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2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孙承宗就像看透了朱由检的心思一样,又断续道:“只要,圣上,肯,老臣,拖老病残躯……”

      朱由检再一次动容了,他知道这些文臣把名声看的比命还重要,孙承宗能如此决定不顾及个人声明,而一心为了朝廷,是多么的难得。

      次日小朝会,诸位重臣们于文华殿中看到了毕生难得一见的奇怪场景,一张围着密实帐幔的大床被几个小宦官费力的抬了进来。等帐幔被掀开所有人都大为惊讶,因为里面躺着的居然是孙承宗。

      不过这还还不算完,孙承宗一张嘴就让所有人都觉得头皮麻。他的状态似乎比昨夜好了些许,也许是一口气提着能使说话连贯了许多。断断续续说了好一阵,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东虏必须和谈,流贼必须镇压。

      镇压流贼自不必说,可这这与东虏和谈之语岂可轻出?毕竟碍于孙承宗的身份与当下的状况,一时间竟然没人站出来横加指责。即便如此也使得文华殿内嗡嗡之声响作一团。

      “孙阁老这是糊涂了吗?我大明向来不与鞑虏妥协,岂能……”

      “此言甚是,谁敢言和便当斩之……”

      “嘘!孙阁老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切勿乱说……”

      下面议论纷纷一片,朱由检耷拉着眼皮只做不觉,也没人出言阻止,不过诸位重臣的态度却没能逃过了这位看似混不在意的大明天子的眼睛。大臣们口中纷纷叫嚣着绝对不能与满清和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更何况大明还远没到玉碎的程度。

      只有病榻之上的孙承宗声音陡然提高,怪笑了两声,便如变戏法一般让整个文华殿都静了下来。

      孙承宗原本只是想冷笑,可用力过猛之下,竟然使得声音让人倍感刺耳,与此同时他竟然嚯的一下坐了起来。

      “打,打,打,你们这么愿意打,可敢亲领一军北上或者南下?”

      突然之间,说话竟然流利了许多。这一声喝问,使得众人都闭上了嘴,让他们指手画脚可以,领兵去打仗,开什么玩笑?

      这时张四知终于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先清清嗓子然后才看似悠然的说道:“不是诸位想打仗,祖制毕竟如此,谁又敢开了这个先河?再说,朝中也不是后继无人,洪承畴去接杨嗣昌的位置,即便不和谈,也能将东虏兵锋挡在山海关之外吧!”

      朝臣们也都得出了一个规律,凡是皇帝破格擢拔之人,多少都有些能耐,就像李信便是活生生的例子,而洪承畴显然是皇帝神百年新近的红人,但是立大功的事他们宁愿后者也不愿让李信一个武人抢了去。

      孙承宗却一盆碰冷水泼下。

      “关宁锦防线一体,宁锦已失,便是大罗金仙也难有回天之力!别说洪承畴,就算老夫去了一样也得铩羽而归!”

      孙承宗的身份地位毕竟摆在那里,说出的话都有着响当当的分量,他说不行,那就肯定是不行。

      众臣们再次议论纷纷,张四知却突然问道:“既然孙阁老说守不住,要和谈,总要有个合适的人选,难道阁老要亲自去不成?”言下之意,你自理都不成,难不成指望别人去为你火中取栗?

      谁知孙承宗却一字一顿的吐出了两个字。

      第四百二十五章 诱敌之计

      大明山海卫关城,洪承畴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这一回他以绝对的强势携皇帝信重而来,进太保兼太子太师领兵部尚书衔又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宣大蓟辽四边军务,权重位高使其官场生涯更近一层楼,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了一展满身抱负的条件。⊥燃文小說,www.ranwen.org如果能够圆满解决这次关宁锦的危机,那么他的入阁将势在必得,距离内阁辅人臣之顶峰便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但是,等洪承畴来到了山海关之后,才现了自己所面临的形势之严峻。他不明白杨嗣昌在辽西究竟做了什么,竟然将孙承宗留下的铁桶一般的关宁锦防线折腾成了眼前这个鬼样子。更为讽刺的是,正是由于孙承宗拖着支离的病体在文华殿上一人舌战内阁众臣,竟然巧合之下挽救了这个即将被打入绝境的内阁大学士。

