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好女婿》-第2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方圆二十里的山民都习惯了来这里买卖,卖掉山货猎物,采购油盐等生活必需品,这也使得镇子相对来说比较繁华。

        然而清兵的阴影始终笼罩在镇子的上空,经历了一场大难劫后余生的富人大户都纷纷搬离了这里,或者搬入了房山县中,或者干脆搬入了北京城。留在这里的只是无处可去的平民百姓,离开了耕种的土地他们将无法生存。

        和其他地方一样,镇子附近的田地大半都为士绅所有,西山镇最大的地主是侯举人,然而数年前的动乱,侯举人被满鞑抓到了关外,他的亲属便变卖了田地逃入了城中。其中大部分田地被不知如何发了家的屠户赵离买走,也使得赵离成为了西山镇最大的财主。

        然而一夜之间,赵离被杀,包括庄园在内的所有财产都落入了新上任的西山巡检手中,而现在新巡检又要他们每家派人在镇外【创建和谐家园】,这使得所有镇中百姓不免心中忐忑。

        和赵离过从甚密的百姓害怕受到赵离的牵连,谁知道新来的巡检会不会拿他们开刀。而受过赵离欺压欺辱的百姓则感到大快人心,却又不知道这个新来的巡检到底想干什么。

        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镇子里的百姓出了镇子,来到了镇东的一片空地,这里位于镇子和赵离的庄园之间,原本有座山神庙,向来是镇子举行各种议事的场所,每年的四月初四,西山镇更是有庙会活动,七里八乡的百姓都会来这里聚集。

        在几年前的浩劫之中,山神庙被满鞑焚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重建,使得这里更加的破落不堪了。

        一夜的飘雪使得大地银装素裹一片雪白,雪花还在不时的飘落,却不是太过寒冷。镇民们聚集在山神庙前,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老李头,你说这个新来的巡检让大家来这里干啥?”一个浑身干瘦的汉子问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老头道。

        “或许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大伙儿拉来耍耍威风吧。”山羊胡子故作深沉地说道。

        “耍威风?他把赵家灭了还不威风啊,难道还要再杀人不成?”干瘦汉子惊恐的道,因为和赵离是远亲,他被赵离任命为肉铺掌柜,代替赵离经营着肉铺,生怕这个巡检会牵连到自己。

        “也许吧,也许他觉得杀得人不够多,谁知道呢!”看着干瘦汉子吓得发白的小脸,山羊胡子满意的捋着胡须笑了。

        每家都派了一个代表来到了破旧的山神庙前,等了没有一会儿,就见到赵离庄园的寨门打开,从中走出了一行人马。最前方是一个骑着枣红战马的年轻汉子,身着绿色官袍,头顶黑色乌纱帽,满面的冷峻一身的官威。在他后面跟着一匹白色的战马,战马上是一个银盔白甲的骑士,英气勃勃好似那常山赵子龙。

        在两匹战马之后,跟着三四十名官兵,手持长枪火铳,阵列整齐、长枪如林,一看就是久经训练的锐士,只不过这些锐士的面相太过稚嫩了一些。

        一行人来到了山神庙前,最前面的官员和他的随从跳下战马,站到了山神庙前的台阶上,转过身来、双目如电的扫向人群中。

        被他的眼光一扫,所有的镇民都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嘴巴,一时间山神庙前安静的能听到雪花的飘落。

        “各位乡亲,在下京城陈越,乃是这新任西山巡检司巡检。初来乍到,本不该叨扰各位乡亲。然有里长赵离,勾结黑山寨土匪乌老大,试图杀官造反,抢夺本官手里的马匹钱粮。如今,乌老大和赵离均已伏诛,附逆的匪类也都受到了惩罚。不过本官有些话不得不说,这才请各位乡亲聚集在这山神庙外。”

