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等队伍进了,果然是那些没有散去的百姓。其中一人冲着李信抱拳行礼。

      “李将军,俺们来的这些人都是没了家的孤家寡人,个个身子骨都壮的像牛,只求将军能收留俺们,为家人复仇。”

      李信仔细看了眼这些人,果真都是一水的青壮。曾敢则在一旁帮腔:

      “将军,如今正是用人之时,多个人咱们也多份力量!”

      李信不是不想扩军,而是实在有着难言之隐,扩军最大的瓶颈在于后勤补给,说白了就是粮食。自己原本这近千人马都已经面临断粮的局面,瞅着眼前这些青壮们,没有两千也有一千,他上哪去弄如此多的粮食来养活这些人?

      他们不是流寇,不能走到一地便劫掠一地,以供给军队。

      再者,他们都是未经过训练的百姓,甚至连趁手的武器都没有,就这么让他们去上阵杀敌无异于送死,如此白白牺牲掉这么多性命,他李信又于心何忍?

      但看到百姓们期待的目光,李信觉得自己不能再对他们敷衍了事,于是断然拒绝:“胡闹,都回去护着乡亲老幼,比来军中送死强得多。”

      李信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你们现在折返回去还来得及,都回去吧,等将来撵走了【创建和谐家园】,你们还得留着有用之身重建家园。”

      “李将军是瞧不上俺们吧?嫌弃俺们拖你后腿!”

      李信叹息,如果此时他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别说是两千百姓,便是两万百姓他也照收不误,而且是多多益善。但现在情势不同,他带着手下人是在【创建和谐家园】各大军的夹缝中奔命,一夜间便转进百里……

      正僵持间,一人一骑突然疾驰而来,正是王朴。

      李信也顾不上和百姓白扯,直本王朴而去。

      “如何?”

      “尽人事听天命!”

      王朴长叹一声,随即又加紧道:“咱们快走,晚了就怕来不及……”

      李信大惊,“这是为何?难道……”

      “正是,高启潜很可能会将你我截留于军中,此时不走,就怕他探知了虚实……”

      说话间,王朴瞧见了 乱哄哄一片的百姓。

      “何时来了这许多百姓?”

      随即便极为不满的对李信道:“还与他们和颜悦色作甚,轰了开去,赶紧走,似你这般哄孩子,百姓一个个都敢蹬鼻子上脸!”

      李信一叹:“百姓们敢于捐躯,不能寒了他们的心,既然高启潜不肯接受我送他的这份大礼,咱们也该改弦易张。”

      说罢,来到乱哄哄一片的百姓面前。

      “都静一静!”

      “都别吵吵了,李将军有话要说,都听李将军怎么说……”

      百姓们很快都安静了下来。

      “既然你们执意要跟着我李信,那么眼前便有一桩杀头的大买卖,你们敢做吗?”

      “大买卖?”

      百姓们俱是一愣,怎么说的跟强盗干活一般?但也仅仅是一愣,随即千口同声:

      “敢!敢!敢!”

      “很好!”

      王朴已经彻底跟不上李信的节奏,刚才还在极力拒绝,怎么如今竟然一口答应了?百姓们不是军卒,在没有军官和老卒约束下,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在这种险象环生的局势里,他与李信的认识还是一致的,那就是实行精兵政策,少而强悍,打完就跑,最好是一夜间可以转进百里的骑兵。

      而李信此前执行的正是这一策略,如今说改弦易张就改弦易张吗?王朴此时的身家性命都着落在李信身上,如果就这样灰溜溜的逃回京城,崇祯爷没准一怒就砍了他的脑袋,最好的结局也是将自己一撸到底。但跟着李信便还有翻盘的希望,说白了就是借李信这只鸡来下自己的蛋。

      他李信一没官职,二没人脉,又是武人,若果真异军突起,必然会成为朝中大佬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与自己合作才是他最佳的选择,有自己这尊落架的大树,可以为他卸去多少敌视的目光呢。

      李信能猜到王朴肯屈尊留下来,必然是有求于自己,但却没料到自己的前路却并不如他预想的那么美好 ,甚至是充满了荆棘。

      不过眼下,他却雄心勃勃。

      “王大帅且看好戏,李信这回要三进肃宁!”

      “肃宁?”

