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17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流贼之祸尤其以山西南部平阳等几个府最为严重,而蒲州王家便在其中,整个家族几乎被连根拔起。且祸不单行,山西各地官员又死伤殆尽,三驾马车断其二。

      太原大战之后,李信携三卫军强势进驻太原,周边府县各地官员均出自李信之笔下勾选。卢周王三家返回太原之后大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因此才借着张方严为由头,打算重新确立其家族在山西的地位。

      说到底,这件案子所争的范畴已经不是是非对错,而是谁的实力更强大,两相比较之下,吕四臻更看好手握重兵统揽太原府军政的李信。曾经身为山西按察使司俭事的他也曾在这个庞大的家族面前匍匐屈膝,如今自己一手掌握了可以将这根基朽烂之大厦所摧毁的契机,不由得心潮澎湃。

      基于以上认知,吕四臻派出按察使司最精干的能吏,三令五申要秉公处置不法,并一再强调张阁老乃是致仕老臣,一定不能寒了天下致仕官员的心。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各位精干能吏岂能不了解按察使的心意。简单了解了事经过之后,立即出动皂隶抓捕【创建和谐家园】无赖,岂知对方竟事先收到了风声,躲了起来。

      吕四臻大怒之下,立即令请牛蛋协助协调宪兵,封堵太原城门,于全城大肆搜捕那【创建和谐家园】无赖。结果几次抓捕都扑了空,对方便似未卜先知一般,他也终于意识到在按察使司衙门里有人通风报信。

      紧接着卢府的报复让吕四臻有些措手不及,太原全城商户罢市,他的家里也开始断粮短菜了。奈何商人罢市这等事不是提刑按察使司的管辖范畴,他只能干瞪眼直着急。太原知府田复珍的表现让他大为惊讶,这个一向刚强,不善妥协的府尊居然莫名的软弱起来,竟还遣了皂隶挨家挨户的劝业。在他看来,有一百种雷霆手段也比这等不痛不痒的应对方法要好上百倍,千倍。

      接连三天的全城罢市让吕四臻见识了什么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紧接着消息传来,竟然连总兵府里的郡主都已经买不到米面粮油了。卢府手段决绝,让吕四臻直觉的后背冒凉风,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决定使出杀手锏,从卢家拆了张家宅子这件案子上入手。

      果然,不出半天的功夫,就让吕四臻查出了线索,那片宅子当初建成之后便一直没有入官府的籍册,所谓房契和地契确系伪造而成,然后又买通了管理籍册的书吏夹塞了进去。

      那书吏是个软骨头,没等用刑便竹筒倒豆子全招了。有了这个线索,吕四臻大可以名正言顺的先去卢府拘捕拿人了。不论是伪造契约,还是买通书吏,亦或是毁坏他人财产,这几项罪名都够卢家喝上一壶的了。

      不过现在却不是出手的最佳时机,他在等,等待舆论的转向。

      《太原午报》在几天前突然对张方严和卢金吉的冲突做了大肆的报道,随着几日间循序渐进的深入,痛陈卢氏仗势欺人之龌龊。这在市井之间激起了人们广泛的共鸣,就连吕四臻身边的书办都在天天关注此案的连载。

      就在时机逐渐成熟之际,意外又陡然生了,郭师爷跑来找吕四臻诉苦。

      “真真是疯狂到家了,卢家就能让满城的人都不敢买报纸,谁能有甚办法!”

