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扬天下》-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满清大军刚刚肆虐河北山东,四月份才大摇大摆出关离去,历经烧杀抢掠的无数难民急需朝廷救济。李自成和张献忠相继在襄阳、武昌称王,声势浩大,这一件件,一桩桩,令朝廷焦头烂额,顾此失彼,根本不可能调集大军到赣南来平乱。

        筹不到钱粮的杨廷麟忧心如焚,回到府衙后左思右想,无计可施,没奈何只得让人在后衙置办了几个小菜,然后将秦牧请来。

        秦牧随着杨廷麟家的小厮从侧门进入后衙,庭中有数种盒花,厅中有几张素椅,壁间字画周之冕,桌上砂壶时大彬,虽然算不上富丽堂皇,但总个是桌明几净,清雅宜赏。

        “秦大人请稍候,小人这就往二堂并报我家老爷。”小厮奉上茶水后,躬身一礼退了出去。

        秦牧坐在厅中,门边站两个小丫头侍候着,内外静悄悄的,他一边赏看壁上的字画,一边思索。杨廷麟找他过来的目的秦牧大概能猜到几分,问题在于,自己怎么做才能利益最大化呢?

        首先赣州不能失,否则赣州极有可能成为一座空壳,这不是秦牧希望看到的。

        其次是取得杨廷麟的信任,让他支持自己一系列的方案。

        第三要帮杨廷麟提高威望,尽量让他集赣州府军政大权于一身。

        杨廷麟不是个好糊弄的人,平时要做到这几点不大可能,但现在,若能借势而为,倒未必没有可能。

        秦牧正独自在厅中思索着,厅外隐隐传来一缕环佩轻响。

      ¡¡¡¡¡°ÎÒ°¢µù»ØÀ´ÁËÂ𣿡±½Ó×ÅÃűߴ«À´Ò»¸öÅ®×ÓµÄÉùÒô£¬ÎÂÈáÍñתÈçݺÉù߿߿£¬¼«Îª¶¯Ìý¡£

        “回小姐,老爷还在二堂处理公务呢。”门边的丫环敛衽一福。

        厅门边走出一个娉婷的身影,淡黄色的衣裙款款轻摆,似云出岫,让秦牧诧异的是她的相貌,竟是非常象电影《神话》中的玉漱公主,只是由于年龄更年轻,她显得更清丽娇嫩,就象一株笼烟芍药,含娇带露。

        她显然是没想到有外客在厅中,一惊之下便连忙退下去,又是一阵环佩轻响。

        虽只是惊鸿一瞥,但那美丽的倩影已深深印入秦牧脑海中,嗯,真的很象年轻版的玉漱公主。

        秦牧正有些遗憾时,那少女竟又再次出现在厅门外,并向他敛衽作礼道:“小女子谢过秦大人救命之恩。”

        秦牧起身还了一礼,答道:“杨小姐不必客气,当时我虽有心救杨小姐,但也确实是拿您的性命在做赌注,所以杨小姐大可不必谢我。”

        “杨大人过谦了,当时若换了别人,小女人只怕难免被贼人掳去,他们一定会用小女子来挟迫我爹爹,为了不让我爹爹为难,到时小女子也只有自寻了断,秦大人救命之恩,小女子感激不尽。”这句话说完,她脸上已经若染轻霞,时下礼教森严,她一个未出阁的少女,若不是秦牧曾救她一命,是应该早早回避的。

        听她前面的分析,倒是明事理,可听到最后一句,秦牧不禁腹诽了一句:什么感激不尽,嘴上说得轻巧,你倒是来点实在的啊!俺一百手下快断粮了。

        这时杨廷麟刚好从前堂进来,远远便问道:“芷儿,你在这儿做甚?”

