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贼》-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军卒们轰然应诺!

      鲁之藩认得这个挑头的人叫张石头,是高阳军数一数二的刺头,当初李信出任教习的时候此人还给过他难看,如今怎的竟如此拥戴他了?这李信还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只可惜……鲁之藩觉得自己是被人架在了火上烤,他本就不相信李信通敌,但在疑点面前,也只能选择谨慎从事,毕竟李信由马贼到高阳军教习的转换不过才一个月时间,他的忠诚没有得到过切实的考验。所以,他想等彻查清楚了再还李信一个清白,谁知周瑾竟如此毛躁……

      现如今的局面一旦处置不好,随时都会爆兵变。

      “李信通敌的证据在此!”

      不知哪里冒出一句话将所有人惊的目瞪口呆!

      第二十二章 反出高阳

      说话的人正是县令雷觉民。燃文小说(wWw.RanWen.org)

      雷县令一举手中信笺,“这是奴酋写给李信的亲笔信,早间被奸细混进难民中带进城来,好在高阳命不该绝,被本官的护兵觉。”

      “一张纸而已,俺们怎么知道是不是你伪造的?”

      被出言顶撞,雷县令竟然少有的没有动怒。

      “这一点鲁典史与周教谕可以作证!”

      鲁之藩真想大声质问雷县令,早间他们是怎么商量的,又是怎么决定的,那些证据能直接指证李信通敌吗?如今他和周瑾两个人一通乱来,这件事再也捂不住,被翻到台面上来,现在真真是覆水难收。李信能理解自己压下此事的苦衷吗?

      李信能否因此生了嫌隙而产生二心?

      事到如今,鲁之藩能选择的未必是真相,却一定是信任,所以他的天平倒向了共事多年的同僚!于是他郑重的点点头。周瑾自然是连不迭的说这封信笺千真万确。

      老营的军卒们沉默了,他们毕竟是淳朴的乡民,县太老爷原本就是天一般的存在,只因与李信曾有过同生共死的信任这才聚众要讨个公道,可如今县衙里三个位高权重的官吏都说此事是真的,他们原本坚定李信不会通敌的心防开始动摇了,崩塌了。

      “这里还有李信通敌的罪证!”

      刚才挨了李信一脚的小校由李信的屋子里走了出来,手中同样举着一封信笺,交给雷县令。

      “刚刚搜出来的,请大人过目!”

      雷县令接过信笺看了几眼,又从怀中抽出一张纸,是张揉皱了又被摊平的纸,冲着高阳军老营的军卒喊道:“此前在北城当值的军卒可能还记得,【创建和谐家园】曾射了一箭入城,这张纸便是随箭一同射进来的。你们知道上面写了什么吗?这李信……”雷县令一指李信,厉声道:“他乃是奴酋多尔衮的包衣奴才,是个逃奴,如今奴酋以高阳满城的百姓相要挟……”

      李信气的的七窍生烟,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自己什么时候又成了多尔衮的包衣奴才,他想辩解却被人塞了团东西到嘴里。

      众人中又是一阵骚动,雷县令拿出的证据实在太过震撼人心,老营的军卒们一时间也分不【创建和谐家园】假了。

      “剐了奸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人群又沸腾了!

      鲁之藩苦笑,【创建和谐家园】射进城中的信分明是信口雌黄。但那些通敌的信笺又确有其事,一桩桩一件件还真有些搞不懂。他见老营军卒的态度出现了转变,知道一场兵变危机总算是化险为夷,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向周瑾使了眼色,还是雷县令脑筋转的快,又向那小校一使眼色。

      小校心领神会揪着李信便进了身后屋子,雷县令也跟在后边进了屋子。

      雷县令拿出李信口中的布团,又命令那小校去门外守着,没有他的许可任何人不许进来。

      “李信那李信,没想到吧,一月时间你绕了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本官想,你应该明白,像你这种通敌的奸细都会在阵前斩了祭旗,本官也相信会有人建议使用磔刑的!”

      说到磔刑两个字的时候,雷县令故意加重了语气,然后便紧紧盯着李信,他试图在李信的眼睛里找到些许恐惧。李信当然清楚什么是磔刑,千刀万剐,仅名字都让人不寒而栗。不过,他更在意的是究竟谁在幕后要把他推倒如今这步田地。

      李信盯着雷县令一字一顿道:“是你陷害我?”

      岂料那雷县令并没有如李信预料般得意洋洋的承认,而是一脸的可惜。

      “你还真看得起本官,本官要收拾你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雷县令话没讲完便一头栽倒在地,竟是刚才的小校将其一拳击昏。这番变故看的李信目瞪口呆,那小校则道:

      “我知道你很好奇,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想活命就按照我说的去做!”

      “不把事情说清楚,休想我配合你!”

