼看去,就给人一种狠角色的感觉。

      柳怀镜也是不负我所托,并没有被朱元璋这气势给吓到。

      带着我们走到朱元璋近前,对他一抱拳,道:

      “启禀朱将军,在下柳怀镜奉咱锥子山二头领常遇春之命,特来知会贵军一声。

      我们已按照与贵军的约定,在定远城坚守住了十日,并杀敌近三千人。

      按照元军的行程估计,不出三日,元军大部队必然抵达滁州城,还请朱将军早早谋划御敌之策。”

      紧接着,柳怀镜又将我们在定远城如何克服困难、英勇抵抗元军的事迹大肆渲染了一番。

      朱元璋盯着柳怀镜没说话,似乎在思考柳怀镜刚才这番话真实性有多少。

      他肯定不相信,就凭着我们区区几百号土匪兵,能斩杀元军近三千人。

      旁边的一位军官接口道:“来得好,这次定让那元军在滁州城外折个大跟头。”

      看这军官的阵势,必定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只听得朱元璋对刚才发话那军官道:“天德,你是否已有御敌良策?”

      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

      那位叫天德的军官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元军长途奔袭而来,肯定是疲惫不堪。滁州西边虽没有高山密林,但湖泊纵横、芦苇丛生。我们来取滁州的路上,我早就看好了几处十分有利的伏击点。

      我们不妨一边派出探子密切注意元军动向,一边组织人马设伏,这次定让元军有来无回。”

      此话一出口,我才想起来,这一路上只顾着赶路,并没有注意观察沿途的地形地貌。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滁州城西百里之内的确是湖泊纵横、芦苇丛生,还真是一个适合打伏击的地方。

      看来,朱元璋的成功,并不只是他一个人厉害,而是他有一个十分厉害的团队。这个叫天德的军官必定也是个厉害的角色,我们得对此人多些关注。

      朱元璋沉思了一番,也没表态,估计是当着我们的面,他不想暴露他的作战计划。

      许久,朱元璋才转过头,对柳怀镜道:

      “你们这一路赶过来,肯定也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现在元军正从西边而来,你们也不方便现在立刻向西回定远县。不如就在滁州城内多盘桓几日,待我们迎头痛击元军后,你们再回定远县也不迟。”

      柳怀镜回道:“多谢朱将军美意,我们并没有打算在滁州多作停留,也没有打算立刻回定远县,而是准备向东去和州。”

      朱元璋听了这话,来了兴趣,问道:“去和州?你们去和州干什么?”

      这一问早在我们意料之中,我们早就商量好了应对之言。

      柳怀镜答道:

      “朱将军也不是外人,我们也没必要说假话。

      我们去和州是为了去拉私盐。自从江浙一带方国珍和张士诚先后起义以后,咱们定远这边的食盐供应一直吃紧。咱锥子山上的兄弟更是不可能吃到官盐,只能找盐贩子买私盐。

      但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私盐也不好买。

      好在我们锥子山二当家有个结拜兄弟是贩私盐的,这次从苏州那边给我们运了一船盐到和州码头,我们是准备去接货的。

      到时候我们回来,还得从滁州地盘上经过,少不得还要麻烦朱将军。”

      朱元璋听到这里,也是两眼放了光,估计他的部队食盐也是吃紧。

      这也难怪,安徽这一带不产食盐,作为统治阶级的对立方,在那个盐铁官营的时代,这两种物资肯定吃紧。

      朱元璋问柳怀镜道:“你们这次有多少盐?”

      就这句话,就能看出朱元璋的政治水平。

      朱元璋听说我们有私盐,他肯定是想要的。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会问我们能不能给点他们。

      水平高一点的人,肯定会说卖点给他们,或者他们用什么物资跟我们交换。

      但朱元璋是什么人?

      他是水平极高之人。所以他只问了一句“你们这次有多少盐?”。并没有其他多余的话。

      这就给他接下来的操作留下了很多余地。

      我本来和柳怀镜商定的时候,估计他会说买我们的盐的。就准备做个顺水人情,送个两百斤盐给他,毕竟要从他的地盘上过。

      没想到他没说出后面的话。

      这下,柳怀镜就不知如何作答了,只好扭头看看我。

      为了掩饰身份,不让朱元璋起疑,我也不能接过这话头,只能朝柳怀镜微微点了点头。我的意思就是让他放心大胆说,不要有什么顾忌。

      柳怀镜也是个聪明之人,立刻会意道:

      “盐也不多,毕竟从苏州那边过来,一路要过很多关卡,肯定得损失不少。

      如果朱将军刚占领滁州,食盐也是吃紧的话,只要朱将军不嫌弃,我们还是可以赠送一点的。”

      朱元璋听到这里,微微一笑道:“那我朱某人就不客气了,先在这里感谢诸位兄弟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启程去和州?”

      柳怀镜答道:“事不宜迟,我们准备明天一早就动身。”

      朱元璋道:“那也好,你们先跟着汤总管下去休息。待会儿我们备好酒宴,来为各位兄弟接风,也算是饯行。”

      柳怀镜一抱拳道:“那就多谢朱将军了!”

      接着,汤和则带着我们去了一个小院子,也就是为我们准备的休息之地。

      一路上,我们也是扯了不少闲话,我对刚才那个叫天德的将军很感兴趣,总觉得他不是一般人。

      我问汤和道:

      “汤将军,刚才朱将军口中所称的那名叫天德的将军是什么人?

      我见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跟汤将军你是不分伯仲啊。

      朱将军有你和这天德将军二人当左膀右臂,不愁大业不成啊。”

      这话虽然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也是有几分真实性的。

      先说汤和,虽然不是名留青史的一代名将,但也算得上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号厉害人物,那位名叫天德的将军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千穿万穿,马屁【创建和谐家园】。”纵使汤和这等人物听了我这话,也是十分受用。

      咧开嘴笑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6 0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