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若有可能,陈越很想灭了八大家晋商,不过却不是现在,现在西山军却还要靠着这些人运来急需的物质。
“就这些东西,竟然要八千两银子,实在太贵!”陈越摇头道。
“我的大人啊,这可是能满足数千人使用的物质啊,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有,八千两,很便宜了!”范天宇委屈道。
“不行,必须打个八折!”陈越一口咬死道。爱卖不卖,不卖的话自己派人去京师采购,一来一往顶多二十天,能剩下一半的银子。
“好吧,八折就八折!”范天宇寻思了一会儿,一咬牙答应了下来,“不过我想请大人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啊?”陈越警惕的问道。
“我想请大人在青石堡划给我一块地,我想在这里建立一个商铺。”范天宇道。青石堡有一千多军队,若是每年的军需采购都由自己把持,这也是一笔很大的银子,而从青石堡出关向北,更是能和蒙古喀尔喀部交易,范天宇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对范天宇的盘算,陈越自然是心知肚明,不过却还是答应了下来,以每年一百两银子的地租,允许范天宇在这里建立商铺。
到了六月份,随着边墙房屋的建好,整个青石堡终于稳定了下来。而随着范家在青石堡开设商铺,附近山上的山民们也都时常下山,来这里采购日用所需。这里的山民部分是附近屯田的百姓,部分是原来逃亡的军户,为了躲避满鞑,选择逃进了山中,现在青石堡的建立,使得满鞑以及草原上的蒙古人轻易不能越过边墙,这些人很多也都选择下了山,毕竟在渺无人烟的群山之中生活十分不便。
对这些愿意下山的人,不管原来是山民还是军户,陈越都欣然接纳,并不追究他们的过往,并且划拨田地给他们种,只需缴纳三成的收获为田租。虽然陈越知道,明年三月李闯就会攻打北京,也许自己连一次田租都收不到,不过为了安这些人的心,还是提了出来,若是对他们太好,他们反而会心生疑虑。
而有了山民的下山,青石堡渐渐繁荣了起来。
第194章 西山军编制与建设
一切步入正规之后,陈越便开始了整训军队。通过和王寅、袁可立等的商议,决定把西山军进行微调整编。整编为左右两个哨,分别由杨正平、铁狮子任哨千总。每哨下面设三个百人队,以及一个直属千总的总旗,共人数六百余人。杨平的左哨,由陈平、李奕、萧冰为把总,徐青田、王猛、李刀子等为总旗官,小旗官都是最早跟着陈越的那些少年家丁以及军中敢战士以上精锐担任。铁狮子的右哨则由陈默金鑫、陆大有为把总,铁狮子加入西山军时的五十余老部下也都安排在右哨之中。左右两哨共一千二百军队都是以车兵为主,配以长枪火铳阵。
每个哨的基本建制为小旗,每个小旗十五人,配备一辆战车,十五人中小旗官一名,伍长两个,分别管着四个士兵。十五人中,除了小旗官外,有三个火铳兵,三个刀盾兵,一个弩弓手,和三个长枪兵,一个负责驾驭战车的驭手,以及两个火炮兵,负责发射撞在战车上的虎蹲炮,最后是一个伙夫。当然眼下军中虎蹲炮较少,火炮兵也只是名义上存在。由于历次大战,从满鞑兵手中缴获了大量的铠甲武器火器,这一千五百军队的装备还是非常齐全,水平在大多数明军之上。小旗以上的军官都有铠甲,普通士兵都有半身甲或者皮甲,最不济的也有鸳鸯战袄。
剩下的三百人,抽调一百骑术精湛的为夜不收骑兵,历次缴获的战马约四百余匹,足以使这一百骑兵一人双骑,只不过现在这些人的骑术尚不过关,还有待继续加强训练。每个骑兵配备一支三眼火铳,一副手弩,一把长刀,一副半身甲,可谓装备精良。由卫阳担任骑兵把总,刘能副之,分统一个总旗五十名骑兵。
