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强梁》-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黄维中想了想又道:“此事,吏部周部堂也很重视,你若把差事办好了,老夫必然在周部堂面前替你好生美言一番,好处,少不了你的。”

      待许梁离开后,黄维中回到书房就开始给当朝吏部尚书周应秋写信。“恩师在上,学生黄维中执笔复言,建昌一事,学生已妥善安排,必不会误了大事……”

      第二十二章 他追来了

      建昌县,隶属于江西南康府,毗邻鄱阳湖,一条建昌江穿县而过。明孝宗分封张延龄担任‘建昌伯’后封‘建昌侯’,他的封地就是这座小县,这也是这座小县在明朝唯一被人记住的地方。

      然而如今这座小县城再一次成为朝庭关注的焦点。因为十多天前,这座县城刚刚被人攻破了。县库被洗劫一空,官兵死伤近三百人,连一县县丞,典史都死了。

      朝野震惊。

      就在建昌县的百姓热切盼望着朝庭派大军清剿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那深藏在广阔鄱阳湖水域的水寇时,从县衙里传出最新的朝庭旨意,朝庭不日将派钦差下来调查事因。

      建昌县典史冯道林虽然殉职了,但他是主要涉事人,所以,在朝庭钦差到来之前,关于他的一切动作都不能有,哪怕他如今都快成了一具腐尸。

      建昌知县王贤已经吓怕了,为保万无一失,他不仅派人看紧了停尸房,还派人看紧了冯典史的家眷。

      原建昌县典史冯道林在县城东门街道边的房子,是个占地挺广的大院落,若不是冯典史意外身亡,此该门前该是车水马龙,现在却是门可罗雀。

      一身天蓝色布裙的冯素琴打开大门,手里挎个篮子出了门。对着冯家大门的一棵大杨树下,那两个正在聊天的衙役看了看她,不以为意地接着聊天。这位面容姣好,体态动人的姑娘他们都认识,是冯道林的外甥女,只知道也姓冯。要说这冯姑娘对这娘舅一家可真不错,每天都一大早出门买菜买米,自冯典史出事之后,一屋子的老老小小都没了主意,只有这冯姑娘忍着悲痛,仍然按时出门,维持着这个家的吃穿用度。

      是以,看守的衙役对冯姑娘的印象都很好。其中一个衙役甚至还笑着对冯素琴打了声招呼:“冯姑娘,一大早又出去买菜啊。”

      冯素琴沿着街道往前走,随手从街边卖菜的人手上挑了几棵青菜,两根苦瓜,路过猪肉摊的时候,看了眼那面板上的新鲜猪肉,没舍得买。

      唉,后天再买肉吧。冯素琴在心里无声地叹息。冯家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家里现在的经济状况了。自舅舅冯道林死后,家里置办后事就花了不少钱,刚要落土安葬的时候被县衙里派人带走了棺木,又向县衙里使了不少银子,只为使冯道林早日入土为安,然而王县令始终不松口。

      一番花费下来,冯家除了那栋宅子,舅母,小表妹她们一众女子的首饰外,就没多少余钱了。

      冯素琴想到自己和母亲衣衫褴褛地敲开冯家那扇大门,舅舅冯道林第一次见着自己两人时那种疼惜的眼神,还有后来舅母,小表妹对自己母子的多方照顾,冯素琴一直铭记于心。她一直就是个要强的人,也是个重情义的人,冯家对自己有恩,冯素琴就不能让冯家垮了。

      自舅舅出事后,今天已经是第十二天了。

      冯素琴想到自己的舅舅一心为公,兢兢业业为朝庭奉献了半辈子,就如,当年的父亲一般,都是让冯素琴敬重的人,然而,舅舅殉职了,不但未能换来朝庭的半句抚慰,连死了都久久不能入土为安。

      这朝庭,到底怎么了?这大明的官儿,还有什么做头?

