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疯狂》-第5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吴世恭听了赫飞的话,胸中的火气再也忍不住了。他反手给了赫飞一个耳光,把赫飞打得原地打了一个圈。

        不要说斩草除根这个原因了。光是赫飞对吴世恭的命令,表示出疑问的这种行为,就是让这时候的吴世恭火上浇油了。

        吴世恭打的那个耳光其实也就是一个回答,所以赫飞捂着红肿的脸,跌跌跄跄地跑到围着这些人的兵丁旁边,发出了号令。这些兵丁立刻刺出了手中的长枪……

        在一旁的雷鹰看着在血泊中的那些尸体,他的眼皮是直跳。太残酷啦。就是土匪之间相互争斗,这样灭门的行为也是十分罕见的。在雷鹰的心中,吴世恭立刻从魔鬼级上升到了魔王级。

        可是吴世恭对杀掉李鹞子和他手下土匪大头目亲属的行为,是一点儿也不在意。吴世恭夺了李鹞子山寨以后,已经和李鹞子不死不休了。现在杀了他的亲属,最多也是不死不休。后果没有什么改变。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

        接下来无非是一些善后的工作。什么把自己的那些伤员运回千户所堡垒去抢救,搜索战利品,让这些俘虏重新修建山寨大门什么的。

        到了最后,吴世恭在这个修好大门的山寨中,留下了二百名兵丁,让钱绮来率领。接着,吴世恭留下了一部分给养以后,就押送着其它的战利品,回千户所堡垒了。

        而回去之前,吴世恭就把那些俘虏的土匪和土匪亲属都驱散了。吴世恭是肯定不会再养这些俘虏的。至于这些人怎么样熬过这个冬天,吴世恭也没有闲功夫去操那份心了。

        在和雷鹰分手的时候,吴世恭交待雷鹰:“你去通知这个山区所有的大当家们,让他们在半个月以后,赶到千户所堡垒来议事。谁不到,他的下场就和今天李鹞子的一样。”

        雷鹰是连忙答应。

        回到千户所堡垒以后,吴世恭是第一时间去探望那些受伤的兵丁。所幸的是,除了一个兵丁受伤比较重,到现在还是昏迷不醒之外,其他的兵丁都没有伤到要害,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健康了。

        而诊治这些兵丁的就是智能。他在少林寺不仅学了佛学和武功,对外伤的治疗也十分的精通。而为了把那个昏迷不醒的兵丁给抢救回来,吴世恭是不惜大代价,从县城里另外邀请名医会诊,也不惜用好药。

        最终,终于把那位兵丁从危险期中拉了回来。可是,因为受伤太重,那位兵丁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了。

        所以当这兵丁苏醒了以后,他对自己的处境是十分地担心。这兵丁是后来投诚吴世恭的一位带马的土匪。而在明朝当时,兵丁一旦残疾以后,武官能够给予这位兵丁一大笔银子的遣散费,就可以说这位武官是很仁义的了。

        因此当看到吴世恭来探望自己的时候,这位兵丁就用可怜的眼神看着吴世恭,哀求吴世恭道:“大人,您可千万不要抛弃俺。俺以后也会在大人手下好好做事的。”

        吴世恭抓起那位兵丁的一只手,放在自己的手掌心拍了拍,笑着说道:“别担心,我肯定养你一辈子。你看,伤好了以后,到我的宅子里做个管事怎么样啊?”

        那兵丁听了吴世恭的话,是十分地激动,他挣扎着要从床上爬起来向吴世恭行礼。吴世恭是急忙阻止了这兵丁鲁莽的举动,接着说道:“现在你安心养伤,等伤都好利落了,我再给你找一门亲事去。”

        吴世恭对这位受伤兵丁的安排,又一次在所有的兵丁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尤其是那些带马投诚的土匪兵丁,对吴世恭的军队,也增加了很多的归属感。

        而在过年之前,吴世恭也和山区的那些土匪大当家们商议妥当,在整个山区销售吴世恭提供的盐货。而吴世恭也把这个山区划分了一个个区域,让这些大当家在各自的区域内负责盐货的销售,让他们也发一些小财。

        而在得到吴世恭派人传递的消息以后,陆间辰也特意从扬州赶了过来。当然,他并不是主要和吴世恭谈生意的,因为之前的协议,双方也基本上谈妥了。陆间辰主要是要和吕云焕协调一下,让给了吕云焕一些利益,并确定增加的盐货的数量。

