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三百二十三章 杀良冒功?
阿克济阿见威胁不管用,立即就换了套路,软语相求,“你要多少银钱,自可以开个价码,说出个数量,都都满足你就是,何必搞,搞这个…… ”
“咱现在差的不是银钱,数百兄弟你觉得多少钱能换回来?”
现在最要命的是阿克济阿根本就不知道李凤翔一把火引燃了火药以后,城中究竟又生了什么。燃文小说(wWw.RanWen.org)那伙马贼不是已经烧杀抢掠了么,如何又说什么东西都没有抢到。再说,宣府附近没有任何一支敢于出战的明军,就算大同和京师方向有援兵,等得到消息,然后再整军救援那也是两三天以后的事了。
阿克济阿突然又一转念,这厮莫不是再诓骗自己?刚想再套套那壮汉的话,岂料帐外一阵惨叫之后,一个人竟直直的撞了进来,满头满脸的血肉模糊。阿克济阿看清楚那人面目之后,大惊失色。
“容,容肃?”
容肃是正红旗章京与他一同来宣府策划劫粮,只是如何弄成了这般模样,可让阿克济阿惊骇莫名的还在后面。容肃显然也认出了阿克济阿,嘴巴张了几张却只出了哼唧之声,再看他口中一片血肉模糊,舌头竟然没了。
又一个壮汉紧接着跟了进来,一把将容肃按住,往外就拖。
整个过程不过是眨眨眼的功夫,但阿克济阿却真的害怕了,容肃的遭遇恐怕很快就会落在自己身上,再联想到那壮汉手中烧红的通条,他意识到容肃的舌头怕是被硬生生给烫没的。
到了此时此刻,阿克济阿到希望对方给自己一个痛快的了断,他想要求饶却不愿堕了爱新觉罗家的威风,但一想到如果不做些什么,自己就将和容肃一样,被烫去舌头,脸上被烙上奴隶印记,然后在这些马贼的奴役下,屈辱的苟延残喘。
不,绝不能如此,爱新觉罗家的子孙绝不能给祖宗蒙羞。
那壮汉见阿克济阿呆呆的出神,以为他已经被吓傻了,笑道:“你别挣扎,我肯定轻点给你烫,哎?温度好像掉下来了。”他又将已经逐渐由红变黑的通条伸到了燃的正旺的碳盆之中。
阿克济阿被他这一番话说的脸色都绿了,好像不挣扎就放了他一样,这厮是不是脑子有病?
“嘿,别哭丧个脸,好歹也是给你特殊待遇了,其他人可都是在马棚里呢,给你个挡风遮雨的蒙古包,该感到荣幸才是……”
半晌之后,通条终于又烧的通红,壮汉将之抽了出来,一步步走向阿克济阿,口中喃喃有词:“别动,别动,几下就好……”
眼见着那带着灼人温度的通条就要按到脸上,他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用力挣去,竟然就拉断了钉在铁链上的钉子,整个人腾的弹了起来,却也正巧,整个左脸结结实实的撞到了通红的通条之上,嗞啦一声,一股皮肉焦糊的味道和钻心的疼痛交织在一起强烈的【创建和谐家园】着阿克济阿的神经。
他顾不上疼痛,而是就势将双腕上的铁链套在了那壮汉的脖子上,又以最快的度绕道他身后,双臂用力,几乎使尽了吃奶的力气,以铁链勒绞着那壮汉的脖颈。
变故来的太突然,那壮汉显然被阿克济阿弄了个措手不及,胡乱的挣扎了一番之后才想起自己手中攥着一根烧红了的通条,慌不择路的使劲按在阿克济阿身上,又是一阵焦糊味传来……那壮汉一下又一下用烧红了的通条使劲往阿克济阿身上戳,每戳一下便是一阵钻心的剧痛。但是阿克济阿不能松手,否则他所面对的将是比通条烫烙更为生不如死的报复。
不知过了多久,铜条从那壮汉的手中滑落,阿克济阿能感觉到被自己死死压住的人已经软了下去,但他犹自不放心,又勒了一阵才将收松开,顿时瘫软在地,放松下来之后,痛感更加强烈了,脸上以及身上的烫伤【创建和谐家园】辣的折磨着他 。
人在虎穴,阿克济阿哪里还有精力估计身上的痛楚,逃出生天才是他迫在眉睫需要考虑的事情,与此同时,他也在暗暗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今日陷他于绝境之人,早晚要百倍千倍的还给他们。
……
来自宣府的军报让朝廷上下大惊失色,宣府被【创建和谐家园】内外夹攻,总监李凤翔亦凶多吉少。如何【创建和谐家园】月前才蹂躏了一次宣府,如何现在又来了一次?当宣府是他自家后院吗?皇帝并没有像以往那般歇斯底里,但从他那张阴郁的脸上,谁都能读出皇帝内心的愤怒。
朝臣们都十分识趣,主动提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让洪承畴复任宣大总督,所有的大臣对于这个提议都不再多做聒噪,就连此前极力反对的张四知都陷入了沉默。就此,洪承畴的复出已经不可逆转。
仅仅一日之隔,就在群臣商讨如何出兵救援之时,宣府的军报又到了。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直觉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这一回比之前的军报则要详细了许多,【创建和谐家园】混入城中与夜半难,内外夹击之下宣府城破,总监李凤翔在最后时刻以火药引燃城中数十万石粮食,准备以身殉城,幸得天佑而不死,却身受重伤至今未醒。
山西镇总兵官麾下营官张石头、6九于张家口遭遇数万蒙古鞑兵,大战之后将其全歼,一战斩一万五千三百余级。宣府的危机竟然解除了!