      皇帝一纸诏书将其调离了自己一手造成的苦海深渊,返回河南去收拾熊文灿弄出来的烂摊子。毕竟眼下朝廷用人捉襟见肘,皇帝念在他剿贼得力,便又重新将其调回流贼肆虐的中原省份,以期将凭借大旱饥荒,重新泛滥的流贼镇压下去。

      由此,这一番角力之下,洪承畴居然也阴差阳错的成了最大的赢家,最大的得利者。反倒是那个孙承宗的旧部,却得了一个棘手的不能再棘手的任务。不过面对眼前的困境,他心底里竟隐隐希望那个人能将这次任务达成,而自己正好可以从中不菲一兵一卒便守住这京师最后一道屏障,山海关。

      洪承畴毕竟不是草包,不可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他到了山海卫之后,第一件事就下拖欠了已经一个多月的饷银,不但补还多,这笔帐自然由身后的京师户部来填补,到了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他相信即便吝啬如李侍问者,也不得不满足他于银钱上的一切要求。

      军饷对士气的激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原本惶惶的人心逐渐稳定下来。同时,他又将自家的陕兵由宣府调来,又保举与其共事过的尤世禄为山海关总兵,整合关宁军残部归山海关总兵一体提调,由此关城之内的悲观气氛被一扫而空,很多人都对这位新来的总兵另眼相看,甚至在私下里还流传着一些论调,如果皇帝一早派了这位洪部堂来,而不是那草包一样的杨嗣昌,宁锦也不至于崩溃如斯。

      一连数日的部署,使得山海关军心逐渐稳固,洪承畴也进一步了解了杨嗣昌对关宁锦防线的破坏之深。不得不说,杨嗣昌拢权抓权的手段,极为很辣老练,但这是军中不是朝廷官场,敢于对抗其军令的总兵巡抚都被其夺职诛杀,由此在短时间内大权在握,令行禁止。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这些人都是关宁锦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掉了这些文官将领,不但严重打击了敌前军心士气,杨嗣昌夹袋里又没有合适的替代人选,直接导致了建奴大军突然而至时的大溃败。

      新晋山海关总兵尤世禄本来在宣大时对这位洪部堂也不甚以为然,但是通过这一连串的整肃手段之后,也开始对其刮目相看。更为让他佩服的是,洪承畴在基本稳固了山海关内部岌岌可危的形势之后,竟然已经打起了山海关外的主意。

      建奴大军并不在山海关下,而是在距离山海关几十里以外的广宁前屯卫,这就给了洪承畴闪转腾挪的空间。这一段距离上原本还有十几个堡寨,可惜在撤退之时都被匆匆烧毁,而洪承畴的一个筹谋便是将这些先前被烧毁的堡寨重新修复,并以此步步为营将防线冲线延展到山海关以北,以期使山海关脱离直面敌军的危险境地。

      山海关内成群的溃兵在被重新整合以后,作战任务也随之调整,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修复堡寨的主力。第一个目标便是距离他们最近的八里铺。

      这一带只有建奴为数不多的游骑斥候,洪承畴命尤世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将这些人全部杀溃驱散,竟然取得了开战以来难得的一次小胜利。

      建奴大军显然没料到,一路溃败到底龟缩于关城之内的明军竟敢出兵袭击,立即组织了附近的数股游骑进行反击,但是在尤世禄绝对优势兵力的攻击之下,最终还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了撤退。

      洪承畴亲临八里铺修复堡寨的工地,为军卒们鼓舞士气,这一招果然奏效,军卒们被惨败打掉的士气开始逐渐恢复。尤世禄似乎也看到了重新恢复辽西宁锦防线的希望,但是心中的隐忧却像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不知何时便会挥落下来。