        最后,陆间辰和吕云焕再次宴请了吴世恭,在宴会上三人正式达成了盐货供货的协议。并且,陆间辰和吕云焕还各自送给了吴世恭一份年礼。令人好笑的是,吕云焕竟然在宴会中提出:送给吴世恭一个族中的小姑娘做妾。

        吴世恭当然是婉言谢绝了。不要说自己的三位夫人还怀着孕,自己也不能够做这种影响她们心情的事。光是这种没有任何感情的政治婚姻,作为现代人的吴世恭就比较的感冒。他已经做过一回赘婿了,所以也不想再祸害那个小姑娘啦。

        忙完这一切以后,吴世恭按照惯例发配战利品,并且总结这次的战斗经验。而这次的总结,除了再次肯定火铳的巨大作用以外,所有的人都感觉到:火炮的威力太小,攻打坚固的城池的话,可能这些火炮的威力就不够了。

        因此,吴世恭特意拨出了八百两银子给了杨狗蛋,让他开始研制一门三磅的火炮。并且如果经费不足的话,以后还将继续增加。

        另外,鉴于以后肯定会进行城池的争夺战,吴世恭就开始进行兵丁的城池攻防训练了。而所有的军官,也在图上进行了城池的攻防演习。

        没想到这次图上演习,成绩最好的竟然是书墨。这小子看起来,保命的绝招确实不少,而且肯在保命的方法上动脑筋。这胆小的人倒也有胆小的好处。

        因此,吴世恭是正式把书墨从内宅里抽出来,不顾书墨的反对,把他任命为没有一个兵丁手下的军官。而内宅的管家,吴世恭就让那狗腿子常猛来担任了。

        而在过年之前,在师爷张学斌的打理之下,吴世恭的文书和年礼也按例缴送到了上级衙门和各个官员处。连县令余子琏的那一份都没有拉下。

        唯一有些可气的是,送到赵铭老头那儿的银子又多了一些,因为赵铭老头又纳了一个妾。吴世恭心中埋怨道:“这老头一年一个就不累的荒啊!”

        很快的,吴世恭在开开心心的和大着肚子的夫人们过完年以后,就迎来了崇祯二年。

      第141章 心想事成

        从崇祯二年一开始,直到秋收以后这段时间里,吴世恭仿佛被幸运女神祝福过一样,干什么事好象都是心想事成。

        首先当然是他三位怀孕的夫人,先后产下了二女一男三个孩子。先是竹韵生了吴世恭的大女儿,接着是赵如雅生了二女儿。最后是李馨生的二儿子。

        不过,对于这些孩子的姓,所有人,包括这些孩子的母亲都默不作声,等着吴世恭的决定。吴世恭这时候就显示出强势来,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这些孩子都姓吴。

        对于吴世恭的这个决定,没有人敢,也没有人不知趣地提出反对意见。反而那生了儿子的李馨是十分地高兴,她在单独和吴世恭待在一起的时候,和吴世恭是特别地亲昵。

        而绣竹也总算是盼星星盼月亮地怀孕了。现在整个内宅中,虽然有了孩子的哭闹声,但是显得特别有生气。吴世恭也对逗弄着这几个孩子而感到永不厌烦。

        不过,吴世恭还是时常想到现在在京城的大儿子薛呈麟。有时候还是拿出薛呈麟的小脚印来看看。都两年多没有看到那个爱睡觉的小子啦。

        由于拥有了充足的人手,千户所堡垒也终于按照吴世恭的设想建造完成了。并且因为这些人手都基本上不需要支付人工费,建造千户所堡垒的费用也得到了大大的节省。

        而杨狗蛋的铁匠作坊在失败了两次以后,也终于制造出了一门三磅的火炮。不过,制造这门火炮,一共花费了吴世恭一千三百多两银子。不过经过仔细地核算以后,以后再制造同类型的火炮,就只要七百两银子了。

        可是虽然把火炮制造出来了,但是听杨狗蛋介绍,这门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倒也差强人意,但是制造费用还是太贵了。不要说到澳门找佛郎机人购买同类型的火炮,只要四百多两银子,就是在天津的工坊中制造同类型的火炮,也只要五百两银子出头。

        对此,吴世恭也是十分的无奈。自己拥有的熟练铁匠还是太少了。可是这种事又急不得,慢慢来吧。至少自己也能够制造了。贵一点就贵一点吧。吴世恭安排了杨狗蛋再制造一门,再多,现在的吴世恭也没有多余的财力来制造了。

