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所以你看,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尽量证明自己的价值,打出我们的威风,让精武军接纳我们。要不然,将来那李永吉登基称帝的时候,新朝中可就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了!”
“嘶……好大的手笔。”钱发听到这里猛吸一口凉气,“这么说,他们是以整个淮安城当磨盘,要全部吃掉那三十万大军?那,那外城里的百姓怎么办?一旦清军入城,他们……”
“还能怎么办。”冯子才眯了眯眼,“只能是承受破家之苦,不过这一切都是清军造成的,又不是精武军,正好可以增加他们对清廷的仇恨,同时也给清军一个不稳定因素。”
“那,那……”
“所以,他们绝对不能不抵抗。”冯子才又道,“因此他们必须做做样子,防守一下外城,绝对不能主动放弃。这时候,我们的作用就来了,我们万一打不好,失败了,那是尽力了,没办法,谁也怪不到精武军的头上,你说是不是?”
“好狠!”钱发再次深吸一口凉气,“这么说,我们,我们绝对不能献城?”
“是的。”
“可是,清军就没人看透这点么?”钱发又问。
“或许有,或许没有,但至少他们的主帅僧格林沁是没看透,要不然也不会攻城了。”冯子才叹了口气,“这可能就是当局者迷吧。其实我们要不是跟精武军接触过,又被软禁那么长时间,听了他们那么多的宣传教育,让我有时间静下心来慢慢想,我也想不到这些。”
“那我们只能跟朝廷打了?”钱发看了眼城外黑压压一片的人头,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朝廷真的没希望了?”
“嘿嘿。”冯子才摸了摸手中的大砍刀,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将来的事情我不知道,但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除了跟着精武军,与清军死磕到底,再也没别的活路。
不说别的,我们所有人现在可都在精武军的火枪火炮的射程之内,我们要是反了,不说这些民兵不答应,精武军就可以远距离射杀我们,而且,放清军入城,对百姓大肆烧杀抢掠的汉奸罪名也会加在我们头上,这是一辈子都洗不去的,甚至还要为祸子孙。
所以,你问我清廷还有没有希望,我不知道,但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既然前方我们看不透,就不要想了,放手一搏,打出一个将来就是!”
“是,大人!”钱发激动的一抱拳,“放手一搏,打出一个将来!”r1152
第一四二章 淮安保卫战(四)
由于冯子才故意放水,所以西城门的护城河是最早沦陷的。
不过,因为淮安城此时的护城河又深又宽,还是活水,因此西城门外的护城河并不是全面填满,那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因此所谓的填土作业,只是填出了几个沙土墩,搭建了两条比较宽的临时浮桥而已。
当然了,这也跟冯子才有意控制有关,要不然就不是两条浮桥,而是五六条了,换言之,冯子才是故意让对方只填埋出两条进攻的通道,这样才方便自己集火攻击。
原本苗沛霖是想继续催逼民夫,继续让他们搭建更多浮桥,但袁甲三却下了命令,让他即刻率兵进攻,而督战队就在后面,由不得他不攻。
就这样,苗沛霖让人抬着云梯,又让火器营开炮掩护,然后在一片火炮的轰鸣声中,发一声喊,迅速的通过浮桥攻向淮安城。
发现对方开始出动战兵,冯子才一挥手,早就准备好的弓箭兵拉弓搭箭,然后点燃箭头上的引火之物,斜着向上四十度,向两座浮桥的顶端,抛出了手中的火箭。
由于射击目标早就定好了,加上对方的进攻阵型又比较密集,所以这一阵火箭雨造成了相当大的杀伤与混乱,不过很快另外一拨进攻潮头就把这股混乱压了下去,继续向城头冲去。
苗沛霖的苗军,基本都是安徽北部的农民,这些人大都出身贫穷,识字不多,装备也差,但却凶悍异常,一旦被激起怒火,根本就不惧生死,一个兄弟倒了,另外一个人接着上,用更响亮的嚎叫,更快的冲击速度,愤怒的冲向城门。
然而,迎接他们愤怒的,却是又一阵,又又一阵的箭雨!
