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好女婿》-第9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种叛国奸臣,干嘛不杀了他?”余枫不解的问道。

        “杀他有什么用,投降大顺的官员多了,杀不完的。”陈越摇头道,这些文官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气节之人,当官只为了发财,根本没有任何忠贞之心,大顺得势投降大顺,等清兵入关又会迅速剃头降清,杀掉一个钱枫林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己方骑兵从天津出来已经三日,连续行军疲惫不堪,需要好好休整一下,饭菜伙食,战马喂养,需要人侍候,这没有骨气的钱枫林是个好的人选。

        当日,一千二百骑兵就在武邑县城内驻扎,马闯李玉林卫阳等各自守住县城四门。钱枫林带领一帮衙役,殷勤的侍候着大军,很快弄好了热腾腾的饭食,侍候的非常陈越非常顺心。

        “陈伯爷。”钱枫林侍立一旁,小心翼翼的侍候着陈越吃饭,脸上堆出谄媚的笑容,“伯爷,下官投降大顺实属无奈,闯贼大将刘芳亮占据了保定府后,往河北各县派出了使者,下官若是不投降,恐怕满县的士民百姓都会被闯贼屠戮啊。”

        陈越用筷子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在嘴里满满的嚼着,肉做的肥而不腻,可见厨子的水平不差,连续吃了数日的干粮,嘴巴淡出鸟来,今日终于可以大快朵颐。

        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舒服的喘了口气,“这么说你投降还是迫不得已了?你还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啦?”

        “是的伯爷,下官真是为了满城百姓着想啊。下官是三榜进士出身,苦读圣贤书,自然知道忠君爱国礼义廉耻,岂能做不忠不孝的叛臣。若不是为了满城百姓的性命,下官早就殉国了,怎么会背着叛臣的骂名呢?”钱枫林说着眼睛挤着,试图挤出几滴泪来,却怎么也挤不出,无奈之下只能用衣袖擦着,把眼睛擦得通红。

        “钱县令忠君爱国之心可嘉,且放心,本爵不会拿你如何的。”陈越满脸好笑的看着钱枫林的表演,演技着实不差,这人能够在短短时间内给一千二百人弄来热腾腾的饭食,又组织百姓给近两千匹战马弄来了草料,可见组织能力很是不差,不是一个庸官。

        “据闻,大明督师李建泰率军出征之时,京畿各府县对朝廷军队纷纷闭门不纳,搞的大军数日得不到食物,你是如何组织百姓为本军将士提供饭食的啊?”陈越饶有兴趣的问道。一个时辰内,给一千二百余人做出饭食,哪怕钱枫林是县令,这种组织力也非同小可。

        “不过是恩威并施,威逼利诱罢了。”钱枫林讪笑着道。

        “哦,愿闻其详?”陈越感兴趣的问道。

        陈越的话钱枫林不敢不答,当下里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他的办法很简单,派出衙役往城内各户家里派饭,当然不是硬派,而是有偿派饭,做出什么样的饭食,会加倍给与饭钱。若是不做的话也很简单,他会引士兵们直接去他们家。

        这年头,百姓们最怕的就是军队,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也是李建泰带兵出征,各府县闭门不纳的原因,害怕军队抢掠。

        “下官没敢把伯爷的身份说出去,城内的百姓士绅还以为进城的是大顺的军队,他们早就知道大顺三年不征税的命令,所以其实对伯爷您的到来还是很欢迎的。”钱枫林小心翼翼的看着陈越的脸色,艰难的说着。

        身为地方官员,对明军和顺军军纪的好坏差别他知道的很清楚。刘芳亮带领大军过境之时,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这也是他心甘情愿投降大顺的主要原因。可是这些话可不能和面前的这位平南伯说。

        “哦!”陈越无所谓的哦了一声,对钱枫林的怎么想的倒是一点也不介意,他没把西山军的身份说出去的原因陈越也知道,肯定是打着继续在大顺当官的主意。

        “你真的会给这些百姓付钱吗?要知道供应一千多人的饭食可不少钱啊。”陈越好奇的问道。

        “当然会付钱。下官在武邑县当官数年,人品众所周知,绝对不会失信于百姓的。”钱枫林信誓旦旦道。

        “你自己掏腰包吗?我可没有银子给你。”陈越笑道。

        “下官怎么会要伯爷您的钱,至于这饭钱吗,嘿嘿……”钱枫林讪笑了几下,“下官想和伯爷您打个商量,能否请大人派出一些军队协助下官追赃助饷?”

