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书本网[https://www.bookben.net] 为您搜集整理提供明朝小侯爷全文【创建和谐家园】!
《明朝小侯爷》
作者:难山之下
内容简介:
穿越成明朝极品二世祖了,生活简直不要太幸福!调戏调戏美女丫头,带着小厮横行街头,啧啧,人生还得有点理想不是!
明朝小侯爷是原作者难山之下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大作,本站同步更新明朝小侯爷最新章节,书友所发表的明朝小侯爷评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或者支持明朝小侯爷书友的观点。
您要是觉得《明朝小侯爷》还不错的话,请点击顶部的分享按钮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1.第1章 梦回明朝
仿佛是一个漫长的梦境,一会是自己走在繁华的现代都市街头,周围都是高楼大夏,一会又是一个绮丽奢华的高宅大院,周围有俏丽温柔的丫鬟环绕。仿佛都不真实,又仿佛似梦似醒,一幕幕在脑海里回映,就像度过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张知节正在漫长的梦境里游荡,突然嘭的一声巨响传来,这一声巨响仿佛天崩地裂,梦境如同一面镜子片片碎裂。是醒了吗?还是又一个梦境的开始?张知节感到自己头隐隐作痛,浑身酸软乏力,口干舌燥。看来不是梦了,张知节费力的睁开了双眼,看到了头顶的带着墨色山水的米色帐子,有些熟悉有些茫然。忍着头痛,奋力的转过头去,张知节看到了一个十四五岁明媚如画的少女,趴在床边,撑着脑袋困的直点头。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容,这是梦里伺候自己的大丫鬟娟儿。
在梦里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少女跃然眼前,让张知节有些疼痛的头变得更疼了。醒来不应该是白色的墙,白色的床,一身白衣的天使妹子吗,当然也有可能是天使大妈。
张知节打量着这个古色古香而又奢华的卧室,身旁的少女的手终于支撑不住脑袋,砰的一声碰在了床上。虽然床上很软,但是在这个寂静的夜里,显然还是听的很清楚,张知节心想,在梦里听到的巨响不会就是这个声音吧?
少女的脑袋碰在床上,醒了过来,赶紧抬起头来看向张知节,就见一双明亮的眼睛正看着自己。少女噌一声站了起来,惊喜的张着小口看着张知节,然后眼泪吧嗒吧嗒道:“二爷,您终于醒了”。
随着少女的声音响起,惊醒了外面的少女们,顿时在这个寂静的夜里热闹了起来。从屏风转过来了四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张知节有些茫然的看着这几个陌生又熟悉的少女,这些都是梦里环绕在自己周围伺候自己的丫鬟,这是做梦还没醒吗?
这群丫鬟们显然不知道这些,看到昏迷了四天的二爷终于醒了过来,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其中一个丫鬟喜道:“我去禀告太太,二爷醒过来了!”说完匆匆而去,趴在张知节床边的大丫鬟双手合十道:“谢天谢地,二爷终于醒过来了,二爷,感觉怎么样?”
