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次日一早,有斥候来报。
¡°´óÈË£¬´óÈË£¬÷²×Ó³·ÁË£¡¡±
李信则盔甲整齐的叫上6九。
“走,去会会新朋友……”
一行马队直奔雁河上游而去。
第二百零一章 暗箭即出
李信带着6九百十骑出了检查站沿雁河南岸往上游而去,马队直跑出十余里地,只见已经化开的河滩有几十个蒙古人候在那里,战马颇为烦躁的打着响鼻,马蹄子不停的来回刨地。⊥燃文小說,www.ranwen.org
“将军,巴图守约而来,土默特数万部众愿重归明国牧边。”
巴图果然成功夺取了土默特部的控制权,李信心下便有了计较。让他明目张胆的重归明朝治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一定会招致满清的报复和周边部落的趁火打劫。这对巴图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山坎,也是李信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李信决定让夺权成功的巴图继续宣布效忠于满清皇太极,但是却要在暗中与他合作。巴图欣然接受了这个对他最为有利的方案,然后一招手将身后一个半大少年唤到了马前,又右手捧胸冲李信俯身深深行了一礼。
“请让阿古拉留下,为将军牵马拽镫!”
少年看起来十四五岁,棱角分明的脸上透着一股坚毅,却有些不合时宜的带着几分阴郁。
巴图又赶紧进一步解释:“阿古拉是巴图的长子,请允许他跟随在将军身边,作为将军的卫士吧……”
李信这才恍然,原来这巴图竟是打算留下自己的儿子做人质,以表明此前诺言的有效性,不禁对眼前这个敦实的蒙古贵族刮目相看。来到明朝以后,他所见到之人除了追名逐利,便是一心升官财,这个巴图如此做,到颇出乎意料。
李信本来只打算与其建立某种联系,在关键时刻可以作为一个搅乱草原效忠满清各部的钉子,现在巴图主动留下儿子做人质,诚意倒是让人惊讶。
最后,李信许了巴图一千石粮食,棉衣千件,资助他们度过这段青黄不接的季节,以作为对巴图诚意的回报。
事毕,巴图呼哨一声带着人如狂风一般离开了雁河河滩,少年阿古拉眼中没有一丝对父亲的留恋,默然站在了李信身后,很快便进入了在明国的角色。
6九奇怪为何李信能准确得知昨夜里夜袭之人里便有那巴图的兄弟海赖。李信也不隐瞒,便将前前后后告知于他,此前几夜,任由蒙古人进入仓库抢粮,都是有意为之,为的就是吸引那海赖亲自前来,只没料到他如此沉不住气,才两日的功夫就自投罗网了
而此前巴图曾告诉李信,海赖每次出战所持战旗均与其他人不同,而且最明显的是,此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更将亲卫换了一水的满清布甲,是以极好辨认。
只可惜那一夜的狂轰滥炸,这个可怜的家伙,连完整的尸都没留下,被镇虏军一早便淋上火油,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土默特部南下本就是饥寒交迫之下不得已而为之,待巴图听闻明国内部正在闹鼠疫,更是一刻不敢多留,生怕瘟疫的魔鬼被带到草原上,个把时辰便将部众带着颇丰的成果悉数撤出边墙,走了个干干净净。
这段插曲竟然给李信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收获,也算是因祸得福,一个更加宏大的计划在李信脑中形成。他望着天空逐渐被吹散的云彩,低低的用仅仅他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自语道:“土默特部,插汉部,乌珠穆沁部,喀喇沁部……”
这几个部落都是大同府边墙外数得着的蒙古部落,能将他们搅个天翻地覆,便等于断满清皇太极一臂。
