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强梁》-第10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许梁便跟着笑。

      那人又道:“既然你这小子这么爽快,那咱家就多与你说两句。”

      “什么?”

      那人诡异地一笑,再放低声音,“你莫看这锦衣卫的指挥使平日里威风八面,百官敬畏,嘿嘿,却难有几个得以善终,多数都是不得好死。”

      “啊?还,还有这等事?”许梁惊疑着道:“你刚刚不是说能当上指挥使的人,皇帝都十分信任么,有皇帝撑腰,谁还敢拿他们开刀?”

      那人感慨着小声道:“事情坏就坏在皇帝太信任了,皇帝不好明着做的事情,多数都交给了锦衣卫,而朝庭的诸多内幕,皇宫的许多丑闻,都逃不过指挥使的眼睛,似这等事情,陷得越深,知道得越多,也就越危险。所谓圣心难测,兴许前一天还是指挥使,后一天便死无全尸,像那第一任指挥使毛骧……”

      “喂,你个老鬼在与许大人嘀嘀咕咕地做什么呢?”突然常牢头的声音在牢内响起,许梁回头看去,见常牢头提着食盒正站在过道里,连指点着边走过来,到得许梁身边,转眼间换上温和的笑脸,笑吟吟地道:“许大人,该用午饭了。”

      许梁恍然,想不到听这老家伙说得兴起,时间已到了午饭时间,见常牢头在掏钥匙开牢门,许梁忙道:“常牢头,这回别忙活了,这顿许某不吃了。”

      “咋了?”常牢头抬头瞪眼道:“这可是我仔细备下的,许大人你不吃,这饭钱可不能赖了。”

      许梁摇头笑道:“牢头想岔了,我是说今天这顿,你就替我送到隔壁那屋去。他的那份,就给我,我们做个交换。”

      常牢头以为自己听错了,惊叫道:“怎么,许大人要与刘老鬼换?”

      许梁笑着点头。

      隔壁那人听得,连忙伸手叫道:“小兄弟,这咱家怎么好意思呢?你这般盛情,那咱家就不客气了。哎,常阿四,快将食盒递过来,快点。”

      常牢头又问了许梁一遍,见许梁确定后,才边摇头边走到一旁,打开那人的牢门。

      牢门一开,那人便迅速地将食盒捧到手里,端回了牢里那小桌前。

      常牢头指着他骂道:“你个老鬼饿死鬼投胎哪?”

      那人一边迫不及待地从食盒里往外拿吃食,闻言回头甩袖骂道:“真个虎落平阳被犬欺,想当年咱家得势的时候,每回到这牢里来,你常阿四不是恭顺得像条狗一般,恨不得跪下来舔咱家的鞋底板!如今咱家落魄了,你个狗眼看人低的渣籽便在咱家面前摆起威风来,真真不是人做的东西。”

      “你说什么!”常牢头悖然大怒,自腰间抽出戒尺,扬起便要打那人。

      那人昂首冷冷地道:“你动咱家一下试试,回头哪天咱家见了圣上,你就当心你那狗头!”

      如此一说,常牢头扬起的鞭子便再难以落不下去,脸胀得通红,咬牙切齿地瞪着那人一阵,终也不敢不顾及自己的小命,收了戒尺,嘭地关上牢门,哗啦啦琐上了,气哼哼地走了。

      那人也不管这些,慢条斯理地美美地吃了顿好的,饭饱之后背着手踱到牢门边,朝许梁一侧亲切地叫道:“小兄弟,够义气,咱家多谢了。”

      许梁将他与常牢头的话听在耳中,道:“不用。”

      过了一会,许梁似乎是自语着说道:“原来你姓刘。却不知原先是在内庭二十四衙门的哪个衙门里主事?”

      第二百零二章 来信

      那人沉默一阵,长叹一声,“将死之人,往事不提也罢。你既已知晓咱家的姓氏,日后便唤咱家一声刘公公罢。听别人叫了大半辈子的刘公公,一时没人叫了,倒不自在了。”

      许梁轻笑,唤道:“刘公公。”

      刘公公便开心地咧嘴笑。

      许梁却在想,这刘公公是哪个衙门的刘公公呢?听他的口气,倒像是能经常见着皇帝的人,想必原来的身份不低。只恨自己对朝庭的事情知道的太少,连天启朝司礼监有几个大太监都数不上来。

      常牢头倒也没跟钱过不去的意思,按许梁的吩咐,自外面送进来的吃食由一份变成了两份。刘公公倒也守信用,每当与许梁两人隔着一扇墙各自用餐的时候,刘公公便边吃边断断续续地与许梁说一些朝庭的事情,而对许梁的称呼,也由小兄弟变成了许兄弟,这便有了亲近之意了。在接连几日将大明朝庭的三司六部聊了个遍之后,刘公公不由对许梁感慨道:“许兄弟,咱家现在都有点怀疑你是怎么考中这举人的?难不成当年那考官是你家亲戚?”