再剩下的两百人,都是陈越的亲卫,正在京师老家养伤未回的陈岩为亲卫把总,其他如余枫、林福成,马闯、李玉林等,都为总旗小旗官。亲卫的武器只有两种,火铳和长枪,以及每人一匹战马,这支军队是陈越手中的预备队,肩负着战斗时攻坚的任务。
每日里,除了在城墙上轮值的军队以外,其他官兵都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开始进行严厉的训练。
除了这一千五百建制军队以外,陈越又另外成立了军械司,负责西山军火器军械战车等的制作工作。以李雄为军械司主事,京中名匠刘贺的儿子刘三副之,二人都是千户衔。军械司以下,设立火药司,火铳司,战车司,火炮司,四个分部。李雄兼任火药司的管事,负责全军火药及神火飞鸦、飞天神龙、万人敌等火器的配制制作工作。刘三兼任火铳司管事,带领从京营匠户中招募来的三十多个铁匠,负责打制火铳,现在全军火铳只有三百余支,还不到军队的四分之一,数量实在太少,陈越准备每个小旗十五人中最少有六个火铳手,所以需要的火铳还很多。战车司管事有木匠鲁三友担任,副千户衔,带领着营中二十余个木匠,负责战车的制作与维修,拒马木盾等和木器有关的工作。火炮司的管事是汤若望的养子潘学忠,也当着副千户的官职,负责火炮的铸造,不过目前他还是光杆司令,陈越打算拨给他一些铁匠以及后勤官兵,辅助他铸造大炮。造炮需要大量的钢铁煤炭,更需要搭建高炉,煤炭容易,派人回西山传个口信,自然会有大量的精制煤炭运来,至于钢铁,除了采矿,就只能从商人哪里采购。陈越向范天宇下了订单,以一斤铁二分五厘的价格大量采购精铁,这个价格是市场价格的两倍,不过精铁这种军事物资,也只有晋商才能大量采购。
军械司成立后,就在河谷的高地上,建立了各自的营房,各个工匠们开始了紧张的工作,陈越给他们的待遇很高,只要是技艺精湛的大匠,一律享受百户的待遇,每月有饷银三两五钱,光这五六十个工匠,每月的饷银就近两千两,陈越自然不会让他们闲着。早在从京师出发的时候,陈越就向选择回西山的乡兵约定了运送煤铁,在西山除了大量的煤矿以外,还有几个小型的铁矿甚至金矿,不过产量非常的低,年产量也只有数万斤,产的铁主要供应京营。不过既然陈越需要,西山的铁矿挤也会挤出一些来。不过随着以后由朝廷派员掌控西山,煤矿和铁矿肯定会落到勋贵太监以及文官们的手中,再想弄铁就不那么容易,所以只能从晋商手中采购。
进入了六月以后,先后从西山运过来三四千斤生铁,以及十数万斤的煤,工匠们已经能够正常的开工。
潘学忠带着几个人,在河谷边选择了一处地方,立起了一座高炉,炉子用谷底的胶泥糊制而成,据潘学忠所说,这种泥极耐火烧,隔热性强。陈越以前只是个警察,对炼钢一窍不通,只能看着潘学忠忙忙碌碌,指挥着几个铁匠把铁矿石和精制的煤炭混在一起倒入炉子中,然后开始点火烧炉,却也帮不上忙,出不了主意。
不过潘学忠乃是汤若望的高徒,手里又有汤若望授予的《火攻挈要》一书,对制作火铳乃至大炮很是熟悉。而造炮自然要融化钢铁,这点对他不难。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陈越只是给潘学忠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求制作的火炮以小型火炮为主,虎蹲炮要造最少五十余门,争取每个小旗都有一门,平日里就安放在战车上,因为虎蹲炮只有三十多斤,移动时放在战马马背上也行。
除了虎蹲炮外,就造四五百斤重的佛朗机火炮,这种炮虽然威力小射程近,可是质量轻,便于移动。而且这种佛朗机火炮又分子母铳,一个母铳配备四五个子铳,子铳安装火药,放时装入母铳中,可以大大节省火药装填时间,提高射速。陈越亲自画了图纸,要求战车司主事鲁三友按照图纸打制安装火炮的炮车,有了炮车后,只需要一匹驮马,就可以拉着火炮移动。