        除此之外,杨狗蛋的铁匠工坊也制造了大批的火铳。现在的吴世恭,已经拥有了一百五十把中型火铳和二百五十把重型火铳了。

      ¡¡¡¡ÔÚÍê³ÉÕâЩ»ð掠ÄÖÆÔìÒÔºó£¬ÕâЩ»ð量ͻù±¾ÉÏÂú×ãÎâÊÀ¹§ÏÖÔÚµÄÐèÇóÁË¡£ÓÚÊÇ£¬ÎâÊÀ¹§¾ÍÒªÇóÑî¹·µ°·ÅÂý»ð掠ÄÖÆÔìËÙ¶È¡£

        这下子,铁匠作坊的人手就多了出来。通过了姚员外和吕云焕这些当地士绅的关系,铁匠作坊接到了大批制造民用铁器的活,这倒也增加了很多创收。

        而吴世恭所有的生意,也都进入了上升轨道。尤其是汝宁府北部山区的盐货销售,使得吴世恭的收入有了爆炸性的增长。而现在的吴世恭不仅达到了收支平衡,而且每个月都有了五百两银子的盈利。

        更令人可喜的是,这一年简直称得上是风调雨顺,无论是吴世恭买下的土地,还是千户所军户的土地都获得了大丰收。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大丰收造成了粮价的暴跌,吴世恭的那些粮票也暂时没有发行的必要了。

        而吴世恭在打下了李鹞子的山寨以后,又从不在雷鹰控制的其它寨子中,收编了一百名土匪。所以,这三百名被收编的土匪就不能够发粮票,只能够每个月发半石粮食作为军饷了。

        不过经过了去年的旱灾,尤其是旱灾以后,那些粮食对收编和剿灭那些土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后,吴世恭的危机意识是更强烈了。乘着现在粮价暴跌,吴世恭花费了一大笔银子来购买粮食。对于吴世恭的这种举动,所有的人也都见怪不怪了。

        但是所有的人也都没有想到,就是吴世恭这个有点病态的举动,却在后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从崇祯三年开始,河南将承受连续四年的大旱灾。

        虽然日子好象过的很顺利,可是吴世恭一点也没有放松对兵丁的训练。甚至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加强了许多。

        现在的吴世恭,除了那三百名土匪的附庸军和周巡率领的三百名民团以外,他自己就有五百名骑兵(现在的骑兵已经扩充到每个中队一百名骑兵了)和一千名步兵。再加上炮队的五十几个人。

        吴世恭是再也没有财力和物力来扩军了。不过就算是他有财力和物力,他也不敢扩军了。毕竟吴世恭只是个署理千户,他现在的兵力已经大于他应该拥有的一千名士兵的额度啦。

        既然不能够扩军,那就只有加强训练,提高自己兵丁的战斗能力了。不过就算是如此,在附近的地面上,吴世恭的这支军队的实力,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了。

        和吴世恭的一帆风顺不同的是,在朝堂上,却是风波骤起。因为以为外部环境的风平浪静,出于明朝官员的劣根性,这些官员很快就斗的不亦乐乎了。

        首先是崇祯皇帝对于魏党的彻底定案。不出所料,崇祯皇帝清除魏党余孽的行动果然是扩大化了。因为天启皇帝赞成的我就要反对,天启皇帝反对的我就要赞成的原则,崇祯皇帝很快更换了绝大多数的大学士。

        这下子被魏党打压最厉害的东林党人就翻了身。而现在内阁里的大学士,都是清一色的东林党人或者是同情东林党的人。这些大学士一翻身以后,也理所当然地对魏党进行了反攻倒算。

        在明末的政治格局中,东林党人是最强大的一个政治团体。东林党人的好坏以及东林党的兴衰史这里暂且不说,因为这是一个历史专业的研究课题。这里只要说一下,东林党这个团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东林党得势的时候,东林党人把持了吏部官员的任免权,并且把明朝关键的一些官职,都任命给了东林党人。

        从这个特点就可以看出来,东林党的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非东林党官员的利益,而且极大地威胁了皇帝的权力。因此,从万历皇帝执政的后期,皇帝就或明或暗的打击东林党人。

        因此可以这么说,在打击东林党官员这件事情上,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是完全站在一个立场上的。为了消除东林党人的威胁,魏忠贤甚至不惜用诏狱这个潜规则,把东林党官员抓入诏狱中从肉体上去消灭他们。

