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也难怪李信生气,几乎所有有功人员都没得到他所预期的封赏。其中当其冲的就是在此番与流贼作战中立有大功的田复珍。对于田复珍,字里行间都打着十足的官腔,说他是待罪之人,有功当赏,这一回只能抵了他此前之罪。所以有司的建议是,他仍旧留任原职,即高山卫军器局的正七品会办。
自田复珍以下,6九、张石头、程铭九、顾十四等人最高的才给了个把总,借口居然是赏功须逆贼级,由于没有级无法确认,但又体谅众位劳苦,所以破例擢升他们把总。说的他们好像摊了天大的便宜一般,无论谁摊上这等刁难,都是可忍孰不可忍。
“朝廷就是如此对待功臣的?”
李信声音冷的几乎能够结冰,但对方毕竟只是个跑腿送信之人,他在不满拿他出气,于事情又能有什么帮助?所以他极力克制住了把此人痛揍一顿,再轰出太原城去的冲动。
“回大将军,小人只是个跑腿送信之人,朝廷上如何封赏,也不是小人能够置喙的。”
那信使面对强大的心理压力,居然能表现的不卑不亢,当也算得上沉着冷静,但是立新仍旧需要把自己的态度通过此人传达给朝廷某些别有用心之人。
厅中的三四个人就如此僵着,田复珍站在李信身侧,6九腰胯雁翎刀立于敞开的门口,门外则不时有亲兵走过。过了好半晌,李信才干巴巴的问道:
“信使一路辛苦?”
那人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咂巴了几下渴的块冒烟的口舌,连忙道:“不辛苦,不辛苦!”
李信做如释重负状。
“哦!不辛苦就好,太原城中物资匮乏,流贼余孽猖獗,想必信使一路上也有所耳闻了。”
那人被李信的话弄的莫名其妙,不知如何作答是好,便只能跟着附和。
“是啊,是啊,流贼可恶,时局艰难……”
听那信使如此说,李信竟然干笑了两声。
“既然信使体谅三卫军,那就一切好说,否则本帅还真不好开口。”
“大将军说哪里话来,有甚话尽管直说便是!”
“好!那本帅就直言了,实不相瞒,这城中房屋缺乏,粮食紧张,实在是没有半点多余之用,也只好请信使连日上路返京了!还请信使海涵啊!”
“海涵,海涵!”
信使跟着习惯性的附和了两句突然觉察出不对,什么叫房屋缺乏,粮食紧张,还连日返京,这不是转着弯的在撵自己走么!刚想理论几句,又颓然叹了口气,离座起身,头也不回的去了!
直到信使彻底消失在视野之中,李信脸上的笑容也彻底不见了。他再一次领教了这些朝中大臣,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本事。凡是不问对错曲直,只问亲疏远近。只要是对立一方,宁可坏了朝廷大局也要死磕到底。别看他们窝里斗的时候,一个比一个横,一个比一个狠。可一旦面对【创建和谐家园】和流贼便又成了怂包软蛋,这就是绝大多数朝臣的尿性!
李信自己生了半晌闷气,最后长叹一声,也罢你们不赏,老子自己赏!他手里还有几十张空白的武官告身没用,拿出来一律连升四级。
并挑选了良辰吉日,在太原城中,给在与流贼作战中牺牲的三卫军士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公祭仪式。并且勒石树碑,将牺牲之人的姓名一一刻于碑石之上,以纪念三卫军曾经为这座城池做出的牺牲。
这在此前数千年,都是前所未有之举动,别说在碑石上刻下普通士兵的名字,便是一军之主将也随着他的死亡而在茫茫历史中烟消云散。李信此举就是要向世人昭告,在三卫军中,任何一个人的牺牲都将重于泰山,都值得千载留名。
看着在台上慷慨激昂训话的李信,田复珍的目光中流露出了几丝复杂的神色。
到了晚间,李信特地将田复珍招到自己房间来。
“田大人,朝廷奸臣为难李信,让你受连累了。”
田复珍在忻州守卫战中不计生死毅然死守绝地,为三卫军成功转进争取了时间,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朝廷居然不封不赏,连他李信都觉得过意不去。
谁知身为当事者的田复珍却极为豁达,“复珍本就是待罪之身,河滩大将军连累!再者,复珍交恶的重臣就在中枢,如何能轻易的许了大将军的请赏。”
李信沉默有顷,将一张纸推到了田复珍面前,“朝廷不赏,李信就代他们赏。这是一张五品武官告身,从今天起你就是山西都指挥使司的正五品镇抚。”
虽然十个正五品的文官,却是李信能力范围之内的极限了。
“谢过大将军抬爱,升官已经不是下官所愿,所愿只有一个,还请大将军能交代下官去做一些实事,为百姓,为后世留下一些东西!”