第195章 养军难
从无到有,在这绵延的群山之间,出现了一个城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边墙、营房,军械司工匠们的工坊都搭建了起来。重新整编过的军队也开始了日常正规训练,虽然中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士兵们生活物资短缺,军械司所需的工具材料短缺等等,但是有晋商中的范家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完满的解决。当然,范家也在青石堡建设的这两个月中赚的盆满钵满。
一切都在向好的地方发展,随着范天宇开设的日用商铺的出现,晋商中的田家和黄家也闻着味一般来到了这里,拜见了陈越,要求在青石口开设商铺,陈越当然很高兴的答应了他们,同样以一百两银子一年的租金给他们划拨出一块土地,让他们建设商铺。范天宇当然非常不满,因为这意味着他将不能垄断青石口的生意,可陈越却不理会他,多一家商人入住,物资的采购也多了一种选择,价格自然会便宜很多。
很短的时间,田家和黄家的商铺都建立了起来,三家商铺的出现,使得青石堡的物质极大丰富了起来,粮食布匹油盐酱醋,各种生活物资应有尽有。附近山里的山民们也越来越多的选择了下山,在青石堡定居。他们本来逃入山中是为了逃避满鞑逃避战乱,很大部分山民还都是以前的军户,不过山中的生活到底不便,各种物资极为短缺。现在陈越愿意把原来属于青石堡的军田重新分给他们,只需要每年缴纳三成的租子,就可在这里建房定居,生活可比山里好很多。不过陈越同样有条件,想回到青石堡的话,一家必须有一个青壮加入西山军,当然这点对这些山民前军户们不成问题。他们本来大多数都是军户,加入军队再正常不过,而且家中有了士兵,能每月赚到一两多银子的饷银不说,以后也没人敢欺负。
时间慢慢进入到了九月,这些年天气越来越寒冷,寒风从西伯利亚吹来,越过茫茫无际的蒙古草原,然后经过燕山山脉继续向南,而位于燕山山脉和草原交接地方的青石口,气候又比京师冷上许多,才到九月,已经不得【创建和谐家园】上厚衣。
而随着天气的变冷,随着陈越派人进山劝说,越来越多的山中百姓选择了下山,来到青石堡定居。青石堡这里原来就有数千守兵,随着满鞑攻打青石口入关,一部分守兵战死,部分投降,还有相当一部分携带家眷逃入山中,和原本的山民混居在一起,据负责安顿下山百姓的袁可立估计,附近几十里的山民总数当有数万之多。
西山军一开始建造了数百栋的土屋,而一千多西山军只居住在靠着边墙的一百多栋,剩下的大半原本空着。一开始很多人还不明白为什么建这么多房,随着山民不断的下山,这才明白陈越当初的这样做的目的。
一家山民分配一栋房屋,三百余栋很快就被下山的山民住满,以至于后来下山的人不得不在谷地平地另行建造,陈越命令木匠头目鲁三友带着手下几十个木匠,帮着建设房屋。
每一户山民下山,西山军就会多出一个新兵,等到了十月初,这批新兵的总数竟然达到七百余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军户出身,都会一些战技,只要按照西山军的方式稍加训练,都是不错的战士。
