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2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多尔衮嘿嘿一笑,“哪里还用二哥吩咐,多铎一早便带五千勇士给明军添堵去了。”

      皇太极打的主意两个人都心照不宣,总之前方的战事虽然缓了下来,但如此这般步步为营,只要能将那洪承畴哄了出来与大清军决战,然后将其全歼,山海关便如探囊取物搬,唾手可得。

      ……

      洪承畴一连几日高度紧张,铁厂堡和八里铺堡被抢修复原,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算是走出了恢复山海关外防线各堡寨的第一步。

      “部堂。”山海关总兵尤世禄大踏步走进正堂,身上铁甲叶子交击之声哗啦直响,传入耳中却让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安宁之感。只见他拱手急道:“【创建和谐家园】每日袭扰,永安堡当初被毁严重,恐怕,恐怕赶不及修复……”

      “赶不及也要赶,山海关成败全在于此,本部堂相信尤总兵定然能克服困难!更何况,”说到此处,洪承畴话锋一转,突然说出了一件让尤世禄惊喜交加的消息来。

      “刚刚探马来报,满清奴酋已经混在一队精骑之中,北上急奔沈阳而去,想必是他们内部有了大乱子,现在清军行营中群龙无,正是你我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洪承畴的话讲的极为直白,听的尤世禄怦然心动,如果哦皇太极真的偷偷返回沈阳,那么清营之中现在恐怕已经人心惶惶炸锅了吧,更别提率部袭扰,甚至是决战了!一念及此,此前忐忑的情绪一扫而空,自信心便如潮水回流搬又涌了回来。

      “标下这就出城去,不修复永安堡就不回来见部堂!”

      言罢,尤世禄率万余部众出城,重新整编的修城辽兵紧随其后,远远只见铁场堡和八里铺堡上飘扬着猩红的明军战旗,大军喊着号子,稳步推进直奔永安堡废墟而去。

      可大出尤世禄意料之外的,满清多铎居然再一次带着大军突然而至,并且攻势要比以往还要猛烈,不但他的嫡系战兵勉力抵抗,就连本来准备修复永安堡的辽兵都加入了战团,这一战打的极为艰难,如当头棒喝一般将尤世禄打醒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洪部堂所言当真,奴酋皇太极果真不在行营之中,清军也不是轻易能被打败的。眼看着日头转到了头顶上,空气闷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突然当空炸响一阵暴雷,尤世禄抬头望天,却见日头仍旧【创建和谐家园】辣的,天上有几团白云,却哪里有要下雨的模样?

      晴天霹雳可不是好兆头,正在疑虑之间,明军却突然觉得压力骤然消失,多铎所部竟然撤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意外得胜

      多铎部众突然大举撤退,尤世禄心中虽然疑虑不已却还是大松了一口气,至少这一仗算是有惊无险,重新修复永安堡的第一天开了一个好头。燃文小说(wWw.RanWen.org)

      常言道穷寇勿追,更何况多铎部看似败走实则井然有序,眼见【创建和谐家园】的情形不明,尤世禄不敢提兵追击,仅仅派出了一部偏师装模做样的追了一阵。岂知多铎部毫无抵抗之心,殿后的人马竟然被打了个稀里哗啦,战死被俘多达千人。

      尤世禄这时才觉到清军的异常之处,多铎部看似井然有序的撤退,实际上早就失去了战斗意志,这不过是多铎的缓兵之计而已。等他通过这一系列的事实得出以上判断后,不由得追悔莫及,立马提兵亲自北上追去,希望尽可能多的杀伤或者俘虏清兵,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这一次什么时候还有机会可就不一定了。

      明军疾驰北上,尤世禄果然见到一路上到处是溃兵丢下的各种武器物资,还有受伤难以行军的战马与伤员。这一幕幕落在尤世禄眼里,气的直拍大腿,如果从多铎溃败一开始便全军压上,此时全歼多铎部也不是不可能。

      前面已经距离广宁前屯卫不远,有斥候来报就是清军行营,请示是否还继续前进。尤世禄总算没有被胜利和懊恼冲昏了理智,再一次谨慎起来,仍旧如以往一般,先派了偏师一千人马前去试探侦查,一旦现不妙犹可从容撤离。

