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锦绣》-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朱宏三笑了笑,说道:“狗蛋你才是聪明人啊。”

      小哥俩一起说笑着回到了家里,看到大门开着,知道老娘回来了。推开门看到老娘正在院子里收拾一些大包小裹。

      朱宏三说道:“娘,你回来了。这些包里面都是啥啊。”

      赵春花笑道:“这是娘在武昌府买的东西,有两匹新布,给你们小哥俩做一身新衣服,还有给你们买的新鞋,还买了些好吃的,在边上那个小包里,你们俩吃吧。”

      赵铁蛋发一声喊,打开小包一看里面有两包糖炒栗子,两包瓜子,还有两包果脯。果然是好吃的。朱宏三一遍吃东西一边看娘归置东西。问道:“娘,白糖给二舅舅了?”

      “放他那了,跟他说好了,给咱们十二两,他留三两。你二舅舅看了货后满口答应,说这么白的雪糖二十两都能卖出去,让我们一个月后去取钱。”

      “娘啊,你没说漏吧。”

      “没有,我按你教我那么说的。你舅舅还问呢,这么好的白糖从那进的货?”

      朱宏三想想说道:“娘啊,我看咱们就卖这一次得了,我感觉不太对。”

      赵春花挺下手中的活说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吗?”

      “一百斤有点多了,咱娘俩现在相依为命,让人盯上不好。”

      赵春花点头道:“对,宝儿,娘听你的。”

      朱宏三说道:“好,娘,以后谁要问你就说是一个佛郎机人卖给咱们的。”

      赵春花点了点头。

      朱宏三接着说道:“娘,要有钱了,咱们不换个大屋子吗?”

      “换大屋子干什么?就咱们三个人不够住吗?”

      “不是啊,儿子看到娘亲这么劳累想给娘亲雇几个仆人,以后也让娘过上太太的生活。”

      赵春花笑道:“油嘴滑舌,是不是你自己想住大屋子吧。不过你这一说倒也可行。不过咱们宗室换屋子要有定制的,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等娘明天找个中人问问。”

      朱宏三斯斯艾艾的说道:“娘,还有一件事。”

      “说吧,和娘怎么还见外?你是不是要一个小丫头?我就知道你这个小王八蛋心眼多,儿子你还小,身体没长成,现在知道男女之事对你不好,小丫头的事免谈。”

      朱宏三听老娘说的这都是那跟那啊,自己是挺急色,但是也要等到身体长成的,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朱宏三连忙打断老娘的话:“不是啊,娘,我想要一个大屋子做我的那些新实验,当时皇祖还教我了很多东西,我想都做出来。”

      老娘说道:“哦,这样啊,那可以。”

      “还有能不能给我点钱,一百两就行。”

      赵春花瞪了儿子一眼:“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不行,你需要什么和娘说,娘给你卖。”

      朱宏三抬头看了看天,心中流泪道:“苍天啊,为什么我还不长大,小孩真的很无奈啊。”

      ————————分割线————————

      武昌府金沙洲本来只是武昌城外一个天然形成的沙洲。由于明洪武三年,朱元璋的六子朱桢授封为楚王,分在了武昌。

      加上二百多年的子孙繁衍,现在武昌城里藩王一个,郡王两个,其他各种将军中尉郡主县主不计其数,加上武昌府是明朝湖广行省的治所所在,加上各种军事机构和府学县学等文化机构,城里大大小小的衙门将近上百个,武昌城里也就是寸土寸金。

      所以各个商铺码头纷纷建在了城外的长江边上。武昌正处在长江航运的中流,还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每天来往成都和南直隶的商船、客船川流不息,为武昌城带来了大量流动人口。

      在金沙洲上的商业街,赵明亮的茶叶庄就设在这里。大掌柜赵明亮今天心情很不错,昨天自家妹妹来看了自己,说有东西要自己代卖,是一百斤佛郎机国运来的雪糖,自己已经看过货了,真是和雪一样白。

      比广东雷州运来的雪糖要要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妹妹要十二两银子一两,还算不错,毕竟雷州的雪糖还要十二两一两呢。自己完全可以买个二十两,武昌府里达官贵人那么多,不怕没销路的。

      赵明亮让伙计把雪糖房门口,袋子打开漏出货品来,等着财神上门。财神没等到,巡检司到来人了,小伙计进屋说巡检司的江巡检来了。赵明亮还想呢:他来干什么?份子钱不是交了吗?正琢磨呢,江巡检进到屋来说道:“赵掌柜,你卖茶叶的谁让你贩卖私盐了?”

      赵明亮一头雾水:“私盐?江巡检,小人没有贩卖私盐啊,何来这么一说。”

      江巡检嘿嘿冷笑道:“赵掌柜,你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啊,门口的袋子里是什么?贩卖私盐还敢在光天化日下贩卖,你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门口的袋子?哦,江巡检,那不是私盐,那是我从佛郎机国进来的雪糖。”说完对站在身后的小伙计说:“给江巡检装上半斤?”