如今西山军的总数达到了两千二百多人,随着人数的增多,粮饷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两千多士兵,每日消耗的粮食就达四五十石,虽然从京师来的时候采购了两千余石粮食,可随着这几个月的消耗,以及这些下山的山民家属也都缺衣少食需要补贴,据管理粮秣的张程凯估计,眼下军中储存的粮食顶多吃到过年。虽然理论上说西山军的粮饷都应该由朝廷拨付,可陈越知道如今朝廷的底细,国库空空如也,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拨付自己!而且以自己和文官们的恶劣关系,想要到粮饷更是千难万难。
粮食尚且不说,士兵们的饷银又是很大一笔开销。两千多士兵,按照新制定的饷银标准,普通士兵一月一两五钱的饷银,战兵二两,敢战士二两五钱,至于军官,则更是有军官的补贴,从数量到数十两银子不等,再加上军械司的工匠,每月支出的饷银就达七千五百两银子之多。再加上军队的各种开支,每个月没有一万五千两根本过不去。养兵之难可见一斑,陈越很怀疑哪些动辄拥兵数十万的明末将领,比如左良玉拥兵二十多万,其他如吴三桂唐通白广恩刘泽清等总兵,也各有数万不等的军队,现在朝廷饷银根本指望不上才,陈越很是好奇他们从哪里弄到的养兵的银子。
不过想想唐通和白广恩军中,穿的如同叫花子一般的普通士兵,陈越也就能够理解了,数万的军队恐怕大部分士兵平日里连温饱都不可得,只有将领的亲兵待遇稍好,哪像西山军,两千余士兵都是粮饷充足,饷银按月直接发放到士兵手里,从来没有克扣的现象。
然而,随着每月巨大的支出,虽然军中还有着三十万两银子,都是从房山满鞑手中,从西山煤矿主那里的缴获,可陈越还是觉得压力巨大。自己的军队肯定要继续扩充,银子还会如流水一般花出去,就这样坐吃山空可不行,必须要开辟新的财源。
可是在这鸟不拉屎的青石口,又哪里找到赚钱的门路?而且是赚快钱的门路!陈越很是忧虑。
有句话说,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靠着蒙古大草原,是不是应该从蒙古人身上打主意?满鞑出兵入关抢掠,很多蒙古部落也参与了其中,抢得了不少的人口财物,若是能够找到一个蒙古部落抢上一把,应该能弄到很大的好处,最不济也能弄到一些牛羊吃吃!
不过想法虽然很好,蒙古骑兵可不是好惹的,虽然没有满鞑八旗兵厉害,可是在空阔无边的草原,想打败迅疾如风的蒙古骑兵,可真的不容易。而且即使想去蒙古人那里打草谷,也得找得到蒙古部落才是!卫阳和刘能的夜不收骑兵,也多次派人进入草原,深入达二百余里,可是却没有发现大的蒙古部落。
就在陈越发愁之时,范家商铺的掌柜范天宇前来拜访。
“范掌柜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来吧。”看着桌子上一张二百两的银票,陈越似笑非笑地说道。这几个月来,范天宇最少从自己手中赚取了两三万银子,现在却只肯送自己这点银钱,这商人可都他妈的小气!
“咳咳。”范天宇有些不安的扭动了一下身子,面对陈越,他时常有一种压迫感。
“是这样的,陈大人,如今快要进入冬季,草原上牛羊正是肥的时候,我范家想派出一支商队,往草原上收些牛羊,还请陈大人您恩准,能够打开城门,让商队进入草原。”
“是这样啊!不过你们范家不是一直从张家口进入草原的吗,今年为何要走我青石口?”陈越诧异的问道,晋商八大家通过张家口出入草原,和满鞑以及蒙古人做生意的事情他早就知道,这些在大明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虽然违反了朝廷对【创建和谐家园】物质禁运的禁令。可是晋商在朝中在边军有着强大的靠山,据陈越所知,范家就有子弟在朝中当着三品【创建和谐家园】,内阁大学士李建泰更是晋商们的靠山。晋商一系的官员在朝廷势力庞大,所以哪怕明知道晋商走私,朝廷也无可奈何。不过,既然我陈越在青石口,定然不会在允许这种卖国的事情发生!
