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海森堡也没想到那个愚蠢的【创建和谐家园】主将竟然能往右翼冲出硝烟,现在与之突然面对面对峙,竟然使得他麾下的小伙子们面临自打第一炮兵营成军以来,最为严峻的危险。
怎么办,海森堡飞的盘算着,却绝望的现,除了与之短兵相接竟然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他的步兵自打接受训练以来,都是学习如何操纵大炮,至于如何杀敌,则与乡间的民壮不相上下!
汉军旗近万大军逐渐涌出浓烈的硝烟,就像露出了恐怖的冰山一角,反观海森堡的炮兵营,只有不到一千人,双方实力悬殊至极,不用交战胜负便已经分出来了。
拼了!战场形势千变万化,炮兵们临阵装填已经来不及,此时比的就是对敌的勇气,逃是死,迎战也是死,何不死个轰轰烈烈!
鲁之藩终于醒悟了过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歼灭了三卫军的炮兵营,汉军旗士兵们必然会士气重振,到时候重整旗鼓,就算不能一战取胜,从容撤退则当非难事。不过他很快否定了这种寄希望于后路的想法,此战如果不胜,他在满清的前途也就完蛋了,没有足够的功劳和胜绩傍身,就算礼贤下士如多尔衮恐怕也会弃之如敝履吧,毕竟他们需要的是能打胜仗的主帅,而不是丢盔卸甲,损兵折将的无能之辈。
自打投了满清之后,鲁之藩一直姿态甚高,即便口中不说,也将自己视作身具大才之人,只是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而已。就凭借着这份孤高冷傲,他得到了多尔衮与日俱增的敬重。但是,此战之后以往那种君明臣贤的假象应当不会再出现了吧。
一阵黯然神伤之后,鲁之藩甩掉了纷乱的想法,眼下已经有了转败为胜的转机,如何竟多愁善感,患得患失起来?此前的豪气哪里去了?大不了功若不成,成仁便是!想通此中关节之后,鲁之藩振作精神,强令冲击三卫军炮兵营,不管结局如何先将这到嘴的肥肉吃掉再说。
海森堡已经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此时的他已经来不及回顾自己这匆忙的一生,甚至顾不上回头向西看一眼家乡的方向。
“小伙子们,在海森堡的心理面,你们永远都是最优秀的炮兵,没人能越你们……”海森堡竖起了大拇指,再一次毫不吝啬的夸赞了一番,可这一次他却并没有如以往一样许之以大鱼大肉,声音陡转直下:“【创建和谐家园】大军就在眼前,等待你们的将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大战!三卫军的炮兵没有孬种,从来只能迎着危险迎上去。下面,大伙随我冲阵杀敌去!”
张小鸠将腰间的雁翎刀抽了出来,冲上面狠狠啐了一口,又用袖子擦拭了一下。
“海营官你还欠俺们一顿可劲吃管够的大鱼大肉呢,这一战过后可别再食言了啊!”
“对,欠俺们的鱼肉不能再抵赖了,杀完了【创建和谐家园】可要兑现……”
海森堡的眼睛湿润了,就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竟然在这种生死绝境之中,第一次找到了在这片土地上的归属感。他用生硬而又音调奇怪的汉话,嘶吼着:“杀【创建和谐家园】!”
鲁之藩突然觉得脚下的大地颤抖了一下,紧接着便是马蹄狠狠踏地之声,仅仅瞬间的功夫便由远及近越来越响。
有眼尖的人突然指向北方,尖叫道:“骑,骑兵!”
“援兵来了!援兵来了!”
张小鸠指着北方扬起的漫天尘土,果见一只骑兵以几近极限的度疾驰而来,眨眼便是几十步,脚下的大地也颤抖的越来越厉害。
海森堡终于没能忍住,他第一次失态了,高擎起手中的雁翎刀,第一个带头冲了上去。炮兵的荣誉不容作贱,只有冲锋冲锋再冲锋!
