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周瑾由此对李信的看法大为改观,甚至只要看到李信便立时心安,而剩下他与6九独处之时,便总会提心吊胆,此人又要用什么变态的法子来折磨他。有时候,他甚至连那豪格的地位都有所不及,不管如何,总没有人给那豪格脸色看,也没有人去主动的为难他,任由此人疯疯癫癫,胡言乱语。

      天色已经黑透,大伙停止行军,就地安营扎寨。尽管已经有了行军的目标,但李信仍旧觉得哪里不对劲。当一切都安顿好之后,6九来寻李信。

      “有件事,6九一直在担心。”

      李信纳闷,6九从来都不会因为一件事憋在心里而感到纠结的,今儿是怎么了?只听6九顿了顿说道:

      “是关于那姓孔的……”

      “可是孔有德?”

      “正是!”

      孔有德早在李信去山东之前,曾主动请缨跟随张石头护送刘宇亮进城,然后便一直再未归队。

      “6九担心高阳城破与此人,不无关系…… ”

      李信一阵沉默,孔有德审时度势,又善变于自保,若是有足够的诱惑,此人若是造反也未必不可能。但此人将多尔衮得罪的狠了,他真敢冒着被秋后算账的危险再重新去当那个恭顺王吗?

      6九见李信又是沉默不语,低声道:“如果真是那孔有德将高阳城卖了,你我兄弟岂不是帮凶了?这死伤的军民百姓……”他终是说不下去,李信没想到这样一个豪爽汉子还有如此细腻的一面。

      “高阳城已然陷落,多想无益,若是日后得知高阳城陷与此人有关,便是天涯海角也要取其级,为涂炭的生灵复仇便是,也远胜过在此疑神疑鬼。”

      高阳城内不但夷为平地,城中所见更是焦尸无数,显然都是未曾来得及逃脱的军民,6九虽是马贼杀人如麻,却也被这种人间惨剧所震撼的无以复加。加上孔有德的缘故,此后若干天里,他都会因此而被噩梦惊醒,时间一久甚至成了心里的负担。

      李信这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的确,死者已矣。如果此事真与那孔有德有关,那便杀其抵命便是,远胜过一个人自怨自艾的好。

      行军两日一夜,终于在天黑之前,李信等人离开保定府地界,来到顺天府与河间府交界的得胜淀、三角淀,再往前二三十里便是卫河。一路之上,人烟倒是不多,可在人们惶急之下抛弃的房子里,仓库里倒是寻着了不少粮食,大军的吃喝问题总算得以缓解。

      周瑾自上次被李信一番礼遇之后已经变得相当配合,因此也与初时不同,被赋予了相当程度的自由。比较让人奇怪的是,他并没有报之与怨恨,而是变得很享受这份重新得来的自由。

      李信曾私下里分析周瑾如此做派的心理动态,得出的结论只有两点,要么此人城府极深,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只为蒙蔽大伙伺机逃脱,但这与他所熟知的周瑾完全不同。另一点便是,此人真的在受【创建和谐家园】后,心态生了不为人知的改变,至于是何种改变,又是因何而起,便不为人知了。

      总之,周瑾这一根筋也开始变的会迎合人意了。他来到李信身边,瞅着眼前开阔的这片水域,因为今年冬天来的格外晚,以至于现在还未结冰封冻。

      “此处便是三角淀,过了这三角淀,前方便是天津三卫了……”

      周瑾如数家珍,将这地理形势描述了个详详细细,但李信也只听到天津两字为止,至于后边还说了些什么则全然没听见,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他一直觉得哪里不对劲的关键所在。

      【创建和谐家园】究竟去了何处?直到周瑾提到天津时,李信下意识的想到了北京,他直拍大腿,如何便忘了这大明朝第一城的京师呢?【创建和谐家园】走的如此干净,未必便是急着出关吧?多尔衮这回颜面尽失,若不搬回点局面,回去定然会被皇太极责罚问罪。而这大明京师便是最好的利用工具!

      “不好!”