      “洪部堂容禀,【创建和谐家园】一战小败,怕是会掀起猛烈的报复……”

      声音很低,只有他和洪承畴两个人能听的真切,这也防止被军卒们听了去影响军心。

      ¡°ÈýÈÕÖ®ÄÚ£¬÷²×Ó±ØÈ»²»»áóȻ´ó¾Ù½ø·¸£¡¡±

      洪承畴只冷冷的丢下了一句话,便带着总督亲兵绝尘而去,前往他的下一个目标视察去了。

      尤世禄不知洪承畴是如何判断建奴不会在三日内大举报复的,但八里铺堡就在这种情形之下于三天之内修建了起来,【创建和谐家园】除了只有小股骚扰之外果然没派出大军进犯。他不禁对这位洪部堂更为佩服,执行军令也更为痛快。

      明军的下一个目标是修复与八里铺遥遥相望相互呼应的铁厂堡,但【创建和谐家园】却没再给他们更多的时间。

      广宁前屯卫,满清皇太极行营大军出动,领军的主将是豫亲王多铎,他对这次出击混不在意,甚至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劳师动众仅仅是为了击败在山海关外重修堡寨的明军,在他看来直接攻打山海关还差不多。

      多铎是个直性子,有什么都在肚子里藏不在,所有不满全部化成了口中的骂骂咧咧。

      “十五弟慎言,大汗不轻易攻打山海关是因为红夷大炮还没有就位,一旦就位等待明军的将是无尽痛苦的地狱。”

      “等等等,等明军准备好了,我大清铁骑又要多死多少人?再说了,这啃骨头的活早晚不得落在十四个身上?”

      Õâ¸ö¶àîìËäÈ»Æ¢Æø¸ÕÁÒ±©Ô꣬¶ÔÕâһĸͬ°ûµÄÊ®Ëĸç¶à¶ûÙòÈ´ÑÔÌý¼Æ´Ó£¬¾¡¹Ü¶à¶ûÙò»ñ×ï±»½µ³ÉÁ˶àÂÞ±´ÀÕ£¬¶øËû»¹ÊÇÌÃÌõÄÔ¥Ç×Íõ£¬ÈÔ¾ÉË¿ºÁ²»Ó°ÏìËû¶Ô¶à¶ûÙòµÄÓµ´÷¡£

      “大汗深谋远虑,不是你我能揣度的,多铎,听十四哥一句只管带兵前去便是!”

      明显的言不由衷使得多铎更为不满,“十四哥这是怎么了?难道你的雄心壮志都被一次失败磨平了吗?”

      ¶à¶ûÙò²»ÔÙ´ð»°£¬¶øÊÇ»ÓÊÖËͶàîìÆô³Ì¡£

      六万清军云集广宁前屯卫,多铎率五千部众直杀往山海关方向,但是大战整整一天之后,竟然在明军殊死抵抗之下无尺寸之功,天黑之后只好铩羽而归。为此,刚刚回到行营的多铎便被皇太极招进军帐之中狠狠一通责骂,多铎不忿之下出演顶撞,多亏同在军中的礼亲王代善求情,这才躲过了责罚。

      看着摇头晃脑出去的多铎,代善不无忧虑的提醒的皇太极。

      “大汗若再不出兵,洪承畴早晚得将堡寨一路修道我大清行营之外,到那时可要棘手了许多!”

      皇太极手捋颌下胡须默然不语,并没有回答代善的问题。代善却并不在意,而是又自顾自的开口。

      “我大清这次兵进辽西如此顺利是在盛京时所没想到的,若是趁着杨嗣昌措手不及,拿下山海关也未必不能,现在明庭派了洪承畴来,据说此人颇有些能耐,恐怕……”

      在代善的揣测中,一向谨慎的皇太极定然是对出兵决战心存疑虑的,山海关城高池深,又是明朝京师最后一道防线,明军必然全力救援,没有个一年半载休想将其拿下,久耗之下必然靡颇巨,如此硬碰硬便等于舍易而求难,不如选其他隘口破关而入来得实在。