      同时,尤世禄又遣了人飞马回报洪承畴,永安堡一战大胜,多铎部惨败溃逃。这一仗虽然赢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他有预感清军行营内部肯定生了什么大事,才导致了这一战的结局。

      想来这次胜利一定会极大的鼓舞山海关内明军的士气,洪部堂也定然会极为满意自己这一次的表现,也总算没有辜负了他对自己的提携。

      就在尤世禄还沉浸在憧憬之中,前锋部队传回的讯息却让他惊的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报大帅,【创建和谐家园】行营几乎已经空了,残余的【创建和谐家园】兵正在往北疯狂逃窜。”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

      尤世禄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了,清军行营有六七万八旗精锐,他带兵过来也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态度,谁曾想竟然瞎猫遇见了死耗子,清军内部果然生了他所不知道的严重事件,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放弃了广宁前屯卫的大营而仓惶逃走。

      但是,尤世禄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欣喜若狂之下仍旧没有失去理智,又派了一部千人偏师前去试探侦查。最后终于确定这不是清军所设置的陷阱,行营之内乱七八糟一片,来不及撤走的甲兵乱糟糟的东一团西一群,鱼贯撤了出去往北逃窜。

      “全军压上去!”

      尤世禄终于下定决心,准备用自己率领的这一万多关宁铁骑攻击已经狼藉一片的清军行营,大军铁蹄无情的碾压过去,清军的抵抗几乎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战斗,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打扫战场,尤世禄看着眼前狼藉一片的战场,心中涌动着兴奋与懊悔,如果在早来一刻说不定还能取得更大的战果吧。现在虽然可以算作一场空前的胜利,但总归是得来的太轻松,这使得胜利总有些缺少力战而胜感觉。

      不过,尤世禄很快便摇头苦笑,兵者之要乃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似眼前这般几乎兵不血刃就逼退了【创建和谐家园】,占领了其中军行营,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了。一念及此,心中的那些许遗憾很快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一心一意接收清军行营,收拢了大批残留的粮食物资。

      占领了清军溃退后留下的行营,尤世禄并没有因此而驻足不前,仍旧如以往一般步步为营,派出了两只千人偏师一路向北继续追踪清军。同时,再次派出了游骑斥候回山海关报捷。

      快马一路疾驰,终于在近两个时辰以后,将尤总兵大胜占领了清军行营的消息送回了山海关。洪承畴得知此事竟也激动莫名,同时也怀着深深的疑虑,清军奸狡诡诈,别再是奴酋的阴谋。

      洪承畴当即派出了城中的一部嫡系前去接应尤世禄,随着次日晚间各种粮食财货66续续运抵山海关后,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这种疑虑才一点点的被驱散。

      与此同时,更多前线的消息被送了回来,尤世禄的追兵一直追到宁远卫才算停了下来,清军的主力已经撤往宁远城。看来前几日得到的消息果真不假,盛京城中出现了变故,奴酋皇太极连夜离开军回京,如此清军主力的突然败退也就不难解释了。

      这个认知也让洪承畴的一颗疑虑之心多少放回了肚子里,看来此前担心是清军陷阱的可能性已经变的极低。退一万步来讲,即便是清军的陷阱,至少也可以借此机会稳扎稳打将堡寨一路修到广宁前屯卫。如此一来,山海关外的第一道防线便算是初步成型,面对清军主力也有了一战之力。

      一日之后,洪承畴决定亲自前往广宁前屯卫视察,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洪承畴这回便不像以往一般的低调,去各堡寨只随身带着数百亲兵,而是调集了上万人马随之一同赶往广宁前屯卫。

      这次视察给了洪承畴很大的惊喜,万万没想到在大战中幸存的广宁前屯卫城居然保存良好,清军当初似乎也并没有踞城而守的意图,在仓惶撤离之时更没有将其付之一炬。

      望着数丈高的夯土城墙,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洪承畴胸中腾起,他决定接下来的战斗将在保存相对完好的广宁前屯卫城中坐镇,以巩固山海关外的防线,