张知节脑子里正迷糊着呢,再加上身体难受,所以又闭上眼睛,实在没心情搭理。丫鬟见他这样,大气都不敢喘,静悄悄站在一边。
过了一会,院子里传来一阵叮当的响声,一位三十几许的中年人和一位面容二十许的貌【创建和谐家园】带着几位丫鬟婆子急匆匆走了进来。站在外门的小丫鬟赶紧行礼口称“老爷太太”,太太后面的两个丫鬟赶紧快步上前打开门帘。
屋里的丫鬟听到外面的动静,赶紧迎了出来,一行人进门直奔东室,迎着走来的几个丫鬟,太太面带戚容紧声问道:“娟儿,宝玉醒了吗?”娟儿屈身道:“回太太,刚才二爷确实醒了。”说话的功夫老爷太太已经穿过屏风来到了张知节床前,坐在床边看到张知节闭着眼睛,老爷转过头来问道:“不是说醒了吗?”娟儿急得眼睛都红了:“回老爷,刚才二爷确实醒过来了。”
张知节听到后,睁开眼看了一眼这一屋子人,全都是梦里的人。跟着太太的绿蕊看到张知节睁开了眼喜道:“太太,醒了,醒了!”太太听到后赶紧转过头来,看到张知节正在看着自己,顿时泪如雨下:“我的宝玉啊,可是醒了,你要是有什么事,你让为娘怎么办啊!”老爷看到张知节确实醒过来了,不由送了一口气,站起来道:“醒过来了就好,我去请太医。”
张知节看着眼前这位泪如雨下的【创建和谐家园】,知道她就是自己在梦里的,嗯,梦里的母亲,这么鲜活的在自己面前。还有周围这些低泣地丫鬟们,张知节大脑有些当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假的,一切都是假的,接着张知节又闭上眼睛又陷入了自己的思绪当中,张知节也看过不少小说,对穿越津津乐道,但是这世上真的有穿越?还活生生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也太狗血了吧!如果这不是穿越,那这梦境未免也太过真实了吧,如果自己再次醒来,那就应该不是做梦吧!
如果自己真的穿越了的话,按照那个梦境,现在应该是大明弘治十五年,自己也叫张知节,现年十四岁,父亲寿宁侯张鹤龄,母亲柳氏,姑母是皇后,这无疑是极为显赫的家世。当今圣上独宠皇后一人,皇后又诞下了太子朱厚照,也是当今圣上唯一的子嗣。张知节这个姑母张皇后极为护短,两个弟弟都封了爵位,所以张家就成为了当时的显贵之家。
张知节是张鹤龄唯一的儿子,张知节曾经有一个哥哥,不过很小就夭折了,所以张知节,那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虽然被家里宠溺的不像样子,因为年龄尚小,倒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如果真的穿越了,而且穿越到这么一个显贵的家庭似乎挺不错的,从此过上封建社会少爷的堕落生活,调戏调戏貌美的丫鬟,娶上几房娇妻美妾,带着几名小厮横行街头。
不过,张知节虽然不学无术对历史不太了解,却因读过不少网络小说,因此知道张家最后很悲剧。因为朱厚照没有生下儿子,而朱厚照又是独生子,所以朱厚照年纪轻轻死了之后,上台的嘉靖皇帝对张皇后很不好。张皇后的两个弟弟都被嘉靖皇帝杀了,张家也彻底没落了。
这一夜对许多人来说都过的很不安稳,张知节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情,迷迷糊糊感觉到很多人来了走了,有太医,有父亲母亲,也有很多别的人。
早晨醒来看到趴在自己床边睡着的娟儿,张知节终于确定了,自己遇上了穿越这种事。说句实话,以前的张知节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曾做过穿越的美梦,但是真的遇到了反而懵了,一时心乱如麻。
趴在床边的娟儿终于醒了过来,抬起头来,揉了揉酸疼的脖子。这几天她就几乎没睡几个时辰,几乎日夜守在张知节的床边。昨夜实在支撑不住了,又看到张知节终于醒了,这才送了一口气。
这时娟儿才发现张知节已经醒了,“二爷醒了也不叫我,感觉怎么样?昨夜太医来了,说您已经没有大碍了,得要卧床静养几天,这回二爷可得好好补补身子。”
