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王首辅》-第4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徐晋点头道:“学生六月初十便满十五岁。”

      众人这才惊觉徐晋现在才十四岁啊,还没成年加冠呢,就是府试案首了,在场也只有神童费懋中能与之相比。

      赵梦阳捋着胡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家中可有长辈为你行冠礼?”

      所谓冠礼即是加冠之礼,明朝规定男丁十五岁为成年,一般讲究的人家都会举行加冠仪式,给成丁的子弟加冠束发,还要请德高望重的前辈起表字。当然,一般的老百姓才不会费这功夫,儿子成年后随便弄条方布把头发束起来便算加冠了。

      赵梦阳此时问起,自然是有意给徐晋加冠取表字,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毕竟徐晋没有主动开口请他,而且徐晋还是费宏的门生,轮身份地位他远不及费宏,显然由费宏来给徐晋加冠取表字更加合适。

      徐晋摇头道:“学生幼失怙恃,还没想好请谁加冠,至于表字,学生端午后会回乡祭扫祖先,到时会请蒙师郭夫子给取一个。”

      在场一众教习都露出赞许之色,赵梦阳微笑点头道:“那便好!”

      蒙师就是启蒙老师,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徐晋现在名声鹊起,还不忘启蒙老师,这可是尊师重道的表现,一众教习自然十分赞赏。

      这场谢师宴一直喝到下午两点才结束,花费近二十两银子,由于打七折,再抹去零头,共付十四两银子,这是徐晋来到大明朝花钱最奢侈的一次了。

      赵梦阳等书院的教习吃饱聊一会便都陆续离开了,很识趣地把空间留给了年轻人。

      饭局散后,徐晋结完账,正和费家兄弟,【创建和谐家园】兄卫阳等准备下楼,便遇上从三楼包间下来的一群书生。

      “想必这位就是本次府试的案首徐晋了,在下贵溪县蒋方捷!”为首的书生朝徐晋拱了拱手,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但眼底潜藏着的一丝敌意还是被徐晋敏锐地捕捉到了。

      徐晋拱手还礼道:“在下上饶县徐晋!”

      “恭喜徐兄摘得府试案首,早知徐兄在此摆宴,刚才便下来凑热闹,顺便与徐兄磋切一下了学问,可惜了!”

      这次大家都察觉到蒋方捷的语气有点酸,不过也难怪,蒋方捷这次得了府试第二,屈居在徐晋之下,而偏偏府试之前便有人专言案首会是蒋方捷,最后结果却是徐晋摘了案首。

      蒋方捷身边一名同窗笑道:“闻胜(蒋方捷的字),今晚府台大人设宴,不是还有机会吗?到时再向徐案首请教便是!”

      蒋方捷抚掌道:“亏得钱兄提醒,还差点忘了这件事,徐兄,那今晚在下要好好讨教一番!”说完便拱手下了楼。

      ·Ñí®ÖÐÀäºßÒ»ÉùµÀ£º¡°½¯·½½Ý²»¹ýÊÇÇ÷Ñ׸½ÊÆÖ®Í½°ÕÁË£¡¡±

      之前宁王世子在临江楼宴请诸县考生,玉山县的案首闵世勋当场骂宁王乱臣贼子,虽然最后被打断腿,但在考生中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和名气,而贵溪县的案首蒋方捷在酒宴上却曲意奉迎宁王世子,为人所不耻,所以费懋中对他观感不好!

      徐晋皱了皱眉,此时他还有点不明所以,今晚陆知府要设宴吗?自己咋没收到通知呢?

