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阿越说了,这蜂窝煤和其他煤球不一样,做起来非常麻烦,你别看它贵,可是耐烧啊,只要三只就可以做一整天的饭,比你用以前的煤炭划算多了。”张婶不耐其烦的解释着。
“这么算的话也很划算诶,三只煤球才六文钱,我家每天只做中午晚上两顿饭一个月都得花二百多文钱买煤,算起来每天都得【创建和谐家园】文钱!”茶叶店的张掌柜算术很好,掰着手指算了一会儿,得出了这个结论。
张掌柜是个生意人,既然他说蜂窝煤省钱,那准没错!于是众人都接受了蜂窝煤即好烧又省钱的事实,心里打算着等家里的煤炭烧完了买些蜂窝煤试试。
“娘,你干嘛说那么多?都耽误咱们的生意了!”等店里客人少的时候,张秀儿终于忍不住对自己的母亲抱怨道,刚才张婶只顾着给客人们介绍蜂窝煤的好处,所有的活计都落到了她一个人头上,送包子,盛汤,收钱,洗碗,直忙的她脚不连地叫苦不已。
“唉,阿越的生意不是刚开始嘛,我能帮就帮一点儿。”张婶道。
“傻子的生意又不是咱家的生意,用得着那么卖力吗?”张秀儿嘟囔了起来。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陈家的生意以后还不是你的,你早晚要嫁给阿越啊。”张婶嗔骂道。
“要嫁你嫁,我才不嫁给他呢!”张秀儿气哼哼的,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阿越有什么不好的?人长得俊俏又精神,他的呆病也好了,况且他还很能干,你说,谁能想出卖蜂窝煤这样的生意?”张婶儿苦口婆心的劝着自己的女儿。
“卖蜂窝煤还不是卖煤了,和其他又脏又黑的煤贩子有什么两样?都是破落军户臭苦力!我要嫁就要嫁个知书达理的读书人!”
“唉,你这孩子!”张婶知道女儿自小脾气就倔,只要她拿定主意谁也劝不了。
可是女儿啊,难道你就没看出来阿越前途远大吗,现在有娘和陈大叔压着,他还能答应下来这门亲事,一旦等人家飞黄腾达了起来,你再想嫁人家可还不想娶呢!那个吕秀才有什么好的?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的,说要考个举人,可是连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上,等他考上举人还不知猴年马月呢。再说了举人就那么好考,很多秀才考了一辈子还不是没考上!
……
外城的菜市大街,这里是北京城的物质集散地。大街两行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店铺,各种货物从永定门右安门运入,便进入了这里的店铺,然后送到北京的各个角落。
杜渊坐在一家干货店的门外墙边,倚着墙像往常一样吹着牛逼。
“我们宣武门甜水胡同最近可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神机营陈总旗陈江河的儿子陈越。这阿越自小聪明非凡武艺超群,一杆长枪使得那是泼水不进。可就在他十五岁那年,因与人搏斗被人砸中了脑袋,从此变得浑浑噩噩痴痴呆呆。”
“嗨,我以为你说的是谁呢,不就是那傻子吗?”另一个苦力不屑地说道。傻子的名字在场的众人大都听说过。
“你以为阿越是真傻吗?错!人有三魂六魄,他只不过是其中一魂两魄离体而出,飘飘渺渺飘到了西方。”
“他魂魄去了西方,不是去见如来佛祖了吧!”一个苦力哈哈大笑了起来,和爱吹牛八卦的杜渊逗着闷子。
“什么如来佛祖?是到了昆仑山,被太乙真人收了起来,太乙真人你知道吗,就是那哪吒三太子的师傅!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没有了身躯,正是太乙真人一莲藕为基为他重炼了身躯。”此时封神演义的故事已经在大明流传了开来,大家都听说过哪吒三太子和太乙真人的名号,于是便聚精会神的听杜渊的胡扯。
“阿越的一魂两魄也是飘到了昆仑山,为太乙真人收在紫金葫芦中。”
“那太乙真人为何没有为他炼制身躯啊?”一个苦力不解的问道。
“你懂什么?哪吒是因为失去了身躯才得重新炼制,阿越又不是没有身躯,为何要炼?别打岔!”杜渊瞪了这个苦力一眼,“阿越的一魂两魄日夜听太乙真人讲道,竟然有了灵性开了天窍,这一日趁着太乙真人睡觉之时,撞开了紫金葫芦的封口,又飘了回来,于是阿越的三魂六魄变得齐全,又恢复了以前的神志,不再是傻子了。那阿越的魂魄在昆仑山可没有白呆三年,而是看遍了仙界的东西,学会了许多奇妙的本事。太乙真人爱喝茶,他烧茶的用的是一个紫金火炉,烧的是天上的仙碳,阿越便依据紫金火炉的样式制作了蜂窝煤球,这东西虽然比不上紫金火炉和仙碳,可也好用的很,比咱家用的煤炉子强上太多。”
“说的跟真的一样!你用过啊?”一个苦力撇着嘴道。
“我当然用过了,我家和阿越家是邻居,关系非比寻常,他特意不要钱送了我一个火炉和几十只煤球,那玩意好用的很,三只煤球就能烧上一天!而且非常的干净,只要不用时封住火,就是过了一天也不会灭!”