李信心有戚戚,田复珍久历宦海浮沉,纵然是看透了其中纠葛,却也失去了锐意进取的雄心,实在可惜,不由得又是一阵唏嘘,这个时代,想要在官场上一展拳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需要的不仅是治世之才,更需要精通权术之要,只有那些在残酷政争中幸存下来的才有资格谈及理想和抱负。
但是又有多少人一入宦海,便在无休止的斗争中失去了当初的本心,要么便如田复珍一般,已经看头世情无欲无求了。
“好!本帅当真还有一件大事,执之人还没有着落,田大人可否应下?”
“大将军但请吩咐!”
皇帝册封他为征西前将军之时,又下了一道旨意,令其镇守太原不可擅离勿使此前悲剧再度生。这使得他带兵南下的计划落空,这才有了之前组建十营步战兵的计划。除此之外,另一个在他脑中盘踞了许久的想法再一次浮出水面。
“本帅要彻查太原府所有煤铁矿详情,此前由于流贼作乱基本上都已经停工,本帅希望它们在半月之内悉数复工。”
田复珍还真是这个任务的不二人选,他在高山卫时就任军器局会办,多与各种矿场打交道,后来组建铁厂之时,亦曾出力不少。如今由他督则各煤铁矿复工,要能力有能力,要经验有经验,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取代他。
自此以后,田复珍以山西都指挥使司镇抚的身份正式督则各地没铁矿复工,一场轰轰烈烈的招工浪潮开始了。矿场复工先需要的就是人力,流贼肆虐则提供了大批无家可归的人口。矿场管吃管住还工钱,这么好的事,难民们自然趋之若鹜。
复工的范围先圈订太原周边的十几个煤铁矿场,尤其以太原与寿阳之间的一处大矿为。即日之间,矿工队便已经初具规模,接下来就是择良辰吉日,正式下井开矿!
太原城由于曾涌进大批流贼,克复之后城中滞留了大量未及逃走的流贼,其实这些流贼也基本都是山西本地灾民,多数为了一口饭吃被裹挟而来。但是在克复之后,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城中治安状况比之此前的太原城相差千里,甚至常有剧中闹事群殴械斗。
于是,为震慑不法,三卫军每日特选一营,在外城之中进行会操,会操科目即有方阵演练还有实弹射击,这一招果然奏效,久而久之这会操竟然成了太原外城中看风景的好去处。而身为三卫军领的李信亦经常公开露面,激励士气。
后来,这会操的事便传入了内城晋王府里,在晋王层层的消息封锁中又传到了朱徽妤居住的院子。
“甚!会操?”
朱徽妤一双清澈的眸子瞪的溜圆,听身边的宫女绘声绘色的描述着会操时的景象。
“嗯,会操,说来也奇怪,他们不在军营里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还允许百姓观看。前日俺回家中探望母亲,正好路过那会操场,那些士兵就像用线牵着一般,排的横平竖直,走起来居然一点都不乱套,方方正正的阵形,倒是好看呢!”
说着,宫女故作神秘的低声道:“对了,征西前将军也出现了,还亲自跟着操练了一阵呢!”
Öì»Õæ¥Ìý°ÕâñÈ»Ð͝£¬Ò»¸öÖ÷ÒâÔÚÄÔÖгÉÐÍ¡£
次日,晋王府外,两个身着晋王府侍卫军服的人鬼鬼祟祟逃跑似的拐进了府旁的胡同。两个人靠在隐蔽的墙面上,松垮的军服显然很不合身,他们轻怕着胸口。
“总算没被现!郡主,咱们真的要出城去吗?”
