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强梁》-第7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夜已深了,镇原城外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县衙后院却是一片幽静。一间装扮雅致的房内,冯素琴披着件薄薄的白色外衣,枕在床头又翻过了手中的几页书本,打个呵欠朝边上拄着下巴打磕睡的丫环问道:“怎么少爷还没回来么?”

      丫环惊醒,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迷茫地看了下四周,见着冯素琴询问的眼神,说道:“少爷掌灯时分就进书房了,好像还未出来过。”

      冯素琴紧了紧外衣,道:“你随我去书房看看。”

      主仆两人出了卧房,见书房里还亮着灯光,两人轻手轻脚地走到门边,冯素琴探头往屋内看去,只见书桌上一盏红烛已燃尽了大半,许梁头枕着手臂,靠在桌沿上,却是睡着了。待走近了还能听到轻轻的打呼声。冯素琴疼惜地取过一块毛毯盖到许梁身上,又将眼光放到书桌上许梁看了一半的帐本上,那是镇原县库的物资清单,几处物品上还划上了问号。

      丫环小声说道:“少夫人,要不唤醒少爷,这桌上这般睡着,久了脖子会酸的。”

      冯素琴点头,轻摇着许梁,唤道:“相公,相公,醒醒?”

      许梁幽幽醒来,抬眼见是自家娘子,便露出笑意,道:“我怎么睡着了?”

      冯素琴一脸疼惜,柔声道:“相公连着三天都未能歇息好,自然是累了。书房里太过冷清了,相公回房去睡吧。”

      许梁用双手搓了把脸,把自己弄得精神点,摇头道:“不成,一会我还得到城外边去看看。”

      “相公……”

      “素琴不必担心我了,自习得常慧【创建和谐家园】的大般若功后,你家相公的身体已是今非昔比了,就是连着五天不睡都能撑得住,”许梁给了冯素素琴一个安慰的眼神,见冯素琴披了件单衣就出来了,不由又责怪道:“倒是你,身子弱,快回去歇息吧。”说着又让丫环陪着冯素琴赶紧回房去。

      冯素琴还要再劝,忽见门外黄子仁挟着一阵凉风跑了进来。见了许梁手舞足蹈,激动得语无伦次:“哥,发了!这回咱们真发了!”

      许梁和冯素琴都惊愕然地看着他,不解地问道:“什么发了?你怎么回事,乐成这样?”

      黄子仁脸兴奋得通红,正要脱口而出,忽见着边上的丫环,便挥手将丫环打发出去,又小心地关上书房的门。

      许梁笑道:“子仁你怎么回事?鬼鬼祟祟的?”

      黄子仁凑到许梁和冯素琴面前,深吸几口大气,平稳了下心情,这才道:“夜里我手下几个人在拆卸韩王别院的假山时,在那发现一个密室。带队的哨官万文山立马就向我禀报,最后我们砸开那密封的石门,哈哈,大哥,嫂子,你们猜猜里面发现了什么?”

      “莫不是韩王爷私藏的宝贝?”冯素琴笑道。

      “岂止是宝贝!”黄子仁笑道:“当时我们进去一看,哇靠,满满一屋子黄金白银,珍珠玛瑙,古玩玉器。”

      许梁和冯素琴也惊呆了,许梁急声问道:“现在那些东西你可收好了?”

      黄子仁道:“还没呢,小弟我一时也是惊喜过度了,急忙就来找你了。再说,这么一大笔宝贝,我的巡检司人多眼杂,也没地方藏哪。”

      许梁听了便急了,吩咐素琴回屋歇着,自己与黄子仁急忙赶去了别院。

      别院里那座打开的密道洞口周围已经被巡检司的士兵把守住了。许梁和黄子仁下了密道,走了一段五十米左右的通道,进了那间藏宝的密室,一进去,许梁也是惊呆了。

      屋子其实并不大,大小也就如寻常客房那般大,但屋子虽小,里面放的东西可不少。当先四个大箱子里放的全是金银之物,有成锭的,也有散碎的。紧挨着放了两箱子珍珠玛瑙,过来是一排安好暗格的柜子,柜子上摆满了古玩玉器,墙角上一尊銅像披了件战甲,脚下散了刀枪,看成色当是新铸之物,刀刃尚未开锋,仍显出焠炼出炉的暗红色泽。离着銅人三步远的地上,一块红布遮住了底下之物,许梁抽开,下面居然摆放着一门炮,这炮长约两米,炮口前端细些,后端比前端口径几乎大了一半,炮身边上摆了三门长约两尺的炮筒子。许梁顿时就震惊了,穿越到这大明朝之后,许梁倒是听说了明朝军中已经开始使用火炮了,但一直未曾亲见,现在居然就有这么一门炮摆在眼前,许梁不由得仔细看了几眼。