      城中的残存物资远远出洪承畴的想象,他当即叫停了这些物资被6续运往山海关的行动,不但已有的不再往山海关运送,还要调集足够两万大军维持三个月以上的粮食过来。

      有了这一系列的打算,洪承畴便将此次意外战果洋洋洒洒写了上万言,并命人八百里快马急递送往京师,进呈皇帝知晓。当然,他也在这篇奏捷的万言书中略加曲笔,着重强调了尤世禄的作战勇敢,力战之后才攻占了清军行营与广宁前屯卫城,更以春秋笔法对此战胜果做了大致的描述。

      这份万言书几乎墨迹未干便被放在了大明天子朱由检的案头。

      “洪卿果然没让朕失望!这一仗打的好,打的扬眉吐气!”

      连日来积郁胸口的抑郁之气顿时一扫而空,东虏内部出了问题,洪承畴力挽狂澜主动出兵山海关,步步为营重修各处堡寨,并且夺回了此前被其占领的广宁前屯卫城,山海关的燃眉之急算是暂且解决。

      朱由检快步来到刚刚着人绘制好的大地图前,仔细研究着眼前的局势,本来他对东虏的战略是在听从了孙承宗的建议以后确定的,一面打一面和,洪承畴与山海关顶住东虏的强大兵锋,然后由李信赶往东虏敌前就地谈判,达成和解协议。

      而战局却出人意料的起了戏剧性的变化,洪承畴大军获胜,竟然解了山海关的城破之危。那么事实便有力的否决了孙承宗所谓和谈是大明唯一最佳的解决办法,这一点让朱由检居然有几分莫名的兴奋。

      一直侍立在朱由检身后的王承恩见到多日愁眉不展的皇帝终于有了笑模样心下终于松了口气,跪倒于地连连称道:“恭喜万岁,万岁英明,扫平东虏指日可待!”

      朱由检笑道:“尽捡拜年话,朕心里明镜一般,东虏岂能一战而败?眼下要紧的是如洪卿策略步步为营,尽复关宁锦防线旧观,将东虏困于辽东,然后再集中精力剿灭中原肆虐的流贼!攘外必先安内,只有绥靖大明内部,才能放手对付关外!”

      基于这种认知,有着多年执政经验的朱由检虽然对孙承宗的和谈持保留态度,但出于稳当的考虑,他决定仍旧放手任由李信去和东虏谈判。除此之外他朱由检的心里还存了让洪承畴与李信比试一番,看看究竟谁的能力更强。

      大明京师以西八十里外的官道上,两人两马在急狂奔之后,沿路开始缓慢前行。

      “牛将军,万岁让咱们去给大将军传旨,让他与【创建和谐家园】和谈这事,俺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对劲!不管成功与否,这不是让咱们大将军背黑锅吗?”

      牛将军正是李信的亲兵营营官牛蛋,两个人被内阁的几位大臣一致推荐带着圣旨去往大同寻找李信。

      牛蛋嘿嘿一笑:“担心个甚,大将军若是不想干的事,就算皇帝老儿都拿他没辙!咱们尽管去寻大将军就是,再说了,如果不答应他们,咱们现在还在诏狱里受那牢狱之苦呢!俺说你这死脑筋什么时候能改改!”

      ÁíÒ»¸öÈ˱ãÊÇÊ·´óÙ¢£¬Ê·´óÙ¢ÎÅÑÔÒ²¾õµÃÉõÊÇÓÐÀí£¬µãÍ·ÔÞͬ¡£

      “牛将军说的是,咱们赶紧去寻着大将军,告诉大将军千万别背这黑锅!”

      第四百二十八章 力排众议

      让李信去和谈就等于让他背黑锅,这在朝廷上下已经是一种共识。燃文小说(wWw.RanWen.org)自从孙承宗提出来让李信代表朝廷与满清接触之后,本来那些强烈反对与满清和谈的大臣们,竟然极为罕见的噤声了。至于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就算迟钝如史大佗也意识到,让李信来干这事,绝对是里外不讨好的差事。牛蛋也对史大佗的说法表示赞同,不过他追随李信历经多次大战,而且每战必胜,对大将军已经养成了一种迷信般的崇拜。

