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好女婿》-第6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二天的早朝,一开始非常的风平浪静。各项议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全然没有了往日凡事争吵的火药味。满朝文武都在心不在焉的等着,等着西山守备陈越一事的处理结果。

        很快,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出班上奏,奏报了自己调查的结果,把恭顺侯吴惟英世子吴克明指使手下家丁暗杀陈越一事说了出来,并且人证物证俱在,然后吴克明亲自带人趁夜去杀证人麻杆,更是使得这件事板上钉钉。

        听者吴孟明罗列的一系列证据,朝堂上的大臣们皆默默无言,刑部尚书张忻和大理寺卿凌义渠也一言不发,丝毫不为锦衣卫主导了这件案子有所异议。而在大部分文官的心中,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暗杀的手段。有什么手段自然应该在朝堂上使出,阴谋陷害也好,背后插刀也罢,大家各凭本事做伐,而暗杀这种手段太脏!若是人人都用这种手段,那么所有官员再没了安全感。所以对恭顺侯世子吴克明这个突破了大伙儿底线的【创建和谐家园】,大部分文官都出自内心的反感,没有人试图为他说话。

        崇祯听到结果后勃然大怒,下令把吴克明收入召狱,并大力斥责了吴惟英教子无方,罢黜了他恭顺侯的爵位。

        既然陈越残杀路人之事是子虚乌有,那么论功行赏升任官职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的提了出来。

        但是在崇祯刚要下令,宣布拟定好的对陈越的封赏时,突然有御史跳了出来,还是那个令人讨厌无比的兵科给事中光时亨。

        “臣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弹劾坤兴公主和西山兵备道陈越勾结开设煤场与民争利!”光时亨的话让崇祯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么竟敢把主意打到自己的女儿头上,简直视朕如无物!

        然而光时亨的话却如同一块块冰雹一样,接连向崇祯抛了过来。在奏章中,把坤兴公主私自出宫和还是军户的陈越相遇,然后一起做起蜂窝煤的生意,后来陈越依仗皇家的势力排挤其他煤场独霸整个北京煤炭市场,后来坤兴又多次出宫和陈越私会的事情详细的描述了出来。

        整个奏章中,虽然只是弹劾的陈越和坤兴勾结,可暗地里一个不守规矩私自出宫,和陌生男子私会的公主形象却跃然纸上,让崇祯无比羞恼的同时,也让满朝的大臣们暗自昨舌。而一个未出格的公主,却与外臣私通,这种事情委实有些骇人听闻。

        “你,你大胆,竟敢污蔑坤兴!”崇祯脸色都气的通红,指着光时亨哆哆嗦嗦的说不出话来。自家的女儿,堂堂的公主,整个隐私被人揭露了出来,让崇祯简直觉得颜面扫地。而崇祯的心里更是忧心无比,坤兴是他最心爱的女儿,这件事传扬开来,让她如何见人?

        “臣愿意项上人头担保,所说句句属实,并无半点虚言!”光时亨跪在阶下,把头深深的埋在地上,身子微微颤抖着。冒犯了坤兴公主极大的扫了皇帝的面子,任是他这种胆大妄为的人也是胆战心惊。可是他的把柄抓在别人的手里,再加上那巨额的银两,使得他不得不如此。

        崇祯气恼羞恼暴怒,然而却发现拿这阶下的光时亨无可奈何,因为光时亨是言官,可以风闻奏事,上奏弹劾本就是他的职责。而大明,却从来没有杀言官的传统,若是今天他下令把光时亨拿下,整个朝堂非乱了不可。而在当今的局面之下,崇祯再也经受不住一次朝堂的乱局。

        崇祯闭着眼睛,胸口剧烈的喘息着,强自压着自己的怒火。在想着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既然光时亨提出了弹劾,就要处理,拖下去的话,若是光时亨以及更多的言官接连弹劾,自己的女儿又如何禁得住这种流言一次次的攻击?而那该死的陈越,既然受到了弹劾,任职的事情就得继续拖下来,没法前去上任。

        想起那该死的陈越,崇祯突然恼怒万分,都是这狗东西,竟然敢勾搭自己的女儿,想想坤兴,那是多么孝顺乖巧的孩子啊!这一刻,崇祯竟然对陈越生出了杀心!