      “大人,这火炮小的认得,是佛郞机炮。”身后一名巡检司小校见许梁紧盯着这门火炮,便犹豫着上前报告道。

      “哦?”许梁大感意外,看着这名小校:“你怎么会认得此物?”

      那小校恭敬地道:“标下以前家住夏门,前几年朝庭驱逐海边倭寇的时候标下的哥哥便在军中,他回乡后曾与标下说过这类炮。”

      黄子仁指着这名小校道:“大哥,这便是发现了密道的巡检司哨官万文山。”

      许梁这才认真地打量眼前这名万哨官,但见这人中等身材,肤色略黑,双眼皮下一对黑眼睛看上去很是精神,当下赞赏地拍着万哨官的肩道:“万文山,你很好!从今日起,本官提升你为巡检司把总一职,赏银百两!”

      “谢大人!”万文山大喜过望,连忙拜谢。

      许梁点头,又对黄子仁和万文山说道:“密道的事情千万注意保密,绝对不能走漏风声。万把总,你带人去找几辆大车来,连夜将这批宝贝悄悄送到县衙后院去,尤其这门佛郎机炮,要给我小心藏好,这可是宝贝。今夜每个参与此事的士兵,各赏银十两,但要告诉他们把紧口风。”

      “是。属下这就去办。”万把总应声道。

      当晚黄子仁又从巡检司中调来一队人马,十二辆蒙了黑布的马车悄悄地驶进了县衙后院内。许梁又吩咐管家铁头加派了后院守卫,一通忙活,天色已微亮。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丈青

      一大早贺主事走进县衙,便感觉今日县衙里气氛与往常大有不同。待走到县衙二堂里面,这才弄清楚这种气氛的来源。

      县衙里守卫增加了不少,尤其二堂后院,许大人和家人起居的地方更是戒备森严,四名执刀的护卫把守着通往后院的拱门,一名县衙衙役冒冒失失地想要进去,结果被护卫们拦了下来。

      莫不是县衙里出了什么事情?贺诚带着这样的疑问进了县衙二堂,里面年轻的县尊许大人正与一名面生的巡检司将领说着话。

      “本官已让黄巡检抽出一部分人手归你统领,不足的部分你再想办法到城外去招募,但不能抽修城的人手。”许梁说道。

      “是,属下明白。”新任的巡检司把总万文山应声,又朝走近来的贺主事点头示意,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大人,”贺诚站到离着许梁五步远的地方,恭敬地出声叫道。

      “贺诚你来得正好。”许梁道:“城外修城情况如何了?”

      “属下前来正是要禀报此事。”贺诚道:“眼下镇原百姓万众一心,齐心协力要把这城修好,南北两座城门已加高了,护城沟也已经挖完了三面,尚剩下东边一段未完工。”

      “东边那段有多长?”

      “估摸着有五六里长。”

      “嗯,干得不错。”许梁感叹道:“可见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短短六天时间,就能完成了这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实在是难能可贵。”

      “是。”贺诚附和道,想了想他又小心地说道:“只是属下私底下听到百姓们的一些言论,有人对大人的做法颇有微词。”

      “哦,说来听听。”许梁感兴趣地问道。

      “咳咳,当日大人下令巡检司上门拿人,稍有反抗便就地格杀,一些失去了亲人的百姓怨气很大,属下偶然间探听到说有人想要刺杀大人。”贺主事道:“这几日大人要当心。”

      许梁沉默片刻,朝贺诚感叹一声:“贺诚哪,以后你可要记住本官的话,决心做一件事情,必然就有人反对,众口难调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当年本官曾经听到过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今日就送与你。”

      “属下洗耳恭听。”贺诚拱手道。

      “这句话叫作‘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小局服从大局’!眼下整个镇原城筑城防守流贼,便是大局。一切都要以这个大局出发。本官这几天的所作所为,强征百姓也好,强借米粮也罢,乃至于拆了韩王爷的别院,这是为了这个大局。有些人不理解,不赞同,冥顽不化,跟大局对着干,那便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许梁说到这里,语气转为凶狠,森然道:“对待敌人,本官向来就不会心慈手软!”

