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1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先前派去朝廷报功的程铭九与顾十四早已相机返回,分别被任命为第一营营官与第二营营官,第三营人则少了一个排作为预备营,营官则是在阳和卫的新军中选拔而出。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镇虏军必须有铁一样的纪律,否则用东方话来讲,他们还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却一针见血,海森堡训练炮兵时便以严苛著称,甚至还有人受不了愤而出走,但终究是大浪淘沙,能够坚持到底的都是精华与精英。而事实上,经由海森堡所训练的队列,的确要比其他人所带出的队列要齐整了不少。

      阵形演练完毕,炮兵营作为一支独立力量华丽登场,在李信的改进的编制中,炮兵的级别很高,不再从属于任何一直步兵或者骑兵,而是单独成军。

      经过此前的准备,现在海森堡麾下的炮营已经拥有六磅炮十门,八磅炮六门,十二磅炮两门。这些都是铁厂出铁以后加工赶制出来的,虽然性能与耐用性上不得而知但总算是城了规模,据说在十二磅炮上还使用了一种新的防炸膛技术。

      令旗麾下,所有大炮分队形排开,同时开火,一瞬之间,作为演练场的整个山谷都回荡着震耳欲聋的炮声,经久不绝。一轮之后,火炮手开始清理炮膛重现装药装弹,再次射,一连射了九轮直到炮体红这才停手。

      那些一开始对这种花架子都不以为然的卫司衙门官员们都被深深的震撼住了,大炮齐射在听觉和视觉上所产生的威慑力实在是大大出乎想象,再看远处原本齐整的地面上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圆坑。

      由于训练时日尚短,还有出于安全考虑,火枪营便没有进行实弹射击,只是将各种战术动作都进行了三遍这才罢手。不管怎样,这次演习之后三卫所有官员都达成了一个共识,有了李信组建的新军,便可与打草谷的【创建和谐家园】一较长短,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可是,接下来局势变化之大之快,让所有人包括李信都目不暇接。

      到了三月底,朝廷传来消息五省总督洪承畴正式调任宣大总督,接着便是太原陷落的消息被证明不属实,但流贼的确已经围困太原半月有余,并且平阳,潞安等地也的确也已经被流贼攻陷洗劫,举朝震惊。于是崇祯皇帝再次下令,内阁大学士杨嗣昌总督保定、山西、河南军务,河南巡抚李仙风,总兵左良玉皆为其调遣。

      四月初一,杨嗣昌大军起行,太原陷落,晋王自尽殉国的消息便已经传到了京师,崇祯皇帝大惊之下,在文华殿当场失声痛哭。抱怨臣下,说在去岁流贼不是都被剿灭殆尽,该投降的投降,该逃命的逃命,怎么如今突然又声势陡起,大有爆而不可遏制的趋势,于是又打算调孙承宗南下主剿,被大臣苦劝这才作罢。

      得到太原陷落的消息之后,整个大同府亦是惊惧不已,太原陷落,便等同于大同已经直面叛军,但经过一连几次【创建和谐家园】入寇,大同府已经虚弱的不行,几乎所有能战之兵都在去岁与建奴一战中损失殆尽。

      初二,大同镇总兵王朴带着由京畿一带招募的三千新兵抵达大同府城,大同人心这才稍稍安定。中使高时明更不敢提回京之事,愁的一半头都白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流贼一路高歌猛进,已经直抵代州。代州属山西都司振武卫,北面紧挨着大同府浑源州。更让李信揪心的是,一个让他牵肠挂肚的人还在代州。

      第二百一十八章 流贼势大

      杨嗣昌起行赶赴山西剿贼平乱,除了在京畿附近招募的新兵以外,带的大都是京营兵,战斗力一般。燃文小说(wWw.RanWen.org)但事到如今就算硬着头皮也得上了,此前还有卢象升,高起潜等人为他打头阵,现在能打仗的越来越少,杨嗣昌一向以知兵著称,这一回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大军选择的是保定至真定一线,最终由井陉穿过太行山进入山西。

      而自打太原陷落,晋王自尽殉国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原本对杨嗣昌还充满了信心的崇祯皇帝突然也没了底,太原城乃山西第一重镇,城高池深,居然一夕城破,更重要的是山西尤其太原乃京师天然屏障,流贼一旦据此为祸进可攻三关取京师,退可守太原而据河东。