眼看着北方漫天的尘土,鲁之藩只觉得脑中轰然作响,身子摇晃了两下,终于没忍住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第四百一十一章 典使汉奸
是李信来了,征西前将军的大旗迎风猎猎,耀眼无比。∮燃∮文∮小∮说,www.ranwen.org鲁之藩终于忍不住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惊得身旁亲兵手忙脚乱扑将上来查探情况。最初他们以为鲁先生受了伤,但在一阵摸索过后鲁之藩很快又悠悠醒转,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大势已去,赶快逃命去吧!”
“先生,先生?您说什么?”
鲁之藩不顾胸前一片殷虹,挣扎着起身瞄向远处越来越近的那杆耀眼将旗,无限失落的重复道:“事已至此,已经无可挽回,赶快下令全军……”
说到此处,鲁之藩停顿了,下令全军逃走吗?虽然理应如此,但他却突然醒悟过来,只要他的这个命令一下,整支大军就将不战而败,彻底沦为明军任意追杀的鱼肉。反倒是拼死一战,还能多杀上一两个明军。
鲁之藩突然有些恍惚,产生了自己还属于明军一方的错觉,这胜利是明军的胜利,仿佛他仍旧还属于明军一方。可是,当真造化弄人,为何自家加入了大清之后,第一次独立领军就破天荒的败了呢?真让人不甘心啊!明明大清军对战明军都是十场九胜,就这一场败仗为何偏偏就让自己赶上了?
难道连老天都瞧不起自己这二臣吗?
鲁之藩仰面朝天,心底里出了不甘的呐喊,也就是瞬间的功夫,这种心底里出的愤怒之情反而激起了他读书人的倔强。
“什么老天运数,都是狗屁!今儿我鲁之藩就要让你们看看,你们那奸诈狡黠的伎俩一定会落空的!”
他仰面望天突然喊了起来,将亲兵们吓的不轻清,这些人都是多尔衮的心腹,都是正儿八经的满人,曾得了保护鲁之藩的死命令,每一个敢掉以轻心。不过,鲁之藩喊的却是汉话,他们听的并不真切,准备上前去护着鲁之藩免遭明军冲击带来的伤害。
谁知鲁之藩却陡然间恢复了正常,用满语命令身边的亲兵。
“走!现在就撤!”
这回他们总算确认了鲁先生的命令,数百人护着他一头扎进了浓烈的白色硝烟之中,至于他的中军将旗则被刻意留了下来,这是为了吸引明军的注意力。
亲兵们终于醒悟过来,鲁先生这是在自断双臂,丢车保帅。他们本来就是满人,对这些汉军旗的【创建和谐家园】们好感并不高,死了就死了,反正【创建和谐家园】多的是,每年都要大批的【创建和谐家园】投降,杀都杀不完,死绝了一批再招募一批便是。这些人反而还佩服6先生有决断,果然是不世出的先生,难怪多罗贝勒如此看重,战场决断竟然连眼睛都眨一下。
但是,随李信疾驰而来的骑兵哪里那么容易就让鲁之藩得逞了,营官主将6九手中令旗一挥,立即便有一支偏师也追进了浓烈的硝烟之中。
追兵与逃兵很快就撞到了一起,清军的马力由于先前的战斗而损失甚大,因此在和三卫军骑兵比起来马力稍显不足。眼见着被疯狂的缠住,鲁之藩竟然突然下令反戈一击,他的亲兵都是满八旗骑兵,战斗力果然不同凡响,于瞬间就爆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当即就将6九分出的这支偏师打的有些措手不及。
【创建和谐家园】骑兵和满清的骑兵在单兵战斗力上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的,尤其是人数相当,而对方又绝地一击的情形之下,很快便显现出了劣势。6九正要率部全部压上去,却被李信阻止。
“不可!你我虚张声势全赖这突然性,一旦让鲁之藩意识到了咱们这支援兵的实力,反倒会弄巧成拙,就让他逃去!”