        陈越的话语郎朗而出,清楚的飘荡在每个人的耳边,所有人都凝神静气,全神贯注的听着。

        “这些年来,天灾【创建和谐家园】、山河动荡,内有流寇反贼流传,外有满鞑强敌寇边,我大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拿这里长赵离来说,表面上是一镇里长,理应协助官府绥靖地方,谁知此人竟然包藏祸心,私藏兵器网罗爪牙,竟有杀官造反谋逆之心。陈越不才,既然担任这西山巡检司巡检,就要护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如今又有满鞑入寇关内,在京畿之南肆掠,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到我西山镇。仅凭本官手下的官兵,想护住全镇实在太难。古有人云,欲任救者、必先自救,要想免遭满鞑屠戮,需要阖镇百姓共同出力才行。”

        啊!全镇的百姓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在心里生出同样一个想法,这新来的巡检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剿灭了赵家不说又把主意打到了全镇百姓身上,他这样说分明就是让所有人捐献银子军饷啊!

        西山镇虽然繁华一些,也就相比其他村子多了些商铺,可那些店铺也大都归大户人家所有,大部分镇中百姓都是靠种地为生,多数是大户人家的佃农,平日里连一日三餐都吃不起,冬天里靠着吃糠咽菜艰难的活着,又哪里出得起助饷的钱!

        “巡检大人,镇里的父老连饭都快吃不上,都快饿死了,哪里出得起助饷的钱啊!”一个声音突然在人群中响起,打断了陈越的讲话。

      第84章 募兵

        “是啊,这大冬天的,家里的粮食都快见底了,再让出钱,这不是要人命吗?”

        “巡检大人,您不能把人往死路上逼啊?”

      ¡¡¡¡Ò»Ê±¼äÖÚÒé·×ç¡£¬³ÂÔ½µÄ»°ÓïÔÙҲûÈËÌýµÃ¼û¡£

        “肃静,肃静!”陈越一摆手,身后的两个家丁举起火铳,冲天开了两枪。

        “砰砰”两声清脆的枪响直冲云霄,骇得众乡民紧紧闭上了嘴巴。

        “我有说过要让大家助饷吗?”陈越冷冷的问道。

        嗯?众乡民面面相觑,这才意识到出了误会,刚刚这位巡检大人只是说让大家自救,一句也没有提出钱的事。

        “那大人的意思是?”最先的那个声音再次响起,陈越定睛看去,见说话的人是一个二十来岁穿着破棉袄长流里流气的男子。

        “这位兄弟问的好!本官的意思是这样,满鞑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来到西山镇,他们会抢光咱们的财物,杀死咱们的老弱亲人,最后再把年轻力壮者掠到关外为奴。本官不愿见到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才把大伙召集起来,商议自救之策。本官属下官兵只有数十人,远远不足抵挡满鞑,所以有意扩大巡检司规模,招募弓兵,凡是年轻力壮者皆可报名。”

        原来是这样啊,众乡民们放下心来。只要不是让出钱就好,至于招募弓兵,往年惯例都是这样,巡检司的弓兵都是从四里八乡招募,在巡检司当弓兵除了可以免役以外还有不少的外快可捞,却是一个不错的差事呢。

        “巡检大人,满鞑凶恶无比,朝廷的官兵都拿他们没办法,你现在招募弓兵去和他们打仗,这不是让大家去送死吗?”那个流里流气的青年再次说话了,声音在陈越听来是那样的讨厌。

        “大能耐说的对,现在可不能去巡检司当弓手,和满鞑去打,那是去送死啊。”干瘦的汉子悄悄对山羊胡子道,山羊胡子点点头赞同干瘦汉子的话。

        “送死?你是愿意和满鞑力战而死保护家人,还是愿意眼睁睁的看着家人被满鞑杀死,妻子被掠到关外为奴?”陈越怒视着那流里流气的青年,冷冷的逼问道。

        “满鞑来了,我们可以逃到山上啊,干嘛和他们硬拼?再说,我也没有妻子家人……”在陈越的逼视下,他的话语越来越低。

        “满鞑多是骑兵,来去如风,恐怕等到他们来到了镇上,咱们才能发现他们过来,又哪里来得及逃?”陈越决定不再理会这个流里流气的青年,在大明就是这样贪生怕死的人太多,才使得满鞑横行,几万满兵占据了大明的花花江山。

