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疯狂》-第7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首先的原因就是,因为明朝当时的交通很不发达,所以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商品价格就相差很多。而且往往相差的都是远远高于一倍以上,所以这粮食的价格相差一倍,并不是最悬殊的。而且粮食作为粗重的物品,运输也不方便,所以商人对做粮食的生意兴趣不大。

        就举个例子说盐货吧。那些扬州盐商的盐场上,出产的盐货【创建和谐家园】也不过每石二钱银子出头,有些大一些的盐场,甚至可以把盐货的【创建和谐家园】压到每石二钱银子以下。可只要这些扬州盐商把盐货运到河南,就算是最低的批发价也要每石一两银子,利润就有五倍多。

        其次的原因就是,在粮食的运输途中,知道粮食可以获利,那些灾民和匪盗要抢,官府也可以寻找一些理由来没收,运输的风险很大。只有象唐六这种漕帮,他们在水上也是有一定的武力的,和官府中也有很多的关系的船队,才敢运送粮食。

        最后的原因就是,河南的粮食价格虽然很高,但其实河南并不缺粮食。那些粮食都在大地主和大粮商手中握着呢。而最需要粮食的老百姓,他们并没有什么购买力。所以如果有什么外地的商人把粮食运送到河南去的话,如果不和河南当地的粮商合作,那些商人甚至都没有办法把粮食给卖出去。

        把唐六运送来的这些粮食入仓以后,吴世恭心中也多了一些底气。因为随着河南的大旱,停止了一个阶段的粮票制度,又开始实行了起来。而且隐隐约约中,这些粮票已经成为了有价票证,折合成了银两,已经在附近的老百姓和商铺中半流通了起来。

        在离开归德府之前,吴世恭交待了已经升为了把总的赫飞,让他带着一些武官到俞继那儿去帮助训练。当然,训练俞继那些军户,吴世恭也是和赵铭这些归德卫的武官打过招呼并且送了一份厚礼的。

        本来吴世恭以为赵铭对于自己的挖墙脚行为,肯定会心有不满的,也会使一些绊子的。可没想到赵铭收到礼物以后,就立刻笑容满面地答应了下来。

        在赵铭这些归德卫的武官看来,有人帮忙他们训练军户,又有好处可以拿,而那些训练好的军户,在名义上又都是归自己指挥的,那种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赵铭这些武官也不是笨蛋,他们也知道那些军户拿了吴世恭的军饷以后,以后也肯定会只听从吴世恭的命令的。可是赵铭这些武官都是世袭的,并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他们的官职,当然他们也没有什么机会向上升迁,根本就没有什么进取心。

        而赵铭这些武官也长久地享受着安宁富贵的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养老,并且有时间的话一年娶一个小妾。只要吴世恭不造反,只要赵铭那些武官的进项不减少,就算是吴世恭把他们手下的军户全部挖过去了,那又怎么样呢?

        在十月中旬,吴世恭带着自己的家眷和内宅里所有的奴仆,在八百名兵丁的护卫下,到汝宁府去上任了。其他的那些吴世恭在北直隶招募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杨狗蛋的铁匠作坊,还有吴世恭的幕僚和其他的兵丁,将在以后吴世恭确定了汝宁营大营的位置以后,逐步地搬迁到汝宁府去。

        在千户所堡垒里的人,吴世恭也只是带上了邓启帆、智能、张学斌和徒弟陶辛。关于智能,吴世恭回来以后和他详谈了一次,要求智能多带一些兵丁,让他们学会一些战场上基本的救护知识。当然关于智能要求的,带上十几个徒弟,向他学习佛学和医学的要求,吴世恭也一口答应了下来。于是,在现在的智能身边,就多上了十几个小光头。

        而邓启帆现在已经成为了吴世恭的首席幕僚了,吴世恭当然要随身带着。不过,邓启帆也已经写了信给他的家人,将要把他的家人搬迁到汝宁府来。

        张学斌的作用当然就是吴世恭在上任以后,让张学斌处理一些官场上的事务的。至于徒弟陶辛,虽然陶辛和吴世恭的关系十分亲密。但是陶辛毕竟未成年,而陶辛又在吴世恭离开千户所堡垒以后,在名义上也应该就是这个千户所的千户了。

        吴世恭害怕陶辛落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手中,利用陶辛的身份,抢夺自己的千户所堡垒的基业。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虽然比较小,但是吴世恭还是不得不防备着。