“有那么好嘛?你不会骗我们吧!”有苦力知道杜渊爱吹嘘的毛病,不怎么相信杜渊的话。
“嘿,我杜渊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撒过谎!不信你们今天收了工跟我回家看看,就知道我是不是说谎了!”
第28章 生意来了!
惊喜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到来,在陈越带着陈平陈默两人努力的和煤泥打煤球的时候,陈岩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带来了有顾客需要蜂窝煤的好消息。
“你们俩继续打吧,一会儿把那些已经干了的蜂窝煤搬到仓库里。”看着满院子的煤球,陈越吩咐陈平陈默二人道。
“少爷,我帮您拉车吧!”陈平满脸期望的看着陈越,连续两天不停地打煤球,这样的活计太过枯燥,他很想出去遛上一遛。
“有陈岩帮我拉车呢,你还是打煤球吧。从明天开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买煤球,咱们这两天打的煤球恐怕很快就会卖完。”
陈越说着,带着陈岩往板车上搬煤球,装了满满一板车,虽然只有一个顾客要煤球,但是陈越有一种潜意识,只要自己这车煤球拉到宣武门大街,恐怕会有很多的人前来询问,这车煤球都不一定够卖得呢!
陈岩很有劲,一个人拉着满车的蜂窝煤走的虎虎生风,根本用不着陈越出手,看来带他来不带陈平是对的。经过西便门城门的时候,陈越笑着和两个守门的老兵打了招呼,两天前陈江河请负责守西便门的百户大吃了一顿,得到了尽管从这里通过的许诺。都是京营兄弟,这点面子还要给的。
要煤球的顾客是宣武门大街一家书店的掌柜,有着秀才的功名,平日里喜欢读书饮茶,又嫌弃以前烹茶的炭炉又费又脏,一眼就看上了这种蜂窝煤,虽然卖相不是很好,可是很省钱啊,比烧香碳省的不要太多,而且这又是个新生事物,还可以在相识的读书人面前卖弄卖弄。
“李相公,您看怎么样?”把炉子安放到书店掌柜的书案之前,亲自为他点着了火,放下两只蜂窝煤球,陈越笑嘻嘻的问道。
“不错不错!”李掌柜仔细的打量着煤炉的造型,看着里面煤球燃烧冒出的橘红色的火苗,非常的满意。
煤火炉子的外形是陈越亲自设计,共设计了高中低三档款型,一档比一档精致好看。最高档的外壳是用纯铜打制,上面有花鸟鱼虫的图案,精致的好像艺术品一样,不过这种需要找铜匠去做,而且售价太高只能卖给真正的有钱人,目前还只存在于图纸上;中档就是卖给李掌柜这只,外壳由生铁打制,内里是用胶泥制作的炉膛,外壳设计以圆柱形为主,非常的小巧玲珑,通体刷上一层防锈的红漆,看起来颜色非常的靓丽;低档的造型就简单了许多,外面也只是刷了一层防锈的桐油。
陈越的车上就带着两款中低档的煤火炉,李掌柜一眼就相中了中档的这个。不过中档的煤炉价格要一百文钱,若是低档的只需要五十文而且第一次购买买一百块煤球可以赠送一个火炉。低档的火炉只是外面包了一层铁,并不值钱,一百块煤球赠送一个煤火炉纯粹是为了招揽生意。
李掌柜犹豫了半天,还是一咬牙买了这个外形非常好看的中档火炉,对他这有些身份的人来说,多花些钱装逼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炮生意,收入三百枚铜钱,掂着沉甸甸的钱串陈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傻……阿越啊,给我家送些蜂窝煤!”刚出了李秀才的书店,就有一个街坊拦住了陈越的去路,他昨日在张婶儿家包子铺吃早餐,一眼就相中了这种蜂窝煤。
“好的牛伯,我这就送您家去。”陈越笑呵呵的应着,吩咐陈岩拉起了煤车。
“阿越啊,两文钱一块煤球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一些啊!”
