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越坡》-第10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按照我和常遇春商讨的作战计划,我们得先派出人员向西边打探情况,一旦遇到寿春的元军东进驰援,我们要迅速作好战斗准备。

      另外,我准备和常遇春从西门出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伏击地点。

      如果有的话,先在城外打个漂亮的伏击战,挫敌锐气。然后撤回城内坚守,完全可以帮助朱元璋他们把元军在定远拖住十日。

      这日上午,我们就让蓝玉带着人向西边去打探敌情去了。我和常遇春则是下午出的西城门,去西边寻找伏击点去了。

      这定远县也就北面有山地,西边则是一展平阳,想要打伏击战有点不现实。

      我和常遇春带着几个人,向西一直走了六、七十里地才返回,这想打伏击战的计划是泡汤了。只能多派人马监视敌人的动向,择机向敌军发起攻击了。

      与朱元璋约定日期的第四日,有人马来报,说是寿春的元军正在东进。

      蓝玉的的人马最西一直布置到定远与寿春交界的地带了,按照他们发现敌情,然后返回报信的速度,估计元军的先锋部队现在已经进入到定远县境内了。

      按照元军的行军速度估计,多则三日、少则两日,元军的先锋部队肯定会抵达定远城下。

      我们一边作好战斗部署,一边让蓝玉派人密切监视敌军动向。

      又过了两日,也就是与朱元璋约定日期的第六日下午,元军的先锋部队已行进到离定远城五十里的地方了。

      据蓝玉的人回报,先锋部队约有一千人马,全部是骑兵,还没发现后续部队。

      按照我和常遇春的分析,敌军这一千人马无疑是冲着定远城来的。

      因为要驰援滁州,必定要经过定远,如果定远城在我们手中,他们是不会冒进滁州的。

      因为如果我们坚守着定远城,他们的大部人马虽然可以绕开定远城直奔滁州,但他们的后勤部队就暴露在定远城我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这是元军无法接受的。

      因此,要想东进滁州,元军必然要拿下定远城。这一千先锋部队直接去驰援滁州肯定是不现实的,必然是瞄着咱定远城这个目标来的。

      按照我和常遇春的分析,元军的后续部队应该两日左右就会到达定远城,这一千先锋部队是准备在两日之内拿下定远城,然后元军的大部队才会向滁州驰援。

      明天,也就是与朱元璋约定日期的第七日,将会是这一千元军进攻定远城的日子。

      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

      黄昏时分,又有人马来报,元军的一千先锋部队已在定远城西三十里处扎营。

      看来,我们的估计没错,明天元军一定会攻定远城。

      常遇春出了个主意,说今晚去劫营。

      我和他两人一合计,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这一千元军一路急驰而来,肯定是人困马乏。他们也不会想到,我们有这么大胆子,区区几百人,不在城内坚守,而去城外与他们打对攻。

      按照常遇春的计划,今晚,他带着两百“猛【创建和谐家园】”子夜时分去冲击敌营。就算元军严阵以待,但元军的马匹见了我们的“猛【创建和谐家园】”必然也被吓傻了,所以这次劫营的胜算极大。

      即使没有达到预想的战果,今晚也能把元军这先锋部队扰得个鸡犬不宁,明天他们要想攻下定远城也是不可能的事儿。

      当晚亥时,常遇春点起两百“猛【创建和谐家园】”,出了西门,直奔敌军营寨而去。

      定远城总共也只有两百多匹马,除去一些瘦弱的马匹,基本都编入了“猛【创建和谐家园】”。

      我则在西城门处负责接应,万一他们遭遇不测,肯定是从西门处退回来,我得组织人手在城门上狙击他们后面的追兵。

      为了不打草惊蛇,常遇春的人马并没有全部都打燃火把,行军速度也不快。

      直到子时末的时分,“猛【创建和谐家园】”熄灭了全部火把,摸到了元军的营寨前面。

      营寨的四周稀稀疏疏地点着几个火把,远远地可以看见,有几队人马在营寨四周来回巡逻,每队约有五人。

      此时,“猛【创建和谐家园】”距敌军最外圈的营寨已不足三百米,这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冲锋距离了。