      如今卢府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吕四臻都不觉得奇怪,只想不到卢家不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是在太原城中有相当大的能量。但是,他也敏锐的觉察到,这种裹挟民意的法子,看上去屡试不爽,但却如弓弦拉满一般,绷得愈紧,反弹力就愈大。如果不想反弹,不想松手那么就很有可能将弓弦拉断。

      他决定等着卢金吉将弓弦拉断,谁知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曝出了商户**事件,吕四臻清楚,反弹开始了,而且从田复珍那里传来了消息,李信也准备亲自出手干预此事,似乎一切都在按照预想展。

      可就在当晚,一位不之客造访了吕府,同时还留下了满满三大箱子白银。

      吕四臻看着三大箱子装的满满当当的白银,心下唏嘘不已,一时间百感丛生,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面对如此明晃晃的诱惑,又有几人能抵受得住?恐怕便是使磨推鬼亦不是不能。一念及此,他神色复杂的又扫了眼满满登登装满白银的箱子。

      罢市和商户**在太原城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李信亲自处理此案,先是问讯了**商户,当**的商户得知面前之人便是城中一言九鼎的大将军时,立即从病榻上跳到地下,痛哭流涕伏地喊冤。;

      “小人本是直隶商户,听说山西对咱商户好,才举家来了太远,可,可没想到恶霸横行,小人转眼间就要倾家荡产,**也是逼不得已!求大将军为小人做主申冤,到时治小人纵火之罪,小人甘心领罚”

      李信让他先不急喊冤,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一说出来,商户不解,旁边有书吏则提醒道:“还犹豫个甚,大将军要惩治不法,总得了解前因后果啊!”

      商户当即恍然流涕。此人正是那顾安霖,昨日债主走后,他左思右想之下,也没寻到个解决的办法,愁的一夜未睡。等到天明债主来催债时,便大觉绝望,悲愤丛生,激动之下一把火打算玉石俱焚。

      李信听他只絮叨自己是如何绝望的,便将其打断,让他说债主逼债是怎么一回事,这冤情又从何而来。如果仅仅是欠债还钱这么简单的事,还用的着他兴师动众的来讯问么?

      顾安霖也是悲愤与激动交集之下便情难自已,直到得了提醒才回归正题。

      “小人日前便得了通知,说从前天开始要响应罢市,此前虽有禁售一说却只是针对个人,于生意无碍。可这一回罢市却是小人无论如何都承受不住的,小人盘店看店,借了一大笔钱,每天都要付出一笔利息钱,若是一日不营业…….唉……小人就存了侥幸的心理,没有听从他们的话,开张了一整天,赚了不少,小人也着实高兴。乐极生悲说的可能就是小人,债主竟找上门来,让小人要么还钱,要么收铺……”

      李信听他又啰嗦了起来,也是无奈,便捡重点问了两个问题。

      “下令罢市的是何人?债主来收债和罢市有直接原因吗?”

      顾安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搓着手道:“债主收债就是下令罢市那人所逼使的,说是不来收债便让他如小人一般无法立足……唉……早知如此小人何必贪图那一天的便宜,罢市就罢市……”

      李信面色一寒,顾安霖意识到自己又啰嗦了,马上补充道:“据债主说,背后主使之人乃是太原城中的卢姓之人,不知大将军可听说过?”

      李信不置可否,反而问道:“你所述之言俱被书吏所记载,来日公堂之上你可否敢当面作证对质?”

      顾安霖见李信面色严肃,当不是敷衍,而是真的要秉公执法主持公道,当即激动的表态。

      “只要大将军为民申冤,小人豁出命来也要将这些欺行霸市的恶霸告倒!”

      接下来,李信命牛蛋带着顾安霖去擒拿债主,结果却现债主家正在办丧事,讯问之下才得知,债主回家后竟然上吊自尽了。牛蛋哪里肯信,直到让顾安霖验过正身,确认是债主无疑,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债主的上吊自尽,使得整件事又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此事太过蹊跷,牛蛋不敢做主,便急匆匆返回兵营将债主上调一事详细回报了一番。

      李信闻言讶然失色,到底多大的事值得逼死一条人命?难道罢市**的背后还另有隐情?