        当然,魏忠贤的这个做法也踩过了政治斗争中的红线,以致于到了最后,魏忠贤也为此丧了命。但是不管怎么说,东林党的势力强大就可见一斑了。

        而崇祯皇帝由于并不是皇太子,没有接受过任何太子治国的培训,所以他这个时候,就根本没有意识到东林党的这个特点对自己皇位的威胁。

        现在就要说说魏党的组成了。除了一些阿谀奉承魏忠贤的大臣以外,魏党的其他成员的背景都很复杂。有的是被东林党排挤后投靠魏忠贤的,有的就是象薛濂一样,他们只是忠于皇帝,因为魏忠贤对天启皇帝十分忠诚,所以他们听魏忠贤的话,也等于是听天启皇帝的话。当然,很多魏党成员甚至有上面的几种情况。

        而现在崇祯皇帝要把这些大臣给一扫而空,这就产生了这么样一个问题:大量有经验的文官都被罢免了官职。崇祯皇帝在文官这个臂膀上又少了一些支持。使得崇祯皇帝后来发生了无人可用的奇怪现象。

        另外因为魏忠贤的东厂督公的官职,这样一清除,使得厂卫这些特务组织是彻底瘫痪了。要知道,厂卫虽然名声不好听,但是在了解官员动态和地方形势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的。就算是现代任何的文明国家,也都有着自己的特工机构。而这么一来,崇祯皇帝又把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给堵上了。

        而更可惜的是,在辽东和西北,一大批带兵的文官,因为魏党的身份被免去官职。说实在话,因为要从当时如日中天的魏忠贤手中得到军饷,那些带兵的文官,不想做魏党,也要做魏党。根本就没有第二个选择。

        可是现在这些文官一被罢免,却立刻引起了他们手下兵丁的激烈反弹。这些当兵的当然不知道,也不会关心朝堂上的斗争,他们就担心这么一件事:这些文官被罢免了以后,本来就拖拖拉拉的军饷,以后会不会不发下来啦!

        于是在这段时间里,整个辽东和西北,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兵丁讨饷兵变。这些讨饷兵变发生次数的密度,甚至远远大于崇祯末年朝廷完全破产,发不出任何军饷以后兵变的密度。

        在辽东,因为平台召见以后的袁崇焕的及时赶到,凭借着他的威望,兵变很快得到了平息。当然在兵变平息以后,袁崇焕也免去了几位不作为武官的官职。这些免去的武官之中,有一位要特别注意,他就是左良玉。

        而在西北,形势就失控了,发生了多起兵丁杀了上官,投奔到农民造反军队中的事件。这里也要特别注意一个人,那就是——李自成。

      第142章 自毁长城

        在崇祯皇帝大规模清除魏党余孽的过程中,崇祯皇帝却轻轻地放过了一个人,他就是驻扎在东江镇的毛文龙。崇祯皇帝并不愚蠢,他知道毛文龙的东江镇对于后金军队有着很大的威胁。

        而东江镇的建立,几乎都是在毛文龙的操办之下一手建立的,所以在东江镇几万的军民的心中,毛文龙的威望是很高的。因此,崇祯皇帝不仅没有罢免毛文龙的官职,甚至连天启皇帝赐予毛文龙的尚方宝剑都没有收回去。

        要知道,为了支持袁崇焕在辽东的事权统一,崇祯皇帝除了赐予袁崇焕尚方宝剑以外,其他将领手中的尚方宝剑,都给崇祯皇帝收了回来。

        可是崇祯皇帝放过了毛文龙这个魏党余孽,东林党人就不会放过他了。什么国家兴亡的,和党派斗争的大事相比,那绝对是无足轻重的事。国家的大利益应该服从我们东林党的小利益嘛!

        由此可以看出来,不要看东林党和魏党斗的是你死我活的,其实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完全是天下乌鸦一般黑。而相对来说,站在皇帝这一边的魏党的行为,倒反而是符合皇帝的利益的。

        而这时候,拥有东林党背景的袁崇焕又到了辽东成为了督师。比较好笑的是,袁崇焕和魏党和东林党都有关系,哪一个党派得势,袁崇焕就变换成为这个党派的人,他是一点儿也不吃亏。

        袁崇焕到了辽东以后,除了平息讨饷兵变的事务,他开始要进行完全掌握辽东权力的步伐啦。

        这时候的辽东,除了东江镇的毛文龙以外,影响力和权力最大的武官有这么几个: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和满桂。他们都是老督师孙承宗留下来的人,因为孙承宗是东林党人,所以这些武官应该都是和现在的袁崇焕是一个派系的,也应该和袁崇焕有着共同语言的。

        可是其中的满桂是个例外,他也是一个蒙古族人,所以满桂的性子是比较的直的。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辽东的武官对袁崇焕以前的功劳都有些不以为然。