由于射箭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所以冯子才选的这批弓箭兵都是城头上留下来的那批民兵,尽管他们没什么经验,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也不需要多大的准头,只需要方向对,搞个大概差不离,放手射就行。
第一波射箭的时候,因为是发射火箭,标定目标,为了安全起见,还搞了个齐射,但后来为了追求速度,就要他们玩自由射击,也就是要他们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把箭矢射出去。
防守战中,弓箭的射程要比一般的抬枪还要远,威力也不小,不过就是对体力的消耗太大,所以只射了六七轮,很多人就射不动了。
这时候,第一轮射箭的人就会后退,下城门去休息,换另外一批人上来,而他们放下弓箭之后,自然有身后的人接替。
也就是说,冯子才搞了个三段射,或者说三排射,也就是说第一排的人使劲射,射累了就下去,让第二排的人接着射,第二排再继续射,射累了让第三排的人接上,到了这时候呢,代替第一排的人也上来了,正好可以继续这种循环。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冯子才知道,这第一波冲锋的,往往都不是真正的精锐,他们还是炮灰,不过是比普通炮灰略强一些而已,因此对这些人,没必要出动自己的精锐,让那些民兵射箭就行,反正淮安城别的不说,弓箭还是很多的,数目比抬枪要多的多。
这种箭如雨下的情形,很快就让苗军损失惨重,不过此时在督战队的强迫下,苗沛霖也没办法,只好让第二波部队继续跟上。
顷刻,喊杀声震天,到了这个时候,人头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箭雨的数量,再加上第二波人是刀盾兵,普遍装备了盾牌,所以面对弓箭射击,损失就要小的多。
但是很快的,城头的抬枪【创建和谐家园】也开始发动了。
淮安城内的抬枪,基本都是自己造的,虽然很笨重,但口径却够大,虽然因为度量衡不统一,口径略有不同,但平均都有16毫米左右,全重超过十四公斤,就是铅子弹药,一枚也超过50克。
这种抬枪虽然笨重要命,但威力还算不错,而且如果用来守城,却是相当不错,不亚于一门小炮。
至于城头上的火炮,虽然大都是一些老式的铸铁或者青铜的前装炮,但口径可不小,很多口径都超过二百毫米,多是仿制威远将军炮的清代臼炮。
此类火炮虽然又重又笨,但发展到如今,弹药种类却多了很多,比如除了实心弹外,还有大量葡萄弹跟散弹,野战或许不太灵便,但用来防守城墙,威力还是相当大的。
这批抬枪火炮原本是要送去给胜保以及袁甲三用的,谁知道被精武军占了淮安后,就成了精武军的战利品。可惜当时精武军根本看不上这些东西,所以就封存起来,还是被清军围城之后,王三武才重新把这些东西用上,给外墙使用。
但是,因为王三武早就打定主意放弃外城,所以给外城配备的火炮并不多,弹药就更少,而且放置火炮的地方早就定好了方位,一旦有失,立刻就会遭到精准的迫击炮攻击。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冯子才并没有使用这些火器攻击民夫,直到现在对方的战兵出动了,并且人数也足够多了,他才拿来用。
抬枪火炮的加入,苗军的损失立刻就增大了许多,因为任何的盾牌也挡不住抬枪火炮的攻击。
所以,第二波攻击很快就失败了。
但是不着急,当第二波攻击还没退下来的时候,第三波攻击队很快就上来了,他们要更加的凶悍,而且面对任何后退的人,不管是不是同僚,都是一刀砍过去!
“不准退!”其中一名把总挥舞着腰刀大声吆喝,“军门有令!前进者生,后退者亡!打破了城门,大掠三日!有功之臣必不吝啬封赏!兄弟们,加官进爵就在今朝,给我冲!”
可以掳掠三日的【创建和谐家园】,果然让这批士气有所衰退的士兵再次红了眼睛,嗷嗷叫的迎着箭矢弹雨向前猛冲。
在这一股不怕死的气势中,对方倒是真的冲到了城头,并且把第一台云梯搭了上去。
然而,就在苗军还没为此欢呼的时候,搭上城头的云梯就被推杆给推了出去,一些爬上云梯的急性子士兵,哇哇大叫的也跟着摔了下去,眼看是不活了。
不过,既然有过把云梯搭上城门的情况,就说明城头下的士兵数目已经足够多,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云梯又搭了上来。
就在这时,一股股滚烫的热油顺着云梯倒下,在烫的附近的人哇哇大叫的同时,一个个火把也扔了下来。
呼的一下,城门下立刻变成了一片火海,陷入其中的士兵全部都成了一个个的人形火炬。
“该死!”发现这种情况,苗沛霖一下就把嘴唇给咬破了。
“总寨主,不能这么下去了!”王金魁嘶声道,“撤吧,再这么下去,兄弟们就拼光了!”
“不行,不能撤!”就在这时,旁边一名阴沉着脸的清军把总忽然道,“袁大人有令,许进不许退,任何敢严后退者,无论是谁,立斩不赦!”
“你是什么东西!”王金魁红着眼睛跳了起来,“我跟总寨主说话,你插什么嘴?我们已经死了一千人了,还想怎么滴?”
