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可笑丹墀下的周奎浑然不觉皇帝的目光如刀子般在他身上来回扫视,如果目光像刀子一般锋利,周奎此刻怕是已经被千刀万剐了。
有了国丈的带头,朝中百官们当然也不能再干瞪眼,于是自三千两以下,按照各自的品级职权,又是一千两,几百两,几十两的掏了自家的积蓄银子。
最终统计了一下居然也有将近二十万两,加上此前凑的二十万两银子,总算也凑了四十万两银子。朱由检粗略的估计了一下,无论如何也够山海关一月半月的开销,不论如何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说。怎么也要派些人去锦州,接应一下李信。
可是当朱由检将这四十多万两银子的用途说到一半时,户部尚书李侍问又抖着花白的胡子跳了出来,又给他狠狠的泼了一盆冷水。
“启奏圣上,恐怕眼前这四十万两银子不能运去山海关!”
“如何就不能?”
朱由检心下一惊,李侍问这老家有又要闹什么幺蛾子?却见李侍问从容不迫的说道:“圣上,此前建奴伪王代善破山海关义院口,京师征召京畿良家子为兵,这加倍的军饷还欠着,一钱银子都没下去,就算就地遣散恐怕也不止五十万两银子……”
李侍问一条条一款款说的明明白白,如果继续养着这批高军饷征募的兵,银子将流水一样花出去,既然京畿的威胁已经解除,就没必要再花这笔冤枉钱,当即遣散才是最实惠的法子。
至于李侍问又说了些什么,再往后朱由检便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因为说来说去,李侍问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笔银子绝对不能送到山海关前线去,否则这些欠饷的兵在京师闹起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山海关的饷银又该如何解决?”
李侍问被问的张口结舌,户部的事他能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可要问起朝廷的战略局势,他便是一个字都部出来。张四知忙接着李侍问的话头,出班启奏:“臣以为,山海关有孙阁老前后提调,当在一两个月间无忧,否则告急的军报早就回内阁来了。”
“锦州怎么办?”
朱由检紧紧盯着张四知,他要看看自己的老师究竟是存了什么心。
“请恕臣直言,以朝廷眼下的实力,想要收复锦只怕是有心无力!李信坚守锦州固然忠勇可嘉,可朝廷终究是,终究是力不从心,如果贸然出兵,万一有个闪失,山海关都将危矣……”
朱由检不怕别的,就怕山海关出了问题,山海关一旦出了我问题,京师以北就再无险可守,大明京师将会成为建奴砧板上的鱼肉,如果真是如此大明才真的是在无宁日了。
张四知出面劝阻后,内阁的几位阁臣也66续续的出班劝皇帝不要急功近利,紧接着便是内阁以下的各个朝臣们,纷纷谏言,请皇帝三思。面对汹汹朝议,朱由检的心思动摇了,只好暗暗摇头,将收复锦州的心思又按回了心里,再绝口不提。
只是朱由检一想到仍坚守在锦州的李信,不由得有几分感动,此人之忠勇无所畏惧,怕是在整个大明朝都无出其右。他想将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忠勇悍将从【创建和谐家园】重围中解救出来,却是无能为力。都说皇帝为天子,富有四海,无所不能,可只有朱由检自己知道,什么富有四海,无所不能都是放屁,如果富有四海还能为了几百万辆饷银急的没有办法。如果无所不能,连想救一个臣子都无能为力吗?
山海关,刘宇亮一连三天求见孙承宗都不得而见,这一次他也是豁出来了,不顾几个家丁的阻拦硬是闯进了后宅。当看到孙承宗好端端的坐在书房里静心看书时,终于再也忍不住怒气,指着孙承宗的鼻子道:“好你个孙恺阳,一连几日不见老夫,究竟是和居心?难道你不知道锦州的形势迫在眉睫,李信的三卫军孤军奋战,再不派人去,只怕便要被彻底困死在锦州了。”
可是不论刘宇亮如何跳脚着急,孙承宗都是一言不,仍旧在那翻着手中书,竟似看的入了神。刘宇亮更是生气,几步上去一把就将孙承宗手中的书抢了下来,一看却是本《论语》。
“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思在这看《论语》,亏得老夫还认为你是一心为了朝廷,却没想到也是贪生怕死之徒!”