      这位已经龙驭天下十一宰崇祯皇帝,第一次对流贼产生深深的恐惧, 哪怕是张献忠掘了老朱家的祖坟,他有的也仅仅是愤怒与自责。于是紧随着杨嗣昌的出京,皇帝第二道圣旨亦出了京师,召集各地兵马救援山西。

      可是能遵旨而行的又有几人?比如大同镇总兵王朴,尽管在出京陛辞时声泪俱下的表示一定要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一转脸便做起了自保的打算,这一回他是打定主意,只要守住大同的一亩三分地,便是打死也不轻易出兵。

      当然,能调大同府出兵的除了皇帝的圣旨以外,还有总督山西、保定、河南的杨嗣昌,在兵进井陉之前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大同镇总兵王朴,杨嗣昌早在真定府时就命人快马传令其出兵由北方大举压下,配合他在井陉入晋的军事行动。同时,又急调河南的左良玉率兵渡过黄河,北上进剿。

      对此,河南巡抚李仙风积极异常,毕竟流贼是在他们这里跑出去的,万一皇帝追究下来,丢官去职都可能是轻的。而左良玉不知因何却在济源境内摇摆不定。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信所属的三卫亦对是否出兵展开了一场讨论,实际上不管是杨嗣昌还是崇祯皇帝,都没指望李信的千把军卒,能够和流贼一较短长。尤其是杨嗣昌,三卫在级别上与大同镇总兵互不统属,但又同归宣大总督洪承畴与总督山西的杨嗣昌调度,可是杨嗣昌只派人去调了王朴的兵,并没有知会曾在年前与蒙古【创建和谐家园】一战斩获颇丰的三卫镇虏军。

      这其中固然有对李信此人的蔑视,但更多的是对崇祯皇帝另立三卫这个决策的不满与【创建和谐家园】,就是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在想着朝廷上的布局。

      而三卫之中主战的声音几乎只有李信一人,从毛维张到钱泰,乃至海森堡、艾伯特都持观望态度,就连李信身边一向惟他马是瞻的6九都沉默了。

      浑源州乃是李信布局之中的势力范围,流贼现在已经到了代州,与浑源州可说是近在咫尺。一提起代州,那张颇为顽皮的俏脸便时时映在眼前,她行走京师山西各地,协调各方关系,不是简单的女子,恐怕也只有在他面前才会如此露出不为人知的女儿一面。李信又不是傻子,如何感觉不到她心中的情意。一想到此,便如百爪挠心……

      但他要出兵却绝不仅止于此,流贼为祸,战乱就在眼前,如不拒敌于境外,那么下一步战火烧到大同,饱受战争蹂躏之后,这批土地又要经历多少时间才能恢复如初?

      可是就在李信即将出兵之时,一则流言不胫而走,黄妸女儿身份,以及对李信的情深意重,都沸沸扬扬的传了开来。甚至已经有人在背后议论,总兵大人此次一意坚持出兵,恐怕就是为了救他的女人。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凡英雄人物,又有几个能轻易便过了美人关的?

      至于黄妸是女儿身的秘密,在山西各大商社之间亦早有传闻,这一回暴了出来,人们亦不为奇怪。毛维张对此不表态,只说惟总兵命令是从。钱泰的态度依旧是坚决反对李信出兵,认为大好局面得之不易,不能轻启战端,说不定杨嗣昌进了井陉之后就能大败流贼,何须三卫多此一举?

      只有海森堡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听说李信执意兴师,竟然是为了救心爱的女人,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德意志人竟然罕见的开起了玩笑。

      “如果是去救心爱的女人,海森堡谨以个人名义,举双手双脚支持将军阁下!”