三卫军的骑兵虽然在对方的暴起难之下有些手忙脚乱,但平日里训练有素的效果很快就显露了出来,他们并不打算与之胶着,而是划了一道弧线,轻而易举的就与之脱离。这是个明智之举,鲁之藩并没有察觉有异,反而觉得应当趁他们调转马头的机会,赶紧冲进战场中弥漫的硝烟之中,以掩护自家骑兵的身形。
但是就在这一瞬间,本来已经奔开的三卫军骑兵突然来了一次真正的回马枪,手中短枪指向后面忽然开火,将一些大意的亲兵打【创建和谐家园】下,这就彻底断绝了他们的追击之心,又当即想起了鲁先生撤退的命令,赶紧追随着鲁先生的脚步逃命而去。
这一幕一点不落的都落入6九的眼中,他一双精光四射的眸子里满是可惜。
“真是不甘心啊,就让这条大鱼如此溜掉了!”
李信早就减缓了马,笑道:“鲁之藩也算大鱼?在明朝不过籍籍无名,虽然对多尔衮而言算是一个人物,但我们若是捉了便如鸡肋一般!”
6九倔强的很,任凭李信如此说,仍旧是惋惜不已。
“让这汉奸跑了总归是难出心头恶气,一想起他在高阳时的所作所为,真想将此人绑缚于马前,好好质问一番,当初那个义正言辞的鲁典史去哪了?为何就当了汉奸?十三哥你猜他会不会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信盯着鲁之藩逐渐隐没在硝烟中背影,缓缓道:“莫要说负气之言,就算让鲁之藩这罕见逃走了,他的下场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闻听李信之言,6九做恍然大悟状,一摊双手。
“十三哥说的是,【创建和谐家园】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丢盔弃甲葬送了大军的败将?杀头都是没准的事,可哪里有咱们亲自惩处来的过瘾?想想这厮在高阳时那副清高的德行,在那就像杀杀他当年的威风,让他无言以对没面目立于十三哥脚下!”
李信很快便转移了话题,指着那仍旧立在前方的鲁之藩将旗,对6九下令:“时机到了,你我兄弟亲自去将那汉奸的将旗砍了如何?”
只见后续跟进的骑兵纷纷解去了绑缚在马尾的树枝,原来这支援兵其实只有千余人,之所以造成了漫天扬尘大军开到的假象,还多亏了这树枝的功劳。
6九又是一番调笑:“那汉奸鲁之藩若是知道了自己竟然是被这些树枝吓退的,不知是不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他对鲁之藩实在是厌恶极了,当初高阳城中的雷县令与周瑾一心构陷十三哥,若是没有这位典使的默许或肯,他们两人无兵无权,怎么可能就轻易得逞了?他甚至连那当朝声威赫赫的孙承宗孙阁老都一并恨上了,这个老东西也不是甚好鸟,若是他肯出面说一两句公道话,谁还敢肆无忌惮的构陷忠良?说白了还是信不过自家十三哥,以为榨干了十三哥的利用价值,这才都打起了卸磨杀驴的主意。
不过,6九对孙承宗的恨意可从未在李信的面前提及过,他能看出来李信直到此时此刻对那位孙阁老仍旧是推崇备至,或许有一天这些个大奸似忠的老东西们一个个都会露出狐狸尾巴的。只是,他却不希望自己所猜测的会成为现实,毕竟这样只会让人更加难过,他们这些人为了大明拼死拼活最终得到了什么?除了猜忌和打压,恐怕也就没剩下什么了。
李信觉了6九的神思恍惚,当即警告他:“战阵之上岂可走神?冷箭流矢可都没长眼睛!”
