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末好女婿》-第10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我经常做梦梦到母后自尽的样子,梦到妹妹昭仁倒在血泊之中,梦到至今下落不明的太子和永王定王。我不恨父皇逼母后上吊,也不恨他杀了昭仁,因为他是为我们好,不想让我们落到闯贼手里受辱。这一切,都是因为闯贼,大明到了如此境地,都是闯贼作乱造成。我想为母后和妹妹报仇,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做。”

        两行泪珠从坤兴洁白的脸蛋上落下,她的神情充满了悲伤。

        一切都怨李自成等人吗?陈越笑了下,也不愿多做解释。坤兴自己应该非常无聊,自己也没有时间多陪她,也许,给她找些事情做也好。

        “报仇不一定要亲自上阵,打仗从来也不是只是作战这么简单。粮饷武器辎重,这些都决定能不能打赢的重要因素。你是一个女子,没法上战场厮杀,不过却可以多读些书,也许能从其他地方帮助陛下。比如在北京时,咱们合伙做的蜂窝煤,是不是为陛下赚了好多银子?若是大明有了足够的钱财粮饷,还怕灭不了闯贼流寇?”

        “对,上次的蜂窝煤真的帮了父皇的大忙,可惜被那些大臣弹劾,最后蜂窝煤被外公占了去。陈越,你说以后我还能做生意赚钱?”坤兴兴奋的问道。

        “当然可以,而且以后看谁还敢弹劾咱们!”陈越笑道。

      第304章 决断

        刚经历了残酷的战斗,这一日自然无法继续行军。

        而通过这一战崇祯以及众大臣终于认清了事实,那就是前几日收到的来自南京的奏章有很大的问题。

        那奏章是史可法亲笔所书,盖有南京兵部尚书、镇守太监以及南京守备的大印,肯定不是伪造。

        可为什么会有高杰刘良佐军队半夜突袭?书信中不是说福王已经被控制了起来吗?那他又如何命令高杰和刘良佐前来偷袭。

        若是没有福王的许诺,高杰和刘良佐绝对没有这么大胆,竟然悍然弑君!

        反应过来之后,崇祯立刻命令提审过来送奏章的南京兵部主事何秉贞,锦衣卫指挥使陈江河亲自去了何秉贞所在的官船,却遍寻不见何秉贞的身影,据船上的士兵报告,敌军突袭船队时,何秉贞索要了一艘小船,声称要去护卫皇帝,带着几个随从划着小船去了,以后再也没见他的身影。

        崇祯勃然大怒,传旨全军搜索,务必抓住何秉贞,可是他也知道,若是何秉贞没有死于乱军中,这时多半已经逃了,再想找到恐怕很难。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何秉贞带来的奏章虽然不假,但肯定是一个阴谋,目的是引诱崇祯出淮安,然后再半路袭击杀掉他。

        这说明南京肯定已经被福王控制,不然不可能史可法和镇守太监南京守备同时在奏章上签名盖印。

        既然福王掌控了南京,此刻就不能再冒冒失失前往,必须商量出应对之策。

        于是,船队在这里停了三日,一是崇祯要和群臣商议对策,二就是需要时间清扫战场,部队休整,处理俘虏。

        其实也没有好商议的,要想夺得皇位,就必须前往南京,可是想就目前崇祯掌握的军队来说,想打下南京无疑很难。那么,是返回淮安调集各方军队,等有了足够的大军之后再兵发南京,还是就凭借现在这几千人前往南京平叛?

        “陛下当了十七年皇帝,毫无疑问是我大明的正统。微臣不信,南京群臣都会伙同福王马士英之流叛乱,会甘心当乱臣贼子!”路振飞掷地有声道。

        “闯贼占了北京,虽然现在正和入关的满鞑交战,不过不管是谁胜了,肯定会发兵南征。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王寅叹道。

        王寅和路振飞都赞成继续前往南京,进行平叛。

        “可是,咱们现在军队人数就六七千人,怎么能打下南京啊?”吴孟明担忧道。

        船队中有军队五千,经过一夜激战折损了一千多,现在就剩三千多人,陈越带领的平南军步营和骑营损失不大,现在还有三千五百多人,加起来全军也就七千。这么点人马肯定无法攻下南京,更何况就在距离扬州只有百里的仪真,还有支持福王的黄得功大军。

