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1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望着争先恐后逃命的贼兵,孔有德只觉得阵阵心凉,完了,这一回他彻底的败了,没想到最终还是败给了姓李的!逃命要紧,从决一死战到逃命的转变,他只用了眨眼的功夫。

      孔有德在少数亲兵的护卫下混在贼兵之中妄图快脱离战场,别看他麾下两万多人,现在乱起来反倒是自相踩踏,造成的伤亡率和明军的攻击比起来没差多少。

      孔字大旗再在千军万马的溃兵之中倒了下去,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嗓子。

      “孔王爷死了,孔王爷死了!”

      孔王爷是孔有德在流贼军中的外号,大伙私下里都这么叫,孔有德心知肚明,贼兵听说主将已经死了,再看将旗果真已经倒下,更是不敢恋战,却被气的七窍生烟,大声呼喊着:“我是孔有德,我没死,大家不要乱,不要乱!”

      任凭孔有德喊破了喉咙也没人理会,他仰天长叹一声,终究是兵败如山倒,大事去矣,逃命去吧!

      这股明军正是李信的三卫军,他们成功的避开了吴山的追击人马,越过了荒无人烟的大山,终于回到了忻州城下。上万流贼乱哄哄一片,挤在一起就是想逃也没那么容易,便成了三卫军方阵的火【创建和谐家园】现成的人肉靶子。每次齐射,密集的贼兵之中都会有成片的人倒下。

      在火枪与大炮的双重打击下,很快就有贼兵承受不住,跪倒在地举手投降,祈求着明军的宽恕,放过他们一命。但是李信并没有下令停止射击,三卫军的排枪仍旧一轮接着一轮的射。现在他就是想停都停不下,一旦停止射击就很有可能被那些没头苍蝇一般的溃兵冲击过来,到时候便危险了。

      所以,倒不是李信嗜杀,不停的射击既是杀敌,也为自保。

      这场近似于屠杀的战斗直到太阳落山才宣告结束,大批的流贼丧命于忻州城下,同时还有大批流贼缴械投降。他们最终还是让孔有德跑掉了,6九带着骑兵衔尾追杀出数十里地才返了回来,仍旧没能逮到他的影子。

      看着血人一般的田复珍,李信的声音忍不住有些哽咽。

      “我来晚了!”

      正是因为有了田复珍的自我牺牲,三卫军才能够在山西打开局面,到现在已经累计歼敌数万,想必将给刘国能带来极大的困扰。体力透支的郭师爷老泪纵横,能够逃出生天,他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拉着李信诉说连日来的凶险。

      一个计划已经在李信脑中成形,重新杀回忻州只是开始……忻州城百姓早就逃散殆尽,他决定在离开之时将这座重镇的城墙彻底炸毁,绝不能再落入流贼之手……

      忽然有人在城外要求见李信,此人带来了一则消息一个信物,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晋王居然还活着,此时正在西北方的岚县避难。此人所凭的便是一方玺印,令李信立即西进,前去护卫晋王!

      (更新的晚了,这一章加更,感谢我是橙橙的盟主!)

      第二百三十章 吴山西进

      明代藩王名义上是屏蕃地方,实际却被限制的死死的,既没有治民之权,也不能辖制地方官,更别提调动出镇一方的总兵官。⊥燃文小說,www.ranwen.org在李信的眼里藩王的玺印就是一块破石头,半点作用都没有。

      此时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流贼大军在整个山西被他牵着鼻子东奔西走,已经渐成疲兵之势,而代州贼兵则由于分兵南下力量已经十分薄弱,据可靠情报围城之人已经不足两万,正可趁机挥师北上攻击代州贼兵。如此,代州之围立解,山西贼兵对大明京师的威胁就此解除。一旦战局明朗化,想必不论是杨嗣昌还是左良玉都不会放过捞功的机会吧,从河南与北直隶两路夹击之下刘国能焉能有活路?

      于是李信告知晋王信使,可请晋王随之移师北上,待代州获胜再护送其南下夺回封地。岂料那信使当即回绝了李信的提议,竟拿出了大明朝以文驭武的传统来压制李信。原来这个信使是山西按察使司的佥事,李信以马贼之名幸进为总兵他也略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真是满身的桀骜之气,根本没把皇族藩王放在眼里。

      退一万步,就算是北方战事吃紧必须北上,也没有让堂堂藩王亲自去找你的道理,前去迎接倒是个靠谱的方案,若是李信如此提他说不定也就顺水推舟。但是李信的态度如此倨傲,加之此前又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是以牛脾气上来,竟然指着李信的鼻子斥责。

      “尔身为大明武将,统兵在外,却不去迎护太祖血脉,难道是有了二心不成?”