      离开了临江楼,徐晋回到西市宅子,由于今天免费,这时候店里的食材已经用光了,打烊的牌子也挂了出来。

      此时小婉、二牛、小奴儿正在收拾打扫,至于那个钱婶,因为手脚不干净,有一次私藏客人付的钱,徐晋很干脆地把她辞退了。

      “相公回来了,这是府衙送来的衣服和请帖!”谢小婉见到徐晋回来,喜滋滋地把一套新衣和请帖逞上来。

      这套衣服正是代表童生身份的直裰,直裰又被称为童生服,浅蓝色的长衫,领口和袖口都有柳叶条纹,只有通过了府试的童生才有资格穿。

      徐晋打开那张请贴,正是知府陆康差人送来的,今天晚上在府衙内设宴,所有通过府试的考生都收到了邀请。

      徐晋不禁皱了皱眉,一般情况下来,只有在乡试和殿试之后,官方才会举办宴会替被录取的考生庆祝,分别是鹿鸣宴和琼林宴。

      现在只是府试而已,陆知府竟然设宴招待考生,显然是私人性质,这有点反常啊!

      徐晋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府试案首,简直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莫不成陆康想一脚踏两船,那边投靠了宁王,这边又向自己身后的费宏示好,想以此给自己留条后路?”

      不过徐晋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这种做法很愚蠢,要知道谋反可是诛连九族的重罪,陆康只要跟宁王扯上了关系,无论他留什么后路都是白搭,除非他在宁王谋反之前就公开划清界线。

      那么陆康为什么要点自己为案首?徐晋实在有点琢磨不透,不过,想来今晚的宴会应该会有结果!

      第69章 网罗人才

      陆康的府宴在戊时(19点)举行,徐晋提前半小时左右,带着二牛出发往府衙赴宴。

      二牛虽然为人憨实了点,但做事勤恳负责,关键那近两米高的个头,而且还力大无比,当个护身保镖倒是挺好的,徐晋可不想像玉山县案首闵世勋那般,被歹人半路拦住打断腿。

      知府衙门在城北,距离县衙倒是不太远,值得一提的是,像知府、知县这些地方行政一把手,一般办公和居住都在衙门,前面是办公场所,后衙则是起居饮食的场所。

      徐晋到了府衙出示了请帖,便有差役把他领进了后衙,而二牛没有资格进去,只能像其他宾客的仆人一般,在府衙外面候着。

      差役带着徐晋穿门过廊,来到了府衙后面的庭院。四周的屋檐柱子,还有树上均挂了灯笼,把整片庭院照得亮如白昼。

      此时的庭院内摆开了八席,这次府试取中的各县考生都几乎到齐了,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一个个情绪高涨,状态兴奋。

      这也难怪,府试一共才录取50人,由县试一路杀到府试,从近万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实在不容易,更何况府台大人亲自设宴庆祝,这可是一种殊荣,即使接下来八月份的院试没通过,也足够回去吹一辈子了。

      徐晋的到来瞬时引起了在场考生的注意,信江书院的几名同窗率先迎了上来,大声道:“咱们信江书院的徐案首来了!”

      这次信江书院通过府试的一共有六人,可以说相当不错了,毕竟才录取五十人,信江书院占额超过了十分之一,更何况徐晋还摘了府试案首。

      徐晋抱拳还礼,与一众同窗寒暄打招呼。

      ¡°ÔÚÏÂß®ÑôÏØ»Æ´ó²Ó£¬¼û¹ýÐì°¸Ê×£¡¡±

      “在下横峰县何进东,见过徐案首!”

      其他书院的考生都纷纷上前和徐晋打招呼套近乎,要知道日后若有幸步入官场,大家便是同乡兼同僚,自然要好好结交,把人脉关系网给建起来。

      “府试徐案首终于出现了,我等真是望穿秋水啊,考前所有文会和诗会都没见着徐案首,今天终于有机会讨教一番了。”一名书生越众而出,正是今日白天在临江楼遇上的贵溪县案首蒋方捷。

      四周的书生均露出意味深的笑意,考前便有传言蒋方捷会是府试案首,谁知最后竟被上饶徐晋给摘了,很明显,蒋方捷极不服气,这一见面便火药味十足。

      确实,蒋方捷是贵溪县的县试案首,个人才学自是极好的,而且府试第一场他便拿了圆案内圈第一,本以为府试案首十拿九稳了,谁知半路杀出一个徐咬定,把到手的府试案首给抢了。

      蒋方捷自然极为不爽,而且认为徐晋肯定是私下跟府台大人做了交易,所以陆康才改变主意点了徐晋为案首。

      要知道那天在临江楼的宴会上,蒋方捷与宁王世子相谈甚欢,事后陆康也暗示会点他为府试案首,谁知最后竟然放了鸽子!