        不过趋利避害乃是人的本性,陈越知道单凭言语就想说服这些人从军和清兵作战,实在有些难,必须得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好在他早有准备。

        “凡是愿意加入巡检司,当弓兵和满鞑作战者,一律授予五亩良田,免收所有田租作为养家资费,在巡检司当兵还会另有补贴,训练出战之时一日三餐皆有巡检司供应。若是战死,田地则归其家属所有,永远不再追回。”

        攻下了赵离的庄园,掌握了赵离所有的财富,包括赵离那多达一千五百亩的田地,地契就藏在赵离卧室的床下。这么多的田地自然要利用起来,可不论是发卖还是其他都非常的麻烦。变卖银子最实惠,可是在清兵施虐的现在,又哪里去找大财主一次性买下这么多的田地?再说变卖土地必须经过官府,田契上必须盖上房山县的大印,可是这些田地都归赵离所有,即使赵离谋反被陈越剿灭,区区一个巡检司巡检也无权擅自发卖土地。

        至于利用起来屯田的话,一千多亩地看似很多,打下了的粮食也确实能够供养一支数百人的军队,可是屯田毕竟太慢,陈越也没有长久呆在这偏僻的西山镇的打算。还不如以这些土地为条件,引诱乡民加入巡检司。毕竟五亩田地已经不少了,即使年景比较差一年也能收获四五石的粮食,又不收取任何的赋税田租,仅这五亩地的收成,节省些足够一家三口一年的口粮。

        其实陈越也可以不给田地强行招募弓兵,毕竟给巡检司当弓兵也是服役的一种,在巡检司当弓手可以免除其他劳役,又能落得很多实惠,很多乡民都非常愿意的。

        可是,陈越要招募的弓兵并非寻常意义的弓兵,对于一般巡检司弓兵,职责不过是盘查行人缉拿土匪强盗,而陈越要招募的弓兵可是要实实在在和清兵作战的,所以在招募之前必须把话说清楚,免得真正作战之时很多人临阵脱逃。毕竟巡检司弓兵不是军队,没有和外敌作战的义务。

        去巡检司当弓手,要和满鞑作战,可又能得到五亩良田,产出足够满足一家人吃的,于是很多乡民便犹豫了起来。至于陈越手中有没有那么多的田地他们倒不怀疑,毕竟剿灭了赵离之后,赵离所有的田地都落到了这个年轻的巡检手里。

        “我报名参加!”就在众乡民犹豫之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众人扭过看去,却又是那个流里流气的青年在说话。

        “我说大能耐啊,你刚才不是一直在质疑巡检大人吗?现在怎么又报名了,别搅合了行不?”一个乡民冲着这个青年笑骂道。

        “去去去,谁搅合了,当弓兵消灭满鞑、保家卫国,是每个大明男儿都该做的。我刘大能耐一颗丹心忠心为国,其实你等这些刁民所能理解的?”青年洋洋自得的走了出来,恬不知耻的自吹自擂道。

        “切!恐怕你是看上了那五亩田地了吧!”先前乡民不屑地骂道。

        “当然,忠心为国是每个男儿应做的,有五亩不用缴田租的田地会更好,有了它说不定我刘大能耐也能讨得到一个老婆呢。”青年哈哈笑道。

        “来人,先把他的名字登记上。”陈越皱着眉头看着这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有心不要可他又是第一个报名响应的,只能无奈的暗叹一口气吩咐道,“你叫什么名字?”