        “陛下,小小的蜂窝煤竟然生出这么多的事端,老臣以为这蜂窝煤虽然利润巨大,却不适合再由皇家经营。”看着脸色发青的皇帝,首辅陈演不能不站出来说话了,若是崇祯暴怒下来下令杀了光时亨,他这个首辅脸上实在无光,而到时朝堂必然大乱,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身为首辅,宦海沉浮几十载,陈演自然知道事情的关键,无非是利益之争罢了,这光时亨背后的人不愿看到蜂窝煤落到了皇家手中,想从中分一杯羹,这才拿坤兴公主做伐,而崇祯皇帝顾及颜面,也没脸再把蜂窝煤收归宫中。

        “至于那陈越,行为不检,性格鲁莽,不适合担任蓟镇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陛下还得谨慎任命才是。”既然事涉陈越,就必须对陈越处罚,如此才能把这件事遮掩下去。

        陈演的话丝毫没有提到坤兴公主,让崇祯不由得吁了口气,这件事就此解决了也好,至于蜂窝煤,哪怕每月给他带来了大笔的银子他也丝毫不愿再沾染,至于那该死的陈越,还是把他远远的打发出去,从此眼不见心不烦!

        “元辅,陈越刚立大功,岂能以区区一点小事就加以处罚,如此怎么能让将士们安心!”左都御史李邦华忍不住了,挺身而出,对着陈演叫道。

        “孟暗兄莫急,我只是说陈越不适合担任巡抚,也没有怎么他啊。”陈演自然知道李邦华对陈越的赏识,微笑道:“陈越不过是二十岁的年轻人,出任一镇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委实有些拔苗助长,不过当个一城的守备官还是可以的。但等他日再立下功勋,巡抚总督这样的官职也就水到渠成了。”

        “就这么定了,让陈越去青石口当个守备吧!”崇祯断然说道,这一刻,他再也不想听到陈越的名字。

      第191章 凯歌

        巍峨的北京城雄立在晨曦之中,城西的西便门大开,城门外数以千计的百姓聚集,和城头默然而立的京营官兵们一起,看着一支军队的撤离。

        护城河外的煤场大营,所有西山军士兵列队整齐,今天是他们离开北京这座喧闹的城池,随同他们的主将去北方赴任的日子。

        陈越站立在队伍最前,心情复杂的看着眼前庞大的城池,也许再回来时,这里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深居庙堂之人,是否还会如今日这般从容自如?

        “陈越,希望你不要对陛下、对朝廷生出愤懑之心,前路艰难要好之为之。”左都御史李邦华是唯一前来相送的朝廷官员,看着面带愤意的陈越,只能叹息着劝说道。

        “哼,我们大人击败数千满鞑斩杀数百,解救了上万百姓,朝廷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吗?不给【创建和谐家园】厚职也就罢了,还把我们大人打发到长城边那样鸟不拉屎的地方,真是让人寒心。”铁狮子在一边嘟囔着。

        李邦华听了也只能苦笑而已,对陈越,对西山军,朝廷确实太过亏欠。

        “铁兄莫要妄言,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朝廷如此对我们自然有他的道理。”陈越训斥了铁狮子一句,转身对李邦华微笑道:“李大人放心,我陈越对陛下的忠心,天日可表,我陈越不过是一军户,蒙圣上恩典,能出任一城之守备,实在是感激涕零,还请李大人回禀陛下,我会如往日一般,奋勇杀敌。”

        李邦华看着陈越脸色若有若无的冷笑,也搞不清楚他到底说的是真是假,唯有一叹而已。

        陈江河站在城头,看着起拔的西山军队伍,心中无比复杂,昨日和儿子的对话依然在耳边萦绕。

        “爹,您辞去这京营的官职,和儿子一起去青石口吧,游击的职位虽高,可京营盘根错节,哪里有您的用武之地。而跟着儿子到了青石口,整个城池所有军队都是咱家的,那里才能更好的施展您的抱负。”陈越苦口婆心的劝道,对陈越来说,只要父亲能到自己军中,他将再无畏惧,也没有了掣肘。

        陈江河心中挣扎好久,还是摇了摇头,他心中自有骄傲,去了青石口也许会受到那里所有人的尊敬,可他也只是陈越的爹而已。我陈江河正值壮年,岂能靠着儿子混吃等死?