      第三百三十二章 查税开铺

      李信立即对这名债主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却让他隐隐觉得此人身份恐怕并不简单。燃文小说(wWw.RanWen.org)这名债主本也是常年跑口外的行商,专运些皮革茶叶一类的货物,可却在前年突然不再往口外跑了,说是着许多年脑袋别再裤腰带上也赚够了银子,要过几天安生日子,于是就做起了放贷人。最初人们并不相信他有足够的财力做放贷人,可随着几宗大的款项放出去,这种顾虑也就渐渐打消。

      久而久之,放贷这一行上对其家底财力难知底细,便都讳莫如深。此人在短短一年间便在太原府放贷这一行上声名鹊起,至于他财产的来源,市面上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在口外跑商的几年了大财,甚至有人说他现了蒙古【创建和谐家园】埋藏的宝藏,种种传闻不一而足,但其中最靠谱的一种说法是他攀附上了富甲一方可翻云覆雨的卢家。

      事实上,此人一直对卢金吉言听计从,就在太原遭灾之前,还成配合卢金吉在称中以放贷为陷阱,吞并了城外大批的土地。今年由于遭了灾,那些土地没有足够的人力打理,直到现在还有一多半都荒废着,但奈何是有主之田,李信自然也不便处置。

      继续深入下去,就连田复珍都连连咂舌,“田某为官数十载还从未见过如此罕见之情形,城中商户十之六七均曾借贷一人之手,殊为怪哉!”

      李信对田复珍所言深感赞同,民间商业交流,私人借贷本是正常事,但半数借款均出自一人之手便不正常了。

      “田府尊,即刻尽遣皂隶,按照这份借贷名单一一去录取口供,主要有两点必须清楚,一是这些借款究竟与卢家有没有关系,二是卢金吉是否曾以收款为由要挟过他们,至于细节方面则越详细越好。”

      半日功夫下来,调查结果让李信暗暗心惊,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众口一词,此人以收债为借口要挟响应罢市,且均曾不同程度的透露,此事乃是卢金吉为幕后主使,若想求情只能去找他,可又有谁能够资格去与卢家的家主接触呢?

      条理似乎清晰了起来,所有的矛头几乎都直指卢金吉,郭师爷磨拳霍霍,“此贼殊为可恨,现在人证物证俱在,当将其立即逮捕归案,依法处置,以正视听,恢复秩序!”

      田复珍却不同意。

      “不可操之过急,现在的证据都停留在口头证供上,没有实质的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卢金吉与放债人有从属关系,都是旁人从放债人之口听说,轻举妄动无异于打草惊蛇,过早的暴露了咱们准备收拾他的目的和决心,也给了他准备的时间和机会。”

      李信赞同田复珍的想法,却有着强烈的挫败感,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直试图扶持的山西工商业竟是眼下这个德行,大寡头凭借【创建和谐家园】结作为雄厚的资本靠山,对广大小商户予取予求,生杀予夺,长此下去,他的这些优惠政策不但不能真正的让广大商户得到实惠,反而会成为这些有着深厚权力背景的寡头们敛财的帮凶。

      想到此处,李信惊起一身的冷汗,自己取消了各地的税卡,改以新的收税条例,由专管工商的衙门负责此事,本来是好事,那么依照眼下情形,这些寡头可不可能利用漏洞来偷税漏税,大其财呢?

      他突然意识到,从此处入手当是查处卢府的一个关键契机,一番思量之后,便有了主意。

      “眼下须要做两件大事,其一,请田府尊立即责成专人进入工商衙门查处偷税漏税之情形,其中以太原府卢周王三家为主要嫌疑对象。其二,这件事须有商社来办,郭师爷你一力承担起来,在最短时间内,不惜代价不惜成本,于太原城中开起至少二十家以上的商铺,经营范围涵盖吃穿行所需,以此缓解罢市造成的供应恐慌。”

      田复珍与郭师爷闻言都是眼前一亮,大将军出的好主意。卢府撺掇罢市若是只针对罢市作为,无异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若是另辟蹊径,查办其行为之不法,那么便可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权立即便又回到了官府手中。

      郭师爷拍手称快:“大将军双管齐下,先惩治卢家不法之事,断其根本。再增开铺面,断绝他罢市扰乱局面的阴谋。如此一来,眼下的困局便可立时解决。商铺一事便包在小人身上,保准三日之内咱们商社的铺面在太原城中遍地开花!”

