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明帝国的崛起》-第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方式有两种:可以是五名考生互结保单。作弊则五人连坐。或者,由本县县学禀生作保。

      如此情形,本地士林谁会给他担保?他的科举之路,在不经意间暂时断绝。

      穿越而来,这开局难度不低啊。地狱难度称不上,至少是高级难度。

      他得尽快解决这件事。

      ´°Í⣬ð¨½àµÄÔÂÁÁÒþÔÚÔÆ²ãÖУ¬Ê±¼äÐìÐìÁ÷ÊÅ¡£

      第二章 刻不容缓

      夏末秋初,清晨时分,林间的凉气还未消散,淡淡的幽光从屋檐角透进来。

      张昭听到卧室里有动静,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只见妹妹婉儿穿着件淡绿色的衣衫,端着水盆进来。

      十四岁的少女身段窈窕,将手里的毛巾打湿。大而明丽的杏眼在幽暗的晨光中清澈晶亮。自有一股沁人心脾的美丽,十足十的小美人。轻声道:“二哥,你醒了?我给你洗脸。”

      “我自己来吧。”张昭温声婉拒,让婉儿将他扶着坐起来。他身体情况比昨天要好,哪好意思还让小姑娘服侍他?

      小张昭生病十天,都是眼前的少女日夜精心照顾。昨日午后他醒来,一样是少女照料他。在没有空调的夏末,他此刻身上没有任何的异味,可知她是如何的细心!

      张昭照顾过老人,深知其中的艰辛。这些天真的是辛苦她了。

      做人要知恩图报。他心中对小姑娘充满着感激。

      婉儿抿嘴一笑,扶起张昭,一边帮忙端来水盆,一边问道:“二哥,早上你想吃什么?”

      “白粥吧。”张昭擦过脸,将毛巾递给婉儿,看着她精致白皙的瓜子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欢快笑容。心里禁不住涌起一股深深的怜惜之情。

      小张昭作死啊!他被明理书院“开除”,明面上的理由是“学问不堪教授”,真正的原因,婉儿还不知道。而得罪徐郎中,这轻易的就会将张家毁掉!

      婉儿必然会受到牵连,结局可想而知!

      再美好的弘治中兴,它还是封建主义社会。一人出事,全家株连。特别是小张昭这样顶门立户的男子犯错,必然会牵累全家。这是时代特色。

      小张昭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对于这个家的责任。

      他穿越而来,这一切都将会改变。他会让眼前的少女幸福、快乐的生活着。

      张昭轻轻的摸了摸婉儿的头,温声道:“婉儿,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婉儿怡然的一笑,点点头,“嗯。”

      …

      …

      第二天清晨,张昭洗漱完毕,在正房前的小院中缓步活动。他已经可以自理。病后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恢复。

      对当前的困境,他已经有个大致的方案:只要他再和徐郎中见一面,“友好”的交谈片刻,“得罪徐郎中”这件事的风波就会消弭。

      当然,见面之前是要做“功课”的。否则,别人哪会理他一个小童生?

      现在的问题是,他如何才能将“功课”做到徐郎中面前去。这需要一个中间人。这事只怕还要落在明理书院的创办者、前工部主事余籍余夫子身上。

      至于说,他要如何“说服”徐郎中,他自有办法。一个穿越者,肚子里得有点干货。张昭决定过两天病好后往青龙镇上的书院一行。

      张昭的家是一间两进的院落,土墙黑瓦,篱笆围墙,院落中栽种着槐树。后院是张昭兄妹三人的起居之地,前院则是长工们的住处,兼有厨房、杂物间等。

      张昭在后院里活动时,婉儿从在前院里喂完鸡鸭进来,笑着喊张昭到堂屋,“二哥,来吃早饭呢。”

      她刚洗过手,纤细的手指洁白如玉,沾着水珠。腰间还系着碎布围裙。布带系在腰后,令她更显得蜂腰如柳。十四岁的少女有着如晨露般的美丽。纵然年龄尚小,裙衫简朴,却是赏心悦目。

      清晨的朝阳斜落在土墙院子里,阴影映地。给妹妹喊吃早饭,这一幕充满着生活的气息。张昭笑着应一声,“好。”走进堂屋中。他的穿越之旅,开局是个高级难度。但有这样一个美少女陪伴着也不错啊。

      …

      …

      张昭刚病愈,婉儿一早就督促弟弟虎子去隔壁东刘村的社学读书。她对小张昭和虎子的学业很上心。早餐就张昭和婉儿吃。八仙桌上摆着两碗面条,一盘野菜。

      张昭醒来,婉儿满心欢喜,这两日脸上的笑容都增多。俏丽的小姑娘眉眼间带着笑,拉开椅子坐下,道:“二哥,要不你过段时间还是再找个书院读书吧!束脩家里负担的起。”