      冯素琴买好了一天的菜食,暂寄放在熟识的店里,只身一人再次来到建昌县衙,再一次求见县尊大人。

      当值的衙役知道这是原典史大人的外甥女,多少还念着冯典史的旧日情谊,招呼她在偏厅坐了,便去通报了知县王贤。

      冯素琴在偏厅里坐了一个多时辰,都未能见到王县令,深深地无力感让她万分沮丧。

      建昌主薄,葛乔葛大人正巧进偏厅找人办事,见了冯素琴,心知她的来意,当下也是一阵长叹,他见左右无人,上前对冯素琴说道:“冯姑娘,你这般干等着是没有用的。上面下了明令,县尊大人向来就是个没主意的人,这次建昌县又出了这么大漏子,县尊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岂会答应你,提前安葬冯道林,多生事端?”

      冯素琴听了,不由悲从中来,她抬起泪眼看着这位年过半百,满头白发的葛乔葛大人,哽咽道:“葛大人,民女知道葛大人与我舅舅向来要好,如今我舅舅意外身亡,久久不能入土为安,民女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求葛大人帮帮忙,替民女向县尊大人求求情……民女做牛估马,也会报答葛大人的大恩大德。”

      葛乔又是一阵长叹,无奈地摇头道:“冯姑娘,不是我不帮忙,冯典史也是我一向敬重的人,此事我已经向县尊大人提了不下三四次,唉,老朽无能为力啊。”

      冯素琴听了,呆了呆,脸上一片灰败。心知连葛大人都说不通,那便是真的无法可想了。她苦涩地向葛乔福了一礼,挪着步子朝外走。

      “冯姑娘?”葛乔叫道。

      冯素琴停住脚,探寻地看着他。

      葛乔小心地看一眼四周,见四下再无其他人,当下小声说道:“建昌新到任的典史大人是布政使衙门直接派下来的,听说是黄维中黄参议大人的学生,你不妨去求求他,兴许典史大人出面,县尊大人会给几分薄面。”

      冯素琴听了,脸色一喜,匆忙谢过了葛乔,便去找那新到任的典史大人。

      典史的办公房紧挨着县丞的房间,冯素琴到了门外,刚要进去,听得房内传来大声的说话声,不由停了脚步。倒不是她存心要偷听,只是里面人说话声实在太大,想不听到都不成。

      只听一个年轻声音道:“宫主事,本官让你拿建昌一县的官吏名录,你这拿的是什么?三班衙役名册吗?”

      另一个苍老的声音慢悠悠地说道:“典史大人,您让我拿官吏名录,想我建昌县上上下下,从三班皂吏,六房书吏,到郊野甲首,里长,那一个不算是我建昌县的官吏,您又没说具体要哪一块的,那我只好将我建昌县所有的官吏名册一本本找来,给大人您过目喽。”

      年轻的声间似乎忍了一会,方说道:“好,那这回算我没交待清楚,现在本官再说一遍,宫主事你听清楚了,本官要查阅各班班头,各乡里长,各房主事等胥吏名册,你去给我找来。”

      那苍老的声音咳了两声,说道:“那么,大人且歇息,下官还得回去好生整理一番,必能拿出让大人您满意的名册来。”

      “嗯,”那年轻的声音道:“那麻烦宫主事整理好了,下午再送过来。”

      “这哪有这般快的。”那苍老的声音道:“下官还要回去找齐了吏房各位同僚,汇总了各处档案,还要抄录整理,下午肯定是弄不成的。”

      “呃,那什么时候能好?”