在回检查站的路上,朝阳堡负责联络的隶目前来汇报,朝阳堡理事会十一人成员已经正式出炉,请李信前去坐镇并颁布任命。按照之前拟定的选举条例,由堡民选出的理事会十一人成员最终需有总兵府的任命,才会正式生效。
谁知走了不到五里,镇虏卫城方向来了信使,竟是黄妸已在一早离开,军卒将一封信笺呈上。
“大人,那管事留下手书一封。”
闻黄妸仓促离开镇虏卫城,李信胸中涌起一丝难以言说的感觉,失悔那日一早没叫醒她。等将信打开,这才明白,黄妸的仓促离去另有因由。
信中着重交代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朝廷上的最新动态,高山卫指挥使姚正隆状告他谋害阳和卫前指挥使丘龚,并携带丘龚级入京,如今朝廷已经派了司礼监秉笔高时明前来彻查此事。虽只有寥寥数笔,李信却能感受到她的忧虑。
第二件与头一件事也不无关系,那就是主导此次告状的表面上是由姚正隆告,刘宇亮力,实际上背后推波助澜的另有其人,据闻,范家就此事撒出了数十万两银子,只为买他李信的身家性命。
第三件则是她仓促离开的原因,说是接到家中急信,但是语焉不详。
阅毕李信陷入沉思,丘龚的尸身不是已经被史大佗着人焚毁了么,那么级又是怎么一回事?史大佗就在随行队伍中,李信当场将其叫来,询问此事,史大佗大呼不可能。
“俺亲自看着丘家那几口人被烧城灰的……除非,除非那丘龚的尸身一早就被人掉了包……”
这件事现在也追究不出个一二三四来,但是却必须彻查,他倒要看看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看来晋商在各卫中渗透的影响力远想象。
李信略一转念也就了然,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晋商挣着朝廷与满清【创建和谐家园】的钱,又将这些钱如流水般的撒出去,但凡有利可图,又将有多少人趋之若鹜。自己在三卫搞检查站禁运物资,又断了多少人的财路?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这些人还不与自己结下不共戴天的仇恨?
看来,对晋商的既定策略亦应该有所改变,由先前的全部打压,改为有选择的拉拢分化一部分,然后坚决打击一部分。
“黄家管事几时走的?”
李信忽然问那送信军卒。
“回大人,小人离城之时,黄公子还未成行。”
李信闻言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该去送上一送,黄妸回代州走的一定是近路白登,此时往白登方向去,说不定还能追的上。于是便令6九带人先行回城,6九如何肯让李信只身前往,无论如何都要与其通行,李信也不再坚持,打马直奔白登而去。长枪营由于需要加强雁河沿岸警备而暂驻在雁河检查站,不必回城也无需同行。
……
镇虏卫城,警报解除,钱泰率领卫司衙门一众官吏在北城门口等待迎接三卫总兵李信归来。谁知左等右等却还没有动静,这位镇虏卫城中的二号人物不禁有点急躁。
又过了片刻总兵大人的回城队伍没等到,却等到了斥候传回的讯息。一伙身份不明的马队由万全卫境内顺圣川城进入镇虏卫境内。这让钱泰眉头一跳。
一般官军过境都会事先同知过境当地的卫所,而且镇虏卫身为边墙城堡,除非有行都司府调令,几乎不会有官军过境。那么这伙人就地目的为何?他只好令人继续监视,同时打算等李信返回镇虏卫城中与之商量,再做打算。
可最终等来的仅是一句口讯,军卒传信,总兵大人去追黄家商社的管事公子去了,此时怕已经到了白登。听到这个消息,钱泰心里咯噔一下子,再联想到由万全卫顺圣川而来的不明身份马队,立时便出了一身的冷汗。
出了白登检查站,黄妸马不停蹄直奔代州而去,她甚至顾不得大病初愈,身体虚弱,仍旧一鞭紧似一鞭的催促胯下良马急赶路。