        “俺叫刘能,外号刘大能耐……”

      第85章 编制成伍

        人都有从众心里,本来很多人还在犹豫,当有人站出来应募弓兵之后,立刻就有人心里动摇了。是啊,满鞑来不来西山镇还且两说呢,五亩良田却是近在眼前的好处啊。再说了,就是满鞑真的来了,当不当弓兵又有什么区别呢?还不是该逃就逃!虽然陈越口口声声说招募弓兵是为了和满鞑作战,可是当大队满鞑过来之时,没人认为陈越会真的带人和满鞑去打,还不是躲在山上或者逃之夭夭。

        想通了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起来报名了。

        然而却不是谁都能当弓兵的,陈越招募士兵也有条件,一是年龄必须在十六岁至二十五岁之间,年龄太小的力气不足,年龄太大的反应迟钝不好塑造。

        二是必须单身,且并非家中独子。这个条件是陈越思考之后才提出的,完全反应是他的私心。他名义上虽然招募的是巡检司的弓兵,其实却是在打造自己的班底,招募的士兵以后肯定要随他南征北战的。单身的话没有妻儿累赘,可以说走就走。非独子的话家中还有兄弟,不用担心父母没人照顾。

        满足这两个条件之后再说其他,一般而言,只要身体没有毛病的都会收下,山村的村民大都比较朴实,是最好的兵员。

        经过了一个上午的招募统计之后,最后报名且适合条件的有二百一十八人。

        弓兵招募以后,接下来就是编制成伍,陈越经过思考之后,觉得只设长枪兵和火铳兵两个单一兵种不太合理,要想在战场打败强敌,首先队伍必须得攻守兼备才行。

        经过考虑之后,决定采用火铳兵、刀盾兵、长枪兵、弓箭手等兵种组合的编制。一个小旗共十五人,除了一个小旗官以外包括三个火铳兵,四个刀盾兵,两个弓箭手,和四个长枪兵,最后是一个伙夫。装备上,火铳手装备一支鸟铳一把腰刀,刀盾兵装备一把腰刀一支方盾,长枪兵除了装备一支长枪以外,背后还背着三支短矛,用以投掷杀敌,伙夫只装备一支两头尖的扁担,用以挑着本小旗的一些粮食辎重,必要时也可以用尖锐的扁担杀敌。小旗官配备一支长枪,对敌时要站在队伍的最前。每个小旗除了小旗官以外还设两名伍长,作为小旗官的副手。

        然后五个小旗一个总旗,总旗官配备四名护兵,一个总旗共有八十人。

        两个总旗为一个百人队,队长称把总,把总有一个小旗的护兵,加起来一个百人队共有一百七十六人。

        这次共招募了二百一十八个新兵,加上原有的四十个家丁,共二百五十八人,陈越暂时编为三个总旗,剩下的十八人编为一个小旗为自己的护兵。

        任命杨正平为把总作为自己的副手,任命陈平陈默李奕三人分别为总旗官,任命陈岩为总旗官,暂时担任自己的护卫队长。陈岩力气大服从命令,就是脑袋不太灵光,用他冲锋陷阵可以,带领队伍却是不行。

        队伍中小旗官伍长等都由原来的家丁担任,由他们作为队伍的骨干,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把队伍糅合在一起。

        队伍编制后,就是武器分配了,原来拥有的武器加上缴获的兵器,人手一把武器是没有问题的,可问题是火铳数量太少,完全达不到每个小旗三支的要求,每个小旗只能分配一支,然后就是弓兵了,弓的数量也是严重不足,仅仅在赵离的武库中缴获了二十多副猎弓,都是一石以下的软弓,这种弓箭对付没有盔甲的人可以,想射死身穿重甲的清兵则完全不可能。

        武器中最多的就是钢刀和长枪了,没有办法只能先多装备这两个兵种,等以后想法再弄些火枪弓箭来。

        队伍编制好了,武器也分发了下去,可是看着【创建和谐家园】在一起的队伍,陈越觉得还是哪里不对,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是服装。原来的家丁们穿的都是统一的军服,是陈越花钱在宣武门大街成衣铺定制,都是清一色的对襟罩甲、长腰军靴,后来天气转冷又为他们每人定制了一件红色的鸳鸯战袄,长齐膝,窄袖,内里装填棉花,兼具防御和保暖的功能。

        在陈越带队离开北京之前,光花在家丁们身上的银子就多达两千余两,幸亏有煤场源源不断的进项,才能养得起几十名家丁。

        家丁们穿的都是统一的军服,而这些新募的弓兵,一个个穿的却是五花八门的衣服,有光板没毛的羊皮袄,有露着棉花的破棉袄,更有甚者在这样下着雪的冬季,却哆哆嗦嗦的穿着几件单衣,一看就是家里穷的做不起棉袄。