      “嗯,这个,要全部准备好,至少也得三五天时间。”

      这时房内一阵沉寂,未几一名年近六十的老者悠然地从典史房内出来。冯素琴待那老者走远了,方才进了屋子,刚跨进门槛,只听得砰的一声,一个茶杯被人从里面掷出来,砸在冯素琴脚下,碎成十几片。

      冯素琴吓得一哆嗦,惊叫一声。

      屋内的人听得惊叫人,急步从里面走出来,一看清来人,两边都不由呆了。

      冯素琴呆呆地看着这张气得通红的俊脸此刻剑眉深锁,这个偶尔走进自己睡梦中的年轻男子,此刻竟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

      他,他居然追到建昌来了?冯素琴心里突然冒出这么一句,醒悟过来不由臊得满脸通红。

      还是许梁先回过神来,他吃吃问道:“冯姑娘,你怎么到了这里?”

      “啊,”冯素琴被许梁这么一问,也清醒过来,她抚了抚额前的刘海,又捏整齐裙角,方答道:“那天,我回到万安县城,第二天便跟着我娘来到这里投奔我舅舅。”

      “哦。”许梁仔细端详下冯素琴,一个多月没见,冯素琴看上去精神了许多,人也更娇艳动人。他道:“想必你舅舅也是建昌县的富贵人家,你跟着他以后就不用受那么多苦了。”

      冯素琴听得他说到自己的舅舅,方醒悟过来自己来这里的目的,连忙收起自己的那点女儿家心思,郑重道:“许公子,你来建昌当典史了,那真是太好了,你快帮我向县尊大人求求情,让他把我舅舅交还给我们吧。”

      许梁听得,大吃一惊,惊问道:“怎么,你舅舅可是犯了什么事儿,让县尊大人下令拿了?”

      “不是!”冯素琴哭道:“我舅舅已经战死了,我只想早些要回舅舅的尸首,好早些安葬……”

      许梁更惊,战死了?“冯姑娘,你舅舅,到底是那一个?”

      冯素琴抹了把泪,肃然道:“我舅舅便是前建昌典史,冯道林!”

      许梁彻底呆住了,愣愣地看着冯素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的天,冯道林竟然是冯素琴的舅舅,这,这可如何是好?

      第二十三章 施以援手

      当许梁听说冯素琴要自己帮着说话的人,居然是前建昌典史冯道林,一时愣愣地看着冯素琴,心里头千回百转。

      来建昌上任之前,许梁是仔细听取了黄参议大人的建议的。虽然黄维中并没有明确点出来要自己做什么。但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要许梁帮着将原典史冯道林搞臭。许梁这些天来也一直就在想这些事情。

      很明显,黄维中是受了高层的指使,想要在朝庭钦差到来之后,想方设法地把所有问题都往已经死去的县丞,典史身上引,尤其是这位原典史冯道林,按职权分工,一县典史本身是没有调动兵马出县迎敌的权利和义务的,除非这个县里,排在前头的知县,县丞,主薄都战死了,那典史作为一县的四把手,他才有可能亲自带兵上阵。那么,在建昌县知县,县丞,主薄都健在的时候,无论怎么说都轮不到一县主管公文收发的典史出头的。然而冯道林却偏偏出头了,不但出头了,还带兵出了县城,而且还中了水寇的埋伏,全军覆没。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都是值得朝庭方面感兴趣的内容。从许梁这些天的理解来看,受此事牵连的九江分守道,江西布政使司,指挥使司,江西巡抚衙门乃至兵部,都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最完美的结果便是,建昌的本地官员把责任全都担了。更直接点说,便是将一切责任都推到已死的县丞,典史身上。

      许梁来到建昌后,虽然工作得并不顺利,特别是老资格的吏房主事宫德言,户房主事钱益,对自己空降建昌县颇有微词。而朝庭钦差不日将到达建昌的行文也已经到了建昌县衙。这种时候,别说自己刚到建昌县,根基不稳,就算自己已在建昌为官多年,根深叶茂,为稳妥计,许梁也万万不可为了一个已死的典史强出头,凭白惹得一身骚。