张知节笑了笑,想要坐起来,娟儿赶紧上来抱着张知节将他扶起来,后面塞上两个枕头。张知节闻着这俏丽丫鬟身上的清香,心情大好。
娟儿这才问道:“二爷饿了吗?小厨房里焖着燕窝粥。”娟儿一说,张知节这才感觉到肚子里空空如也,饿得感觉都能吞掉一头牛。见张知节点头,娟儿这才笑着出去了。
一会进来了四个丫鬟,端着铜盆、茶盘,香芋笑道:“二爷醒了”。香芋拿起第一个铜盆里的毛巾拧干水给张知节细心温柔的擦了一遍脸,又拉起张知节的手仔细的擦了一遍。再拿起第二个铜盆里的毛巾拧干水再次擦了一遍,然后用干毛巾擦干净。张知节不由舒服的出了一口气,水温热正好,温香可人的丫鬟手法温柔仔细,真是封建阶级堕落的享受的。待张知节漱了口,四个丫鬟退了下去,娟儿已经捧着燕窝粥来了。张知节吃了两碗燕窝粥,这才觉得身上有了些力气,香芋已经端上一碗药笑嘻嘻道:“二爷,药好了”。
娟儿接过药,试了试温度,这才舀了一勺送到张知节嘴前。满嘴都是苦味,苦的张知节皱起了高高的眉头。
本书来自
2.第2章 抽不死你
或许受到了那个梦境的影响,张知节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心安理得的接受丫鬟的服侍,开始享受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张知节有时候也在想,那个梦境就是这一世张知节的记忆,自己通过做梦的方式继承了他的记忆。
就这样过了几天,张知节感觉自己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太医的复诊也说是痊愈了。不过作为张知节的老妈却还是禁了张知节的足,除了早晨给老爹老妈请安,平时都得老老实实待在自己院子里。这几天张知节感觉自己都快要生锈了,虽然丫鬟们温柔可人,说说笑笑陪着自己解闷,不过张知节还是迫切想要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
此时的张知节正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香芋和娟儿在一边捶腿揉肩,笑着说着最近府里的趣事给张知节解闷。张知节喊了声:“翠墨,去看看太太在不在”,翠墨答应了声去了。娟儿停下来握着张知节的手笑道:“二爷有什么事吗?”张知节笑道:“在家里待的无聊,想明儿上学去”。
香芋听完也不捶了,嘟着嘴道:“上学有什么好啊,二爷不是最不想上学吗,你一走我们又没事干了,多无聊啊,不如在家里我们陪你”。娟儿白了香芋一眼道:“你个小蹄子,一刻也离不了爷是吧,二爷去读书那是为了上进”。
一会翠墨回来道:“二爷,太太进宫去了怕是一时半会回不来了”。张知节一拍大腿道:“不等了,今天就去,去给我收拾东西去”。香芋一听大惊失色道:“今天?!不行不行,二爷这可不行!”娟儿为难道:“二爷,这可得回太太,太太准了才行,您不知道前两天府里天都快塌了,这才消停了几天啊”。
翠墨在一边直点头:“是啊是啊,二爷您要是蹭破了点皮,太太得把瑞根他们的皮扒了。”张知节笑道:“又不是扒你们的皮”。娟儿笑道:“我的二爷,我们也讨不了好”。张知节笑道:“腿在我身上,你们哪能管得了,你们要是不收拾,我可这样直接走了”,说完直接进了屋。
翠墨一跺脚进屋收拾去了,少不得又是一阵啰嗦。娟儿赶紧吩咐小丫鬟去把张知节的小厮瑞根喊来。能选来这里当丫鬟自然是妥帖人,不一会就收拾好了,瑞根也气喘吁吁的赶来了。
几个丫鬟陪着张知节到了二门处见到了等在那里的瑞根,娟儿郑重道:“可把二爷交给你了,你可仔细点,现在可是太太正紧张的时候,要是二爷破了点皮,太太都得叫人扒了你们的皮。”瑞根苦笑道:“娟儿姐姐,我知道,会小心的。”张知节不由失笑自己多大的人了,还用你们这样小心,摆摆手让她回去,这才领着瑞根往外走去。
小门外张知节的奶兄周兴已经领着另外三个随从备好了马车,张知节上了车,开始往张家的学堂行去。张知节挑开帘子朝外看去,街上都是穿着古装的人,街道也都是古建筑,一点现代化的气息都没有,张知节彻底死心了。
