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锦绣》-第5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朱宏三说道:“你起来吧,以后就叫朱忠吧。还是管家,好好干,你是见过我的手段的。”

      朱忠吓得冷汗直流,连忙说道:“多谢老爷不杀之恩,有什么话请老爷问,小人一定按实禀告。”

      朱宏三问道:“后院库房里的火枪怎么回事?”

      朱忠说道:“那是老爷,不,张全礼去澳门买的,他说本地不太平,买来防身的。”

      果然如此,朱宏三接着问道:“你们跟佛郎机人有接触吗?”

      朱忠说道:“以前都是外房管事张发在管着,我一会儿叫他来详细和老爷说。”

      朱宏三点点头,说道:“还有张全礼的银子都在那你知道吗?我感觉他不应该就这么点。”

      朱忠说道:“在后院荷花池边上有一个地窖,里面都是张全礼这几年收刮来的宝物,我领老爷去看看。”

      朱宏三说道:“这个你去找钱勇,让他带人去。你先去带张发过来。”

      朱忠点点头下去找张发。

      一会儿的功夫朱忠带来一个年轻人。到堂上跪倒说道:“老爷,这就是我儿子张发,不,以后叫朱发。”

      朱宏三问道:“你们都起来,老爷不可怕,只要好好干活自有你们的好处。”

      朱忠领着自己儿子朱发起来。

      朱宏三问道:“朱发啊,张全礼是让你去澳门和佛郎机人接触买的火枪吗?”

      朱发说道:“是的老爷,我去澳门找的佛郎机人托雷斯买的。”

      朱宏三说朱宏义说:“大哥你去外面喊钱万里和马福进来。”

      现在主要是弄到佛郎机人火枪的生产技术,还有打开海外商路。商业就是钱啊,没钱啥都干不成。朱宏三打算让马福负责国内,钱万里负责海外。

      一会儿钱万里、马福进来,二人拱手道:“见过东家。”

      朱宏三说道:“万里啊,咱们在广东有商铺吗?”

      钱万里说道:“广州府城里面有一个,卖些湖广的土特产。其他地方没有。”

      朱宏三说道:“你把国内的事情交给马福,一会儿你带着这个张发去趟澳门看看情况,以后海外的商路交给你,国内交给马福。”

      钱万里大喜,他是知道海外商路多么重要,以前就和朱宏三说过开辟海外商路。朱宏三以时机不成熟为由一直不同意,现在终于交给自己了。

      钱万里深深一躬说道:“请东家放心,万里一定不负众望。”

      朱宏三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从佛郎机人那弄来火枪枪管的生产工艺,你带着张发去,一定要搞到。什么代价都行。”

      钱万里说道:“请东家放心,万里一定为东家搞回这个生产工艺。”

      钱万里说完带着朱发下去。

      朱宏三对着边上的马福说道:“听到了吧。你现在带钱去广州,一是接手铺子,二是给我买铁矿石和煤炭,越多越好。”

      马福听说让自己管全国的商铺也很高兴,连忙答应下去。

      朱宏三对着朱忠说道:“朱忠,你下去找钱勇吧,把银子都起出来。”

      过了一个时辰后钱勇过来禀报,银子起出二十万两,金子一万两,珠宝不计其数。

      朱宏三点点头,说道:“你把珠宝交给马福,让他去广州府变卖,这东西不能吃不能喝的,有什么用。”

      安排完所有事后朱宏三来到庄子外面工地的施工现场。佟养甲挑的地方很不错,就在一条小河边上。视野开阔,土地平整。朱宏三很满意。让人找来铁牛、刘大力、段常有这三个车间主任。

      一会三人来了。朱宏三先问问情况。朱宏三问道:“段师父火药生产怎么样?”

      段常有说道:“东家,现在主要缺少硝石,其他木炭咱们自己做,硫磺也还剩很多。”

      朱宏三想到,看来要祭出厕所【创建和谐家园】了。

      朱宏三让人叫来龚大发,对他说道:“你带十个人去把全庄的厕所墙根的土弄来,记住要一寸深,不能太深知道吗?”

      龚大发一愣,这可是个好活,但是没办法,主公发话就要去办。带着十个人下去弄了。

      朱宏三接着问刘大力:“大力,钢厂怎么样了?”