      还有一点,清军几乎兵不血刃取得眼下这种战果,明朝宁锦防线损失殆尽,已经远预期。原本的预计之中,将会于锦州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设想并没有生,这就有可能使得皇太极心中产生了固守战果的可能。

      但转念一想,这也不符合皇太极一贯的作风,岂有到嘴的肥肉放着不吃的道理。那么还有一种可能,他准备将明军的主力由城高池深的山海关中吸引出来,由野战歼灭,然后再一战而毕其功。

      ¡°¶àîì²»ÐÐÃ÷ÈÕ¾ÍÈöà¶ûÙòÈ¥°É£¿¡±

      代善试探着问了一句,皇太极摇摇头仍旧没有说话,但这却使得代善更加确定了之前的揣测。

      “那明日继续让多铎去?磨磨他的锐气……”

      这一回,皇太极没有继续摇头,却将桌前的精致木匣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只通体晶莹剔透的白玉盒,打开盖子,里面露出了散着一种异样光泽的白色膏状物体。

      第四百二十六章 晴天霹雳

      皇太极极为陶醉的闭上了双眼,代善眼见着与自己这位四弟无法再商议军机便,无可奈何的摇摇头退了出去。⊥燃文小說,www.ranwen.org他虽然是四大贝勒之,却从未敢在皇太极面前表露过一星半点忘形之色,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别于阿敏和莽古尔泰至今不倒。

      代善对这种在盛京权贵中突然盛行的福寿膏大感忧虑,其昂贵的价格足以在短短旬月时间便吸干一个小富之家的毕生积蓄,若只在权贵中流行当也无伤大雅,可若是在民间也盛行起来,无疑将是一场灾难。

      但是这种事还轮不到他代善来出头,京中的亲王贝子推崇此物者数不胜数,何苦自己站出来招惹大家的记恨,大不了只能交代了自家的子侄门人,严禁接触此物。

      夜色已深,早就侯在帐外的戈什哈见自家主子出来,赶紧将灯笼点亮,头前引路。刚刚出了皇太极的御帐范围,便有人将代善半路拦住。敢在这行营中拦礼亲王的人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二哥留步!”

      ¡°ÊǶà¶ûÙòÂ𣿡±

      代善立即便从声音里判断出拦住自己之人是被皇太极贬斥为多罗贝勒的多尔衮。这有点让他隐隐不快,以多尔衮的行事风格当不至于如此鲁莽的拦路说话吧,还嫌不够高调,嫌大汗的猜忌不够厉害吗?但转念又一想,正因为多尔衮不会如此鲁莽,眼下拦住自己肯定是有等不得的大事。

      “何事如此急迫?”

      几个戈什哈也认出了是多罗贝勒多尔衮,不敢再拦他,多尔衮几步就来到代善身边,附耳上去声音压的极低,语气前所未有的异样。

      仅仅听了几句,代善便勃然变色,失声道:“什么?消息可没错?”

      多尔衮一向睿智的眼睛闪烁着不安分的光芒:“快马刚刚来报,断然不会出错的。”

      “大汗还不曾知晓?”代善看着多尔衮的眼睛,确认一般的问了句。

      “快马信使刚刚抵达便被拦下了……”

      代善却突然换了一种语气,语调也颇为奇怪。

      “那可耽误不得,还不快去禀报大汗,晚了怕就来不及了!”

      ÌýÁË´úÉÆËùÑÔ£¬¶à¶ûÙòÁ³É«ËƺõÒ»ÖÍ£¬È»ºó³ÙÒÉÁËÒ»ÏÂÎʵÀ£º

      “眼下战事正到关键时刻,若是告知了大汗……”

      代善见多尔衮迟疑摇摇头,只吐出了一句糊涂便带着戈什哈扬长而去,似乎避之惟恐不及。

      多尔衮瞅着代善逐渐走远的背影,用满语嘀咕了一句,并没有往皇太极的御帐方向去,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军帐。半路上正遇见急急忙忙赶路的何洛会。

      “十四爷大事不好了,盛京……”

      “莫声张,我已经知道了!”