      这话说的极重,李信变色,脸上笑容全无,他麾下数千将士一连数日不得休息,连番血战,这货没一句辛苦话也就罢了,也不至于扣如此一顶大帽子吧!

      李信背过身去,一旁的6九早就看不过去,疾言厉色喝道:“哪来的狂徒,敢冒充朝廷命官,私调大军,来呀,给我乱棍打将出去!”

      一声令下,早有气愤不已的亲兵一拥而上,提着那佥事便向外去。那佥事气的脸都变了形,破口大骂:“李信贼子,你这是要造反不成?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一连几个造反,空留在屋中回荡,李信默许了6九的行动,心里却是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如果大明遍地都是这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自私自利,半点大局观都没有的蠢货文官,大明还有救吗?

      且不说战事吃紧,就是平时,身为朝廷总兵的李信也要和一地的藩王保持距离。更何况为了打乱山西流贼大军的部署,他这声东击西一战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代州城还能坚持多久也城了大问题,一个晋王的死活在他眼里如何又比得上黄妸?李信现在恨不得立即带着大军飞到代州,只是他知道连番的恶战已经耗光了三卫军绝大多数的精力,至少要休整一夜再做行动才好。

      6九一点都没客气,直接指使亲兵将那几个信使赶出了忻州城,随着被拉开一条缝的城门重重关闭,天际残阳的最后一抹暗红也失去了颜色。

      ÄÇÙÝʺݺݵijå³ÇÃÅÉÏßýÁËÒ»¿Ú£¬ºÞºÞµÄ´óÂîµÀ£º¡°Ôô×ÓÀîÐÅÄãµÈ×Å£¬ÎÒÂÀËÄÕé²»¸æµÄÄã°ÕÖ°ÏÂÓü£¬ÂÀ×־͵¹¹ýÀ´Ð´£¡¡±

      一门之隔的亲兵闻言嘲笑道:“嚷嚷个甚?吕字倒过来不还是吕么?”随即便响起一阵哄笑。

      “你……”

      那佥事也是一时气急,说话也没了逻辑,被一群丘八嘲笑的面红耳赤,一挥手和几个同伴灰溜溜的溜走,毕竟此地流贼甚多,又到了晚间,荒郊野外的到处危机重重,走才是上上之策。

      6九于城头上不屑的看着几个人的背影,同时又唤来了斥候,交代一番便让他们出城,亦紧随着去了。

      吴山最近肝火很旺,忻州陷落的消息他已经得知,更明白那日在清源击败的那股明军也不是大同的三卫军,而是一股由陕西杀来的军队。也正因为此,让他失去了正确的判断,才让李信的奸计得逞,加之一路被牵着鼻子走,使他认为这一仗败的极其冤枉。刘国能得知孔有德大败之后,再一次下令,让吴山带着人马回援,务必夺回太原北部的门户忻州。

      大军刚过了榆次吴山又得到一个令他震惊不已的消息,所谓晋王自尽的传闻那都是假的,山西西北的岚县已经有人打起了晋王的旗号,并且李信此时已经回师西进去迎接晋王了。

      听说李信亲自去迎晋王的消息,吴山一连冷笑数声,看来自己还是高看了这姓李的马贼呢!似乎已经看到了此人的下场。不论如何,他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先下忻州,再去岚县将那不知是真是假的晋王活捉,倘若成真,这对大明朝的打击当真是前所未有呢!

      吴山兵不入太原城,直接北上,半路却有故人来访,正是那败军之将孔有德,这货大败之后一路逃回太原,可又不敢进城去复命,生怕刘国能借此将他斩了杀鸡儆猴。正好吴山大军途径他藏身之地,便打算将先前借与吴山的贼兵要回来重新翻盘,夺回忻州。

      吴山当即允诺,他这一战便是来攻忻州的,只要拿下忻州城功劳可以都归孔有德,到时他则要领着全部人吗西去擒杀晋王。孔有德当即同意了这个条件,能将收复忻州之功拱手想让,且不说还是未知之数,但就这份厚道,也足够他感激涕零一番的。

      岂料吴山与孔有德抵达忻州之后,却被眼前的景象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入眼处都是残垣断壁,城池上空烟雾缭绕,有几处还若隐若现着火光,忻州城居然被李信给捣毁了!