      刘大力说道:“师父,正在建耐火砖窑和焦炭炉子。只要煤炭到位就可以出焦了。”

      朱宏三说道:“高炉先建两座,生铁炉子建一座。人手不够可以找佟养甲去要。”

      说完又对着铁牛问道:“铁牛那边怎么样?”

      铁牛说:“大哥,我这边简单,只要钢材和车间跟上,我就可以出武器大炮。”

      朱宏三说道:“钢材可能要等一会儿,大力那边没半个月弄不完。武器你那边以后冷兵器不要生产了。以后全都生产火器。”

      铁牛问道:“全都是生产火器?盔甲也不用了?”

      朱宏三说道:“对,不弄了。咱们以后要全火器部队。你现在准备好人手,几天后咱们就能生产枪管了,以后全部装备火枪。”

      铁牛问道:“都用火枪的话那需要大量人手,我们都缺人手。”

      朱宏三说道:“我会让佟养甲去招人的。”

      这是龚大发带人回来了,每人背了一袋子土回来。朱宏三知道在一般人眼里,这些浮土、硝土根本一文不值。

      朱宏三让人搭起了土灶,土灶上支一口大锅,灶台边上是几口大缸上边担着木棍,木棍上放着一个柳条编的大花筐。

      筐底上垫上两三层细篾编的炕席头,用缸里的水将花筐里的硝土浇花似地淋透,再慢慢地浇水,花筐里的硝土被浸透了。

      水就慢慢地渗漏下来,滴滴答答的硝水渗漏下来,硝水是褐黄色的,渗漏得差不时,再淋水,硝水又滴滴答答地渗着。

      这一筐土过滤得差不多了,再装上一筐硝土,再浇透硝水又渗漏下来。

      就这样一筐一筐地过滤。等到大缸里的硝水满了时,就可以生火熬硝了。

      熬土硝的过程,也就是将硝水中的水通过加热焅干一部分,最后使土硝结晶倒进瓦盆里的过程。

      为了充分利用火,一般都是砌的连二的双眼灶,熬硝土不能太旺,多数是拢着囊柴禾烧火,通过不断地加热将硝水焅干。

      一般加热到五十度左右,就可以掏出来放进大缸中,待结晶为毛硝的时候,再加火进行熬制,当水分减少一少捞出来倒入锅内,将熬浓的卤汁倒入缸中进行结晶,这时的是水硝。

      将水硝再次入锅加热使水分继续蒸发,最后倒入锅中冷置结晶成土硝。也就是硝酸钾,现在欧美大国为了生产火药都设厕所官,权力很大的。

      看到结晶产生,朱宏三知道硝酸钾生产成功。这一百多斤厕所土生产出一斤多土硝,还不错。就是气味难闻点,空气中都是尿骚*味。

      朱宏三捂着鼻子说道:“老龚你看清了吧,以后设立官职专门管这个事。以后咱们所管地方的厕所都要这么做。”

      龚大发满脸苦相说道:“主公,这样好不,这是火药车间的事,让他们管行不。”

      朱宏三一想也不错,这东西毕竟要保密,让外人来弄也不放心。想到这对段常有说道:“老段,这个工作交给你。你找个人专门搞这个。”

      段常有到没感觉什么,就是对这种在厕所已竟然能弄出土硝的办法很惊奇。听到朱宏三这么说连忙说道:“好的东家,我让我儿子管这件事。”

      朱宏三说道:“老段,你也听到咱们以后要全都使用火器,火药需求会很大,你这边可不要耽误事。”

      段常有说道:“只要人手和硝石到了,生产马上回复。”

      朱宏三让人找来佟养甲,说道:“佟先生受累了,还要去招工人。”

      佟养甲问道:“需要多少?”

      朱宏三想了想说道:“先招二千吧。这地方流民多不多?”

