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郭嵩焘跟尼古拉被送来的时候,他正在做进攻济南城的准备,这一次,由于坐镇济南的胜保不可能像之前那些守军一样,看到自己就开城投降,所以他准备动用张信达提供的155毫米超轻榴弹炮,然后强行破城!
郭嵩焘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李永吉,更没想到李永吉居然已经率军达到了泰安城下。
不过这不要紧,能见到李永吉就是胜利,所以哪怕那位俄国特使尼古拉已经发烧发的昏迷不醒,无法再借助对方俄国人的身份施压,但郭嵩焘依然把恭亲王奕?交代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恭亲王奕?的议和条件虽然不过是权宜之计,但表面看来,还是很有实质性内容的。
具体而言,就是双方先全面停火,然后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是清王朝的地盘,长江以南是精武军的地盘。
同时,清王朝承认与精武军平起平坐,愿意把李永吉统治下的地方当作一个平等国家来对待,也乐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就跟当初的南宋与金国一样。(未完待续……)r1292
第一五三章 适得其反
听了郭嵩焘的条件,或者说清朝的条件,李永吉笑着摇了下头,然后问对方:“这些提议,真的是你们的朝廷提出来的?”
“当然是。”郭嵩焘立刻回答道。
“是你们的皇帝亲口说的?”李永吉继续笑着问。
“这……是恭亲王亲**代的。”郭嵩焘倒是个老实人,没有空口白话,只是硬着头皮道,“不过,恭亲王现在主持一切朝政,所以恭亲王说的话,就代表了朝廷。恭亲王还说,只要您退过长江以南,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大家相安无事。当然,要是您觉得不合适,也可以再谈,比如以淮河为界,那也是可以的,只要您……”
“郭大人!”李永吉打断了他的话,“要换了你是我,你能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答应这些议和条件么?”
“如果是我,我当然答应。”郭嵩焘道,“我知道大帅一向爱民如子,擅起大战,受苦的还是老百姓。更何况,现如今外有洋人肆虐,内有邪教发匪作乱,如果我们两家继续打下去,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与国家啊。所以,请大帅为了天下百姓,一定要三思啊。”
“这大帽子有点意思。”李永吉点点头,“可是,如果我没记错,大清朝是满族人统治吧,满族人只是一小撮人,大多数的【创建和谐家园】却是被统治的。就比如说你,你也是【创建和谐家园】吧,你就乐意被满人骑在头上作威作福?”
“这个,满汉都是一家。”郭嵩焘皱了下眉,“满人【创建和谐家园】都一样,又何分彼此?”
“满人【创建和谐家园】都一样?未必如此吧。”李永吉摇摇头,“你当我傻子呢,别看大清朝立国这么多年,但满人跟【创建和谐家园】从来都不一样。无论待遇,教育,全都不一样。
比如据我所知,满人不用干活也可以拿钱,全有朝廷养着,就等于是一群寄生虫,等于是【创建和谐家园】拿自己的劳动去养着那群什么都不干的寄生虫,反过来呢,这群寄生虫还可以在那些供养他们的【创建和谐家园】头上作威作福,你觉得这样的社会,或者说这样的国家是合理的么?老百姓,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创建和谐家园】们,会乐意么?”
“这个,其实,其实……”郭嵩焘毕竟不善于辩论,特别是不善于诡辩,所以听到这里立刻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看到对方这样子,李永吉知道对方确实是老实人,口舌上逞一时之快也没意思,于是不再逼迫,而是继续道:“这样吧,咱们不说那么深刻的东西,就说力量对比,看拳头大小吧。
如今我兵锋正盛,大兵所到之处,除了极少数冥顽不灵之辈,都是望风而降,可以说是百姓归心。照这个速度,我马上就能打下北京城,然后自己登基当皇帝,进而获得整个天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得多傻才会听你的,退回长江以南啊?或者说,你们凭什么让我退回去呢?就凭这么几个干巴巴的条件?你不觉得可笑么?”