对于这封和李信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军报,很快便有大臣跳出来攻击其中的疑点,最可疑的地方就是斩数目,怀疑他们杀良冒功,竟然丧心病狂的弄出斩一万五千余级的惊天大功来。这是在挑战朝中各位大臣最基本的甄别能力吗?
当然,大臣们内心深处还有一个隐忧,那就是不管这些斩的级真伪,一万余级,就算摊开了在三卫军那几千人身上,这得封出去多少官,下去多少赏银?
一万五千多的蒙古【创建和谐家园】,别说是交战斩,就是站着让你砍都得砍到手软刀卷刃,谎报军情,冒功一事在崇祯年间已经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但是冒功也得有个谱吧,似这等丧心病狂弥天大谎,还真当朝中的明公们都是瞎子不成?
上至内阁大学士,下至六品七品的小御史,都揪住这一点不放,往死里弹劾李信,弹劾他麾下的将领。只是,大明天子朱由检的心思却都不再这上面,他心疼那几十万石粮食,这可以供多少百姓吃多少天,就如此一把火给烧没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应该赞扬李凤翔视死如归,以身殉城的大无畏精神,还是治他丧师失地,烧毁军粮的大罪。
人都已经不知死活,现在追究又有何用?
对于杀良冒功一案,朱由检知道自己这些军将的德行,本就已经信了几分,尤其是在听说这次军事行动并不是李信主导的以后,更是由心里认定了,这万余蒙古【创建和谐家园】级里肯定要作假的。
朝廷刚刚经历大难,朱由检的心情很不好,这种顶风往他眼睛里揉沙子的行为,便显的不可容忍了,尤其是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他便就坡下驴,下旨让有司调查此事,如果真现杀良冒功行为,所有涉案人等一个不留,全部严惩。
皇帝的旨意已经传达,大臣们便如获至宝,这回终于逮到了可以收拾那丘八的由头。杀良冒功的事,不用猜都知道是板上钉钉的事,只待查清事实真相,砍掉李信的左膀右臂,大功便先成了一半。
这些人里尤其以党附在张四知身边的一帮人为最,折腾的最为欢畅。
就在大臣们商量着派谁去宣府验收级的时候,又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进了京师,山西镇总兵官李信麾下掷弹兵营在营官张石头的率领下,押运着万余蒙古【创建和谐家园】级亲自上京了!
这顿时使得京师朝廷上下一片哗然,见过杀良冒功的,却没见过如此杀良冒功者。
当朝廷派出的点验级的大臣抵达京西城外时,掷弹兵营的军卒们,将上百辆大车停成了一排排的,等着他们来验收。
朝廷的争议张石头和6九第一时间便知道了,他们很快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等点验大臣来宣府,山高皇帝远,他们说黑就是黑,说白就是白。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级运往京师去,光天化日之下,看谁敢歪曲事实,指鹿为马!
几位大臣在点验了十几辆大车上千级之后,面色越来越凝重,他们在这方面都极有经验,通过饰肤色牙齿等标志性的部位来判断,所验过的级竟然无一为假。
但如今已经势成骑虎,不验下去肯定不行,只好硬着头皮一辆大车挨着一辆大车的看,越看下去大臣们越是胆战心惊,他们震惊于这个事实,震惊于三卫军堪称恐怖的战斗力!