6九当即回过神来,却嘿嘿笑着回应:“【创建和谐家园】冷箭就是长了眼睛也射不到咱身上!”话音未落叮的一声,正有一支流矢撞在了他的铁甲叶子上,只不过由于力道已经用尽,难以穿透铁甲,跌落于地。尽管嘴硬,还是将6九惊起了一身的冷汗来。
鲁之藩的将旗周边已经没有多少人,目睹了自家主将撤走的汉军旗士兵们不知所措,而那些于浓烈硝烟中未及冲出之士兵则对前方的情形毫不知晓,仍旧在向前冲锋,由于失去了协调的指挥整支人马很快就陷入了混乱。
李信和6九所率领的千余骑兵就在这个时候冲了上来,汉军旗的士兵纷纷退避躲闪,试图避开这些来势汹汹的明军,冲在最前方的一名三卫军骑兵挥起雁翎刀,抡圆了朝鲁之藩的将旗砍去,手腕粗的旗杆应声断成两节,白色的降旗顷刻跌落于地,任由赶上来的骑兵践踏……
而汉军旗的许多士兵则刚刚冲出硝烟,突然目睹了鲁先生将旗倒下的一幕,顿时便傻眼了。很快关于鲁之藩被当茶砍杀的喊话在战场上迅被传了开来,也不知是谁先带的头……
“鲁先生阵亡了,被明军大将砍【创建和谐家园】下……”
将为兵之胆,一旦鲁先生被阵斩的消息传开,而且当事人又没在第一时间出面澄清,汉军旗便出现了塌方式的崩溃,他们的战斗意志本就不如满清八旗,又失去了主将,终于不可遏止的溃退开去。
而那些还没来得及冲出硝烟的后续汉军旗士兵们,则连冲出去的机会都没有了,看到前方的大军溃退折返,当即也跟着逃命去了。
海森堡意识到了机会,立即放弃拼命的打算,他们最拿手的还是大炮,此刻没有什么比大炮更有用。
“小伙子们赶紧就位,装填散弹……”
第四百一十二章 远虑近忧
海森堡的炮兵们趁乱再次向汉军旗开火,成千上万的散弹被喷射出去,大批的士兵像割韭菜一般被扫倒。『≤燃『≤文『≤小『≤说,www.ranwen.org这更加剧了汉八旗的溃退,崩溃的效果被这一轮齐射加强了,很多人甚至都扔掉了手中的兵器,只为能在逃命的时候跑的更快,万一被明军的大炮打中,就算不死也得残废,哪能有好果子吃?
“穷寇莫追,咱们在外围杀杀落单的【创建和谐家园】,至于追歼的任务就交给海森堡吧……”
6九本来想再追杀一番,在得到了李信的命令后,便放弃了继续追击,毕竟硝烟中敌情不明,贸然冲战场中浓烈的硝烟中去并不明智,不如在外围游弋伺机斩杀散落的【创建和谐家园】兵。
6九看了一眼又重新振作起来操炮的海森堡,这红毛鬼还真是让人佩服,打起仗来就像命不是自己的一般,这就给他造成了一种假象,认为红毛鬼打仗一个个都是不要命的,并在私底下警告自己,以后如果遇到了红毛鬼,一定要千万小心,打仗不要命的对手实在不好对付。
有时6九甚至觉得可惜,如此勇武之人不去当步兵实在可惜了,因为在三卫军中只有步战营是攻坚的主力序列,就连他所率领的骑兵都只能敲敲边鼓,捡捡残羹冷炙。再看海森堡每次一打仗就两眼放光的模样,炮兵明明是躲在步兵后面的东西,非要顶着危险冲在最前面,他也是佩服的不行不行的。
6九一直对鲁之藩耿耿于怀,既然不能冲进硝烟中去,便带着骑兵主力沿着战场的边缘往另一侧兜去。此时程铭九的步战营已经与鲁之藩所部的蒙古八旗纠缠在一起。蒙古八旗在经过了最初的劣势之后,很快就放弃了猛冲猛打的战术,而是不断的骚扰蚕食。虽然不能对明军造成致命的伤害,却能拖住他们的前进脚步。
蒙古八旗的主将当然不是蠢货,他是打算由自己拖住三卫军的步战营,然后等鲁之藩率汉军旗消灭掉炮兵营以后再折返回来,两军夹击一举将其击溃歼灭。
主意打的虽然好,但是他们却还没想到,浓烈的硝烟中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变化,他们所期待的两军夹击注定不会出现。而程铭九此时则陷入了焦虑之中,如果再继续被这群蒙古骑兵缠住,他们的处境就不妙了。
程铭九指挥过历次三卫军的大战,在方阵的使用上算是军中元老,无出其右。当即便将二线的后备人马组织起来,与一线互成犄角之势,一旦蒙古骑兵进攻主力方阵时,二线的方阵则从另一侧掩护,进行齐射,如此便减小了蒙古八旗可供骚扰的可接触面。