      看着特意前来表态的海森堡,李信哭笑不得,自己坚持出兵是考量大局之后做的决定,绝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下的决定,但是经过数日的轰传,这件事便直如黄泥掉裤裆里,越描越黑,索性便也不再解释。

      这个消息甚至传到了高时明耳朵里。御河东岸的检查站成功【创建和谐家园】了瘟疫之后,立即按照朝阳堡模式进行选举,并自治管理,高时明对此一窍不通,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便返回阳和卫。听说李信为了个女人打算出兵,自然是极力反对,并不惜以中使的身份压他。

      亦不听李信的任何解释,不管李信如何从大局着眼分析,高时明都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总之就是两个字“没门”!高时明如此做当然是存了私心,李信不出兵大不了是不功不过,如果出兵一旦败了,他高时明以中使身份坐镇于此是要跟着吃挂落的。

      当然,李信出兵还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大获全胜,可高时明根本不相信有获胜的可能,开什么玩笑,连太原这等城高池深的大城都挡不住流贼,就凭借区区两千人冲上去,那不是以卵击石么,能带着一条命回来都算命大。

      最后,连大同镇总兵王朴都托人捎来了书信,劝李信一定要冷静,不要因怒兴师,坏了自家的大好形势。不但如此,他最最亲近的兄弟6九都加入到劝说的行列中来,看着一副大义凛然的6九,李信突然醒悟。

      自己与黄妸的事,只有6九清楚前前后后的经过,莫不是他将消息放了出去,只为给大众一个合理的留住自己的借口。看不出来,6九平时一副惟命是从的模样,关键时刻倒是颇有些主意,可是这么做真的就合适么?

      李信陷入了与大家的拉锯之中,他试图说服这些反对者,反对者又反过来试图说服他……

      众人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则惨不忍睹,流贼进犯浑源州的消息传到大同府城,又很快传到三卫。大同镇总兵王仆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引兵杀往浑源.

      高时明听说总兵王朴出兵的消息之后,立即仰天大笑三声,又赶去告诉李信:“李将军不用出兵,王朴既然已经出兵,想必流贼寸步难进大同府!”

      王朴当初任经营总兵,又数次参与对【创建和谐家园】以及流贼的大战,虽然胜败各有,但也算得上是少有的身经百战的总兵,对付一帮子新起的流贼,当还是有胜算的。他之前所忧虑的,则是王朴由于心态转变的保守开始求稳而不出兵,那时李信说不定便有了出兵的理由。

      仅仅一天之后,高时明便再也笑不出来,事实狠狠抽了他以及三卫那些以为王朴出兵便可高枕无忧的众多官员狠狠一耳光。王朴兵败,狼狈逃回大同府城,流贼竟然分兵袭破雁门关直取大同。

      一时间,大同府境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高时明更是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模样,完全没了前一日指点天下的气度。到了此时此刻,李信振臂一呼,三卫出兵。再没人敢出言反对了,所有人都集体沉默表示赞同,只有毛维张站了出来,弄得李信又是一阵皱眉,这货不是想在这种时候还想阻止出兵吧。

      “大人,下官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信最厌烦这种开场白,催促他快讲。

      “大人是三卫总兵,麾下将士又来自三卫,独独叫镇虏军恐怕已经不合适了,会不会影响整体士气?”

      竟然与出兵无关,李信也是连日来被那帮家伙弄的神经兮兮。至于军队命名一事他是甚少考虑,的确,再以镇虏卫命名,虽然听着霸气,但必然会引起其他卫所兵员的不满。当即一口允诺:

      “改!今日就改,改叫三卫军!”

      岂知毛维张又拱手道:“还有一事,大人上次提及的夏季军服一事,下官已经着几家商社办妥,今日刚刚送抵阳和卫!”

      李信上一回不过是随口一提,军容整肃也是战斗力之一,尤其是春夏到了,应该给新军置办一套军服。当时,毛维张曾仔细询问过,军服按何种规制,他所指的其实是卫所军与募兵,谁知道李信却来了兴致大谈一通,把具体的样式都详细描述了一番。

      军装一事说完,李信也就忘了,毕竟身为三卫之各种事都让他分身乏术。毛维张却记下了,不但记下了而且还办好了!李信不禁再一次对他刮目相看,自打叛乱事件之后,能明显感觉到此人的变化,只不知是好是坏!