        另外,吴世恭还从县城里,又高薪请来了姜工头。吴世恭和姜工头在建造千户所堡垒时的合作很愉快。因此这次要建造汝宁营的大营,吴世恭也需要姜工头的经验和能力。

        在雷鹰派出的几位老土匪的带路之下,吴世恭的人马顺利地穿过了李鹞子的活动区域,离开了汝宁府北部山区,进入了汝宁府的腹地。

        但是队伍走着走着,气氛就沉闷了起来,这道路两旁的农田都是干涸开裂着的,看样子这一年都没有什么收成。而不断有三三两两的逃难的人出现在吴世恭他们面前。

        这些逃难的人看到了吴世恭他们,也不因为吴世恭他们是军队而感到害怕。这些逃难的人就远远地跟着吴世恭他们。希望吴世恭他们给些吃的东西。

        吴世恭见此情况,也施舍了几次粮食,可他的做法却让那些难民越聚越多。无奈之下,吴世恭也只能够放任不管了,并且让兵丁驱散那些胆大靠近吴世恭车队的难民。见从吴世恭这里再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了,时间一长,那些难民也就逐渐散去了。

        而到了汝宁府城的时候,那城外的难民已经聚集起来了。连汝宁府城的城门,都因为害怕难民的大量涌入而半开半闭着。

        知道了吴世恭是汝宁府新来的守备以后,才从汝宁府城门内冲出来一群兵丁,把那些城门附近的难民驱散,放了吴世恭一行人进去。

        吴世恭把大部分护卫的兵丁留在城外,就地扎营,其余的护卫护着自己和家眷,直接到达了准备好的汝宁府守备衙门。

      第198章 不省心的内宅

        之后这几天,按照官场常态,吴世恭依例是派人到汝宁府各个衙门送自己的拜帖和礼物,而属于吴世恭管理的那个千户所的千户,也到了吴世恭这里送来了礼物。

        而吴世恭本人并没有关心这些事,他率领着护卫和姜工头一起,在寻找建造汝宁营大营的地点呢。到了最后,吴世恭终于在离汝宁府城十里左右的地方,找到了一块比较满意的建造大营的地点。

        这块地点,有着可以和汝宁府城互为依靠,交通方便和地势开阔等优点。可是让吴世恭最满意的,就是这个地方只有一条通道可以出入。

        所以在以后,只要看死了这条通道,大营里的情况外人并不能够得知。除了保密的原因之外,更因为吴世恭的兵丁数量,肯定会大大超过他应该所拥有的兵额,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把大营建造在一个比较隐蔽一点的地方也是很有必要的。

        确定了地点以后,吴世恭立刻安排人和这块地的地主去交涉,想要出个高价去买下这块地。可拥有这块地的那位员外,在考虑再三以后,竟然就把这块地,半买半送给了吴世恭。这让吴世恭倒有些奇怪,他派人打听了一下原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恶名已经传到了汝宁府了,那位员外害怕着吴世恭也给他扣上一顶圣灵会乱民的帽子呢。

        既然明白了原因,吴世恭也就不管那位员外是怎么胡思乱想的。他立刻就要姜工头购买材料,招募劳工,要尽快地把大营建造起来。

        而吴世恭在外忙碌的这几天,他的几位夫人也在内宅忙碌着收拾新家呢。那天轮到吴世恭到赵如雅房中休息,吃过晚饭以后,吴世恭就到了赵如雅所住的屋子。

        一进入屋子,吴世恭就看见小洁领着自己的妹妹月芽在玩。一见到吴世恭,吴世恭和赵如雅的女儿月芽,就立刻离开了姐姐,笑着向吴世恭扑了过来。

        吴世恭一伸手,把月芽抱了起来,可月芽并不满足,一边叫着:“爹!爹!”一边用小手拍着吴世恭的脑袋。吴世恭知道月芽的想法,把月芽举到了自己的头顶上,让月芽骑上了自己的肩膀。

        居高临下的月芽显得特别地高兴,她拍着吴世恭的头顶心,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吴世恭带着月芽在屋内转了好几圈,直到赵如雅出来以后,让小洁领着月芽去睡觉的时候,吴世恭才把月芽给放了下来。

        在让丫鬟帮忙给自己洗脚以后,吴世恭看到赵如雅还在拿着一本账本在算着些什么,吴世恭对赵如雅说道:“你也别劳心劳力了,早点休息吧。就归德府这个小府城,也卖不掉多少脂粉。就算是全归德府的人,【创建和谐家园】上都抹上了你的脂粉,也赚不到多少银子来。”

        赵如雅笑啐了吴世恭一口,对吴世恭说:“你也别小看这些银子,现在内宅的花销也都是从这里出来的。再说,再过两年小洁就大了,妾身还要为她准备嫁妆呢。”

        “你也心太急了一点吧。小洁才十岁啊。再说,到了那个时候,我这个做爹的还会让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啊?你们也都知道,我是最喜欢女儿了。”

        “是啊!是啊!夫君是最喜欢女儿了。”赵如雅笑着白了吴世恭一眼。

        “怎么不是啊!我哪回在家,不都是抱着那两个女儿的啊?”