张家凭借张皇后发迹之后,不少亲戚族人前来投奔,不少人家带着孩子,张家就建了这座学堂。只是张知节印象中学堂乱的不像样子,所以张知节来的次数并不多。这些亲戚来到京城跟着张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却并没有什么眼光,只觉得靠着皇后娘娘和张家吃喝不愁,所以孩子玩闹也不去管。
张知节进了学堂里,并没有听到郎朗的读书声,只听到学舍里传来一阵嘈杂声。张知节进去之后,在后面坐了下来,瑞根取出书和砚台笔架,又给张知节沏了茶,这才退了下去。
张知节举目望去,真是好乱啊,交头接耳说话的,吃东西的,睡觉的,竟然还有扔东西打闹的!除了前排几个小孩在听课之外,其余的都在玩,而先生早就见怪不怪了。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先生因为打过不听话的孩子,被家长闹过之后就不再管了。
张知节感觉闹心,其实张知节心里是有火的,因为他知道张家最后是悲剧的,可是张知节又不知道该怎么做。给穿越人士们丢人了,看看人家的穿越,来了就会科举,会领兵打仗,会制造枪炮,什么都会。但是张知节呢,他张知节就是一普通人,都不会啊。
张知节在这里想三想四的时候,已经到了课间休息的时候了。张知节站了起来,总是要改变些什么,那就从这个学堂开始吧。张知节捞起本书向讲台走去,还有几位学生叫着“二爷来了”,跟张知节打招呼。
张知节站在讲台上面对着着二十几个学生,这些学生渐渐安静下来,惊讶的看着台上的张知节。张知节拍了拍桌子道:“大家应该都认识我,我是张知节。”
“今天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件事,那就是以后,大家都给我好好上课。”下面一个小胖子扑哧一声笑了,引起了一阵笑声。张知节拍了拍桌子一个字一个字的吐道:“谁在上课玩闹,爷,就,抽,他!”张知节刚说完那小胖子又笑了,那小胖子是张知节二婶子姐姐家的孩子,张知节的二叔张延龄是建昌伯,所以小胖子仗着二太太疼他在学堂里十分放肆。
张知节笑了,想杀鸡给猴看就有送上门的,张知节真的很感激这个小胖子,感激归感激,该抽还得抽。张知节捞起手里的书卷起来,几步就到了小胖子跟前:“爷在上面说话,【创建和谐家园】算老几,也敢笑,看爷抽不死你!”
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小胖子劈头盖脸一顿抽,小胖子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张知节停下来恶狠狠瞅着他道:“怎么,还想跟爷动手?不想活了?!啊!”说完又狠狠抽了几下,十三四岁的年纪已经懂事了,知道张知节身份尊贵,小胖子想了想不敢跟张知节动手,哇一声哭着跑了。这个时候,学舍里的学生才反应过来,一时之间都吓懵了,鸦雀无声。
一个豆芽菜猛的跳了起来指着张知节道:“张知节,你竟敢动手!”这是张知节二叔家的长子,张圭,今年十三岁。这张圭跟小胖子是表兄弟,素来交好,看不下去张知节动手打他表哥。
张知节转过头来盯着张圭道:“张知节是你能叫的吗?没大没小!有没有点教养,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说完捞起书来啪啪拍了两下。张圭顿时跳了起来,怒道:“好小子竟敢打我,快来人啊,给我打回来。”刚开始张知节打小胖子的时候,外面的随从小厮们就都听到动静了,见是小侯爷【创建和谐家园】,都不敢插手,此时见是小侯爷和小伯爷打起来了,顿时一下子都涌了进来将张知节和张圭拉开了。
张圭的小厮拉着张圭,张圭的奶兄范保打了个千道:“宝二爷,这是怎么闹的?怎么就打起来了?”张知节笑道:“我要整治学堂,以后谁要在学堂里胡闹,我见一次打一次。”张圭气的指着张知节道:“张知节,你等着。”说完气呼呼道:“收拾东西,回去。”
张知节不去管走掉的张圭,走上讲台拍了拍桌子道:“你们都看到了,以后都给爷安安稳稳的读书,别整幺蛾子,要不然看爷抽不死你们!”