      小张昭被书院开除这都快一个月。明理书院打的是“小张昭学问不堪教授”的幌子,婉儿还不知道内情。她担心二哥在家里读书再一次“闷”出病来。

      张昭拿起筷子,微笑道:“行啊。”

      两年前张父去世,婉儿开始管家,将张家内外打理的井井有条,精明能干。婉儿只是在他面前顺着他的意思。张家的几个长工、仆妇都很服她。

      婉儿自小作为童养媳在张家长大,早就如亲妹妹一般。小张昭也是将她当做妹妹。但小张昭和婉儿的真实定位,倒不像兄妹。反倒是婉儿在生活中照顾一心读书的小张昭。

      张昭并不打算告诉婉儿内情。这件事他会解决。十四岁的小姑娘已经非常懂事。他不想小姑娘担心。

      “哦,那就好。”婉儿一脸的如释重负,轻快的笑起来。二哥的性子很倔。她还以为二哥会不同意呢。

      张昭禁不住一笑,到底是小姑娘,藏不住心思,“吃饭吧。”

      这年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婉儿迫切的希望他中秀才。只要他成为生员,便可保住张家的家业。那时,张家的小日子会越过越好。这是婉儿内心里最大的心愿。

      “嗯。”

      早餐非常的难吃。张昭几乎是咽下第一口面就微微皱眉。面是黄米和高粱混着做成,很涩口。且面汤寡淡。这年头吃盐都是大开销。更别提用水烫熟看着青嫩的野菜。嚼在嘴里如同吃草。

      实际上这是张家正常的生活水平。明中期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小麦磨成的白面,等闲时节哪里吃得到?而他因刚病愈碗里比婉儿还多一个荷包蛋。

      捏着鼻子吃完面,张昭道:“婉儿,你等会去叫吴叔来见我。”

      张昭口里的“吴叔”是在张家做了二十年的长工吴春时。婉儿还在吃面,她速度比张昭慢。好奇的抬头道:“二哥,你找吴叔做什么?”张昭笑道:“你回头就知道了。”做为一个穿越者,纵然有“水击三千里”之志,也要立足于当下。百里之行始于足下。张昭在去青龙镇之前,要先解决一个问题:挖掘穿越后的第一桶金。

      他要去青龙镇中求人办事,哪能不用银子?张家没什么家底。而这顿难吃的早饭是更坚定他的想法:赚钱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他可不想天天吃这种面食。

      第三章 配方和质疑

      七月初正是农忙时节。南口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忙着收割地里的高粱、小麦等粮食作物。

      张昭和婉儿吃早餐时,家里的雇工们都下地干活。婉儿虽然找人通知到吴春时,但直到晚间饭后,他才进来找张昭。

      这其实侧面反应出张昭的“权威”不足。

      夜间闷热,简朴的正房中灯光如豆。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跟在婉儿身后走进来。他身穿短褂,面相显得苍老。正是在张昭家打长工多年的吴春时。微微躬身道:“少爷,你找我?”

      “吴叔,你先坐。我一会就写完。”张昭在书桌边写着资料。得益于小张昭的苦练,他能写一笔漂亮的毛笔字。他脑海中有太多的资料,不知道会不会随着穿越时间的推移而淡忘。他得先写下来。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片刻后,张昭写完一个小章节,从书桌里走出来,从一叠稿纸中抽出写好的纸张递给吴春时,“吴叔,这上面写着我要的材料,你尽快帮我买来。我有用。”

      穿越者,谁会被赚钱难倒?所需要顾虑的反而是生意太赚钱带来的风险:被人谋财害命。

      在明朝经商必须要有足够的背景。要么是文官大佬,要么是武勋,或者是皇亲国戚。否则,就是任人宰割!生意越大,风险越高。明朝盐商的变迁就深刻的反应出这一点。

      张昭现在需要一个“变现快、总额不高、一次性”的生意点子。既要能快速赚到钱,还要不引起别人的窥测。一个白天的时间,他已经想好。

      婉儿在一旁好奇的看着。

      吴春时识字,接过竹纸,眼睛却看向婉儿。这才是张家管事的小娘子。见婉儿点头才道:“嗯。”张昭自然是看到吴春时的“小动作”,心里好笑。这个老吴挺有意思的。

      …

      …

      有婉儿给的银子,吴春时一天就凑好张昭要的材料。

      夜深人静。晚风吹拂着庭院中树梢。经过一天的忙碌劳作,南口村中安静得只听的见几声犬吠。后院的正房中,油灯如豆。婉儿、弟弟虎子、吴春时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张昭操作。

      此时,张昭的面前条桌上摆放着一些碗、盆。有醋、槐米、明矾、小便、苏木、栀子、蓝草等物。还有一块土布。他正在制作染料。这些东西都是老吴昨天帮他收集来。从傍晚开始到现在,所有的工序都走完,只剩最后的验证。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衣服和丝织品,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大红、宝蓝、淡蓝、翠蓝、湖蓝、叶绿、绛紫、藕荷等等。古人早就掌握如何染色。