        黄得功的军队将近两万,己方这点人恐怕连他都打不过。

        “平南侯,你怎么看?”崇祯目光看向了陈越。这支军队,陈越的平南军是绝对的主力,他的意见举足轻重。

        “咱们既然已经出发,没有再退回淮安的道理,否则岂不是向天下人说咱们怕了福王和马士英?”陈越缓缓道。

        “什么怕不怕的,这可是打仗,不是儿戏!”吴孟明忍不住插嘴道,昨夜的激战惊险之极,叛军差一点攻上了崇祯的官船,他万万不想再让崇祯经历一次这样的危险。

        “打仗,打的就是一股气!咱们刚刚击败了高杰和刘良佐联军,黄得功肯定已经胆寒,只要再打败了黄得功,支持福王的军队就所剩无几,到那时,天下的督抚南京的群臣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陈越冷冷的道。

        坚固的城池从来就不是依仗,南京虽然有数万京营守军,又是虎踞龙盘的坚城,可那又怎样?

      ¡¡¡¡µ±ÄêÑàÍõÖì馾¸ÄÑ֮ʱ£¬¼á¹ÌµÄÄϾ©³Ç¿ÉÔøµ²×¡Öì馵ľü¶Ó£¿

        在另一个时空,满洲八旗兵南下之时,南京的军队可曾抵抗?

        现在崇祯是大明的正统,只要能接连打胜仗,削弱支持福王的军队,等到达南京时,南京的群臣和京营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平南侯之言甚善!”路振飞点头附和陈越的见解。

        “可是……”吴孟明还要再言时,却被崇祯挥手止住。

        刚经历的一场大胜,使得崇祯的心气达到了极点,对陈越的信任也达到了顶峰。既然陈越说能够打败黄得功,崇祯绝对相信陈越不会说谎。虽然现在只有七千军队,人数只有黄得功的三分之一。

        “平南侯所言甚合朕意,休整两日之后,大军继续前进,兵发南京!”崇祯慨然道。

        “遵旨!”众人连忙回道。

        “咱们此战不是俘虏了一万多叛军吗,可以把他们全数编入军队,这样咱们就也有了两万多人,在人数上已经不比黄得功少。”吴孟明寻思了一会儿,突然建议道。

        崇祯闻言眼睛就是一亮,对啊,怎么把这茬忘了?于是他对打败黄得功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这个,镇北侯,打仗并不是人数越多越好。”陈越还未发话,王寅苦笑着对吴孟明道。

        “这些叛军刚刚投降,还并未收心,现在根本无法为我所用。若是就这样把他们驱赶上战场,一旦出现变故,引起骚乱,后果极为严重。”

        王寅熟读兵书深知兵略,又跟着陈越半年之久,其对战争军事的理解不是吴孟明这个锦衣卫出身的人能比。

        “横山先生说的是,投降的叛军数量是我军的两倍多,根本不好掌控,必须花费时间整编之后,才能驱之上战场。”

        陈越符合王寅道,他可不想带着一支无法掌控的军队上战场。那样的话会有太多的变数。

        “不过镇北侯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咱们军队人数实在太少,这样吧,可以从降军中挑选忠厚老实者两三千人,补充到咱们的军队中,凑够一万大军,其他降军,派人带他们会淮安整编几个月再说。”

        陈越也不想吴孟明面子上挂不住,取了个折中的办法。

      第305章 整编降军

        战斗中被烧毁了十多艘漕船,它们的残骸沉入了河底,夜袭时刘良佐派出船只堵塞了南北的航道,也必须把沉船打捞出来,船队才能继续前行。

        河面上浮尸数千,河底里到处都是掉落的刀枪武器以及各种物质。浮尸需要打捞上来掩埋,刀枪物质捞起还能使用。

        整个战斗中,受伤的士兵一千多,轻伤的需要包扎救治,重伤不能继续行军作战的则派人送回淮安养伤。

        最麻烦的是俘虏的处理,一万五千余的俘虏,这个人数太过庞大。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淘汰老弱病残,这些不能打仗的一律发放二两银子放其还乡,无家可归者可到淮安,有官府负责安置。

        高杰军中士兵都是从陕北一路逃亡过来,老弱病残大都死在行军途中,活下来的都是强壮年。不过刘良佐军中就有些良莠不齐,为了扩充军队,携裹了很多百姓从军。最后,刷下去的老弱约有一千多,这些人都发放了一笔安家银子让其还乡。

        然后,陈越再次下令,所有不愿继续从军的降军也可以领取二两银子还乡,当下里又走了一批,剩下的却依然有一万二千多。

        因为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当兵吃饷从军打仗,让他们放下武器反倒不知道干什么。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之所以当兵基本上是活不下去,即使回到家乡也无法谋生。特别是高杰的属下,他们的家乡远在数千里外,根本是无家可归。