“不管死多少,不能撤!”那名把总顺势把手放在腰刀上,“王大人如果对吴某有任何不满,等打完了这一场,我可以亲自向您赔罪,不过在这之前,你们的人不能撤!”
“【创建和谐家园】!”王金魁一下拔出腰刀,“老子今天……”
“住手!”看到情况有些无法收拾,苗沛霖一下横插过来,对王金魁怒目而视,“你想干什么,放下刀!”
“可是他……”
“放下!”苗沛霖一眯眼,“我说的话你不听了?”
“我……嗨!”王金魁放下刀,“总寨主啊,我们,我们还要继续下去么?”
“继续打。”苗沛霖重新看向城头,“事已至此,没别的路可走!你亲自去,带五千人上去,这一次,一定要给我把城头拿下来!”
“是,总寨主!”王金魁一咬牙,然后瞪了一眼那名脸色阴沉的把总,“给我等着!”
说完,王金魁转过身,扬起腰刀吆喝一声:“儿郎们,时候到了,跟我上啊!总寨主说了,打破了城门,三日不封刀!”
“嗷罗罗罗!”众多苗军将领也被欲望激起了血性,扬起大刀长矛高声吆喝,士气一下子就起来了!
看到士气起来之后,王金魁把刀一挥:“跟我走!”
说完,王金魁当先向前走去,其他士兵则迅速跟上,一股凶悍惨烈的气势立刻就弥漫开来。
看到这个情况,那名自称姓吴的把总立刻对苗沛霖称赞道:“大人的军兵可真是勇悍绝伦,想必攻破短毛的城门,必然是小事一桩。”
“哼。”苗沛霖撇了撇嘴,“你们神机营的重炮呢?不是说会全力支持我们么?为什么只有那么三四门小炮开火?重炮呢?怎么到现在也不开炮?”
“苗大人少安毋躁。”那名把总陪笑道,“神机营的大将军炮太过笨重,移动不便,正在紧张配备中,想必很快就能装好,您稍等片刻。”
忽然,就听到身后轰隆一声巨响,然后很快就看到对面城墙上暴起一团烟尘,似乎是遭到了重炮的攻击。
“看,大将军炮发威了!”看到这里,那名把总立刻大喜,“大人赶快发兵进攻,有神机营的大将军炮在此,破城之日就在此时!”
刚说到这,后面又一阵更大的轰然巨响出现,还没等那名把总继续拍马屁呢,就听到后面一阵鬼哭狼嚎:“炸膛了,不好了,来人呐,大将军炮炸膛了!”r1152
第一四三章 淮安保卫战(五)
由于前线总指挥官袁甲三的坚持,清军这次的攻城行动相当坚决,从早上开始,整整打了一天,直到天色黑了下来,才因为不擅野战而暂时停了下来。
仅仅一个白天的时间,清军就损失了超过四千人,也就是说有四千人失去了战斗力,其中有三千人都是在攻打西门的时候损失掉的,全部都是袁甲三的本部兵马,或者说是苗沛霖的兵马。
当然,相对而言,淮安守军的损失也不小,虽说西门守军因为有冯子才的妥善安排,损耗并不大,但因为是清军主攻方向,所以伤亡也超过了两百人,损失数目是南北两门加起来的总和。
也就是说,在一个白天的防守作战中,淮安守军的伤亡数目超过了四百人,其中大半是被流弹流矢以及清军的炮火所伤。
所幸的是,精武军的伤亡中大部分都是受伤,当场死亡的很少,死亡总数不超过三十人,至于伤者,则因为有更好的医疗体系,或者说有更好的消炎药、止血药以及绷带,再加上是守城方,能及时抬下去救治,所以基本上都留了一条命,因此实际上精武军真正的损失并不大。
反观清军,虽然也是伤多死少,但因为是攻城方,死亡比例却很高,而且清军的医疗体系十分简陋,重伤的基本没管的,轻伤的则只是简单一包扎,就放到后面不管,所以总起来的损失率很高。
第一天就打的这么火爆,这是双方统帅都没有料到的,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战场,攻城战少有在第一天就打的这么激烈的。因为按照惯例,第一天一般是试探作战,是试探守城方的虚实,同时也对应的调整自己的部署,所以第一天往往没有出死力的。像这样一上来就下死手,搞的死伤这么大,这在清军近年来都是很少有的事情。
要知道,清军现在整体而言**不堪,八旗兵早就不堪用,绿营兵也好不到哪儿去,三十万大军真正能作战的连一半都没有。就清军目前的整体态势,能打成这个样子,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特别是袁甲三所部的苗沛霖,他本部兵马不过三万人。第一天就损失三千人,伤亡超过十分之一,已经可以说是伤筋动骨,也的确是让他十分的肉疼。
如果按照正常来说,袁甲三已经用这种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需要再这么卖命下去了。事实上他也没法再继续保持这种攻击强度了,毕竟苗沛霖所部伤亡惨重,要还是逼迫下去。苗沛霖弄不好当场就反了,而其他人看到这个情况,也肯定会有畏难情绪,根本无法继续下去。