万余级全部为真的点验结果很快就被送到了紫禁城中朱由检的案头,又很快传遍了内阁,传遍了满朝文武……
所有人竟然集体失声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黄姓后生
太原,李信已经得知了三卫军于宣府大败蒙古军的消息,只是张石头斩万余级的这个事实让他也十分震惊。¢£燃¢£文¢£小¢£说,www.ranWen.org他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本意并不是斩杀掉所有入寇的蒙古人,相反,他的目的只是将之俘虏,然后迁往太原府,远离边墙,然后将他们作为一支可以无偿使用的廉价劳动力。尤其是铁轨的项目即将上马,有了这样一支不用工钱的建筑队伍 ,将为商社节省一大笔开支。
张石头【创建和谐家园】妻案以后似乎变的有些偏激,这在所难免,可6九如何也与之一同胡闹?很快,他在接下来的军报中找到了答案,宣府城破,形势危急,据此判断,他们的处置方式似乎也不为过,但是斩杀万余人蒙古【创建和谐家园】,这其中很难说没有杀降的行为存在。想来这万余级也一定会成为朝廷大佬们手中烫手的山芋,如何赏功便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头等难题。
这种事就让他们烦恼去吧,李信不屑于搀和,他真正觉得惋惜的是宣府城中那几十万石的粮食居然被李凤翔一把火烧了。可以说,正是由于这把火,将一场本来是大胜的战役,烧成了大败。
没错,是大败!满清虽然没得到粮食,可他们毕竟没有损失什么,而大明则不同,几十万石粮食那得要多少顷良田才能打出来如许多的粮食。一夜之间付之一炬,使他此战的最终目标化为泡影。
所以,李信不但没有因为军事上的胜利而高兴,反而还有几分郁闷。郭师爷就在这个时候登门了,“大将军,大将军,好消息,好消息!”
看着郭师爷眉飞色舞的样子,李信一阵厌烦,他不认为还能有甚好消息,值得如此失态。
郭师爷见李信不以为然,也不解释,而是直接将一筒铜管放在他的案头。
“大将军自看,这则消息定能为大将军解忧!”
这是商社内部才用的联系方式,李信将信将疑旋开铜管,从中抽出了密信,才看了几眼,眉头不禁一阵狂跳。
“消息确实?”
李信问出了这句话以后自己都笑了,这等铜管传讯是商社中的秘密联络方式,其中讯息都是涉及到商社核心的机密,自然不可能有假。慢着,李信随即醒悟过来,为何要用商社的方式来传讯?
“说吧,你们打算如何处置这批粮食!”
郭师爷笑道:“朝廷只知道李凤翔烧光了粮食,多少人有目共睹。其实,那火药制造的阵仗虽大,其实真正被烧毁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也就十之二三的样子。此事张石头和6九都不宜经手,已经责成黄胜秘密处置,未来一个月将化整为零悉数秘密运抵太原!”
李信默许了他们的行为,只要粮食还在大明的境内,在谁的手中又有甚区别?恐怕在商社的手里,要比在朝廷手里还要强上许多呢,毕竟联合商社不会有人敢上下其手将粮食层层盘剥。
“还有事?”看到郭师爷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李信就知道他还有话未说。
“还真有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郭师爷话到一半,田复珍手中拿着一叠报纸,风风火火的来了。听闻郭师爷亦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便与他谦让了一番,说自己的事都是琐事,先说后说都无妨。
最终还是郭师爷先说了。
“最近太原府,尤其是太原成里,好像一夜之间就多了不少家商社,专营盐铁,与咱们联合商社竞争的厉害,甚至隐隐还有压咱们一头的意思!小人觉得,咱们可以适当的动用一下官府的权威,敲打他们一下,得让他们知道知道上下尊卑!”
听说太原城中有商社居然隐隐后来居上,李信来了兴趣,让郭师爷继续详细的说说,但他却说不出子午寅卯来了。田复珍则在一旁插道:“此事,田某也多有耳闻!”
“那就劳烦田府尊细说一番!”
“太原这一个多月以来,的确多了不少商户,不过其中只有三家值得称道,分别是周姓,王姓和卢姓。这三家原本就世代居于山西,只因为年初突然爆了瘟疫,便举家前往山东避难,岂知竟因此躲过了流贼大祸。直到今日,听闻局势稳定之后,这才又举家迁了回来!”
原来如此,并不是这几家商户能够后来居上,而是他们本就在此根深蒂固啊!
郭师爷频频点头,“如此更要打压了他们的气焰,必须让他们知道现在谁才是太原城的龙头!”
李信瞪了他一眼,“馊主意!商家竞争是好事,岂不闻铺多旺市一说?我巴不得咱们山西的商人生意做便天下,咱们不但不能打压他们,还要扶植他们,让他们壮大……”
李信的一些说法将郭师爷说的愣愣怔怔,嘴上不说,心里却在腹诽着,大将军是不是缺心眼,将钱拱手让外热赚去!