      佟养甲说道:“昨天在县城看了一下,不太多。二千人还差不多招齐。”

      朱宏三知道现在南直隶还算太平,等到满清大辫子入关,南直隶投降,广东这可都是流民。不过那要两年以后了,现在先弄点人做点准备吧。

      第九十六章 南海卫

      明朝的卫所制是朱元璋所创,本意是士兵一边屯田一边守卫边疆。一个卫大概有5600多人,设有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1200人。这是一个卫的基本单位。

      当然,这种屯田制度在王朝前期为稳定大明王朝做出很大贡献。每个卫丁分的土地15亩,每年全天下卫所能产出粮食三亿斤,一百万军队不用朝廷养活。

      这种制度为明朝前期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大家都知道,一种制度长时间不变就会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

      卫所制在明朝中叶就开使出现弊端,各级官吏侵占卫所的农田。大量卫丁变成指挥使的佃户,甚至还不如佃户。佃户不行还可以去逃荒,卫丁由于属于半军事组织,是不允许逃离的。

      弄到后来卫所制成为和宗室一样是明朝的两大毒瘤。就是以张居正雄才大略也不敢碰这两个毒瘤。

      现在东莞城外二十里处的南海卫就是这个样子。南海卫设于洪武十八年,当时有卫丁6000人,田地72000亩,完全可以自给自主。

      经过二百多年各级军官的侵蚀,现在南海卫只有区区一千亩土地,人口有五千多人。兵丁一千二百人。大部分人根本不能保持温饱,只有去珠江口打点鱼以维持生计。

      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指挥使杨桐,这家伙祖先就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死后被封为南海卫指挥使,世袭的。杨桐正是这一代指挥使。

      二百多年的和平生活已经让杨家彻底的退化成废物,以前老祖宗留下来的武艺已经忘得干干净净,倒是学会了风花雪月附庸风雅。

      杨桐知道自己是个军户,一直想要洗白自己。但是士人根本看不起这帮丘八。这时外来户张全礼来到东莞,正好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张全礼需要杨桐在本地的势力以站稳脚跟,杨桐需要张全礼举人的身份抬高自己的威望。所以二人通过媒人定下了儿女亲家。

      张全礼的大女儿嫁给杨桐的嫡子杨斌。

      张家庄被攻克的消息第二天就传到了南海卫。杨桐不想管张全礼的事,毕竟朱宏三是新来的县令的亲戚。自己什么身份自己知道,和地方官闹不好受的只能是自己。

      那帮士人收自己钱的时候一个个不手软,但是真要和士人起冲突他们都会站到士人一边,以前杨桐就吃过这苦。所以这次不管儿子来找自己或者儿媳的哭闹杨桐都没搭理。

      杨桐反而是让人带了重礼去拜访新任县令,说明自己不会管张家的事。

      书信到了冯自用手中,他看了看。前一阵子朱宏三灭了张全礼满门冯自用有点不高兴。因为张全礼在不懂事也是士人,但是冯自用也没说什么。毕竟现在是朱宏三的手下。

      看到南海卫杨桐的来信冯自用很是高兴,这下终于不用担心了。因为张全礼的死全县官吏对冯自用的态度大变,一个个恭恭敬敬。

      弄得冯自用感觉像自己带人去灭了张家一样。同时也担心张全礼的亲家杨桐会不会报复,毕竟杨桐手下也是有武装的。

      冯自用让新任班头李富贵拿着信送给朱宏三。让他和杨桐和解。

      朱宏三看完李富贵送来的信后心中一喜,倒不是为了和杨桐和解高兴,是为了自己的难题能解决而高兴。

      现在朱宏三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问题。广东没有湖广那么多流民,虽然当地生活很辛苦但是还能维持下去,根本没人出来做工。

      佟养甲都去广东府城招人了才弄到一千多人。这几天朱宏三天天愁这个事,这地方还是朱宏三将来的大本营,有一些狠辣手段还不能用。

      接到冯自用的信后朱宏三高兴自己怎么忘了边上还有一个南海卫?这可是一个大镇子,听说有五六千人呢。

      朱宏三想了想和李富贵说:“老李回去告诉冯先生,我知道了。”

      李富贵回去复命不提。

      看到李富贵走了朱宏三叫来王进宝,对他说道:“小宝,你去带几个人侦查一下南海卫,咱们下一步目标是南海卫。”

      王小宝点头下去。

      两天后王小宝回来,见到朱宏三说道:“长官,南海卫根本不像一个卫所,比流民窝棚强点有限。就是一个大镇子,外围是二米高的土墙,大门还是板子拼的。我看用人踹就能踹塌。”

      朱宏三问道:“其他情况呢?”

      “南海卫大概有五千多人,兵丁一千多人,大多没有武器。只有指挥使的亲兵一百人装备好点,其他和农民差不多了。”

      朱宏三说道:“好,你今晚休息一晚,明天带领我们去平了南海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3:5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