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王首辅》-第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报名的过程比较复杂,先是各自填写身份资料,然后五人联名填互结保单,互相证明对方资料属实,没有冒名顶替。

      然后再找到一名本县禀生认保,保证这五人所填的资料属实,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之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贱业等。

      所谓禀生,就是已经取得秀才功名,并且是享受国家特殊补贴的秀才,一般只有秀才【创建和谐家园】别优秀的个别人,能获得国家津贴。

      于是徐晋等人找了【创建和谐家园】兄卫阳作保,他正是上饶县的禀生之一,每月能领到几斗米的国家补贴,当然,以卫阳的家境,自然不在乎这几斗米,这只不过是种殊荣罢了。

      有了卫阳这名禀生作报,徐晋五人的县试报名顺利过关,拿到了准考证,到时只要凭证进入考场便是。

      接下来这段时间便是考前冲刺了,徐晋进入了埋头苦读的状态,五香羊杂店的生意完全交给了小婉打理,他不再过问,每天就是读书,苦练八股文,偶尔到费府向费宏请教。

      幸好现在有小奴儿帮忙,要不谢小婉一个人要开铺做生意,又要照顾徐晋的起居饮食,一个是绝对忙不过来的。

      自从上次元宵节之后,小奴儿明显对徐晋亲近了许多,徐晋埋头苦读时,这小子偶尔也会溜进书房替徐晋泡上一杯茶,顺便翻翻有没有新出的《射雕》,当然每次都是失望地离开,这段时间徐晋的精力都放在县试上,哪有时间默写,毕竟那也是要费脑力的。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经意间便到了二月十六日,第二天县试的第一场便要开考了。

      徐晋停止了苦读,这一天反而带着谢小婉和小奴儿外出踏青,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紧张过后适度的放松,反而能把状态调整到最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徐晋奉为圭臬的准则,成功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至于“临阵磨枪,不快也光”那一套,徐晋向来是嗤之以鼻的,这种人就算侥幸成功,也只是属于免强吊车尾那一批。

      外出踏青归来后,徐晋心情愉悦,吃完晚饭在院子散步,又和小奴儿漫无边际了侃了半小时,待晚饭消化得差不多了,这才施施然地回房睡觉。

      第二天五更天(凌晨3点),谢小婉便把徐晋叫醒了。

      徐晋立即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重新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考篮,确认没有遗漏,这才提着考篮出门。

      这个时候天还没亮呢,而且春寒料峭,迎面朔风如刀,那感觉就是酸爽。

      谢小婉替徐晋整理了一下衣服,温柔地道:“祝相公旗开得胜,鱼跃龙门!”

      徐晋微笑点头道:“承娘子吉言!”说完低头用下巴轻蹭了一下谢小婉的前额。

      黑暗中,谢小婉的脸蛋红如熟透了的苹果,心虚地左右看了一眼,幸好这时街上根本还没有人。

      徐晋呵呵一笑,他就喜欢看这小丫头害羞时的模样,接过谢小婉手中灯笼,洒然转身而行。

      本来昨天说好让小奴儿掌灯送到考场的,但这小子掉链子了,现在还呼呼大睡,徐晋也懒得吵醒他,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太早起床反而不好,所以只能自己提灯笼了。

      一般情况下,女性是不能送考生到考场的,就好像古代女生不能进入祠堂。

      县试的考场设在城北的儒学署,由于上饶县是府治所在,硬件设施还是挺有有优势的,儒学署非常大,有专门的考场可供千人同时考试。

      若是地方的小县,都是临时搭建的考棚,四面漏风,这春寒时节在里面坐着考试一天,嘿,那滋味绝对酸爽。

      还有更过份的是,一些特别穷的县,连桌子和凳子都不提供,考生考试还得在家里自己扛桌子和凳子来。如果离县城很远的考生,只能向城里人租借桌凳了,要是舍不得花钱租借,就带一块木板和一摞砖头入考场,木块往膝头上一搁作为桌子,砖头则垫在【创建和谐家园】底下作为凳子。要是考试遇到雨天就更倒霉了,双脚泡在泥水里,那滋味真是难以形容。

      当然,徐晋是不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了,上饶县的儒学署还是十分高大上的,有屋顶遮头,地面也是青砖铺陈。

      徐晋到了儒学署考场,发现已经有很考生在排队等进场了,真是应了那句诗: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徐晋排在队伍后面等进场,早上四点半左右,天色朦朦放亮,考场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考生依次进场,有搜子(相当于保安)负责专门检查考生,除了考篮,还会搜身,防止考生夹带。这个时候就别想扯什么隐私权了,搜子就算把手伸到裤裆捏你的蛋也得忍着。