      王朴终于派人来阳和卫向李信求援,流贼势大,他的京营和新兵一败涂地,根本挡不住,只能寄希望于李信。

      µÚ¶þ°Ùһʮ¾ÅÕ ±±Â¦³õÕ½

      ´óïɽ±±Â´£¬Ò»Ö§ºìÒÂÈËÂíÇÄÎÞÉùÏ¢µÄÏòÄϼ²³Û£¬ºìÒÂÕ½±øºóÃæÔòÊÇÍÆ³µ¸ÏÂíµÄ¸¨±ø£¬Ëùν¸¨±øÆäʵ¾ÍÊÇÁÙʱÕ÷µÄ°ÙÐÕ£¬ÈÃÈËÆæ¹ÖµÄÊÇ£¬ÕâЩ¸¨±øÁ³Éϲ»µ«Ã»Óб»×¥¶¡µÄ¾ÚÉ¥£¬·´¶ø»¹ÓÐ×Åһ˿˿µÄ¿º·Ü¡£¡Óȼ¡ÓÎÄ¡ÓС¡Ó˵£¬www.ranwen.org

      “郭师爷……”

      “嗯!”

      辅兵里一名身穿三卫军红衣军装的老者使劲咳嗽了几下,先前的声音又连不迭的改口道:“郭经理,郭经理,您老什么什么时候也给俺弄一件三卫军装威风威风!”

      面对明显带着羡慕嫉妒恨的讨好,老者伸手捋了捋前襟的双排铜扣,又紧了紧扎在腰间的熟牛皮宽腰带,军装下摆不合体的搭在【创建和谐家园】上抖了几抖。

      “嘿!这身军装可是毛镇抚特批送的,牛蛋你小子别做梦了……哎,我说牛蛋,你都是当了理事的人了,能不能拿出点老爷的样子来,你看看周麻子人家……”

      说着老者一指距他们不远处赶着马车的一个精壮汉子。

      “看看人家,当了理事以后作奸犯科的事不但没了,还领着大家伙制止罪恶,你在瞅瞅你,当初竞选时答应大家伙的做了几件?”

      “郭师爷这话说的好没道理,若不是俺盯着那周麻子,他能这么消停?”

      “得得得,咱不争这个,眼看着就要到北娄口了,你小子眼睛放亮点,见势不妙就赶紧跑知道不?刀剑无眼……”

      辅兵的度已经不算慢,但仍旧被前边战兵落下一大截,牛蛋脚下紧着力仍旧有些跟不上节奏,他瞪了一眼骑着毛驴的郭丙焕。

      “郭师爷是让俺当逃兵么?俺牛蛋虽然没啥能耐,可当逃兵不是俺的性格!”

      郭师爷哈哈大笑,“心气还不小,又不是战兵,拼什么命,咱们的任务就是把物资安全运到战场,别不识好歹!”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不阴不阳的插了进来,“听你们的口气,好像总兵大人此战必败啊?”

      郭师爷翻了翻眼皮,不用看都知道是周麻子。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知道前边的北娄口不……”

      牛蛋和周麻子别看现在都是朝阳堡的理事,可还都是没见过世面的乡民,出了本乡本土就两眼一抹黑。

      “量你们也不知道,北娄口属雁门十八口。雁门关知道吧?和偏头关,宁武关号称内长城外三关,三关那叫一个险要,流贼占据雁门关,以咱们这千把人想要拿下来岂是那么容易的?”

      郭师爷,不对,现在已经是郭经理了,可大伙叫惯了郭师爷与之相熟的人倒没几个改口的。郭师爷毕竟是见过世面的,说的这些话两个人似懂非懂,都只能跟着点头。

      “郭经理此言差矣,雁门关是险关要隘不假,布防周密固然难以撼动,可雁门十八口却都未必如此,李将军出其不意,焉知不能旗开得胜?”

      被人驳了面子,郭师爷脸上有点挂不住,一看是最近与朝阳堡理事会接触身为频繁的铁厂负责人之一田复珍,据说是个四品大官被被贬下来的,早就是落架的凤凰,还牛个什么牛?刚想反驳却又憋了回去,总不能说总兵大人此番出兵必败吧?

      田复珍继续说着,“你们可知自家兄弟们推的都是何物?”

      “无非是火药,【创建和谐家园】,粮食,器具……”

      “既知是火药【创建和谐家园】,就该知道是大炮所用,我三卫军十二磅炮所中之处,无不土崩石裂,北娄口区区夯土墙年久失修,又挡得几何?”