      在想到多尔衮的攻击目标可能是京师的同时,李信又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前世历史上,崇祯皇帝因为直隶局势糜烂,调了洪承畴与孙传庭的陕军进京,后来干脆听从杨嗣昌的建议将其留在北方,防御【创建和谐家园】。如此,才让困在陕南大山中的李自成缓过气来,东山再起,被熊文灿招抚的张献忠也在此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至此,黄河以南,中原大地再也没有一只军队能够与愈战愈勇的流贼相抗衡,昔日追着流贼满世界跑的大明官军开始被流贼频频绞杀。形势最终糜烂到不可收拾,此后连孙传庭在此出山,已被流贼逼得自尽身亡。

      原本,李信寄希望于高阳城拖住【创建和谐家园】,各路大军相继进入直隶后,与之对峙,使其拖得久了而自行撤退。可偏偏事与愿违,先是高起潜的关宁军全军覆没,接着卢象升与虎大威也全军尽没,尽管卢虎二人未死,也对大局于事无补。山东军内部争权夺利,几乎没有一战之力。形势变得几乎要比前世还不堪,至少原本的历史中关宁军还是一直存在到明亡的,并且作为一支防御【创建和谐家园】铁骑的重要军事力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令李信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山东避免了清军的劫掠与破坏,或多或少为大明朝保存了一丝元气。

      “何事?”

      周瑾从来没见过李信有如此惊悔的表情。

      “京师危矣!”

      李信连忙叫来6九,又令侦骑四出进入顺天府,去看那【创建和谐家园】是否真的奔京城去了。

      “敌袭,敌袭!”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吵嚷混乱,就地休息的骑兵纷纷上马列阵,刘权则飞马直奔李信处而来。

      第八十七章 事有转机

      6¾Å´ø×ÅÆï±ø×ó¶ÓÔç¾ÍÏÈÒ»²½³åÁ˳öÈ¥¡£¡Óȼ¡ÓÎÄ¡ÓС¡Ó˵£¬www.ranwen.orgÌ죬ÑÛ¿´×źÚ͸£¬´Ë´¦ÓÖÊÇİÉúÖ®µØ£¬Óöµ½ÍµÏ®ÒªÃ´°´±ø²»¶¯£¬ÒÔ¾²Öƶ¯£¬ÒªÃ´Ö÷¶¯³ö»÷£¬ÒÔ¿ì´òÂý¡£Ñ°³£È˿϶¨Ñ¡ÔñǰÕߣ¬µ«6¾ÅÂíÔô³öÉí£¬µ¨´ó´òÆðÕÌÀ´¼«Îª±¼·Å£¬Ñ¡µÄ±ãÊǺóÕß¡£

      当然,这也不是6九一味的蛮干,楞冲猛打。他敢于主动出击除了自身的战场直觉外,更多的还是基于此前探马对附近十数里的侦查结果的判断。除了卫河边上的静海城还有点人气,周边几乎了无生气,更别说大股的偷袭部队了。

      与6九不同,刘权第一个想到的是只有在李信身边才是安全的,就算逃跑,跟着这看似狠辣果决的特使,成功几率也要大很多吧。

      “特使,敌袭!”

      李信初听敌袭,也是一阵紧张,听声势来人竟是不少,再看漫山遍野的火光,规模当真吓人。如果此处是【创建和谐家园】设伏可真就自投罗网了,但他随即否定了这个想法,此前侦骑曾反复梳理过,此处一马平川,根本容不下大股【创建和谐家园】藏身。那这些人又是谁家的队伍?

      “所有人熄灭火把,刘参将你且带人跟我来!”

      李信虽然认为这不可能是【创建和谐家园】,但却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李信有命,刘权尽管不愿行险,也不得不组织人马,听后调遣。如此,6九带着左队骑兵正面顶上,李信则带着上千骑兵由侧翼兜了过去。

      这卫河边上左右几十里都一马平川,是骑兵大范围机动迂回的好地方。李信率人在迂回的过程中却奇怪的现,虽然夜黑如墨,自己这千余人骑兵动起来也不是全无迹象可循,可对方成片的火把之光并未有相应的移动。

      是对方主将没有察觉还是……

      也就电光石火的功夫,李信机动到一片火光的侧后翼,越来越近的场面却让李信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什么大规模敌袭,分明是敌人在虚张声势。一根根火把都被结结实实的插在地上,随着北风烧的呼呼正旺,像是在冲他们傻笑一般。

      “不要停,继续前进!”