      收复之功转瞬间就成了泡影,孔有德沮丧至极,吴山却安慰他不必上火,既然李贼能捣毁忻州,便说明他自知以三卫军的实力守不住此城,亦表明此人兵力不足,不足以和闯军正面抗衡,所以他们只要与其正面作战,击败这支明军的可能性将很大!

      吴山之言孔有德亦觉得有道理,“如此说来,还须尽快往岚县去!若是晚了,再让此贼溜走!”

      岚县位于汾水上游,属镇西卫,距离陕西神木已经不远,往南是赤坚岭,往北亦是崇山峻岭。可以说既是个躲藏的好地方,又是个易被堵截的好地方。一旦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袭击,一战而擒杀晋王亦不是不可能,相比之下,区区李信反不足道了!

      孔有德怀疑晋王在岚县这则消息的真实性,都说晋王在太原城破当夜自尽身亡,可究竟是谁都没真正见到这位藩王的尸身。吴山对此早有准备,他的探马斥候早就派了出去,反馈回来的消息让他十分鼓舞,以岚县等地的异动,十有**,的确住着一位大人物。再加上李信大军一路西进的痕迹,这更落实了此前消息的真实性。

      吴山没有任何犹豫,兵贵神,大军连夜往西北而去。果然,刚过了沙婆岭便遭遇了大股明军的阻击,吴山完全没将他们放在眼里,骑兵冲击之下很快便崩溃四散,说到底是一群败军拼凑而成的士气极低的乌合之众,怎么和他的黑甲铁骑相比。只有这支骑兵也是吴山赖以求生的本钱,其余的贼兵步军则是随时都放弃掉的炮灰。以往在与明军十数次周旋的关键时刻,只要亮出这支骑兵,几乎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这一回由于时间紧迫,吴山便直接拿出了王牌,以最短的时间解决战斗,生怕岚县情况有变,再一次陷入被明军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境地。他坚信,只要将李贼的明军堵住,正面对决之下,自己必然大获全胜!以往的几次战斗,虽然都是重拳出击,却每次都有一拳打空的感觉,十分不爽,所欠缺的不过是一个将之死死堵住的机会,现在有机会一雪前耻,又能稳拿擒杀晋王的大功,想起来便不由得一阵激动!

      与清源一战时一样,吴山亦亲自带领黑甲骑兵先行一步,以防不测,步军则随之赶路。终于在天亮之前抵达岚县,岚县县令听闻流贼大军已到吓得连抵抗都不敢,便开城请降。这让吴山大为失望,亦或是说大为愤怒,难道晋王还活着与李信西进的消息都是假的?

      但那县令的话很快便否定了吴山的猜测,晋王的确未死,也的确在岚县住过,却于一日前匆匆带着随从离去,据他判断应是往北去了,对于是否有一支明军前来接应,这厮则语焉不详,显然是个糊涂官!

      这等货色留着也是祸害,吴山一刀砍下其级,命人悬挂于城头,以震慑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孔有德赶上来之后,得知事情的始末之后,便埋怨吴山不该杀了岚县县令,如此以来谁还敢投降于他?

      吴山则不以为然,“杀他正是为了震慑宵小,你我马上要北上,这里自然不能分兵驻守……”

      (推荐一本书《南洋霸主》,巨舰大炮尽在其中,喜欢爽文的不要错过啊!)

      第二百三十一章 代州城下

      李信沿着忻水向西绕了个圈子然后骤然调头,途经卢板寨、杨武峪直往代州而去。『≤燃『≤文『≤小『≤说,www.ranwen.org路过崞县的时候耀武扬威的放了一阵子炮,岂料对方守将胆小竟然开城请降,这让李信大跌眼镜,也大感棘手,如何处理这些投降的流贼倒城了一大难题。按照计划只打算吓唬吓唬他们便直奔代州,谁曾想这些熊包竟然如此不经吓,倒成了拖后退的包袱。

      最终李信决定不分一兵一卒驻守崞县,一则三卫军本来人就少,二则即便留下了人,在流贼援兵面前也未必守得住这座高不过二丈的小城。至于流贼们,若是复叛,等代州事毕再收拾也不迟!

      临走时,高时明背着李信将6九叫过来嘀嘀咕咕一阵,似乎交代了一些事情,只见6九瞥眼看了看高时明,又点点头。

      高时明似乎还不放心,又叮嘱了一句:“你家总兵心慈面软,对付这些流贼,既然无力约束自然要除恶务尽,你这么做也是为了三卫军好不是?”