刘宇亮对孙承宗的指责不可谓不严重,但这却不是空穴来风,山海关中上下军将都在风传,孙阁老对李信早就打定主意见死不救了。甚至还有人说,如果孙鉁被李信扣在锦州城中的话,孙阁老肯定会派兵去救,而现在根本就不值得为了一群马贼出身的边军,冒着山海关出现闪失的危险。
孙承宗平静的看着刘宇亮,终于缓缓开口。
“季龙兄,你不会也认为老夫贪生怕死,见死不救吧?”
刘宇亮没好气的闷哼了一声,“我看差不多,我来问你,如果令公子还在锦州,你会不会还如此袖手旁观?”
孙承宗忽然纵声大笑,直笑的皆白须都跟着抖动起来。
“亏得季龙兄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是那火爆脾气,你可知道老夫为何迟迟不出兵?既然今日季龙兄闻起来,老夫就实言相告吧,其实老夫是在等朝廷拨下来的饷银啊。”
“饷银?”
刘宇亮心头突突猛跳,胸口顿时一片冰凉,只见孙承宗默然点头。
“是饷银,恐怕季龙兄还不知道吧,山海关的饷银已经欠了一月之久,就连此前数次大战的赏银都不出来。眼下关内的六万大军都是老夫凭着这张老脸,才将他们安抚住,形势如此,你说说这兵怎么出。”
孙承宗突然手指背面,“山海关外还有【创建和谐家园】留下来的三万余人马,军中欠饷缺粮,士气低迷,别说能不能到了锦州城下,恐怕就是和这群留下来断后的【创建和谐家园】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这一番说辞将刘宇亮听的瞠目结舌,他实在是没想到,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恢复实力的山海关内,竟然是这般局面。陡然间,刘宇亮的心中咯噔一下字,他又想到了那个一直未显山露水的奸细,一想到这一点,便觉得山海关内阴云重重。
“那,阁老就纵容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在城中造谣,祸乱军心?”
孰料孙承宗却一阵冷笑:“季龙兄以为老夫果真会放纵有人在山海关中兴风作浪吗?”
“这还不是放纵?简直是纵容,是怂恿!”
刘宇亮又激动起来,多年宦海浮沉,到了刘宇亮这般年纪,城府早就深不可测,按理说也早就不会再如年轻人一样暴怒如雷,可这一个月以来的经历实在是太过乎常人想象,几次死里逃生,与【创建和谐家园】的决战,以及李信执意坚守锦州,又毅然将他们这些朝廷的重臣护送回山海关等等一系列事件,使得他深受【创建和谐家园】与感染。
尤其是眼下这般局势,李信独自一人困守锦州,将所有生还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这些偷生回到大明境内之人的身上,具体说就是他刘宇亮与孙鉁和洪承畴。
在刘宇亮的眼里看来,洪承畴此人并不可靠,别看他信誓旦旦的一定要杀回锦州去,可回到京师后没准会变成什么样呢。至于孙鉁,倒是决心重返锦州,可他太不了解官场倾轧了,朝廷很多决定的达成,并不是从是否有利于军国大计的角度出而定下的。仅仅是各方利益平衡之后的一个结果,这一点官场新丁孙鉁根本就应付不来,别说孙鉁其人,恐怕就算当今天子崇祯皇帝也没有办法吧,他能做的除了罢其官,夺其命,手段少的可怜。
如此种种,刘宇亮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孙承宗身上,毕竟孙承宗是李信的伯乐,别人忌惮李信,他孙承宗可不应该啊。可偏偏事与愿违,孙承宗居然也如旁人一般态度暧昧不明,即不说救,也不说不救。
直到此刻孙承宗将眼下山海关内涌动的暗流通通和盘托出,刘宇亮才真正的感到了绝望。
“如果不让那些奸细们得意忘形,以为老夫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岂会乖乖的露出行藏,让老夫将他们一网打尽?”
刘宇亮呆呆的道:“那李信就任其自生自灭么?”
却听孙承宗长叹一声:“时,运,命也!只看朝廷会不会将饷银运来山海关了!”
第四百九十一章 阁老抗旨
“指望着朝廷的饷银?”刘宇亮突然冷笑了起来,他太知道内阁那些老家伙的脾性,岂会轻易的让孙承宗如愿?他们恨不得孙承宗也在这里栽跟头呢,顺带着把他刘宇亮也捎上。⊥燃文小說,www.ranwen.org
“指望着张四知那些人还不如,还不如……”
“季龙兄慎言,焉知隔墙没有有耳?”