        “爹爹您回来了?”门口的女子闻声转身,留给秦牧一个美好的背影,那约略女儿腰,恰似隔户杨柳弱袅袅。

        秦牧忽然想起,自己是抱过她那纤细楚腰的。

        “你不在闺房呆着,跑出来做什么?你还嫌爹这不够乱吗?你若再敢往外跑,看我不打断你的腿!”杨廷麟脸容清癯,看上去很是严肃,但眼角终是难掩父亲的慈爱。

        少女却并不怕他,上前挽住他的手臂说道:“阿爹,女儿知道错了,以后都听你的话,再也不出去了就是,爹爹终日操劳政务,女儿担心阿爹的身体,熬了些药膳,出来想看爹爹回来没有,好教人端来给阿爹补补身子。”

        杨廷麟脸色大为缓和,拍拍女儿的手背和声说道:“芷儿先回房去吧,阿爹还有事。”

        那酷似玉漱公主的少女乖巧地应了声,又向秦牧敛衽一福便退下去。

        杨廷麟看了看自己女儿的背景,再扫秦牧一眼,神情若有所思。

        主客见礼重新落坐之后,杨廷麟当先开口道:“这次请秦知县过来,首先是要感谢秦知县对小女的救命之恩。”

        “知府大人不必客气,下官侥幸而已。”

        杨廷麟听出秦牧不想在此事上多言,而赣州的危机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杨廷麟也确实没心思谈私事,客气几句后也不复再提。

        他将秦牧引到左边的花厅,府里的丫环很快端上几样酒菜,才饮了两杯酒,杨廷麟便转入正题道:“秦大人自南昌一路过来,清剿了近十股山贼,本官是早闻大名,如今会昌叛贼流毒赣州各县,南北两股叛军对府城眼看已成夹击之势,南昌方面一时又无兵来援,我赣州可谓是势若垒卵啊,对此,秦知县可有何对策?”

        “知府大人过奖了,我这一路过来,肃剿的不过是几伙因衣食无着被逼落草为寇的难民,实不足道也。”

        “秦知县无须自谦,如今赣州形势逼人,若有良策,还望及早道来,也好让百姓少受些流毒。”

        杨廷麟态度很诚恳,秦牧便也不再矫情,不疾不徐地答道:“知府大人既然垂询下官,那下官便直言了,叛军其势已成,要想剿灭,需要综合统筹,全面考虑才行;

        首先,赣州事权必须高度集中,令出一门,避免不必要的扯皮,以免贻误战机,这就需要知府大人敢于承担,敢于独断才行。”

        “秦知县请继续。”杨廷麟不置可否。

        “赣州境内多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易于隐藏贼寇,加上地处三省交界、五领之要会,又有赣江水运之利,流窜较为容易,因此贼寇一但成势,要想剿灭就非常困难;

        还有一点也必须考虑进去,那就是赣州的民情。自古以来,赣州俗杂风殊,质而少文。地偏俗朴,多出武夫劲卒。居民伉健,嗜勇好斗;

        下官查过赣州府志,宋元时期,赣州府共发生较大规模的动乱62次,因赣州境内多山,动乱初期往往难以剿灭,因此动乱规模往往发展得很大,动辄涉及多省,人数上万甚至十万之众。

        自本朝以来,波及赣州府治赣县地区的较大动乱就有14起,整个赣南地区多达102起;可见此地民风何等彪悍好斗。面对这样复杂的地形,好斗成风的民情,一味采取军事手段是难以剿灭叛乱的。”

        秦牧列出如此详实的数据,令杨廷麟暗暗惊诧,也让他对秦牧接下来的策略充满了期待,他举杯敬了秦牧一杯,才说道:“秦知县所言甚有见地,那么如何剿灭眼下的叛乱,想必秦大人胸中也定有成竹吧?”

        “知府大人过奖了,胸有成竹不敢说,只有一二浅见供知府大人参考。”

        “秦大人不妨直言。”

        “军事方面,匪首马永贞与顾宪成理念不同,咱们不妨分而化之,在我看来,顾宪成一路叛军虽然声势浩大,反而容易应付;

        倒是马永贞此人颇有些谋略,所过之处纪律也比较严明,没有肆意流毒百姓,很得百姓的支持,这一路叛军人数虽不多,要想剿灭反而不容易。下官的意思是,对马永贞最好是以招抚为主。”

        “招抚?”