“这,恕我直言。”郭嵩焘忽然道,“大帅您的兵马的确威武,但要说能直接打下北京城,却也未必。”
“哦,你为什么这么说呢?”李永吉笑着问。
“哎,既然如此,我也就实话实说了吧。”郭嵩焘叹了口气,“实不相瞒,要看目前的局面,要说大清朝能靠自己的本事挡住您,就连我也不信,可我为什么还来当这个差呢?是我冥顽不灵么?愚忠与朝廷么?非也,非也。”
“哦?那我倒要听听原因了。”李永吉道。
“您恐怕还不知道吧。”郭嵩焘道,“我家王爷,哦,就是恭亲王殿下,他已经跟俄国人签署了密约,要借俄国兵来守卫北京城。一旦您打过济南城,俄国人就会出兵,到时候,就真的是生灵涂炭了。”
“借俄国人守城?”李永吉皱了皱眉,“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郭嵩焘道,“跟我一起来的那个尼古拉,就是俄国特使,他本来要跟我一起跟您谈的。本来说好了,我当红脸主和,他当白脸恐吓,谁知道路上遇到捻子,结果就成了这么一副样子。
不过,我说的都是真的,恭亲王跟俄国人真的有密约,您如果真的不肯答应议和,那些俄国人就会出兵,到时候,您的兵马再强,恐怕也不是俄国人的对手吧?”
“俄国人要对付我?”李永吉眯了眯眼,“有点意思,不过他们怎么去北京呢?走路?不对,难道是坐船?”
“这我就不清楚了。”郭嵩焘摇摇头。
“我知道了,很感谢你提供这个消息。”李永吉笑着道,“你看,有没有兴趣来我这里做事?”
“啊?这个……”郭嵩焘愣了愣,接着就苦笑了下,“大帅说笑了,如今我还是朝廷的特使,我要是这个时候投靠了您,那我以后还怎么做人?别人还怎么看我?这样的我,您也不会把我看在眼里不是?”
“呵呵,我可不是那么肤浅的人。不过,既然你有自己的考虑,我也就不勉强。”李永吉道,“但我还是要说,随着我们进军的顺利,最近来我这里投效的人越来越多,早一点投入,跟晚一点投入,获得的回报可是不同的哦。”
“感谢大帅的看重。”郭嵩焘抱拳道,“不过,朝廷待我不薄……”
“不必说了。”李永吉一摆手,“这样,我的大门一直敞开,你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直接来找我就行,就算不乐意给我效力也没关系,说过了,不强求。
不过呢,郭大人,说真的,我是真心想招募你,不为别的,就因为在如今的中国人里,有才能的,特别是肯开眼看世界,肯沉下心兴办洋务的人才,真的不多,而你就是其中的一位有真材实料的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要想继续腾飞,洋务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个人有才能,却为了一些可笑的理由不出仕,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犯罪,是对整个国家跟民族的犯罪!所以说,将来何去何从,你可一定要把握清楚啊。”
“大帅这样说,我可真是无地自容了。”郭嵩焘苦笑着拱了拱手,“不过,人各有志,还望大帅体谅。”
看见郭嵩焘到现在还不松口,李永吉再次笑了笑:“也罢,既然你这么说,咱就再也不提那些了。嗯,这样吧,我们马上就要开始济南攻略,不如你跟我一起跟着瞧瞧如何?”
“这合适么?”郭嵩焘皱眉,“我只是个谈判使臣,这万一……”
“没关系,看看我们精武军是怎么打仗的,就当为你的朝廷刺探一下情报了。”李永吉笑了笑,“就这么定了!”