        一支军队要想成军,关键一点就得做到服装统一,服装统一了再烂的队伍也会有一些气势。而且统一的服装会增加士兵们的归属感。

        于是陈越便决定为新兵们制作统一的军服。在庄园的仓库里有着几十匹棉布,足够给每个新兵做一套军服。派人去西山镇的店铺里购买了大量的棉花,然后以一套衣服五十铜板的价格请镇里的妇女缝制军服,军服的式样就是家丁们穿的鸳鸯战袄。当然因为都是染成了青色的棉布,缝制出来的战袄不再是红色,不过这样也能准确的区分出士兵和军官的区别,穿着青色军服的都是刚入伍的新兵,红色战袄的则是原来的家丁,都是队伍中的军官。

        在全镇数百妇女的齐心协力之下,两日之后,所有的军服缝制完毕。当分发下去,每个新兵都船上之后,再站列队伍气势立刻不同,虽然是未经训练,可却有了一丝丝强军的味道。

        大雪已经下了三日,却还在不停的下着,整个大地河山一片雪白。再这样飘着雪花的季节,所有人都会选择呆在温暖的家中猫冬,然而在西山镇东面的巡检司司城(即原赵家庄园),呐喊声却不时传来,在整个西山镇上空飘荡,所有的镇民都知道,那是巡检大人在拼命操练那些可怜的家伙。

      第86章 人才匮乏

        新募的弓兵待遇很好,除了下发一身崭新的军服以外,一日三餐,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补贴。

        在这样严寒的冬季,对于大多数年轻的乡民来说,整天也就猫在屋子里吹牛打屁,什么活都干不了白费粮食,为了节省粮食很多家庭施行一日两餐或者干脆一日一顿饭,很多人一到冬天就饿的前心贴后背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床上躺着。

        而现在呢,入了巡检司当了弓兵,不禁一日三餐还顿顿都能吃饱,就为这个很多人打破脑袋也想进来,更别说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饷银了。

        当入选了弓兵的年轻人休息时跑回家里把情况说给家人听时,他们的父母都高兴万分,庆幸当时没有阻止儿子报名参加。而哪些因害怕和残暴的满鞑打仗而死活也不肯让儿子加入的家庭,则深深的处于后悔之中。

        “快回巡检司司城吧,可不敢误了操练!”还未等儿子【创建和谐家园】坐热了板凳,父母们便纷纷催促这儿子出门,生怕因为违反了军纪被巡检大人扫地出门。在发下军服的当日,陈越就宣布了军纪,凡是训练迟到三次,缺席一次则一律清扫出门,一切待遇完全剥夺。

        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粮食,享受这么好的待遇,就得相应的付出很多。对这些新加入的年轻弓兵来说,他们付出的就是严格到极致枯燥到极点的训练。

        每日早上列队然后围绕着巡检司司城跑十圈,一圈就是一里一跑就是十里,即使天上下雪也不例外。跑圈之后再吃早饭,吃过早饭休息一刻,开始进行队列训练,就在雪地之中,二百多新兵在军官们的带领下开始枯燥的训练,仿佛要把以前训练时的郁闷统统爆发出来,刚当上军官的家丁们要求的格外严格,小旗官们人人一支木棒,谁的动作不标准或者出错了,当即照着【创建和谐家园】就是一帮,鬼哭狼嚎的声音此起彼伏,远远的传到了院外西山镇,那些家长们一个个脸色发白,担忧的看着巡检司司城方向。

        训练一个时辰允许休息一刻钟,休息之时,每个小旗的伙夫慌忙把烧的滚烫的姜汤提了过来,给大家伙祛寒,在寒冷的院中一站就是一个时辰,任是再年轻也冻得嘴唇发青。

        大雪封路,根本无处采购肉食,西山镇的肉铺里所有的肉加起来也不够所有士兵吃上一顿。所以每天的伙食以素食为主,蒸的焦黄喷香的玉米掺着白面的窝头,煮的稀烂的小米粥,配上腌制的齁咸的咸菜,炒得喷香的白菜萝卜烩菜,这样的伙食足以使得每个士兵咬掉舌头。