        “阿越,我在京营挺好的,现在局势如此混乱,以后也肯定有带兵打仗的机会,你爹我还没老,身上有的是力气,我可不想跟着你混吃等死。”陈江河笑道。

        “阿越,满洲【创建和谐家园】几次入关都从青石口过,你去了那里千万要小心,若是满鞑前来,能打就打,不行就带军撤走,一定得保护好自己!”陈江河嘱咐道。

        看着父亲担忧的样子,陈越欲言又止,他很想告诉父亲,其实最安全的地方正是青石口,因为满鞑再次入关走的山海关不是蓟州,而京师反而是最危险的,再过大半年,李自成将会挥兵东下,经山西攻打北京。可这些话也只能藏在心底,说出来根本没人会信。

        会过头来,看着成墙上父亲依稀的身影,陈越叹了口气,跨上战马,带队出发了。他知道父亲不肯跟自己还有另一层考虑,毕竟陈越是在外带兵的大将,父亲要是弃官跟着自己的话,岂不是告诉朝廷自己有不臣之心!吴三桂在山海关当总兵,他爹吴襄以及妾室陈圆圆还不是居在北京,自己又岂能例外?

        “横山公,现在小子只是一个小小守备,真是委屈您了!”陈越满怀歉然的对身边的王寅道。本以为会出任一镇巡抚,结果却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守备,还是边疆一个荒无人烟鸟不拉屎的城堡,陈越实在有些愧对王寅。

        当巡抚的幕僚和当守备的幕僚说出去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自己的官职是以按察使硷事充任青石口守备,算起来还是一个正五品的官员。

        “大人不必多想,王寅效力的是您这个人,而非您身上的官职。”王寅笑道,“青石口虽然偏僻,却沟连内地和草原,正是用兵的大好之地。大人到了那里如同龙入深渊,前途无限光明。”

        当圣旨下来,得知陈越并没有升任巡抚,王寅和袁可立并没有离去,而是坚持跟随陈越,这让陈越很是感动。

        “潘兄弟,我不回西山了,没法帮助你的传教大业了,你为何还要跟着我呢?”陈越笑着对汤可望的义子潘学忠道。

      ¡¡¡¡¡°¾©Ê¦Ì«¹ýÎÞÁÄ£¬ÎÒÏëÈ¥ÍâÃæµÄÊÀ½ç¿´¿´¡£¡±ÅËѧÖÒëïÌóµÄЦ×Å¡£

        大军迤逦北上,路过一个三岔口时分为两部分,一部跟着陈越向北,另一部则向西回西山。四千五百军队中,有三千多是西山煤矿工人组成的乡兵,这些人都是有家有口,如今北京城门打开,煤矿里的煤炭又能运送京城,他们不用担心赚不到钱养家,所以不愿在跟着陈越北上。

        对这些人,陈越自然无法勉强,只能发下银两让他们离开,这些有牵挂的人注定无法和自己同行。不过军中还有一千多来自西山煤矿的士兵,都是无家无口,或非家中独自又未娶亲者,他们见识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自然不甘心去黑乎乎的煤矿继续挖煤。

        不过看着同伴们西去的背影,这些选择留下的士兵还是禁不住有些伤感,继续北上意味着远离家乡,再回来时不知何年何月,一股伤感在军队中弥漫。

        “兄弟们,咱们唱首歌吧!”看着情绪低落的属下,陈越笑道。便高声唱了起来。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É±¾¡Âú÷²Ù⣬ÃÙ¸ö·âºî£¡¡±

        陈越的歌声不是很动听,却胜在声音醇厚很有感染力,当第二遍歌声唱起时,便有人不自觉得跟着唱起来,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唱了起来,雄厚的歌声在大地上回荡!

      第192章 青石口

        青石口位于燕山山脉,是山间的一处缺口,过了青石口便进入了绵延无际的草原。青石口城堡是当年戚继光为蓟镇总兵之时,亲自督建,乃是长城之上一处重要的堡垒,当年常年驻守着数千官兵,以青石堡为依托,牢牢控制着上百里的边墙。

        然而仅仅过去了几十年时间,当年以墩堡为根基,以边墙为依托铸造的固若金汤的长城防线依然荡然无存,边墙残破,墩堡失修,满洲【创建和谐家园】数次进出如入无人之境。

        原来在山下河谷边,开辟着大量的农田,是驻守青石堡的军户们的田地,在河谷的高地,矗立着上千栋房屋,那是军户家属们居住的地方。然而满鞑数次入关,青石堡被摧毁殆尽,数千军户及家属早已不知所踪,唯有河谷高地的断壁残垣,河谷平地上丈高的茅草叙述了昔日的胜状。

        “城堡已经完全被满鞑摧毁,连一间能住人的房屋都找不到,咱们只能露天宿营,还有附近数十里没有人影,咱们想购买些蔬菜肉食都买不到。”