      联合商社成立之初,按照李信的设想便根本没打算涉足零售业,而是专注于大宗盐铁粮的买卖转运,便不在这一方面与城中的中小商户们争利了。但是谁都想不到,肥肉摆在面前,李信不忍心去吃,总有人会垂涎三尺。卢金吉便是其中之一,大肆利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几乎控制了整个太原府周边的工商资源。

      这也就是崇祯年间严厉打击私人采矿,否则这太原的煤铁资源怕是也早就如其囊中。

      “当下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布政使司那边刘令誉和李曰辅两个人可是时时盯着咱们,罢市这等骇人听闻之事必然会被其引为把柄,以此上书朝廷参合大将军高压暴力激起民变,到时候若坐实了民变的说法,恐怕,恐怕便大大的不妙了。”

      田复珍满脸忧虑的说出了自己的隐忧,李信则负手笑道:“你我尽力为之便是,何必患得患失,对结果也没甚帮助。”

      策略定下,田郭二人分头行动。

      田复珍的效率当真奇快,不消一个上午便组织起来知府衙门中的所有财计能手,进驻工商衙门。所谓工商衙门其实是个半官半商的机构,李信没有成立官署与任官的权力,但他善于折衷,便让田复珍以太原知府衙门的名义,雇佣委派了大量招募而来的民间人士,负责工商衙门中的业务,而后由知府衙门派员监督,专管此事。

      因此也可以说,这个所谓的工商衙门其实是隶属于知府衙门的,田复珍手下的财计能手都不是很吃干饭的,仅仅用了一个下午的功夫,便将其间各种偷税漏税行为查出来厚厚的一叠。

      偷税避税的方法在程序上可能看不出纰漏,但以条例而言,比照户籍信息,便当即可亦判断出对方究竟是否恶意逃税。新的收税条例,施行凭借户籍信息为缴税人的唯一识别凭据进行自主缴税,而绝大多数的逃税之人便使用与自身无关的户籍人信息,买卖即成便弃之不用,从不缴税,以此往复循环,久而久之偷逃税额之大,让田复珍都咂舌不已。

      结果让田复珍怒不可遏,这些东西本该按照规定核实之后,上报知府衙门,然后由衙门皂隶按照户籍信息追讨欠税,但却莫名被压了下来,显然是连他平日里每月派出的审计之人怕是都与不法之人坑壑一气了,并暗下决心,此事完结之后,必然要在知府衙门中进行一次清洗,清洗掉那些贪渎蠹虫。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户籍资料,田复珍嘴角抽动。当天夜里,知府衙门皂隶四出,全城内外搜捕偷逃税嫌犯,一时间太原内外鸡飞狗跳,成百上千人被抓捕归案。统计之后,这些人基本都是一些无业破产者和一些自耕农甚至是佃户。就是这样一群人,在工商衙门里登记了十数万两白银货物流转,岂不是咄咄怪事?说出去得让人笑掉满口牙齿,难怪那卢金吉敢肆无忌惮的裹挟商户罢市,还是小看了官府没有能人啊。

      又对这些人进行了连夜审讯,果真都众口一词的招供了,均招认是卢周王三家出钱买了他们的户籍信息,并且白纸黑字红手印,还有着交易契约的。

      周麻子被郭师爷从辅兵营调了出来,负责提调货物。筹划商铺时郭师爷才现,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手不足便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问题,像周麻子这等当初朝阳堡的老人自然是他的上上选。