        “不错,赣州多山,象马永贞这样的人,一但躲入山区,就算朝廷派来十万大军,也难以在短期剿灭。招抚无疑是最为合算的,据我所知,马永贞为人颇为仗义,当初是为了帮朋友还【创建和谐家园】,被会昌千户所千户逼得家破人亡,才杀官造反的。这样的人,一但接受招抚之后,便不容易再反。不过如今其已成势,想要成功招抚他,没有个千户的官职,只怕不行,这一点知府大人须有个准备才行。”

      ¡¡¡¡¶ÔÓÚÕи§£¬ÑîÍ¢÷ëÊǺÜÔÞͬµÄ£¬±Ï¾¹ÏÖÔÚ¸ÓÖÝá§á§¿ÉΣ£¬Äܲ»Äܱ£×¡¸®³Ç»¹³ÉÎÊÌ⣬ÈôÄÜÕи§ÄÇÊÇÔٺò»¹ý¡£

        “好,本官立即上书朝廷,不过要等到朝廷答复,只怕……”

        “知府大人,这就是我开始要你独揽事权的原因之一,当此之时,已经来不及等朝廷回复了,知府大人必须有先斩后奏的果决,招抚条件不防先答应下来。”

        “没有朝廷的首肯,只怕马永贞未必能信得过本官啊!”

        “这就要知府大人拿出点诚意来了。”

        “诚意?”

        秦牧点头道:“而且光有诚意还不够,一味施恩,而无威以加,要想招抚马永贞只怕也不行。”

        “秦大人的意思是?”

      第0026章 朱腾战死

      ¡¡¡¡¡°É±¼¦ÙӺ¡±

        秦牧淡淡地说出这四个字,神态之中充满了自信的味道。

        杨廷麟略一沉思后问道:“秦大人自信能迅速剿灭顾宪成?”

        “迅速剿灭不容易,但迅速击败他,把他打回原形则不难,当然,这需要赣州上下全力支持才行。”

        杨廷麟下意识地上下扫了秦牧一眼,似乎在判断他这句话的可靠性,秦牧从南昌一路过来,剿灭了近十股山贼,从这一点上说,他具备了说这句话的资格,若是得到赣州上下全力支持,他能击败顾宪成倒是有可能的。

        按秦牧的意思,无非是趁叛军兵分两路之机,先击败顾宪成这一路,起个杀一儆百的作用,再挟大胜之威,招抚马永贞。

        本来千头万绪零乱不堪的事情,经秦牧列出处理方案之后,就显得条理分明多了,至少没有了那种狗啃乌龟,无从下嘴的感觉。

        光是这一点,就令杨廷麟对他刮目相看,这样的人,竟然三试不第,看来真是朝廷埋没了人才啊。

        只是按秦牧的策略施为的话,杨廷麟自身要背负起所有的责任,就算顺利平定叛乱了,将来朝廷方面也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摆平,比如擅自招抚许官的责任,将来他未必能扛得下来,这无疑是要他把一生的荣辱压在上面。

        要做出这样的决定,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行。

        “秦大人方才说若是平定叛乱,一味采取军事手段行不通,不知秦大人还有什么辅助策略?”

        “知府大人,这又不得不提赣州山多田少、民风彪悍的问题了,若纯粹以军事手段,即便这次能平定马、顾之乱,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这次马、顾之乱,已流毒数县,让许多百姓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赣州民风本就好斗,这么多难民生活无着,知府大人以为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

      ¡¡¡¡ÑîÍ¢÷ëò¥Ê×µÀ£º¡°±¾¹ÙΪ´ËÒ²ÊÇÓÇÐÄÈç·Ù°¡¡£¡±

        “所以,无论是剿还是抚,都只是治标,还要配以一套治本的政策才行,二者相辅相成,标本兼治方能奏效,这其中的关键,就在‘土地’二字上。”

        “土地……”杨廷麟若有所思,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字。

        ……

        李香君为了秦牧,自赎自身,不惜血溅桃花扇,这可歌可泣的事情一时传遍了整个江南,坊间很快有人以秦、李两人的故事为原形,加以创作,写出戏本在坊间传唱,观者如山,喝彩如潮。

        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换上了男装的李香君仿似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前来送行的人,有李香君之前的养母李贞丽,更少不了卞赛赛。

      ¡¡¡¡Â¥ÍâÑîÁø¶ÑÑÌ£¬ÈÕÕÕÆÜϼ£¬°×ÔÆç¿ç¿£¬±åÈüÈüÊá×Å·ÉðÀ÷Ù£¬ÓñÁ³º¬ÑÌ£¬Ë«íøËÆË®£¬ÂÌÓñ¶ú×¹¶ùÔÚ·çÖÐÇáÇá°Ú¶¯×Å£»