        新任参谋的袁可立向陈越报告了青石堡的情形。

        来的时候,从京师购买了大量的粮食,足够全军一千五百余人食用半年。可是人也不能只吃粮食,需要蔬菜肉食为补充。

        “这些好办,这河谷里有着大片的土地,派些人平整一下伐去茅草,撒些蔬菜种子很快就有菜吃。至于肉食,这燕山山脉山林间不乏野物,可派兵打一些。实在不行,就派兵出塞,从蒙古人那里抢牛羊就是。”王寅笑道,“眼下当务之急还是修整房屋,尽快驻扎下来。现在已经到了五月,马上就进入了雨季,没有房屋遮挡风雨可是不行。”

        “可是这青石堡已经破败的不行,已经没有了多少防御力,咱们要把原来的城堡修筑起来,再建房屋,现在砖石啥都没有,修建起来恐怕费时良久,最少要三四个月时间。”袁可立指着面前破烂的城堡道。

        依山而建卡在山间缺口上的青石堡,总面积怕不有数千平方米,有南北两道城门,整个城堡原来是条石为基青砖砌制,在靠北对着草原一面分为两层,下层开有望孔可以住人,上层则是有堆碟箭孔的敌台。城堡内有马栏房屋,可驻守士兵千人。河谷外房屋则是士兵们家属居在的地方。

        然而今日,整个城堡的青砖全部被满鞑撤退时拆了带走,就剩下土堆条石形成的断壁残垣,想恢复旧貌肯定需要耗大量时间。

        “先修整一下北面的城墙,在墙外挖出壕沟,装上城门,其他的城堡部分不用修整。让大伙伐木修筑营地,先安置下来再说。”陈越想了想,命令道。

        “不需要把整个城堡建起来吗?”袁可立惊异的问道。若是不修筑好城墙,建好完备的防御体系,等冬天满鞑再次前来怎么办?

        “不需要,只要眼下能抵挡蒙古部落骑兵就行。”陈越道,他知道明年满鞑不会再从这里入关,而是会选择和吴三桂勾结从山海关进入。

        “就按大人吩咐的办吧!”王寅让袁可立出去传达陈越的指令。

      ¡¡¡¡¡°´óÈË£¬Äª·ÇÄúÈÏΪÃ÷ÄêÂú÷²²»»áÔÙÈë¹ØÂ𣿡±ÍõÒúÎʵÀ¡£

        “入关肯定会入的,可是能灭大明的恐怕不是满鞑。”陈越叹道,李自成眼下已经占据了中原一带,正帅兵攻打西安的孙传庭,等他占据了陕西之后肯定会统兵渡过黄河,攻打北京,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你是说李闯流贼!”王寅脸色陡然一变,他一直以满鞑为假想敌,才主动跟着陈越来到这里,希望辅助陈越建立一支强大军队,好能打败满人。

        “大明气数已尽,若是李闯挥师北上攻打京师,恐怕没人愿意阻挡,到时我军又何去何从?”陈越问道。

        “到时留在这里以无意义,只能回师勤王了。”王寅叹道。若是不能长久留在这里,城堡建的再好又有何用?

        “可是李闯流贼真的能打败孙督师吗?”孙传庭手中尚有数万秦军精锐实力不差,武昌还有左良玉数十万大军,怎么会让李闯轻易进攻北京?

        “大厦将倾,孙传庭独木难支。至于左良玉,一只知保存实力的鼠辈尔!”陈越不屑道。

        王寅点点头,将信将疑。

        接下来的时日,陈越把手下这一千五百多人分成数部,或修筑城墙挖掘壕沟,或砍伐树木建筑营地,毕竟要在这里过大半年的时间,没有遮风挡雨的营房可是不行。

        杨正平和铁狮子各带三四百人分担修城和修筑营房的任务,单明磊则带着一些人平整河谷的土地,准备种上一些蔬菜粮食。卫阳和刘能二人各带夜不收骑兵往长城外的草原查探,查探附近草原上蒙古人的踪迹。满鞑已经撤回了辽东老家,可这北方草原上还有不少蒙古人的部落。

        袁可立则被陈越派了出去,和附近其他明军联络。唐通在西面的宣府,白广恩则在南面的蓟县,这二人都是陈越的战友,和他们联络应该能得到一些帮助。

        在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立下足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物质。虽然军中现在不缺银子,以前在房山,在西山煤矿,或抢或夺,弄得银子还有四十多万两。可是在青石口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有钱想买到足够的东西也不容易。于是,出自商人之家会做生意的张程凯被派了出去,去宣府采购物质。自己有银子,自然能够买到想要的东西,有一群人叫做晋商,去宣府找他们就可。只是不知道这些黑心的商人会扒自己几层皮。