朱徽妤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当然,当然,有父王的令牌在此,这太原城里咱们可是随意进出的!”
第二百五十七章 黄妸来了
Äǹ¬Å®ËäÈ»ìþìý£¬µ«ÔÚÖì»Õ楲»Í£µÄ´òÆøÏÂÒ²¹ÄÆðÁËÓÂÆø£¬Ó뿤Ö÷Ò»ÆðÍùÄڳǵÄÕýÄÏÃÅ´óÒ¡´ó°Ú×ßÈ¥¡£¡º¡Üȼ¡º¡ÜÎÄ¡º¡ÜС¡º¡Ü˵£¬www.ranwen.orgÄڳDz»±ÈÍâ³Ç£¬ÀïÃæ³ýÁË×øÂä׎úÍõ¸®Û¡£¬ËùÓеÄÁÙʱ¹ÙÊðÑÃÃÅÒ²¶¼ÉèÁ¢ÔÚ´Ë£¬ÓÖÓÉÓÚÊǷdz£Ê±ÆÚ£¬³ÇÃŲ»ÄÜËæÒâ½ø³ö£¬°ÑÊØÄڳǵÄÈýÎÀ¾ü¸ºÔðÅ̲é³öÈëÈ˵ȣ¬µ±È»£¬³ÖÓнúÍõ¸®ÁîÅÆÏòÀ´¿ÉÒÔͨÐÐÎÞ×è¡£
朱徽妤带着宫女成功的混出了内城,仅仅一门之隔,却是两重天地,与内城的干净整洁不同,入眼处尽是一片破败衰微,鼻腔中还充斥着难闻的异味。
在那宫女的引领之下,两个人一路往南而去,会操场地就在原来刘国能中军大营的原址之上,离得很远就已经能听到苍劲有力,直透云霄的口号呼喊之声,朱徽妤心下为之一振,一颗心脏则如小鹿一般扑扑乱跳起来。
他就在那里吗?
三卫军的训练果然与众不同,只见他们排成五列横队,清一色都手举着火铳,随着一声声鸣笛,有节奏的做着各种动作。朱徽妤几乎从未出过王府,就是这月余逃难生涯亦是在亲人护卫的层层保护之下,所以在她眼里,任何事都透着新鲜。但心里却在疑惑,这可和书上写的大不相同,还没见过这等练兵之法呢!
会操场上毫无征兆的爆响了此起彼伏的炸响之声,将朱徽妤和她的宫女都吓了一跳,只见三卫军横队已经笼罩在了一片浓烈的白烟之中,鼻腔里则充满了硫磺燃烧后的味道。
如此几次齐射之后,整个会操场上空布满了层层硝烟,这可急坏了朱徽妤,她偷偷溜出来是准备瞧瞧李信究竟是不是一副黑面獠牙的模样,可是眼下满眼都是白烟,什么都看不清了。
她们直等到操练结束,大军呈两列纵队鱼贯撤离,直等到硝烟散尽,也没看到征西前将军李信的半个影子。朱徽妤失望的望着空荡荡的操练场,只觉得心中有说不清的委屈,竟然啪嗒啪嗒流起泪来。
这可把旁边的小宫女吓坏了,“郡主……”
岂料朱徽妤却伸手抹了一把脸蛋,说道:“走,咱们回城去,谁稀罕看他!”
小宫女这才放下心来,紧紧跟着郡主往回走,走了才几步,朱徽妤忍不住道:“你说说,征西大将军威风几何……”
朱徽妤不知道,就在他满心欢喜化成委屈之时,李信此刻亦心焦如焚,出事了!
太原西的煤矿复工第一天就出现透水事件,批下矿井的矿工无一生还,井上的大批矿工情绪不稳,形势大有一触即之势。李信便是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匆匆离开了操练场,赶往煤矿。
其实,李信也不是煤矿的施工专家,本人去了,对技术工作也是有力使不上,他担心的是刚刚招募的数千工人趁机闹出乱子来。
田复珍此时已经半点都看不出读书人的模样,一身短打衣裤上面沾满了煤灰泥浆,脸上亦是如此,嗓子已经喊至嘶哑。
“田大人,快说说,情况如何了?”