      原材料一般使用红花、栀子、紫草、蓝靛、橡实、柿叶,以及皂矾、砂、绢云母、墨黑等矿物。但是,张昭想要制作的染料,则是后世研究出来的改进版。

      张昭虽然不是工科生,但是十年的网文生涯,对这些偏门的东西都知道些。

      “姐,你说二哥能成功吗?”虎子小声的问婉儿。他什么都不懂,跟着凑热闹。他就读的社学就在隔壁村中,来回几里路,每晚都会回来。

      张昭这时正将一片黄色的土布从染料碗中拿出来。土布的颜色变化并不明显。

      “唉…”吴春时拍一下大腿,完蛋了。少爷从古书上看到一个秘方,指望着制作出染料去卖钱(这是编的)。可这种程度的染料明显不合格。

      张昭微微一笑,“吴叔,别着急。”用筷子拿着土布在油灯上熏烤,几分钟后,只见土布上的蓝色慢慢的固定下来,澄澈的湖蓝色呈现出来。

      “二哥,成功了。真漂亮。”婉儿欣喜的道。俏丽、白皙的脸蛋上绽放如花的笑靥。她刚刚正紧张的看着,都忘了回答虎子的话。家里还欠着二十两银子的【创建和谐家园】,八月中秋到期。她不想卖地还帐。二哥说染料配方可以卖钱,她如何不着紧呢?

      虎子、老吴都是一脸的激动、惊叹。

      张昭直起腰,笑着摸摸婉儿头,他个子比婉儿高,舒展着手脚,轻松的道:“嗯。我先休息会。等会再制作其他颜色的染料。”他身体才恢复,这时略有些疲倦。

      婉儿主动请缨道:“二哥,你睡一会吧。我整晚上都守在这里。”

      张昭就笑道:“哪里用得着这么夸张?”染料配方而已。要论赚钱他还有大把的办法。

      这时,老吴想起一件关键的事,问道:“少爷,你打算把这染料卖给谁呢?”

      “啊…”婉儿轻呼一声,担忧的看向张昭。

      张昭从容的笑道:“别担心。这我已经想好了。吴叔,你明天跟我一起去青龙镇。”

      他挖掘穿越来的第一桶金的计划是:卖染料配方。而如何变现,他当然早就已经想好。

      此时,距离他穿越已经四天,他身体已彻底恢复。小小的南口村中可没有变现渠道,得去青龙镇。他早计划好要去青龙镇中的明理书院,解决得罪徐郎中的事情。正好和卖染料配方一起。

      …

      …

      南口村位于京城西郊,离城约五十里,隶属于宛平县地界。其往西是青龙镇,往南是良乡县,往北是成片的农庄。这些农庄大多属于京中权贵。

      张昭的家位于南口村东,左邻右舍两三家并排,毗邻乡道。朝霞浸染着门前的桑林,空地。第二天一早,张昭和婉儿、虎子道别,带着吴春时出发。

      七月上旬,正是夏末秋初,日头酷烈。走在乡间的黄土道路中,两旁的水杉木树影都显得单薄。

      吴春时带着草帽,敞快短褂,背着干粮、竹筒装的水,额头上全是汗,问道:“少爷,你真的有把握卖出去?”

      吴春时在张家二十多年,张父去世后,家里的农事基本都是他帮着料理。正农忙时节,他给张昭拉着去青龙镇中,他心里有些意见、看法。

      要不是昨晚亲眼见到张昭配置染料成功,他肯定不会来。但他对张昭能否将配方卖出去表示怀疑。他看着张昭长大的,张昭哪里会做生意?

      “是的。”张昭微笑着应一声,没将老吴的质疑当回事。难道他还要和自家的长工辩论吗?自顾的思考着心中的事。

      配方肯定能卖出去。他在推敲此行:如何说服余夫子,让他当中间人去“说服”徐郎中。

      第四章 酒楼(上)

      青龙镇在南口村西二十里。约中午时分,张昭和吴春时汗流侠背的抵达镇中。

      小镇颇有些繁华。各种店铺齐全,中午人流不少。盖因京西多山,僧道的庙宇香火很盛。权贵们时常来烧香。青龙镇毗邻官道,自然就繁华起来。

      张昭熟门熟路的在镇中找到一家布匹店。他在青龙镇的明理书院读了四年的书,对这个小镇自然熟悉。稍后就见到布店的少东、书院的同学董朗。

      “张同学,稀客啊!”见面寒暄后,董郎在青龙镇中的一家酒楼中宴请张昭。

      吴春时在旁边的桌子吃饭、等候着。董郎出手很大方。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5: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