      许梁尴尬不已,吃吃说道:“公公取笑了,不瞒公公说,许某这举人,倒有一半是用银子捐出来的。”许梁倒不至于如实地说自己这官是靠考场作弊当上的,只能撒谎说是捐的。

      刘公公自然清楚这里面的门道,缓缓点头,也不深究。

      连接十多天,许梁都安稳地关在锦衣卫地字号牢房里。其间倒有犯官被押进来,也有原先关着的犯人被押出去,偶尔能听到犯人受刑时的哀嚎声。刘公公在当中被锦衣卫校尉们带出去一回,自早晨被带走,傍晚便被送了回来,许梁特意留意了他的身上,衣服上没有血迹污渍,人的精神也正常,显然不是押出去受刑了。

      却不是他被带去了哪里?许梁心中好奇,曾旁敲侧击地打听一回,刘公公都闭口不答。那常牢头再见刘公公的时候,便恭敬了许多。

      这天,常牢头送来饭菜,许梁与刘公公各自打开吃了。

      两人吃到半饱,刘公公便开始给许梁讲朝中的事情,“上回咱家说了那大学士钱龙锡,今儿咱家就给你讲讲刑部尚书乔允升。乔允升,字吉甫,洛阳人,万历二十年进士……”

      刘公公的声音不紧不忙,还有点抑扬顿挫的味道,倒像是私塾的先生在教授诗文。他不紧不慢地说了一阵,边吃边说,眼见到了八分饱了,忽惊觉一旁的许梁怎么这么沉默,一直没答话,正要询问。

      “呵呵,哈哈!”许梁在一侧开心地笑,“真是天不绝我许梁啊,哈哈!”

      刘公公听了,莫名其妙地问道:“许兄弟,你笑什么?”

      许梁将那被油纸包着的纸条放到油灯下,又细细地看了一遍那纸条上细如蝌蚪的正楷小字,见再没落下什么,便将纸条放到油灯上,点燃烧了。

      再回到桌前,端详着那被咬开一半的煎饺皮,方才,这纸条便是从这只煎饺中取出来的。煎饺是普通的煎饺,微黄皱起的外皮,一侧还有部分烧焦了,卖相实在说不上好。然而此时许梁看来,却不异于世上最好的美味,他小心地夹起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了,品味着咽下。

      想着冯素琴在纸条上传来的信息,许梁心里轻松了不少。原来许梁通过常牢头与燕七接上头后,早赶到京城的冯素琴等人便在想法子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给牢里的许梁传递最新的消息。经过几天的明查暗访,终于摸清了常牢头常去购置吃食的那家名叫味源楼的店,于是一夜之间,那店老板便悄悄地换了人。那陷害许梁的人也已经打听清楚了,是一名叫做史俊生的陕西监察御史,状告许梁的罪名有三,其一强征商户米粮,引起民怨,其二私毁韩王府别院,目无朝庭,其三招募私军,疑有反意。最要命的便是第三条,私军自然指的是梁军。许梁是文官,未得授意是无权招募军队的。这个史御史许梁闻所未闻,见所示见,要说有什么私人恩怨那是绝对说不上的,那便是有人指使。联想到进京的半路上见到的那韩王府的侍卫统领赵永远,许梁用脚后跟都能猜到这是韩王府的报复。

      然后便是好消息,冯素琴已通过各种途径,先后打点通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骆指挥使已答应将案子暂缓押下,联系上了吏部文选司郞中,许梁的老上级王贤,想通过他与宫里的亲戚打通宫里的关系,又说通了平凉知府洪承畴,洪知府答应不日便上书朝庭,承认许梁是受了自己的指示就地招募兵勇的,最近更是搭上了刑部尚书乔允升的胞弟,再活动活动便能与刑部尚书递上话了……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相公你安心呆着,过几日便能放出来了。

      “许兄弟,你笑什么?”一侧刘公公又在问。

      许梁回过神来,快意地笑道:“啊,哈哈,公公方才所言实在是精彩至极啊,许某心向往之,是以发笑。”

      刘公公噎了噎,道:“可是,咱家并没说什么有趣的事物哪。咱家说的是人!”