      江巡检奇道:“有这么白的雪糖?我还真么见过。”

      正说着小伙计拿着一包雪糖进屋来,赵明亮打开纸包对江巡检说:“大人尝尝看。”

      江巡检抓了一点放到嘴里,眼睛一亮说道:“好甜啊,没有黄糖红糖的苦涩,真是好东西。”说完看看这半斤雪糖说道:“老赵,这东西不便宜吧。”

      赵明亮笑道:“还行,二十两银子一两。”

      “什么。”江巡检睁大眼睛说道:“这一包雪糖那不要一百两?这太贵重了,实在不好收啊。”

      赵明亮客气道:“自家兄弟怎么还说见外话,赵某在武昌经营这个茶叶庄快十年了,一直受江大哥的照顾,这点心意是孝敬老夫人和嫂夫人的。”

      “哈哈,老赵啊,你这么说那我就谢谢你了,让你费心了。”

      “哪里哪里,江大人慢走。”

      送走了江巡检后赵明亮来到门口,看到了站着不少闲人看热闹。赵明亮拱拱手说道:“各位父老乡亲,老赵卖的不是私盐,这是佛郎机国进来的雪糖,大家看看,真的纯白如雪啊,现在二十两银子一两,欢迎大家购买。”

      当然,这些普通人是没钱买这雪糖的,毕竟二十两银子可以供一家人生活一年了。但是赵家茶叶庄卖的雪糖又白又甜算是打出了名头。下午的时候有人买了一两尝尝,真的是很甜,还没有苦涩的味道。

      第二天楚王府知道这个消息后派来一个管事太监通知赵明亮这一百斤雪糖楚王府全要了,直接银票付账。赵明亮把管事太监请到屋内,管事太监说道:“你这雪糖二十两银子一两可是有些贵了。”

      赵明亮陪笑道:“总管不知,这种雪糖比雷州的雪糖要甜上不少,加上路途遥远,自然是贵的。”

      总管太监说道:“对,楚王千岁金枝玉叶,只能吃最好的。这是两万两汇票,你看看对不对。”

      赵明亮拿过银票一数,只有一万八千两,心里知道是这帮阴阳人弄得坏。连忙在银票里再抽出一张一千两面额的送到管事太监手上:“总管,银票多了一千两,还给您。”

      管事太监点点头,说道:“赵掌柜,难怪你一个外人在武昌城里混的风生水起,你的心意咱家领了。楚王说了,你的雪糖不要在市面上买了,有多少王府要多少,赵掌柜,等着发财吧。”

      送走这个阴阳人后赵明亮骂道:“这帮阉货,就知道刮地皮。”

      不过看看手里的银票心中乐到:“一万七千两,不错,给二妹一万二就行了。过几天回趟老家看看,如果妹妹这条销路能稳定下来那可是大笔大生意。”

      第十三章 天启七年

      第二天赵明亮让伙计自己看店,雇了个牛车出城回武昌县妹妹家。中午时分进了武昌县城,那也没去直接去杂货铺找到了妹妹。

      赵春花看到二哥来了说道:“二哥,你怎么来了?”

      赵明亮说道:“没啥事,看看你和外甥,走,有事回家说。”

      进家门后赵春花喊道:“三娃子,狗蛋,出来看看谁来了。”

      朱宏三出门看到一个中年汉子站在院子当中,中等身高,和自己老娘长得有几分相像,想到大概是自己二舅舅,连忙跑上前施礼道:“二舅舅好。”

      赵明亮笑道:“外甥好,一年不见长高了。”转头看到了赵狗蛋,说:“狗蛋长这么高了,快要撵上我了。”

      赵明亮低声问妹妹:“狗蛋怎么在你家啊。”

      赵春花说道:“还用问吗?大哥太窝囊,大嫂眼里容不下狗蛋,我看着可怜,接我们家来了。”

      赵明亮脸一红,因为侄子应该到自己这亲叔叔家里的,那有去出嫁出去的姑娘家的。但是自己这情况比大哥也好不了多少。所以假装没听出来妹妹的意思。连忙岔开话题说道:“那个大妹啊,你托我买的雪糖已经卖出去了,今天就是给你送钱的。”

      赵春花喜道:“这么快啊,都卖了?”

      “是啊,都卖了,本来没有这么快的,我看大妹急着用钱,就找的楚王府管事,托他的关系全卖给楚王府了,但是管事要三千两好处,大妹你看看你拿一万两行不,我拿两千两。”

      赵春花不疑有他:“可以,让二哥受累了。”

      赵明亮点出一万两银票放在桌子上,说:“大妹,你看这是武昌府日兴隆钱庄的汇票,在你们县城里也有分号,需要直就可以取现银。”

      赵春花又拿出来两千两放在哥哥前面说:“二哥受累了,小妹一点没付出还占大头,这二千两给几个侄子买点好吃的吧。”

      “这怎么可以。”赵明亮嘴里说不可以,手却把银票收了起来。朱宏三在边上看到直撇嘴。真是没品位。

      赵明亮收起银子说道:“大妹,不知道那种雪糖还有没有?楚王府管事说楚王非常喜欢,说以后还有的都送到楚王府。”

      赵春花早已经和儿子商量好了,说道:“那个佛郎机人一共卖给我一百三十斤,一百斤拿去武昌了,我这还有三十斤,二哥需要这次都拿走走吧。”

      “不知道那佛郎机商人下回什么时候来?”

