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27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前面半句话,仅仅是说李信撤兵了或可无妨,可那军将紧跟着又来了一句去向不明便指向性太强了。御座之上的朱由检脸色剧变,连丹墀下的大臣们都看的一清二楚。

      几位内阁重臣们瞬息间也想明白了其中关节,重点根本就不在李信带兵撤走,而是以常理揣度,若是果真立下了赫赫功劳,自是会待命等候朝廷的传召封赏。可他就如此神秘仓促的走了又算什么?心虚不成?结合当下高平仁状告李信亲兵的罪名,加上昨夜劫掠京师的恶行,由不得人不往坏处去想。

      “昨夜盗匪……”朱由检的声音低沉顿了一下,又道:“昨夜那李信亲兵可斩了吗?若还没斩,着三法司严加审讯,不论罪涉何人,一经查实决不姑息!”

      第五百四十章 内臣建言

      朱由检一锤定音,张四知一颗心总算落地,只要开了审讯牛蛋的口子,他就有把握将李信拉下水。『≤燃『≤文『≤小『≤说,www.ranwen.org到那时,李信别说要保住山西镇总兵,能够全身而退都怕只是奢求,就算皇帝再偏向此人,亦拗不过天下悠悠众口吧!

      张四知得意洋洋的笑了,不过他也知道不能做的太过了,总要给皇帝留几分颜面,便就势附和,表示定要查出真相,究竟谁是谁非,总要还朗朗乾坤一个公道。

      这番话说的不偏不倚,颇合朱由检之意,朱由检顺势便赞了一句。张四知情知三法司有半数以上的人都是自己的门生故吏,到时候想怎么审,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吗!

      “圣上,臣有本奏!”

      此时的朱由检已经有几分不耐烦,说实话早上召集这小朝会时心情是十分愉悦的,可称得上是等级十余年来少有的愉悦了,却万万没料到竟还有如此一桩遭心事在等着他,再看又跳出来不知想折腾些什么的范复粹便有几分不耐烦。

      皇帝默许,范复粹便提声放言:“臣以为只有三法司审讯高平仁状告牛蛋一案恐有难度!且这等涉及重臣将帅的案件向来由天子亲军主持,只怕经验不足,耽搁了国事便得不偿失……”

      范复粹的这个理由十分牵强,甚至有些没话找话的意味,可不论是百官还是皇帝都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

      “范卿可有良策?”

      皇帝意兴阑珊的问了一句。

      “臣建议,可由司礼监与内阁派员监审。”

      此言一出,举殿哗然,内阁监审亦无可厚非,但这主动提出派了中官来,其中就大有深意可循了。中官内宦向来与内阁呈鼎足之势,范复粹这是要勾结宦官的节奏吗?

      张四知暗暗揣度,若让太监参与进来,此事的变数便多了许多,不过既然可由内阁一同监审会办,三法司只怕就彻底成了应声桶,这自然也成了内廷与内阁之间的角力。

      不过张四知却并不甚担心,大不了可以让内廷一步,只要能将李信拉下山西镇总兵官的位置,就算达成了最终目的,至于那牛蛋的死活又与他何干?打定主意后,张四知处之泰然,知道皇帝肯定会允准范复粹的建议,便抢先一步出班,沉声道:“臣刘宇亮附议!”

      朱由检有些惊讶的看了张四知一眼,竟点了点头,“既然如此牛蛋袭击永平一案便由三法司主审,司礼监与内阁派员监审会办。”

      言毕起身,大袖一挥,毫不犹豫的离开了文华殿。

      殿中的宦官则赶紧唱道:“皇帝起驾!”

      皇帝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群臣视线里,百官纷纷出殿下朝,张四知抖着花白的须紧走几步,颤巍巍来到慢吞吞下阶的洪承畴身后。

      “亨九慢行,今日范玉坡的表现有些异常,不知亨九可曾察觉?”

