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6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绝大多数的送行之人都在路边休息,杨嗣昌与几个核心人物则循着小路去往,隐在灌木中的亭子。一行走过大有柳暗花明之势,长亭立雪,好一派诗情画意的景色,但几人都无心欣赏。即便送行,中心议题也离不开朝廷生的隐秘大事。

      因为李信又在京师掀起了一阵轩然【创建和谐家园】,而且这件事连内阁都没份参与,众人也都是瞪大了眼睛看好戏。

      “据说昨夜那马贼部下出城剿贼,结果却生了叛乱,如今那马贼已经被下了诏狱。”

      将话题拐到李信身上的是一个吏科给事中,由于身份地位所限,他知道的很多都是风传,并没来得及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这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皇上允许逮捕那马贼也是杨相从中出了些力气,只没想到【创建和谐家园】到早上就解除了。”仅仅一夜功夫京师就在表面上解除了【创建和谐家园】,大家伙都明白意味着什么,它透露出一个微妙的讯息,那就是皇帝在向外界表明自己的立场,他仍旧信任李信。

      “难道万岁一早又将那马贼放了?”

      吏科给事中显然也在这其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虾兵蟹将们揣测的不亦乐乎。

      “这么明显的事还看不出来吗?那马贼若是真个造反,又岂能任由部下在城外行动,自己在城内任人瓮中捉鳖?”

      “其中另有隐情也说不定,你说咱们都能看出来的问题,以万岁之圣明就看不出来吗?”

      兵部右侍郎站了出来,双手虚按。

      “诸位都静一静,这里都是自己人,刘某也就不掖着藏着。昨夜的确是顺势除去那马贼的大好机会,杨相与万岁会商此事曾坚决主张宁枉勿纵,万岁也同意下令拘捕,只可惜啊……”

      众人哗然,“既然万岁同意逮捕他,因何又放了?这一夜功夫能审出个甚来?”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都心知肚明,李信圣眷犹在,并且此事本身就很蹊跷,李信若有造反之心,应当一并出城才是,又怎会蠢到留在城中,等着事败?

      就连这些朝廷大臣们都觉得6九造反一事来的蹊跷,但五城兵马司的人言之凿凿又带回了数十具尸体,朝廷没理由不相信。

      亭外的议论很快就传到了亭中的几位枢辅耳中,傅宗龙长叹一声,国事糜烂如斯,朝廷里还整日介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他选择急流勇退也是心寒的彻底了。

      杨嗣昌看傅宗龙的眼睛里闪动着一丝异样的色彩,便问道:“仲纶兄可是在怀疑此事乃嗣昌所为?”

      傅宗龙没有回答却迎着杨嗣昌的目光望了过去,这是在无声的问。

      “仲纶兄认为嗣昌是那种为了铲除异己而无所不用其极的人吗?”

      杨嗣昌清除异己者有之,却不屑这种阴谋卑鄙的下三滥手段。傅宗龙一摇头,显然也不认为这事是杨嗣昌所为。

      压制李信对朝廷大局无甚影响,但逼反李信却大不相同了,李信作为刚刚献俘不久的英雄是朝廷准备树立典范的对象,如果连他都反了对朝廷士气的打击将是不可估量的。背后阴谋此事之人,很明显并不在乎大明朝廷的利益。

      “杨相可有怀疑对象?”

      杨嗣昌摇摇头,“想了一夜也没个头绪,但事涉京师安危,理应宁枉勿纵。”他这么说便等于承认了昨夜曾怂恿皇帝除掉李信。傅宗龙对此深不以为然。

      “李信此人若是压制一番也无伤大局,若是他本身清白,为朝廷及理当还其清白,切莫落井下石!”傅宗龙已经无官一身轻,很多原本在位时打死也不会表露的真实想法都和盘托出,如果李信真的参与造反,那便说不得要治他谋逆大罪,可若阴谋算计却是于国有害无利。他如此说几乎等于明晃晃的再提醒杨嗣昌不要做那种阴谋算计的行为。

      听傅宗龙如此说,杨嗣昌心里涌起一丝不快,难道我杨嗣昌在你心里就是这种人吗?虽然可望在朝廷大权独揽,那也是基于想做出一番事业,拯救大明朝廷的这一理想之上的。对于政敌他的确不会手下留情,但这种阴谋陷害对方谋反,以牺牲朝廷利益为代价换来的胜利,他觉得这是得不偿失的。