原来,他在接到几日来关于京城动态汇报的同时,还收到了一个让他时分震惊的消息,黄家商社的家主,他的父亲染上了鼠疫,这个消息据说已经被封锁,仅止于黄家于代州城外的别院,并没有声张出来。黄父这几年随着年岁渐老,一改往日的严苛,对她已经是愈的宠溺疼爱,黄妸对老父的挂念虽从未言表,却是一直挂在心上,现在风言风语传到耳朵里,这让她如何能放心的下。
空穴未必有风,这回想来是黄家各房的兄弟正在加紧夺权的脚步吧。不管大家小家,亦或是高高在上的皇家王族,涉及到财产继承,在其背后必定都是腥风血雨,黄妸才不关心最终执掌黄家商社的大权落入谁手,这些人如何争权夺利,便让他们争去,只要不伤及大哥和爹爹,她便一概不理。
一旁老仆还在不停的抱怨自家公子,走的仓促,而今到处都是乱民,路上一点都不太平,如何也该让那总兵派些人手来保护他们才是,就他们这十几个人万一有个好歹,可如何是好。
黄妸对这些仆役下人们却是极好,也不生气,却也没解释半句。如今李兄那里也是焦头烂额,兵力捉襟见肘,自己怎好再让其为难呢!想到这里,黄妸的眼中闪现出一丝笑意,没想到他还有京师献礼这一手,倒是比自己那二十万两银子来的紧要,只可惜皇帝不是个有肚量的人,虽然暂且度过了难关,自此以后,怕是要在那御座主人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了。
据说那朝廷中使高时明与李兄也有些仇怨,可要如何化解呢……马慢了,黄妸却又陷入沉思,丝毫没注意到远处林子里惊起的飞鸟。
第二百零二章 得授散官
¾©Ê¦¹Ù³¡ÐÎÊÆÒ»ÈÕÈý±ä£¬ÈÃÈËÃÇһʱ¼äÄ¿²»Ï¾½Ó£¬Õò²ÎÀËÍÀ´µÄÏ×Àñ¼¶Ï¤Êý±»È·ÈÏÎªÕæ£¬Í¬Ê±Ò»Ãû³ÌÐÕǧ×ÜÔÚ±ø²¿ÊÌÀÉÑÀý½Ó¼û¼Î½±µÄʱºò£¬Îª×Ô¼Ò×ܱøÃùÔ©½ÐÇü¡£¡º¡Üȼ¡º¡ÜÎÄ¡º¡ÜС¡º¡Ü˵£¬www.ranwen.org
指责高山卫指挥使姚正隆在【创建和谐家园】围城之际,怯战逃跑,同时又状告大同知府枉为父母之官,有数万灾民投靠而来,他不但不加收留,反而以武力驱逐至阳和卫、镇虏卫一带,在武力驱逐过程中,有难以计数的灾民不是死在瘟疫的魔爪之下,而是死在了大明官军的手中。
而李信实际上是凭借一己之力克服重重困难,击退了来犯之敌,接着又殚精竭虑的应付突然而至的鼠疫,到现在不但控制了疫情的蔓延,还妥当的安抚了被赶至三卫的灾民。
末了,这位程姓千总伏地痛哭,为自家总兵鸣冤不已,弄的那位兵部右侍郎两手一摊,不知该如何是好。区区一个侍郎在这片浑水面前无能为力,但是李信部下反告大同知府和高山卫指挥使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传遍了京师大大小小的每一个角落。
舆论的倒向很一致,在李信尽斩蒙古鞑兵级的佐证之下,高山卫指挥使曝出李信勾结【创建和谐家园】意图谋害他的这一论断很难再站住脚,不但匪夷所思,而且也不合乎常理。
退一万步讲,人家以弱胜强斩了林丹汗之弟粆图的功劳实实在在的摆在面上,姚正隆只有一颗丘龚的级和苍白的口供,很难不让人怀疑这背后是不是另有隐情。
很快皇帝的旨意便传了下来,令司礼监秉笔高时明为钦差前赴大同府调查此事,然后朝廷再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置。可是内阁的票拟连程序还没走完,皇帝的一道中旨又从文华殿送到了仅有两门之隔的内阁大堂。
面对这道中旨,内阁里的行走官员们差点被惊掉了下巴,谁都不敢做主,直接便呈递给了辅杨嗣昌。杨嗣昌览毕,则大笔一挥直接拟了票。
高时明还是代表大明天子赴大同的钦差,但却多了一项任务,此番赴大同还带着朝廷对李信的封赏。让群臣们瞠目结舌的重点是在封赏的规格,皇帝亲授李信为昭勇将军,并明确职官范围,以总兵一职令军政差遣,同时协助大同知府指挥大同各州县进行防疫,同时有权要求各级文武官员一力配合,并授天子剑以【创建和谐家园】信。