打完人的张知节神清气爽的回到座位坐下,老夫子回来上课,看到学舍里鸦雀无声,不由大吃一惊,一路讲下来,竟然没有一个捣乱的。
本书来自
3.第3章 初进宫
放学回去的路上,张知节是脑子浑浑噩噩的,这一下午的之乎者也听得是头昏脑胀的,张知节哪里懂这个啊。周兴掀起帘子对张知节道:“二爷今天有些莽撞了,打别人倒不碍事,但是二爷把三爷打了有些不妥,二太太怕是会来找门子。”张知节摇摇头笑道:“没事,打了就打了,还能怎么样?我手里知道轻重,不碍事。”
马车转过小门,进了二门处,张知节刚下来,两个丫鬟已经在那候着了,一个福了福进去报信去了,另一个迎上来笑道:“二爷可是回来了,太太都催了好几次了。”张知节一边往里走,一边问道:“老爷呢?”丫鬟笑道:“老爷还没回来呢,二爷不用去请安了。”估计又不知道去哪喝花酒去了,张知节心里嘀咕。
张知节先回自己的院子洗漱更衣,这才带着丫鬟们来到了大厅处,里面灯静的性子,这怎么还打架了。太太拉着张知节道:“怎么还打架了,没受伤吧,谁这么不长眼啊!”
张知节听了心里不由感叹,瞧瞧,打个架不问原因,问是谁不长眼,怪不得古时候那些少爷们无恶不作。二太太听了就不乐意了脸一耷拉道:“宝哥儿那是候府的小侯爷,谁吃了豹子胆敢惹他啊,是你们宝哥儿不问青红皂白的,先把我姐家鑫哥儿打了,又把圭哥儿打了。”
太太一听陪笑道:“哎呀,这真是的,圭哥儿没事吧,小孩子家拌嘴也是常有的事。”说完又数落张知节道:“宝哥儿你也真是的,圭哥儿还小,又是你弟弟,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怎么能动手呢。”
张知节听了笑着对二太太道:“给二婶婶赔礼了,我今天去学堂看到学堂里乱的很,觉得风气不好,这样胡闹下去族里子弟怎么能有出息呢,所以想着管一管,冲撞了圭弟也是无奈。”
二太太冷笑道:“宝哥儿到底是懂事了,知道上进了,只是我们这样的人家难道还用的着考进士不成?”
张知节心里不由一声叹息,你们就吃定皇后了,皇后娘娘能管一时还能管一世不成。张知节苦笑道:“二婶婶,咱们家虽然用不着考进士,但是也得读书明理不是。在学堂里就得尊师,这天地君亲师,如果连尊师都做不到,那又怎么能做到忠孝呢,咱们是外戚那就更得做好了,要不然岂不给皇后娘娘丢脸?二婶婶您说是不是?”
二太太脸色铁青看着张知节说不出话来,张知节趁热打铁道:“咱们家凭着皇后娘娘才骤然显贵,没有勋贵家族的功劳根基,那才更得好好教导家族子弟,要是子孙不成器,那大好家业岂不早晚都要败了?”