就这样,原本是清廷谈判使者的郭嵩焘,糊里糊涂就被李永吉说服,拉着去了精武军的部队,踏上了攻打济南的行程。
至于那名倒霉的俄罗斯特使尼古拉先生,为了获得更进一步的消息,李永吉也没有不管他,而是给他提供了消炎药,结果很快就退下烧,沉沉的睡下,看起来没有生命危险了。
看到这里,李永吉还感慨说,果然是战斗民族啊,命就是硬,当然,他的腿是保不住了,最后还是要截肢的。
总之,奕?派郭嵩焘过来,本来是想拖延时间,没想到也不知道是郭嵩焘老实呢,还是他别有心思,结果他拖延不成,却反而把俄国人秘密帮助北京朝廷的事情说了出来。
就是郭嵩焘提供的信息,让李永吉加快了进攻行动,把原定一周后对济南城的进攻大大提前,改成即刻进攻,对清廷来说,这也算是适得其反吧。
本来,泰安城跟济南就离的不远,加上李永吉亲自带领的这五万大军基本实现了自行车化跟骡马化,所以进行速度不可谓不快。
这里要说的是,李永吉这五万大军,真正的甲种部队只有三万,也就是精武军甲种第一师全部,外加李永吉在徐家村狙击战中,利用警卫营为核心组建的独立旅;另外的两万则都是二级部队,其中包括冯子才的一万人,还有朱富贵的一万人。至于打下来的城市怎么办,则全部交给王三武的部队处理。
李永吉这样做,是为了更方便的调动部队,毕竟李永吉有金手指,后勤方面的压力能够大大减少,反倒是让别人去打的话,由于路况的问题,消耗可能更多。
对于后勤,李永吉已经算过了,虽然五万大军每天的消耗也不是个小数目,但最主要的消耗其实就是粮食,军火物资么,则因为从徐州出兵后,后面基本都是望风而降,没有大仗可打,反倒是没什么消耗。
在粮食补给方面,目前一共分为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后方运送补给过来,这也是最普通的方法,但通常补给部队的速度远远小于进攻部队,所以如果完全等待后方补给,进攻速度就会受到限制。
第二个方法,是靠张信达提供,尽管张信达一天只能提供一百吨的物资,但如果是高热量食品,供应五万大军也够了,更何况还有窦笔锋,他每天也可以给自己提供五十吨的物资,如果全换成粮食,完全可以满足五万大军,这也是李永吉为何选择五万人的原因。
最后一个方法,是就食于敌,也就是直接攻破对方的城市,然后利用对方城市里的食物补充。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最后一个方法,也就是就食于敌的方法,才是目前精武军北伐军最主要的粮食补给方式,要不然,李永吉也不会挑着大城市直接打了,原因就是大城市的物资更充足。
至于第一种后方运送粮食补给的方式,则主要是一个保险,而张信达提供的物资,则主要是一些副食品,目的是为了改善伙食,提【创建和谐家园】兵的恢复速度。
在过去,尽管李永吉光靠就食与敌就足够自己的粮食补给了,但他为了稳重起见,还是要等跟自己的后方补给线接触上,才重新开始进攻。
但现在么,既然听到俄国人想要插手,为了防止出现变故,那自然是要兵贵神速,不能这么继续慢腾腾的等下去了,必须要提前发动济南战役!r1152
第一五四章 济南攻城战
北伐军抵达济南城下的时候,济南城已经全面【创建和谐家园】,城头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看样子胜保从一开始就打算凭着济南城的坚固城墙来固守,根本就不敢出城与精武军野战,哪怕他手里还有十万大军。
由于李永吉的精武军只有五万人,这点兵马根本就没法包围济南城,所以李永吉也不玩虚的,就打算来个一点进攻,要凭着自己的火力优势,只攻击济南城的南门。
就这样,李永吉先把部队在济南城外列好阵势并布下铁丝网,也不挖壕沟费力气了,直接就把六门ah-4型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推了出来。
ah-4型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就是张信达买的那些昂贵货,实际上不止六门,不过李永吉目前缺乏合格的炮兵人才,再说像济南城这样的古代城市,也用不着太多,六门已经绰绰有余。
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其实并不觉得恐怖,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火炮动不动就一两百毫米口径,唯一让人奇怪的就是炮管子有些过长,毕竟这个时代受限于钢铁加工手段,口径比通常都比较小,也就是说炮管一边比较短。
为了最大发挥火炮的威力,或者说因为自己的炮兵水平不够,所以李永吉把火炮的射击点安放在< 济南城南门外的1.5公里处,也就是三里外。
在这个距离,济南城头的任何武器都打不到这里,而155毫米榴弹炮呢,却可以玩直瞄射击!