      在牛蛋看来不管多么大的困难,在李信那里都不是问题。现在他和史大佗两人的要任务便是寻到李信,这一战由于遭到逮人暗算,他们错过了太多关键时刻,虽然一路上遭了不少罪,但好在皇帝老儿还不算太糊涂,将两人关在诏狱之中并没有交给刑部和兵部那一干文臣,等于变相把他们保护起来。

      Èç½ñÖÕÓÚÓÐÁË»ú»áÀ뿪¾©Ê¦£¬À뿪گÓü£¬À뿪ÄÇЩ±°±Éö»öºµÄÎij¼Ä§×¦£¬¾ÍËãÈÃÅ£µ°Éϵ¶É½Ï»ðº£Ëû¶¼»áºÁ²»ÓÌÔ¥µÄ´ðÓ¦¡£

      两个人走的是北线宣府一路,经过昼夜不停的急行军,他们终于在三天内赶到了大同府境内。镇虏卫距离他们已经不足三十里,牛蛋和史大佗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同经过一番惨烈的战斗之后取得了最终胜利,他俩早在京师便有耳闻,想到马上就可以归队见到大将军,不由得加快了催促胯下早就疲惫不堪的战马加快脚步。

      太阳西下之前,转过了最后一座山头,镇虏卫的城头已经在落日余晖中若隐若现,史大佗兴奋的嚷了起来。

      “老子终于回来了……”

      µ«ÊÇ¡°ÁË¡±×ÖµÄÉùÒô»¹Î´¼°Â䵨£¬Ê·´óÙ¢µÄ»°¾Íê©È»¶øÖ¹£¬ËûºöÈ»¾õ²ìµ½ÁËһ˿²»Í¬Ñ°³£µÄζµÀ¡£

      到了傍晚,太阳已经便的血红一片,几乎以肉眼看得到的度落往山的那一边,山峦与城墙已经掩在黑影之下。按照常理,一旦太阳落山,镇虏卫城头便会燃起一盏风灯,一年四季风雨不误。但是,眼前的镇虏卫城却是黑沉沉一片,仿佛笼罩了一层浓厚的死亡气息。

      牛蛋与史大佗打马疾奔 ,等残垣断壁彻底展现于眼前时,他们才绝望的现,这座昔日虽然不大但却修葺得甚为完备的城堡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他俩能够想像得到,镇虏卫城内外经历了一场怎样惨烈的大战才废弃如斯。牛蛋耸动了一下鼻头,一股隐隐的臭味传入鼻腔内,竟在瞬间熏得他几欲作呕。

      这时,史大佗失魂落魄满眼茫然,“牛,牛将军,镇虏卫完蛋了,咱们上哪去寻大将军?”

      “先去阳和卫看看,那里守备严密,应当不会步了镇虏卫的下场!”

      两个人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去阳和卫打探李信的消息,说不定大将军就驻扎于此呢,毕竟此地是李信轫之地,大战结束之后,驻扎于此也不奇怪。

      结果他们又扑了个空,甚至连镇抚毛维张都不在,但还是有惊喜,镇虏卫的钱泰居然奉命镇守于此。在钱泰的口中,得知李信 已经率部北上出了边墙,准备歼灭此前犯境的漠北蒙古联军。

      钱泰对牛蛋和史大佗的突然出现甚为惊喜,本来以为这两个人早就在镇虏卫大战时就死了,没想到居然还活着。在听了牛史二人大致的描述之后,钱泰愤愤不已。

      “如此说都是那洪部堂从中作梗,此人看似忠君报国,却料不到如此卑鄙诡诈!”

      史大佗也附和着骂了那洪承畴几句,他与钱泰两人原本就不对付,却在此时破天荒的惊人一致。

      由于皇命在身,牛史二人也顾不得休息,连夜出阳和卫出边墙去寻李信。由于边墙一带路上有很多响马贼寇泛滥,钱泰不放心又派了百人马队随性护送,把经历了人生剧变的史大佗感动的泪眼迷离。

      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牛史二人终于在圪儿海边找到了李信的主力部队。此时,三卫军与漠北蒙古联军正在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自从图尔格一败涂地的消息传到了草原上,拜音图便再也难以如臂使指般的调动漠北四大部的联军,对于应战军令纷纷相互推诿。因此他早就已经产生了退缩之心,只是碍于大汗的严令,与回去后可能面临的责罚一直游移不定。

      当李信听说牛蛋与史大佗一路寻了过来的消息时,也如钱泰一般欣喜不已,不但如此,三卫军上下都觉得这是个好兆头。

      “甚?朝廷要和谈?”