      贺诚愣愣地听着,忽地正对着许梁,郑重地作揖一礼:“大人的教诲,属下受教了!”

      许梁呵呵一笑,摆手道:“行了,别酸了,我也就是姑且一说。走,随本官上城东边去瞧瞧。”

      此时的镇原城已是三面挖了护城沟,已经灌了水,护城沟很快就变成了护城河。在黄县丞的调配下,三千多民夫已经全部汇集到了城东面,开挖最后一段。

      许梁带着贺主事一路走来,沿途的百姓不断有人向许梁施礼问好。待来到正在开挖的那一段,沿着城东面城墙脚下,三千多人铺散开来,锄头挥舞此起彼伏,一眼望去,倒有些像百脚虫前进一般。

      许梁站着看了会,不一会汗水便湿了后背。正要转身离去,斜角里便有两名扛了一篓子泥土的民夫打身旁不远处经过,细碎的砂土随着两人的走动有部份散落到地上。

      许梁后退了两步,想让那两人先过去。

      兴许是有些紧张,两名扛篓子的男子对着许梁挤出来的笑看上去很牵强。许梁正要开口安慰几句,一声娇喝“许梁小心!”,随即一道黄影猛地从许梁背后跃出,手中长刀带起风声,朝前抄去,就听得叮当两声,两柄匕首被打落在地。

      “啊!”那两男子见事情败落,大叫一声,朝许梁扑来。

      “大胆!”

      “放肆!”

      戴莺莺怒喝,护卫们暴怒,此时戴莺莺已经挡在两男子面前,飞起两脚,将两名扑上来的男子踢得倒飞出两米远,摔在新鲜的泥土地上,惨叫着爬不起来。

      随即便有四名护卫飞奔而出,将两名男子反绑在地。

      “狗官!”男子怒骂,刚骂出声例挨了护卫一个响亮的巴掌。

      贺主事这时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急忙去查看许梁:“大人,您,您没事吧?”

      其实从始至终,那两男子都没挨到许梁的身,而那两男子从暴起发难到被制服在地,前后也就十几秒的时间,直到男子怒骂出声,周边干活的百姓才看出有人要刺杀镇原知县。不远处干活的百姓陆续停了手,站在原地好奇地看着,小声地议论。

      远处,负责警戒的巡检司士兵正在飞奔着赶来。

      戴莺莺也走到许梁身边,问道:“许梁,你怎么样?”

      许梁摇摇头,拨开护卫朝那两行刺的男子看去,对上那两男子仇恨的目光,皱了皱眉头,道:“把他们两个押下去,审问清楚。”

      说罢便不再看那两男子,转身便走。身后,男子的怒骂声传来:“狗官!今日杀不了你,我做鬼也……唔唔……”却是被看押的护卫塞住了嘴巴。

      待进了镇原城内,得到许梁险些遇刺的消息的黄县丞和毛主事急忙过来寻问情况,许梁毫不在意地说了一下,几人登上城楼远眺。

      未几审讯的结果也送到了。还是强征民夫的事情惹的祸,行凶的两人,一人是被巡检司当街杀死的南川镇的里长的小儿子,另一人也是一名被杀的人的弟弟。家人被杀,两人咽不下这口气,便整出了现场行刺这一出,可惜事发仓促,又没料到许梁身边有高手护卫,完败告终。

      许梁苦笑首对贺诚说道:“看看,这便是我说的,想做事,肯定有人不满意。”又吩附那前来报告审讯结果的护卫:“把这两人按行刺朝庭命官罪,就地处决。”

      黄县丞听了,皱眉道:“大人,此二人虽说罪不可恕,但也情有可原,还望大人网开一面,从轻发落,放他们一条生路。”

      许梁瞪眼道:“黄大人好生糊涂,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两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哥哥,都死在巡检司的刀下,此仇此恨,这两人这辈子都不会与本官善罢干休,今日本官若放了他们一条生路,日后便不知道要扯出多少事端。本官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勿需多言。”