“是否将他们也吸收进商社,让这些人也入上一股?”田复珍对此事也另有看法,觉得打压不如拉拢。李信又否定了田复珍的意见,“他们留在外面要更合适一些。”却没说原因。
“不如这样,行的债券可找他们也入些股?”田复珍还是希望能从这些人身上刨出一些可以看得到的利益。
“不必,任他们自行展,阳关道独木桥,谁都不干涉谁!”
田复珍却道:“只怕他们未必就是独木桥!”
“何以见得?”
“这几家以贩盐为主业,却从未见他们往九边运送过粮食,手中却盐引不断,难道不奇怪吗?”
有何奇怪的,李信并不觉得有问题。田复珍耐心的解释,大明朝自中叶以后“开中法”逐渐成为盐业的主流,即是商人运送一定数额的粮食到九边,然后以此换取朝廷出具的盐引,通过盐引来合法的贩盐,谋取差价!听着似乎繁琐而利润低下,但实际上其中的暴力确实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联合商社亦贩盐,到现在为止,由盐上取得的利润,仍旧是商社的支柱收益。
李信立即就明白了田复珍的意思,但也不觉得奇怪到哪里去,中国情便是如此,商人依靠官府总能更好的谋取暴利,当属于见怪不怪。
“税卡的重税就够他们喝一壶了,应该针对这些人再提一提税额。”郭师爷不死心,仍旧希望李信能动用官府的权力打压他们。
“我看你是昏了头,怕咱们树敌不多吗?田府尊,回头他们若是申请山西境内的免税通行证,可以适当的照顾一下!”
李信希望由这些商人能够带动起山西的整个商业氛围,只有商业蓬勃展起来,他的货币计划才能尽最大可能的实现。虽然山西目前仅仅是搞债券,搞粮票,这种变相的货币,但 终究是在为正式出台货币而做的信用准备。
“哎?田府尊,你不也也有事要说吗?”
田复珍这才一拍脑袋,“可不是,看我这记性,大将军看看这报纸。”
李信接过他手中的《太原午报》,上下看了几遍,没现什么问题,便问道:“可有问题?”
“问题大了!大将军且看这几片针砭时弊的评论的署名,可都是生面孔。”
“有问题吗?”
“这些署名都来自民间,田某怕有些必有用心之人……”他说此话时,眼睛里充满了忧虑,他早就意识到,报纸这东西是柄双刃剑,能帮人也能伤人。
李信不以为然,“还道甚事,也无妨,就,让百姓监督官府执法,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这稿的底线可以宽一宽,只要不直言谋反,颠覆朝廷,都可以嘛。”此事他清楚,当初负责报社的黄胜也曾请示过。
太原城东,迎宾客栈,小伙计不耐烦的催着一名看样子年不满三十的后生。
“我说黄公子,您这店一住就是小半年,欠的房钱也该结一结了,要不您就给咱这店里打打杂也算还还……得得得,咱不说还不成么,您也别哭丧个脸了,今儿掌柜的下话来,无论如何也得先把这个月的房钱结了!”
ºóÉúÒ»µ§ÉíÉϵÄÃÞÅÛ£¬ÃæÓÐÄÑÉ«¡£
“实不相瞒,在下的盘缠在流贼占城时就都被抢了去,也曾写过信,叫人捎些财物来,却都如石沉大海一般!小兄弟且看,在下所穿还是冬日的棉袍,便知在下不是诳你。”
小伙计目光中蒙上了几丝同情,叹道:“咱就是个小伙计,您跟咱诉这苦没用啊,做不了您这主,不如您亲自去找掌柜的说说。”
黄姓后生又道:“今日在下将手稿送去了《太原午报》,若是能被采纳刊登,报社是要支付在下稿酬的,到时有了钱,一定先结算房钱,在下以……誓!”
小伙计有些不耐烦挥挥手将黄姓后生的话打断,“看您这样子也当是家里殷实之人,混到这般田地也是难为了,咱再替你兜着一天,明儿,不,后儿吧,后天现在此时,无论如何你都得拿钱来!”
黄姓后生感激涕零,冲着小伙计深深一揖到地,口中连连称谢,小伙计赶忙跳开,“可别,别折俺寿。话说,您那稿子若被《太原午报》刊登了,能给您多少,多少稿酬?”
第三百二十五章 工商皆本
“若涉道统又当如何?”
田复珍当即反问李信。∮燃∮文∮小∮说,www.ranwen.org这可把李信问住了,在李信的思维里压根就没把道统当一回事,但这是明代,道统本末关乎王朝稳定兴衰,道统之争甚于意识形态之争。在这种极度保守的社会氛围里,如果谁抛出来一些不和谐的言论,难保不被当作异端邪说,更有甚者直接将人拿问下狱也屡见不鲜。
“《太原午报》还远没达到如此有影响力吧,有这等见识的人谁会稀罕将文字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