此前碍于群臣强大的压力,朱由检虽然拔李信为三品总兵,但是却没有授予相应官阶的散官。其时,朝廷分置职官和散官。散官明官阶品级,职官明职务差遣,所以不论地方还是朝廷,一个实权官员散官与职官缺一不可。到了明代,这种制度虽有所松动,但授职官者以散官仍旧是皇帝对臣下以示恩遇一种的一种体现,获授散官更是代表了朝廷对其职官功绩的认可。
所以,皇帝即便没有明说自己的意思,但这道中旨已经摆明了告诉群臣,李信是有功无过的。
皇帝的态度因何从摇摆突然变的坚决起来,这让群臣们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有些蛛丝马迹可寻的。据说,当天午时过后,张四知曾单独入宫奏对,整整一个时辰才出来。
莫不是张四知从中起了作用?揣测纷纷的同时,群臣们也都确信了一点,那就是三卫总兵李信的圣眷犹在。皇帝之所以没有取消高时明的调查之旅,那是不好朝令夕改,所以便以授散官的举动昭示对李信的恩宠。最了不得的是,中旨里还赋予了李信一项只能由文官来完成的任务,表面上是协助大同知府治理瘟疫,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天子剑是授给李信的,主导此事的也定然是李信。李信分担了大同知府熊开元责任的同时,也分了他的权力。
这道中旨被送进内阁之后,便以最快的度传遍了京师官场。皇帝终于还是彻彻底底站在了自己一手拔的李信一边。这回,刚刚返回内阁,【创建和谐家园】还没坐稳的刘宇亮恐怕又要失宠了。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就在群臣们幸灾乐祸的同时,京师往西五百余里的一处谷地中,一群没有任何旗帜特征的骑兵如海潮入江一般涌向一支仅有十几人组成的马队。
马队中一名老仆声音带着哭腔,催促着年轻的公子尽离开。
“公子快走,去白登,老仆就是豁出命来也要保得公子平安。”
年轻公子正是女扮男装的黄妸,面对数百不表明身份的贼人,却见她脸上丝毫没有女儿家的惊骇之色。
“事已至此,贼人势众,凭你们几个又能拖多久?我哪也不去,就和你们一道!若是图财,许他们便是,未必便是绝路了……”
“公子……”
忽然,背后又传来了阵阵急促而杂乱的马蹄之声。老仆连连叹息,竟是连后路都被挡住了。
眨眼的功夫破空之声嗖嗖传来,马队当先立即边有人惨呼倒地。中箭者身上的箭杆极短而又没至腹腔,之露出了尾羽。
“是弩箭!”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弩箭生产保养都极为复杂,可不是普通贼人能装备得上的,通常山贼响马们能有几柄长弓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武器了。这伙人究竟是官是匪?
黄妸心底猛然一沉,贼人们大多求财而少害命,这伙骑兵不由分说,上来就下杀手,显然不应该是山贼响马,也就是说他们的目标便是自己这些人。
就是眨眼的功夫,又是一轮箭雨之后,对方狂飙而至,她甚至能隐隐听到他们的狂喊之声。
“杀光……一个不留……”
恍然间,黄妸想到了清晨前来送信的黄家家丁,似乎行为颇为奇怪,心中陡然明了,中计了!有人要除她而后快!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后有追兵,前有堵截,黄妸不禁轻出了一口气,再不刻意粗着嗓子,自然吐出清脆的字句,似自言自语一般。
“可惜,答应了李兄的事做不到了……”
马队已然与贼兵交锋,金铁交击之声霍霍传来,这些人技击之术都是顶尖的高手,战阵搏杀却落了下乘,纷纷跌【创建和谐家园】下。黄妸智计过人虽不输男儿,却仍旧是女儿之身,如何是他们的对手?她眼见支撑不住,神色复杂的回望镇虏卫方向,身后马队亦杀到近前,正准备闭目就戮,一张熟悉无比的面庞跃然眼前。
黄妸失笑,又是一阵低语。
“如何都产生幻觉了?”