        “哦?”陈越疑问道。

        “是这样的。”钱枫林一咬牙,把心中的打算向陈越一五一十的说了。

        原来大顺朝廷的命令早就传来,命令各地官府进行追赃助饷,查抄本地士绅豪强财富,分发土地给普通百姓。可是由于手中没有军队,武邑县的士绅豪强力量太过强大,没有军队的支持紧靠手中几十名衙役钱枫林根本不敢进行追赃助饷,甚至不敢把打算说出,因为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县里文吏和衙役早已被士绅们渗透,轻率行事的话,追赃助饷不成,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你想让我的军队帮你追赃助饷吗?亏你想得出!”陈越不禁笑了出来。

        “有伯爷您的军队在城中威慑,县里的士绅们不敢乱动,只需要一晚上的时间,下官就能把他们的家全部查抄,抄得银子财富分伯爷您三成,您看如何?”钱枫林道。

        他心中知道县里士绅们的财力,算的也很清楚,即使分了陈越三成,还能弄到最少十万多两,大部分运去大顺朝廷足以使得自己加官晋职,自己还能落个上万两银子,是一举多得的好事。眼下大顺朝廷新立,急需要大量官员,自己只要表现出强大的能力,当个知府乃至道台布政使不在话下。至于和陈越叛军合作的事,叛军打的还是大顺的旗帜,只要自己不说谁能知道?

        “主意倒是不错,不过分给我三成是不是有些少了?要知道没有我的军队,你做不成这事。三七分吧,我七你三。”陈越笑眯眯的问道。

        “五五分,一家一半,不能再多了。”钱枫林一咬牙,说道。

        “好,做了!”陈越点头道,“我可以派给你两百士兵,不过只是去做威慑,动手查抄银子得你自己来。”

        一夜之间能够弄到几万两银子,这样的生意可以,至于弄到的银子怎么携带,查抄时肯定会弄到不少的骡马牲畜,拉过来驮运银两也就是了。既然这个钱枫林提出了如此奇葩的建议,陈越很有兴趣和他合作一把。

        所有士兵吃过晚饭之后,天色接近黄昏,除了把守城门的士兵以外,其他士兵就在南门大街上扎营,这里有一座城隍庙,城隍庙前是一个广场,也是本县的集市所在,正好用于扎营。

        马闯部二百士兵却被陈越派出,负责协助钱枫林进行追赃助饷,临行前陈越吩咐,只需要前去威慑,不许进士绅家里翻查银子财富。一是为了军纪不能养成劫掠的习惯,再就是明日一早还得出兵南下,不能浪费体力。至于查抄之事,由钱枫林带人去干吧,自己坐等着去收银子也就是了。

        当天夜里,武邑县城一片大乱,如狼似虎的差役冲到县城士绅大户黄家、田家、林家等的家中,面对全副武装凶神恶煞的军队士卒,各家士绅哪怕家家都有几十名乃至上百名的家仆庄丁,也根本不敢抵抗。任由衙役们冲入家里,把家里一杆男丁绳捆索绑,押入县城大牢,然后衙役们开始兴奋的查抄财富。

        临行前,钱枫林已经对众衙役进行了训话,查抄财富的一成会作为他们的辛劳,但是不允许任何人进行私藏,一旦发现格杀勿论。

        整个查抄的过程中,马闯带的西山军士兵就在一旁坐着看戏,也有部分士兵心动,可慑于西山军严格的军纪,没有人敢于以身试法。

        忙碌的一夜过去了,钱枫林一夜未休息,却一点也不觉得困。一夜之间,县城里最有名望实力最强的士绅大户全被拿下,当场查出的银两就有将近十万两,其中还没有算店铺房屋土地以及其他财富,更不用说还有很多没有拷问出来的银子,这些士绅们都善于藏财富,肯定有更多的银两不知道埋藏在什么地方。等陈越的西山军走后,自己再慢慢拷问就是。