        而其他武官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在表面上都没有表露出来。而满桂面对着袁崇焕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小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了。这样一来,可以想象得出袁崇焕和满桂这俩人之间的关系来。

        不过,满桂也并不是完全缺心眼。当他知道袁崇焕又来辽东当督师以后,满桂立刻主动上书朝廷,要求调任。而熟悉袁崇焕和满桂关系不和的朝廷官员,也满足了满桂的要求。把满桂调任为大同总兵。

        就这样,袁崇焕兵不刃血地达到了安内的目的,他在掌握权力的过程中,开始要攘外了。

        袁崇焕首先在军饷和供养上,开始卡毛文龙的东江军了。那毛文龙当然是不会买账,他一边和袁崇焕据理力争,一边又威胁袁崇焕:如果袁崇焕再不给东江镇送来足够的军饷和给养的话,毛文龙将会带着军队到山东的登莱地区直接去强。

        本来袁崇焕就是来收拾毛文龙的,他怎么会被毛文龙这两句威胁话给吓倒呢?于是,袁崇焕继续不供应毛文龙东江军的军饷和供养。

        那毛文龙的匪性就上来了,他竟然真的带领军队,渡海到登莱地区去抢了。这个行动,一下子让一直以自我为中心的袁崇焕压不住火气了。

        而毛文龙这次到登莱抢劫的事,也让登莱的老百姓对东江军是深恶痛绝。在以后,登莱老百姓的这种态度,将会引起一次影响明朝政局的大事件。在这里就暂时不提了。

        这时的袁崇焕感到:如果自己要在辽东完全掌握权力,就一定要把毛文龙这个眼中钉从自己眼皮子底下给拔去。

        因此,袁崇焕于崇祯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乘船到达了皮岛和毛文龙见面。到了六月初四,袁崇焕先发了饷银十万两给予东江军的武官和兵丁。接着,袁崇焕就命令毛文龙准备收复镇江旅顺。

        可对于这个不合理的命令,毛文龙怎么会同意呢?毛文龙的东江军是敌后游击队,并不是正规军。骚扰牵制后金军队是可以做到的,直接和后金军队对抗,那就是完全找死的行为了。

        于是,袁崇焕就劝告毛文龙,让他就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啦,早点辞官回家乡养老吧。这也是袁崇焕给毛文龙最后的机会。

        可是,毛文龙又直接拒绝了袁崇焕的劝告。在毛文龙的想法中,自己有东江军这么强大的武力,袁崇焕也奈何不了自己的。但是,毛文龙压根就没有想到:袁崇焕是这么一个胆大妄为的人。

        第二天六月初五,袁崇焕把毛文龙和东江军主要武官传唤到自己的大帐中。他拿出了尚方宝剑,宣布了毛文龙的罪行以后,立刻把毛文龙给斩首示众了。

        那毛文龙根本就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袁崇焕给杀了。而东江军的那些武官,看到了袁崇焕拿出来的尚方宝剑,还以为是崇祯皇帝交待袁崇焕来杀毛文龙的,所以也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主帅被袁崇焕给杀了。

        接下来,袁崇焕也做了一些发放军饷,指定东江军继任指挥,甚至还上演了诸葛亮哭周瑜灵的戏码,以此来安抚东江军。而从表面上来看,东江军也暂时安稳了下来。

        不过,在东江军的武官心中,却对袁崇焕杀毛文龙的行为有了深深的恐惧和提防。功勋卓著的毛文龙都可以被袁崇焕轻易地杀死,那么他们这些小武官将来的日子也肯定会不好过的。

        在将来的日子里,东江军中大批的武官和兵丁叛变,投奔到了皇太极的后金去。不过,虽然他们的行为也是有情可原的,但是只要是汉奸,那就是最最最让人给唾弃的。不管这些汉奸有多少了不起的理由。

        毛文龙这个人,具有明朝当时武官的一切恶习,甚至还有些变本加厉。如果放在道德的法庭上,确实杀他十次头,也不算是冤枉他。

        可是,毛文龙的东江军牵制了后金四分之一,也就是两旗的兵力。再加上东江镇的地理环境,正是辽东被后金俘获的汉民逃亡的要道。

        我们已经知道,后金掌权的【创建和谐家园】真是以耕种粮食为主的。他们在以前基本上是把俘获的汉民当作奴隶,为他们耕种粮食用的。

        而大批汉民逃亡以后,一些【创建和谐家园】真的壮劳力就不得不亲自耕种粮食,这也变相地消弱了后金军队的实力。因此,毛文龙的东江军在实际上牵制的后金兵力还要更多。光凭着这一点,毛文龙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2: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