田复珍结果随从递过来的水壶,也不用碗,对着壶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后,这才一抹嘴巴。
“井下一个人都没救上来,井上的工人嚷嚷着要结工钱,下官这里马上就撑不住了,大将军赶快调兵弹压吧。”
事态竟然比想象的更为严重,他来时走的急只随身带了百十骑亲兵,如果调兵只能就近从寿阳去调!田复珍文官出身,向来标榜教化为先,爱民如子,调兵弹压之说能从他口中出来,可见事情已经危机到了极点。
“甚,大将军只带了百十骑?不行,得赶紧离开……”
这些人不少都是从打散的流贼中招募过来,身上血腥野性未除,像眼下这种情况很容易就会出了乱子。
电光石火间,李信突然意识到,如果一旦闹出民变,导致调兵弹压,再想招募矿工恐怕势比登天还难,打的计划难免也要搁浅,说不得,他要冒上一回险了。
李信亲自去了矿工中间,同时表明身份。
“我是山西总兵李信,诸位有什么诉求可以说与我听!”
李信的名头在山西已经极为响亮,这些人原本还闹腾的不得了,在听说是那黑面獠牙,生吃人肉的李信来了之后,立即吓得都安静了下来。
可是看到李信本尊也不过如此,同样是一个鼻子俩眼睛,两条胳膊,两条腿的人,好像和传闻中差着十万八千里了。突然,人群中有人喊道:“你不是李信,是假冒的!”
李信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还能有吓住众人的作用,听到有人质疑他,便笑了。
“你怎么知道我是假的?”
“那还不简单,山西地界上谁不知道,三卫总兵李信李大将军,黑面獠牙,能生吃人肉。再瞧瞧你,虽然生的也魁梧英俊,和李大将军比起来,可就差着十万八千里了!”
原来竟是如此,李信对这个解释哭笑不得,也不知是从何时起,山西便流传着李信生着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黑面獠牙,生吃人肉,这几乎已经是他的标准形象。本来他也没怎么在意,却料想不到,影响已经如此之深。他甚至还觉得,有了这些传闻,没准民间说起自己的名字,还有了制止小儿夜啼的功效呢!
李信从腰间蛇皮囊中掏出一小方铜制玺印,托在手上高举过头顶。
“诸位看,这是如假包换的征西前将军大印!这回,你们信了吧?”
明朝时的玺印可不比后世制假泛滥,他能拿出玺印来,便已经有一多半人相信了。
“大将军,俺们的要求不多,结了工钱,让俺们走吧,俺们虽然想有吃有住,可不能没了性命啊!”
李信频频点头,表示他们说的自己完全赞同,但是李信也诚恳的要他们先留下来观察一阵,等矿井重新加固,排除了险情,再做打算。他还保证道:“等矿井险情排除,本帅第一个带头下去为你们开路,你们看如何?”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矿工们还能说甚,纷纷表示,可以等一等。
“那俺们就等上一阵,但是大将军说话得算话,到时候若是大将军不给俺们开路,俺们还是要走的!”
李信则斩钉截铁的回答:“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
大明天子朱由检斜倚在御榻之侧,手中还捏着刚刚送进攻来的高时明密报,口中喃喃自语。
“好个李信,竟敢抗旨不尊!”
周皇后【创建和谐家园】在他不远处,听他又说起李信来,言语间竟还有抗旨不尊的内容,不禁疑惑。
“万岁不是一直护着他么,如何还不知好歹了?”
岂料朱由检竟哈哈大笑起来,顺手将那封密报放在榻上,来到周皇后身边。
“皇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抗的是,尚郡主之旨。”
周皇后凝眉道:“难道他怕做了仪宾,从此便失去了参与朝政的资格?”
朱由检摆手摇头,“非也,高时明已经告诉他朕的心意,但他仍旧固执己见。据高时明所言,李信早在大同时便已经与一商家之女,订了齐眉之约,说是不能负了人家!为此还与朕的高监军大吵了一架,当真罕见。”
“哦!若如此说来,此人倒是个顾念旧情之人,有情有义,是个好男子!”
“皇后所言甚是,能为情义如此,也定然是忠臣孝子!只可惜,大局所迫,这新乐郡主,必须下嫁,也只能委屈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