      洪承畴本就是有意在等张四知,见他如此动问,便扭头看着他淡然笑道:“阁老所言甚是,承畴亦觉得范相似有他图,只一时间还摸不清头绪。但总不会是与阁老做对便是!”

      张四知背手摇头晃脑缓步走着,“但愿如此!范玉坡平素里虽耿介,却甚少与老夫为难,今日事有了宦官参与,只怕又是一场明争暗斗在所难免了。”

      岂料洪承畴却说道:“阁老不必过于担忧,当今圣上最忌宦官干政,如今的司礼监早不是前朝模样,王承恩也好,方正化也罢,均谨小慎微低调以极,不是争强好胜之人,此番监审会办断然不会与阁老为敌!”

      原本心有沮丧的张四知眸子陡然一亮,洪承畴的话正如一言惊醒梦中人,都道是身在山中灯下黑,眼下果真如此。的确如此,看看皇帝眼下重用的几个宦官,从方正化到王承恩,再到李凤翔俱是稳重内敛之人,质押不涉及根本,甚少主动招惹内阁,如此只要自己表现强硬,这些人便是出于息事宁人的心态妥协亦未可知啊。

      想及此处,张四知拱手对洪承畴道:“亨九见识果真不俗!走,随老夫家中吃酒去!”

      洪承畴却以家中有事婉拒,不是他不想去,而是重臣党朋乃是朝中大忌,真不知道这位天子帝师如何能说出这等不走心的话来。

      夜深了,朱由检少有的在龙椅上起呆,静静的失神。王承恩轻声细步的端来了一碗白米粥,动作轻缓的将其放在御案之上。“万岁爷,夜深了,风凉,喝上碗粥,暖暖身子。”

      皇帝厉行节俭,是以这紫禁城中的宵夜之食亦不过是寻常百姓家里便可吃到的白米粥。朱由检端回过神来,拿起粥碗中的汤匙,在稀粥里搅合了两下,他喜欢吃稀粥,是以这粥碗中是米汤参半。朱由检喝了两口,却是索然无味。

      “万岁爷,可是在为白日殿上之事烦心?”

      朱由检放下汤匙,与粥碗碰触出了清脆的声响,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回荡起来。眼见皇帝默许,王承恩继续说着:“审讯李将军亲兵一事,老奴认斗胆,以为司礼监并不宜参与其间!一者,内廷与外廷向来不睦,若为此挑起内外廷间的争斗则因小失大,届时甚至可能演化为为了争而争,这真相与否反倒会被忽略。二者,若审不出真相,岂不是姑息养奸了?这还在其次,若不惩处为恶者,后患无穷……”

      其实朱由检今夜所忧虑者正是王承恩所言,就本心而言,他对李信是信任的,就算他听说了其麾下亲兵烧了永平城楼,亦没打算治罪于他。但李信带着大军不告而别锦州,行止异常,就由不得他不多心了。

      这半夜间,朱由检的脑中有两个声音不停的反复交缠着,一个说李信有了异心,一个说李信另有隐情。这让本就优柔寡断的他更加无所适从,可这等事又岂能与旁人商量,只好一个人在胡思乱想。

      反倒是王承恩的这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是啊,他需要真相,实实在在的真相,而不是朝臣们斗争妥协之后的结果,如此交给三司或者内阁,似乎都有所不妥。

      “你且说,司礼监不合适,谁参与进来合适?”

      以朱由检对王承恩的了解,他既然能说出这番见解来,就绝不会是简单的推卸差事,后面一定还会有所建言。

      果不其然,王承恩跪倒在地,“老奴斗胆,如果说得不对,万岁就权且就当听个笑话……”

      朱由检性子急,将他长篇大论的事先请罪之辞打断,直接令其讲说重点。

      不过王承恩却不打算直接说,而是问了朱由检一个问题。“万岁爷可曾记得今夏的【创建和谐家园】复核,刑部两次打回了万岁爷朱笔勾决的犯人?”