      傅宗龙为人外柔内刚,平素里杨嗣昌没少领教,也没少让他添堵,这临走也不忘了给他再添一记堵心的话。但想到他为了自己所做的牺牲,杨嗣昌很快就将这一丝不快赶出了内心。

      “此事若为阴谋,断不是你我之中的任何一人所为,那岂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

      “杨相啊,宗龙有句话您别不爱听,刘宇亮也好卢象升也罢,若他们犯了错,痛打落水狗,也无可厚非,但……”傅宗龙话说一半便不再继续,再说恐怕就要撕破脸了,但他即将离京,家乡又远在云南昆明,此一去恐怕再无机会活着回到北京,这些话不吐不快。他不能眼睁睁看着,眼前这个能臣干隶在一条歧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即便冒着撕破脸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杨某虽然手段狠辣,却不会不顾朝廷大局,傅公言重了。”杨嗣昌的语气渐冷。

      “宗龙言尽于此,此番一别恐怕再无相见之期,望杨相好自为之,保重!”这位急流勇退的兵部尚书拱手一礼,便头也不回的离去,也许他老了,再不走也许就会成为下一个刘宇亮或者卢象升,莫不如在自己还有的选择之时选择离开。

      傅宗龙的提醒让杨嗣昌大有振聋聩之感,大半年以来,对于权力的可望几乎使他忘却了原本为官的初衷。在登顶权力之路上,只要碍事之人统统没有好果子吃,甚至连皇帝都在支持他干掉一个又一个政敌。

      杨嗣昌扪心自问他真是为了权力而获取权力吗?他不是还要做大明朝的中兴名臣吗?皇帝的无条件的支持会一直延续下去吗?他许给了皇帝那个美好的前途究竟能否实现?

      若这一切许诺只是虚幻的图画,终有一天会跟不上皇帝的步伐,他摇了摇不敢再想下去。

      杨嗣昌突然感觉自己就好像上了一辆不能回头的马车,马车载着他要么通往辉煌,要么与一个个看不见的障碍撞的粉身碎骨。

      看着傅宗龙返乡的队伍越走越远,杨嗣昌心底里泛起一丝悲凉,自己能如他一般全身而退,说不定便是最好的结局了呢!

      就在杨嗣昌愣神的当口,马蹄声暴起,一队骑兵自南向北疾驰而来?

      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杨嗣昌不愧曾为领兵督抚,面对前方突起状况毫无惧色。他们临出城还带了一百京营骑兵护卫,这些人都是京营中的精锐,流贼也好贼寇也罢根本不可能是这些骑兵精锐的对手。

      但杨嗣昌想错了,这伙人显然不是一般的贼寇,双方还没接触对方便率先抢占了有利位置,并迂回到侧后翼,使经营骑兵一时之间难以兼顾,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杨嗣昌暗道大意,没料到这伙贼寇竟然精通骑兵精要,京营骑兵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情况凶险之极。朝廷的几大重臣均汇集于此,若被一群流贼一网打尽,大明朝的脸面丢尽不说,还将受前所未有之重创。

      于是立即招来跟随在他身边的京营参将。

      “派斥候回京求援,所有人原地守御,没有命令不得擅自离开!”

      不过很快对方的行动又让杨嗣昌疑惑了,那伙人抢占了有利位置之后不但没动攻击,反而派了人过来交涉。只见那交涉之人离得老远便冲杨嗣昌尖着嗓子喊话。

      “前边可是杨相,咱家是……”

      什么情况?怎么还有太监?杨嗣昌定睛一看,此人他识得的,是京营提督方正化的义子之一。

      那京营参将也识得此人,催马上前迎着那太监。

      “公公如何在此?”

      那太监的马快,几个起落便奔到近前,见队伍中的老者果然是杨嗣昌说话时都带了哭腔。

      “杨相救咱家,咱家昨夜与6将军随那五城兵马司出城剿贼,不想半路遭遇埋伏……”

      第一百一十三章 银子被劫

      (蚂蚁兄巨肥蜗牛章兄给力,从明日开始每日加一更,持续四天!)

      ÌýÁËÄÇÌ«¼àËùÑÔ£¬ËùÓÐÈ˶¼´ó³ÔÒ»¾ª¡£¡é¡êȼ¡é¡êÎÄ¡é¡êС¡é¡ê˵£¬www.ran£×en.org

      “公公之意,那6九……”

      “6九自然是与咱家在一起。”说话间,方太监叹了口气。“那伙贼人显然是有备而来,咱家与6将军半路上便中了埋伏,贼兵足有千人之众,6将军也当真了得,大战一夜硬是杀出一条血路。五城兵马司那群乌龟王八蛋,看到有危险一个个比兔子跑的还快,扔下6将军和咱家苦苦支撑,若不是6将军勇悍,恐怕……咱家回宫定然要如实禀明万岁……”

      吏科给事中忍不住问道:“公公所言6将军可是李信的部下6九?”