      “那就不知道了。如果他们再来的话我通知二哥你。”

      看到希望落空赵明亮非常失望,说:“那好吧,大妹把那三十斤给我拿来吧,钱这次一并算了。”

      赵春花说道:“那三十斤本来我想留着给你外甥和侄子吃的,二哥要就拿去吧,银子给一千两就行。”

      赵明亮听到妹妹这么说心里嘀咕:你那个儿子是个废物,啥也不能干只能混吃等死,狗蛋是个傻子,吃点黄糖就行了,吃什么雪糖,不如给我赚钱了。

      赵明亮点出一千两银子放到桌子上,说道:“既然如此二哥就不推迟了。”三十斤雪糖就是三百两,武昌城里买到二十两白银一两,这就是六千两白银啊,赵明亮这一笔赚的和上次一样多。

      赵明亮该办的事都办完了,要准备回武昌府。赵春花说道:“二哥你回来一次不容易,要不今晚在这住吧,晚上把大哥也叫来,咱们三个见见面?”

      赵明亮心里想着回城赚钱,那顾得上其他的事“不了,我出来得急,城里店铺没人照看,等下回吧,让大哥和你都去府城,我做东。”

      看到二哥执意要走,赵春花也就没挽留,看着赵明亮把白糖装上车,出了胡同口走了,三人才进院。

      朱宏三说:“娘,你信不,二舅舅在这上面赚的比你多。”

      “不能把,你二舅舅不都说了他就赚了三千两。”

      朱宏三笑道:“娘你发现没,二舅舅说话的时候不敢看你的眼睛,那就是他在说谎。”

      赵春花笑骂道:“人小鬼大,竟敢编排起你舅舅了,真是找打。”

      朱宏三说道:“娘,钱有了是不是该换大屋子了。”

      “这几天娘找了几个中人,没有合适的,不是太小就是太大。太小不如不换,大了又违制,不行就住这得了。”

      朱宏三没说话,心里有点盼望张献忠怎么不快点来,只由他来才能打碎这条条框框。宗室的身份是自己的护身法宝,没这个身份就这一万两白银就能要了娘俩的命,但是这个身份同时也是枷锁啊,朱宏三现在被锁的有点上不来气了。

      不管朱宏三怎么想,日子还是像往常那样慢慢的过。终于到了天启七年,天启皇帝终于迎来了他最后的一年。大明也迎来了最后的十七年。

      天启七年八月十五,今天赵春花早早的就关了铺子。因为今天是中秋节,要回家给儿子做好吃。房子最终还是没换成,赵春花想的是还是等到儿子大了再说,等到娶亲前再换一个大房子,肯定有面子。

      赵春花喜气洋洋的回到家里,看着儿子在院子里和那个大黄狗在玩闹(以前的小黄狗)。儿子也长高了,现在都七岁了(古人算虚岁,实际上才六岁)。儿子长得高,快到自己肩膀了,将来一定能长成一个帅小伙。

      朱宏三看到娘回来了,站起来说道:“娘,快点做饭吧,我饿死了。”

      赵春花说:“好,这就做饭,你大表哥呢?”

      “我让他回家了,中秋节不回家团圆大舅舅要挑理的。”

      赵春花不知道自己儿子为什么心眼这么多,什么事都能想的面面俱到,也许老天爷看到自己寡妇可怜,特意赐给自己一个聪明懂事的儿子吧。

      赵春花正要去做饭,突然听着县城里的钟鼓楼大钟响,一声一声。赵春花说道:“不早不晚的敲什么钟啊。”听着钟声连着响起,不像日常的报时,连着响了二十七声,钟声停了。过了五分钟又开始响。赵春花的脸色大变,朱宏三看到母亲脸色变了连忙问道:“娘,怎么了?”

      赵春花垂泪到:“二十七声,是皇爷崩了。”

      朱宏三想到:崩了?哦,是天启死了。从年初我就想他什么时候死,没想到挺到了八月份。

      赵春花进屋找出一个小号的孝服,给朱宏三穿上说:“儿啊,一会我送你去县衙,你会跟城里其他两家宗室一起去武昌府为皇爷守孝,要连续守孝二十七天,你自己去不要犯错误,这可不是玩小聪明的时候,犯了错误可真是要命的。”

      朱宏三答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吧娘。”心里想到:“二十七天啊,要了我的老命了。”

      “娘,你不去吗?”

      “女眷不用去,在家守孝二十七天。快,你先在家吃点饼垫吧垫吧,当年万历皇爷的时候你爹去了,回来瘦了十多斤。对,在拿上点钱。”说完给我兜里放了十两碎银子,不放心又放了十两银锭子。“儿子,去了不要心疼钱,那帮阉货心才黑呢。”

      说完拉着朱宏三出了门奔县衙去了。在路上又买了四个羊肉馅饼和四个糖饼放在我包里。到了县衙看到已经有一家在那等着了,是一个五十多的老头领着一个二十多的年轻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09: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