      6九点头,带着人匆匆离开大部队,过了个把时辰才又赶了回来,高时明与其对视一眼,会心一笑。心中不免洋洋自得,有些事情既然李信喜欢沽名钓誉不想做,那就由自家代劳。正如,面见晋王信使一事,高时明便不愿掺合此事,这是做好了无功,做不好有过的事,躲还来不及呢,也算李信还没糊涂到家,将那几个货色以假冒为由赶出了忻州城。

      经过数百里急行军,高时明虽然还是害怕舞刀弄剑,但毕竟已经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他一路上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每每都暗自庆幸,自己压李信这一宝算是压对了。这厮打的每一次胜仗,立的每一份功劳都有自己的一半。

      高时明都已经打算好了,等解了代州之围,便再一次秘奏皇上,替李信请功,当然他呢一份自然也稳稳的跑不了。可高将军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数百例外紫禁城中的大明天子朱由检正眉头紧锁的看着他那封亲笔秘奏,久久不一言。

      两封奏章,一件功劳,描述的却大相径庭,一个是他信任的内宦,一个是他倚重的大臣,到底谁所说为真,谁口出谎言?

      朱由检忽然想到了刘宇亮移花接木李信斩杀岳托功劳一事,这使得他心里更倾向于高时明的叙述,可是杨嗣昌亦是德高望重的阁臣,如何会在此等事上欺君?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由他亲自拟的加封赏功圣旨已经由内阁出去了,亦即米已成炊,事情的真像不论如何,都无力再作更改,即便踏实一言九鼎的皇帝,也不能例外。

      朱由检思量了一阵,甚是头疼,他觉不管如何这件事都不清楚,索性不如不理会,先搁置起来,等日后山西乱局已定,分晓见了,再做判断不迟。但是他也没就此罢休,而是将高时明的秘奏又原封不动的以六百里加急给了杨嗣昌。

      杨嗣昌接到皇帝转来的秘奏,翻来覆去看了不下二十遍,每看一遍都是心惊肉跳,只觉芒刺在背,一身棉袍被冷汗浸了个透。皇帝将高时明的奏报给他是什么意思?是相信自己还是怀疑自己?方寸骤乱之下,他竟然忘了找来朱梅确认一下此事,直至冷静下来才命人去请朱总兵。

      等朱梅看罢杨嗣昌交与他的高时明秘奏,顿时匍跪倒地,将此事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的都讲出来。

      杨嗣昌听罢一脚踢死朱梅的心都有了,只是木已成舟,踢死他就能解决问题么?无奈之下只好将朱梅骂了个狗血临头,朱梅也不辩驳,只默默承受着。的确,他一开始向把真像讲出来,可那夜阴差阳错喝的不省人事,次日醒来后得知杨嗣昌已经将此事奏报京师,虽然惊惧不已,终究还是存了侥幸的心理。直至皇帝擢升其为保定总兵,他才觉出这件事有点玩大了,万一那天真像被抖搂出来,可是欺君的大罪啊!

      果不其然,该来的总要来,他只没想到会来的如此之快,快到他还没来得及赴任保定总兵,领兵出战!

      经过初时的震惊,杨嗣昌已经恢复了平静,之叮嘱了朱梅一句。

      “少说话,下去吧!”

      朱梅躬身告退,他在杨嗣昌的话里觉察到了森森寒意,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杨嗣昌对自己当初的鲁莽行为悔之晚矣,却只能将错就错,向皇帝坦白是自家失察么?那他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将一朝丧尽,前功尽弃。如果不坦白就要好好绸缪一番,如何才能抵过这个致命的错误。

      就在杨嗣昌内心纠结万分之时,派去山西的探子回来了,带来了最新的消息。一系列的胜仗果真是李信所为,不但歼敌数万,甚至还毁了太原北部的门户重镇忻州,此子果然是员骁将,只可惜已经不能收归己用了。接下来的消息则让他兴奋不已,这厮竟然在战事最紧张之时带着三卫军去岚县迎不知真假的晋王。

      如果是假的倒还好说,若是真的,李信与晋王有了如此一层关系,以当今皇帝多疑反复的性格,就已经注定他将永远的失去皇帝的信任。

      想到此中关节,杨嗣昌反而释然的笑了,本以为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治疗却是聊暗花明,绝处逢生。何不出把力,将此子彻底推向晋王一侧。