而步战营则趁此机会加快行军度,炮兵是绝对不能丢下不管的,无论如何都要将那红毛番鬼的救回来。就在程铭九急吼吼前进的当口,第一批汉军旗溃兵出现了。尽管他不明所以,还是当即下令进行齐射阻击。
齐射很成功,汉军旗的溃兵已经崩溃,没有指挥协调,乱哄哄的挤在一起,就是想改变方向都很难。齐射的【创建和谐家园】冰雹一样砸了过去,立即便扫倒一片。这种恐怖的伤亡,终于迫使汉军旗的溃兵们转向了,转而往东而去。
程铭九如何能放过这个机会,当即对汉军旗的溃兵紧追不舍,齐射一轮又一轮,每一次齐射就有上百人倒下,几轮之后就是上千人倒下。程铭九敏锐的意识到,汉军旗能够如此惨败,绝不是海森堡的炮兵所造成的,没准是大将军的援兵到了。
一念及此,程铭九当即令人呼喊大将军来了,援兵来了。
训练有素的三卫军步战营喊起口号来都整齐划一,直透云霄,很多蒙古八旗的军将都听得懂汉话,在见到汉军旗崩溃的逃兵之后本就心惊不已,突然又听到三卫军纷纷呼喊,他们的援兵来了,一个个也顿时战意全消,士气陡然急转直下,进攻的势头就此就矮了下去。
战场的形式在李信出现以后,一边倒的倒向了三卫军。突然袭击的目的达到,这一千多骑兵的作用也就到达了极限。随着战事的推进,汉八旗彻底完蛋,蒙古八旗也随时准备逃走,整个战场的胜局基本已经被三卫军锁定。6九准备冒险去追击鲁之藩,李信也不再阻拦,任由他去。
不过他却对此并不抱多大希望,如果鲁之藩能在率先逃走的情形下还能被6九生擒活捉,那多尔衮的一双眼睛可算是瞎的可以。
李信的判断果然没错,鲁之藩早就逃之夭夭,6九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一直都没现鲁之藩的影子,气急败坏之下便追着一群溃兵猛冲猛打,一时间倒斩获颇多,杀敌无算。
李信并没有随之加入追杀的行列中,而是带着亲兵赶往一处光秃秃的高地,俯瞰整个战场。只见绝大多数的汉军旗步兵都争先恐后的逃窜进密林之中,而大股的蒙古八旗骑兵则只能沿着官道逃窜,相对追击那些进入密林的溃兵,追击蒙古八旗的骑兵们更为容易一些。他当即令人吹角挥动令旗,让6九放弃追杀汉军旗,转而追击蒙古八旗骑兵。
这股蒙古八旗骑兵也许是慌不择路,居然一路向南往边墙内逃去,6九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尾随追击。程铭九则即将所部分成两部分,第一线紧随在6九的骑兵之后以作后应,第二线则留下来继续清理满清汉军旗的残兵。
眼看着一战大获全胜,李信却生不起半分高兴来,早在几天前他已经得到了消息,浑源州生了大屠杀,十几万人口被屠杀殆尽,尸体堆积如山,崇祯皇帝为此还吐了血。这一战之后,大同府算是被彻底打烂了,想恢复元气没有数年之功恐怕难上加难。
况且还有镶白旗的固山额真图尔格还游弋在山西腹地,这个人就像是一枚定时炸弹,如果不尽快将此人揪出来干掉,万一再让他来一次大屠杀后果不堪设想。
再者,朝堂之上的变化也令人忧心不已。孙承宗风疾已经不能视事,而顶替他的人竟然是一向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的杨嗣昌,有了这样一个恶邻,自己所面临的局势更显扑朔迷离。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自从于蒙古草原南下以后,与南面的通信逐渐恢复,除了以上两点远犹以外,还有近忧。亲兵营官牛蛋被控投敌,罗织罪名的人其心险恶昭然若揭,显然是为了对付自己。
李信叹了一口气,他万万想不到,自己在前方作战,后方便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开始无中生有,落井下石了。如此卑鄙龌龊,不顾大局,自毁栋梁,如果崇祯皇帝还能容忍如此宵小横行于朝堂之上,大明岂能不亡?