      “那大汗?”

      何洛会看多尔衮由御帐方向而来,以为他已经告知了皇太极这个不幸的消息。多尔衮却摇摇头,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也如代善一般径自去了。将何洛会扔在当场,不知是进是退,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坚定的往皇太极御帐而去。

      多尔衮回到自己的军帐,多铎一直在等他,刚一看到十四哥的身影,便满脸兴奋的搓着手,迎了上来。多尔衮冲他摆手,示意不要说下去。

      “明日你还要率部进攻明军,破坏堡寨,还不早些回去休息在这作甚?”

      “出了这等大事,大汗哪里还能顾及咱们?这,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明明另有所图,却让咱们上去白白的损失旗丁,打的什么鬼主意,谁还看不出来,当初他不也是如法炮制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吗?”

      多尔衮点头算是默许,皇太极的想法他也猜了个七七八八,之所以顿兵广宁前屯卫,打的就是吸引明军野战的主意,让多铎率部去拔钉子,无非想借机消耗其实力,打了胜仗自然千好万好,如果接连败仗再忍不住出言不逊,有大把的治罪理由在等着他。如果多铎被拿下了就等于斩断了多尔衮一臂,接下来当其冲面临打击削弱的便直接是他多尔衮了。

      多尔衮责备的看了多铎一眼,“还是如此沉不住气,忘了莽古尔泰是怎么死的吗?你难道还想步了他的后尘吗?”

      这句话便如一道惊雷,果然让咋咋呼呼骂骂咧咧的多铎安静了下来,今日一战他的确憋了一肚子气,真想当着皇太极的面顶撞一番,但好歹最后还是忍了下来,没给皇太极治罪的口实。

      “十五弟啊,一定要把心态放平和,打击明军拔掉他们的堡寨,对我大清有利,同时更是为了吸引明军主力与我大清决战。你多败上几场,正可以麻痹洪承畴,使他产生自满心里,到时我大清八旗全力一击必然可一战而毕其功。”

      多铎不服气的辩驳道:“凭什么让咱们去做着炮灰?”

      多尔衮冷笑三声:“这天下本就没有公平可言,你忍他三年,才有扬眉吐气的机会,否则只能像阿敏和莽古尔泰那样,变成一抔黄土!”

      “黄土就黄土,这鸟气真是受不了了!”

      多铎嘴上强硬,但语气却是已经逐渐淡了下去,明显是被多尔衮说服了,他还年轻可不想就此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十四哥由亲王被贬斥成多罗贝勒一样欣然接受,看来自己所差还太多了。但随即却又有几分幸灾乐祸,“不过这一回,可有热闹看了!”

      次日一早,皇太极御帐外果然乱了起来,两黄旗的精锐甲兵突然紧急【创建和谐家园】,一阵呼啸过后,数百骑出了行营,直往盛京方向而去。将满营的贝子亲王看了个目瞪口呆,议论纷纷都在私下里猜测着大汗因何突然离开中军行营返回盛京,难道是盛京出了大事?

      直到那精锐马队扬起的漫天尘土逐渐消散,礼亲王代善这才收回了目光,军中大小事务从现在开始俱由他来节制提调,肩头担子虽重,但大汗早就将策略定下,他无非是萧规曹随而已。一转身,多尔衮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代善心头没来由的一惊,自己这十四弟向来和皇太极不对付,这个时候可别在军中给他搞什么幺蛾子。

      多尔衮笑意盈盈的看着代善,“大汗心神俱乱,二哥临危受命,十四弟任凭驱策!”

      话虽如此,代善却丝毫没感受出多尔衮任凭驱策的诚意来,好像此人能看穿他的心思一般。

      “大汗早就定下了策略,你和多铎也到了该出兵破坏明军重修堡寨的时候!”

      多尔衮嘿嘿一笑,“哪里还用二哥吩咐,多铎一早便带五千勇士给明军添堵去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4 14: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