        所以,虽然说查抄的银两要分给陈越一半,可是更多的财富陈越根本无法带走,所以大头还都在自己手中呢。

        在半夜时,马闯带领着士兵都回营休息去了,根本没有参与整个查抄的过程,不过钱枫林也不敢少给陈越银子。粗略的统计了一下缴获的银子之后,命人分成两堆,把大的一堆下令打包,用一个个箱子装了起来,然后把士绅们家中的骡马统统拉了出来,把银箱统统装到骡马背上,然后用绳子捆好,亲自送到陈越营中。

        “钱县令辛苦了,没吃早饭吧?一起吃点。”陈越端着一碗小米粥,稀溜溜的喝着,笑眯眯的问道。此刻的他对钱枫林非常满意,在查抄银子的同时,竟然没有忘记继续派饭,西山军士兵们刚刚醒来洗涮过后,就有衙役引着百姓们送来热腾腾的早饭。

        “谢伯爷,下官不饿。”钱枫林一脸的亢奋,看样子西山军今日就要走了,这武邑县又是自己的了。城内的几家士绅大户都被拿下,以后的追赃助饷再无阻力。想想巨大的财富以及远大的前程,钱枫林简直要兴奋的跳起来。

        “还是吃点吧,吃过饭后回家收拾一下,咱们早点上路。”陈越拿起一根油条吃着,淡淡的吩咐道。

        “啊?”钱枫林惊了,他不明白陈越什么意思,“伯爷您是说?”

        “你不是一直心向大明吗,不是投降伪顺是迫不得已吗,今日我就要带兵离开武邑县,去往南方,你就和我一起走吧。现在南方各省还在大明的治下,你到了南方一样可以当官。”陈越淡淡道。

        “我,我……”钱枫林目瞪口呆,简直都要哭了。辛苦了一夜,为的是发财升官,可是陈越轻飘飘的一句话把这一切全部击碎了。

        大顺代明已是大势所趋,陈越说的虽好,大明还拥有南方数省,可是北京都被轻易攻破,崇祯皇帝已经自尽,若是大顺一旦派兵南伐,南方数省又如何能够守住。

        在日落西山的大明和旭日东升的大顺之间,钱枫林自然知道该如何抉择。可是知道又能怎样,自己根本掌握不住自己的命运。

        钱枫林很想说一句不愿,可又害怕话一出口,面前的这个平南伯会立马翻脸,这可是一个敌视文官残暴无比的人啊,在以往的邸报上,钱枫林知道陈越的秉性。

      第269章 山海关惊变

        永平府玉田县,旌旗招展,枪矛如林,一队队士兵行走在大道上。

        队伍的中间,是数千骑铁甲骑士,跨乘高头大马,各个顶盔掼甲全副武装,就连战马的面部前胸都挂有铁甲,正是久负盛名的关宁铁骑。

        吴三桂紧皱眉头,骑马行走在队伍中央,此刻的他对未知的前途十分迷茫。

        早在三月初,当他还固守宁远城之时,就接到了崇祯下令勤王的圣旨。可是宁远是抗清的最前线,除了属下四万军队外还有【创建和谐家园】万士兵的家属,岂能说退就退。若是他带兵不管不顾往北京勤王的话,等于是把家属百姓留给了满清。

        不过身为大明的将军,皇帝的圣旨吴三桂自然不敢不听,接到圣旨的当日即下令撤出宁远城。军队在宁远驻扎,家属们跟着在宁远安家,即使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家当太多什么都不舍得扔,四万军队护着【创建和谐家园】万百姓,足足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从宁远撤入了山海关,驻扎在山海关至滦县、昌黎、乐亭、开平一线。

        而此时,吴三桂刚与山海关总兵高第部汇合,还未等前往北京勤王,已经传来了大顺军攻陷北京的消息,不得已只能驻守在山海关,观察动静。

        而对此刻的吴三桂来说,根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关外是满清的势力,关内则已经被大顺军占领,四五万军队困守在山海关所在的永平一府,仅靠永平府根本无法供养着几万军队,而失去了大明朝廷的支持,粮饷也就失去了来源,过不了两个月军粮就会耗尽,留给吴三桂的时间不多了。

        事实上对现在的吴三桂来说,也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投降大顺,因为他的父亲吴襄以及全家三十四口都在北京落入了李自成的手中。