      此事不提便罢,提起来朱由检就一肚子火气,刑部尚书刘觉斯竟然两次打回了他的勾决,这不等于变相指责他草菅人命么?但此刻他哪里顾得上这等鸡毛蒜皮的事情,烦心添堵的事多了,如果事事挂怀上心,他恐怕早就气死了。

      “此事与审案何干?”

      王承恩则固执的说道:“老奴推荐一个人,便与此事想干!”

      朱由检心中有些失望,顺口便问道:“可是刘觉斯?”刑部尚书刘觉斯是个老好人,如果让他来审牵扯甚广的牛蛋一案,审出来的也必然是个糊涂案。

      “非也,乃太原籍致仕大学士张方严!”

      “张方严?”张方严其人他有印象,天启朝曾做过半年的大学士便致仕回了老家,似乎能力平平,没什么出众的地方。不过能在党政激烈的天启朝做到内阁大学士,不党不附又能全身而退的便屈指可数了。按照经验这等人也定然是那种八面玲珑之徒,岂能为他查出真相?再说,此人身在太原,又在李信的地方,谁能保证两人不勾连一起。

      朱由检不解的看着王承恩等着他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万岁,老奴所言刑部打回的两次【创建和谐家园】勾决,便是张方严一力主张申诉的,单单为此,他便不远千里,不顾路途颠簸,亲来京师奔走,这才救下了两条无辜性命!”

      哦?朱由检似乎有点印象,那两名人贩的确是太原民籍,却料不到张方严竟能为百姓有此心气。

      “李信在山西时曾请出致仕在家多年的张方严,由其审案断狱,倒也清理了不少山西冤案,此番进京争这【创建和谐家园】复核,便是与刑部交涉不果的情形下才慨然只身赴京的。所以,老奴认为张方严此人是个合适的人选。”

      ……

      辽东巨流河南岸十方寺,此地乃是满清与东蒙古的交界之地,因此满清朝廷在此堡设下过三千人的守军。城守尉德克济克驻守此地已经年余,在这等鸟不拉屎又轻易没有战事的地方形同被配,这位章京自是憋了一肚子的不得志怨气。

      忽有戈什哈禀报:“镶黄旗甲喇额真色克图来了!”

      身为镶蓝旗的德克济克自然听说过色克图其人,此人乃是太祖长子褚英的遗腹子,先汗皇太极对他很是重用,年纪轻轻就已经受封贝子身居高位,此人既重且贵却不知来十方寺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作甚。

      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臣出山

      µÂ¿Ë¼Ã¿Ë²»¸Òµ¡Âý,½«Ò»Éí¼×ëÐÊÕʰÆëÕû£¬´ø×Ÿêʲ¹þ°ÚÆðÁËÕóÕÌ£¬³öÓ­ÕâÄêÓàÒÔÀ´µÚÒ»¸öµ½´ËµØµÄ´óÈËÎŬ¶û¹þ³à³¤×ÓñÒÓ¢ËÄ×ÓÏâ»ÆÆì¼×À®¶îտɫ¿Ëͼ¡£¡º¡Üȼ¡º¡ÜÎÄ¡º¡ÜС¡º¡Ü˵£¬www.ranwen.org

      十方寺堡的寨门缓缓打开,空膛号炮咚咚作响,牛角呜咽悠长,旗丁甲兵分列两旁,一派精锐气势夺人耳目。

      德克济克抬眼望去,果见一队人马列阵于堡寨之外,不过搜寻了一圈,却没见到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人的色克图。德克济克想想也是,人家皇亲国戚怎么可能贸然站在队伍之前,往来之间都是家奴部署的事。于是他便扯开了嗓子吼道:“镶蓝旗城守尉德克济克恭迎贝子!”

      却见一身明光铠的军将出来答道:“贝子意欲入城,还请头前带路!”