      但常遇春并没有命令全军点起火把发起冲锋,而是采取了一个更加大胆的作战计划,他亲自带了十多个人,徒步向敌人的巡逻兵摸去。

      常遇春部署的作战计划是,他先带几个身手好的人,摸进去解决敌军的巡逻兵。

      当他们解决掉巡逻兵,并点燃敌军的帐篷时,“猛【创建和谐家园】”就发起正式冲击。

      当然,冲击部队顺便把他们先前摸进去的这十多个人的坐骑也得带上。

      主要是元军没料到我们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偷袭他们。因此虽然他们夜间也有人巡逻,但警惕性并不高。

      常遇春很顺利地就解决了三拨巡逻兵,一看情况差不多了,就命人迅速点燃火把去点敌军的帐篷。

      这元军的帐篷基本都是用浸过桐油的帆布制成,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水效果,但一遇到火也是燃烧得很快。

      “猛【创建和谐家园】”的大部队一见敌军的帐篷燃烧起来,也是迅速点燃火把,向敌营发起了冲击。

      顿时,元军是乱作一团,不少人醒来的时候,已是陷身火海,还有不少人虽然没被火烧死,但刚一出帐篷,还没来得及找到兵器,就已成为“猛【创建和谐家园】”的刀下之鬼。

      常遇春也是带人杀得痛快,见人就砍,遇帐篷就烧。

      等到元军组织起骑兵部队时,人马已损失大半,只剩下不足四百的蒙古骑兵,还没来得及整好队形,又被我军给冲散了。

      主要是那些蒙古马从没见过这种东西,以为是老虎向它们冲过来了。

      胆子大一点的马匹甩掉了身上的元兵,向黑暗之中冲去;胆子小的蒙古马,直接是跪在了地上,把他背上的元兵暴露在了“猛【创建和谐家园】”的屠刀之下。

      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最终战果,斩敌六百余人,俘虏元兵一百六十多人,只有不足两百元兵趁乱逃走了,缴获马匹、军械无数。

      对于这一百六十多俘虏兵,常遇春也是处理得十分利索,全部斩首。

      天刚蒙蒙亮,常遇春带着“猛【创建和谐家园】”以及缴获的各类物资,出现在了西门之外。

      这一日,正是与朱元璋约定日期的第七日。

      按照估计,敌军的大队人马,将在两日之后到达。我们得多准备守城物资了,檑木滚石当然是越多越好,箭枝也是多多益善。

      同时,我与常遇春也商议着一旦守不住了,怎么能够顺利逃回锥子山。

      因为城西北、及北边都有大湖泊,因此,元军的主攻方向肯定是西门和南门,当然也有可能迂回到东门,但北门敌军肯定不会投入大量兵力进攻。

      因为城北多山地,而且有湖泊挡路,并不利于骑兵发挥优势。

      因此,我们选择一旦顶不住敌军的进攻,就从北门撤退至山区,从山地绕回西北的锥子山。

      这次元军的主要目标是驰援滁州,只要我们撤出定远城,他们并不会对我们穷追猛打。

      我和常遇春同时计议,撤出定远城之后,得派人出东门直奔滁州,好歹也给郭子兴的部队报个信,说元军已拿下定远城了,让他们作好战斗准备。

      按照我们的设想,后天元军开始攻城,那就是第九日了。我们只要能坚持两日,第十日夜间趁乱从北门逃出去就行了。

      这日下午,果然收到蓝玉人马的回报,元军的大部队已进入了定远县的地界。

      骑兵、步兵都有,人数太多,无法估计。但行军速度并没有先锋部队那么快,按照路程估计,元军会在后天晚间抵达定远城。

      昨晚的战斗,缴获了五百多匹马,在保证每人一匹马的情况下,还多出了两百多匹马,而且城内还有不少物资。

      当天上午,常遇春便安排刘三狗子,把多余的马匹和物资全部运回锥子山去。

      又过了两天,也就是与朱元璋约定日期的第九日下午,元军已行至离定远城不足五十里了。不知道这些元军是立即发起攻击呢?还是准备休整一下了,第二天进攻。

      反正我们是得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当晚,元军在离城十里扎下营寨。看样子,是随时准备发起攻击了。