      徐晋拱了拱手淡定地道:“蒋兄言重了,在下才疏学浅,讨教实在不敢当!”

      蒋方捷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还没开始就退缩了,真是没种,嘴上却是笑道:“徐案首过谦了,若是府试案首都才疏学浅,那在场诸位岂不都是文盲!”

      周围响起稀稀落落的笑声,蒋方捷身边一名贵溪县同窗嘿笑道:“对呀,徐案首就不要谦虚了。”

      “对对对,徐案首便与蒋兄切磋吧,也好让大家学习一二。”

      “难道徐案首怕丢脸,不敢与蒋兄比试?”

      自古文人相轻,徐晋摘了府试案首,自然有不少人不服气,此时都纷纷起哄。

      信江书院的几名同窗均面露怒色,徐晋现在是书院的旗帜人物,羞辱徐晋就是羞辱信江书院,不能忍!

      “蒋方捷想与徐案首比试不是不可以,先过了我这关再说!”一名信江书院的同窗傲然上前一步。

      徐晋认得此人,正是信江书院内舍生刘嵩。

      蒋方捷淡笑道:“在下恬为这次府试的榜眼,不知刘兄得了第几?”

      刘嵩脸上一热,暗咬牙道:“三十六!”

      蒋方捷哂笑道:“才三十六名,倒是免强可以跟钱师弟切磋一下!”

      话音刚下,蒋方捷身边一名书生行出来,笑吟吟的道:“在下贵溪县钱怀玉,府试第二十八名,刘兄可有意赐教?”

      “安敢狂言,在下信江书院薛鸿义,府试第十八名,钱兄可有意赐教?”

      “信江书院江运,府试第十一名,钱兄可有意赐教?”

      贵溪县的钱怀玉刚得瑟完,信江书院这边立马站出来两人“大”回去。

      四周的考生都看得眉飞色舞,这是要打擂抬的节奏吗?爽也!

      徐晋颇有点无语,不过自己这边有六人过了府试,都是信江书院的,若是再加上饶籍的考生更是有十人之多,绝对碾压贵溪县,上饶毕竟是府治所在,教育资源也不是其他六县可比的。

      蒋方捷面色微沉,哂笑道:“可笑,比试切磋又不是打群架,斗人多吗?”

      正在此时,有衙差大声唱道:“钦差大人到!”

      现场顿时一静,所以有人都面面相觑,不是府台大人设宴吗?咋跑来个钦差?

      “宁王世子殿下到!”

      “府台大人到!”

      接着又是两声唱诺,但见一行人从内堂行了出来,当先那人约莫四十许岁,一身文人装束,估计就是钦差了。稍落后些许是一名面白无须的老男人,穿着青灰色的长衫,看上去不阴不阳。

      宁王世子朱大哥一身华贵的公子服,身形挺拨,相貌英俊,就是双眼有些许阴鸷。大腹便便的知府陆康一身绯红的官袍,笑眯眯地落在最后。

      现场的考生大部分都沉下了脸,咋宁王世子也跑来参加了?

      府试之前宁王世子便在临江楼宴请各县有名气的考生,结果最后成了一场闹剧,玉山县和广丰县的案首更是被打断了手腿,所以大部分考生都对宁王世子印象不佳。

      徐晋暗皱了皱眉,看来这场宴会又是宁王世子搞来笼络人心的,如此看来,自己这个府试案首也是经过他的首肯,难道……他想拉笼我?