        “对!夫君是一直抱着女儿,就是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夫君的那几个儿子。”

        被拆穿了自己重男轻女思想的吴世恭,只能够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呵呵笑了几声。

        算完帐的赵如雅合起账本,上前服侍吴世恭脱下外衣。一边脱着,赵如雅一边对吴世恭说道:“夫君,你成年累月的不在家,我们姐妹几个总是感到少了依靠。也一直担惊受怕的。这次搬了新家,夫君可要多陪陪我们啊。”

        “行。这次我到了汝宁府,短时间内不会出去打仗了。那些北面的土匪,就交给永利叔和周巡他们几个折腾吧。也该让这些小子独当一面了。不过这几年,也苦了你们了。”

        “妾身倒也没觉得有什么苦。就是内宅里,却有人把自己当成当家奶奶了。哼!谁让别人肚子争气,会生儿子呢。”赵如雅撅着小鼻子,酸溜溜地说着话,显得是特别可爱。

        吴世恭知道赵如雅说的就是李馨。自从李馨给自己生了儿子吴呈瑛以后,确实处处以吴府的女主人自居。而在以前,因为薛雨霏不在身边,李馨的出身又比较高,还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所以吴世恭也就默认了李馨的这种举动。

        吴世恭也知道,女人之间相处久了,互相之间没有一点矛盾那也是不可能的。于是吴世恭就笑着刮了赵如雅一下小鼻子,说道:“你也别多心了。当时你们俩在京城,都住在一起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就算是有些什么小事,你这个年龄大的姐姐,也要多多体谅一点馨儿啊。”

        “什么小事啊!”赵如雅有些很不服气,“这脂粉铺的银子都是妾身赚来的。可馨儿却要把这些银子全部握在她的手中。说是说为了我们内宅的花销,可谁知道她把银子化到哪里去啊?”

        吴世恭知道赵如雅因为以前的经历,有些财迷,就笑着对她劝解道:“你也别疑心病太重了。我相信馨儿不是这样的人。这样把,以后脂粉铺所赚的银子你留下一半,内宅的花销如果不够,我会补贴的。”

        赵如雅立刻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不过她还有些不服气:“妾身也不是想在背后说馨儿的坏话,可是前些天,夫君的那些手下成亲的时候,馨儿在和那些女眷在一起的时候,都做出了主母的样子了。”

        “哦?”吴世恭一下子对这话引起了注意,他不动声色地接着问赵如雅,“馨儿是怎么样做的啊?”

        于是不疑有他的赵如雅就把李馨所作的事都告诉给了吴世恭。当吴世恭了解道,李馨把儿子吴呈瑛都抱到众人面前,让众人相识的时候,吴世恭就皱起了眉头。

        在之后,吴世恭依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把话题扯开了。之后,一夜无话。

        吴世恭感到自己有些疏忽了,李馨本来就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再加上她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而吴世恭又给这个儿子冠于了自己的姓,从这个角度来说,李馨可能就以为她的儿子有可能会成为吴世恭的继承人了。

        再加上吴世恭的正妻薛雨霏长期不在他的身边,于是李馨就开始显示自己主母的角色,为她的儿子拉拢吴世恭的手下,以拓展人脉关系。应该说,李馨有了那么一点的小心思。

        还好,现在所发生的情况,还是在萌芽状态。吴世恭完全有能力把这个萌芽给掐灭了。

        而吴世恭在现在,那是绝对不会允许有这种争嫡的情况发生的。不提吴世恭本来就把长子薛呈麟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也不提吴世恭的岳父岳母对吴世恭的无私支持和真心关爱。

        光是吴世恭手下的那些武官,势力最庞大的就是以薛永利为首的薛府护卫,如果吴世恭不把薛呈麟作为继承人的话,肯定会在那些护卫中,引起激烈地反弹。吴世恭的武官中间,现在那种融洽的气氛也会立刻土崩瓦解的。所以吴世恭也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二天晚上,按规矩吴世恭应该到竹韵房中,可吴世恭却直接到了李馨的屋子。在让屋内的丫鬟和抱着儿子的乳娘都出去以后,吴世恭对李馨问道:“这些天,你都为儿子干了一些什么啊?”