      李信再次下达命令,既然虚张声势,那便肯定是虚虚实实,揭了对方老底,不如再来个釜底抽薪。敌人人数应是不多,对方的主将也算是有勇有谋,但终究是棋差一招,他遇到的是一支敢于主动出击的骑兵。

      果真,越过大片虚张声势的火把之后,这伙来历不明的人马真容显露。清一水的步兵,倒是有板有眼的聚在一起,阵前乱成一线,想是6九的骑兵左队已经与其交手。

      但这伙人面对突然而至的李信大军似乎是吓傻了,连反应都不及做出,只是听到马蹄声的咆哮之后愣愣的转过来,眼看着骑兵越来越紧却毫无应对之反应。

      与此同时,李信也现了些端倪,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创建和谐家园】,火光之下他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对方士兵完整的髻,衣甲亦是明军样式。可即便是明军也不能如此差劲吧,面对侧翼突袭竟然反应如此之慢。如果不是此前虚张声势那一招可圈可点,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啊。

      终于,这群人仿佛在【创建和谐家园】李信的蔑视一般,开始动了起来。李信诧异的现,这些乌合之众竟然能做队列转身,这个现可让他大吃一惊,他此前在高阳城训练民壮时也不过如此,究竟是谁在带领这支队伍?

      李信已经默念着开始进入倒计时,不管这支队伍是谁的,既然敢于夜间偷袭,是敌非有的可能性就极大,这次定要透阵而过,打他个稀里哗啦。

      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对面军阵冲站出一人,挥着大明战旗喊着什么,怎奈马蹄咆哮,北风猎猎又如何听的清。突的对方军阵中一齐喊了起来,他这才听清。

      “都是明军,误会,误会!”

      李信暗骂,都到这节骨眼上了,才说话是误会,你们精心布局的火把阵又怎么说。

      “不管他们,冲!”

      有了李信这话,刘权再不迟疑,一门心思跟在李信后边向前冲。突然之间,李信瞳孔收缩,一个熟悉的身影映照在他瞳仁之中。那阵前之人不是曾敢,又是何人!

      肃宁一别半月,没想到此人竟然到了天津卫附近。

      李信这回大手一挥,骑兵转向。山东军骑兵不愧是训练有素的刘泽清亲军,立刻如洪流入槽般随之转向,于阵前轻掠而过。

      直至又绕到对方侧翼,拉开足够远的距离,大军才停下脚步。

      只见那曾敢一溜小跑的跟了过来,嘴巴一张一合喊些什么却是听不清楚。

      片刻功夫,那曾敢终于赶了上来。

      “李将军…..”

      竟是未语泪先流,李信最初令他带着百姓们隐忧【创建和谐家园】军离开肃宁,还有一个目的,那便是让他带着百姓们远离战虎纷飞的保定河间一线,毕竟【创建和谐家园】兵少对东部的抢掠十分有限,等战事结束大伙都保存了性命才好重建家园。

      再看此时的曾敢不过月余时间,当初的中二少年之气竟已经一扫而空,面上挂着的是与年龄阅历并不相符的沧桑。不禁慨叹,战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使人迅成熟起来。

      两军阵前来不及寒暄,6九还在激战之中,李信立即派人去传令停止战斗。

      “曾兄弟,你们这是?”

      一切都安排妥当,李信这才腾出功夫来细问。

      原来,那日曾敢带着数千百姓抵达卫河附近的沧州时,便按照事先的约定作鸟兽散,以摆脱尾随的【创建和谐家园】。后来又在卫河东岸重新聚集,当时按照绝大多数人的意思是回去找李将军,杀【创建和谐家园】为乡亲们报仇。百姓们抗击【创建和谐家园】的热情都很高涨,曾敢却觉得李信未必希望他们此刻回去,大家即便强行回去,没准就成了拖油瓶,大家不如先暂且先在相对安全的卫河东岸栖身。

      岂料,安生日子过了没几天,便有一【创建和谐家园】难民沿着卫河由北而来,正与曾敢这伙人遇着。曾敢细问之下,那伙人竟是由静海县来,日前不知怎的来了几百个【创建和谐家园】混进城中突施偷袭,可怜这静海县城不过半日功夫就被【创建和谐家园】占领,县令以下十数官员悉数被斩示众。

      紧接着,这伙【创建和谐家园】又开始在城外劫掠人口牲畜财产,于是百姓们不得已聚在一起纷纷向南逃亡。

      听到仅仅几百个【创建和谐家园】就占领了一座有城墙守卫的县城,曾敢气愤之极,中二脾性又占领高地,先是大骂县令愚蠢无能,又是数落卫所兵战力低下。但那县令终究是殉了国,捐了躯,是忠烈之臣。曾敢骂完之后,突然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曾敢以一番极为诱惑力的言辞将目下形势剖析一遍,证明了静海城中的【创建和谐家园】并不足为惧,而两股人合流足有上万之数,便是一人一口吐沫都能将【创建和谐家园】淹死,全军蚁附攻城【创建和谐家园】根本就没有防守之力。