      许梁尴尬地道:“啊,是人哪,人就更妙了……呃,公公方才说到谁了?”

      刘公公顿时明白许梁根本没在听他说话,气呼呼地道:“敢情咱家这口舌是白费了!咱家方才说的是如今的刑部尚书乔允升!”

      许梁愣了愣,拍手欣喜地道:“刑部尚书乔允升?这,这人要紧哪,许某这冤情能不能昭雪,说不准就全靠乔尚书了。公公,劳你再细细地与我说一说这人。”

      “咱家说过了。”

      “我没听清……”

      “已经说完了。”

      “听清了的又忘了不少……”

      “哼!”

      “公公!刘公公!好公公……你就行行好,再与我说一遍嘛。”

      一侧刘公公着恼许梁不认真听自己说话,气鼓鼓地想要闭口不言。一侧许梁急于知道这刑部尚书乔允升的情况,轻声细语哀求不已。

      这一副诡异的场景让进来收拾食盒的牢卒惊异不已,待收了食盒出去,那牢卒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一脸难过的神态,恨不得将手中拎着的食盒也一道扔了。

      刘公公到底挨不过许梁的死缠烂打,一阵猛求,又将自己吃饭期间说过的话再说了一遍。令刘公公诧意的是,刘公公自己说得味同嚼蜡,许梁却听得极为认真,期间还破天荒地问了几个问题。

      天黑了,味源楼的后院阁楼内,冯素琴与戴莺莺两名丽人临窗看着常牢头一脸纠结怪异地用白布包着两个食盒的手柄,出了味源楼的厨房。

      冯素琴道:“这牢头当真黑心,拿了七八钱银子的吃食,竟然找燕七要报帐十五两!这等无本的买卖他倒做得顺风顺手!”

      戴莺莺嘴色微抿,轻笑道:“姐姐你莫要生气,咱们要想着这钱是让许梁花去了,心里便能好受许多。”

      冯素琴闻言扑哧一笑,点头道:“倒也是。唉,只盼着那乔尚书也是个爱钱的官才好,相公也能早日出来。”

      “对了,仙儿姑娘离开许府也快一个月了,算起来也该来京城了吧?”冯素琴问道。

      说起那楼仙儿,戴莺莺便眉头微皱,道:“应当快了吧。咱们离开许府的时候,那狐狸精自己说要回楼家堡一趟,说什么要帮着查清楚是谁在陷害许梁。哼哼,依我看,她多半是借机逃回楼家堡去了。”

      冯素琴看了眼戴莺莺,回想起楼仙儿那青春灵动的模样,倒与戴莺莺口听狐狸精有些般配,便轻笑道:“我看那仙儿姑娘也挺直率的呀,你怎能说人家是狐狸精呢?”

      戴莺莺自鼻尖哼出一声,撇嘴道:“姐姐你是没看到她在许梁面前那样儿,骂她狐狸精都是轻的。”

      冯素琴听了,没来由地轻叹口气,对着戴莺莺认真地说道:“戴姑娘,若是这回相公能平安脱险,那么……”

      “什……么?”戴莺莺吃吃问道,心里头如小鹿乱撞,脸色胀红。

      “那么,我便让相公迎你过门罢。呃,你可还愿意嫁入许家?”冯素琴道。

      ´÷ݺݺµÄÁ³É«¶ÙʱºìµÃ¾ÍÏñµÎѪһ°ã£¬Ãæºì¶ú³à£¬àÓßÌÒ»Éù£¬ÊÖÎæÁ³¼Õ£¬Ò»Ê±²»ÖªÈçºÎ»Ø´ð¡£

      冯素琴也不着急,嘴角轻扬,细细端详着这位功夫极好的女高手的窘样。

      窗前两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室内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恰在此时,上楼梯的方向响起踢踢踏踏的急促的脚步声。

      “少夫人!”邢中山中气十足的嗓音在楼梯口响起,通天下的二掌柜戴风紧跟在邢中山身后也上楼来。

      冯素琴,戴莺莺两人醒过神来,冯素琴转身朝邢中山笑道:“邢将军回来了,戴掌柜也回来了?”