对炮兵来说,曲射实际上是很考验人的,直射反倒是最简单的,哪怕这种火炮有比较先进的火控系统,但相比而言。还是四公里之内的直射最精准。
六门炮,全部换装专门用来摧毁建筑物的高爆弹,先开了一炮试射,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特别好,一炮就把城门给轰碎了!
紧接着,六门炮开始轮流射击,把南城门附近炸的惊天动地。等打了十二轮之后,整个南城门已经成了一堆废墟,别说城门楼完全炸塌,就连附近的城墙也被炸断了不少。当然了,在城墙上的守军也是死伤惨重,这结果让敌我双方都看的目瞪口呆。
其实很简单,别看这时期的济南城城墙修的很高,但终归是砖石结构,里面既没有钢筋混凝土做支撑,外面也没有像棱堡那样有的惊人的厚度,这样的城墙,连同时代西方的大炮都挡不住。更不用说加装了现代炸药的,专门为对付建筑物的大口径155毫米高爆弹了。
六门炮,十二轮,那就是72发炮弹。这样程度的轰炸,只是炸一段中国古代城市的城墙,说真的,已经是有些威力过剩了。
轰炸结束后。步兵队开始列队前进,一直走到护城河边之后,就开始对着废墟开枪射击。进行火力压制,防止城头上再有人射击。
等彻底压制了城头反抗之后,后面再次出现一个比较松散的大方阵,这些人都是乙种部队,他们抬着一具具的充气皮划艇,不快不慢的走到护城河前,然后在火力压制部队留下的空隙中间,依次把皮艇放进护城河里。
紧接着,压制部队继续进行火力压制,后方跟进的部队开始陆续登上皮艇,按照一艘皮划艇搭载六个人的规定,迅速向对岸划过去。
这期间,城头,不,应该说南门废墟中虽然没人能出来阻止了,但废墟后面还有人可以补充过来,比如过来射个箭,打个抬枪什么的。
但这些后续补充过来的人根本就无法得逞,因为精武军完全占据了火力优势,一旦发现有人敢在有效的威胁距离范围内露头,人少的就开枪,人一多的就开炮,打的对方根本就没办法还手。
特别要说的是,这里的开炮,是指迫击炮,迫击炮打城墙不行,打废墟里的人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就这样,在己方的优势火力压制之下,第一批皮划艇部队顺利的度过了护城河,然后他们下了船之后,很快就开始向原来的南城门,也就是废墟挺进。
他们都带着m56钢盔,穿着多口袋的迷彩作战服,挎着56式突击步枪,腿上打着绑腿,脚上穿着皮靴,迅速的前冲到已经被炸成废墟的原城墙所在地。
紧接着,他们有的在炸塌的碎石中就地寻找掩体,有的则干脆用抓钩爬上两边还没有被炸毁,看起来还比较坚固的城墙,接下来,他们就没有继续向城内推进,而是把这里布置成狙击阵地,紧张的在这片废墟,或者说原南城门所在地,做前敌警戒。
就在他们向废墟挺进的时候,第二批皮划艇突击部队也开始滑入护城河,再次在对面登陆,他们的装备打扮跟第一批人一样,在下了皮划艇之后,也是很快投入到了占领废墟,巩固已有阵地的行动中。
就这样,连续五批突击部队之后,占领原先的南城门废墟的部队已经有一个整编团的兵力,他们全部装备突击步枪跟机枪迫击炮,继续攻击或许略有不足,但守住已有阵地是完全没问题的。
到了这个时候,第六批皮划艇部队就跟前面的五批不再一样,而是一批携带绳索、木桩还有铲子锤子等工具的工兵。
这些工兵下船后,立刻把穿上的东西抬下船,就在河边打木桩拉绳子,再利用之前部队留下的皮划艇,跟对面的工兵一起,抓紧时间搭建浮桥。
很快,更多的皮艇进入护城河,他们在工兵的操作下,被当做了浮桥的桥墩,上面则是绳索跟木板。
由于操作的人多,提前演练过多次,护城河两边又提前打好了木桩拉起了绳索,所以这个搭建浮桥的作业并不困难。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济南的清军也总算反应过来,很快就从里面冲出了大量反击部队,想要把这批渡河的精武军赶回去。但可惜的是,他们根本就没法得逞!