      正是因为如此严格,进场十分缓慢,徐晋等了近半小时才得以进场,搜子搜过身,检查准考证,再看长相跟准考证上的描述是否相符,这才放了徐晋进场。

      进了场还不行,有儒学署的官员再检查一遍,并且大声唱保,所谓唱保就是念之前报名时填的保单,作保的禀生必须在一旁看着,确认是这名考生,点头同意才行。

      早就候在这里的【创建和谐家园】兄卫阳对着徐晋微笑点了点头,唱保官员见状便放行。

      考试的座号都是编排好的,徐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还好,这位置风水不错,既不太里面,也没有太外面,因为太里面光线差,太外面如果下雨刮风,雨丝飘进来也相当麻烦,一旦污了试卷,可是要成绩作废的。

      另外,风水最差的位置自然就是臭号了,所谓臭号,就是靠近茅厕的位置,那气味薰过来,嘿,爽也,隔夜饭都能吐出来!

      上午六点,上饶县近千百名考生全部进场就坐,主考官刘清源和监考的儒学置官员进场,考卷和草稿纸发到考生手中。

      ÈýÉù°ð×ÓÏì£¬ÏØÊÔÕýʽ¿ªÊ¼£¡

      徐晋拿到试卷倒是不急于做题,淡定地磨墨,提笔在弥封线外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座号,这才开始看题。

      县试一般考四到五场,具体由主考县官来决定,一场考一天,当天交卷离场,不过夜。

      第一场叫正场,也是最关键的一场,只要通过了,基本上获得了参加第二关府试的资格。

      第一场考的内容是两篇四书文,还有五言六韵的试帖诗一首。

      徐晋一看那题目,顿时有些愕然,因为第一篇文章的题目竟然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而第二篇文章的题目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这两道题恰巧都是费宏让徐晋写过文章的,竟然均押中了……

      徐晋不禁无语,这运气也太特么的好了吧,莫不成费宏有内幕,早已经知道考试的内容?

      不过转念一想,徐晋便觉得不可能了,先不说这题目是考前半个月才议定的,单就是费宏的人品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事,也没有这个必要,这真是碰巧押中了题目啊!

      徐晋还能说什么,这运气来了还真是挡都挡不住。

      不过,徐晋也没得意忘形,先在草稿纸上把文章写一篇,然后仔细修改,确定没有犯忌讳,最后定稿了,这才小心翼翼地抄录到试卷上。

      科举考试对卷面要求是相当严格的,稍有污损便成绩作废,费懋贤考了两次都没过院试,其中有一次就是因为吃饭时不小心溅了一滴油在试卷上。

      另外,那手字也很重要,字写得漂亮的,评分会相对高,排名也能更靠前,而徐晋那手小楷倒是没得说的。

      徐晋小心翼翼地把两篇文章抄录完,把墨迹吹干,这才收拾好桌面,从考篮中取出小婉准备的午餐吃饭。

      期间刘清源从旁边巡视过几次,见到徐晋上午便把两篇问章都写好了,不由微笑点头,他很看好徐晋!

      午休了一个小时,徐晋这才慢悠悠地开始写试帖诗,如无意外,这次县试是必过了,所以心情较为放松。

      五言六韵试帖诗的题目是:初春出游。

      徐晋昨日正好和谢小婉外出踏春,倒是正好应景,思索了片刻,这次连草稿都不打了,直接在试卷上写道:《游灵山石人殿》

      日暖灵山去,松门数里斜。

      É½ÁÖÒþÕßȤ£¬ïñ¹ÄèóÍõ¼Ò¡£

      地僻迟春节,风晴变物华。

      云光渐容与,鸣哢已交加。

      ±ùÏÂȪ³õ¶¯£¬ÑÌÖÐÜøÎ´Ñ¿¡£

      自怜多病客,来探欲开来。

      试帖诗不是评分的关键,前面两篇四书文才是占分的大头,所以试帖诗只要不是胡乱写,均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写完搁笔,吹干墨迹后徐晋便无事可做了,于是整理考篮,准备放牌离场。

      如无意外,这次县试过定了,至于能不能得案首,徐晋倒是不敢说,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第57章 内圈第一(求票)

      无聊地闲坐了近小时,下午四时许,陆续开始有人交卷了,徐晋见状也跟着交卷,自有小吏把试卷收走,送到弥封处弥封,也就是所谓的糊名,把考生的名字封起来以示公证,改完卷才会拆开弥封。

      提前交卷的考生还不能立即离开考场,必须在考场出口处等候,凑够了一定人数才会放牌开闸。

      徐晋正与几名提前交卷的同窗低声寒暄,便见李辰行了过来,显然也提前交卷离场了,瞧他面有得色的模样,估计是考得不错。

      李辰见到徐晋,微微愕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徐晋会比自己更快交卷。

      “看晚照兄红光满面,一定考得很好了!”一名信江书院的同窗恭维道。

      “尚可,进圈内还是可以的!”李辰傲然地道。

      那名同窗羡慕地道:“那得要提前恭喜晚照兄了。”