      “这,这,这……”

      郭师爷没见过大炮什么样,却也听说过当年袁督师红夷大炮轰死奴酋努尔哈赤的段子,挺田会办的口气十二磅炮应是了不得武器,没准还真能摧枯拉朽呢……

      几个人边走边拌嘴的功夫,突然前边一声惊天动地巨响,紧接着便是一声响过一声,辅兵人群中顿时陷入一片骚乱,不知是该前进,还是该后退。

      郭师爷作为朝阳堡的经理果真还是有些决断的,立即跳上装满货物的马车,站在搞出,扯着脖子喊道:“大伙不要慌,大伙不要慌,这是总兵大人在炮轰流贼,都原地休息,等干掉了流贼再继续前进!”

      这番话果真起了作用,辅兵们都安静下来,坐下休息,一路上急着赶路都累的不行,总算可以休息下了。郭师爷又凑到田复珍身边,低声问道:“田会办,这,这是咱三卫军的大炮吧?”

      田复珍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随着炮响一声便口中念道:“六磅炮……六磅炮……八磅炮……十二磅炮……”

      郭师爷一颗心这才放下来,不用说,肯定是三卫军的大炮,过了一阵果然有斥候前来通传总兵军令,命辅兵就地休息等候命令。

      炮声响了大概有半个时辰才渐渐弱了下去,直至消失一点动静都没有,郭师爷一颗心又悬了起来,想必胜负已分,可究竟是谁胜谁败却未可知。

      又过了一阵,传总兵军令的斥候又快马疾驰而来,只淡淡的说了一句,“前方战事已了,辅兵继续前进!”便又打马离去。

      战斗就这么结束了?

      不但是郭师爷和牛蛋一干人等,就连田复珍田大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就算大炮的威力再大,三卫军再能征善战,也不能半个时辰就拿下被流贼占据的北娄口吧?

      辅兵沿着山路走了小半个时辰便豁然开朗,着眼处是一条大河冲击而成的旷阔平地,只是不知何故正是春暖雪融时,河床上却干的都是龟裂的土地。透过弥漫的硝烟隐约可见远处两丈多高的夯土边墙,北娄口堡便镶嵌其上,一杆猩红的明军战旗插在城头正迎风猎猎。

      郭师爷突然感慨道:“跟着三卫军打仗真痛快也!”

      忽然,有骑士飞马而至,郭师爷识得,是总兵身边的亲兵。

      “请问那位是郭经理,田会办?”

      三卫军初战告捷,第一次战后会议就在北娄口堡北门敌楼之上进行。

      出席会议的有三卫军的各营营官,以及辅兵负责人郭丙焕,高山卫军器局的会办田复珍。

      三卫军的军装比较独特,有别于任何一支明军,属于上红下黑,红色的棉布上装及至臀部以下,前襟对开,脖子上则是紧致的大翻领,前胸双牌铜扣,既实用又耐看,腰间则是五指宽的牛皮带,一柄雁翎刀悬挂其上,金属带扣闪闪亮,将整个人映衬的更加英姿挺拔。

      不止李信,各级军官与士兵均着此军装,唯一区别的便是大翻领的颜色,与帽子的式样,比如李信与的领子是蓝色,营官程铭九的是土褐色,普通士兵的则是黑色……

      出席会议的还有一群身着盔明甲亮的将军,脸色既尴尬又显得有些难为情。与雄赳赳气昂昂的三卫军比起来立时相形失色。这些人原本是北娄口堡的守军,编制上大概有3ooo人左右,但多年的空饷吃下来,实际只有千余之数。可军官却不少,除了一个参将,还有都司、守备、千总若干。

      原来这北娄口属山西镇雁平道北楼路,北楼路设参将一名,各口堡分设守备,偏偏这北楼路的参将就驻扎在北娄口堡,流贼进犯之时,自参将以下尽皆惧战,没有勇气驻守关口又不敢弃关而逃,便带着亲信士兵躲进了北娄口南岳胜梁的围城之中。因此,当流贼一部进犯于此时,城中只有一个千总带着百余人奋死抵抗,最终不敌之下全军覆没。

      就在流贼全力围攻地势险要的岳胜梁围城之时,李信的三卫军来了,大炮齐放之下,关城损毁严重,流贼不知虚实夺路而逃,这才解了他们的危机,一举收复北娄口。

      李信也不责备他们,将来自有朝廷追究他们的罪责,为今之计还需要他们守好这北娄口,守好三卫军的后路。而北楼路的一众武官们则畏惧李信将他们丢失关城的事实报与朝廷,是以对他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以求得到李信的好感与谅解。

      “都坐,都坐,说说你们了解的情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4 20: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