      方太监三角眼一翻,往人群中寻那出言不逊者,现此人他并不认得,显是上不得台面的小官,面色立即变的极为难看,阴阳怪气的斥道:“6将军名讳岂是你随便叫的?咱家没问你话,老实一边呆着去。”

      大伙轰然而笑,吏科给事中吃了方太监一憋,气的满面通红,但又不好公然与其翻脸,这年头得罪谁也不能的嘴太监,只好生生咽下这口恶气。

      杨嗣昌也听得明白,按照方太监的描述应该是如此,6九与高太监去剿贼,然后中了千余贼寇的埋伏,大战一夜才脱险。可五城兵马司的人为何却说6九叛乱?到底谁说的话才是事实?

      “方公公莫急,那6将军目下在何处?带他来见我。”

      方太监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同寻常,上至杨嗣昌,下到那个吏科给事中,所有人似乎都对他尤其是6九怀着一种戒备,立即心生惊觉。

      按照常理,朝廷大臣们所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战事才对,而不应是一个小小的骑兵把总,偏偏连杨嗣昌都询问起6九的状况,难道其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情?心里便立时变得忐忑起来。

      “杨相,难道,难道京师生了什么变故?”

      杨嗣昌寻思片刻便直言相告:“五城兵马司的人回城之后,便说6九谋反叛乱,万岁已经下旨令方提督彻查此事!”

      “什,什么?谋,谋反?这怎么可能?”

      方太监显然没料到真相竟是自己与6九被人诬赖谋反,他警觉的看着一众大臣们。

      “那,那你们,你们都相信五城兵马司那群乌龟王八蛋的话了?”

      “兹事体大,自当重视。真相究竟如何,还请公公回京与那五城兵马司的参将对峙便是,想必真相自当大白于天下!”

      杨嗣昌此时已经隐隐相信那6九是中了幕后之人的圈套,这方太监不过是个倒霉蛋,幕后之人真正想陷害的或许是那马贼李信。

      岂料方太监生了警觉之心,便一心想回去与6九会和才觉得安全,司礼监平素与内阁针锋相对,他也没少干祸害内阁大臣的事,此时更害怕杨嗣昌公报私仇以诛杀叛党的名义将自己杀掉。杨嗣昌诛锄异己手段狠辣,满朝又有谁人不知?

      但很显然,方太监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杨嗣昌不但没有公报私仇,还详细询问了昨夜生的事情,方太监忐忑不安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详细告知。

      原来,昨夜五城兵马司欲出城追缴一支流民贼众,奈何人手不足,又没有战斗经验。所以,便找了京营提督方正化借兵。方正化一口应允,就势将刚刚编入京营的6九那三百人派了出去。同时,他也留了后手,派了一自己的心腹太监与之一同前往。

      方太监与6九带兵随五城兵马司的人出了德胜门往北十里,然后又往西三十里,最终遭遇埋伏,五城兵马司的人却临阵脱逃,害的他们险些全军覆没。6九麾下骑兵不亏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寻常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即便这伙贼寇有上千人,仍旧顽强的抵抗突围。

      最终6九损失了一百多人护着方太监突围成功,向南来回奔了百余里才算拜托那伙贼寇。

      听罢方太监所述,杨嗣昌觉得事态严重,如果方太监所言属实,那么就说明五城兵马司的人与心怀叵测之人有勾结,此事若不查个水落石出,绝对是京师安全的一大隐患。

      “请公公和6将军立即与我回京面圣,将实情一五一十说与皇上,才好洗脱嫌疑。”

      方太监将信将疑的看着杨嗣昌,“你不是想把咱家和6将军诳到一起,杀人灭口,公报私仇吧?”

      杨嗣昌哭笑不得,自己好歹也是内阁大学士,堂堂枢辅大臣岂会与你们这些小角色一般见识。

      最后,面对方太监的胡搅蛮缠,杨嗣昌不得不先带着一干送行大臣由京营参将护送先走一步,方太监与6九远远跟在后面。此时的6九身中刀箭十余创,满身的伤口却抵不过满心的酷寒。三百多兄弟这一战便折损了一半,只剩下一百人出头,他又如何向十三哥交代?如何向跟着他一路南征北战的兄弟们交代?只是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6九心底里不止一次的誓,只要揪出那幕后主使之人,定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回到京师,满朝文武们都难以置信,杨嗣昌去送行告老还乡的卸任兵部尚书傅宗龙,却带回了沸沸扬扬风传的叛乱的、主角6九。