      可牛史二人带来的消息听在众人耳朵里,却不啻于晴天霹雳,他们在前方打死打生,朝廷说和谈就和谈,而且还派他们这些出生入死的武人负责与【创建和谐家园】的接触。

      毛维张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并提出了质疑。

      “牛将军,这是圣上的意思,还是阁臣的意思?”

      他的想法很明显,皇帝应当不会出这种鬼主意,来陷李信于这种难堪境地,毕竟李信受宠信于皇帝天下尽人皆知。可牛蛋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是悚然一惊。

      “不是皇上,是孙阁老……”

      这怎么可能?毛维张惊诧之下再次追问:“你慢些说,是,是高阳孙阁老?”

      牛蛋双手一摊:“除了他还能有谁?”

      这个回答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感觉这是一件以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孙承宗可是李信的伯乐,虽然这位年逾古稀的阁老甚少与李信联络,但在座的所有人早都将李信划归孙承宗的嫡系之列。孙承宗怎么能将李信置于如此不利的境地?这不是将大将军往火坑里推吗?

      和谈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成功了,朝廷肯定要损失不小的利益,这就会埋下一个随时都会爆的隐患,卖国的名声肯定会被无数文臣随时揪出来当作靶子攻击。如果失败了,当时就有被文臣们落井下石,随时攻击致死的可能。到时候李信成了众矢之的,别说再经营山西,还能不能保住自身都很难说。

      蒙古包中举座都反对孙承宗给李信找的这个要命的差事,牛蛋喊了一嗓子。

      “都别吵了,有圣旨在此,难不成还让大将军抗旨吗?”

      牛蛋将黄绫缎子包裹的圣旨从自几脏兮兮的包袱里掏了出来,双手捧在头顶。

      “圣旨算个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还是乱命?”

      面对圣旨,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6九,他马贼的脾气上来,别说是圣旨,就算皇帝老子亲自站在此处,也敢当场顶撞。三卫军的高层基本上都是底层出身,对朝廷权威本就不甚买账,尤其是让他们去做这等挨骂的买过勾当,弄不好将来遭受万人唾骂,那才是得不偿失。

      Ò»Ê±¼ä£¬ÈºÇ鼤·Ü£¬¶¼à»à»½ÐÏù×Å£¬ÈÃÀîÐŲ»Àí»á»ÊµÛµÄÊ¥Ö¼¡£

      “还谈个鸟?大将军,以咱们三卫军的实力就算扫平辽东也未必不能,不如咱们一路打到辽东去,杀进沈阳城……”

      “对,张营官说的对,咱们杀进沈阳城,要皇帝老儿看看,咱们三卫军向来只杀【创建和谐家园】!想投降,让朝廷派那些没胆鬼去吧!”

      眼看着蒙古包中的三卫军将领们一个个义愤填膺,说出的话一个比一个耸人听闻,毛维张虽然也算一方豪杰但毕竟是朝廷正统出身,这些大逆不道之言听在耳朵里,惊的脸色都白了。

      这要是被别有用心之人传到朝中别有用心之人的耳朵里,对李信绝对是个惹不起的麻烦。本想出言阻止,但这些人似乎也不是头一次如此放肆畅言,转头去看李信却见他沉思不语,似乎也对这些人满嘴大逆不道之言习以为常。

      毛维张腹诽着,大将军一向谨慎多虑,如何对部下如此不加约束,将来难免造成隐患,看来得着机会还要提醒一下为好。

      等大伙吵吵嚷嚷差不多了,李信双手虚按,扫视着蒙古包中众人。

      “李信身为朝廷总兵,岂有抗旨的道理,都不要多说了,整顿军务,击败拜音图便东进与【创建和谐家园】言和!”

      李信一言惊呆众人,他们满心希望大将军会体察他们的希望,甚至以为这也是大将军的想法,因此才肆无忌惮。可李信居然真的准备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4 16: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