      起初周麻子不乐意来,等郭师爷开出每月十两银子的酬劳时,便当即点头表示同意。

      这些人虽然没有经营商铺的经验,但胜在知根知底以及可靠,而郭师爷也充分领会了大将军的意图,此番开店志不在挣钱,而是寄希望于此来打破罢市造成的城中不满情绪逐渐积累而成的恐慌与怨气。所以,只要商铺开起来,就算成功一半,至于商品么,别说挣不挣钱,就算白送他都不反对。

      花高价盘铺面,花高价调运日用货物,这些仅仅用了两天时间便悉数完成,在第三天一早便满城的放起了鞭炮,同时还宣布开业大酬宾,所有商品货物第一天价格减半。

      这个消息一经传开立即轰动全城,先期第一批的二十家店铺几乎被挤爆了,数日来罢市所积攒的购买力殊为不小,直到日落西山,关门结业商铺外还拥堵着大批的购物百姓。

      晚间盘货之时,由于伙计生疏,价格混乱等各种原因,第一天虽然场门面火爆,各家商铺却是以达亏本收场。这将郭师爷心疼的至咧嘴,因为i额这些窟窿是他个人的工作疏漏,要由他个人来负责,但总算不负众望,肉疼一些也是值得的。

      三天来,有人欢笑有人愁,提刑按察使吕四臻在听说了李信各种应对作为之后,连连冷笑,终于下定了决心。

      第三百三十三章 白银来历

      商铺的开张成功缓解了罢市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第一日的半价酬宾,城中竟然掀起了一轮购物狂潮,尤其以吃和穿上为。燃文小说(wWw.RanWen.org)批看张的二十铺面显然不够用,郭师爷组织人手很快又开起了十间铺面,又由于人手紧张,周麻子便被调到一间粮油铺子做执事。

      与当地出售米面的单一铺面所不同的是,郭师爷为了节省开支而将米面粮油食盐归并到一起售卖。如此一来,效果反倒出奇的好,既方便了百姓又节约了成本。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周麻子被委派管理太原城中第一所大型综合性的米面粮油食盐铺子,也是郭师爷对他的重视。周麻子为此沾沾自喜,还颇为得意,更重要的是每月的薪酬又涨了五两,这等收入搁在以往连想都不敢想,如今却切切实实的存在,因此他下定决心,死心塌地的跟着大将军干。

      周麻子一经上任便将整件米面粮油铺子拾掇的井井有条,任何一样货物放在哪里,有多少存货,成本多少,售卖单价多少,全部了然于胸。开张三日,周麻子所负责的铺子也是所有铺子里唯一一间盈利的铺子。

      这日一早,周麻子天蒙蒙亮便起来了,指挥着小伙计们卸门板,摆放好将要售卖的米面粮油以及食盐。谁知刚刚开门,百姓们便蜂拥而至,将整间铺子堵得水泄不通,客源广进,生意兴隆,周麻子打盹做梦等能笑醒,嘴巴一整天都咧开到耳朵跟上,满脸的麻子点挤在一起也似开了花一般,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心情好了态度也殷勤起来,这在曾经的地痞无赖身上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位颤巍巍的老者手里提着米袋子显然是挤不过人群中的年轻后生们,排了半晌竟然还维持在原地挤不进去,急的直转圈。

      “老丈,老丈来这里!”

      老者狐疑的看着周麻子,指指自己。“后生在唤俺?”

      “正是,来这里,给你先称了米。”

      此言一出立即就有人炸锅,要找周麻子讨个说法,周麻子没好气的骂道:“老丈从一早上排到现在还没买上,就是你们这帮龟孙给挤得,还有脸面叫屈,买就买,不买滚蛋!”