“牛伯啊,真的不贵,这种煤球制作起来太难了,麻烦得很。虽然您看着有些贵,可是它耐烧啊,比您烧以前的煤炭可实惠的多。而且只要您买一百块煤球,我就送您一个煤火炉,不要钱的啊,这煤炉买起来可要五十文钱呢。”
“真的吗?那感情好!”牛伯大喜,他知道自家的煤炉不能烧这种蜂窝煤,本来还担心还得花钱买煤炉呢,没想到竟然有这种好事。
生意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了,满满一板车的煤球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卖了个一干二净,虽然只有五六个顾客,也只是买了五六百文铜钱,也就半两银子多一点。可是终归是有了好的开头,相信以后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看到板车空空而回的陈越,迎出来的吴婉儿大喜,知道煤球终于卖出去了。连忙倒了一盆子清水,再兑上些热水,让陈越洗洗手脸。
陈越变戏法的从身后拿出一串冰糖葫芦,递到了吴婉儿面前,使得吴婉儿露出了惊喜的面容。
“有我俩的没有啊,有我俩的没有啊!”早已累的半死的陈平扔下了手中的煤球机,大叫着冲了过来。
“冰糖葫芦没有了,肉倒是有一大块!”陈越把一大块足有五六斤重用油纸包裹好的猪肉扔到了陈平的怀里。
“狗子,咱们有肉吃了!”扯开油纸,看着里面肥肥的五花肉,陈平欣喜的冲着陈默大叫道。这年头,普通百姓家一年到头吃肉的次数也是有限。
陈默扭头看了他一眼,默不作声的继续和着煤泥。
“阿默歇歇吧!”看着认真干活的陈默,陈越点了点头,这是个老实勤恳能干的孩子。
吃了一只糖葫芦,把剩下的给了陈平,吩咐他和陈默分着吃了,吴婉儿便拿起了红烧肉进了厨房,她现在对厨艺很有兴趣,做饭的水平也每日都在提高。
陈越洗了把手脸,进了自己的卧室,从柜子里取出一本账簿放到桌子上,磨好了墨,提起毛笔开始记账。
既然是做生意,而且是要做大生意,账目不清可是不行。现在生意刚刚开头,自己还能对付着记账,要是以后生意越做越大,就得请专门的账房了!
书店李掌柜,购买煤球一百块,计铜钱两百文,中档煤炉一只,铜钱一百文,共收入三百文。
头发胡同牛二,购买煤球一百二十块,计铜钱二百四十文。(赠送低档煤炉一只,本金二十文)
铁匠胡同何大头,购买煤球八十块,计铜钱一百六十文。(赠送低档煤炉一只,本金二十文)
……
把上午的生意一项项的记录了下来,共六单生意,卖出了六百四十块煤球,一只中档煤炉。收入一千三百八十文铜钱,其中煤球一千二百八十文,煤炉一百文。
利润吗,不算人工,一只煤球的毛利润1.2文,约合利润七百六十八文,还不到一两银子。赚的钱不算多,可这只是开始!
第29章 扩大规模
午饭陈江河并未回来吃,而是留在了城内自己解决,陈越猜测他多半吃的是张婶家的包子。
陈越吴婉儿连同三个家丁围坐在一个方桌上,开始吃起了午饭。吴婉儿把一大块猪肉全部入了菜,猪肉炖冬瓜做了满满一大盆,另外一个簸箕里堆着摞的高高的炊饼,三个家丁每人抱着一只大海碗,开始了大快朵颐。
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又都干了一上午的体力活,每个人都非常的能吃,簸箕里的炊饼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着。
一连吃了四只炊饼两大碗烩菜,陈平才喘着气停了下来,烩菜的味道实在太好,简直比他以前家里阔的时候吃过的任何东西都要好吃的多,当然累了吃什么东西都比往常要香。
抬头鄙视的看了陈平一眼,陈默悄没声的又抓起了一只炊饼,开始继续埋头苦吃。
三人中最能吃的要数陈岩,陈默只不过吃了五只炊饼,他一连吃了八只,才打着饱嗝停了下来,却是比陈越还多吃一只。
好笑的看着这几个大肚汉,早就吃饱的吴婉儿端上了茶水,开始收拾碗筷了。