“张家口那里是我们少东家在管理,他也会组织商队从张家口进入草原。不过蒙古草原面积极大,一支商队又哪里能够?所以老东家让我带队从这青石口出去,还请大人您能通融一下。”范天宇谦卑地说道。
“嗯,你们去草原是为了收购牛羊,不知道去的时候会携带什么样的货物?”陈越问道,去草原和蒙古人做生意利润极大,陈越自然是知道这一点,茶砖布匹乃至铁锅等都是草原上不可或缺的物质,把这些贩卖到草原倒也无可厚非,可这些【创建和谐家园】的晋商会运送生铁粮食入草原,和蒙古人满洲人交易。生铁可以打造箭矢刀枪武器,粮食更是不产粮食的草原最受欢迎的物资,这些都是大明明令禁止出口的物质。
“呵呵,不过是一些茶砖布匹漆器罢了。”范天宇不安的扭动着身子。
“这样啊,容我考虑考虑!”陈越端茶送客了。
“大人您是怎么想的?”范天宇走后,王寅微笑着问道。
“先抻他几天再说,这范天宇就送了二百两银子,【创建和谐家园】小气!想让我放行,不大出血哪里能行!”陈越笑道,他已经想明白了,若是真像范天宇说的,运送茶砖布匹等生活物资入草原,只要没有生铁粮食,就放行,毕竟即使自己这里不允许他们通过,他们也会走其他地方,倒不如借此弄些银子养兵。
“大人有没有想过,借着范家商队进入草原之际,咱们做点什么?”王寅笑道。
“横山公您是说?”陈越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大人您不是一直派人往草原,想弄清楚蒙古部落的驻地吗?现在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
“对,就这样办,咱们往范家商队派人,和他们一起进入草原,去查清楚蒙古人的底细!”陈越一拍大腿,哈哈笑道。
也许真的到了去草原的季节,范天宇很是着急,仅仅过了一天,就再次前来拜访。这次,为了能够进入草原,他可是下了血本,足足送来了五百两的纹银!
“大人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尽管心里着急,范天宇表现的却一如既往的温和,从容不迫。
“我说范掌柜啊,听闻去草原做生意,能够赚取十倍的利润,这是真的吗?”陈越把玩着手中的银票,脸上露出了若有若无的笑意。
“哪里赚那么多啊?只不过赚上一些辛苦钱罢了!”范天宇脸上露出了一脸的委屈,心中却暗暗叫骂陈越的贪婪。
“每逢冬天进入草原,气候冷的很,风就像刀子一般,蒙古部落居住的又很分散,往往要走数百里甚至上千里的路,若是一路平安也就罢了,可在草原上有了无数的马匪,只要碰到一支马匪,赔了所有的货物不说,恐怕连命都会丢掉。这真是拿命赚的辛苦钱。”范天宇向陈越讲诉着去草原经商的艰难,满心都是心酸。不过对他,陈越却没有一丁点的同情。
“看来干什么都不容易啊。”陈越感叹了一下,“不过赚钱这是肯定的,范掌柜啊,您去草原赚大钱,能不能让我跟着弄点汤水喝喝?”
“啊!”范天宇一下子呆住了,难道这姓陈的想和自己合伙做生意,或者是想入个干股,若是那样可真是太贪婪了!难道七八百两银子还不能满足他的胃口?
“刚才范掌柜您不是说吗?草原上马匪很多,很不安全。你看,正好我手下这些儿郎也闲着,能不能派给你一些作为护卫,帮着你对付马匪,顺便也赚一点佣金,你也知道养兵不容易,每天人吃马嚼的,靠着朝廷拨付的那点粮饷,根本不够啊!”
“这……”范天宇犹豫了,他商队自然有自己的护卫,并不愿有陌生人加入,可看陈越的模样,若是不答应的话,恐怕就不能轻易从这里通过。
“好吧,不过我商队本来就有些护卫,要不了太多人。”范天宇犹豫道,“顶多,顶多要三十人。”
“这么少啊!”陈越很是失望,“你看,我这里这么多士兵没事干,要不给你派三五百人?”