        所以当白广恩带兵到达山海关,带来了李自成的招降诏书之后,看到李自成所许诺的父子封侯的语句之后,吴三桂果断的决定投降。遂把山海关留给了白广恩部,自己和高第带着军地按照李自成的命令往北京而去。

        据白广恩所说,唐通,姜瓖,牛成虎、王承胤,左光先、陈永福等大明总兵尽皆投降,都得到了李自成的重用,这也是吴三桂愿意投降李自成的原因。不过再怎么受到重用,也并非李自成的嫡系,以前那样身为一镇总兵的潇洒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吴三桂暗自叹道。

        “将主!”一骑从前方匆匆跑来,骑士跑到吴三桂马侧,俯身在吴三桂耳边轻轻低语,话未听完,吴三桂脸色大变。

        “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就地休息!”吴三桂厉声命令道,随着他的命令,五万大军缓缓停了下来。

        “你慢慢说,说清楚些!”几百亲兵骑士散开,隔离出一个大圈,圈内吴三桂脸色铁青的看着来人,沉声命令道。

        “将主,老爷已经被李自成抓了起来,咱们在北京的府邸已经被查抄,大顺权将军刘宗敏下令拷打老总兵,索要白银二十万两,我逃出来时老爷已经被刘宗敏打的吐血。就连,就连少奶奶都被刘宗敏掠走,据说,据说成了刘宗敏的侍妾。”家将垂着头,哭泣的说着。

        “爹!”吴三桂一下子跪倒地上,“李自成,刘宗敏,你们欺辱我父,抢走我的女人,却还要我归降你们,实乃欺人太甚!”

        吴三桂指着西方,厉声痛骂着。就在刚刚,他还在为如何在新朝立足脚而思虑,转眼间就给了他劈头一桶冷水。什么圣贤之主?什么贤明新君?自己连家室财富都不能保全,即使按照李自成的命令到达北京,又会有什么下场?

        再想到国色天香的侍妾陈圆圆,正在刘宗敏李自成等人的胯下婉转承欢,吴三桂的心在滴血,一股怒火直冲脑门。刘宗敏,李自成,我吴三桂与你们不共戴天!

        “将主,怎么了?”副将杨坤,游击将军郭云龙,幕僚李友松、刘泰林、高选等人匆匆而来,向吴三桂问道。还未到宿营的时间,突然军队停了下来,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怎么了?不去北京了,掉头返回山海关!”吴三桂冷冷地说道。

        “啊!”众人尽皆大惊。

        “李先生,你去请高总兵前来,就说我要和他议事。”吴三桂先向李友松道。

        李友松点了点头,也不多问,骑上战马向后军而去。

        “杨坤,郭云龙,你二人带着所部骑兵立刻准备,等高第一过来就带兵出发,去把高第部围住。”吴三桂继续道。

        杨坤和郭云龙相视了一眼,抱拳而去。

        就在当日,吴三桂软禁了山海关总兵高第,把高第所部一万军队吞并,然后带领大军返回山海关,向着猝不及防的白广恩发动了进攻。

        白广恩军队只有不到一万人,面对突然返回的吴三桂部五万军队根本无力抵抗,被迫退出了山海关,率领残部驻扎在一片石,立刻派人六百里加急,赶往北京向李自成报信。

        得知吴三桂降而复叛,李自成极为震惊,下令把吴三桂之父吴襄释放并好生安抚,命令吴襄给吴三桂写信劝吴三桂投降,与此同时,下令召集京畿军队,做好平叛的准备。

        北京城内大顺军主力只有六万余,另外张鼐所部骑兵及刘芳亮的右营正在天津围剿陈越部。李自成顾不得再去追赶陈越,命令刘芳亮和张鼐二人火速带兵返回北京。和吴三桂的五万关宁军相比,陈越的两三千军队就是疥癣之疾,哪怕陈越军中携带着狗皇帝崇祯。

        因为陈越带着崇祯跑到南方并不可怕,大顺军对明朝军队有压倒性的心里优势。吴三桂的五万军队就在距离北京三百里之外,对北京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必须得迅速剿灭。

        静海,刘芳亮得到武邑县的报告,发现陈越部取道武邑县南下。还未等他出兵追击,就接到李自成的撤兵旨意,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了追赶。