      于是立即下令,保定总兵朱梅立即赴任,率所部守住紫荆关。左良玉亦要按兵不动,率所部守住济源、修武一线,将山西贼兵牢牢锁住,至于李信则任由他自生自灭折腾去,区区几千军卒早晚有折腾尽的一天。同时知会熊文灿,传檄川陕诸镇抚将领,分扼冲要,步步为营,将复起流贼困而歼之。

      即是杨嗣昌一直策划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围剿战略。

      唯独左良玉看了杨嗣昌的督令之后不屑一顾,与副将罗岱指斥杨嗣昌私心甚重,一面贪功,一面又向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

      罗岱大吃一惊,何来借刀杀人一说?杨相蒙当今皇上看重,岂能做出此等不分轻重的事情来?他自是不信。

      “罗兄岂不天真?杨嗣昌奉旨剿贼,李信在山西折腾的乌烟瘴气,正是他大军趁虚而入的好时机,你说说此等军令又是因何而出?”

      ×óÁ¼Óñ½«ÑîËòýµÄ¶½ÁîµÝ¸øÂÞá·£¬¡°×Ô¼º¿´È¥£¡¡±

      “这,这,末将还打算建议左帅出兵呢,李信将流贼两支大军折腾的疲惫不堪,咱们正好趁此机会消灭一直按兵不动的过天星,到时我军便可直驱太原!”

      左良玉双掌一击,起身来到罗岱面前,“罗兄此言亦是我之所欲!”

      “那,那杨相的督令如何……”

      左良玉劈手将那文书抢过,几下便撕了个粉碎,“让他滚球,只要歼敌复城,他还能有甚好说的!”

      很快,左良玉出兵平阳府的消息传到真定,杨嗣昌勃然大怒,左良玉不过区区一介总兵,不听总理军务的熊文灿提调也就罢了,对他这个内阁大学士都毫不放在眼里,甚至还唱起了反调,殊为可恨!

      一直被杨嗣昌留在身边的贺人龙亦是愤愤不平,直斥左良玉目无上官,同时亦表示一切愿唯杨相马是瞻!杨嗣昌心中自有一杆秤,这贺人龙虽然能力差了些,但却胜在听话,若从听话与不听话之间做个选择,他宁愿选择能力差点但是听话的,也不愿去选那有能力却桀骜不驯之人,譬如那李信,又譬如这左良玉。

      “若贺总兵取而代之又当如何?”

      杨嗣昌突然冒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来,弄的贺人龙一愣,但随即便连不迭的表示,自然严格施行杨相“十面张网”之策略。别看贺人龙现在挂着总兵衔,却没有实职,没有固定的属兵,只能临时在杨嗣昌帐下听调。左良玉总兵河南,若是能取而代之岂不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好好干,必取而代之!”

      杨嗣昌如此表态等于直接告诉贺人龙,早晚要让他取左良玉而代之,忙跪倒在地,连连谢过杨嗣昌的提携之恩。杨嗣昌十分满意贺人龙的态度,将他扶了起来。

      ……

      代州城已然遥遥在望,一杆残破的猩红战旗仍旧飘荡在城头,李信一颗悬着的心立时便放了下来。很难想像,遭受鼠疫重创的代州城是如何抵挡住【创建和谐家园】十数日的围攻。

      游骑探马早就探明贼兵虚实,由于分兵所致,此时的黑煞神麾下只有两万余人,在除去伤亡,当不会过两万。

      看着滔滔南下的滹沱河水,李信决定这一回仍旧依托大河,背水一战,以滹沱河掩护后路。接下来便是如何诱敌来攻的问题,不过李信很快就现,这个问题黑煞神已经替他解决了。贼兵已经如潮水般,密密麻麻黑压压的冲了过来。

      黑煞神的反映在流贼中算是罕有的迅,李信暗道不妙,来得也太快了,怕是变阵不及!

      “炮手,炮手,准备开炮,轰那些【创建和谐家园】的……”

      每逢大战,海森堡必然是第一活跃的军官!三卫军仓促间立即由纵队变横队,准备列双线古斯塔夫方阵。

      (推荐且听沧海的《南洋霸主》,值得一读!)

      第二百三十二章 城上城下

      炮声隆隆,惊动了代州城中的守军,多日来的围城几乎已经耗干了城中所有的生气。∮燃∮文∮小∮说,www.ranwen.org早在战争爆之初,由于鼠疫的原因,代州城中的卫所,州县衙门便已经名存实亡,直到流贼大举进犯,由大商黄永组织的守军这才走上前台。

      早已经精疲力竭的守军们,以为是流贼弄来了大炮,准备决一死战之时,却现远处河滩处的明军战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5 2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