      见现场气氛有点尴尬,陆知府轻咳一声道:“诸位都是我广信府的后生才俊,未来国之栋梁。陆某牧守一府,为国选贤纳才,兢兢业业,未敢有任何懈怠。如今见到满院才俊,本府心中甚慰啊,特设宴为诸位才俊贺。正好钦差郭大人,副使赖公公,还有宁王世子殿下也在此,实在是幸甚!”

      钦差郭子瑞笑吟吟地道:“老夫早就听闻江西人杰地灵,诸如费阁老、严总纂(严嵩)、新科进士夏言均是江西籍的。今晚一见,果然没有失望!”

      郭子瑞四十五岁,现任刑部右侍郎,正三品的京官,这次正德皇帝派了这么高级别的官员前来,可见对费宏还是挺重视的,可惜所托非人。

      因为郭子瑞与时任史部尚书陆完是朋党,而陆完则与宁王交往甚密,宁王之所以能恢复三卫,陆完也在暗中出了力。

      至于那名钦差副使赖公公,名叫赖义,是皇帝身边的小太监。话说明朝的皇帝大多倚重太监,正因为如此,明朝史上着实出了好几位权势薰天的太监,譬如汪直、李广、刘瑾等。

      现任的正德皇帝正是宠信太监的典型代表,手下有八大太监号称“八虎”,当然现在只剩下七虎了,正德五年时,大祸害刘瑾便被板倒,最后凌迟处死,割了数千刀!

      这个太监赖义在史上倒是没什么恶名,当然,权势也远及不上“八虎”,此时脸上始终笑眯眯的,一看就是极会做人的老好人。

      不管如何对宁王世子不满,两名钦差在此,一众考生倒是不敢放肆,纷纷上前行礼,然后各自入座。

      徐晋、蒋方捷等府试前四名的考生被安排坐在首席,与钦差和宁王世子等同席。

      众人入座后,陆康笑呵呵地介绍道:“这位乃信江书院徐晋,本次府试的案首!”

      众人的目光落均落在徐晋身上,郭子瑞捋着须微笑问道:“本官听闻徐公子师承费阁老?”

      徐晋点了点头,不卑不亢地道:“承蒙费师抬受,徐晋有幸得入门墙!”

      此言一出,陆知府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宁王世子更是面露不悦。正如徐晋所料,陆康点他为案首,确实得到了宁王世子的指示。

      本来宁王世子是打算把贵溪县的蒋方捷弄成府试案首的,但后来又改变了主意,首先徐晋的名气更大,影响力更广,再加上又是费宏的门生,若是能把徐晋拉拢到自己一方,不仅能树立起一个更有号召力的“榜样”,还能打击到费宏。

      另外,宁王世子还听手下的莫管事提过,这个徐晋是名人才,还跟王府下属的刻坊合作出书了,值得花力气拉拢,所以便临时改变主意,授意陆康点徐晋为案首。

      今天的晚宴,宁王世子便是来网罗人才的,首要目标自然是徐晋。

      第70章 采樵图

      近年来宁王密锣紧鼓地筹备造反,养军队和制造武器都是极为烧钱的事,更何况还要大量的钱财贿赂朝中的权贵。

      所以为了掠夺才富,宁王无所不用其极,侵吞强占民田官田数以百万计,他还勾结盗贼,一方面指使盗贼四处抢掠财富,一方面又利用他们打击不肯依附的地方官。

      所以搞得江西境内民不聊生,地方官员也是人人自危。

      正因为宁王名声太坏,所以肯投靠他的的人才极少,这么多年来就一个落第的举人刘养正真心为他效力。

      宁王显然也意识到打江山光靠一群盗贼是不行的,所以近来便加大了网罗人才的力道。

      今天的晚宴,宁王世子便是来网罗人才的,首要目标自然是徐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8 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