因为前面五批登陆的部队,全都是李永吉的警卫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些人手中所持的武器不是56式突击步枪,就是56机枪,而且还带了很多火箭筒,每个人都有无线电报话机,可以随时呼叫后方的迫击炮助战,人数虽少,只有不到四千人。但火力跟通信方面完爆对面的清军。
结果就是,当集结的清军从后方冲出来,对这批在废墟中守卫的部队发起冲锋的时候,这一个团的突击部队依托掩体依次开火,密集的弹雨像风暴一样,把冲锋而来的清军一片片的扫倒,再加上护城河对岸的迫击炮也开始开炮掩护,结果没有一个清军能冲到他们跟前一百米范围内。
只是短短的十分钟,反击的清军就如潮水一样的退了下去。只在精武军突击部队面前留下了上千具清军尸体!
然而,第一批清军跑回去后,紧接着第二波攻击又来了,这一批是骑兵。同时是胜保的亲兵与督战队,作战意志要比一般的士兵强的多。
由于地形的缘故,这批骑兵冲锋的时候受到了不少限制,乍一看密密麻麻的很不少。但其实总数只有不到三百人。
不过很可惜,他们的勇气虽然不错,但同样也没有冲到精武军抢滩部队的一百米范围内。而是在之前就被突击步枪的密集扫射,外加迫击炮急速射给联手绞杀了,三百骑兵全部被杀,没有一个人能在这种情况下逃跑。
连续两拨冲击,连续两次一面倒的完败,不,应该说连续两次的被屠杀之后,清军再也不敢出兵反击,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精武军把浮桥一点一点的修好,中间却完全没有一点办法。
什么?为什么不远远的开炮放箭?很简单,做不到!因为精武军的武器射程要远远超过清军,再加上李永吉提前放出了线导观测气球,济南城里面的情况一览无遗,一旦发现不对,前面的突击部队还没做出反应呢,他就先一步让自己的炮兵轰炸过去,这么几次之后,对面的人再也不敢有异动了。
一个小时之后,依托绳索木板以及皮划艇的浮桥就搭起了三座,然后精武军开始排成纵队,迅速通过浮桥,进一步巩固了南城门所在地。
一直等大部队过去一半后,部队重新开始向城内推进,推进部队主要是先控制周围的各处的城门城墙等制高点,等占领了制高点,安置了机枪迫击炮之后,才开始继续向内城推进。
进入城区的部队分成一个个进攻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班十六个人,包括装备突击步枪的突击手,装备夏普斯步枪的掩护手,还有携带火箭筒的支援组,这十六人的混编战斗班,就是最基本的战斗小组。
这一个个战斗小组必须要在己方制高点机枪的掩护下,呈现大间距推进,也就是小组与小组之间拉开距离,给自己充足的反应时间。同时呢,每个小组都有一具步话机,可以让不同小组之间在通信上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李永吉也会进入城市外围,并把侦测气球带来,进行更细致的全方位观测指挥,以应付不测,而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则留在城外,当作大角度的曲射炮,提供超重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