      李辰所说的“圈内”,即是圆案内圈的意思,因为县试一共考四到五场,每一场考完,几天后便会发一张圆案,公布通过第一场考试的名单,那张名单是按照圆形排列的,所以被称为圆案。

      圆案分为内圈和外圈,内圈20人,外圈30人,第一场进了内圈的考生必过县试,也就是前20名的考生,即使后面几场不再参加也必过县试。

      所以,李辰这么自信地宣称自己能入圈内,显然觉得自己考得很好,必进前二十名。

      李辰傲然地瞟了一眼旁边不作声的徐晋,难掩脸上的得色。徐晋也懒得鸟他,这时正好够人数放牌了,考场出口的大门打开,于是便行了出去。

      谁知刚走出考场,李辰便追上前大声道:“徐咬定,本次案首非我莫属,走着瞧吧!”

      “恭喜!”徐晋淡淡地吐出两个字,径直走远,留下李辰尴尬地站在原地。

      徐晋回到家里先补了一觉,一直到旁晚才起床吃饭,然后继续攻书,准备三天后的第二场考试。

      二月十九号,县试第一场的考试成绩出来了,上午十时左右会发圆案。

      所以一大早,儒学署外便围满了考生,一个个伸长脖子,神情迫切,决定命运的时刻就要到了,因为第一场不通过,意味被淘汰了,不能再参加接下来的考试。

      徐晋、蔡岳和李英俊也混在人群之中,考生实在太多,端的是人头涌涌,挤得人仰马翻。

      随着三声鼓点,有吹手吹响了喇叭之类的乐器,便见两名衙差抬着两张大红纸行出来,张贴到了墙上。

      那两名衙差显然经验极为丰富,一贴好榜便马上闪人,四周的考生呼啦地涌了上前,把榜单围得水泄不通。

      “好,出圈了,我出圈了!”

      “哈哈,我也是,同喜同喜!”

      在圆案上找到自己座号的考生欣喜若狂,而没找到的则神色凝重,连忙把目光转向旁边的副榜继续找。

      徐晋和蔡李两人好不容易挤到榜单前,抬眼一看,很快就在圆案的内圈处找到了自己的座号,而且还是内圈的首位。

      因为单场的发案是不会公布考生的名字,所以榜单上只写考生的座号。

      此时,圆案上一共有五十名考生的座号,内圈20名,外圈30名。徐晋的座号写在内圈的首位(提高一字写),意味着他首场的成绩位列第一。

      县试的首场又叫正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位于圆案内圈前20名必过县试,而位于外圈的30名则不一定了。

      因为除了圆案外,旁边还有一张副榜,副榜上共有300人,外圈的30人如果后面几场考得不好,有可能会被副榜上的人挤掉。

      所以说,进了副榜的人还有机会,可以继续参加接下来的第二场考试,若连副榜也进不了,不好意思,请阁下明年再来吧!

      “还好,还好,我进了副榜!”蔡岳在圆案上没找到自己的座号,幸好在副榜上找到了,所以还有机会搏一搏。

      至于李英俊则位列圆案的第50名,刚好吊车尾,这位置相当危险,后面几场若有闪失,很容易就被副榜上的人挤掉。

      李英俊听到好友上了副榜,不禁松了口气道:“那接下来的几场元浩兄要加把劲了,还有机会!”

      蔡岳点了点头道:“子玉你也是,圆案第五十名可是很危险的,别到时我出圈了,反而把你给挤下去!”

      李英俊笑道:“那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对了,徐兄肯定出圈了吧?”

      徐晋点了点头道:“侥幸进了内圈!”

      蔡李两人均羡慕地道:“恭喜徐兄了,提前通过县试!”

      “同喜!”徐晋微笑着点头,心里也颇有点兴奋,进了内圈意味着后面几场不用考也必过,自然很爽了。

      当然,爽归爽,徐晋还是决定继续参加接下来的几场。刚开始时,徐晋对县试的案首并没有太多想法,但现在竟然考了首场第一,自然便想争案首了,毕竟县试案首可是必过府试的,相当于直通院试,考一关等于过两关,何乐而不为?

      而想摘得县试案首,后面几场都必须参加,因为后面几场的成绩会影响排名,现在排第一,并不意味着一直能排第一,几场综合起来的成绩排第一才能成为县试案首。

      “哈哈哈,果然不出所料,我进了内圈,内圈第二名,谁敢不服?”

      正在此时,人群中响起一阵狂傲的大笑声,徐晋等人循声望去,见到狂笑的正是李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0: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