孙承宗提醒他不要妄言,但刘宇亮却是满不在乎,仍旧大剌剌的道:“隔墙有耳又有甚关系?就让他们听到,听听他们是多么的卑鄙,因私而废公。”
刘宇亮从回到山海关开始便已经豁出去了,左右横竖都是个死,不如轰轰烈烈的干他一仗,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更不枉做了这大明朝的官。
“阁老啊,你何时也变得这般谨小慎微,畏畏尾了?你不是不知道,朝廷上那些老家伙们可不会因为你小心翼翼便放过了钳制你的机会。甚至,甚至鸡蛋里挑些骨头,也未可知。”
孙承宗默然不语,既不接茬,也不表态。
“阁老啊,他们巴不得你我二人在山海关跌一个大大的跟头呢,现在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坐等朝中的老家伙们给拨出银子来,不如咱们自己想想办法。”
刘宇亮在斟酌着,如何能让孙承宗决定出兵,在他看来,等待朝廷的饷银不过是个借口而已,至于这孙阁老的内心是如何打算,却是看不出任何的端倪来。
“求己?怎么求?难不成咱们还能变出银子来不成?”
刘宇亮看着孙承宗,他总觉得孙阁老与自己说的话轻飘飘,没有根子。
“奴酋驾崩,代善之所以急吼吼撤兵,是为了回去争权夺利,他们气势汹汹兵围锦州实则是想战决,咱们若是龟缩在山海关中没有任何动作,正好便中了人家的下怀!”
这个判断是刘宇亮根据此前李信在锦州时的一番说辞所推断出来的,刘宇亮自认为不就不离十。
“奴酋驾崩不过是谣传,若是冒然出兵,万一是【创建和谐家园】使诈,山海关便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又是搪塞,搪塞的明显至极,这是刘宇亮听到孙承宗所言后下意识所想到的。他决定不再与孙承宗兜圈子,而是开门见山,直接出言质问。
“阁老,你就说吧,锦州与李信你救是不救?若见死不救,我刘宇亮豁上这把老骨头,我自己去!”
孙承宗被刘宇亮问的一时间没了言语,沉默有倾才长吁道:“当然是要救的,只是老夫所着眼处,却不单单是辽西锦州山海关这一线。”
这句话没头没脑,刘宇亮纳闷道:“不在锦州辽西着眼,难道还要着眼到别处去?阁老莫要诳我。”
“季龙兄莫要急躁,至多不会过两日便会有结果了。”
刘宇亮已经做好了翻脸的准备,大手在桌子上重重一拍。“阁老,就要你一句话,今儿这援兵是派不派,你要不怕我刘宇亮便上折子参你,怯敌畏战,拥兵自重,见死不救。”
这话说的极重,刘宇亮翻脸了,孙承宗却是淡然叹了口气,似乎对这一声紧似一番的质问毫不在乎。
“季龙兄,你这是何苦?”
“何苦?什么叫何苦?我刘宇亮是在锦州城内一万多条大好姓名在努力,虽然可能是徒劳的努力,你若是不派兵,我上完参你的折子,便领着自家家丁与督标自出城去锦州送死!”
去锦州送死这句话绝对是刘宇亮的气话,他虽然紧张锦州城的局势,担心城中一万多条姓名,可还没傻到去白白送死的地步。他如此说也不过是想吓唬吓唬孙承宗而已。谁知孙承宗却突然笑了,“季龙兄去了趟锦州,回来以后就性情大变,却不知那李信给你灌了什么迷汤?既然你想要去送死,老夫似也不便拦着,不如这样,老夫再拨给你五千老卒如何?”
当孙承宗说到刘宇亮去送死,他也不拦着之时,刘宇亮气的就差破口大骂,但嘴还未涨开,便被后一句话惊的说不出话来。
“阁老,你,你此言当真?”
孙承宗身子往后仰了一下,试图换个舒服姿势。“老夫何时打过诳语?”
刘宇亮登时大喜过望,冲着孙承宗便是深深的一揖,“阁老,宇亮这里代锦州一万多我大明将士谢过阁老。”
五千人虽然杯水车薪,但刘宇亮却能感觉到,这已经是孙承宗所能做到的极限了,若是人马再多,恐怕真就需要大批的饷银来鼓舞士气了。
谁知道孙承宗却并不领受刘宇亮的揖礼,却意味深长、忧心忡忡的说道:“季龙兄,你打算亲自领着这五千人马出关北上吗?”