        为了这样的伙食,为了能吃饱肚子,哪怕这些训练再枯燥再严格,这些出身山民的年轻人也都咬牙忍着,表现出了良好的吃苦耐劳和服从精神,使得训练进行的非常顺利。

        怪不得戚少保募兵从来都是到农村,而不愿接收城市兵,看着这些吃苦耐劳的年轻士兵,陈越不由得发出深深的感叹。

        当然,乡民之中也有刁滑者,比如那个绰号刘大能耐的年轻人刘能,可是在被狠狠打了几军棍之后,任是再刁滑的人也老实了下来,乖乖的跟着队伍进行训练。而且刘能的表现越来越好,也许是脑袋灵光的缘故,很多动作要领一练就会,几天的功夫,竟然成为新兵中的标兵。

        有任命的小旗总旗官在,训练的事情不需要陈越亲力亲为,他只是制作了一下训练大纲,剩下的训练自然有陈平等人替他执行。

        但不需要亲自操练,也并不意味着他能闲着,还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操心。

        军服的制作,每日里的伙食,素菜油盐各种物质的采购,巡检司衙门的各种庶务,一天下来,陈越发现自己忙的脚不连地,竟然难得有一点的清闲,即使有杨正平协助分担很多事物,却还是觉得有些受不了,以前在北京城外煤场的时候,陈越只操心家丁们的训练,像伙食采购等等都有吴婉儿操心,负责让人去购买,还有父亲陈江河不时帮衬,陈越没有感觉有多少压力。

        不行了,必须得招募人手帮助自己了,自己和杨正平的精力不能每日里耗在这种俗务之上!于是陈越便写了一张招募巡检司书吏的文告,派人张贴在西山镇街头。

        按照明时惯例,巡检司除了拥有巡检这个主官以外,还有负责文书往来的书吏,负责司内事物的胥吏数人,这些人都是编制以内的,可是西山巡检司数年前亡于满鞑之手,所有官员属吏全部殉职,现在等于是陈越这个巡检一个人处理所有的事情,当然处理不过来,而杨正平等人要负责军队,不能让他们做这些事情,那就招募吧。每月一两五千的薪酬,一日三餐,就不信不能找到粗通文字能处理各项事物的人。

        谁知告示贴出当日,就有人来到司城应募。

        “在下单明磊见过巡检大人!”来人三十余岁,身着月白长袍,面容清俊,举止有礼,一看就是个读过书的人。

        “不知单先生哪里人,读过书没有,为何要来做这一个小小的文吏呢?”陈越不愿蘑菇,连珠问道。

        “在下乃是南直隶人士,读过几年书有个秀才的功名。”单明磊微微一笑,不亢不卑道。

        “原来竟然是位秀才相公!”陈越不由得肃然起敬,在这个年代有功名的读书人地位很高,哪怕陈越对很多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如吕秀才那样很是不屑,却也不得不表现出一丝尊重。

        “唉,惭愧,不才读书多年,在功名再无进步,数次乡试不第之下,不得不放弃功名出来经商,实指望能在商场做出一番事业,也算不负大好年华。数年之前,在下运了一批上好的松江棉布来到北方,本打算送到大同大赚一笔,哪知道商队刚过蒲阴径便被一伙强盗抢劫,所有的货物被抢掠一空,在下勉强逃得性命。回到西山镇正打算报官,却又恰逢满鞑入侵,满镇百姓惨遭屠戮,在下随人逃到山上才逃得生天。几番折腾下来,身无分文,无奈之下只能在镇上杂货铺里担任账房,混碗饭吃。今日看到巡检大人派人张贴告示,这才前来应聘。”

      第87章 极度自负单明磊

        这是一个经历复杂的人,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从他敢于从遥远的南方来北方经商来看,此人胆气魄力非同一般,只不过运气不佳罢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8: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