      第270章 兵至徐州

        钱枫林痛苦的乘坐在一匹战马上,两条大腿内侧已经磨得血肉模糊,疼痛已经过去,现在两条大腿麻木无比好似不是自己的。

        三日前被强迫随从南下,他一家三口被迫从军。妻子和八岁的儿子还能乘着一辆马车前行,他却只能乘坐战马。为了防止摔下马去,两条腿被绳子紧紧的捆住。

        身为三榜进士、一县之令,走动都是乘坐轿子,他何曾吃过这样的苦头,可即便如此,钱枫林也丝毫不敢出声抱怨,身家性命俱操于别人之手,他能做的只是忍受。

        队伍从武邑县出发南下,日行一百余里,对骑兵来说速度并不是很快。

        钱枫林不懂军略,可他是一个聪明的人,知道平南伯陈越不会无缘无故的带着自己行军,因为自己一家三口对军队来说其实有些累赘,因为妻儿是妇孺只能乘坐马车,而马车的速度可比不上骑马。

        自己是一个背叛了大明的贰臣,陈越没有杀掉自己却不顾辛苦带着自己行军,肯定是看上了自己什么,想要自己为他效力,对这一点钱枫林不用怎么思考就能得出答案。

        虽然知道大明已经日落西山,可身家性命都在别人手里,钱枫林也无可奈何。效力就效力吧,最起码身家性命无忧。

        钱枫林是个聪明的人,知道自己以后的前程都在这位平南伯手里,而能不能飞黄腾达就要看自己表现出的能力。从和陈越的接触得知,逢迎拍马对这位平南伯没有太大的用处,想要得到重用就必须表现出自己的才能。

        所以,一路行军,钱枫林不顾的身体的痛楚,而是努力的观察学习着行军的知识,不懂的地方不耻下问,放低身份向身边能够接触到的军官乃至普通的士兵请教。

        比如现在,他就知道了为何明明行有余力,可每天只走了一百余里陈越即下令休息,哪怕太阳还高高的挂在空中。

        比如,行军的时候,要往前后左右派出大量的哨骑,时刻探查周围数十里的动静。

        比如,每日为何要花费半个多时辰,挖掘沟渠砍伐树木搭建营地,虽然是温暖和煦的四月天气,明明露天宿营也不冷,却还要不辞辛苦的搭起帐篷。

        等等等……

        队伍一路打着的还是大顺的旗帜,行走在广袤的平原上,一路过州越县,跨越河流,速度不快不慢的一路前行。

        虽然一路经过的州县名义上都是大顺的治下,因为绕过了州府大城,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军队拦截。

        当然,钱枫林有些情况并不知道,大顺地方官府早就发现了这支军队的动向,分别从德州,广平,顺德派出军队拦截。却一一被陈越派出的哨骑侦查到,骑兵不时改变方向,凭借高度的机动力,避过了这些军队的拦截。

        在无边的平原上,像靠步兵拦截一支高度机动的骑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河北山东都被大顺占领,可地方的守军一是数量不多,二都前明军改编而成。顺军的主力现在都在北京,已经被李自成带着前往山海关攻打吴三桂去了。

        所以,在钱枫林的感觉中,好像还行走在大明的土地上一样,一路行来并没有遇到顺军的拦击。

        过了东平府,进入了兖州境内,派出的哨骑再也探查不到截击的顺军士兵。陈越知道自己已经把所有拦截的军队甩到了身后。算算时日,今日已经是四月十二日,李自成应该已经率领军队到达山海关了吧,现在恐怕正在和吴三桂激战中,多尔衮带领几乎全部的满清军队,倾国而来,就躲藏在山海关外,正等待着时机给李自成一击的吧。

        过了兖州,一路经过的府县均都打着大顺的旗帜,可是却没有多少顺军驻守,整个山东现在几乎处在权力的真空期。只要五千军队就可以占据整个山东,若不是要和会合崇祯去南京,陈越真想带着手下军队打下整个山东,然后以山东为根基,和满清进行抗衡。

        可也只能想想而已,因为山东西北一带历经满清劫掠,早已残破无比,只有胶东半岛登州青州一带人口还算稠密,可胶东一带历来贫瘠,根本供养不了多少军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21: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