      邢,戴两人都上前向冯素琴见礼。戴莺莺趁这个空档,以手遮面自两人旁边快速走过,下楼去了。戴风狐疑地朝女儿的背影扫了眼,暗自奇怪道:“莺莺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红?”

      冯素琴道:“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邢中山摇头,道:“末将这边倒没什么进展。那乔尚书这几日都不在乔府露面。倒是戴老哥那边有情况。”

      冯素琴便问戴风:“戴掌柜,那你说说,发现什么了?嗯?戴掌柜?”

      戴风心里还在嘀咕,忽腰上被邢中山拍了一把,顿时回过神来,朝冯素琴拱手道:“那督察院的官儿倒是没机会见上,只是回来的路上随老夫同去的兄弟认出一人来,老夫听那兄弟说得郑重,觉得有必要说与少夫人知道。”

      “哦,是谁?”冯素琴问道。

      “韩王府侍卫统领赵永远。”

      第二百零三章 左都御史

      其实韩王府的侍卫统领赵永远半个月前就已经赶到京城了。要说韩王世子朱子健心胸实在说不上宽广,他指使陕西道监察御史史俊生狠狠地告了许梁一状后,眼见着锦衣卫上门押走了许梁,心里仍不放心,命令侍卫统领赵永远赶到京城,非要亲眼见着许梁上刑场他才能罢休。

      赵统领起初还不大乐意,暗笑世子太过小题大做了。似这等六七品的地方小官,又是摊上了毁坏番王别院,私练兵马的重罪,押到京城走个审讯过场,就该拉到菜市口砍头了。

      那天赵统领在京城正阳门附近亲眼见着押解许梁的马车进了城,又尾随着到了北镇抚司门口,亲眼见马车进去,赵统领放下心来,回到客栈便安心地等着许梁被处斩的消息。

      在赵统领看来,进了锦衣卫诏狱的人,基本上就很难再出来了。

      然而这世上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越容易出现意外。

      赵统领在客栈里左等右等,每日派手下到锦衣卫,刑部,都察院去打听,却迟迟等不到许梁的处理结果。

      如此过了十来天,赵统领坐不住了。

      坐不住的赵统领便去都察院找那告发许梁的人,陕西道监察御史史俊生。

      史御史这几天也正纳闷,几次去北镇抚司询问,都被人找各种理由打发了回来。再细细一打听,也不知道是哪个当差的锦衣卫校尉说漏了嘴,居然让史御史打听到许梁的家人做通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工作,案子让骆指挥给押了下来。

      面对权威朝野的锦衣卫头子,正三品的指挥使骆大人,一向敢说敢言的史御史也麻了爪。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韩世子交待的任务就要给拖黄了,史御史一筹莫展。

      赵统领走进史御史家里的时候,见了史御史一脸愁苦样,赵统领首先发问道:“史大人,你是怎么办事的?那许梁关进锦衣卫诏狱都快半个月了,怎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都是替韩世子卖命的人,史御史自然对赵永远熟悉,史御史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苦笑道:“下官也没成想骆养性会插手这件事情。”说着又疑惑地问道:“那许梁的家人如何能与骆指挥扯上关系?会不会是咱们情报有误,那许梁在朝中还有鲜为人知的关系?”

      赵统领不屑道:“屁的关系,若是有关系他还能让锦衣卫给弄进京城来?”

      史御史一想也是,但又不太放心,喃喃道:“还是小心为上,如今时局微妙,圣心难测,当心一时大意,阴沟里翻船。”

      赵统领只是番王府的侍卫统领,对时局什么的自然没有史御史那么在意,两人枯坐一阵,赵统领烦燥地叫道:“史大人,眼下咱俩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许梁若是不死,咱俩都别想有好果子吃。世子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

      史御史想起韩王世子朱子健的狠厉手段,一时头皮发麻,绕着桌子转了几圈,咬咬牙道:“如今看来,要想把事情办妥当,还能不得罪骆指挥,免得引火上身,咱们得避免自己动手,最好是借刀杀人。”

      “怎么说?”

      史御史手朝头上一指,嘿嘿冷笑道:“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曹大人虽然年纪大了,却最是嫉恶如仇,遇事敢言,而且颇受当今皇上的信任。咱们把事情捅到他那去,让他老人家去找骆指挥打擂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30 03: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