      大家与其背井离乡的逃难,不如随他曾敢去将丢失的县城夺回来。

      在曾敢的软磨硬泡之下,大伙终于统一了意见,原本的数千百姓加上南下逃难的百姓,上万人又浩浩荡荡的北上。不过,曾敢却没有真的猛冲硬打,蚁附攻城。李信曾在肃宁城外虚张声势吓唬阿克济阿,他决定如法炮制,夜半之时燃起遍野的火把,百姓们则嗷嗷叫喊以仗声势,营造出一种大军围城的态势。

      那城中的【创建和谐家园】不知如何想的,当夜就悄悄撤出了静海城。等天亮准备攻城之时,城中残存的百姓便打开城门,迎他们入城。如此,不费一兵一卒便收复了静海县城。

      曾敢有了这收复静海的声威,便被城中父老推举,暂时带领大家抗击【创建和谐家园】。

      直到李信这队骑兵直奔静海而来,着实让静海城中的百姓们紧张了好一阵,不论这伙骑兵是【创建和谐家园】亦或是明军,都不能让他们入城,这年头乱兵如匪,明军进城了烧杀抢掠也是常有之事。

      最后,曾敢决定故技重施,准备用虚张声势将李信等人吓走,哪成想百姓们根本就不是李信的对手,仅仅一个回合便露了底。

      听完曾敢的描述,李信轻叹,曾敢究竟还是缺少历练,将战争想的儿戏了,倘若今夜是【创建和谐家园】,这些百姓能否见到明日的朝阳还在两可之说。

      曾敢盛邀大军进城被李信拒绝,最终所部骑兵过了卫河于静海城外安营,与城中百姓算是可做内外呼应之势,谁再想攻城那是真真不易了。

      天放亮时,城中百姓为李信所部送来了熟牛羊肉与蒸好的饭食,以做劳军。就在人们热闹非凡的当口,有人手指卫河北方。

      “快看,有船队!”

      众人举目望去,果不其然,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两艘船正沿河而下,船头数面旗帜迎风招展。

      百姓们纷纷来到岸边瞧稀奇,周瑾与李信也随着百姓来到岸边瞧起了热闹,入冬以后运河眼看封冻,加上又是战乱迭起,卫河已经绝少有船南下。

      待那船队行近,周瑾“咦”的一声,面上露出哑然之色。

      第八十八章 退休太监

      李信瞧出周瑾面色有异。燃文小说(wWw.RanWen.org)

      “船上何人?可有异常?”

      周瑾毕竟为官多年,见多识广。

      “这是官船,依那船头的旗子,当是宫中出来的。”

      听说船上所载之人可能从宫中来,不但6九连李信也是一惊。这个时候,宫中派人南下是何用意?显然那卫河中的船只也注意到了前方岸边的人群,许是害怕出现意外,船竟慢了下来,似是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是否前进。

      只见船舱大门被从里边推开,一名身穿青色长袍,头戴**小帽的中年人款步走了出来,虽是一副民间富家翁的打扮,但一身的气度却不是普通人所能有的。

      李信微觉奇怪,自来明朝以后所见二十几岁以后的成年男人都习惯性的蓄着胡须,此人瞅着四十岁开外,下巴却如何刮的这般干净。

      那周瑾却失声道:“曹、曹化淳?”

      “哪个曹化淳?”

      李信下意识问了一句。

      “还能是哪个曹化淳,当然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提督京营戎政的曹化淳了!”

      按说以周瑾这小县教谕的级别,是根本没有可能认识曹化淳其人的。但也就是事有凑巧,前年曹化淳奉旨南下曾途径高阳,周瑾曾跟随县令雷觉民接待过此人,由于印象极为深刻,是以一眼便认了出来。

      此人身居要职,如何在这多事之秋离京南下,又如何仅仅只有一大一小两艘船随行?

      许是瞧见了卫河岸边迎风招展的明军战旗,两艘船在河中心打了个盘桓之后又缓缓的向前,靠岸。百姓们再不开眼也能瞧出来这两艘船与普通民船的不同,纷纷闪开了道路,不敢挤上前去。

      跳板从船上被搭向岸边,青袍小帽的中年人稳稳走下船,双脚着地后,深深的吸了一口静海冷厉的空气。

      周瑾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赶忙迎了上去,“下官高阳县教谕周瑾见过提督大人!”说罢深深一礼。曹化淳显然没料到,在这卫河边的小县城居然还能有人认出自己,拢目光辨认这满身狼狈的官员,仅仅是瞬间的功夫,便指着他笑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