        当然,也有愿意领银子回乡者,比如李本深和高进库。

        路振飞答应高杰不会株连,所以李本深和高进库并没有因为是高杰的亲信而受到牵连。不过这两人自知无法在平南军混下去,便带着高杰的妻子刑氏和幼子离开了。陈越也没有为难他们,给了一笔银子放行,当然只是他们本人离开,不允许他们带走武器和军队。

        对这些降军的使用,陈越很是为难,最省事的办法当然是还让原来的军官领兵,一切都如以前,这些降军不需要怎么训练就可以拉上战场。可那样自己也就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力,而这些军队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再次背叛自己。就像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军队,当李自成败了之后,又纷纷投降了满清,就是因为李自成根本没有对这些军队进行改编。

        所以,必须对这些降军进行整编,然后才能使用,当然这很麻烦,也需要时间。

        明末的军队,从来都是兵为将有,士兵几乎是将领的私产。为了打破这种模式,为了割裂降军中军官和以前的家丁亲卫的联系,陈越下令,所有总旗以上的军官都跟从大军攻打南京,当然,这些军官不许带任何亲卫。

        这批军官人数有四百余人,陈越把他们和六百平南军步兵编制成一个营,号称教导营,由陈越自己亲自担任统领,调陈平为副将。

        不管是降军中的副将还是参将游击,入了教导营都从小兵做起,学习平南军的军制以及军规戒律。

        陈越告诉他们,平南军和其他明军不同,想要在平南军任职,就必须先适应平南军的各种条例。陈越许诺他们,等他们适应了平南军之后,依然会在新整编的军队中任职,至于官的大小要看他们的能力,以及是否立下战功,当然他们从前的官职也会被参考。

        当然,不肯从小兵做起也行,也可以离开军队,拿着银子走人。对怀有野心很难驾驭的人,陈越不愿迁就他们。

        出乎陈越意料的是,大多数军官都选择留了下来,哪怕现在只是当个小兵。这让陈越很是不解。

        其实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因为对这些军官来说,拿钱离开后他们将会一无所有,失去了军队想活下去都难。而留在军中,好歹还有重新当官希望,而且这希望非常之大,因为整编过后的降军肯定需要大量的军官,而以陈越被崇祯信任的程度和崛起的势头,以后的军队肯定会越来越多,跟着陈越,他们的前途还是很光明。

        不过再想像以前那样把军队看作自己的私产,侵吞军饷欺压士卒的事情就不能再想。

        离开则一无所有,留下来还有希望,这选择不难做。

        把降军中所有军官掌控在手里,接下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整编降军了。陈越下令,从降军中挑出两千面相老实者编入军队,补充各部损失。把步兵又恢复了左右两营,分别由李奕金鑫任指挥,其中李奕营基本是原来的西山军老营,共一千五百人,以保证战斗力。金鑫营则有五百老兵一千降兵。

        剩下的一千降兵一半补充入吕泰的水营,在运河里的战斗中,他的水营损失很大,两千士兵损失将近一半。另一半降兵则补入了金声桓的团练营,现在团练营的规模达到了一千五百余人。

        剩下的降兵还有一万,命令杨正平为新编军总兵,带领五百平南军老兵负责对这些降兵进行编制训练。等训练数月改造好后,会对这些降军重新编制,那时也是平南军急剧扩张之时。

        杨正平带着一万降军去了淮安,在那里进行整训,这些未经整编的降军,陈越不愿也不敢带他们直接上战场,索性打发回淮安。崇祯下旨,命令淮安知府徐庸全力配合杨正平,一应军饷粮草暂时由淮安府拨付。

        淮安是重镇大邑,又是盐粮集散之地,其富庶不下扬州,养一万军队应该没有问题。为了整编的顺利进行,陈越又私下里交给杨正平二十万两银子,只这些银子就够军队半年所用。西山军历年的积攒,一路经海上陆运的辛苦,好不容易带到南方的五十多万两银子,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

        现在,军中的兵力有两营步兵三千人,一营骑兵一千二百,金声桓的团练营和吕泰的水营各一千五,再加上由副将王燮带领的淮扬巡抚的标营一千五百余人,以及陈平带领的教导营,总兵力九千多人不到一万,这就是用来攻打黄得功,夺取南京的全部兵力。

        尽管兵力远少于敌人,可是一场胜利之后,全军士气高涨,根本没有把前面的敌人放在眼中。

      第306章 崇祯的心思

        两岸青山,碧波荡漾,白帆朵朵,船队行驶在宽阔的运河之中。看着两岸如画一般的美景,崇祯不由得心神俱醉。这是朕的天下,这是朕的江山!