所以。原本袁甲三是想就此歇下来,继续搞围困战术,可谁知道这次惨烈的攻城战却让僧格林沁知道了,这又触动了他的某根神经。这让事情又有了变数。
僧格林沁知道了袁甲三的勇猛后,大为振奋,再次调了三万人给袁甲三。还亲临袁甲三的行辕,一边嘉奖他的勇武,一边激励他再接再厉,并且还把自己的营帐射在你袁甲三这里,要亲自指挥攻城。
主帅亲临前线,还发布了总攻击的命令,还用重赏重罚激励全军,其他各部也没法继续磨洋工,特别是那些被点了名的军官,为了自己的官帽子,也都不再管自己手下兵丁的死活,开始为第二天的总攻做准备。
就在清军开始在晚上趁机调整部署,重新激励士气的时候,淮安城中的王三武也在跟自己的副参谋长商议今天的得失。
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参谋部虽然是精武军内的常设军职,只要是营级别以上的作战单位都有参谋部,比如营参谋部,团参谋部等。
但实际上由于精武军内部大多数的主官都是清朝人转变而来,思维还是古人的方式,所以他们大都把参谋部当作幕僚班来对待,而把参谋长当成军师来看,也就是说,一般团级以上的参谋长,大多是团长的私人亲信。
不过,因为后来开始军衔制改革的时候,李永吉顺便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改革,其中一个,就是总参谋部的改革。
过去,总参谋部的参谋长是张威,但自从张威独领一个师之后,就卸任了总参谋长一职,总参谋部也开始成为了李永吉的直属单位,只为李永吉个人服务。
相对的,各级军队的参谋部,比如师、团、营级的参谋部,也开始垂直受总参谋部的领导,而像各级部队的参谋长,任命权就只能是总参谋部,所以说,像司徒和这个师参谋长,实际上是属于总参谋部的空降干部。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各级参谋长实际上类似于中央的空降干部,有点像古代的监军。
各级参谋长虽然在作战方面只有建议权,实际的作战命令要听从各级部队长官的,比如营长团长之类的,但他们却可以完整的获知各级部队的所有情报,然后及时向总参谋部报告,以方便总参谋部及时了解底下各部队的情况。这样一来,既方便总参谋部统一协调统一指挥下面各部队,也能有效的避免拥兵自重的情况。
不过,作为交换,过去各级部队长官私人任命的参谋长,可以继续留在参谋部,当副参谋长或者普通参谋,薪水还是由精武军总后勤部的财务处统一发放,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各级军官跟参谋部能够更好的磨合,不至于互相对立互相牵扯,影响各部队的作战力。
也就是说,目前第二师的正牌参谋长司徒和,实际上是总参谋部刚下派过来的空降干部,来了还不到俩月,而现在跟王三武关起门来聊天的这个第二师副参谋长林咏叹,别看职位比司徒和小一点,但他才是王三武的真正亲信,或者说真正的私人军师。
说起来,林咏叹今年已经三十二岁,是常熟人。还是个举人,他是在王三武坐镇常熟的时候找到的私人幕僚。
这种寻找私人幕僚的情况,在精武军内部很普遍,不止是王三武这么做,其他只要有独自领兵机会的高级军官,基本都有招募私人幕僚的行为,比如张威就有自己的私人幕僚,甚至周达、林春生等人也都有自己的私人幕僚班子。然后,这些人就组成了一个个的亲信小圈子,小圈子再组合。就成了一个个的派系。
比如说精武军内部吧,目前内部实际上有三个派系,第一个派系是以王三武为主的武派,第二个派系是张威为主的威派,第三个则是新晋崛起的以俞鸿瑞为主的学院派。
其中,王三武跟张威的派系都是老派系了,手中各自都掌握一批自己的门生故旧,至于俞鸿瑞,则同时身兼总参谋长以及青浦军校校长两个职务。是李永吉新提拔的新晋派系。
当然,这是其中内部比较公认的三个强力派系,其他还有一些次派系,比如周达就有自己的一个圈子。林春生也不含糊,大多数的炮兵几乎都是他带出来的,因此精武军内部的派系问题也是十分复杂,只不过呢。因为李永吉的强势,再加上通信系统过于先进,这些派系问题还没有对精武军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至少不会出现见死不救,或者违抗命令之类的事情。