      李信冷冷的回道,到了此时此刻他已经清晰的感觉到,自己落入了一张无形的阴谋之网里,在生与死两边选择,由不得自己不按照幕后之人谋划好的道路前进。但他不想糊里糊涂的就这么走下去,至少要清楚幕后之人处心积虑谋划自己究竟有何打算。

      那小校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到了现在也不妨直接告诉你,我乃是大清睿亲王多尔衮殿下的包衣奴才,我家主子仰慕先生已久,希望先生出城一会!”

      李信只觉得好笑极了,自己竟然成了满清【创建和谐家园】口中的先生,成了笼络的对象,自己何德何能劳动一个堂堂的亲王如此大费周章,再说自己不过一介无名小卒,他多尔衮又是如何得知的?

      “好!我又当如何信你,你又能助我出城?”

      小校神秘一笑:“你只能选择相信我,至于如何出城自然要着落在这雷县令身上,你只需假扮我,劫了他去南城,一旦出了城门,自然有人会在城外接应先生!”说罢便要将雷县令弄醒。

      李信眼中充满了讽刺,讽刺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他李信满腔热血一心一意为了高阳,到头来换回的就是如此一个结局吗?同袍的不信任,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这些都让他有种前所未有的难过。

      仅仅一瞬间,李信眸子便再次变得坚定,一把拦住那小校。

      “想不想听听我的建议?”

      那小校神色间满是真诚,全不同此前飞扬跋扈的模样。

      “愿闻先生其详!”

      “隔壁院子里有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只要李某人振臂一挥,他们当可助我反出高阳城,但我却有言在先,出城是一回事,见不见你家主子便是另一回事了!”

      “如此大好!出了城见与不见自然全凭先生”

      那小校眼睛一亮,似乎对李信肯定会见多尔衮充满了信心。随即神色之间闪过一抹惋惜,“可惜没能与主子约好,否则里应外合,这高阳城岂不是轻松的便拿下了。”

      李信再瞧地上死猪般的雷县令,这货八成也是多尔衮的奸细,如此一来很多匪夷所思的事便都想通了,早该想到这一节才是,自己被人有心算无心,当真是小瞧了古人。

      雷县令与那小校既然是里外勾结,小校又何必击昏了他,演戏给自己看吗?李信压制着心头怒火,看似心有不甘,“你就不怕我把你们的勾当告诉鲁典史?”

      小校哈哈大笑。

      “典史大人相信你多些,还是相信这蠢货多些,你心中肯定已经有了答案!”随即又赞了句:“先生当真心思玲珑。”这一句有些意味深长,莫名其妙。

      小校正想进一步探讨该如何反出高阳城的细节,一名军卒探头进来,“快着点,那典史遣人来了!”小校反应也快一脚便踢醒了雷县令,又冲李信使了个眼色。

      雷县令起身揉了揉后脑肿起的大包,神色迷惘,自己这是怎么了?直觉有人袭击了自己,却又没有声张,而是以干咳掩饰自己的尴尬。

      来人是老营的军卒,直接将李信关进原来县库后院新建起的一座禁闭室中。李信被反绑双手趴在满地茅草上,心中无限感慨,却听一个声音传了进来。

      “李信兄弟,鲁某也没想到事态会如斯展……”

      是鲁之藩,话到一半竟似难以再说下去。李信则冷冷回道:“只求鲁大人看在李信这一个月苦劳的份上,给我一个痛快!”

      窗外再无动静,李信双手双腿被绑整个身子陷在茅草堆里,任何行动都因为难以着力而困难的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身子翻了过来,再看木栏窗子外哪里还有半个人影。

      迷迷糊糊间,李信只听得有人再唤自己,睁开眼来竟然是同乡6九,身边还跟着那小校。

      “十三哥,官军对咱不仁,也别怪咱兄弟不义,不如就反了他娘的,”

      那小校则道:“险些误了事,还好那典史将处置先生兄弟的事宜交给了雷县令,兄弟这才得着机会。事不宜迟,要赶在被现之前抵达南门,到那时任谁都拦不住你我!”

      说话间,6九已经拿刀割断了李信身上绳索,李信再不迟疑,带着人直奔南门而去。刚走没多远,突见县库方向窜起了火苗。一旁6九呵呵笑道:“这是兄弟们为十三哥出口恶气!”

      李信皱着眉,低声斥道:“胡闹!烧了百姓可如何是好?”

      “十三哥为百姓做的事还少吗?到如今又有谁念着十三哥的好了?”

      前边突然奔过一队高阳军士卒,那小校迎了上去。

      “奉县令大人,送这些人去民夫营地!兄弟们这是去哪?”

      “县库有火警,我等去救火!”