      有道是识实务者为俊杰,许梁后世的处事经验告诉他,顺势而为才是上上策。

      然而,好死不死的,冯道林偏偏和冯素琴扯上关系,冯素琴偏偏求到自己头上。

      为难,真为难哪。

      冯素琴见许梁站那,脸色阴晴不定,一会眉头紧皱,一会眼神飘乎,久久地却是不发一言,原本刚刚激起的一线希望,渐渐地往下沉。

      ¡°Ðí¹«×Ó£¬¿ÉÊÇÓÐʲô²»Í×Ö®´¦£¿¡±Ëýìþìý²»°²µØÎÊ¡£

      许梁眼见冯素琴一眼然冀之色,脸上闪过一丝不忍,但随即便又坚决起来,他将冯素琴迎到屋内坐下,这才字斟句酌,缓缓说道:“冯姑娘,那个我刚到建昌县,许多情况不是很清楚,你所说的事情,我一定会查证清楚。”他见冯素琴脸上显出失望之色,忙说道:“不过你放心,一旦我查证清楚之后,我一定会在县尊大人面前替你说情的。”

      冯素琴何许人也,虽说小时候锦衣玉食,不识人间愁滋味,但最近这三四年来,她与母亲颠沛流离,尝尽了辛酸冷暖,对他人的言辞举动最是清楚不过,眼见许梁虽说得真诚,但话里的推拖之意却十分明显,当下心灰意冷,惨然一笑,起身道:“是民女唐突了,许公子如今贵为一县典史,诸事敏杂,思虑得远比民女周全,民女贸贸然地一见面就给许公子出这么大的一难题,是我的不是。既如此,还请许大人多多费心。”

      说完,她微福一礼,便神情黯然地退了出去。

      许梁微张嘴巴,抬了抬手想叫住她,最终颓然放下。冯素琴短短一句话,对自己的称呼由许公子,转眼变成了许大人,话里的失望疏远之意,他两世为人,岂能听不出来。许梁心里难过,却是坚决异常。

      眼看心爱的姑娘伤心离去,许梁却只能叹息。穿越以来,经历这么多事情,许梁才突然惊醒,这个世界也跟前世的世界一样,有快乐,也有痛苦,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有不如意的难事。

      许梁前世便是个心思缜密之人,最会审时度势。做任何事先必先思量一番,成功的胜算有多少,失败了损失又有多大。如同前世化工装置开车前一样,投料前先得强制性地做个工艺风险分析,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才会签字开车。

      几天前许梁在南昌府为求一官职未果后那般失落彷徨,杏花楼一夜后生病却无钱医治,险些死在客栈里。每每想来,许梁都要吓出一身冷汗。经此一事,许梁才发现自己做事还是太冲动,根基还是太浅,就如河中的小舟,风平浪静的时候看不出来,风起云涌,大浪滔天之时,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便要翻船。

      是以,许梁在拿到江西布政使司的批文后,便暗暗发誓,在自己实力没有壮大之前,决不可剑走偏锋,强行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许梁回到租住的住处。铁头便报告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银子不够了。许梁听了便是一阵头痛,来到建昌县当典史之后,许梁才真切地明白大明朝官员的俸禄有多低。拿他这个没品没级的典史来说,朝庭规定的俸银是大米五石,也就是约500斤粮食,折成现银的话,也就一两多一点,许梁一个人的工资,要付房租,两个人要吃饭,偶尔还要请同僚喝喝革命小酒,奢侈点的,一顿就得去掉半个月的俸银。

      许梁再一次感到自己的根基浅薄。他想来想去还是没想到什么好办法,当下问铁头道:“阿铁,咱们身上还多少银子?”

      铁头道:“少爷,加上您上任那会几个衙门的书吏送的些许礼钱,也就十二三两了。”

      许梁再问:“那我们能用多久?”

      铁头挠挠头,数着手指头道:“少爷,咱们这房子月租是四钱四,按这么算的话,咱们不吃不喝,能在这里住上三年……”

      许梁一拍额头,暗道真不应该问他个呆货。

      入夜,当空繁星满天,微风习习。

      一阵敲门声响起,许梁打开院门一看,不由惊喜道:“冯姑娘?”