让他带着几百家丁去送死固然是不切实际的,但若是手中有了五千精锐甲兵,情况便又该另当别论。此前锦州之行,让他见识了李信的“进退袭扰”战术。只要出了关,就算不能与锦州城外的【创建和谐家园】大军决战,能在暗处骚扰其后路,使其军心不稳,只要能拖住代善,拖的他失去了耐心,便是大大的成功。
“自当亲自赶赴锦州,说实话,宇亮还真有几分放心不下锦州哩。”
刘宇亮手捋斑白的胡须,说起这话来又似乎陷入了回忆,想起了他在锦州城监工的日子,说起来锦州城有一半的工程都是出自他这刘监工之手笔呢。如果锦州能借此与【创建和谐家园】抗衡,守个半年一载,他刘宇亮也算脸上有光啊。
“季龙兄勇气可嘉,只是关外的【创建和谐家园】却不必与之一战,你只需由西部的山地绕行过去,虽然走的慢些,却是最安全的。”
刘宇亮陡然现,孙承宗居然在给他出主意,这和此前的塞责敷衍完全是两种态度,心下奇怪却是不知该从何问起。
“如此多谢阁老提点!”
刘宇亮谢过孙承宗以后,便着拿着孙承宗的手令去行营调兵。孙承宗拨给刘宇亮的五千甲兵全部是他最亲信的精锐,得了阁老的手令之后,连一句话都没有质疑,便无条件的服从了军令,整军备战随时准备出征。
刘宇亮心急如焚,已经等不到次日一早再走,当日下午整军完毕之后,便决定即刻出启程。孙承宗更是亲自来到西门相送,一番话别之后,刘宇亮不顾年老体衰翻身上马,决定踏上他自己所选择的征程。
“出!”
随着大手一挥,气沉丹田的一声骤喊,五千甲兵霍然开动,缓缓加向西而去。
孙承宗目送着刘宇亮,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又是苦笑,又是叹息。与其一同相送的城中官员军将们,谁都不知道这位阁老的心中所想,只是满怀悲悯的看着那逐渐远去消失的五千甲兵背影。
“报,有圣旨!”
就在五千甲兵荡起的烟尘还在空中乱舞之时,有南而来的天使到了,还带来了圣旨。孙承宗的眉头跳了两下,官员们现孙阁老似乎并没有迎接圣旨的欣喜与激动,恰恰想法,他的眼睛里居然满是忧虑。
孙阁老在忧心什么?官员和军将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很快他们的话题便转移到了这份圣旨究竟带来了何等的消息上。
本来恭迎圣旨是需要沐浴更衣,摆案焚香的,但眼下是战场,一切从权。按照惯例于战前只需就地接旨便可以了。
孙承宗在家丁的搀扶下,跪倒在地迎接圣旨,他身后的官员军将也跟着跪倒了一大溜。
“臣孙承宗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兵一卒不可出山海关半步!”
圣旨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反复啰嗦一件事,那就是山海关重要,不可冒然行险,直到最后才算图穷匕见,严禁山海关内的明军不得有一兵一卒出关才是重点。
那宦官才刚刚宣读完圣旨,孙承宗身后跪了一片的人群里便有一人陡然道:“孙阁老,刘阁老带着五千甲兵刚走,现在去追还来得及!”
孙承宗神色严峻,回头扫视了一眼,想要看看是谁说的这句话。但是看到孙承宗态度如此,所有人在他目光扫过之时,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生怕被抓了典型,到时候难免会吃不了兜着走。
“刚才是谁说的?站出来!”
孙承宗声音冰冷的问道,音量不大停在官员军将的耳朵里却是惊的大气都不敢多出一下,谁还敢站出来领罚?那传旨的宦官显然也听到了官员之中不只是谁喊的那一嗓子。
“阁老快起来,若是闪着您老,奴才可没法向万岁爷交代啊。”
“天使不必多虑,老夫自由决断,还请天使入城歇息!”
孙承宗说起话来不怒自威,那宦官也仅仅是问了一句便不再多言,客客气气的与之想让了一番便入城去歇息,但心里却记下了这一桩事,提醒着自己,等回去了定要如实禀报万岁爷。
看来这孙阁老是宁可违背圣意,也要帮那李信一把,还真让张阁老猜中了。想起了临来时张四知的提醒,那宦官不由得暗暗庆幸,若不是此人提醒,没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自己便可能与那孙承宗起了冲突也未可知,到时候万岁爷责罚谁,还真就难说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暗中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