      黄县丞听了,沉着脸默不作声。忽的戴莺莺出声道:“许梁,你快看,城外边来了好多人。”

      许梁等人闻言探头朝城下看去。果然,镇原城南门往外延伸的官道上不知何时起多了许多人,远远看去,这些人都扛了大小包裹,大人带了小孩子,步行的人挤在板车,牛车,马车中间,踏起齐人高的尘土,汇成一股黄流正急急地朝镇原城奔来。

      “是逃难的百姓,快快,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黄县丞急声道。

      “慢着!”许梁喝道:“关闭城门!来人未弄清楚身份前不可放人进城。”

      “大人?”黄县丞惊道。

      “住口!”许梁喝道:“你当拖家带口,衣衫破烂的便一定是难民么?当心有诈!”

      人群很快就奔到了镇原城下,见了紧闭的城门,当先几人抬头朝城头上喊道:“快开城门,我们是从泾州逃出来的百姓,快放我们进去。”

      城头上的众官员都拿眼光看着许梁,等他拿主意。

      其实许梁这会已经看出这群人绝对不是流贼装扮的了,因为他一眼看去,人群里不但有小孩,还有老人和抱在怀里的婴儿。

      “本官是镇原知县许梁。”许梁朝城下喊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出了什么事情?”

      “知县老爷,”一名衣着青色长衫的男子拱手喊道:“我是泾州县衙书吏,我们都是从泾州城里逃出来的。泾州已经被流贼一丈青攻破了,县尊大人战死,县里的其他官员不知去向,小的带了这些人寻近路逃往镇原,还请大人开城收留。”

      说着,那名泾州的书吏当先跪了下去。在他身后,其他逃出来的百姓也呼啦啦地跟着跪倒在地,磕头哭喊道:“求知县老爷开城门收留我们吧。”

      许梁听了,命人打开城门放城外的百姓进城,又叫人把那泾州书吏叫来询问情况。

      那书吏连喝了四大碗白水之后,紧张地对许梁说道:“许大人,流贼一丈青,上天龙和过天星攻打平凉府失利,已经放弃了平凉府,流贼首领一丈青带人攻破了泾州城,不久便会到镇原县,还请大人早做准备,关闭城门,固守待援。”

      许梁听了,顿感事关重大。转头神情严肃地命令道:“情况紧急,黄县丞你和贺主事立刻出城去把尚在挖护城沟的三千多人放进城来。毛主事你速回县衙,准备守城器械。”

      黄道周,毛玉洁,贺诚三人神情严肃,各自领命离去。许梁正要打道去巡检司,抬眼见那泾州书吏尙在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不由问道:“你还愣着做什么?”

      “小的,小的愿为许大人守城出份力。”那书吏说道。

      “你别站这添乱了,去把你带来的那几百泾州百姓安顿好就成了。”许梁道。

      巡检司的一千两百名士兵都已经派上了城头。城外的三千多人进了城后,许梁又命人将南北城门都用大石块堵死,又命黄道周从民夫中挑选了两千多精壮男子,分发了武器,与巡检司官兵一同守城。三千多手执武器的官兵守卫在城头,许梁悬着的心才略微放下些。

      时间过了晌午,在上千双紧张的目光中,官道尽头慢慢地冒起一线黑线,黑线迅速放大,不一会便能清晰地看到组成黑线的密密麻麻的人头,待再近些,那些流贼手中刀枪的冷芒反着寒光,几杆破旧的大旗在流贼队伍中间竖了起来,中间一杆旗上一个大大的青字。

      流贼一丈青,到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守镇原

      流贼渐渐逼近,离着城头两箭之地缓缓停了下来。

      黄县丞与许梁等人就躲在城楼里面,他面无人色地说道:“大人,流贼人数有些多啊。咱们就这么三千多人,还是新兵,情况不妙啊。”

      眼前一丈青的人马在镇原南城门口铺散开来,铺天盖地地将南面整面城墙都给围住了,远远望去,黑压压的全是凶狠的流贼。

      敌人人多势众也很出乎许梁的意料,但自己一方守土有则,这都还没开打呢,黄县丞便说起了丧气话。许梁不满地道:“流贼在城下,咱们在城上,自古攻城仗便难打,黄大人莫不是被区区几个流贼吓怕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