      双方对答自然用的都是满语,德克济克心下大为不满,好歹自己也是十方寺的主将,对方就算是个贝子,也当赏下几分薄面吧,似这等傲慢真真是好生招人厌烦。

      不过德克济克也看得开,这色克图进得堡寨也总该会有所照面,只要能说上话,说不定就可以寻到调离此地的机会。一念及此,德克济克当即引众人入堡。

      辽东的堡寨很多都是在明朝时期堡寨的基础上扩建而成,这十方寺的规模算是大的,战时甚至可以容纳万余人,里面驻军只有三千人,色克图带来的人马瞅着亦有一两千人的规模,且是一水的骑兵,这人吃马嚼耗费颇具,德克济克心里打着鼓,却不知要在堡寨里耽搁多少时日。

      “入城!”

      只见刚才那与德克济克对话的明光铠军将紧随其后策马进入十方寺堡中,大队人马轰然开动,呈一字长蛇鱼贯入城。

      德克济克艳羡的看着入城骑兵,却见骑兵中很多人俱是肩上扛着火铳,腰间挂着马刀。忽然他觉的似乎哪里不对劲,却一时间又说不出来,刚要细想一番,色克图本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ÄÇÃ÷¹âîø¾ü½«³öÑԺdz⣺¡°É«¿Ëͼ±´×ÓÔÚ´Ë£¬»¹²»¿ì¼ûÀñ£¡¡±

      德克济克这才如梦方醒,赶紧下马打千,“镶蓝旗城守尉德克济克给贝子请安!”他单膝跪地,心里却是赞叹不已,果然是皇族之后,这身形气场,是他们这等身份低微之人难以企及的。也是此理,身份既重且贵之人常年颐指气使之下,自然而然便养成了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他们这些一直在最底层打拼的低级军将当然是拍马都赶不上的。

      德克济克刚想起身却觉得脖颈间一凉,愕然间抬起头来竟是一柄冷冰冰的马刀架了上来,顿时便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的晕头涨脑不知所措。只听色克图厉声喝道:“奉两宫旨意拿下德克济克,你们都听好了,从此刻起十方寺中三千甲兵皆有我来提调,敢有违者斩立决!”

      什么,这色克图竟然是来抓捕自己的,德克济克陡然间便有种跌入地狱的感觉,刚想求饶,却瞧见了色克图身边戈什哈腰间的竟然是雁翎刀,雁翎刀为何物,乃是明朝制式军刀。而满清权贵的戈什哈是断然不会使用这种刀的,通常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蒙古人那种刀身带有一定弧度的马刀。难道竟是诈营的奸细?

      一念及此,出于自保的本能,德克济克冒险从地上一跃而起,呼喝道:“他们是明军奸细,所有人听令,开弓放箭!”

      德克济克的话一经出口,堡中的旗丁甲兵都糊涂了,这分明是色克图贝子,怎么可能是假冒的?如果说此人是假冒的,也不可能冒充的如此之象吧,从扈从仪仗到色克图本人的身形气度,难度之大乎常人所想像。

      堡中的旗丁甲兵犹豫,色克图可是没有半分犹豫,其身边的戈什哈手起刀落,雁翎刀含光一山,血淋淋的头颅翻滚落地,血箭从腔子里直射出了十几步远,几个旗丁甲兵躲闪不及,被喷了满身满脸,吓的浑身瑟瑟抖。

      仅仅眨眼的功夫,刚刚还活蹦乱跳的城守尉德克济克便已经身异处。

      “所有旗丁甲兵听令,召集全体人马来校场,色克图贝子有两宫令旨布!”

      ……

      “什么?你再说一遍,圣上准备启用张方严为主审官?”内阁大学士的声音威严至极,他面前的小宦官浑身瑟瑟抖,低声回答道:“小人听的不真切,但确实是要启用张方严,小人听得王公与万岁爷提及张方严后,万岁爷是点头肯了的,而且,而且还说要亲见其人一面,然后便做决断!”