        她从栏杆外折下一枝垂柳,轻轻吟道:“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李香君犹豫着接过那柳条,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这次若不是卞赛赛全力支持,她根本凑不够赎身的银子,对于这个姐妹,李香君无比的感激,此刻别离在即,心中自是万分难舍。听了卞赛赛吟出的这首送别诗,她眼中不禁涌上一层热雾。

        “卞姐姐,我……”话到嘴边,李香君便以哽咽难语。

        卞赛赛尽量挤出一丝笑容,反而安慰她道:“妹妹不必如此,秦公子三两日便寄来一封书信,可见他对妹妹用情之深,秦公子文才已不用多说,一弱质书生孤身赴任,竟能一路剿清沿途的匪患,不知令多少马上将军汗颜。象他这等允文允武的好男儿,能得他垂青是咱们女儿家几世修来的福分,妹妹有此福缘,应该高兴才是,何至于落泪呢?”

        李香君紧紧拉住卞赛赛的手说道:“姊姊大恩,妹妹来日必有所报。”

        “妹妹打算如何报我?”卞赛赛用手指刮了刮李香君的琼鼻,带着几分俏皮问道。

        李香君微微一怔,平时卞赛赛总显得有些忧郁,很少开这样的玩笑,虽然知道她是在逗自己,李香君还是说道:“妹妹一定帮姊姊了结平生最大的一个心愿。”

        “姊姊只是跟妹妹开个玩笑,妹妹别当真。”卞赛赛的俏脸莫名有些发烫,她连忙左右而言它道,“如今世道乱,路上不平静,妹妹此去,定要小心行事,若是有何情况,需驻留沿途州县,观望清楚了再定行止。”

        旁边的李贞丽插话道:“女儿啊,我本不该再拦你,可如今贼人张献忠大破武昌,随时可能顺江东下,你不如再等等吧,先捎个信去,好歹让秦大人派几个人来接你,这样也稳妥些。”

        “妈妈放心吧,女儿自己会小心的,仁通商号是赣州最大的商号,此次商队有近两百人一同上路,他们对沿途的情况又熟悉,女儿随商队同行,不会有事的。”

        李贞丽望望楼下足有半里长的商队,负责保护商队的足有上百壮汉,稍稍放心了一些,她对李香君的感情有些复杂,不光把她当作自己的摇钱树,多年的培养,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又岂能没有些感情?

        临行之时,她送了李香君一千两银子作盘缠,又一再叮咛商队的许掌柜帮着照顾李香君,等商队启程,看着李香君的车子逐渐远去,一向豪爽的她,竟也不禁泪眼朦胧。

        名满江南的李香君,就这样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途。

        若是承平时期,从南京到赣州,不过是十数日旅程,但在这大明末世,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谁能预料这一路会发生些什么呢?

        ……

        秦牧与杨廷麟交谈了将近两个时辰,后面还谈了些什么,外人不得而知,出来时,是杨廷麟亲自送他到大门外的。

        秦牧正要离去,便见一骑飞驰而来,马上的士卒慌慌张张地翻身下马,向杨廷麟并报道:“知府大人,大事不好,贼人马永贞部今日内乱,朱指挥使趁机引军去攻打,不想中了马永贞的埋伏,朱指挥使被一箭射死,全军大乱……”

        “住口!你竟敢谎报军情,该死!”不等那报信的士卒说完,秦牧突然大喝一声打断。

        “小人没……”

        那报信的士卒还待自辩,“啪!”秦牧一个耳光狠狠地甩过去,把他打得嘴冒鲜血,整个人歪向了一边。秦牧立即对守门的几个士兵喝道:“你们一起来,把这谎报军情的奸贼押到内堂去!快!”

        秦牧不顾极度震惊中的杨廷麟,凛然下令,那几个守门的士兵望了望杨廷麟,见知府大人既惊且讶,没有什么表示,只得遵从秦牧的命令,将那报信的士兵押入内堂。

        秦牧一扯杨廷麟,急步跟着往里走,反应过来的杨廷麟向他问道:“文治啊,你这是做什么?”

        “这厮谎报军情!知府大人想过没有,那几万难民如今衣食无着,正人心惶惶,怨声四起,这个时候,这厮还来谎报军情,一但消息传出去,赣州城只怕会乱成一团,即便暂时不崩溃,下官与知府大人商定的计划也无法再实施了。”

        听了秦牧的话,杨廷麟顿感脊背生寒,不错,这个消息必须先封锁住。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8: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