      但一直等到天黑,元军并没发起进攻。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还能在这定远城坚守二十四小时,就是顺利完成了朱元璋交给我们的任务了。

      当晚,常遇春带着一小拨人,远远地在敌营外溜了一会儿,敌军的戒备相当森严,并没什么可乘之机。

      这次元军可是吸取了前两天惨败的教训了。

      常遇春回城之后,与我商议,为今之计,只好采取疲敌之策了。

      他准备派一小拨人,在敌营不远处敲鼓,让敌军以为我军会利用夜色偷袭。一旦敌军出营,我军立刻撤回城内。

      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当晚,我们的敲鼓小分队在西城门外是七进七出,估计搞得元军是一夜没睡好觉。

      第二天清晨,我和常遇春立即在四个城门处督战,考虑到西门和南门是敌军的主攻方向,常遇春在西门处督战,我则在南门处督战。

      今天是与朱元璋约定的最后一天了,战士们都象打了鸡血一般。

      辰时末,元军发起攻击了,主要是西门处的战斗较激烈,南门和东门处只是有一支元军在远远地摇旗呐喊,并未有什么实质性攻击。

      北门处更是连元军的影子都没看见。

      好在西门处有常遇春在,虽然敌军兵力占优,但并没在占到什么便宜。我军利用地形优势,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军的进攻。

      利用敌军冲击的间隙,常遇春召集“猛【创建和谐家园】”在西门处集结,随时做好向元军发起反冲锋的准备。

      常遇春能在西门处顶住蒙古大军的进攻,也是得益于元军的失策。

      因为是驰援滁州,要的是速度,因此元军并没有随军携带攻城器械。

      而且按照他们最初的计划,定远城的守军是不堪一击的,那一千先锋骑兵部队是肯定能顺利拿下定远城的。

      可是他们哪里料到,那一千先锋部队不仅没有拿下定远城,反而是大败而归,只逃回去了一百多人。

      这一下子,打乱了整个元军的作战计划,要想驰援滁州,这定远城是必须拿下的,因此只能是驰援滁州的主力部队来进攻咱定远城了。

      元军是一路急行军,我军则是以逸待劳,而且刚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士气正旺。

      因而昨晚元军到了定远城下并没有立即发起攻击,而是离城十里扎营,准备今日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拿下定远城。

      为了减少损失,元军并没有四个城门同时发起攻击,南门和东门处只是派出一支部队牵制住我军的守城兵力,并不发起攻击。

      城北由于有湖泊和山地,并不利于元军大部队行动,因此压根儿就没有派出兵力去北门。

      其实这也符合元军的作战宗旨,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驰援滁州,而不是为了争夺定远这个小城。

      因此他们只需要把我们赶出定远城即可,理所当然地就采取了围师必阙的计策。妄图重兵在西门处施压,迫使我们不战而退,从北门逃走。

      这要是在以往,我们看见元军兵力太过占优,肯定是从北门逃了。

      但这次不一样,因为我们和朱元璋有个十日之约,我们还得坚守到今天晚上才行。

      要是一般人,肯定也顾不得这个约定,早就脚下抹油溜了,但我们不一样。

      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

      为什么我说我们不一样呢?

      首先说我,我是知道将来常遇春可是要跟着朱元璋混的,肯定不能让朱元璋在这件事情上小瞧咱的这位结拜二哥。

      因此,我是力主一定要遵守与朱元璋的约定。

      再说我那位二哥常遇春。

      他是什么人?他是一个打起仗来,就不知死活的人,他是一个嗜血的人,他也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造就了又一次伟大的坚守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5 22: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