“别,别,能多三十个人!”范天宇下了一跳,他商队还不到百人呢。
“那这佣金?”陈越搓着手,一副财迷的样子问道。
“这样吧,每人三十两银子的工钱,总共九百两,算了,我再多加一百两,凑够一千,大人您看怎么样?”范天宇咬牙道,正常情况,他雇佣的一个刀手护卫,走一趟顶多二十两银子,现在加了足足一半的银钱,“不过大人您得给我派能打的会骑马的精锐啊,那些马匪可不容易对付。”
第196章 局势已经十分紧张
对范天宇必须派出精锐士兵为护卫的要求,陈越自然一口答应了下来。然后陈越又提出了一个要求,等商队回来的时候,必须为青石堡采购至少两百匹上等战马,陈越愿意以市价收购。对陈越的这个要求,范天宇想了一下,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为明军收购战马,这是出口的商队能够安然进出长城必须要做的一个交换,不论是宣府大同的明军,还是山海关的明军,军中数量众多的战马都是这样来的。
而陈越给的市价这个条件更是诱人,在冬季的草原,一块茶砖就能换得一匹战马,拉到京师,一匹上等战马能卖到一百两银子以上,即使在这长城边的前线,一匹上等战马也值六十两银子。二百匹战马,这是非常大的一笔生意,范天宇哪里有拒绝的理由?至于能不能搞到战马,这点更不用担心,每逢冬季,蒙古人都会处理掉多余的战马牛羊,严寒的冬季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草料喂养,每逢冬季,都会有无数的牛羊马匹冻死饿死。
范天宇的动作很快,短短十余天的时间,大量的货物从各地汇集到青石口,组成了一支百人规模,六七十头骡马、四五十辆大车的商队,大车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从青石口出发,向北只需要经过几个矮丘,就进入了茫茫无际的草原,而由于满鞑的几次从这里入关,早就形成了一条足以行驶马车的山道,这也是范天宇选择从这里出去和蒙古人做生意的原因。若只论道路好坏,这里要比张家口更加优越。
陈越派出了刘能带领的十来个夜不收,以及余枫带领的十多个亲卫,作为护卫加入了范家的商队。三十人都脱下了军服铠甲,换上了厚厚的羊皮袄,骑着战马全副武装,精锐剽悍程度让范天宇极为满意。刘能能说会道,善于和人打交道,余枫读过书能写会画,他将负责一路绘制到蒙古部落的地图。
商队十月三日出发,通过了青石口边墙,进入了茫茫的草原。站在边墙上,看着渐渐消失的商队背影,陈越摇了摇头,这一刻他深感自己实力的孱弱,已经快要到了崇祯十六年的冬季,闪过年后,在神州将会发生一场剧变,甲申天变,李闯攻进北京,吴三桂降清勾引满鞑入关,神州大地转眼陷入膻腥之中,沉沦近三百年。若有可能,陈越真希望自己能够改变这一切,可是,仅凭自己眼下的这点实力,又能做什么?
“大人,两个月前,蓟州总兵白广恩奉朝廷之命去了陕西,和孙督师一起围剿李闯流贼,眼下这蓟州的边墙,就剩下咱们这几千军队了。”袁可立向陈越报告着近期发生的事情。
就在五月,朝廷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随后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督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负责对河南中原一带的李闯流贼展开总攻。崇祯已经下定了决心,尽早剿灭流贼,为此,他调集了北方各部边军,白广恩马科,以及刘泽清高杰等部,再加上武昌的左良玉,二三十万大军俱归孙传庭统领,以期望能够一举灭了李闯。
这种行为已经有些孤注一掷,因为除了不能抽调的山海关吴三桂,宣府大同的唐通,以及蓟镇的陈越等边军,崇祯几乎把所有的精锐都交到了孙传庭的手里。若是能打败李闯还好,若是再次失败,则大明将再无能够机动的兵力,黄河南北将只能任由李闯纵横。
“这次若能一举灭了李闯,则局势尚有可为!”王寅叹道,可是就连他说话都没有底气。现在李闯席卷了整个河南,洛阳开封两个重镇都被他攻破,手中拥兵数十万之多,又岂是轻与?
“没希望的!”陈越摇头道,只有他知道,很快就会传来孙传庭战死,十数万大军被闯军击溃的消息,大明,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咱们怎么办?”袁可立色变道,若是局势继续恶化,留给西山军的选择已经不多。
“还能怎么办?尽快招募士兵,打造军械,训练军队吧,能增加一点实力就增加一点实力!”王寅叹道,眼下西山军只有两千人,若是能够扩充到两万人,那时就要从容许多,可是想扩充军队又哪是那么容易。
“我去派人游说各地山民下山,往各处派人游说军户们投奔咱们西山军!”袁可立急匆匆的去了,在这北方长城一线,宣府大同蓟州,九边的军户数十万,虽然说都各有主将统领,但只要诱惑到位,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投奔。
“大人,应该对出兵草原做准备了!”王寅对陈越道,即使袁可立招募到了人数众多的军户,可是没有粮食没有饷银,又拿什么养军?现在整个北方粮食极为紧缺,现在晋商已经把粮价提高到八两银子一石,江南的漕粮运不过来,北方连年减产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很多时候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要想解决军粮问题,唯有把主意打到蒙古人的头上!