        说起来可怜,崇祯虽然是一国之君,却从来没有出过北京城,做了皇帝之后,十七年来更是没有出过紫禁城一步。曾几何时,他非常羡慕那些四处游学的士子,羡慕他们能踏遍名山大河,走万里路,而自己虽然是皇帝,虽然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越远没有这些士子自由自在。

        说什么天子富有四海,却不过是一个没有自由的可怜虫,紫禁城不过是囚禁自己的牢笼。

        若不是北京被流贼攻破,自己这一生恐怕也无法离开北京,也见识不到这秀丽的河山!

        “皇爷,外面风大,还是进舱休息一下吧。”张秀儿走到崇祯身边,矜持一礼道。

        这些日子来,张秀儿如同在梦中一般,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当上皇妃,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虽然崇祯还没有正式册封她,不过是口头许诺,不过他是皇帝,自然是金口玉言不会欺骗自己。

        曾几何时,张秀儿也只是想找个读书人为夫君,那时的她还曾经看上了穷秀才吕相公,没想到现在自己竟然成了皇帝的女人!

        “都快要进入夏天了,吹吹风什么打紧。”崇祯宠溺的看着张秀儿,笑道。

        张秀儿长得并不是十分的漂亮,不过是面容清秀、青春气息逼人罢了,不过不知为何,在张秀儿的身上,崇祯竟然看到了一丝丝周皇后的影子。

        当年自己还是信王的时候,皇后也是张秀儿这般的青春少女,因为是小户人家出身,并不知道多少礼节,和张秀儿一般的青春烂漫。

        “对了,公主在干什么?”和张秀儿聊了几句,崇祯问道,往常坤兴没事时经常会来陪自己,可这两日,也就是每天一早给自己请安,然后就不见人影。莫非坤兴她每天在和陈越那小子呆在一起?想到这里,崇祯脸上神情极为复杂。

        虽然崇祯现在对陈越极为欣赏很是喜欢,也愿意把坤兴嫁给他,可是到底是一个父亲,想想自己养了十多年的女儿不陪自己,却去陪他人,崇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公主这两天正在用功读书呢!”张秀儿抿嘴一笑,说道。

        “啊!”崇祯这下是真惊了,坤兴虽然也读过几年书,不过读的多是一些女训女戒之类,她也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而且身为公主读书也没什么用,什么时候她竟然如此好学了?

        “坤兴她读的什么书啊?”崇祯顿时起了好奇。

        “听说是九章算术什么的,由婉儿姑娘负责教她,每日用弯弯曲曲的符号算题。”张秀儿道,神情满是羡慕,她连一天书都没有读过,也难为记住了九章算术这个名字。

        “九章算术?坤兴她什么时候竟然喜欢看这种书了?”崇祯不解的道,他原以为坤兴不过是看些诗词歌赋之类的。

        “听说,婉儿姑娘还在教公主记账,婉儿姑娘可厉害了,当初陈家的蜂窝煤开遍整个北京城都是她的功劳呢!”

        张秀儿叽叽喳喳道,当初在吴婉儿的主持下,陈家蜂窝煤的生意飞快发展壮大,那时张秀儿就跟在吴婉儿身边,对吴婉儿的能耐佩服的五体投地。

        “蜂窝煤!”崇祯脸上顿时露出了复杂之色,他知道那是坤兴为了为自己分忧,和陈越合伙做的生意,后来也给自己带来了几十万两银子,可惜,因为文官们的大肆弹劾,甚至往坤兴身上泼脏水,逼得自己不得不禁了坤兴的足,并把蜂窝煤交给了嘉定伯周奎掌控。

        当时的崇祯每日里为国事所忧,无暇顾及女儿的心思,现在想起来,蜂窝煤是坤兴对自己这个父皇的一片孝心,实在为自己分忧解难啊!而自己当时竟然以有失皇家体统禁了她的足……

        难道坤兴她现在学九章算术,跟着吴婉儿学记账,为的是以后还做生意,帮着自己赚钱为自己分忧?

        想到这里,崇祯的心莫名的一颤,眼眶一下子湿润了。

        “坤兴若是一个男孩就好了!”崇祯喃喃的道,太子和永王定王深陷闯贼之手,身边就剩下了这么一个女儿,若是坤兴是男孩,大明以后就有了继承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