李信现在唯一担忧的是崇祯皇帝对自己的态度,如果他还一如既往的信任自己,那么这些诬告,在自己胜利回师之后便都会烟消云散。可如果崇祯皇帝因此而对自己产生了疑虑和猜忌,那么他的处境就极为不妙了。朝廷上四处都是敌人,不会有大臣肯为自己说话,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就等于失去了立足于大明的根基。
别看现在三卫军风生水起,也许只要皇帝的一句话,就能将其彻底毁了。在此之前,李信对这一点的认识还不够情形深刻,但是现在的危机感却如影随形。
就在昨天,太原派来的人找到了他们,带来了一则更让人愤怒不已的消息。朝廷拨款二十万两给山西赈济灾民,但到了太原以后居然只剩下了两千两。沿途各级官吏对这笔银子上下其手,竟然做下了如此令人指的行为。
他能怎么做?和直隶山西两省的地方官为敌,去一一讨还那二十万两白银吗?还嫌三卫军在朝野树敌不够多吗?
大同的战局已经接近尾声,清军的这次突袭注定失败,孤军深入的图尔格早晚会覆灭,已经不足为虑,但是却没有赢家。打赢了战争的李信一样也是输家,摆在他面前的局面比一团乱麻还乱。千头万绪思虑起来,竟然有难以下手之感。
最后,他还是决定只挑两件事做,一是像皇帝表明忠心,二是全力应对已经到来的饥荒,一定不能让自己的老巢陷入混乱,再出现流贼复起的局面。
李信破天荒亲笔书写了一封奏疏,虽然歪歪扭扭却是情真意切,痛陈内心之忧虑,更驳斥了那些构陷自己叛国投敌的谣言,其中也还解释了他攻略蒙古的意图。并声言,此战过后漠南蒙古各部联盟的领便会进京朝觐。
回京的路已经通了,由于传旨被滞留在军中的高铿到了此时便决定返京,李信将那封平生第一次亲自书写的奏书托由他带回京城去,转呈皇帝朱由检。
“李将军,咱们就此别过,咱家不虚此行,一定会将各种实情一一禀明万岁,绝对不会让朝中的宵小得逞,您就放心吧!”
第四百一十三章 蜕变成鬼
鲁之藩并没有向北逃出边墙,而是一路往南准备去寻图尔格,他不甘心就如此灰溜溜的逃回辽东去,那可真就功亏一篑了,眼下只有图尔格的大军是仅剩下的翻身之根本。⊥燃文小說,www.ranwen.org
所以他不顾一切的带着身边的百余亲兵沿着图尔格烧杀抢掠的路线由镇虏卫直往南而去,但是他却忽然绝望的现,位于镇虏卫城西南方的阳和卫就像是一道壁垒拦在了他的面前,由于这座城修的十分完备,又有三卫军擅长的诸多火器,当初无论是鲁之藩还是图尔格都为了节省人力而没有主动去进攻这座位置上并不甚重要的城堡。
只是兵败向南挺近的现在,这座当初显得次要的城堡,竟然突然变得异常重要起来。阳和卫的明军守将显然是加强了此地的防务。到处都是明军的探马游骑,一个不小心若是被他们现,恐怕便将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