        一开始,见到了吴世恭来到自己的屋子,李馨还是十分高兴的。可是看到吴世恭阴沉着脸,又听到了吴世恭那句没头没脑的问话,李馨那挂在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

        “没干什么啊?”

        “你再想想。”吴世恭搬了一张椅子,坐在了李馨的正对面。

        李馨的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她毕竟还没有到二十岁,想到了自己为儿子所做的那些事,又想到了豪门中争嫡时的残酷,李馨忍不住害怕地掉下泪来。

        吴世恭没有理睬李馨的流泪,等了一会儿,吴世恭说道:“我保证让瑛儿这辈子富贵一生。但过分的事也不用去想了。记住!嫡长子的规矩不能破。”

        李馨听了吴世恭的话,忍不住腿一软,跪在吴世恭的身前,抽抽怯怯地哭出声来。吴世恭看着李馨那可怜样,心一软,也不愿意再为难自己心爱的女人。

        于是,吴世恭放缓了语气,站起身把李馨从地上扶了起来,说道:“以后好好管好这个家,内宅里的事,你就多费心一点吧。”

        李馨惊喜地扬起了头,发现自己并没有失去丈夫的宠爱,她立刻就扑到了吴世恭的怀中,吴世恭也抚摸着李馨的长发,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离开了李馨的屋子,吴世恭到了竹韵那里。在洗脚的时候,吴世恭闭着眼,用手指【创建和谐家园】着自己的太阳穴,心想道:“真是一些不省心的女人啊!”

        见到了吴世恭烦恼的样子,竹韵就走到了吴世恭的背后,帮忙着【创建和谐家园】着吴世恭的脑袋。吴世恭享受着竹韵的【创建和谐家园】,口中吩咐道:“竹韵,从明天开始,你就帮忙着馨儿管理内宅吧。”

        有竹韵这个薛雨霏的贴身大丫鬟的看管,李馨那种争嫡的行为可能就会好一些吧。

      第199章 剿匪不利

        姜工头招募人手进行的很顺利,那汝宁府城外就有这么多的难民呢。这人多到底好办事,汝宁营大营的围墙和军队营房,在过年之前就很快建造起来了。

        而随着营房的建造完成,从千户所堡垒那里,分批把吴世恭从北直隶招募的青壮和孤儿,还有他们的家属都搬迁了过来。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吴世恭天天扑在训练场上,训练着那些新兵,一丝一毫也不敢放松。而杨狗蛋的铁匠作坊也日以继夜地为那些新兵打造着火铳和兵器。

        而得到薛永利率领的军队的加强,在钱绮和雷鹰手下的一些土匪的配合之下,吴世恭发动了对李鹞子这伙土匪的剿灭战。

        这次剿灭战,从上到下所有的人都是一片乐观态度。吴世恭的军队,都是由有经验的武官和老兵组成的,又有着火铳和火炮这种利器,再加上在以前的剿匪过程中,吴世恭的军队几乎做到了零死亡的辉煌战绩,所以就连吴世恭自己也相信,只要自己的军队一到达,剿灭李鹞子那一伙土匪,那不是手到擒来的啊?

        可是没想到的是,有过一次和吴世恭军队对抗经验的李鹞子,根本就不和吴世恭的军队硬碰硬。他们利用对地势的熟悉,再加上李鹞子在这里长久经营,在山民中眼线众多,所以在几次吴世恭的军队得到了李鹞子土匪主力的消息以后,只要一扑过去,却总是扑了一个空。反而李鹞子的土匪的几次埋伏,让吴世恭损失了十几个兵丁。

        对于这种游击战,吴世恭这种正规军打得是十分的憋气。而且现在又是寒冬腊月的,在山上住帐篷、吃冷食,所以吴世恭的军队的士气很快就低落了下来。

        在得到剿匪不利的消息以后,无奈之下,吴世恭只能够把短短训练了一个多月的新兵和他的一些亲兵护卫带上,支援北部山区的剿匪战。

      ¡¡¡¡Ï൱ÓÚÎâÊÀ¹§ÕâÀïµÄÇé¿ö£¬ÀîðÎ×ÓÕâÀïµ¹ÊÇÊ¿Æø¸ß°º¡£ÔÚȺɽÖеÄÒ»¸öСɽ´å£¬ÀîðÎ×ÓÒ»¸öÃØÃܵÄÂä½ÅµãÀÄÇЩÍÁ·ËͷĿΧ×ÅÀîðÎ×ÓÊÇ´ó³Ô´óºÈ×Å¡£

        一个刀疤脸的头目向李鹞子举起了满是烈酒的海碗,说道:“大柜,这吴疯子咬住俺们不放又怎么样啊?现在还不是被俺们牵着鼻子走啊?再过上一、两个月,这山上的寒风都要把他们吹成冰疙瘩了。哪象俺们大酒大肉的痛快啊!”