      其中一个头目模样的人说完便带着士卒急急奔县库方向而去。

      火警也是李信提出的概念,事先也针对不同的假设火警做过多种预案,并多次演习,此番反应迅,足见此前的数次演习之功。

      火警一起,城中多数不在当值的军卒都被调动起来,李信身为火警演习的制定人对此深为了解,6九无意间放的火竟然为他们的出逃打开了方便之门。

      一行人到了南门,城下已经被火把映的通明,早有严阵以待的火【创建和谐家园】排成了三列横队,数百支火枪正面目狰狞的等着他们。小校一咬牙,刚要过去寒暄。

      谁知火枪横队竟然下了收枪的指令,为的军官赫然便是张石头。

      “开城,县令大人的护兵要出城执行特别任务!”

      张石头的命令让那小校惊讶不已,李信让6九等人绕过横队鱼贯出城,自己则坠在队伍最后,临出城门,只听身后一个哽咽的声音传来。

      “教习保重!”

      李信身子一振,转了过来,火【创建和谐家园】们一个个面色凝重。

      “兄弟们,后会有期!”

      第二十三章 攻守易位

      出了高阳城南门,直奔出十里地,一行人才止住脚步,那小校长吁口气,“如今先生出了囚笼,当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你们如此处心积虑阴谋构陷于我,还是断了我能随你去见多尔衮的念头吧!此番一遇虽非良晤,但念在你我各为其主,咱们就此别过,希望后会无期!”

      ÀîÐÅÀäÈ»»Ø¾øÁËСУµÄÑûÇë¡£¡ÍȼÎÄСÕf£¬www.ranwen.org

      岂料话音未落,便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先生莫要动怒,非如此不能请来先生,多尔衮这厢给先生赔罪了!”

      随之火把陡然骤举,顿时将四周映照的如同白昼。李信见到一名身着长衫的青年男子正对着自己一揖到地,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多尔衮?待那男子起身抬头,李信看清其面貌则差点笑出声来,后世电视剧里多尔衮都是位风流倜傥的美男子,可眼前这人到生的似鳌拜的影视形象一般,一张大饼子脸,颌下连鬓都是钢针一般向外呈散状的胡须。

      多尔衮的实际形象和印象中的反差也太大了,随即李信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如此盯着别人看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但随之一个念头在胆边升起,多尔衮就在眼前,如果将其一击杀掉,这个对改变明清格局有着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消失,满清恐怕未必会顺利的入主中原吧,甚至反被明朝吞灭也未可知。

      不过,李信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且不说自己击杀了多尔衮后能否全身而退,以多尔衮之谋,接近自己之时如何能不做万全的安排?他回望身后若隐若现的点点灯火,那是高阳城头风灯,这一日来的经历竟似做梦一般,他一心为之努力的高阳城竟抛弃了他!

      “先生不必伤怀,南人疑先生之志,本王却知先生始终如一。若不嫌弃,本王会待先生如多铎!”

      多尔衮一指身侧盔甲整齐的多铎。多铎手扶刀柄,整张脸隐在头盔的阴影下看不清表情,满身散着刺人的气息,其身后则是层层叠叠的带甲勇士。

      李信笑道:“李信还有选择吗?”

      “如何没有,先生从那里来,再回那里去便是,本王绝不会阻拦!”

      ¶à¶ûÙòËÆÐ¦·ÇЦ£¬Ö¸×ÅÔ¶´¦Ó°Ó°´Â´ÂµÄ¸ßÑô³ÇÍ·¡£

      李信仰天长叹:“殿下,李信有一不情之请!”

      “但讲便是!”

      “李信不忍与高阳为敌,还请成全!”

      “还当是什么,本王答应你便是!走,随本王回营,压惊的酒宴早就备好,只等先生就席!”

      多尔衮既想收服李信,便想让此人见识到自己的过人之处,让此人看看自己是如何破掉其精心打造的高阳城。李信有此一请,当即便答应下来。

      到了清军大营,李信眼前一亮,但见形制井然,然后便被引入一顶大帐篷,果真是备满了丰盛的酒菜。多尔衮特地叫来了恭顺王孔有德,作陪的还有先前一直随护在多尔衮左右的多铎,只是满身的盔甲卸去,面无表情的坐于几案之后。

      孔有德则左右逢源,一杯杯的与李信灌酒。觥筹交错间,李信不胜酒力趴在桌上鼾声大作。

      “兄弟,兄弟,来来,再干一杯!”

      李信鼾声震天,任孔有德如何叫唤也没了反应。孔有德又推了几把,还没反应,便冲多尔衮笑道:“还当他多英雄了得!”

      ¶à¶ûÙò´ÓÒ»ÅÔÊÌÁ¢Å«²ÅÊÖÖнӹý´óë©£¬ÇáÇáÀ´µ½ÀîÐÅÉíºó£¬ÎªÆäÅûÉÏ¡£

      “此人乍受打击,酒入愁肠,如何不醉?去将他的兄弟唤来,扶回帐去歇息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3: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