二太太冷笑道:“宝哥儿真是好一张利嘴,大道理一套又一套的,我只问你之后学堂你打算怎么办?”张知节垂着眼道:“自然是要整治下去的。”
二太太心里不由一阵气闷,【创建和谐家园】还有礼了,重重的哼了一声,站起来就往厅外走去,太太站起来笑道:“孩子不懂事,弟妹别往心里去,留下来吃完饭再走吧。”
二太太气的一声不吭,一直往外走,太太见此呼啦啦带着一堆丫鬟往外送。张知节找个椅子坐了下来,娟儿赶紧捧了杯茶来嗔道:“我的二爷啊,您就不能消停点,瞧您把二太太气的。”张知节笑道:“我说的是真的,学堂里确实闹的太不像话了。”
太太回来后坐张知节旁边的椅子上盯着张知节道:“看把你二婶气的,说说吧,怎么回事。”张知节笑道:“还能有什么啊,就是去学堂看到他们闹的太不像话了,所以想管一管,这是好事。”
太太摸了摸张知节的头笑道:“长大了,像个大人了。”张知节被被摸着头感觉怪怪的,讪笑道:“娘,饿了”。太太失笑道:“好,吃饭,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太太的大丫鬟彩霞就过来交代,今天太太要带着张知节入宫,让娟儿她们好好给张知节准备准备。彩霞笑着对张知节道:“娘娘和老太太一直挂念着二爷,天天打发人来问候,知道二爷大好了特地让去宫里让娘娘和老太太瞧瞧,正好太太也想去宫里谢恩。”
本来张知节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现在正是张家的好时候,自己这位姑母张皇后独宠后宫,甚至将张家老太太都接到了宫里奉养,可见张皇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所以张知节虽然知道要入宫,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直到张知节随着太太走在宫里,感受到皇宫里的庄严肃穆,这才心里发闷,这里就是这个时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所在。
张知节紧张的随着太太入了坤宁宫,低着头跟着太太行礼,当听到那个温婉的声音,张知节紧张的心情却突然平静了下来。
“宝哥儿,来,到姑母这里来,让姑母好好看看。”张皇后笑着对张知节道。张知节听了顺从的走到张皇后那,必须得抱大腿啊!
张皇后拉着张知节的手笑着道:“怎么还和姑母认生了,嗯,看着精神多了。”张知节笑着道:“娘娘,我已经好了。”
老太太笑着道:“看上去是活泛多了,就是怎么跟你弟弟打起来了?”太太赶紧道:“小孩子家闹别扭也是有的。”
张皇后笑着道:“宝哥儿以前就跟个大姑娘似的,现在倒是男孩子气多了,打个人倒也没什么,只是怎么能欺负你弟弟呢?”张皇后虽然疼张知节这个张家长孙,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张知节知道让张皇后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来了,赶紧解释道:“我昨天去学堂上学来着,发现学堂里闹的不像样子,这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吗?所以我就寻思好好管教管教他们,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荒废了,成了纨绔子弟,到时候就是娘娘面子上也不好看,我们这些小辈的纵然不能给娘娘挣脸面也不能给娘娘丢脸不是。”
这一段话实实在在说到了张皇后心坎里去了,张皇后知道自己的两个弟弟风评不好,经常有御史弹劾,张皇后都是想法摁了下来,其实心里也颇不是滋味,想要惩罚吧心里又不舍得,长此以往使得两个弟弟越来越放纵。
张皇后听得心潮起伏,眼睛都有些湿了,笑道:“我的宝哥儿懂事了,长大了,姑母心里真高兴。”老太太听了心里却有些尴尬,心里知道自己两个儿子惹了不少事,皇后为此操心不少,现在见皇后感触这么深,知道对两个弟弟也有些怨言。老太太劝道:“宝哥儿知道上进了,这是好事才是。”
张皇后笑道:“是好事,是好事”,想了想道:“宝哥儿不如进宫给照儿做伴读吧,宫里授业的都是学问高深的学士。”
太太听了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愿意,其实这件事很早以前张皇后就提过。只是太太觉得皇家规矩大,自己又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怕张知节受了委屈,所以就给婉拒了。现在张皇后旧事重提,太太就想着以旧伤未愈需要静养婉拒了。