      被骂的人悻悻闭嘴,当然不会真的滚蛋。周麻子将老者那将近五十斤的米袋子装了个满满当当,又命人给他扛了回去。老者对此千恩万谢,又是作揖又是鞠躬,周麻子得意洋洋,心情舒畅,满心都是助人之乐。

      到了晚间关板歇业,盘点店面货物,这一天的流水竟然是之前三日的总和。周麻子好似现了金山银山一般,这才意识到做买卖生意是个日进斗金的营生,似乎比在辅兵营里累死累活,时不时还要顶上去当战兵,要好的多了。于是他打定主意,以后就跟着郭师爷混了。

      接着又是一连三天,天天火爆,每日日进斗金都不是在夸大其词,但周麻子很快便又犯愁了,因为铺子里的米面粮油快告罄了。他此前负责货物提调转运,是以对商社的库存还是有些了解的,按照这种卖度,仓库恐怕已经要见底了。不过他并不担心,因为没有大将军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只需冲在最前面,当马前卒即可。

      面对日日火爆的场面,周麻子点货数钱到手软,可心理面却禁不住七上八下起来,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却无论如何都想不起究竟是哪里不对劲。终于,在连续三次看到了他曾帮助过的那位老者之后,周麻子意识到了问题出在哪里。

      从老者的衣着上看,家里肯定不富裕,那日闲谈他又了解到家中只有婆娘和一个未出嫁的姑娘。但他连续三次买的米粮已经将近二百斤,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上多半年了。而且还有一点细节,老者每次所买的都是上等的好米,这与寻常人家只买便宜的作风大相径庭。如此铺张浪费,所为何来?

      周麻子终于忍不住问那老者为何几次三番来买米,谁知那老者想也不想便回答道:“后生啊,老丈看你人好便走了远路也要来照顾你生意,实话说了,有人出钱,让咱们到城中买米买盐买油,到时候一九分成。”老者说道这里笑了起来露出口中黄的牙齿,又问道:“如何,这几日没少赚吧?”

      有人出钱让老丈来买米?这句话在周麻子脑子里转了一遍又一遍,他的心里突然跟着咯噔一下子,似乎明白了什么,也顾不得看店,简单交代了小伙计几句,便急吼吼去寻郭师爷去了。

      “甚?有人唆使百姓哄抢货物?”

      郭师爷只觉得头大如斗,商社的铺子除了第一天是半价销售以外,其余时间已经恢复到市价,但是按照李信平抑城中民怨的意图,最终的售价又比市价低了两成。难道是有商人从中嗅到了商机,准备低价买入,等事后在高价售出,好赚个差价?

      不对,不对,再想想,郭师爷摇着头又转着心思,终于一拍大腿,“是了,出大事了!”

      话音未落便也急吼吼的出门而去,把周麻子晾到了一边。

      “郭师爷,郭师爷……”

      郭师爷想明白了,城中定然有人从中作梗,这才雇佣百姓抢买货物,直至将商社库存购买一空为止,其目的不言自明,其用心险恶昭然若揭!

      李信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并没有多大的意外,以卢金吉之能若是一招便将其制服,他怎么可能在太原府翻云覆雨这么多年。沉思片刻后,应对的法子还是想了出来。

      “还是限人【创建和谐家园】售卖吧,只解决时下温饱问题,余粮余物概不售卖!”

      “请大将军详细示下!”

      “凭官府出具的户籍凭据按丁口按辖区购买,严禁量,跨辖区,必要时可以对行为恶劣之人采取强制措施!”

      郭师爷又一拍大腿,这个主意太好了,大将军不愧是大将军,多难的问题不过思量片刻的功夫便能迎刃而解。

      李信思量一阵又道:“必要时,可以涨价,以五成为限!”

      郭师爷欢天喜地的走了,李信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这个方法是不得已为之,如此一来,走低的民怨可能会因为限售后涨价而再次回升。说到底,是要抗到他们罢市进行不下去,这场博弈才算是赢了。

      现在就看田复珍那面进展是否顺利了,这一连数日,太原知府衙门又是封城,又是搜捕,将城中弄的鸡飞狗跳,究竟有多大的成果说不准,但民怨可是又起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2 0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