      还回肃宁?王朴目瞪口呆,李信的胆子可真大,你就不怕一脚踢在铁板上,反被人家吃掉吗?

      高启潜不上道,放着战斗力强的关宁铁骑窝在蠡县不肯出兵,只有亲自动手。这两千百姓正当其时,便是雪中送来的木炭!李信当然不是又同意了百姓们参军,而是另有安排。冲锋陷阵的事,有他这6oo高阳军足矣。

      李信冷笑一声。

      “【创建和谐家园】必然会出重兵取肃宁,肯定会认为咱们已经逃得远了,但咱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来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第五十四章 举火开炮

      当时间进入崇祯十一年的腊月,整个黄河以北已是千里腥膻,兵连祸结,战火蔓延至每一个角落,只有大明京师像一跟柱石般坚定而又孤独的插在一片惊涛骇浪之中。燃文小说(wWw.RanWen.org)而这根柱石的掌舵人,大明当今皇帝朱由检正面色阴沉的端坐于奉天殿之中。

      朱由检的目光从殿下文武百官脸上逐一扫过,他已经问了三遍,竟没有一人能给他答复,哪怕是不满意的答复也没有。太祖传下的江山到了十六代,已经折腾成这个鸟样,他倍感无力,甚至有一丝恨意。

      恨老天不公,如果他是汉灵帝、晋惠帝这样的昏聩无能之辈也就罢了,自从即位以来自己兢兢业业,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与懈怠。可到头来大明江山反倒更加风雨飘摇,天灾不断,北虏肆虐。每每午夜梦回,忍不住垂泪痛哭,大明江山便要亡于他朱由检 之手吗?不甘心那!

      不知是哪位大臣实在憋不住咳嗽了一声,这才将他的思绪拉回奉天殿。面对一群整日尸位素餐的群臣,他觉得自己已经无计可施。大臣杀了一批,贬了一批,可仍旧不能震慑这些蝇营狗苟醉心于私利的大臣。

      这时他甚至有点想念温体仁了,不管如何,他在任时,总会给自己拿出一个办法。同时,朱由检的目光不由自主的便瞟向了内阁辅刘宇亮。

      刘宇亮本低着头双目盯着手中笏板似老僧入定,但一阵透骨的寒意使他再无法强自镇定,出于多年朝会养成的直觉,他能感受到皇帝那冰冷的目光。

      自打温体仁罢相以来,没一个人能在这内阁辅的位置上过半年,短短几个月便惨遭罢黜。刘宇亮六月进内阁辅到现在刚好半年。一阵强烈的,不详的预感涌了上来。

      汗水自鬓间滴滴淌下,冰冷的目光仍在刘宇亮身上如刀如剑般没有移开。他终于忍受不住,踏出一步。

      “臣有本启奏!”

      说出这句话以后,刘宇亮突觉罩在身周的冰冷似乎也消失于无形。

      朱由检长舒口气,辅终归还是站出来了。

      “卿家可有对策?”

      刘宇亮抬手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这个动作极为不雅,算是君前失仪,但只要他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朱由检都可以原谅。

      “臣,臣,臣自请军前督察兵事。”

      崇祯没想到刘宇亮憋了半天就是这么一个主意,但仍就喜出望外,只要臣下敢于用命,这大明就亡不了。当即手拍龙椅,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好,即日起由刘卿家总督天下兵马!卢象升怯战惧战,贻误战机,致使直隶战事日渐糜烂,将他革了吧!”

      卢象升连战皆败,朱由检早就想换掉他,刘宇亮坐论兵事之时也还算头头是道,今日自请督师,所幸就用它代替卢象升吧。

      此言一出,百官皆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竟是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

      “万岁,大战之中临阵换将,恐伤军心士气,还请万岁三思!”

      与此同时礼部左侍郎薛国观亦站出来反对。

      朱由检原本豪气万丈,认为辅督师总会为这乱局,带来一丝光明吧,但却没想到他在兵事上最为倚重的杨嗣昌竟然跳出来反对,气道:“朕问计之时,一个个都装哑巴,有人站出肯为朕分忧,尔等又连不迭的反对,都,都是和居心?”