蒙古部落分散在数百里的草原上,在这寒冷的冬季要想数百里奔袭,没有充足的准备可是不行。行军的干粮饮水,战马的草料,士卒们身上穿的冬衣,一件件都得准备妥当,在冬季的草原作战,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打仗,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些有劳横山公了!”陈越拱手道,王寅曾是周延儒第一幕僚,对军务非常熟悉,把这些事情交给他负责,陈越很是放心。至于,陈越自己,则负责训练军队,以期尽可能的增强军队的战力!
时间很快到了十月底,寒风呼啸从高原吹来,整个大地一片萧瑟,河谷里的河水结了厚厚一层的冰,整个北方已经彻底到了冬季。而此时,刘能余枫人,此刻正坐在蒙古人的厚厚的帐篷里,围了火堆,吃着香喷喷的烤羊肉,喝着奶酪,在观看蒙古少女的载歌载舞。
第197章 马匪
刘能余枫等人随着商队进入了茫茫草原,十月的天气,草原上的草早已枯黄,远远望去,无边无际肉眼所见尽是苍黄。商队往北行了两日,又折向东行,一路上余枫悄悄的记忆着沿途所见,并把行走路线记录在图纸上。他走之前,陈越特意从潘学忠那里要了一个指南针给他,为的就是记录正确的行走路线。
看得出来,范天宇多次进入草原经商,他商队里也有认识路途的老人,一路奔波尽管劳累,可也无惊无险,范天宇先前说的马匪并没有出现。
十月的草原,天气更加的寒冷,整个商队所有人都穿着厚厚的羊皮袄,头上带着能护住耳朵的毡帽,就连一向温文尔雅的范天宇也是如此。刘能和余枫带着手下骑马护卫车队两侧,在傍晚车队停下休息的时候,余枫偷偷的查看过,有几辆货车下面装载了生铁。在草原上,生铁的价格堪比白银,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走到第十日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了几座矮山,其中一座上面尽是黑色的石头。
“黑山到了,大家警醒着点!”范天宇如临大敌,冲着护卫们喊道,商队雇佣的刀手们立刻箭上弦刀出鞘,警惕的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东家,怎么了?”这些时日,刘能显示出他那强大的交际能力,已经和商队所有人打成了一片,和范天宇也很是熟悉。
“这黑山一带经常出现马匪,咱们得小心一点,告诉你手下的兄弟,打起精神来。”范天宇看了刘能一眼,吩咐道。
刘能点点头,策马回到了西山军士兵们身边,和余枫对视了一眼,低声传下了命令。所有西山军的士兵都默契的聚拢在一起,从皮囊里取出三眼火铳装填了起来,每个骑兵都有一把三眼火铳,另外腰间还有一副手弩。论骑术论骑射他们比不上满蒙骑兵,陈越便在武器上下了大功夫。
商队又走了一会儿,便看到远处出现了许多黑点,向着这边迅速接近。
“有马匪!”范家护卫头子老铁厉喝一声,下令把车队围成一个圆,所有人躲在车队中间。看远处马匪的数目,怕不有近百骑兵,这已经是一支很大的武装。虽然商队也有百人,可护卫加起来也就六十余人。
尽管范天宇是商队的掌柜,可遇到敌情时老铁是战斗的实际指挥,在他的命令下,商队的伙计们迅速的把马车围拢了起来,首尾相连,组成一个车阵。
所有人刚躲进车圈中间,远处的马匪已经呼啸着奔驰了过来,首先而来的是一片如同乌云般的箭雨,刷刷刷的箭矢插在了车辕上,插在货物上,也有部分射入了车圈内,几个中箭的伙计在惨叫。有经验的刀手护卫早就躲在了货车或者马匹之后,只有这些毫无战斗经验的伙计才傻乎乎的立在车阵中央。
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马匪们,刘能余枫等西山军骑兵小心翼翼的藏好身子,等着马匪的靠近,满鞑数千骑兵攻打的阵仗他们都经历过,这区区几十名马匪算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