        半个月的时间,北面的城墙磊了起来,没有砖石,只能把其他地方的条石拔了用上。粗木城门也安了上,城墙外挖了深深的壕沟,最起码北面骑兵不能轻易策马而入。

        木制的营房也搭了起来,虽不是很坚固,倒也能抵挡风雨。

        有了城墙,有了营房,西山军在青石口终于算立住了脚。

      第193章 范天宇

        青石路城堡原来并没有往北通往草原的城门,不过满鞑第三次破关之时,硬生生的扒去了一段长达二十余丈的边墙,从此由这里自由出入。

        按说休整城堡时,应该把这段边墙完全封堵,这才能隔断南北。不过陈越没有这样做,而是下令留出了一个允许马车出入的通道,然后砍伐山上松木,做成了一道厚实的城门,为的是将来自己军队也能进入草原。

        把这道边墙修补好后,并没有再建两层的堡垒,而是紧靠着边墙,修建了一排排土木房屋。以伐下来的木料为基,用木板夹着,往中间填塞和了茅草的湿泥土团,垒制成墙,房顶上铺上木板,木板上覆盖晒干的茅草,用湿泥团把茅草和木板黏在一起。只需要月余时间,等房顶和泥墙干了之后,就是一座足以遮风挡雨的房屋。这样的房屋建了三百余栋,每栋里可以居住一个小旗的士兵,所有房屋若是住满的话能容纳五千余人,陈越这是为以后的招募士兵做着准备。

        所有的土房都是靠着边墙而立,到冬天的时候,厚实高大的边墙能够挡住猎猎的北风。在城堡的中间,立着数栋远比其他土屋高宽阔的多的条石垒成的房屋,所有的条石都是从原来废弃的城堡上拆下来的,这几栋房屋是整个军队的仓库,粮食军械大量的物质储存在这里。其中一栋则是陈越的官厅,房屋中间是一个大厅,两边隔开分成几个小的单间,是整个青石口的中心,陈越以及他的几个幕僚就住在这里。

        官厅的南面这是一大片空地,这是预留的校场,每日出了轮值的官兵以外,其他士兵都要在这里操练。

        就在一千多官兵忙着建造自己的营地之时,离去半月的张程凯从宣府回来了,和他通行的还有一支商队,带来了大量的生活日用物资。

        商队的主人是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名叫范天宇,乃是山西范家的旁枝。据张程凯所言,他到了宣府之后,先是拜访了宣府总兵唐通,听闻陈越出任青石口守备之后,唐通很是热情,盛情款待了张程凯一行,但是当张程凯请求援助一些物质的时候,唐通却连连叫苦,说也是刚到宣府,上面还有兵备巡抚等一众大员,他并没有多少实权,军需供应都掌握着文官手中,无法自主,所以仅仅援助了几石盐巴和一些特产,让张程凯带回,不过唐通却引荐了范家大少爷范春给张程凯认识。

        得知西山军要在青石口建堡之后,范春很是热情,立刻下令从各地抽调大量的物质,由族弟范天宇亲自带队,带着商队前往青石口。

        范天宇一看就是读过几年书的,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极善言谈,往往几句话就能让人生出好感,如沐春风。不过谈起货物的价格时,却又是另一番情形,一口铁锅竟然要三钱银子,价格是京师的三倍,油盐酱醋,锅碗瓢盆,被褥棉衣,席子木盆,各式日常用品的价格都要高出京师许多。

        “你这价格未免过高!”陈越摇头道。

        “大人啊,您不知道,这些货物都是从山西太原等地采购而来,千里运到宣府,然后又从宣府走了二百余里的山路到了这里,路途之辛苦您闻所未闻。护卫的薪俸,人马的嚼裹,这个价格已经很实惠了,念在和大人您是第一次打交道,几乎是以【创建和谐家园】格给您。”范天宇连连叫屈道,“大人您也知道,眼下时局动荡,各种物质价格飞涨,俺们商家也是难做!”

        若是只看范天宇的表情只听他的言语,任何人都会相信于他,然后会毫不犹豫的付银子。可是陈越知道明末清初山西商人的秉性,这些人靠着战乱发家,把大量的物质走私到关外,给蒙古人乃至满鞑运送粮食铁器布匹等大量的军用物质,赚得盆满钵满。正是有这些商人的存在,使得明朝对满鞑蒙古人的物资禁令封锁形同虚设,也使得满鞑有了足够的物质补给,能够多次对大明发起进攻。

        若有可能,陈越很想灭了八大家晋商,不过却不是现在,现在西山军却还要靠着这些人运来急需的物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8: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