      大明天子朱由检得知6九被带回京师,尤为重视,亲自审问了方太监与6九,两个人如实一一道来,将与杨嗣昌所言又对皇帝讲了一遍。

      听罢事件原委,朱由检更觉难以置信,亦是愠怒无比,五城兵马司乃是负责京师治安的一支重要准军事力量,这里面竟然有人敢明目张胆的陷害京营,当真是胆大包天,若被有心之人利用,搞一次宫变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震怒之下,朱由检当即下旨抓捕五城兵马司指挥使,顺天府尹亦一体革职查办。与之相关的个色人等林林总总圈了上百人,全部立即逮捕下狱。同时责令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会审此案。

      朱由检对锦衣卫也渐生疑心,最后还能信任的一支力量也只剩下了东厂。随即他又下旨恢复曹化淳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管御马监,同时提督东厂,一切抓捕查办事宜均由其一体负责指挥。

      曹化淳办事雷厉风行,果真没让皇帝失望,不过小半日功夫,便偌大的一个诏狱塞的满满当当,不得已之下又借用了刑部的大牢,直到掌灯时分,抓捕工作还在继续,但不好的消息也6续传来,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于衙门里上吊自尽,其家人孩子则全部失踪,与之一同失踪的还有锦衣卫的一个指挥俭事。

      朱由检听说自己的亲军果真了问题,更加怒不可遏,一气之下竟下令解散锦衣卫。

      一日之间风云陡变,李信于台基厂小院里默默看着京师官场气候的变化,听说6九没事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但由于他涉案其中,一回来便被送入京营大营之中,是以直到此刻也没见到6九本人。

      李信现在最大的愿望便是带着路就等人赶快离开这个乌烟瘴气,处处陷阱的大明京师,再多待一刻都有踩中陷阱万劫不复的风险。

      仅仅过了一日,6九便被放了出来,连同他一起离开京营的还有麾下的“三百兄弟”。临走时,方正化出于好心,提出在京营骑兵中挑人补齐那三百之数,被6九婉拒。在6九心里这三百兄弟死一个便少一个,再也找不回来了。一隔十数日,等他终于在台基厂见到李信时,不禁痛哭流涕,痛骂自己没有看顾好兄弟。

      李信则任由6九痛哭泄,直到6九信誓旦旦咬牙切齿的誓,一定要将害了他一百兄弟的幕后黑手碎尸万段,这才算止住了哭声。

      随后,李信将自己被皇帝任命为三卫总兵的事告诉了6九,并且将于明日一早便出起行。

      “有个任务需要咱们现在便完成!皇上应允由内府拨付给咱们十万两白银,你立刻点齐了兄弟们,去内府将银子提出来。这件事务必要在天黑之前完成,否则就会耽误明日的行程。”

      6九原本想留在京师等着三法司破案,可既然十三哥催促的紧也只好做了离开之准备,十万两银子虽然不少,却都是死物,想搬回来那还不容易,而且台基厂的仓库多的事,连存放银子的地方都有了。于是,6九带着人离开台基厂,直奔内府而去。

      十万两银子的用途李信早都提前规划好了,只等到了大同府便立即付诸行动,只是想实现他的全盘计划若,区区十万两白银又显得杯水车薪了。

      一直到天黑,李信也没见6九回到台基厂,他已经隐隐感到一丝不妙,莫不是出了意外?果不其然,半个时辰后,6九两手空空的回到台基厂,只见他满脸羞愧的对李信说道:

      “出大事了,十三哥。十万两白银被,被户部尚书李侍问给劫走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银子怎么了,让谁劫走了?”

      “户部尚书李侍问!”

      第一百一十四章 找回场子

      听说银子被劫了,李信勃然大怒,户部尚书又怎么了,也得遵守大明王法吧。『≤燃『≤文『≤小『≤说,www.ranwen.org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以6九的脾性断然不会眼睁睁任由户部的人将银子抢了去,其中必有隐情。

      “说说当时的情形!”

      6九颓然一叹,他今日算领教了朝廷文官的胆色与脸皮。

      “帑银自内府便已经装车完毕,谁知刚出了内服便遇到那个户部尚书,带着一棒子隶员差役汹汹而来。若是凭借武力硬抢,以咱兄弟的伸手断然不会让他们占了便宜去。谁曾想,那老头竟然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封欠条,竟是内府欠着户部的三十万两银子。”

      6九喘了口气,连自己都觉得好笑。

      “哎,十三哥,大明朝廷也忒匪夷所思,皇上欠着臣子的钱,传扬出去不是得让人笑话?那欠条兄弟也仔细看过,虽然大字不识得几个,那鲜红的大印可是不假,随军的书隶也说不假。那攒兄弟也不能凭着一张欠条就让人把帑银抢走吧,十三哥您说那户部老头怎么着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9: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