看着仅剩几个炊饼的簸箕以及见了底的盛菜的木盆,陈越眉头紧皱着,看来要养活这些大肚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吃过午饭小憩了一会儿,陈越便带着陈平陈默二人一起出发进城卖煤,只留陈岩一人在家打煤球。三人共拉着两辆煤车,陈越自己一辆,陈平和陈默合拉一辆,一会儿进城后还要分出一人去家里取陈江河做好的煤炉。煤球机共打制了十只,基本上能满足现在及以后的需要,陈江河现在全力开始制作煤炉,这种简单的活计不需要人帮手,陈岩便被打发了回来帮着陈越打煤球。
从西便门通过的时候,送给守门的老卒一人一只吃剩下的炊饼,两个老卒便喜笑颜开了起来。对常年吃掺糠的窝窝的他们来说,很少能够吃上一顿细粮。
陈家蜂窝煤的名声已经传扬了开来,煤车刚到宣武门大街,便有街坊笑着围拢了过来。
这个下午的生意非常的好,好的出乎陈越的意料,半个下午的功夫就卖空了两车的煤球,共发展了十五个顾客,收入的铜钱达三千文之多。
每发展一个顾客卖出一些煤球,陈越都掏出准备好的小本子,耐心的记住对方的名字和地址,承诺等他们煤球快用完的时候会提前送煤球过来,不用他们上门去催。
陈越的态度很和蔼,服务很周到,对每个要煤球的顾客都耐心细致的帮助他们生起火来,示意如何使用并交代不用的时候一定要把火封好,这样即省煤又不会灭火。
陈平和陈默跟在了陈越身后,满脸崇拜的看着陈越与人交流,暗暗地把陈越的举动记在心里。这也是陈越带他们来一起售煤球的原因,以后总不能自己事事都亲力亲为,得注意培养一些销售人员。三个家丁中只有陈平和陈默适合这种销售工作,陈岩榆木脑袋却是不行的。
接下来的几日,煤球生意一如既往的红火,每日里都能售出四五车的煤球,以至于前几天存下来的煤球快要销售一空,陈岩一个人打制煤球的速度远远供不上售出的速度,陈越知道要想把生意进一步做大,必须要再招募人了。
这年头什么都缺就人力不缺,北京城七八十万人口,有的是想找活计的百姓。可是一般人陈越根本不愿找,要找就找那些知根知底的,还有谁比老爹手下的军户更好呢?
和陈江河商议之后,陈江河爽快的答应去帮他召集弟兄,他手下的三十来个军户都是穷的不能再穷,大都靠出苦力维持家里的生计。不过陈江河要求陈越必须多给老兄弟开工钱,要不他觉得对不起人,陈越笑着答应了下来。
听闻总旗的煤场需要人干活,老兄弟们都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反正都是出苦力赚铜钱,在哪干不是干啊,一向仗义的总旗绝对亏待不了大伙儿。
总共三十五个汉子,齐刷刷的站在了陈江河父子面前,站的比军队操练时还要整齐。看着三十五个破衣烂衫的汉子,陈越为难的挠着头,现在的摊子还未铺开用不了这么多人啊,可是留一些撵走一些的话如何能说出口!罢了,既然来了就都留下吧,想方设法把摊子尽可可能的铺开生意尽可能的做大,好使他们都有钱赚。
“各位叔伯兄长,既然大家信得过我们父子,没二话,都留下来一起干,只要有我父子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大伙儿!”陈越微笑着说着暖人心的话语,令军户们心里格外的舒服。
三十五人被分为了两组,挑选了十四个伶俐的嘴巴会说的为一组,负责蜂窝煤的销售新市场的开拓工作。剩下的二十一人则分为七组,每组一支煤球机,分工合作负责制作煤球,碾碎原煤,拉运黏土,筛选煤土,和煤泥,打制煤球,这样的工艺要是都由一人完成效率太低,分工合作是最好。陈岩被任命为教头,负责教授他们打制煤球的全过程。
十四个嘴巴伶俐先进行简单的培训,教会他们如何生火放煤球封火等,这玩意非常好学,只要自己操作一遍就可以轻松掌握。
然后陈越每人给他们一辆板车,让他们拉着去兜售煤球。陈越拿出了一张简陋的北京地图,是这些时日陈越根据自己的记忆结合着别人的介绍画的西城区简图,记录了宣武门大街以西的所有大小街道胡同。陈越把后世区域销售的理念拿了过来,结合着地图给每个人分配了两三条胡同,让他们在各自负责的胡同里销售,不许跨界经营。
至于待遇,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陈越规定按销售业绩提成,每销售一百只煤球给他们提十文钱,陈家蜂窝煤的口碑已经在西城传了开来,按照目前的态势,只要他们肯干,每天卖个三五百只煤球根本不成问题,这样一天下来最少也能赚三五十文,已经比得上去给人家当苦力干一天活赚的了。而且他们自己发展的顾客以后都通过他们手里买煤球,这样过上三五个月,他们的顾客会越来越多,赚的钱也会越来越多。