      朱由检虽然专断,但在兵事上却极为倚重杨嗣昌,别人反对他可以不在乎,但是杨嗣昌提出反对意见就由不得他不重视。

      但看到杨,薛二人一副义正言辞的神态,就是一阵心烦,便想早点了结此事。

      “就依杨卿所言,卢象升留任,刘卿仍旧代朕南下督察军事!”

      言毕,扫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小太监。小太监激灵的很,立即便明白了皇上第的意思,一甩手中拂尘,上前一步,尖声喊道:“退朝!”

      小太监喊毕,百官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今日的早朝终于混过去了。

      朱由检在群臣山呼万岁声中离开奉天殿,刘宇亮一抹脸上汗水,心里却泛起了无限凄凉,早间来时还心情大好,此刻却得了个视察军事的差事,出了北京城,这天下还有安宁地方吗?自己还有命回来吗?

      他在殿上之时,脱口督查军事也是被崇祯逼急了,如今木已成舟,想后悔也来不及了。

      “刘相留步!”

      刘宇亮不用回头也听出了唤他之人是谁,回头拱手。

      “适才殿上还多亏杨相出手相救,否则……”

      后半截话刘宇亮是如何也说不出口了,让他吟诗作赋,写写文章那没的说,就算纸上谈兵都能头头是道,但真真让他去统兵,那可真真是赶鸭子上架。

      杨嗣昌一摆手,“你我皆是为了朝廷,皇帝一时意气之言自当劝阻。”随即又肃容道:“刘相此去可有定计?”

      刘宇亮正抓瞎,对于兵事他一窍不通,如何能有什么定计。

      “还请杨相教我!”

      此时当然顾不上什么脸面问题,再说,杨嗣昌知兵是在皇帝面前都挂了号的,自己向他求教绝没什么可丢人的。

      “嗣昌有一言相送。”

      “杨相但讲!”

      “这一路之上,多走,多听,多看。”

      听了这六个字,刘宇亮心领神会,不过是让他当聋子耳朵,什么都不做,去走一圈回来即可,这也算和他心意。

      “杨相,宇亮还有一事请教。”

      杨嗣昌笑道:“可是南下路线?”

      ÁõÓîÁÁôöÑÕһЦ£¬µãµãÍ·£¬ËãÊdzÐÈÏ¡£

      “如今【创建和谐家园】大军多云集于保定、河间一线。卢建斗现在恐怕已经过了冀州,想撵上他唯有东西两路,刘相任选其一即可!”

      他有点摸不清杨嗣昌的路数,但也不愿多想,出了紫禁城,一阵北风刮来,激的刘宇亮打了一个寒颤,顿生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感。

      ......

      河间府衙署中,岳托仍旧病怏怏的倚靠在榻上,火盆子里的木炭很久没换,已经开始变的灰白,屋子里也逐渐转凉。经过随行郎中的精心诊治,岳托的眼睛已经有所好转,可以阅读书信,但却须将纸张紧挨在脸上逐字去看。

      郎中看了他的伤情,都说南人歹毒、阴险,岳托却知道,是自己大意,中了人家的诡计。不管阴谋阳谋,只要能打击敌人便是可用之谋。

      他到真想亲自会会这个南人。此时,他已经得知肃亲王豪格失踪的消息。据内部传言,豪格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十有**便是被那李信掳了去,此时便在高阳城中。奈何多尔衮【创建和谐家园】息,他对更深入的内情也不甚了解,但此事既然能传出来,就未必是空穴来风。

      而且他还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多尔衮原本是打算收降此人,却不料反被算计。就连多尔衮这么精明的人都着了他的道,自己大意中计,终究是不冤的。但岳托却以为,兵者诡道,也是分情境的,如今自己摆开上万大军,去搜罗这不足千人的明朝残军,便任他有千般本事,也难以抵挡!除非此人逃走,那就另当别论。

      岳托直觉李信不会逃走,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性要与自己死磕。

      “来人!”

      门外执勤的军卒听到动静,开门进屋。

      “大将军可有吩咐?”

      “去问问,肃宁回来人没有。”

      那军卒答道:“正要禀报,肃宁派回的信使刚刚到了!”

      “如何不早些汇报?快着他来见我。”

      军卒遭到训斥,却不好反驳,明明是你不许任何人没有命令不许进来,就连炭火盆子都是没有命令不许进来的换的。但大将军眼伤严重,情绪反复也是可以理解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