      冯素琴紧了紧裙裾,说道:“许……大人,民女深夜造访,多有打扰还请……”

      许梁打断道:“冯姑娘,你我何必这般客气,直叫我许梁就成了。快请进。”

      待冯素琴在屋内坐落。许梁道:“冯姑娘这个时候来,可是有事?”

      冯素琴打量眼这间不大的屋子,虽然打扫得颇为干净,却难掩陈旧简陋。暗道看来许梁虽然当官了,这日子过得也不咋样。

      她想到自己此来的目的,不由又是一阵紧张。她抬眼看着许梁,忐忑不安地说道:“许……梁,民女……”

      许梁瞪眼打断道:“冯姑娘,你我早就认识,也算是朋友一场,你叫我许梁,却自称什么民女,听来甚是怪异。这样吧,你叫我许梁,我便叫你素琴好了。”

      冯素琴听得一愣,暗道哪有一个男子直呼人家姑娘闺名的,不过,怎么听他脱口叫出自己的名字,心里却是欢喜得紧呢。

      “那好吧。”冯素琴红了脸,接着说道:“许梁,有道是人死为大,入土方为安,再说为人子女的,若不将故去的父母亲好生安葬,岂不是大大的不孝?素琴今日前来,还是要求许梁你,看在,看在我们相识一场的份上……”

      许梁听了站起身,摆手打断道:“素琴你不必再说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他在屋内走了两圈,歉意地看着冯素琴,真诚地说道:“素琴,虚头巴脑的话我就不说了,冯大人这事,我真的无能为力。”

      “可是……”

      “素琴!”许梁加重语气,“我现在虽然是建昌县的典史官,但一来我刚上任,人脉,根基一点都没有,二来,冯大人这件事是当今圣上下令彻查的,邢部的行文已经到了县衙里,在查案钦差到来之前,他人是万万不敢插手的。”

      “这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冯素琴听得许梁这般说法,她聪明过人,也明白许梁说的是实话。只是想到舅舅冯道林,心里难过,坐在那吧嗒吧嗒地掉起了眼泪。

      许梁看得心里一疼,几步上前,扶着她两只纤纤素手,柔声安慰道:“素琴,你放心,等钦差一到,我便凑明钦差,早日归还冯大人给你们,也好让冯大人早日入土为安。”

      冯素琴听了,心下稍安,两手被许梁抓在手里,红着脸挣了挣,感觉许梁握得更紧了,扭怩道:“也只能如此了,许梁,谢谢你了,你,你可以放手了。”

      话未说完,便见许梁伸手一揽,一把将冯素琴揽到胸前,惊得冯素琴惊叫一声,俏脸滚烫,眼神对上许梁,吃吃地道:“你,你要做什么?”

      许梁盯着冯素琴,手抚着她柔顺的长发,深情地说道:“素琴,实不相瞒,当日我一见你,便喜欢上你了……”

      冯素琴只觉心跳如鹿撞,听得心上人说得这般直白,心中欢喜,连日来的惊惶担忧便也轻了几分,埋首在许梁胸前,低声道:“其实,素琴,也早已忘不了你了……”

      许梁心中大喜,双手搂得更紧,只觉胸前紧紧贴着两团柔软,心神一阵荡漾,探头轻嗅着她身上少女特有的芳香,轻声道:“当日你一口气离开许府,我便着人追了出来,可是没想到你一个弱女子,竟然走得那般快,他们居然没追上。”

      冯素琴扭动下头,娇羞地抬头看着许梁,嗔道:“谁让你那般说我了!我当时气不过,不走又能怎样。”

      许梁疼惜地轻拍一下,戏谑她道:“我这么说哪里不对了?呵,人家只是见你换身衣裳好看,好心要送你,却是不知道哪里又得罪你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2: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