负责打制煤球的二十一人同样是按照业绩拿工钱,陈越规定每二十只煤球给他们提一文钱,按每组每天工作八小时算,最少能打制三千只煤球,这样算下来每天都可以赚到一百五十文钱,三人分的话每个人至少分到五十文,而且随着他们经验越多,打制煤球的效率会逐渐提高,以后赚的钱也会更多,可要比去卖苦力好得多了。
除了按照业绩拿工钱以外,陈越给这些打制煤球的军户每天还管上一顿午饭,为此又以每月一两银子的工钱请了两个军户的妻子来给大家做饭,杜渊的妻子马氏就是其中的一个。
第30章 琐事
城外煤场大院如今变得非常的热闹,二十多个军户每日里干得热火朝天,打制好的煤球占据了半拉院子,使得军户不得不把晾干的煤球搬运到仓库里面,才使得能有空场地继续晾晒新打制的。按制作煤球的多少拿钱,让这些军户们的干劲格外的足。
杜渊的妻子马氏和另外一个军户之妻顾氏正在厨房边摘菜,一边抬头看着院中劳动着的汉子们一边低低的谈笑。只是洗洗涮涮做做饭就每月挣上一两银子,让她俩很是满足。
陈岩陈平陈默三人一脸苦逼的站在院子一角练着军姿,无奈的任由军户们对他们指点谈笑,相对于这种枯燥乏味的训练,他们三个宁愿去干打制煤球的累活。可是陈越的命令他们不敢不从,更不敢生起偷懒的心思。
自从三十多个军户加入了进来以后,陈越和三个家丁就从繁重的劳务中解脱了出来,便又重新恢复了以往的训练。不,不仅是恢复了,强度比以往又加大了许多,对三个家丁来说,军户们每天干多长时间的活,他们三个就要训练多长时间……
经过这些时日的训练,三个家丁的军姿队列已经有模有样,行进间也有了一股军人得气质,比院子里这些真正得军户表现得更像军人了。再过几日就可以教给他们武技枪法行军列阵等军事方面的知识,陈越是拿他们当作军官培养的。
“左转,右转,向后转,齐步走……”陈越坐在门口的藤椅上,一边指挥着他们的训练,一边在心里盘算着生意的事情。
摊子算是铺开了,以后生意能做到多大就要看销售组的能耐了,对十四个负责销售蜂窝煤的军户,陈越已经尽可能的把销售的要领教给了他们,他之所以不再亲自出马卖煤,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做,比如训练三个家丁,比如抽空设计弩箭火枪的图纸。这个时代的武器是冷热并重,强弓硬弩和火枪火炮并存,可是在现在得朝廷军队之中,由于【创建和谐家园】的原因,军械所生产的火枪火铳大多偷工减料不能使用,而且陈越是偷偷训练自家的私军,没法光明正大的购买武器,必须自己想法制作。陈越前世最爱手工制作,强弓硬弩各种帆船模型他都做过,可是枪械涉及到钢铁铸造他就没有接触过了,所以这些时日也只能抽空把以前做的弩弓的图纸画出来,并设计了一种非常小可以绑在胳膊上的手弩。但等空闲下来去买些相应的材料就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随着日子一日日的过去,距离北京陷落的时间会更加的近了,李自成水淹开封打败了孙传庭的大军,正在中原大地驰骋,怎么算距离北京陷落的时间也不到两年。在那之前,必须拥有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才行。父亲属下的这批军户干活还行,若是严加训练也都是不错的士兵,可惜个个拖家带口,需要赚钱养家,怎么可能跟随自己父子转战四方?所以陈越就打着培养完全属于自己的家丁的主意,陈平三人只是一个试验,等生意真正赚得钱来,他还要去买更多的男孩进行训练,要在一年之内训练出一支人数至少达到百人的精兵,才能保证自己父子在乱世中尽可能得活下来。可是百人啊,每日又需要多少养兵的银子?以陈越父子现在的财力根本供养不起,必须得加快赚钱的步伐!
吴婉儿端坐在书案之前,算盘珠子被她拨的“噼里啪啦”直响,每算清一笔账目,她都用毛笔在账簿上记录下来,雪白的纸张上布满了她娟秀的蝇头小字以及夹杂在期间的弯弯曲曲的符号,那是陈越教给她的叫做【创建和谐家园】数字的西夷数字,用来计数倒是好用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