太太刚想开口,却没想到张知节眼前一亮,好机会啊,开口笑道:“那就谢谢娘娘了。”太太迟疑道:“娘娘,宝哥儿这刚好利索。”张皇后笑道:“难得宝哥儿自己愿意,你也别老拘着他,你放心我会安排妥帖人跟着他的,我自己亲侄子,断然不会大意的。”
本书来自
4.第4章 与朱厚照的初接触
太太虽然还是有些迟疑,但是听了皇后的话觉得也对,皇后也不会让自己的亲侄子受委屈。就算是真的受了委屈到时候再辞去这个差事就是,太太想了想便没有再反对。
见太太没有反对张皇后也是松了一口气,张皇后是真心想让娘家人跟太子走的近一些。只可惜太子对两个舅舅不感冒,小一辈的也没有成器的,今天张知节的表现无疑打动了张皇后。
太太陪着皇后和老太太说了一阵家常话,这才告退离宫而去。路上太太问张知节道:“宝哥儿怎么突然想要入宫做陪读了?”张知节笑道:“给太子做陪读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这是好事啊。”太太道:“好事是好事,只是皇家规矩大,我怕你受委屈。”张知节笑道:“没事,先做做再说吧。”太太笑道:“病了一场倒像个大人了。”
张知节走了之后,太子去给皇后请安,张皇后就跟太子说起了张知节。张皇后对太子道:“你整天嘟囔读书无聊,现在母后给你找了伴读陪你。”太子顿时精神了,有个玩伴总比自己一个人玩好,连忙问道:“母后,是谁?”张皇后笑道:“张知节,他是你表弟,你们更能亲近一些。”太子听了顿时如同霜打了的茄子,撇嘴道:“他?更个大姑娘似的。”
张皇后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知节病好后,人长进了不少。他昨天去学堂,看到学堂吵吵闹闹,便把学堂狠狠整治了一顿,今天进宫,我也觉得知节变了很多。”
晚上皇上来到坤宁宫,张皇后就闲着跟皇上说起今天的事。皇上坐在椅子上喝着茶笑呵呵听着。听到要让皇后张知节入宫给太子做陪读,皇上笑着道:“这小子倒是开窍了,难为寿宁侯夫人不拘着他了,朕一会儿就下道旨意。”张皇后灿然一笑:“那臣妾就谢过皇上了。”皇上伸手握着张皇后的手道:“你我夫妻一体,还用着谢了。”
张知节用过晚饭的时候一位公公匆匆而来传了道旨意,无非就是什么年少聪颖,品德优良,特选为太子陪读。张知节把玩着入宫的腰牌,心思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张知节吃了早饭,皇后娘娘已经体贴的派了一位小太监来,知道张知节第一次去不知道路。张知节带着这个小太监到了宫门,验了腰牌,一路往东宫而去。
刚到了东宫就见一位笑呵呵的太监站在那里等着,小太监见了细声细气道:“刘公公,这位就是太子的陪读,寿宁侯家的小侯爷张知节。”小太监又对张知节道:“这是太子爷跟前得力的刘公公。”张知节一听就知道眼前这个慈眉善目一脸笑呵呵的就是刘瑾了,只是此时的刘瑾还没有后来的嚣张跋扈。
以后就要在太子面前混了,自然得跟朱厚照的身边人打好关系,张知节笑着拱手道:“原来是刘公公,初来乍到,多多关照。”此时的刘瑾还只是宫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自然不敢得罪皇后娘娘宠爱的亲侄子,笑呵呵的行礼道:“什么公公不公公的,咱家刘瑾,见过小侯爷。”
小太监见事情办完了就行了一礼道:“事情办妥了,小的也该回坤宁宫复命了。”张知节和刘瑾将小太监送走,刘瑾对张知节笑道:“小侯爷不用拘谨,东宫规矩少,现在杨学士快要来给殿下讲课了,殿下现在正在侧殿等着呢。”
张知节知道杨学士就是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这是日后的牛人啊,现在主要负责太子的学业。张知节正想着就到了侧殿,进去就简单一个白皙俊美的少年正百无聊赖的坐在椅子上。
刘瑾笑道:“殿下,张小侯爷来了。”张知节赶紧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朱厚照一下子从椅子上蹦起来,围着张知节转了一圈又一圈。张知节虽然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坦然的站在那里由着朱厚照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