        这刀疤脸的话,引起了其他土匪的一阵哄笑,他们纷纷说道:“就是,让他们吃俺们的屁去吧。”;“大柜,等把吴疯子赶跑以后,把雷狗这个畜生都剁了。到时候,俺们就在这山区称王称霸啦。”……

        李鹞子笑着用双手做了个下压的姿势,让那些头目都安静下来,说道:“这次老子就要从吴狗身上咬下一块肉来。等吴狗的那些人被赶跑以后,老子已经联系过了,有一位扬州来的盐商供给俺们盐货。这次弟兄们都辛苦了,到了那个时候,俺就让弟兄们都发点财。”

        李鹞子的话,引起了那些头目的哄堂叫好声。等声音小下去一点以后,有个比较老成的头目提醒李鹞子道:“大柜,山外传来了消息,这次吴疯子亲自带着人马来对付俺们啦。”

        李鹞子把手中的海碗往地上一砸,骂道:“姥姥!这吴狗还敢来,那正好。老子抓了他以后要活扒了他的皮。”

        接着李鹞子看到了那些头目有些心神不定的样子,又说道:“你们也别担心,有这么多弟兄在外面打探着消息,那吴狗连俺们一根鸟毛都咬不到。”

        听了李鹞子的话,那些头目恢复了神情,又大鱼大肉地吃喝了起来。

        因为剿匪战不利,再加上在山上冻伤的兵丁数量的增多,薛永利把军队撤回了钱绮那个山寨休整,等着吴世恭的援军的到来。

        汇合以后,吴世恭没有冒然带着军队再去剿匪,他把所有的武官都【创建和谐家园】了起来,分析前一段时间内,剿匪所遇到的问题。

        在吴世恭开口询问以后,那些武官纷纷叫苦,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很多困难的地方。吴世恭仔细听了一下,总结出来以下三个情况。

        首先就是,李鹞子土匪的眼线众多,而那些眼线混杂在山民中间,很难区分。有些甚至就是那些山民的亲属,所以军队的行动很难保密;

        其次就是,很难抓住李鹞子土匪的主力。有几次,军队确实遇上了李鹞子的主力,可那些土匪一看到剿匪大军,根本就不作战,都扭头就跑。而且在逃跑的过程中,那些土匪往往会分成几路,让军队难以追赶。

        因为盯着一路,可能这路并不是土匪的主力,只是他们抛出来的一个弃子。但是如果分兵追赶的话,又害怕在前面,有土匪主力设下的埋伏。所以是两头为难。

        最后就是,在这山上条件太差,住帐篷,吃冷食,兵丁十分容易生病。但只要一生火做饭的话,那些土匪远远看到了做饭的炊烟,就会立刻逃往远处。

        到了最后那些武官提议,是否暂时放过李鹞子这伙土匪,反正他们也在山中,对吴世恭的威胁也不大。就算是要剿匪,也把军队暂时撤到山下休整,等到开春以后,天气变暖和了再来剿匪。

        吴世恭一听了那些武官的提议,火气就上来了。李鹞子这伙土匪的存在,不仅仅是打击了吴世恭在这块地区的威名,而且汝宁府的北部山区,就是吴世恭盐货的销售地区,也就是他最重要的一个收入来源。

        如果失去对这块地区的控制的话,在未来,吴世恭又有什么底气和那些扬州盐商去谈啊?而且李鹞子这伙土匪,就横在汝宁府和千户所堡垒之间的道路上,不拔掉这根刺,吴世恭简直就要寝食难安了。

        于是吴世恭就立刻下令,无论多长的时间,也无论化多大的代价,有多大的兵丁伤亡,都要持续着把李鹞子这伙土匪给剿灭干净。

        土匪分兵,就盯着一路土匪去追。能够砍掉土匪的一根手指,也比放任土匪逃跑的好。这样积少成多,也就消灭了土匪的主力了。

        至于条件艰苦,那土匪逃跑时候的条件就不艰苦了吗?兵丁没睡觉,那土匪也没觉睡;兵丁吃冷食,那土匪的冷食都没有吃吧。看看这样做,到底谁能够耗到底。如果兵丁怕吃苦,那吴世恭这里不养老爷兵。

        还有那些土匪的眼线,他们混在山民中分不出来,那就不要分了嘛。如果抓不出来,整个山村的人全部杀掉。也不要什么证据,只要有怀疑就行。

        这是剿匪,又不是包公在开封府审案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3: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