      张四知反反复复询问了许多遍,眼见着再问不出什么,便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了一锭银子交给那小宦官。“拿着!”

      小宦官作势推辞,张四知则直接塞到了他的手中,声音也缓和下来。“这是你应得的,记着往后有甚关键信息,要及时来报与老夫知晓,自是亏待不了你!”

      “谢阁老赏钱!”小宦官连连称谢之后,便告罪转身要走。

      “回来!”张四知却突然声将其唤住,小宦官诚惶诚恐的转了回来,“阁老唤小人何事?”

      张四知指了指他手中的木匣,“批红票拟放下再走!”小宦官这才恍然,刚才只顾着紧张,竟然将此来内阁大堂的公务都忘了,连连称罪,又将那木匣放在了桌案之上,才逃也似得离开。

      眼见着那宦官出了内阁大堂,张四知脸上的笑容全无。

      “阁老,若由张方严来审结此案,对咱们是绝对有利的!”

      李侍问从张四知身后摇头晃脑的分析起了换人后带来的变化!张方严其人,张四知与李侍问与其同朝为官数十载,自是熟悉的不得了,但也清楚此人表面唯唯诺诺,实际上却是个玲珑剔透的水晶狐狸,当真的是大智若愚。但是,这种人也有种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看似长袖善舞,却在强大压力面前不堪一击。只要抓住这一弱点,事成反而容易多了。

      皇帝选他来做主审官,究竟是王承恩撺掇所致,还是另有隐情,张四知一时间想不透,但只从表面来看,坐实牛蛋的罪名,拉李信下水倒比之前要容易了许多!

      文华殿中,老头子张方严颤颤巍巍的步入殿中,浑身竟难以遏制的颤抖起来,他当然不是害怕的,而是激动的。皇帝于殿中私下召见这对于一个致仕多年的老臣来讲是何等的荣耀。

      “老臣张方严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张方严三跪九叩之后,并没有起身,而是以头拄地,撅着【创建和谐家园】趴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任谁都看得出来,这可绝不是作假,情真意切之至,就连丹墀之上的朱由检都动容不已!

      “快快起来,阁老!”

      朱由检又令宦官为张方严准备软凳,张方严却坚辞不受。

      “老臣面君自当执礼而为,君前就坐,老臣坐不踏实啊!”

      张方严这番直接的拒绝,不但没有让朱由检觉得扫兴,反而使其觉得这老头直率有趣。

      “不坐便不坐!朕,朕想念你们这些老臣啊!”

      朱由检不知为何,突然说了句极具感**彩的话,这又激的老头子浊泪夺眶而出,半晌之后才平复下来。

      “圣上召老臣入宫,可是为了断案?”

      张方严在入宫之前虽然从宦官空中没有得到想知道的答案,但是京师中生的几件大事却也了然于胸,思来想去,也只能是如此一桩事,他张方严参与进来也算是人尽其用,如盆中几欲燃尽的石炭,挥余光余温!

      朱由检见张方严直言便也不再闲谈,亦是直截了当的告知:“朕此番召阁老来,正是为了牛蛋一案。朕准备任命你为主审官,希望阁老能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圣上,老臣有一事不解,还请圣上解惑!”

      “说!”

      “以往这等事都由锦衣卫来做,此番因何一反常态,反而要三法司来断案?”

      朱由检的面色虽然依旧和善,但心里头却立即晴转多云,这等事岂是臣子所当问的?但又不便直接驳了张方严的脸面,便打了个岔。

      “张阁老不要有顾虑,朕既然准备让你来彻查此案,便是希望你能一查到底,我只要真相!”他的这个真相当然不仅仅是牛蛋烧了永平府的城门一事,当然还包括了李信突然离开锦州这等匪夷所思之事背后的真正原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9 0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