不由得又多看了一眼,这回倒是真真切切,黄妸猛然一震,失声道:“李兄!如何是你?”一双眸子顿时便浮起了一层水汽,也不知是伤心还是高兴……
来人不是李信还能有谁,战阵之上马飞快,亦来不及回答,只用惊鸿一瞬的眼神告诉她,我来了!镇虏军自他以下雁翎刀横扫,如狂风一般在黄妸身侧卷过。
这伙贼人显然没料到黄妸一行人竟然还有援兵,而且打的是大明边军的旗号,情知不妙亦不恋战,数声呼啸之后,留下十几具尸体消失在山谷之中。李信救下黄妸等人,目的达到,便不再追赶,任由那伙贼人逃走。
仅仅是片刻功夫就在死生之间走了一遭,黄家商队的骑手们纷纷感慨劫后余生,纷纷拜谢李信等人的救命之恩。
双方下马,李信大剌剌来到黄妸面前,见她眼中似有泪光,便笑道:“如何变哭鼻子小弟了?也不等李信回来再走……眼下灾民纷纷聚众作乱者不计其数……”
黄妸只是低头不语,李信这才现她脸上竟然挂了几分羞赧之色,这与以往总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截然不同,不觉有趣,便想再调侃一番。但瞬间的功夫,她便恢复自然,抬起头来抿嘴一笑。
“这些人不是灾民,他们是冲我来的!”
李信这才注意到贼人们丢下的尸体具具膀大腰圆,可不是那些一脸菜色的啸聚之徒可比,心中猛然一动,嘴上却继续笑道:“小弟又哭又笑,成什么样子……”
黄妸终是敌不过,一跺脚道:“你哪只眼睛看见人家哭过了,说正事……”黄家商队的家丁护卫们,何时见过公子这番作态,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如所料不差,朝廷的钦差高时明几日件便要到了,此人与熊开元蛇鼠一窝,勾结连环,李兄想好了该如何应付吗?”
看到到黄妸一脸认真的样子,李信顿时心生感动,黄妸刚刚生死间走了一圈,居然一脱险便想着自己的安危。司礼监秉笔太监高时明给他的印象颇深,崇祯十一年,在京师的几日,此人一直百般刁难于他,此刻派了这货来,只能让他乱上加乱。
黄妸又道:“李兄人缘怎么这么差,到大同来的几个家伙,好像都对你充满了敌意呢……”说到此处,话锋又是一转,“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高时明此人贪财,同来副使高铿一贯与之不睦……”
李信心下感慨,黄妸不过是一介商人之女,便能对朝中种种变化了若指掌……
第二百零三章 工业城镇
黄妸不再说笑,而是表情认真的提出了她的见解,朝廷既然派了人来进行调查,那就说明皇帝在内心之中其实是摇摆不定的,不想被重臣左右,又不相信李信会轻易做下这等事情。燃文小说(wWw.RanWen.org)并一针见血的提出了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皇帝之所以摇摆不定,李兄吃亏是在不能和当今皇上建立直接联系……久而久之不能持续巩固信任,挑拨的人多了,须知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啊。”
李信眼睛顿时一亮,的确,在听说熊开元上本诬告的时候,他的确有种无力之感,若不是在阳和卫击败了蒙古插汉部,手里还握着一些功劳的话,这一回当真是黄泥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他忽然想起了清朝的密折制度,找个机会可以建言崇祯皇帝也采取这种制度,他相信凡是权力欲极强的皇帝,没有人不会不喜欢这个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